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24.4.20

(4109)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我借着暑假的空闲时间对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为何生存如此困难。

调查时间:20xx年7月20日—30日 20xx年8月5日—8月20日

调查对象: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调查方式:走访、交谈、查看新闻,报纸、网上调查

调查地点:重庆市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建筑工地农民工居住现

目前,已有大量农民工城市,他们干的是城市人不愿干的最脏、最重、最险的活,他们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他们的工作,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权益在很多地方任然让人堪忧,他们的生活现状牵动大多数人的心。现在将此次实践活动调查的结果报道如下:

一.大量农民积极入城

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广东省东莞市被喻为“民工城市”,全市人口近154万,而外来人口就高达458万,其实实际外来务工人员已超过600万。大多数农民工外出务工经商主要是为了增加收入,其次是增长见识,提高技能等。据走访綦江县三角镇乐生坪村农民工老家后统计,整个村已有七成青年人到沿海一带务工经商,其原因大多是:乐生坪村地处山区,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再加上农村事务繁琐,大多是体力活,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所以多数人选择放弃务农,进入城市。这样一来家里只剩下年老体迈的人,目前已有八成土地荒芜。

二.农民工收入问题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一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在网上调查的12个行业中,采矿业的农民工平均月收入最高,为1400元,其次是建筑业,平均收入1200元,但是危险系数极高。一半以上的农民工每月支出收入的四成,一半左右的农民工将收入的一半寄回家。

三.农民工权益问题

农民工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进城农民工平均工作6.3天,平均每天工作9小时,47%的每周工作7天。究其原因主要是某些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挣更多钱主动拖长工作时间。

他们工作之余的主要娱乐方式仅为看电视,睡觉等,几乎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然而农民工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和文化财富的创造者。农民工的文化权益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政府应该积极营造一个适合农民工消费的文化娱乐环境。

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全国农民工的报酬总体上大有改善,但是少数企业任然存在克扣或拖 1 / 3

欠报酬的现象,近四成农民工未和企业签订任何劳动合同或协议,有一半农民工拿不到加班补贴,57%得不到工伤补偿,80%的不能带薪休假,90%没有享受住房补贴或住房公积金。80%的女农民工无法享受带薪休产假,12%的农民工不清楚,不能依法自己的合法权益,更有些农民工只要有活干,有钱挣就行了,签不签合同在他们看来关系不大,非常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全国政协委员吕传赞和一批专家提出,要解决农民工屡遭侵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他们建议:①加快劳动保障立法步伐。由于《劳动法》的规定比较宏观,对涉及保护职工收入所得、社会保障、人身保护方面的规定不够具体和完善,缺乏相应的配套法律法规,这给劳动执行部门的执法活动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使《劳动法》的很多规定难以落到实处。②建立欠薪保障制度,推行企业拖欠工资情况申报制度。这项制度对于保障职工的合法工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很重要的作用。③充分发挥各项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各项工会在组织代表和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进一步加对修改后的《劳动法》的宣传贯彻力度,充分发挥各线工会作用。

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多提供及时准确的务工信息,多提供务工岗位,减少农民工外出务工盲目性,使其外出更容易找到活干,并开办一些技能培训班,让农民工接受正规专业的培训,拓宽就业门路,

在维护农民工正当权益方面 ①农民工自谋职业中被各种税收和费用所困,如工商税、体验税、健康证及卫生许可费用等,这些相关费用农民工都希望能有所减免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很受农民工关注,农民工愿意积极参保,但是属地原则制约了该项保险的落实。例如:农民工外务工经商,错过了参保时间或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又无法到属地指定参保医院就医,处在两地为难的境地。农民工生病大多能撑则撑,实在不行才去买药,2/3不上正规医院看病。其原因有:①正规医院费用太高。②他们没有习惯上正规医院就医。③没有钱,为了节约。

部分人认为:要改变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善其生存环境,最根本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打破城乡户籍限制,让农民工与城市人享受一样的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待遇。

四.农民工的居住问题

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 城郊之间。

炎炎夏日,当我们走进建筑工地的临时工棚,想了解建筑工地工人的居住环境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室内温度甚至超过外面的温度。工人介绍说:“由于工棚用简易的材料临时搭建起来的,隔热性很差,又不通风,所以经过长时间的暴晒以后,室内温度往往比室外还要高,他们的降温设施除了电扇就是室内洒水,一位20多岁的湖北农民工告诉我们:有时热得不行晚上就只能铺上席子睡在露天,只是蚊虫太厉害,让他们受不了,但总比中暑强。〃不仅他们居住条件差,大多数农民工为省钱都选择自己烧菜,一烧就是几顿,有的甚至还摆到第二天再吃,没有冰箱,剩菜饭都不舍倒掉,在高温条件下极易变质,甚至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此外,为省钱,图方便,喝生水,私拉电线,板房明火烧菜,也是建筑工地民工宿舍的安全隐患,除了电灯,电风扇,电磁炉,电水壶,充电器的电线拉得到处都是而且乱七八糟,很容易引起用电故障,甚至引起火灾。同时用电器明火烧菜也让我们心惊肉跳。由于板房低矮,又是木制结构,人员十分密集,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当问起为何不去集体食堂或外面的餐馆时,他们表示:当然愿意。只是外面太贵,长期下来消耗不起,只能自己“开火”,更方便,节省些。实地调查和面对面访问:近40%的农民工长期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 2 / 3

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既然工地居住条件如此艰苦,再加上他们长期在外务工,为何不由乡里人转变为城里人呢?据深入调查,要实现这种转变有两大必不可少的条件:①在城市里有稳定的职业和工作。②在城市里有固定的住所。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正在城里务工的亿万农民工都希望实现这种转变,然而实现这种转变并不容易。众所周知。,由于户籍、岗位和技能等制约,进城农民从事的多是最脏、最重、最险、最累的活,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低,解决住房问题比城里人更加困难。我们可以看见农民工条件的恶劣既有他们经济收入低的原因,也有相当多政策不到位和资金不足的政府力不从心的原因。因而,农民工居住问题只能靠市场手段:靠租房或购房来解决。

五.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

据了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也是一个很让他们头疼的问题。在走访乐生坪村的过程中还发现:有四成农民家庭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在乡村小学上学,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家里老人缺乏科学知识,缺乏法律知识以及教育现代孩子的正确方法,这对孩子们的成长都非常不利,很多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不能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有部分人甚至走上犯法的道路。然而被接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里上学一年需缴纳学费近2300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0%还多,另外许多孩子上学需缴纳一定的借读费,赞助费。据报纸新闻资料报道:5000名随行的农民工子女有2500名缴纳借读费,赞助费,每人平均交1230元,这笔支出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六.农民工给社会的巨大考验

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给城市交通、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带来严峻的考验和巨大的冲击。在广东省东莞市调查过程中强烈感觉到:加强农民工的管理固然是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农民工,,让其懂法,从而增强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加强自身权益的特别是人身方面的保护。由于农民大多数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或边远地区,他们不懂国家现行交通法规,更没有遵守法律的意识。如:骑摩托车不戴头盔,乱闯红绿灯,车辆乱停乱放,行人跨越栏杆的事时有发生,结果农民工常常成为生活中受害的对象。

农民工进入城市是不可逆转的洪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只能采取措施对他们近一步培训,规范,建设更利于他们生存的环境,使其尽快在城市里落脚,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和谐共处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财富,才能更好地描绘未来城市的蓝图。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农民工这个重要而可爱的群体吧!

3 / 3


第二篇: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经营现状篇

中国经济新闻网-中国经济时报 2012-06-26 09:55:38 评论0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经营现状:小微企业遭遇“艰难期”

编者按:

当前,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小微企业——这个数量最大、最活跃的群体处于何种生存状态?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自去年10月份以来,国家连续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落实得怎样?小微企业对政府扶持有哪些期待?为回答这些问题,2012年5月下旬至6月初,中国经济时报六路记者分赴广东、浙江、山东、辽宁、湖南、四川等沿海与中西部地区进行实地调查采访,在深入走访东莞、中山、温州、台州、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株洲、成都、德阳等16个城市,与涉及十几个行业的113家小微企业主当面采访并填写调查问卷,以及采访了各地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及研究机构后,形成本组调查报道,试图从市场与技术、成本、用工、融资、政策落实等多个方面立体呈现当前小微企业的生存状态。本系列报道从今日起刊发,敬请读者留意。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综合篇(上)■本报记者 李慧莲 郭顺姬

孙东辉 陈凌馨

“创业25年了,我感觉,今年的经营形势是有始以来最艰难的。”6月3日,在与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的交谈中,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做出这样的判断。他向本报记者细数了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亏损、融资难、用工成本高、税费压力重……“现在的小微企业成了弱势群体,有人问我是否考虑让小孩接班?我说自己都苦死了,谁还想让孩子接班受苦?”

在中国经济时报的本次调查中,李松林的判断与困惑并不鲜见。数量众多、业态多样的小微企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的2012年,面临着共同的难题:成本上升、用工难、融资不易且贵、市场竞争激烈、政策玻璃门等等。

采访中,大多数小微企业对当前的处境判断是“艰难”的,甚至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那时候的企业是一下子倒掉,现在是在慢慢煎熬”,中国经济时报此次当面采访的113家小微企业主中,有相当多的人有这样的感受。但是,有不少企业主同时表示“日子还能过”,而且,有些过得还不错,尤其是那些有独家产品或产品技术含量高的小微企业。

虽然有抱怨,也有人喊着“干不了了”,但他们仍然有期待,大多数小微企业都在坚持,哪怕是苦苦支撑。为的是“稳市场,保客户”。这是本次调查发现的一个值得回味的现象。

拿李松林来说,他对本报记者说,为应对艰难处境,他做出了不少改变:开始重视建立销售队伍,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提升品牌,尽力保证内控制度更健全,投资也更谨慎。

在严峻的形势下,当各种压力涌向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时,尽管它们对未来的信心不足,不过,它们的一个生存优势却得以充分调动并显示出来:船小好掉头。因为小,他们更容易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以下是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销售:整体持平略有下降明显向减少方向倾斜

5月2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文杰说,自己企业目前的销售状况与去年基本持平。这是因为欧盟市场不行的时候,他开拓了俄罗斯市场。而他的那些将产品出口到欧洲、中东的同行则处境不妙。因为销售情况不佳,张文杰的一位同行朋友最近几个月一直没有开工,工厂将放假到7月份。

这与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组调查的113家小微企业主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相一致。问卷分析显示,今年1—5月,小微企业同比销售情况是:整体在基本持平的基础上略有下降,销售减少者多于增长者,高增长所占比例最小。从销售情况看,小微企业今年1—5月份生存状况有一定难度,销售基本持平的比例最高,占32.7%,销售减少10%—30%的比例为26.7%,仅次于基本持平的比例32.7%,减少30%以上的所占比例高于增长30%以上的比例,销售状况明显向减少方向倾斜。

分行业来看,机械制造业超五成的企业销售减少10%—30%;纺织、服装行业近五成企业销售减少10%—30%;医药行业有四成企业销售减少10%—30%。

从地区来看,抽样表明,广东企业销售情况不佳,近七成(66.7%)的企业销售订单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浙江四成企业销售减少,两成企业销售增加,其余持平;四川企业近四成(38.5%)销售增长,三成企业销售持平,三成企业销售减少;辽宁近三成(28.6%)企业销售减少,近五成(47.6%)销售增加;山东企业近五成(46.2%)销售减少,近15.4%的企业销售增加;湖南企业销售情况良好,近四成(36.4%)呈现增长。

本报调查组发现,销售渠道不畅通、销售环节监管不力、销售人员素质等方面都会影响销售业绩。另外,销售情况与成本上涨、企业利润率的下降、资金紧张以及宏观经济形势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利润:增长空间有限发展动力不足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总体看,目前,小微企业利润率整体维持在较低水平。

本次113家的抽样调查分析显示,约一半企业的利润处于5%—9%范围内,仅有不到20%的企业有10%以上利润率,利润率很低、不盈利、亏损的企业所占比例加起来已经超过30%。分行业看,纺织、服装行业,化工行业和服务业的利润率维持在一般水平,农产品加工和电子行业的利润率偏高,机械、建材的利润率较低。

这份统计表明,小微企业发展利润增长空间有限,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本报记者实地入户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种结论。一些外向型小微企业在转向国内市场后所遭遇的低价竞争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使企业利润趋于减少。仍以广州昊宇服装纺织品有限公司为例,总经理张文杰对本报记者说,因为这种情况存在,这几年公司的利润大概在6%—7%左右,而2002年—2007年之间利润至少可以达到百分之十几。“一条裤子出厂70块钱,我们就能赚5块钱。”

而一些处境更加困难的企业则在没有盈利的基础上继续生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稳市场,保客户”。瑞安市盛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兆土将这种情况描述为“骑虎难下”:“工厂已经投入了1000多万元,虽然不赚钱,但还要想办法支撑。因为如果不继续运营,那些设施都会变成烂钢废铁,分文不值,继续运营也许还能看到希望。”

分析此种现象原因,除受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成本上涨、制成品价格低迷、利率高、土地价格高、人民币的大幅增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外,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国际经济局势动荡等系列因素也发挥了作用。

山东佳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家成认为,小微企业的成本包括税收、贷款利率、人工成本、公摊成本等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没有少。但小微企业必须花费更高的成本去雇佣员工、获得贷款、应对市场波动。这样一来,小微企业的成本相对于大中型企业来说更高,利润率必然会更低。

订单:三成持平四成有增机械建材行业呈减势

“现在没啥订单,是淡季。以前淡季不至于到放假的地步,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放假。”5月29日,广东盛浩鞋材东莞办事处经理陈通荣对本报记者说。

陈通荣的工厂现在产量减少到了三分之一。他期盼下半年产量能增加,状况能好转,但他说自己心里也没底。“现在比2008年更艰难,那时候企业是一下子倒掉,现在都在慢慢耗,企业更煎熬。”

中国经济时报本次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从企业订单数量上看,约三分之一企业持有订单与去年基本持平,约40%的企业有增长,将近30%企业有所减少。分地区看,广东近七成(66.7%)的受访企业销售订单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减少。

在行业方面,医药行业、化工行业和电子产品行业的订单相对平衡,基本持平的占最多。纺织、服装行业订单量稳中有减。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的订单数量呈增长趋势。机械、建材行业订单呈减少趋势。

另外,中国经济时报调查小组还发现,受宏观调控政策趋紧的影响,与房地产相关行业的订单量下滑尤为严重。大连开发区新良建筑防水公司总经理王秋表示,自己的企业受房地产市场低迷影响很大,今年的订单跟去年没法比。

“今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一个订单,去年我们纯利润能达到40%,绝对收入30多万。照这样下去,估计今年利润可能会是0。”王秋说。

订单数量减少是小微企业特别是出口型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之一。本报调查组发现,发达经济体需求的减少,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贸易货币不同程度的升值以及小微企业对客户黏性较低,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订单的数量。

这种情况以广东、浙江等沿海地区最为典型,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1—5月广东省进出口贸易总值比2011年同期增长5%,低于全国增幅2.7个百分点,但对欧盟出口仍为下降。本报记者从温州相关部门了解到,1—2月份,温州对欧盟出口同比减少16.2%,也是近两年来首次出现大幅下滑。同时,出口订单短期化现象明显,主要是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和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的不稳定,增加了企业接长单、大单的风险。

本报调查组发现,保持订单数量增长的一些企业,则是因为开发出了新产品或是有相关利好政策出现,使企业暂时没有受到大环境的拖累。像广东、浙江一些生产服装和生活用品的多位小微企业主表示,虽然来自欧洲的订单减少,但因为他们正在开辟包括俄罗斯、印度、越南在内的新市场,同时注意加强开拓国内市场,生意并未受太大影响。

预期:半数小微企业信心不足

对于未来经济的预期,小微企业是如何判断的?

“人工成本不断上升,企业利润不断下降,市场也不断萎缩,如果这种恶劣情况一直延续,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就得到政府去要饭吃了。”湖南长沙拓天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龙5月30日对本报记者说。

温州爱俪嘉妮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崇海对企业生存前景感到迷茫,“企业没有利润,别说转型,能保命就不错了。”

在采访中,中国经济时报调查组发现,接近一半的受访小微企业主像刘志龙、方崇海一样,显示出对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的信心不足。抽样调查报告显示,48.5%认为将不如去年,持悲观态度者共占61.4%,持乐观态度者不足四成,仅占38.6%,认为显著好转者仅有11.9%。这表明企业在进行今年的预算、投资等方面操作时,会持谨慎的态度。

不同行业对未来预期也不同,纺织、服装行业认为不如去年的占六成,共有七成企业持悲观态度,电子行业有六成表示悲观。农产品加工行业认为中近七成企业认为略有好转。建材、机械、生活用品和印刷业整体持悲观态度,其中机械行业近八成企业认为不如去年。

从职工人数对未来预估上看,少于20人的企业中有超过四成(44%)看好未来,最是乐观;20—150人的企业中有将近四成(36.5%)表示乐观;151—300人的企业也有将近四成(38.5%)表示乐观,但却有23.1%的表示未来宏观经济显著恶化。

从地区上看,广东超过四成(41.7%),浙江、山东有三成企业认为显著好转或略微好转;辽宁、湖南、四川约有四至五成受访企业认为显著好转或略微好转。

在采访中,山东省中小企业办公室政策调研处副处长王功永这样解释小微企业家的信心不足:成本上去就下不来,用工成本、财务成本、能源原材料成本,没有一个不涨的,这种成本上行的压力很多小微企业支撑不了,企业投资收益和信心指数都会下降。

“民营企业的老板最聪明,赔本的买卖他不会干,一旦信心下降,政府再吆喝、再发动全民创业都没用。”王功永说。

■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之综合篇(中)

最大难题:小微企业共认“三高”“两难”

“原材料价格比以前高很多;劳动力成本更是翻番儿地涨,工人快用不起了;税收挺重的,差不多一半的利润用来交税了;银行贷款利率高,而且必须要抵押,不好借钱。”辽宁鑫海电子工程公司总经理金涛5月23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这样描述自己的现状,“市场小了,竞争更加激烈,小微企业日子很难过。”

金涛说的是一种普遍现象吗?在外部环境不太有利的形势下,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在众多的不利因素中,它们认为自己面临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据中国经济时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劳动力成本上升(69.6%,选此项的受访企业占比,下同)、原材料和其他生产成本上升(50.0%),以及税负过高(45.1%),这三座大山是小微企业当前面临的最大负担。对“融资难”、“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的反映也比较突出,分别有38.2%和31.4%的受访企业有此感受。

除此之外,困扰小微企业的问题还有:市场萎缩、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和管理方式陈旧。市场萎缩多因为外需疲软和内需不振,对许多出口企业来说,市场方面的变化引发的问题尤为严重。(见附图)

困难一:劳动力成本高

本报记者在各地采访中了解到,小微企业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感知,不同行业各有不同。其中加工定制等人力资源密集型行业受到的影响最大,这些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员工人数下滑的比例非常高,而技术创新型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如何留住高科技人才,防止人员频繁流动”。

广东省鹏鑫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晏志辉将这种情况形象地描述为:“工人进厂就像相亲,看待遇,看厂房,看饭堂,看这看那还得看老板顺不顺眼。”

本报调查组发现,小微企业主将劳动力成本上升归为以下三个方面:物价上涨导致工人生活成本上升,促使工人工资不断被抬高;国家对工人福利的保护力度加强,工人福利意识提升;企业在基本薪酬外支出的员工关联成本也在显著提高。

另外,大部分的企业主抱怨自己花费了金钱和精力培养出的员工不能留下,员工频繁跳槽直接导致企业在人员维护上投入更高的成本。

本报记者采访的小微企业主普遍呼吁,在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的局面下,不能简单地将人工成本全部交由小微企业独自承担。他们一方面期待政府可以建立起人才市场中

的信用体系,约束员工频繁跳槽;另一方面希望政府可以提供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降低员工在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压力,以便于改变员工一味追求高收入或只愿意进大企业的状况,培养员工对小微企业的忠诚度。

困难二:生产成本高

小微企业对生产成本提高的感受是怎样的?6月3日,浙江丰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松林向本报记者列举了企业运营中涉及的各种费用:工商年检要费用,技术监督局检测企业要费用,环卫费1.2万元,派出所联防费1万多元,环保排污费10多万元,虽然单个部门费用不多,但各种名目累加起来一年也不少。

受访的113家小微企业主普遍反映,近年来,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成本的过快上涨,使许多原本就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小微企业盈利空间被挤压殆尽,小微企业生存艰难。尤其是在当前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原材料的价格更是一路猛涨,让很多小微企业措手不及。

除此之外,许多小微企业反映,税费负担过高,企业涉税种类多,缴费项目多,减免税费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企业真正得到的实惠较少。

调查中,中国经济时报调查组还发现,在土地使用方面,政府更愿意将土地拨给大中型企业而不是小微企业的做法令许多小微企业主不满。小微企业进驻工业园区也面临投资强度的限制,土地制约已成为他们继续发展做大的瓶颈。5月31日,本报记者在青岛与多家小微企业主座谈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青岛光明环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述铎就在会上发出了“我要是在青岛有一二百亩地的码头做船厂,一年十几亿收入不成问题”的感慨。

物流成本高也是小微企业的一个重负。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吉涛5月28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成本已成为他们开拓市场的一个主要障碍。对他们企业而言,如果考虑到汽油、过路收费和对运输人员的补贴,目前,物流花费能占企业总成本的15%还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型企业拖欠小微企业货款无形中也加大了小微企业的运营成本,三角债现象值得关注。一些小微企业尤其是为当地大中型企业配套生产产品的小微企业反映,国有大型企业因在结算时居强势地位,其付款流程较长且复杂,再加上有时故意拖延,因而回款期较长,导致他们无法及时支付自己上游企业的货款,形成新的三角债现象,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在本次调查的东中西部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尤其以沿海地区最为严重。

其他运营成本方面,水、电、房租等过高也是小微企业尤其是服务类小微企业有所抱怨。

困难三:税负高

“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3%,而税赋每年以30%—40%幅度增长,这是把企业往死里逼。”5月28日下午,温州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对于税费负担对企业经营所形成的压力,小微企业感受趋于强烈。在本报记者走访的企业中,接近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当前的税费负担已经对企业经营造成影响。

也有企业反映税负不均,因为经济形势趋紧,一些企业倒闭或停产而无法收税,而相关部门为完成任务,把无法收到的税款转嫁到尚在盈利的企业身上,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温州一家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先生一谈到这种情况就非常来气:“你知道我今天在忙什么?带着会计去税务局交十几万元额外税收。因为今年倒闭了不少企业,地方税务局规定的任务完成不了,让我们这些还在运营的企业多交点,帮助完成任务。”

对此,浙江省瑞安市经信局局长金少隆表示,这种做法不仅会给尚在运营的企业造成较重的税负负担,更重要的是这会引发不公平问题。他认为,这跟相关部门了解税源情况不扎实有关。他建议有关部门对税源进行分类普查,通过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针对政府已出台不少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有何感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许多受访小微企业主表示“没有接触到”,接触到的则认为优惠不多而限制太多,对企业作用不大。山东佳城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家成拿近期的一项政策向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优惠政策规定,企业年盈利5000块钱以下的,所得税可减免5%,你想想,一个摆摊卖菜的盈利也不止5000块钱吧?最后算下来,企业每年只能少交250块钱,这种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吸引力能有多大?”

山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郑贵斌将上述现象归结为“政府在税收问题上的矛盾行为”。他认为,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减少税负为小微企业减压,另一方面政府为保证财政收入要求税务部门保持税收征收力度,这就使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大打折扣。

另外,本报调查组发现,税负重还可能会促使小微企业采取种种手段进行逃税。这样做不仅背离了现有的税收体制,更进一步阻碍了整个小微企业征信体系的建立,使企业无法通过健全的征信进行融资。

困难四:融资难且贵

徐志盛是四川省德阳市德东电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最近,他正在发愁怎么能够筹到一笔钱,扩大德东电工的生产规模。“有个2000万到3000万差不多了。”6月2日,徐志盛对本报记者说,现在有大单不敢接,受资金限制,怕不能按时完成。

这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不过,本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融资难”在本次“小微企业认为最困难的问题”选项中排名第四,这是不是说明小微企业不存在融资难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吉涛对本报记者表示,大多数小微型企业的创始人是具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资金来源,小微型企业根本无法开办。但是,一旦要进一步扩大规模,企业一般都会遭遇资金短缺的问题。他们企业目前就面临这样的难题。

根据本报调查组抽样调查发现,目前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金主要是自筹(86.7%),通过银行贷款者为31.4%,另外,分别有10.5%和12.4%的企业通过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的方式来进行融资。抽样结果表明,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极为狭窄,主要依靠亲戚朋友借款和供应商赊账解决企业资金问题,银行的支持比例相对较小。

为何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上少有作为?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小微企业主反映的与融资相关的问题有:贷款利率太高,差不多要用所有的利润去还利息;大部分贷款需要固定资产抵押,一些没有固定资产的企业主贷款难;贷款手续太繁琐,银行审查标准多、变化快;担保公司标准不一,费用收取等没有统一规范;银行的新产品新服务小微企业无处得知,企业与银行之间互相不了解,等等。

“利率那么高,贷了款净成给银行?白打工?了,所以我们基本都不指望从银行贷款。别说不好贷,就是好贷也不敢贷。”沈阳北鼎机房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元柱对本报记者说。

本报调查组发现,当前承兑汇票占款时间长、贴现率高成为小微企业资金紧张的一大因素。现在银行给企业贷款开承兑汇票,企业之间货款结算也多为汇票结算,小微企业采购原材料、发放工资、缴税、缴电费等等都要用现金,一位小微企业主给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承兑汇票贴现率一般在6%左右,高的达到10%以上,仅承兑汇票一项,一些小微企业利润损失高达10%左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行长向本报记者解释了银行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的原因: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小微企业大都内部管理不完善,缺乏长远的企业规划、完整健全的

财务制度和可靠的抵押物,信息不对称影响了银行对小微企业风险的掌握;其次,小微企业对银行经营成本收入比的贡献较低,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银行调研和服务成本过高,投入产出效益差,服务较难持续;另外,社会整体信用环境有待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影响了银行对小微企业信用的掌握。正是处于这些考虑,虽然政府大力提倡,但现有商业银行依然难以规模化地向小微企业提供完善的金融服务。

困难五:扶持政策落实难

自2011年10月以来,为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国家已连续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意见,如2011年10月国务院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金融、财税政策措施,《关于印发中小微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和《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等。

“一些政策对我确实有帮助。”5月30日,湖南沃森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易铭辉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肯定了政策的作用。“我们市里面对企业有一些优惠政策,比如说对申报科技项目的支持,哪怕就是十万、十五万,还是有很大的帮助。”

但小微企业主们并不都像易铭辉一样好运。本报记者在各省走访中发现,不同城市、不同行业的小微企业对政策扶持以及税费减少的感知略有差异。只有少数企业认为政策落实到位,而且这些企业主要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有相当多的小微企业反映,“从未享受甚至并不知道这些支持政策”。

“对于政策来说,最重要的是地方怎么落实。”在采访中,本报记者多次听到小微企业主和专家这样表示,“很多时候政策是雷声大雨点小,国务院出台的政策因为各种原因,到一些地市根本落实不了。”

总结政策落实难的原因,本报调查组发现,一方面是因为有些政策的操作性不强。在很多小微企业看来,政府提供支持有非常多的前提条件,这使小微企业争取扶持的成功率变得很低。另一方面,如山东众森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吉涛所言,政府对小微企业支持的标准不清晰。

“对初创的微小企业该给予怎样的支持,当企业从小企业往中型企业过渡的时候又该给怎样的支持,再往上发展到大型企业的时候,该给怎样的支持,这些都应该有标准。”于吉涛说。只有这样,这些政策才有操作的针对性。

而政策出台过于密集,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落实和实际作用的发挥。山东省河南商会会长马怀山这样对本报记者说,“第一个政策出来还没落实,第二个就出来了,谁还追

究第一个到底有没有落实?而你知道啥时候第三个政策会接着下来?”于是,等待、观望就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选择。

不少小微企业主们还反映,政府对政策的宣传不到位,也是影响政策效用的原因之一。国家为支持小微企业出台了许多政策和指导意见,但本报调查组发现,不少小微企业对这些政策并不了解,或者根本不知道有此政策。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有些企业主对政策的关注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互动仍不够。

四川省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绍国向本报记者建议,政府每出台一个文件,首先要有政策、法律等方面的依据;其次,要调研,在倾听了企业的意见、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后再倾听一些持有反对意见的企业的声音,在此之后形成初稿,再讨论签发。

此外,辽宁的一位小微企业主建议,政府媒体等部门应该加强对那些扶持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了解并努力争取享受政策的阳光。

更多相关推荐: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班级电子商务1班姓名何松林学号546565114566四川财经职业学院电子商务系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和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中仍...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

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

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一主题简介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主要活跃在沿海城市他们是城市面积的拓展者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

关于农民工问题的调查报告

xx学院社会调查实习关于农民工问分院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完成日期题调查报告20xx年08月10日目录摘要1一方法与过程1二遇到的问题2一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2二劳动合同签订率比较低保险意识不强3三居住条件差子女就学...

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通信与电子工程工程学院通信111***20xx1320**关于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农民工”这个新时代的产力军应运而生,他们已逐渐…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实践参与人生物技术专业1003班实践时间20xx年7月25日26日实践地点河南省安阳市东区调查目的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

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

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摘要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实施1年以来农民工的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特别是工资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月均工资比20xx年增加625元拖欠问题有所缓解政府给农民工提供的服务有所加强但...

关于农民工工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1

计算机信息管理101班梁天逢10514126关于农民工工作生活情况的调查报告农民工作为我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

农民工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民工状况的调查报告农民工问题自提出日起就是一个热点话题它关系农民工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我们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推行下农民工所起...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任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况调查

进城农民工生活状况和心理状态调查导言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实现我国的工业化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也会慢慢的由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传统农业国向一个由工人占绝大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家转变在实现工业化...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调查目标近年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

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