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作文教学案例及分析

时间:2024.3.10

起步作文教学案例及分析

周至县广济镇中心小学 张晓慧

教学片段:创设情境明确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好?愿意跟我说说心里话吗?在家里爸爸、妈妈最喜欢董事讲真话的好孩子,在学校老师也喜欢这样孩子。你们是讲真话的好孩子吗?

生:我们当然是。

师:既然大家都是讲真话的好孩子,那么今天 向老师说说你们怕作文吗?(讲真话)

生:怕!

师:为什么怕呀?(生回答)

看起来你们对作文都不太感兴趣,不知道怎么写。那我们今天我们就不谈作文,我们来做一件大家都感兴趣的事——讲故事,怎么样?

生:好!

师:谁来讲啊?要不我们分组讲,每个小组推荐两名同学,比一比哪组讲得好,行吗?

生:行。

小组推荐代表,教师板书学生姓名,按顺序讲故事,教师随机评价与鼓励。

张文辉:龟兔赛跑的故事。田耕: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王格:亡羊补牢的故事。??

同学们讲的故事太精彩了,老师也很难分出上下,怎么办呢?我提出几个问题,看看谁的反应最快,说得最好,行不行?

1、今天的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什么?你能把它写下来吗?

2、同学们讲了哪些故事?你能再把它也写下来吗?

3、你最兴趣的是哪个故事?为什么?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那么你能把刚才写的话连起来读一读吗?

案例评析:

以上案例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用谈话破解作文的实质。

新课标倡导学生习作应无拘无束的写,同时更要乐于这种书面表达。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解除学生的心里障碍,让学生体会到作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其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到作文就像看动画片一样的快乐。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作文教学目标。因为作文就是说话、用笔说话,所以我以说话为切入点,用“话”来破解作文的实质,让学生懂得作文就是心里想什么、口里就说什么,口里说什么、手上就写什么。

那么,说话就要有话题,我在本节课选择了“讲故事”这一话题,就是想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正所谓投其所好,方能让学生说得有趣、说得有劲儿,为了让学生能说得有序,我设计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在渗透作文的层次性与条理性。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作文应该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的问题。

二、用方法调控学生的心理。

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大部分学生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写而发愁,产生为难情绪。针对这一点我采用“瞒天过海”等手段来引导学生习作。开始先不谈作文,只是谈心、聊天。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放松精神,放松心情。我用只谈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再加上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的成功感油然而生。就在他们情绪高涨之际,把话锋一转,告诉学生写下来的“话”就是作文。学生恍然大悟、倍感骄傲:“原来我在不知不觉中都完成一篇作文了!”就这样,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消失了,同时会觉得写作文真的挺有趣。

三、用事实来贯穿课堂的始末。

新课标要求作文必须“写实”。给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体验真实的过程从而有话可说,有文可写。以生活事实为素材,写自己喜欢的东西,说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就成了作文,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快乐中完成习作。

如何进行作文起步教学 上传: 孙兴兰 更新时间:2012-5-19 16:37:59 如何进行作文起步教学

清华小学 孙兴兰

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旣是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一名刚刚步入作文门槛

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一切都充满着好奇,急于表达,但又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加以正确的指导。那么,怎样才能从一开始就能对他们作文进行有效指导,使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到写作乐园之中呢?经过实践,我认为用以下方法进行指导是比较有效的。

一. 指导阅读,学习典范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反思,多挖掘教材的精华,牢牢紧扣教材,牵一发而动全身,课内课外延伸作文教学,如: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仿写、续写、想象作文、创作童话、寓言故事等。课外的阅读,教师也不能放任自流,应加以指导。教师要明确阅读范围,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纵向横向延伸,阅读相关资料,使学生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如指导写《我喜爱的小动物》,教师可先让学生学习课文《翠鸟》。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翠鸟外形特点的语句,以及描写翠鸟捉鱼时那敏捷快速的动作。指导学生结合例文,观察家中的动物怎样捕食、嬉戏、休息以及发生了什么事,按一定顺序写下来,还要写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作文完成之后,再结合有关课外读物,让学生说出文章好在哪里,写出了什么特点。以此解决学生“下笔千行,不知所云”的难题。

二. 主动观察,寻找素材。

生活是一面镜子,生活处处有激情。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从平凡中见伟大,

在生活寻找写作素材。常言道:“留心处处皆学问。”“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习作,我首先要求他们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要对人物长相、衣着、身材等作细致的观察。而这种观察又往往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果人物是由近而远的,你总是先看清衣着、外貌、神态等,再看到身形。在指导学生练笔时,我们应鼓励他们首先观察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熟悉的人,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同桌,也可以是爸爸妈妈等,这样可以解决学生无“像”可“摄”的矛盾。如在指导学生写《我最熟悉的人》的片断时,我就挺身而出。让他们以我为例,先观察,再述说,然后写作!我先让学生观察老师的脸型,再看一看眼睛、鼻子、嘴巴,最后让学生说说平时老师上课的表情如何,还有什么其他特点,例如总爱穿什么,总爱说什么话。因为有了直观的“材料”,学生说起来有话,写起来有内容,因此学生们写作兴趣会大增。最后学生们这样写到我:最熟悉的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只见她圆圆的脸蛋、白白的皮肤、不大不小的眼睛、波浪式的卷发。她特爱笑,笑起来露出一嘴洁白而又整齐的牙齿。特别是她那苗条的身材,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显得那么得体、大方。看着他们对我外貌的准确描写,我会心地笑了。

三、勤于积累,丰富知识

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所见有限,记录下来的好词好句好篇章寥寥无几,作文

常有“无米之炊”的苦恼。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大力提倡勤于摘抄,甚至将一些绝妙佳句背下来,以备写作需要,如文章的开头啦,结尾啦,环境描写啦,以及人物的肖像描写等等,让学生学习片断描写,发展写作能力。同时,我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把每日所见所闻所想记下来,天天动笔,久而久之,让他们从写日记中享受到无限乐趣,同时提高写作热情和水平。

教好小学生的起步作文,关键是教师如何为他们过河“搭桥”,给他们入门的“钥匙”,使学生走有路、看有形,有章可循、化难为易,增强作文的信心和勇气。

快乐体验,快乐作文—《我爱吃的水果》作文教学案例

设计理念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学生才得以获得真实的认识,产生真切的情感,激起心底的涟漪。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生动活泼,情真意切。这种作文教学的学习空间广,生活气息浓,实践操作性强,表达与生活自然和谐统一,学生一定会喜欢。

教学目标:

1. 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尝一尝等方法去仔细观察水果。

2.学会抓住水果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说、写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重、难点:抓住特点具体描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猜一猜

1、老师拿出一些水果,对同学们说:今天我请客,请同学们品尝品尝水果。不过,我这里有个小小的要求,请同学们猜一猜:在这些水果中,老师最喜欢什么水果?看看谁能猜对!”

2、学生自由猜:苹果、西瓜、香蕉、桔子、葡萄??

3、老师:这样吧,我不直接告诉你们水果的名字,但是同学们问我这种水果的特点。想一想:你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问?

生1: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形)

生2:老师,您喜欢的水果是什么颜色的? (板书:色)

生3:老师,你喜欢的水果是什么味道的? (板书:味)

4.老师依次回答:①我喜欢吃的水果是圆圆的。②我喜欢的水果是绿色的。③它的果肉是红色的,味道甜甜的。

当学生猜到是“西瓜”时,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5、教师小结:只有“抓特点,听清楚”才能猜出来。同样,我们要写好一种水果,必须抓住这种水果的特点去介绍,别人才知道你写的是什么水果。 (板书:抓特点)

6、引导学生怎样写具体:这样写好不好?

现在,西瓜都成熟了,正是大量上市的时候,你能帮农民给它做做广告吗?

教师出示下面这段话:

这个西瓜真可爱。它圆圆的。外边是绿色的。里边的果肉是红色的,甜甜的。啊,这个西瓜

真可爱!

教师小结:如果这样描写的话,“这个西瓜”一点都不可爱,又怎么能起到广告和推销的作

用呢。如何让它在我们的笔下变得更有吸引力呢?——这就需要我们在“抓住特点”的基础

上“仔细观察”,只有这样才能把“西瓜”写可爱,写具体,为果农做好广告。(板书:细观

察)

二、指导观察,说一说

课堂上,老师出示一个西瓜让大家仔细观察。

老师:“观察”不光是“看一看”,实际上“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掂一掂”都是“观察”。 (板书:看 摸 闻 尝 )

大家看这个大西瓜,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观察呢? (结合板书回答:形状、颜色、

味道、)

下面,让我们共同观察,一起努力把这个西瓜成功推销出去。

(一)介绍其“形”:

西瓜的形状是怎样的?(圆圆的,圆溜溜的)(板书:形状)

(2)师:谁能说得更好,圆圆的西瓜像什么呢?

(3)指导学生按下列句式说话:

卡片:圆圆的,像( )。

(二)介绍其“色”:

(1)西瓜是什么颜色的呢?(绿色)(板书:颜色)

(2)你能说几个表示黄色的词语吗?(深绿、浅绿、草绿、墨绿??)

(3)出示卡片:西瓜穿着( )色的外衣。

你准备选哪个词来形容西瓜的颜色呢?(墨绿色)

(4)同学们再看看,在西瓜墨绿色的外衣上有什么呢?

指导说出:有黑色的条纹。

告诉学生观察要仔细,要准确说出水果在色泽上的特点。

(三)介绍其“味”:

引导学生通过“切一切”“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把水果的味道写具体,

(1)怎样才能吃到西瓜呢?

(2)师演示切开西瓜,问:果肉是什么颜色?果肉里有什么?

(3)让两位小朋友闻一闻,然后品尝。

(4)西瓜的味道如何?(板书:味道)

尽量用上“甜滋滋、甜津津等叠音词,把水果的味道写生动、写具体。

出示卡片:切开西瓜,露出( )的果肉,上面还有( )的籽,尝一口,( )。

提醒学生:介绍时语言要美。

为了使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丰富、生动、有趣,引导学生尽量使用叠音词,恰当运用比喻、

拟人化的手法来描写。 例如:“习惯穿着一件墨绿色的外衣,上面还有黑色的条纹,看上

去非常漂亮。”

指导学生连起来说一说。

我爱吃的水果是西瓜。西瓜圆溜溜的,像( )一样可爱。它穿着一件( )

的外衣,上面还有( ),看起来很漂亮。切开西瓜,会露出( )的果肉,果肉

里还有一粒粒( ),咬上一口,味道(

),瓜汁会顺着嘴角流下来,真是太美味了??

三、拓展迁移,练一练。

1、师创设一个拓展迁移的情境:

今天,学校的“蓝天水果超市”隆重开张了!而且第一天就轮到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当售货员,你们愿意把自己爱吃的水果介绍给大家,让大家来品尝吗?同桌先试着练一练。

2、两名学生上台,一名扮演顾客,一名扮演售货员,介绍超市最好吃的那种水果。

3、生评议,师作适当指正。

4、以评“营业之星”,推荐“营业经理”作为奖励,引导学生主动交流。

四、成功推销,写一写。

1、推荐写话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得好,不如写得好。” 同学们说得不错。老师真想听一听每一个同学是怎么说的,可是大家一个个说又太浪费时间。怎么办呢?(学生:写下来。) (让学生了解写作的实用性,保存的长效性,这比教师的强制性要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2、分组练写

“怎么说就怎么写。”同学们可以写西瓜,也可以自己喜欢的其它水果。可以一边观察,一边描写;还可以轻声和同桌商量、交流,只要不影响大家就行。

(写作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宽松自主的创作情境,允许向老师同学请教,允许轻声商量、交流几句。)

3、朗读修改

俗话说:“作文三分靠写,七分靠改。”而“朗读”是最好的修改方式,只要你把自己的作文放声多读几遍,你就会发现哪些地方写得不错,哪些地方需要修改。除了读给自己听外,还可以读给你的同桌、伙伴听,让他们帮助改一改。

五、师生互动,赏一赏。

教师导入:

有句话说得好:“有果子大家吃才香甜。”同样,好文章大家读才有意思。

下面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分享你的“劳动果实”?

1、利用大屏幕展示学生的习作草稿,边读边看边修改。教师借助面批,教给学生修改的一般方法,这样“批一当十”,效果较好。

2、通过学生的朗读、欣赏,教师予以积极的赏识评价,可以调动其他听读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这样做,使学生学会表达的同时,也能进入他人的情感世界,分享彼此的独特体验。

3、如果你还想对自己写的话再读读、改改,使它更好,回到家里,你还可以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修改意见,相信你能把它写得更棒!

六、回归主题,延伸拓展。

1、不管是写一种水果,还是写一种事物,我们都要“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努力做到“言

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章才会生动具体,真实感人。 板书: 我爱吃的水果

抓特点 细观察

形 色 味 看 摸 闻 尝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快乐体验,在体验中快乐作文。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所选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并注重激发学生想表达的意识与愿望,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替果农做广告,让学生产生了迫切表达的需要。

2、先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并逐项交流,然后由句到段,水到渠成。这一过程既发挥了教师“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较好地提高了学生说话的能力。

3、拓展迁移的环节,以“蓝天水果超市开张”这一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了又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语言交流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做到了由“点”到“面”。

一、背景

“写作是动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学生的作文能力不仅包括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充分运用、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驾驭能力,还包括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和理解的能力,是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与发自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自然流露,也是学生思想情操与审情趣的集中表现,更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统一的集中体现。“作文是和世界、和他人、和生命的对话与交流的方式,是灵魂的表达方式,也是挖掘灵魂的方式”,“不断地表达实际上就是不断地组建自己的灵魂”(余秋雨语)。作文源于社会实践的真实体验,萌于书本的阅读积累,悟于对事物的观察思考,要求作文与做人,真实与诚实融为一体,让作文记录人的思想,思想通过作文来磨炼,达到做人促进作文,作文升华做人,使学生的写作成为健康人生的重要开端。基于对作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的认识,近几年来,我对作文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获莱西市课改作文优质课,并有几篇论文发表,因而,本镇的诸多同事,在领导面前鼓动让我出节作文公开课。领导一声令下,让我晕了,怎么出呢?是表演课?莱西市的“五段式”、“四步”作文,由于环节多,费时长,与新教材―――十二个主题单元,十一篇作文训练,在整个学期作文教学训练的时间上,无法搭配;是汇报课?面对新教材,我又没有成型的作文教学路子,那就只有冠以探索课了。为无愧于“探索”二字,我又重新回顾了近几年来在我们莱西市推广的作文教学模式,认真究读了新《课标》,刻苦钻研了教材、教参,结果发现,北师大版行的与教材配套的教参中,也提出:“习作要经过起草――评议――修改――成文――评赏几个阶段,学生要参与习作的全过程”。这正是在我们莱西市倡行的五段式作文,但问题是,新教材分十二个主题单元,每个单元都有说话、习作训练,光有明文规定的习作题目就有十一个之多,若按“五段式”或后来改进的“四步”作文法,光作文教学就需要四十四个课时,哪来这么多的作文教学课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五段式”作文教学路子虽然符合个人的作文思维过程,但在小学生起步习作中,若把评议、修改、评赏,三个阶段,分别放在不同的课时中,与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脱节。其实,成人写作的思维过程与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思维过程是两个过程,教小学生学习写作,还是要遵循小学生的学习思维过程。出课前,我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维要求,确定了内容与形式结合;注重从正面引导发掘学生作品;有的放矢;评议、修改、评赏三段合并的教学思想,把这节课定为“赏评修改课”。

二、课例描述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 课前准备:发放例文

二、 导课:总评起草情况;回顾习作要求,确定评赏标准。

三、 赏评修改例文:赏;评;改。

四、 评改自己的作文。

五、 赏评同桌作文。

六、 作业:定稿成文。

下面是赏评修改中的几个教学情景片段:

片段一 :

(师)课前,我抽阅了几位同学的手稿,并把几位同学的手稿做了些“手脚”,作为例文印发给大家,下面我们请于倩同学朗读自己的作品,请大家边听、边看、边想,感觉有不对劲的地方,随手画上波浪线、感觉比较好的地方,画上横线、有较好的句子,用○○○标出,有不当或错别的字句,用△△△标出。

(于倩读,学生听、画,教师出示投影)(例文见后附页)

(师)好,谢谢于倩同学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例文,大家可以先在小组中交换下一意见,希望每个小组的同学都能够提出你们的看法,指出你认为好的地方,说明好在哪里?或者指出应修改的地方,并说明怎样修改?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评改。

(师)好,咱们一块来交换一下看法。

(师提示):从总体上你感觉怎么样?

(生)好!

(师)哪好?

(引导学生针对习作要求,提出自己的看法)

片段二:

(师)咱们请本文的作者来谈谈自己的写作过程或听了大家评价后的感受怎么样?

(学生于倩):我原以为大人买东西时讨价还价,仅仅是为了得小便宜,所以当时拿了人家的书,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想到妈妈严厉的批评,让我懂得了诚信,使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还书后,听了别人的赞许,我感觉自己长大了,所以,这件事是我成长中最难忘的一件事。

(师评点)作者写自己买书→拿书→还书的过程,不仅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还写出了自己由原来的无知犯错→受到教育→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懂得了诚信,最后成长为一个诚实的孩子。写出了自己的心理成长的历程,这就叫有真情实感。有了真情实感,才突出了这件事的难忘。

片段三:

(师):还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生)有!有些地方有错别字。

(生)还有的句子我认为也不好。

(师)请具体指出来,说说怎样改。(引导学生从字、词、句子、段落、标点以及具体细节描写等方面,展开评改。)

课堂上,教师还针对本次习作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另选一病文片段,进行集体修改。做到从选材、立意、谋篇,到字、词、句、标点等,较为全面,但又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分析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小学生书面作文的起步阶段,什么是作文?怎样算是一篇好的作文?一篇好的作文是怎样写出来的?这是三年级作文教学中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根椐小学生学习习作的思维特点,我在课堂中注重从正面引导,利用学生中的优秀习作,试图在评赏中解决以上问题,但学生的习作总有瑕疵,赏、评、改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了解作文修改的全过程,更有利于学生了解成功习作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学习写具体的一般技法,学习写出真情实感,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感情。以赏、评、改引学生的情感与思想,既引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激起了他们对习作的兴趣;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做人、做事与作文结合,进行了习作的全程训练,让他们学习到了一般的表达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五步作文”或“四步”作文法,把赏、评、改,放在了不同的课时中,甚至不同的周次里,这在形式上也割裂了学生习作的全过程,让学生对习作全过程的思索被打破,变成了零碎的探索。

四、反思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应是最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这是由作文自身的性质及其规律决定的,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给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学生的笔端不但没有涌现出具有丰富的个性和精神内涵的作品,还在作文中出现了许多“怪”现象:奉命作文,言不由衷;成人化倾向,花言取宠;千人一面,现代八股文;“灾难课”带来的“恐惧症”。

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因为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不仅学生要按分数排名次,就连教师也要按学生的考分来排名次,老师被分数、名次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加班加点,简单粗暴,甚至工作上也投机取巧,语文教学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的,而是两眼只盯着学生的考分,期未统考中的作文批改流于形式,作文教学也就流于了形式,于是,“一奏、二拼、三套”成了老师作文教学的路子。背范文成了教师作文教学得高分的“绝招”,至于学生作文水平和作文能力的提高,那就无暇顾及了。

其次,传统教学思想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们的作文教学。传统的教学思想以传授系统的知识为重点,表现在作文教学上,即只注重于教会学生审题、扣题,注重传授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试想这不就是给学生一个死套子、一个定型的作文路子吗?这怎能不框住学生丰富活跃的思维、鲜明的个性呢?

记得过去的旧教材中,还有几篇《读写例话》作为沟通阅读和写作课的桥梁,并对作文训练提出了一整套的、环环相扣的训练要求。新教材则以说话训练和开放课堂代替了,其实,这不仅是一种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一种作文训练策略的变化。是从范文出发,由形式入手展开习作训练;还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入手,展开习作训练?这两者的效果是不同的:从范文出发,由形式入手,必然是大而又大的习作理论,吓倒了小学生,条条框框,框住了小学生,最终学生的作文必然是拼、凑、套出的假、大空。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表达入手,必然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有了习作兴趣和习作经历,才能真正理解写作的理论,这就是课改以来,我们作文教学的最大成果。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起步教学阶段,对于很多三年级的学生而言,写作文是一件苦恼的事,他们经常不知道作文该写什么,该如何下笔,因此每次到写作文的时候就愁眉苦脸。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经常引导孩子善于观察,乐于表达,让他们轻松地写作,让写作文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

在上学期的作文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差,但他比较害怕写作文,经常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干巴巴的,跟记流水帐一样。可是他很喜欢画画,为此他多次受到美术老师的表扬。为了激发他写作文的兴趣,在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时,我专门引导他如何写好这次的作文。

写作之前,我首先要求这个学生积累教材上或者课外书中提供的有关秋天的好词好句。然后我让他进行口语表达,随机讲讲他生活中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象以及感受到的秋天的气息。接

着,从他口头叙述出来的内容里面选取场景,初步确定写作内容。再者,就是组织语言了,这对他来说是学习作文的难点,那么如何把语言写得形象生动有趣呢?这是下面将要讨论的重点。

同样以《秋天的田野》这篇作文为例。经过前面的交流,我们最终确定选取“稻田”、“树叶”、“果园”这三个场景进行描述。那么,如何把一篇描写景物的作文的语言写得优美动人呢?当然离不开修辞手法的运用,而其中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常见的不外乎比喻和拟人。于是,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主要就是引导他立足于景物的原型,结合自己的想象,找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再把两者联系起来。比如,当他写到田野里金色的稻田的时候,常见的写法是“稻田里金灿灿的稻谷沉甸甸的,压弯了腰”,那么,“弯了腰”,是否可以再通过想象扩展呢?于是,我作出了弯腰状,问他这情景和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人的样子相仿,他想了一会,小声说到:驼背的老人。好,顺水推舟,那些金色的稻谷我们就可以把它们比作老人背上的娃娃。至此,稍微整理一下语言就可以把这一个句子写成“稻田里,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腰,就像一位驼背的老爷爷身上背着许多金色的娃娃”。再如,描写落叶的时候,我们常把纷飞的落叶比作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这里,我们不妨在运用比喻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两句,使语言富有童趣:“有时候,它们也很淘气,无声无息地溜进我的帽子里、书包里”。这样一来,落叶淘气调皮的形象马上浮现在眼前。最后一小段是描写果园里的景象。下笔之前,我们先聊了一下他喜欢的水果,目的是引导他写自己喜欢的东西。他说他喜欢香蕉和梨。好,那么果园里许许多多的水果,我们就选取他喜欢的香蕉和梨作为描写的对象。说到香蕉,我们脑袋里立马会浮现它的形状,像小船,像镰刀,像月牙??这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可若是采用拟人呢?我同样采取情景教学的方法,直立弓起身子,模仿香蕉的样子,双手作睡觉状,并引导他联想童话里的人物——睡美人。一系列引导后,最后一步,组织语言,从香蕉的形状、颜色下笔,“看,那穿着黄色衣裳、弓着身子睡觉的香蕉小姐,就像童话里的睡美人,在安静地等待她的王子”。

除此之外,一篇较完整的作文写下来,最后一步也是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步——修改,有时间的话一定要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修改自己写的文章,哪怕只是改一个标点,也是有益的。最后,我还对他提出另外一个要求,把自己写过的精彩的片段当作写作的素材积累起来,储存在脑袋里,随时提取加以运用。

经过这次作文的辅导之后,在接下来的语文单元测试中的作文刚好就是写秋天的景色,结果这名学生的作文因为写得不错而被我当作范文在全班面前朗读,他看到自己的作文能够在同学面前展示,显得特别高兴。我想通过这次写作的成功应该对他以后写作文有了更大的信心和兴趣。接下来如果遇到类似的作文,他就知道该如何写作,再也不会对写作文产生排斥的心理了吧!

更多相关推荐:
背影案例分析

《背影》教学案例——知人论世寻找共鸣一、主题与背景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性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交流,只要老师找准突破口,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分析)

水城县花戛乡初级中学教师:教学案例分析(20xx年秋季学期)教师:柳成会20xx年x月x日《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实验教学案例由于我们地区是初中三年制教学,物理教材使用的是沪科版,初二才开始学习物理学科,而《声音的…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舟山航海学校—傅海燕案例主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重拾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案例背景:20xx年x月,是我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第二个年头,虽光景不长,但凡学生在校园生活期间…

中班幼儿美术活动案例分析

一、案例场景:一天,我组织中班小朋友进行“童心迎奥运”美术活动,要求每八人一组,共同在一张长两米,宽一米的绘画纸上,通过画、剪贴、折纸多种形式组画合作而成。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合作的形式来作画,相互之间的摩擦时…

模块三案例分析

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答: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的教学模式有:(1)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动手折叠,提问层数和折叠的次数的关系,并板书折叠的次数和对应的折叠层数,归纳出每一次…

模块三必选案例分析

模块三必选案例《有理数的乘方》案例分析1、你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什么教学模式?答:我认为陈老师的教学设计使用了“发现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式教学模式以及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2、你觉得…

学校德育工作案例分析

学校德育工作案例分析长期以来,大多数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忽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遇到教师不问好、不让路,遇到客人视而不见,学校及上级领导下到班级检查置若罔闻。学生的表现大大有损于学校的形象,同时也反…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报告民族资本家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棉纺业四大天王之一的穆藕初的科学管理20xx年3月8号第二小组李馨媛丁瑞瑞赵晓玭陈灏罗杰说到科学管理首先我们要谈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石泰罗制众所周知在世界上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

案例分析题

1案情某税务所在20xx年月日实施检查中发现星星商店个体20xx年月日领取营业执照后未申请办理税务登记据此该税务所于20xx年月日作出责令星星商店必须在20xx年月日前办理税务登记逾期不办理的将按税收征管法有关...

案例分析

一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简要介绍一般意义上认为现代企业管理始于泰勒等人的quot科学管理quot古典管理学在quot二战quot以后马上为现代管理学所扬弃两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大量生产以及全球市场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剧...

案例分析

财务会计的公允价值计量研究摘要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会计计量问题从国际财务会计的发展动向看由于对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工具的计量需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备受关注我国也高度关注公允价值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

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报告一位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案例报告河南大学摘要申敏化名女性是一位刚入校的本科新生因为不适应新环境而产生了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咨询师结合咨询过程解释和分析此类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利用合理情绪疗法A...

案例分析(5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