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调研报告

时间:2024.4.13

践行科学发展  大胆改革创新

促进红山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于红山区文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红山区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激发文化建设新活力,促进我区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近日,由区委宣传部、文化局共同组成调研组,深入我区部分镇(街)村(社区)、基层文化单位和区直相关部门,采取听汇报、实地参观、座谈等形式,对我区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摸底调研,并对所掌握信息资料进行集中分析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文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区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和政府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坚持“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以创建文化发展强区为目标,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全区文化建设整体呈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一)文化底蕴博大深厚。红山区地处赤峰市中心城区,是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命名地,红山文化的核心分布区。境内红山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源远流长,在自治区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红山文化代表了已知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的最高水平,把中华文明起源史由四千多年推进到五千年。我区地方文艺特色鲜明,大秧歌、踩高跷、地方大戏十分正宗,手工艺品、乐器、服饰等地方传统民族遗产丰厚,特别是地方乐器——马头琴,不仅代表蒙古族地方特色,更代表了我国民俗文化,是我国文艺节目中优秀演奏乐器,被全世界所关注。

(二)公共文化事业初具规模。红山区有区级文化事业单位7个:5个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民族少儿图书馆、电影公司),2个文化执法单位(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文物管理所)。有基层文化站(室)55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2个(文钟镇、红庙子镇),社区、村级文化室53 家。29家基层图书分馆,27家草原书屋,实现了我区草原书屋的全覆盖。文化长廊12处,宣传橱窗170余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处,博物馆1处,国家AA级风景区3处,国家级旅游景区1处,城镇健身路径650件,健身广场12处,68个篮球、网球等活动场所逐步实现免费向公众开放。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基层中心1个、基层服务点7个。20##年建成了自治区首家数字科技馆,填补了全市数字科普的空白。

(三)文化队伍逐步加强。红山区属文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83人,年龄、学历、职称及专业结构现状统计如下(表1、表2)。

表1.区直文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详情

表2.区直文化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专业结构详情

    群众文艺队伍不断壮大。长年活跃在文化馆的13支文化艺术队伍(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京剧队、评剧队、书画队等),拥有队员300余人;10余个文化艺术辅导班(美术、器乐、舞蹈、声乐等),有教师18人(文化系统在职人员),每期培训学员300人;涵盖京剧、评剧、皮影、美术等11个门类的文艺协会,拥有会员近千人。这些队伍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四)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充分利用节庆假日、纪念日及市区重大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迎庆活动,如“知识宫有奖猜谜”、“红山秧歌会”、“皮影戏”、“百日消夏文化活动”、“红山广场文化节”、“邻居节”等活动已成为红山地区文化品牌;“农民趣味运动会”、“大篷车二人转”、“评剧”等贴近农民生活、反映新农村建设风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通过文化进社区、辅导员进社区、送文化下基层、把图书馆办到社区农村去等活动和项目丰富了群众文化活动内容。20##年,累计在40余个社区、15个行政村举办了60多场活动,开展了34场次系列读书活动,在部分基层图书分馆和草原书屋开展了54次业务辅导。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不定期从科技局、电视台、图书馆和音像专卖店选取种养殖等农业科教片、爱国主义故事片播放,印发科技小报、宣传册等,让广大农民朋友学到了农业科学知识,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地推动了我区广场文化、社区文化、老年文化、军营文化、村镇文化建设和发展。

(五)文化市场日趋活跃。经过多年培育、引导和建设,我区文化市场已形成分门类、多层次、上规模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区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400多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年上缴税额500多万元。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有10余家。初步形成了广告、娱乐、音像、图书等几类综合型文化市场,对我区经济发展贡献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成功举办了六届全国性“古玩藏品展示交流大会”,吸引着全国30多个省、市上万名古玩商、藏友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与展示交流的“赤峰古玩城”;综合收藏赤峰地区史前文化、辽金元文化、草原青铜文化和北方民俗文化于一体的民间“龙乡博物馆”;荣获“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年产值4000万元、实现利税近600万元,集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内蒙古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启动规划占地70余亩、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体现契丹辽文化,集风味小吃街、古玩区、民族民俗工艺品区、旅游纪念品区、法物流通区等五大商业区为一体的“红山旅游商贸城(一期)” 项目,已成为海内外了解赤峰、认识红山的重要载体,更是打造和发展红山区文化产业品牌的重要推介平台。

(六)文物保护发掘成效显著。在辖面积506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掘和整理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红山遗址群),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清真北大寺、天主教堂、蜘蛛山遗址),赤峰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鲁班庙、玉隍庙山城遗址),红山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二道井子遗址、魏家窝铺遗址),还有未定级文物保护单位170多处。其中,在历史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遗址有3处(红山遗址群、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和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填补了红山文化在聚落遗址研究上的缺环,为国家文物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初见成效,《赤峰雅乐》、《红山剪纸》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红山剪纸》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调研显示,我区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文化发展态势良好。但距离实现文化发展强区新跨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基础设施薄弱,文化产业滞后,管理机制不合理等制约因素。

(一)思想观念认识存在差距。社会上普遍存在文化就是一种娱乐活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思想观念,对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及陶冶人们情操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信仰缺失、理想淡化、金钱至上、假冒伪劣、腐化堕落,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不良现象也日趋严重。没有认识到这些现象存在深层次原因是文化素养的缺失。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薄弱。一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调查统计全区95个社区(村)中,没有达到标准化社区(≧300㎡)要求的有79个、占83%,除办公以外无任何其他场所的社区(村)有26个、占27%。公共文化建设投入不足,没有稳定的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人均1元的全民健身专项资金及科普经费不能落实到位。二是基层文化阵地功用发挥不足。社区图书室和草原书屋利用率不高,很难发挥图书室应有功能和作用。文艺团队组建意识不强,没有普遍建起群众自己的队伍,缺少符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的文体活动。三是文化宣传阵地缺失。随着广播、电视、报纸的上划,我区目前只有一档《走近红山》栏目,缺少广播、电视及平面媒体等思想文化宣传主流阵地,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力解决人们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三)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匮乏。一是学历偏低。“表1”中显示,全区文化系统在职人员中专及函授学历占61%,高中以下学历占16%,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仅6人、占7%。二是对口专业比重小。能够在群众文体活动中发挥骨干作用的对口专业人员仅占14%(表2)。三是年龄结构偏大。全区文化系统在职人员50岁以上临近退休20人、占24%(表1),作为全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组织中心的文化馆50岁以上临近退休9人、占全馆人员45%。四是文艺协会人才青黄不接。我区文艺协会门类齐全,但主力军多是退休职工,且多数年事已高,协会中年轻人少,有的甚至没有年轻人,各文艺协会普遍后继乏人。五是基层服务人才培养滞后。文艺骨干培养力度不够,群众文化活动距离实现自编自演、自娱自乐还有很大差距。基层图书馆人员不稳定,科技人才匮乏。

(四)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一是文化资源整合不够。比照克旗、喀旗等兄弟旗县,我区多数文化资源处于零散状态,缺少有实力的公司、企业直接来参与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集约化程度不高。二是文化市场发育缓慢。我区多数文化产业规模小、档次低,有实力的文化企业数量较少,除内蒙古力王工艺美术有限公司等少数企业外,其余文化产业如休闲娱乐、音像书刊、民族餐饮等,都属小作坊式经营,没有进一步做大做强。三是文化产品数量、质量和品种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文化品牌不强,缺少精品力作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作品。四是缺少文化艺术引领者。我区多年来一直没有自己的专业艺术团队,文化人才优势发挥不足,尤其缺乏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五是文化产业扶持力度不够。如20##年我区68项国家专利技术成果试验和推广,因缺少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而无法顺利实施。

(五)文物保护开发有待加强。一是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普及、教育、宣传力度不够,缺乏向社会进行有效宣传教育的方法、载体和经费,工作效果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二是文物保护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形成,文物行政执法工作被动,在处理经济建设和文物保护矛盾时,文物保护工作难度极大,急需建立一套长期培训和管理机制。三是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不平衡,较侧重地面文物古建筑复原、维修等项目,缺乏经常性养护、文物征集、普法宣传等经费,设备配备不足。

三、文化建设对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发展强区、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按照“承文化、重遗址、促整合、出精品”的思路,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红山景观,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能力、服务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一)抓组织,建规章

1.加强领导,完善格局。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度,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管理服务,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上下联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文化建设格局。

2.充分发挥文联机构职能。通过多种渠道把全区的文化艺术资源聚集到一起,纽成一股绳,形成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合力。配备组织能力强、既懂管理又懂业务的专职人员,设立专项活动经费,用于组织学术研讨、艺术交流、文艺创作等相关活动的开展。

3.制定文艺人才引进和文艺作品奖励制度。对文化建设做出短期、中期及长远目标规划,制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通过设立政府特殊津贴等方式,吸引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文艺人才,对有特殊才能的要通过优惠政策聘请进来,使之成为我区文化发展生力军。建立符合区情的激励机制,对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的成绩要充分肯定,并给予表彰、奖励,提高他们对文化艺术工作和文艺精品创作的热情,创作出一批具有一定艺术水平,体现时代风貌、红山精神和地方特色的作品。

(二)抓基层,夯基础

1.大力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文化惠民”工程为统领,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重视文化站(室)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四馆一中心”建设步伐。按照“建管并重”原则,加大对基层图书分馆、草原书屋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管理力度,提高利用率。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赤红政办发[2010]15号),进一步加大现有文化活动场所及设施的开放、使用力度。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

2.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供给。以“十百千万”人才工程为契机,加强我区文化系统队伍建设,在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编制到位的同时,补充新鲜血液,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3.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探索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文化下乡新方式和新形式,推动文化科技卫生“常下乡、多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常进社区、多进社区”。利用重大节庆假日,组织实施好大型广场文化活动,如红山文化节、农民文艺节、迎春文艺晚会、基层文艺演出等活动。

(三)抓建设,促发展

1.增强经济反哺文化能力。在经济飞速发展同时,政府应重点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使政府资金成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的主渠道,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区经济支柱性产业。

2.激励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按照“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路,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市场运作,积极引导企业投资兴建更多适合群众需求的文化消费市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文化进企业、使企业有文化,形成企业与文化双赢的良性循环。

3.加大对民间资金的吸纳。积极倡导“群众办文化,文化为群众”的理念,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对文化事业,特别是对基层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形成政府投资为主,企业融资为辅,民间资金补充并重的良好格局,彻底摆脱我区文化建设资金瓶颈制约。

(四)抓亮点,树品牌

1.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加大对特色文化及非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根据不同特色,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培育特色文化社区、村镇,推出不同文化品牌,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村一特色”的文化格局,让隐于民间的宝贵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2.培育文化产业龙头。依托我区厚重文化底蕴,借助京蒙旅游大厦、红山旅游商贸城的平台,创造性地推进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打造赤峰地区集食、住、行、游、购、娱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文化特色旅游航母。利用天虹花卉市场经济及区域优势,通过引入“文化大院”、“绿色疗养基地”等模式,把天虹花卉市场打造成为蒙东地区集花卉养殖、培育、销售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市区两级文化产业亮点。

3.建设文化旅游地标。大力推进红山遗址群、二道井子遗址、魏家窝铺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加快谋划红山文化遗址公园、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博物馆等文化项目,借助“草原驿站”集散地功能优势,吸引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和国内外友人前来了解、认识红山历史文化,提升红山区国内外知名度。

(五)抓宣传,造氛围

1.以《走近红山》栏目为依托,尽快打造属于我区的平面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网站以及移动视频等宣传阵地,不断完善文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充分利用中央、自治区等外界新闻媒体,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外宣格局,大力宣传红山地区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增进外界对红山文化的深入了解。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充分发挥宣传部门和主流媒体喉舌作用,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加强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和形势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全区各界对文化建设的认识,形成全民参与文化发展强区建设的自豪感,营造出红山区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

总之,“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是一项浩大工程,承担着我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任,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理清思路,精心谋划,实现文化资源大区向文化发展强区的新跨越,推动红山区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篇: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层工作,我于今年2月以来,深入所辖的31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组织召开了5次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195户,基本上掌握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

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

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做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农村合作组织、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抓好“四个环节”,确保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

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帮助失学儿童,为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当模范等为主题的党的温暖送万家活动,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

抓载体,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实施党的伟大工程中建功立业。

2、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把党的富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要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工作要抓实抓具体,首先是配好领导班子,核心是培养一批农村致

富带头人;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四是党建工作要由虚变实,找准切入点,选好推动工作的载体;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六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必须是为民、利民、富民,目的就是要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七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八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镇、村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深入研究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各种利益和需求。要认真总结和探索各级党组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问题,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凡是政策规定的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都要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积极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新路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化解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机制上存在的种种矛盾,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创造新的条件。

作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更多相关推荐:
干部下基层活动调研报告

潜山县物价局机关干部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调研报告根据县委机关干部下基层当好群众贴心人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县物价局在第一时间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陈本进同志任组长局长韩久胜同志为副组长聂志祥桂...

基层工作调研报告

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在基层的调研报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根本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质就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让农民过上和谐文明的新生活这是时代的...

基层调研报告范文

基层调研报告范文基层gt调研报告gt范文一7月9日至7月13日根据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的意见由张某某沈某某丁某某秦某某陆某某组成5人调研小组在组长张某某率领下深入村组深入群众就调研提纲上的有关内容开展调研在调研过...

调研报告(千名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

千名干部下基层调研报告------米脂县种子管理站姬伟按照县委、县政府安排,在全县实施“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为期半个月深入村组调研,深刻感受到农村这几年变化之大,处处洋溢着和谐气氛,处处绽放着幸福喜悦。同…

基层联系点调研报告

联系点调研报告局局长按照市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在春节期间开展转作风解民忧暖民心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和安排为进一步建立服务基层发展长效机制月日下午我带领副调研员办公室主任专程到我所联系的社区进行了...

调研报告的写法及范文

调研报告的写法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

农村基层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当前农业乡村工作格局发生了深刻转变在新的情势下如何顺应当前乡村工作情势努力探究新时期做好乡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进一步深化乡村变革加速乡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乡村社会不变是摆在我们基层...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定稿)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中共吴起县委组织部20xx年9月按照县委安排我部围绕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一课题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发放调查问卷和统计表等形式进行...

xxx基层党组织现状调查的调研报告

xxxx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为响应县委号召深入贯彻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部署xxx近期积极开展了基层党组织现状大调查通过调查摸清了底数掌握了情况找到了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为推动基层党...

xxx局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国有企业是党执政的经济基础新形势下我们党对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意义重大烟草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统一领导垂直管理垄断经营的专...

基层教育情况调查报告 2

基层教育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地点调查方法与步骤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步骤1确定题目2布置任务3收集资料4分类资料5分析资料6总结调查结果调查报告内容一本次调查的对象一本次调查的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农村中学...

干部下基层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

干部下基层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调研报告20xx年8月30日基层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也是干部永远的课堂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是每一名干部的重要职责也是服务民生的根本要求作为下基层部要率先履行好加强党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

基层调研报告范文(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