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时间:2024.4.13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本文讨论的内容:

1.写作中有助于清晰表达的方法技巧

2.“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和写作方法技巧

3.研究报告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逻辑基础知识

4.研究报告的写作内容

5.附录 学术研究报告写作概要

6.附录 商业咨询报告的“七步成诗”法

本文不探讨写作风格问题(改变难度太大)。

局限性:我所承接的研究报告从内容上覆盖面太广,没有规定体例,总结写作的共性会针对性不足。

参考书目:

金字塔原理——思考、写作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王乾都,军事科学出版社。

学位论文的写作方法,梁慧星,internet

逻辑学知识,internet

什么是研究报告

(一)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

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比较

学术论文的写作三步曲

绪论——本论——结论

关于学术论文的玩笑:论文总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每个人都懂,第二部分只有少数人懂,而第三部分没人能懂!

(二)研究报告的分类

研究报告的分类

补白性选题:前人没有研究,填补研究的空白,属于有学术性、理论性。

开拓性选题:前人虽然有所研究,但成果很少,可能仅研究其个别部分、个别侧面而不是全部,本文将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研究的程度加深了,作了系统、全面、深度的研究,有学术性和理论性。

提出问题性研究:是业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过去没有或没有意识到,现在提出这一问题本身就具有价值,标志学术研究的进步,也许本文还做不到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其学术性和理论性就表现在率先提出问题。 

超越性选题:这一课题前人已经作过很多研究,但本文根据最新发展,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回答了实践中的新问题,所作出的研究结果超过了前人所达到的程度和水准而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

总结性选题:这一课题在不同的时代、不同国家都有很多研究成果,不同的研究都有所侧重,有其局限,有所不足,本文在前人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作系统、全面、深入的带总结性的研究,集其大成,当然具有学术性和理论性。

对我所当前经常篆写的研究报告的分类

此外,根据研究报告的内容范围,可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重要性和深度会有差别。

根据服务对象,可分为:自命题、政府委托或市场委托,使报告的目标、重点、可利用的资源都会有所不同,从而影响到报告的写作。

报告中经常要包括的三类内容,之间也呈交融关系。

一.写作中有助于清晰表达的方法技巧

(一)宏观层面:可采用“金字塔原理”

如果某人写出的文章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其表达思想时采用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产生了矛盾。而着重在句子的组织顺序——这里借用“金字塔”原理的组织方法。

先表达主要的、抽象的思想,再表达次要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

金字塔结构中,思想之间的联系方式可以是纵向的——即任何一层次上的思想都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思想的总结,也可以是横向的——即多个思想共同组成同一个逻辑推断式。

原则:

文章结构中任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其下一层次思想的概况。

每一组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范畴。

每一组思想都必须按照逻辑顺序组织。

表达的逻辑一定是自上而下的,而思考的逻辑可以是自下而上的。

1.表达的自上而下法

“情境-冲突-问题-答案”

从不引起疑问的表述开始——引起疑问的冲突——导致的主要问题——回答

2.思考的自下而上法

适用情况:思考不够成熟,无法构建金字塔结构的顶部。无法确定各个级别的关键句,“三步走”的过程自下而上地组织思想

(1)列出你想表达的所有思想要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得出结论

金字塔结构既能改进你的表达,也能够加速你发现自己思想的过程。

3.纵向关系——“疑问-回答式”

要领:只有在读者需要的时候才提供相应的信息。在作者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之前,避免引起读者的疑问;在引起读者的疑问之前,避免先提供问题的答案。

4.横向关系——归纳或演绎关系

表述必须具有明确的归纳或演绎关系,在组织思想时,归纳和演绎是仅有的两种可能的逻辑关系。

(二)中观层面:概括分组思想,促进思维的跃进

常见问题:将关联性不强的思想以排列的形式放在一起,实际上这些思想之间缺乏内在的逻辑关系。

主题思想使用的是缺乏思想的句子,不是具有揭示性的观点。

这不但枯燥乏味,而且意味着你还没有完成思考,使你丧失一个进行富有逻辑性和创造性思考的绝好机会。

概括分组思想的行为实际上是完成思考的行为。

将思想进行简单罗列是不够的,还需要将其整理到逻辑框架中,确定逻辑顺序,再进行归纳跃进-概括分组思想的隐含意义。

完成这一概括性思想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脑力活动。

方法:

1.寻找思想观点的共性

它们是否针对同一主题

它们是否涉及同一类活动

它们是否针对同一类对象

它们是否包含同一类见解

2.行动性思想分组的关键思维方法

找出每组思想的实质内容

区别不同的抽象层次

明确表述行动性思想的后果

由行动概括出结果

3.描述性思想分组的关键思维方法

找出主、谓、宾语或含义的共性

确定包括这些思想的最小范畴

说明共性所隐含的意义

完成分组思想的概括后,进一步进行思想的递进,可采用以下方式:

(1)对其做进一步评论

(2)找出与之类似的思想

完成每个分组及概括后请思考和回答:

为什么我只列出了这些思想,而没有列出其它的思想?

——这些思想具有共性,而且是以这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仅有的思想。(分组思想的概括即是该组思想的共性所隐含的意义。)

——这些思想是为了实现某一结果而必须采取的行动。(分组思想的概括表明了采取上述行动所导致的直接后果。)

(三)微观层面:有逻辑性地整理文字

1.三种逻辑顺序类型

确定逻辑顺序可以确保你避免将新闻条目作为思想观点,或者遗漏某一组中重要的思想观点。如果你在某一组思想中无法发现以上顺序,说明你的思想观点之间不存在逻辑关系,或者你的思考不周全。

(1)时间顺序(第一、第二、第三)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中的思想组中,你要做的就是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第一、第二、第三)依次表述达到某一效果所必须采取的行动。该组中的思想可以是实际行动步骤或行动性的思想(如:建议、目标等),也可以是大脑中隐含的思维过程得出的一些结论。

每组思想最好不要超过四点或五点,如果某一组思想超过五点,那么其中某些思想之间的联系便可能失去紧密性。如果你不指明思想之间的逻辑关系,你的部分思想就会变得模糊不清。

(2)结构顺序(苹果、香蕉、梨)

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物时的顺序。你想象的“某事物”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概念性的;既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某事物”必须被合理地划分为不同的部分。

在将某个整体(不论是客观存在的还是概念性的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你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以下要求:

A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

B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3)重要性顺序(最重要、次要,等等)

重要性顺序,也称程度顺序,是对你一组因为具有某种共同点而被聚集在一起的事物所采用的顺序,如:三个问题、四个原因、五个因素等。使用这种方法,特别容易出现简单罗列思想而缺乏深入思考的现象。

2.演绎、归纳和外展推理

推理的三要素:规则、情况、结果,推理过程的起点和已知的其它事实决定使用的思维方式:

(1)演绎推理

演绎性思想组合是由几项承前启后的论述组成的。也就是说,第一个思想是对当今世界上的某种现象的表述;第二个思想是对该句子的主语或谓语进行的表述;第三个思想则说明了以上两种表述同时在世界上存在时所具有的隐含意义。

你需要概括演绎性思想组中的论述,以提高一个抽象层次。

在用演绎推理时,需要记住的几点是:(1)演绎推理过程不要超过四个步骤;(2)推导出的结论不要超过两个。

(2)归纳推理

归纳性思想组中的思想仅仅因为你能够用同一个复数名词(支持的原因、反对的原因、步骤、问题,等等)表示它们而互相关联。

归纳推理比演绎推理难得多,因为归纳推理更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在进行归纳推理时,大脑首先注意到若干不同事物(思想、事件、事实)具有某种共性,然后将其归类于同一个组中,并说明其共性。

在进行归纳推理时,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能够表示该组所有思想的词。

归纳关系基于句子的结构。作者必须发现各个句子主语或谓语之间的相同点,并根据这一相同点得出推论。如果句子之间没有相同点,就无法得出推论,这些句子也就根本不属于这篇文章。

演绎推理比归纳推理更容易实现,通常人们在思维时会更多地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演绎推理法不是人们在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因此也是人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时愿意采用的方法。但是,虽然演绎推理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法,但在应用于写作时却显得比较笨拙。在关键句层次上尽量避免使用演绎法进行论述,尽量用归纳法取而代之。因为归纳法更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演绎关系的建立要求推理过程中的第二步对第一步作出评述,并导出一个推论。

(3)外展推理——创造性或科学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外展(Abduction)是由Charles Sanders Peirce与1890年创造的,用来描绘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问题是我们不喜欢由该结构造成的结果,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在于对该结构进行调整。但是如果不存在已知的结构,即如果在三个要素中只有一个已知要素,就需要创造第二个要素,才能推理出第三个要素。

科学家一般采用传统的推理方法(知道结果,但不了解情况和规则):

假设一个能解释结果的结构

设计一项能确认或排除假设的实验

进行试验以得出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

循环进行这一程序,做分支假设或后续假设以界定其余的可能性,如此反复。

二.“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写作方法技巧

对于我们目前正在从事的工作来说,常常围绕着“界定-分析-解决问题”来进行,按照以下逻辑顺序排列,有助于从问题中寻找答案:

1. 有没有/可不可能有问题(或机会)?

2. 它在哪里?

3. 为什么存在?

4. 我们能做什么?

5. 我们应该做什么?

问题1和问题2的答案用来界定问题,问题3让你去寻找原因,问题4和问题5决定解决问题(或抓住机遇)的最佳办法。

“解决问题只不过是通过对问题的表述使解决方案不言自明。”

(一)界定问题

我们需要确定四个要素后才能界定问题,并由此寻找解决方案。四个要素分别是:

切入点/序幕

困扰事件

R1(非期望结果)

R2(期望结果)

情境  冲突   问题

情境:发生了什么事。序幕/切入点

冲突:困扰事件。不喜欢什么R1/想要的是什么R2。

七种问题的情形问题可能是:以下7种情形的一种或多种。(必须确信是否已经有措施,才能确定问题。)

a)      不知道如何从R1到R2。

b)     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肯定是否正确。

c)      知道从R1到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d)     知道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且已实施,但因故行不通。

e)      知道好几个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f)       知道R1,但不能具体地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问题导向,需确定目标和行动。规划的典型特征)

g)      知道R2,但不清楚是否处在R1(典型的基准研究,瞄准同行业竞争对手或其它行业采取措施的公司)。(国际化城市是很多城市确定的目标,但城市现状的发展条件怎样,却往往没有很好的研读)

困扰事件上是指现在发生、即将发生或未来发生的事件,它对序幕中所描绘的相对稳定的情境构成威胁,并因此引发了非期望结果(R1)。

困扰事件的起因有:

外部原因——外部环境以发生的变化。

内部原因——研究对象内部的变化。

近期认识到的其他原因——自己认识到或有证据表明肯定或可能会发生变化。

当然,从问题界定到找到解决方案,还要经过对问题的实际分析——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评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问题界定框架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指导你在寻找有效解决方案时,提高确定原因和进行结构性分析的工作效率。

(二)分析问题

标准程序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为了最有效地找到结论和行动方案,分析人员必须有意识、有条理地去收集事实,从中得出逻辑上一致的发现。但多数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人很可能会去收集该领域一切可以找到的资料,等到所有的事实和资料齐备的时侯才开始正式进行分析。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做,但肯定要付出额外的辛苦。比较好的方法是建立诊断框架和逻辑树来指导分析和引导思维,不仅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而且简化了把结果构建成金字塔的工作。

现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收集数据之前对问题进行结构性分析,现在已被很多优秀的咨询公司采用。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方法是重复传统的科学方法:

提出各种假设

设计一项或几项重要的实验,根据产生的各种结果排珍重一个或多个假设

通过实验得出明确的结论

相应地采取补救措施

换句话说,

就是强迫自己思考问题产生的各种可能原因(外展推理),之后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只有假设自己已经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设计诊断框架进行结构性分析

如何找出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呢?当然不能凭空捏造,必须认真研究问题所在领域的结构,即界定问题框架中的序幕或切入点,以及采用合适的诊断框架。

设计诊断框架进行结构性分析——帮助你思考产生问题的领域的状况,并揭示分析应该关注的要素或活动。

采用“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分类方法。

通过逐项展开,就可以按排除的难易程度对所有可能的原因进行筛选。 结构性分析的三种方法:划分结构、寻找因果关系和分类。为了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法来建立诊断框架。

1.划分结构

任何具体领域都应该有清楚的结构,即包括由不同的单位组成的系统,各自完成某项特定的功能。画一幅系统的现况或理想状况的图,能帮助你决定是否要回答这些问题,并通过分析确定问题产生的原因。

2.寻找因果关系

诊断问题的第二种方法是寻找具有因果关系的要素、行为或任务,得出最终诊断结果。

3.将可能原因分类

把所有可能的原因按相似性进行分类,前提是这种预先的分类有助于综合分析各种事实。

一旦建立了诊断框架,你就可以运用这一工具进行分析和交流,剖析当前的状况。并据此进行资料的收集,由于已经知道需要收集的资料与分析的相关性,收集资料将更有针对性并使阅读和处理非常高效。此外由于快速高效地找到问题的起因,有助于提出适用的、甚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建议。

(三)解决方案

好的解决方案不是抽象得来的,首先要求你对所在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大量深入的关于目标领域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那些有着敏锐洞察力和深厚专业造诣的人才能够提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尤其是那些超出逻辑推理范畴才能发现的备选方案。

解决问题的诊断框架通常隐含在问题界定的序幕和分析的过程中。

建立逻辑树是使那些普通人找出解决问题可能方案的稳妥的工具和方法。

1.根据“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对各种可能性做一个系统的逻辑的细分。

2.对其中的要点进行重要性排序,去处非关键要点。

3.对其中的关键点建立目标结构。

三.研究报告写作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和逻辑基础知识

(此章已调整到“常用的研究方法”部分)

四.研究报告的写作内容

学术报告的选题和内容性质差别较大,其分段及其写法均不能作硬性的统一规定,但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直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一)编写提纲

提纲是文章的骨架,体现作者的总体思路,以及全文的逻辑性和结构框架。通过草拟提纲,可以规划基本内容,搭好基本框架,使自己的思想明确、条理清晰,还可以发现构思的缺陷、材料的不足、论据的不充分、思路的不清晰,使报告写作少走弯路。提纲一般应包括文章的基本论点和主要论据,反映文章的体系结构。简单地说,提纲要列出一级题目、二级题目,如有需要,再作一些说明。有的人不习惯于写提纲,提起笔来就写初稿,结果由于构思不成熟,往往费时更多。提纲可采用如下形式:

(1)先拟标题。拟定标题时,力求简单、具体、醒目,或揭示论点,或揭示论题。需注意的是,编写提纲的标题一般是最后确定的标题。

(2)用主题句子列出全文的基本论点,以明确报告中心,统领全纲。

(3)合理安排报告各大部分的逻辑顺序,用标题或主题句的形式列出,设计出报告的结构和框架。

(4)对于报告中的各大部分,逐层展开,扩展深化,设制细项目,结合搜集使用的材料,进一步构思层次,形成近似报告概要的详细提纲。

(5)对于每个层次分成各个段落,写出每个段落的论点句子,并依次整理出需要参考的资料,如卡片、笔记等,标上序号,排列备用。

(6)检查整个报告提纲,作出必要的修改,即增加、删除、调整等。

提纲写好后,要不断修改、推敲。一是推敲题目是否恰当,是否适合;二是推敲提纲的结构,是否能阐明中心论点或说明主要议题;三是检查划分的部分、层次、段落是否合乎逻辑;四是验证材料是否充分说明问题。

(二)绪论

是报告的开头、引子,如同长剧的序幕。一般而言,是说明写作的目的和研究这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提出报告的中心论点。要开门见山,简明扼要,不要绕圈子。方法有:类比法、概括法、诠释法、引证法、实证法、聚焦法、分析法、述要法、设问法、无开头法等。

绪论的组成:

研究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原来存在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要求;说明这项研究的意义。

历史的回顾——对存在的问题,前人进行过怎样的研究,介绍其大概情形。

前人研究中存在的缺欠——考察了前人的研究之后,发现了什么缺欠。另外,还可以介绍自己的研究动机。

写作沦文的目的和作者的想法——本报告的写作目的和涉及的范围;研究的结果的适用范围。研究者有什么建议。研究的新特点是什么?

作者的处理方法和研究结果的简单介绍(具体数据)——引用从具体数值计算出的数据,介绍研究的经过和结果。

报告的组成顺序——当报告较长时,要让读者了解它们需要的信息在哪一部分。最好逐条开列或用方框图表示。

(三)本论

本论部分是报告的主体,即表达作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阐述自己的观点及其论据。这部分要以充分有力的材料阐述观点,要准确把握文章内容的层次、大小段落间的内在联系。篇幅较长的报告常用推论式(即由此论点到彼论点逐层展开、步步深入的写法)和分论式(即把从属于基本论点的几个分论点并列起来,一个个分别加以论述)两者结合的方法。

这一部分在于证明作者所提出的论题。论题是否成立,全靠在这部分的论证。论证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而且使读者更加相信结论的正确。

本论可采用如下结构形式:

1.总分法 

关于本课题的一般性问题、一般理论、基本理论、基本原则的内容,属于总论。特殊问题、特殊理论、具体制度、具体问题、构成条件、实际运用等内容,属于分论。总论与分论之间,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通常总论部分应当在前,分论部分应当在后。

其规则是:先总、后分。

2.并列法。

即表现为几个观点或几个问题、几类事情或若干事件并列在一起,形式上彼此独立,内容上共同为说明主题服务。这些内容(任务、原因、措施、成绩、经验、体会)没有谁先谁后,谁主谁次的区分,但须注意的是,各层次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不能互相矛盾、重复、包容,分类的标准、角度要一致。

3.递进法。

说明主题(问题)的各个层次的内容,或者是按照事情发展过程的先后次序,或者是按照事理逐层深入的关系来安排层次。用递进法安排层次,有明显的逻辑上的严密性,人们容易理解和接受。要注意的是,事情和整理的先后顺序必须是确实存在的,而且是实质性的,否则,也不能很好地说明问题。

递进关系有三种不同形态:时间上的递进关系;空间上的递进关系;纯粹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1)时间上的递进关系

时间上的递进关系,是指在时间上由远到近,先从该制度的历史说起,从古罗马法说起,中世纪有什么变化,近代有何发展,直到现在的现状,实际是采历史研究方法。法制史研究报告,大体体现这样的递进关系。在报告的某个部分会反映时间上的递进关系,通常在绪论或总论部分,或者某一章下面的节。这种递进关系,要求严格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如果出现时间先后顺序的错乱,就叫层次不清、逻辑混乱。

(2)空间上的递进关系

此所谓“空间”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地域上的空间;一是抽象的空间。无论属于地域上的空间,或者抽象的空间,都要求“由外到内”,先讨论外部的问题,后讨论内部的问题。先研究外国的制度、发展、经验教训,再讨论本国的制度、发展、构成、适用、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或者先讨论该制度的外部关系,产生原因、背景、哲学思想、政策取向、功能等,然后进入该制度内部。

(3)纯粹逻辑上的递进关系

所谓纯粹逻辑上的递进关系,是指在逻辑上由抽象到具体。先从概念、定义说起,解释其含义,探讨其内涵、外延。要求符合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愈抽象的问题愈在前,愈具体的问题愈在后,否则就叫层次不清、逻辑混乱。其规则是:愈抽象愈在前,愈具体愈在后。

(四)结 论

绪论提出了论题,在本论论证了论题,在论题得到充分证明之后可得出的结果,就是结论。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是全篇报告的精髓,是作者独到见解之所在,得出结论可用总结式、补充式、深化式、预示式、扩展式、反诘式等。结论的写作,要措词严谨,逻辑严密,文字具体。

结论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做出结论:在绪论里提出的论题,不过是一个抽象的判断,通过本论部分的论述,它就丰富得多了。

提出展望:在结论里,作者往往提出本课题还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五)修改

草稿完成后,首先要看是否符合报告的结构要求;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是否全部具备和得当;是否层次清楚。其次,再检查文章的开头、结尾、段落、主次结构的各个环节是否合适。如发现中心论点或分论点需要变化,层次不够清楚,段落不够规范,内容松散无力,则应进行修改。
    报告对语言的要求首先是具有科学性,其次才是可读性,所以,要把研究成果理想地描述出来,就必须在语言上反复斟酌、修改。

报告的修改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论点是否明确。

(2)论据是否充分。

(3)论证手段是否正确,推理是否严密,分析是否合理。

(4)条理层次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紧凑,布局是否合理,前后是否照应,各部分的联系是否连贯自然。

(5)题目是否贴切,字、词、句、标点符号是否正确,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简洁。


附录 学术研究报告写作概要

(一)几种常见的研究性报告的写法概要

1.科学实验类型

科学实验类型的研究报告,实际上是一种实验报告。在这一类研究报告中,你必须向读者表明:你的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材料是什么?实验过程如何?由实验得到哪些数据?你是如何处理这些数据的?由数据的分析中得出什么结论?如有必要,再向读者阐明有待要讨论的问题。

2.读书报告类型

读书报告类型的研究报告不应该受到太多的限制。你对你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去查找资料,汇编成文,并在其中谈一些自己的体会。这也是一中研究,只是采用的方法不是实验验证的方法罢了。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限定读书报告的程式,但有一点必须强调:你的报告内容必须和题目贴切,内容的阐述必须围绕题目而进行,每大段之间最好加一个标题,不同的内容放在不同的大段标题之下,使读者能一目了然。

3.社会调查研究类型

社会调查的范围很广,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可以作为我们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然而,社会调查报告还是有着一定的程式。一般来说,社会调查报告应该包含以下一些内容: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时间、样本的情况、调查的内容、调查表的分析、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4.设计类型

设计类型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有的设计可能是一种顿悟,有的设计需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实验,研究性学习针对的主要是后者。该类型研究报告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要求有同一的格式。但一般应包含下面这些内容: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的指导思想、设计的成品描述等等。在你们的面前,到处都有着可供你们进行创意的对象,只要你们多思考,勤思考,一定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研究课题。

(二)学术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和内容

1.题目

2.署名

3.内容提要  用简练的语言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超过300字。

4.关键词  根据题意及内容列出3-5个中心的、关键的词,便于计算机分类录入和读者查阅。

5.前言  一般要扼要写明 

(1)本课题的来源。

(2)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即研究目的和意义。

(3)当前社会上对该课题的研究状况(或文献综述)。国外、国内、区内及本市对该课题或有关内容研究的状况,如深度、广度、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什么问题还没有进行研究或有待于进一步去研究等。

(4)本课题研究的有关背景、研究的基础、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研究的;现状如何;作了那些前期研究,取得了那些与本课题有关的初步成果;本课题是在什么平台上进行研究的;本课题研究所依据的主要理论、研究思路等。

(5)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产生的作用和价值。

6.研究方法与步骤:

(1)本研究的主要指导思想和所依据的研究原则。

(2)本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

(3)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4)研究的主要方法: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要说明用此研究方法去研究了什么东西,达到了什么目标,得到了什么结论。

(5)研究的进程与研究工作的实施。扼要写出研究过程中各阶段研究工作的实施情况;着重写出各项主要研究内容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情况。

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调查和实验的, 应特别要写好下面内容:

(A)对调查的实施,要着重交待:(在研究方法中已作交待的内容不必重复)

 调查目的、任务、时间、地点、对象、范围。

 调查方法要详细说明是普遍调查还是非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是随机取样、机械取样、还是分层取样。

 调查方式是开调查会、访问、还是问卷或测试。

 使用调查问卷要说明问卷的来源、编制的依据、发放方式、有效问卷数及数据处理等问题。

 对(心理)测试量表要说明量表的来源、编制的依据、测试对象的确定、测试方法、评分标准、测试信度和效度的保证等。

(B) 对实验研究的实施,要着重交待:

 实验的目的、内容及实验的基本思路。

 实验假设及有关的理论依据。

 怎样选择被试与对照,被试的条件、取样方式、数量、实验时间及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

实验的组织类型,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单组、等组或轮组)

 实验的具体步骤,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处理的情况。

 实验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所施加的实验因子与实验的结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是否符合逻辑。)

 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

7.研究的主要结果和所产生的效果

(1)调查所得的数据(尽量以图表形式列出),对调查数据的基本分析以及调查所得的初步结论。

(2)实验所得的数据(尽量以图表形式列出),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列出实验前后的结果并进行比较,比较时要作差异性检验),对实验结果作初步的分析,写出实验的初步结论。
    调查数据和实验数据要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整理, 这其中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处理不好就难以找出规律。文中的主要数据最好都集中于此。

(3)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效果。

8.研究的主要成果和所形成的理性认识 

(1)对现状进行归因研究时的理性分析。

(2)在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规律。

(3)在研究过程中所创造的新模式。 

(4)在研究过程中总结出的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

(5)进行对策研究时所提出的有效措施与对策。
      (6)在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新理论、新观点、新见解、新认识、新做法。

9.问题和讨论

(1)应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

(2)已进行研究但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而未取得结果的问题。

(3)与本课题有关但未列入本课题研究重点的问题。

(4)值得与同行商榷的有关问题。

10.附件(参考文献、引文注释、与正文有关的附件材料)

学术研究报告的评价标准

1科学性

科学性主要是指正确性。即是否符合教育科学理论,遵循教育规律。具体体现为:

(1)论题(中心论点)必须正确,即具有真理性。

(2)论据必须正确。 要使论题或论点科学,作为立论依据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作者必须经过仔细、全面的观察、调查、实验,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以充分准确的材料和数据作为立论的依据,再经过周密的思考,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才能引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

(3)论证必须正确。主要指论证必须符合逻辑,具有说理性,令人信服。

2.创造性

(1)“独”人家没有独我有,即常说的“填补了空白”。

(2)“特”大家都有的,但我有自己的特色。

(3)“新” 在别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得到新论题、新观点、新见解、新看法、新技术、新结论等。

3.学术性

(1)是否反映了当前学科发展的最高水平(即科学前沿)。

(2)是否发展了当代的最新成果。

(3)是否探求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4.理论性

(1)从实验和研究中建立(或总结)新理论。

(2)我们的实验研究过程必须有理论作为指导,有理论作依据。

(3)我们总结出的理论必须用来指导新的实践(成果推广)。

5.语言风格

 研究报告的语言、文字风格归纳起来为:表达准确、用词恰当、客观求实、意思清楚、文句简练、平实朴素。

(三)写好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注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

2.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

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

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3.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

4.观点要鲜明。

5.突出创新性。


附录:商业咨询项目的过程——“七步成诗”

思维的过程和方法——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更多相关推荐: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经过大家前一阶段的努力每个研究小组的工作都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就要撰写研究报告了今天我就给大家简单谈谈研究报告怎么写有的同学可能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写研究报告是个很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首先要运用理性思维方法对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以寻找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整理分析研究资料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概括如下整理资料检查核对分类汇总登记登记表资料登记内容摘要制备统计...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的格式及撰写要求

附件4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的格式及撰写要求课题研究工作报告撰写格式工作报告是对研究工作做事务性说明,而非学术性说明。就是“工作总结报告”,属于工作情况汇报。1、对课题研究的认识。2、领导与管理的措施。3、…

研究报告怎么写

怎样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及课题阶段研究报告

怎样撰写课题结题研究报告及课题阶段研究报告结题研究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研究工作全过程的缩影是研究...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格式一引言1规划突出重点推动全局有所为有所不为塑造地区和学校个性体现quot深度quot和quot高度quot需要与可能相结合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2规范其涵义是运用教育科研方法论开展教育科研以...

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内容附图。

研究报告怎么写

研究报告怎么写一旦你开始撰写研究报告那就意味着你的研究工作已接近尾声有的同学很怕做这一工作以为撰写研究报告是个高深的工作实际上这个工作只是你的一篇带有研究性质的作文而已只要你牢记这样一个宗旨中心突出简洁明了那么...

如何撰写个人贷款贷前调查报告

如何撰写个人贷款贷前调查报告贷前调查是贷款发放的第一道关口也是信贷管理的一个重要程序和环节贷前调查的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贷款决策的正确与否如何有效开展自然人客户贷前调查规范撰写贷前调查报告按省联社信贷管理规章制度...

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

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是反映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并将其公诸于世的书面形式它不是一般的工作总结而是明确具体而又简洁的介绍教育科学研究的实际情况并作出科学分析课题研究报告阐述的重点是研究的问题过程及取得的成...

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

上市公司研究报告的撰写方法转20xx0921184729是一篇学习如何系统分析企业的文章公司报告服务于上市公司价值研究之目的但应首先明确一点估价不是目的或者说不是唯一目的很多研究认为上市公司根本就不存在一个不二...

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1

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撰写方法第一部分一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含义与作用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

撰写研究报告(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