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4.3.24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文献综述

摘要:国际贸易理论是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贸易利益、贸易格局变动的理论。在17xx年亚当·斯密的名著《国富论》发表至今的200余年间,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都能解释这样和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分析这四种理论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 新古典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是在人类历史上了出现了剩余产品和这种剩余产品跨国界交换时就已经产生。15世纪到17世纪流行的重商主义理论是对国际贸易的第一次解释,其代表人物斯塔福提出的“货币差额论”和托马斯·孟提出的“贸易差额论”。他们认为,唯有金银才是财富,唯有对外贸易才能给国家带来财富;国际贸易是单方面有利的,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贸易利益在国际间的分配。但是第一次系统提出国际贸易理论却是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贸易理论、以赫克歇尔和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与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四个阶段。本文对这四个阶段的研究观点予以综述如下。

1.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1.1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中提出来的。他认为社会财富应以商品劳务的生产来实现的,劳动是社会财富产生的最重要原因,贸易的利益是双方的,他反对国家对贸易进行干预,创立了放任自流的经济贸易理论——绝对优势说。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含三个观点:

1.1.1国际贸易取决于国际分工和一个国家的优势

斯密从抽象的人类本性出发论证社会分工,在他看来,个人之间的贸易只是个人剩余产品的交换,地区之间的贸易只是地区剩余产品的交换,国际贸易只是各国剩余产品的交换。但是,当斯密从充分利用优势出发论证社会分工的必然性时,他注意的是生产成本的降低是社会劳动的节约。正是在后一场合,斯密提出了颇有创见的论点。他说,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这一格言:一件物品做比买贵,就宁买不做。裁缝不愿自己做鞋,而是向鞋匠买。鞋匠不愿自己做衣服,而是雇裁缝做。农民不愿自己做衣服,也不愿自己做鞋,而是雇裁缝和鞋匠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都愿意发挥自己的优势。“由此可以看到,斯密要说的是,社会分工可以提高每个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每个劳动者的产量,从而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总产量。

斯密直接从个人之间的分工和贸易推论到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他认为,同个人一样,对于同样的商品,一个国家也要把本国生产的费用和向国外购买的费用加以比较,以便决定是自己生产还是从国外进口。斯密主张:“如果某个外国供应我们某种商品,比我们自己生产这种商品便宜,那就不如把我们自己的劳动用于我们有某种优势的部门,而用我们自己的劳动的一部分产品向这个国家购买这种商品。”

1.1.2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多方面,并且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本国的优势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优势来自于两个方面: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前者是自然所固有的,如气候、土壤、矿藏以及其他非人力所能控制的相对固定的环境等;后者是后来获得的,如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等。自然优势和后来获得的优势使一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方面可以节约劳动时间,形成成本优势,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价格优势。

斯密还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促使较不发达的农业国学习和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它们在制成品生产和出口方面也将具有优势。对农业国的居民来说,外贸在短期内能够供他们以国内所缺少的工匠、制造业工人及商人,使他们在国内感到的那种最重要缺陷,在最适当、最有利的情况下得到填补。即用商品的流动来代替生产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从长期来看,外贸对于农业国还有特殊意义。他以中国为例加以说明,对不发达的农业国来说,外贸不仅有助于它们提高国内的分工程度和劳动生产力,而且还可以为它们提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的机会,缩小它们与商业国之间的技术差距。

1.1.3一个国家可以选择自由贸易或者对特定商品征收适度关税等不同贸易政策

斯密虽然主张自由放任,但并未将这一思想简单照搬到国际贸易领域中,而是主张按照具体情况对于不同商品实行自由贸易或者征收适度的关税。斯密把进口物品分为两类:一类是包括一切生活必需品及一切制造品的原料,另一类主要是那些进口奢侈品,如外国葡萄酒、巧克力糖、茶叶、咖啡等。对于第一类物品,斯密认为,其自由输入能够从不同方面降低英国产品的生产成本,因而有利于扩大英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生活必需品原料自由输入,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平均货币价格必低落,因此,劳动的货币价格必在此限度内低落,国内一切制造品的货币价格,必然伴着低落。这一来,国内制造品就可在一切国外市场上获得若干利益。若干制造品,因原料自由输入,其价格可降低更大。不但会保证英国商人,使能占领国内市场,而且能大大支配国外市场。对于第二类物品,斯密认为,应征收适度的关税,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不会由于自由输入必需品和原料而遭受损失。而且对于由外国输入为本国消费的奢侈品所课的税,主要则是归中产及中产以上的人民负担,它们也不会导致英国货币工资水平的上升和削弱英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1.2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作为国际贸易成因的比较优势,其来源是比较成本。虽然首先提出比较成本这一观点是托伦斯,但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并对此进行系统论证用以解释国际贸易现实的却是李嘉图。李嘉图首先注意到比较成本的重大意义,他说:“使我们决定输入商品的动机是发现外国的价格比较便宜,是商品的国内价格和国外价格

的比较。如果一国输出帽子,输入毛呢,那是因为制造帽子以交换毛呢比自己制造毛呢所得更多。”李嘉图曾以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模型来说明比较优势以及比较利益的形成。他假设英国和葡萄牙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如下表所示: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分析 单位:人年

呢绒 酒

英国 100 120

葡萄牙 90 80

比较成本(英 葡) 100/ 90=1.1 120/ 80=1.5

从表中可以看出,英国生产酒和呢绒的单位劳动成本都比葡萄牙高,但比较起来,英国生产呢绒的效率相对高一些(或者说成本相对低一些),即英国生产呢绒具有相对优势,通过交换可获得比较利益;而葡萄牙尽管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占绝对优势,但两相比较,生产酒的优势更大,故生产酒更有利,生产呢绒则相对不利。李嘉图借此说明:当两个国家两种商品的生产成本存在比较差异时,只要两国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商品,两种商品的产量都会增加,通过交换各国都能得到比较利益。当我们将上述结论进一步推广到三个国家三种商品的交换活动进行验证,发现它仍然适用,这就证明比较成本说的基本原理是完全科学的。对此,马克思事实上也曾予以肯定。

2.新古典贸易理论

2.1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

19xx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以生产要素自然禀赋为立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产生的更深一层原因,论证了国际分工的好处和自由贸易的必要性。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实际上是师承赫克谢尔,因此又被国际贸易界称为“赫克谢尔—俄林模式(H—O模式)”。

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可以描述为: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来说是不同的,各国在那些能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充裕的生产要素的生产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所以,每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利用其充裕生产要素的商品, 以换取那些需要较密集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的进口商品。俄林论证的逻辑思路是:商品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而商品价格的差异是由于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商品生产成本比率不同,是因为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而生产要素价格比率不同,则是由于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不同。因此,生产要素禀赋比率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基础。

2.2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H—O—S模式)

19xx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萨谬尔森和斯托尔伯在美国经济统计周报上发表了《实际工资和保护主义》一文,用数学方法论证了俄林提出的由贸易引起的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为此,国际贸易界有时又将俄林的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称之为“赫克谢尔—俄林—萨谬尔森模式(H—O—S模式)”。 20世纪xx年代,萨缪尔森用数学的方式演绎了H-O模型,形成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体

系。H-O模型的内在逻辑关系可如下表示: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丰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价格差→国际贸易。它的主要观点认为不同商品的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这是一定资源技术条件下产品的固有特性决定的,而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禀赋,所以各国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不均等的。于是各国在生产那些比较密集的利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必然会有比较利益产生。所以每个国家最终将出口能利用其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那些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较密集的使用其稀缺生产要素进行生产的进口商品。如两国要素存量的比率(K/L)不同,即使两国资本、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完全相同,也会产生成本差异,这就是贸易发生的直接原因。H—O—S定理认为,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以至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率;所有的土地单位都能获得相同的地租报酬,而不管两国的生产要素供应量或需求模式如何。雷布津斯基定理的内容是单一扩大使用某一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生产,必然导致使用另一要素生产的产品的产量的绝对减少。斯托尔泼—萨缪尔森定理认为在两种产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密集的使用本国丰裕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必然会增加,密集的使用本国稀缺要素进行生产的产品的产量必然会减少。

3.新贸易理论

3.1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

新贸易理论的核心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行业内贸易理论;二是战略性贸易理论;三是新贸易政治经济学。这些理论不仅在方法上存在一致性,而且在发展上存在很好的逻辑关系。

3.1.1 行业内贸易理论

林德尔、德雷泽率先对H—O分析范式无法解释的行业内贸易现象作出了解释。林德尔认为,当要素禀赋条件以及产品开发过程、创新和规模经济能够在特定的商品上创造出出口潜力时,这种潜力只有在出口国具有对该种产品强大的实际需求条件下才能开发出来,即出口优势应当有需求基础。一旦国内贸易在这种需求的基础上被开发出来,国际贸易尤其是在那些具有相似的(但不相同的)国内需求模式的国家间的国际贸易才有可能发生。如果收入水平是国内需求模式的衡量指标的话,那么这种国际贸易将会在具有相似的人均收入水平的国家间得到展开,并达到相当的规模。德雷泽则进一步指出,产品的差异性、需求的差异性和收入的相似性必须在与规模经济相联系时才会发生国际贸易。

沿着这一线索,克鲁格曼将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模型引入开放经济之中,总结出包括消费偏好多样化和规模经济的新国际贸易理论。迪克西特-斯蒂格利兹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经济中的纯消费者喜好多样化消费,而厂商的生产中却有无止境的规模经济。

由于规模经济的引入,使国际贸易理论自然对不完全竞争特别给予关注,而不完全竞争理论的引入直接将产业组织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国际贸易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高潮。在不完全竞争国际贸易理论中典型的模型包括:(1)寡头垄断下的行业贸易理论。(2)不完全竞争中的产品差异化理论。(3)纵向产品差异化理论。

3.1.2 战略贸易理论

战略贸易理论和行业内贸易理论构成了自20世纪xx年代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前沿。但是,相比而言,战略贸易理论的出现所引起的理论关注和政策效应远远大于行业内贸易理论。因为该理论主张,各国政府应当确立“战略”产业,实施战略性产业政策,通过出口补贴等政策,帮助“战略”性产业中垄断企业获得更多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获得来自规模经济、知识外溢效应和学习效应等方面的收益,从而改变本国的竞争地位,以牺牲其他国家的福利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在一般人看来,这些主张不但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政策主张相左,而且与世界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由化潮流完全相反。但是,这种贸易理论主张却成为20世纪xx年代西方发达国家贸易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石之一,从根本上改变了许多国家的贸易哲学思想。

寡头垄断下的行业贸易理论以及规模经济基础上的行业内贸易模型同时也是战略性贸易理论的基础模型。这些模型在阐述新的国际贸易基础的同时,在贸易所得以及贸易格局方面的结论直接引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

3.1.3 新贸易政治经济学

新贸易政治经济学产生最为直接的原因在于,20世纪xx年代末到xx年代初,以行业内贸易理论和战略性贸易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早期新贸易理论受到了自由主义猛烈的攻击。在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早期新贸易理论虽然建立了具有理论突破性的精美模型,但是,简单地从这些模型得出干预主义的理论结论却是不正确的。这些理论家通过全面修正早期模型的假设前提,得出了即使在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干预主义政策只能在很特殊的情况下实施才有合理性的结论。但这种结论与西方干预主义政策风行的现实是不一致的。因此,修正后的新贸易理论必须从理论上解决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冲突,以说明在后期新贸易理论家们看来没有经济效率基础和社会福利基础的贸易政策之所以广泛存在的原因。这直接导致了新政治经济学的崛起,政治成为新贸易理论调和上述冲突的落脚点和保护伞。因为新贸易政治经济学可以把那些没有经济效率基础的贸易政策之所以广泛存在的原因,归结为它是特殊利益集团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产物,是各种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博弈的产物。

4.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内生贸易理论)

尽管新贸易理论代表了一股长期以来对标准的新古典贸易政府不满的暗流,但总的来说,它也只是在新古典传统内部的修修补补,因而也难以剔除新古典框架的一些致命缺陷。80年代以来,以澳大利亚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用非线性规划(即所谓的超边际分析法)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被新古典经济学遗弃的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经济思想形式化,发展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使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由给定经济组织结构下的最优资源配置问题转向技术与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因此,它在分析工具上比新古典经济学更新,而在思想渊源上则比新古典经济学更古。其中,斯密用分工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论述被杨小凯等人以个人专业化水平的决策以及均衡分工水平的演进为基础发展成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又称内生贸易理论)。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xx年版。

[2]查果洛夫,《亚当·斯密与现代政治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xx年版。

[3]季陶达,《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M],三联书店,19xx年版。

[4]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M],商务印书馆,19xx年版。

[5]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6]陈冬野,《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体系》[M],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7]杨小凯、张永生,《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

[J],《经济学》,20xx年版。

[8]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 20xx年版。

[9]张定胜,杨小凯,《具有内生比较优势的李嘉图模型和贸易政策分析》[J],载《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1期。

[10]张二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评述》[J],载《人大复印 资料》,20xx年。

[11]朱延琣,《当代国际贸易理论创新的若干特征》[J],载《国际贸易问题》,20xx年第2期。

[12]姚曾荫,《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理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xx年版。

[13]陶文达,《发展经济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xx年版。

[14]海闻,《国际贸易:理论·政策·实践》[M],上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15]俄林,《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商务印书馆,19xx年版。

[16]纪昀,《从新古典到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J],载《国际经贸探索》,20xx年第2期。

[17]陈家勤,《近年国外国际经贸理论述评》[J],载《财贸经济》,19xx年第12期。

[18]程正军,《论新李嘉图主义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载《国际经贸探索》,19xx年第3期。


第二篇:关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文献综述


关于规模报酬递增的文献综述

摘要:规模报酬是指在长期中,其他条件不变时变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所能引起产量的变动情况。本文主要梳理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关于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最新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规模报酬 报酬递增

一.规模报酬递增的传统衡量指标

以简单的只含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Q=f(L,K)为例,当投入资本和劳动量同比例增加λ时,引起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λ。即为(λ+θ)Q=f(λL,λK),则同比例增加生产要素投入会使规模报酬递增。

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线索

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最早可以上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在《国富论》中,斯密认为生产中的劳动分工是财富增长的主要原因,而新的劳动分工取决于市场的扩大,他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凭借引进新的分工而自我维持的增长理论。斯密的报酬递增理论体现在两个层次:其一是微观层次的劳动分工。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历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结果。其中技术变迁以分工加速知识积累的形成,成为报酬递增永不枯竭的源泉。其二是宏观层次的分工因果累积。分工既是经济进步的原因又是其结果,这个因果累积的过程体现出的就是报酬递增机制。分工累积以及以知识积累体现的技术变迁都属于动态范畴,必然导致垄断的出现,其与静态的竞争均衡是不相容的。这正是斯密定理的两难困境之所在。 随后,自上世纪中叶以来,马歇尔在工业组织标题之下论及关于分工和报酬递增的内容,并提出了对其在均衡框架中处理报酬递增问题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代表性企业和外部经济。从长期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代表性企业的规模由产业的一般扩张所决定。因此需求的增加增大了企业的规模和效率。对于报酬的源泉,马歇尔认为一方面取决于工业经济的发达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从事这工业的个别企业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的经济。前者即外部经济,后者即内部经济,且外部经济的自然增长成为报酬增长的主要源泉。阿林杨格发展了斯密的报酬增长理论,他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和社会收益递增概念。杨格认为最重要的分工形式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强及新行业的出现。他指出,分工使一组复杂的过程转化为相继完成的简单过程,其中某些过程终于导致机器的采用。在使用机器,采用间接过程时,分工进一步发展了,后者从经济角度看又受到市场范围的限制。为敲打一个铁钉而制造一把铁锤是浪费的,还不如使用手边任何拙笨的工具。为制造一百辆汽车而装备具有夹具、量具、机床、钻床、锻床和传送带等优良设备的工厂是不经济的,不如大部分使用标准的工具和机器,更多地使用直接劳动,较少地使用间接劳动。继杨格之后又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了许多发展的观点,其

中影响较为巨大的要属西奥多舒尔茨。西奥多舒尔茨基于杨的思想,在他的《报酬递增的源泉》一书中,把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归纳为:劳动分工、专业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的积累、培训和教育、干中学效应、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外溢、经济思想和知识、经济制度、经济组织、恢复经济均衡。其中,干中学效应指在生产和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技术外溢。即在工作或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对经验的积累总结,乃至创新,达到更高的效率。知识外溢是指包括信息、技术、管理经验在内的各种知识通过交易或非交易的方式流出原先拥有知识的主体。知识外溢源于知识本身的稀缺性、流动性和扩散性。

总结来看,无论是复兴斯密的分工理论,还是沿袭杨格的分工与报酬递增关系分析,实际上都是强调研发、创新以及技术进步对于报酬递增的意义,只是技术进步的来源方式不同,但实质都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

三. 报酬递增理论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学者对于报酬递增的研究,更多的是认为报酬递增的实质还是分工的演进,分工演进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是报酬递增的主要源泉。周健生、陶爱萍认为报酬递增作用的领域和范围随着分工的演进和深化不断拓展,知识经济社会由于分工制约因素对分工演进的束缚或缓解或不复存在,报酬递增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报酬递增正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而非特例。高帆认为规模报酬递增的机制在于以分工组织为起点、内生着外部经济、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市场垄断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机制表明存在着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规模报酬递增。李涛认为当下兴起的“新经济”源于全球化的国际分工,而这种分工深化的演进带来了报酬递增,且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将推动这一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在教育水平发达和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的国家能够持续享受报酬递增带来的收益。夏荣坡也认为分工演进的最基本原因在于技术进步,由于这种分工演进的不断持续推动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升,从而促使规模报酬递增。董林辉、段文斌认为技术的进步源于劳动分工,分工具有自发演进的正反馈机制,其中交易效率决定分工演进的的速度。另外,技术进步能够导致规模报酬递增,所以分工的演进才是报酬递增的决定性因素。

四. 总结

综合国内和国外的各种观点,主要都是强调降低企业成本和创新两个方面。深入到企业内部研究,实行更科学的分工和专业化的生产,无疑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可以获得报酬递增。此外,提高企业家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协调员工之间的工作关系,创新激励机制,鼓励管理和技术创新,使新技术应用于管理、生产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社会经济制度来看,经济体制和经济组织与生产力的适应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报酬递增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贾根良.报酬递增经济学:回顾与展望(一、二)[J]. 南开经济研究,1999(1).

[2] 董林辉、段文斌.技术进步的原因与性质---基于分工与报酬递增的研究[J]. 南开经济评论,20xx(6).

[3] 高帆.报酬递增与西部经济发展[J].财经科学,20xx(6).

[4] 纪玉山、江中蛟.知识经济与边际收益递增[J].经济评论,20xx(4).

[5] 周长春.规模报酬变动的衡量指标[J].统计与决策,20xx(19).

[6] 侯冠平.关于规模报酬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xx(21).

更多相关推荐:
旅游业电子商务论文,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旅游电子商务文献综述二级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旅游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旅游业中的具体应用,其发展一直与电子商务保持着同步性。我国旅游电子商务十几年的发展经历为我们提供了…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

vjhlcc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怎…

【byspaper】英语专业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三述”撰写法

英语专业学位论文文献综述的“三述”撰写法摘要:针对英语专业学位论文文献综述“引言”个人观点缺失、“主体”文献资料罗列、“结论”主题关联欠缺等问题,本文结合实例,从概述、分述、评述这三个层面,阐述了文献综述引言、…

关于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 福州大学

生工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等格式的要求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有效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使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各项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现按照学校的有关规定和参照其他…

关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

学年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一、本次学年论文的文体形式:文献综述1、文献综述及其格式文献综述是学生通过学习和查阅本学科或学科某一领域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

学年论文 文献综述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学年论文:文献综述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文献综述专业: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二零xx年xx月xx号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文献综述摘要: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货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外国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规范

20xx届本科毕业论文工作补充说明(文献综述基本要求)一、内容要求文献综述所谈论的文献,必须是论文中实际涉及到的文献。这些文献最终必须在论文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出现。如果论文中实际参考的文献数量较多,可以抽取其…

VI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前言VI即VisualIdentity,译为视觉识别系统。VI以塑造企业形象为目的,是CI(企业形象)系统中相对静止的部分,将CI系统中虚拟的非直观的理念、精神等信息转化为相对静态可直观感知的图文信…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规范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撰写要求与格式规范(20xx年x月修订)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一)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的内容要求1.封面:由学校统一设计,普通A4纸打印即可。2.正文综述正文部…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前的文献综述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前的文献综述一、文献综述的内容文献综述是大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相关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目前的研究或…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附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文献…

论文文献综述(6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