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的无奈读书报告

时间:2024.3.19

Speaking into the air:向着天空说话

——读《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在《交流的无奈》这本书里,彼得斯告诉我们说,交流的观念是我们难以摆脱的困境,确实,正是由于一直改变不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观念,因而打开一个新的人脉圈于个人而言,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事情。读书可以看做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在译作里,交流多了一个参与者,那就是译者。在译者的帮助下,我们得以近距离地接触与我们语言不通的作者。在本书中,译者发挥的作用不仅仅于此,不仅仅是翻译了文章,更是对如何与作者进行交流提供了建议。本书的译者建议先读“译者后记”然后是译者前言,接着是作者绪论,正文,最后才是作者结语。按照这个顺序读起来,整本书变得通畅许多。跟着译者的建议,尝试着与习惯不同的读书顺序,慢慢地梳理了一些作者的观点。

一、交流的问题从何而来?

彼得斯的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他独特的视角和广博的视野。与一般的所谓建构理论的著作不同,他并未试图建构一般性的理论,而是追溯西方文化中重要的传统,厘清其中关于传播和交流的观念。同时按照人类媒介发展的历史,结合社会思潮的流变,把“交流”当作人类的一种终极处境进行探索。这本书的中文名虽然叫作传播思想史,其实本书的内容更确切的应当是“交流”思想史,因为中文里“传播”的意思是大规模的散播,对应的涵义似乎与“dissemination”更为接近,而“交流”和“共享”的内涵成分则较弱。而作者论证的作为人类终极处境的“交流”,其实和现代的主流传播观念有一定距离。为说明作者的思路,我们可以先大致看一下作者论证的过程以及方法。

在序论中,作者首先将自己的论题进行了说明,即为什么交流的问题如此重要。“弄清交流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答案,以便解决我与他,私密与公共,内心思想与外在词语的分裂所引起的痛苦。” 要探索交流的问题必然会与人类交流失败的处境直面相遇,作者的方法是从交流的历史真实性出发,在哲学,宗教,文学,神秘主义以及媒介技术中寻找有关交流观念的源流和沿革。

交流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从心理和生理上说,这是因为人类的感知和感情都是每个人独特的东西,人类的神经末梢是以自己的大脑为终端,而不能与另一个人的头脑直接相通。人与人之间的思想的隔绝,是人类最根本的特征之一。“这样的思想之间的隔裂,是自然界中最绝对的隔裂” 于是人类的历史就充斥着交流失败的例子,交流失败的悲剧,喜剧和荒诞剧比比皆是。20世纪的传播学的诞生,是在大众媒介出现之后,理论家们对大众媒介的社会控制的相关思考中产生的,关注的更多地是大规模的社会传播。而人类关于交流的思考,其实古已有之,只不过那时的媒介不同,而人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略有不同而已。

二、交流主题的二重变奏:“对话”与“撒播”

作者关于“交流”这一概念的论述,只涉及了“对话”和“撒播”。至于现代多媒体技术带来的各种交流形式的融合,他并未论及,这也许是出于立论的需

要,这里暂且不提。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比较了苏格拉底和耶稣这两位西方传统源头的重要人物。作者把柏拉图的《斐德罗篇》当作人们对交流观念进行反思的起点。 作者认为,《斐德罗篇》不仅论述了技术怎样影响交流,还分析了心灵与欲望的沟壑。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认为,交流的规范形式的条件包括心灵和欲望的匹配,以及一种“互惠”的爱欲,即哲人的相爱。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就是爱“爱智之爱”;这人之爱,爱智之爱,只能够和自己相爱的另一个人一道去追求。” 只有两个人才能产生哲人之爱,爱智之爱。在这里,作者强调苏格拉底开启了关于交流观念的一个悠久传统:和另一个人互惠的接触,是回归灵魂,徜徉故乡的必由之路。这个观念成为后世衡量理想交流的尺度。

随即苏格拉底又提出了对书写的批评,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正是纸质媒介大规模出现的时代,口语时代的哲人苏格拉底对文字奇怪的繁殖功能始终抱有怀疑。他认为不分对象的书写没有人性,缺乏内在的灵魂。“文字不知接受者的心灵为何物。” 因为真正的交流必须是亲切、自由、鲜活、互动的,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要在有形体的人之间进行。这里,作者认为苏格拉底已经预言到未来媒介批评的基本规范。苏格拉底所推崇的交流方式,是口头传授,是可以在论辩中捍卫,可以在学生心上扎根的更有生命力的“书写”。

作者接着又论述了与此截然相反的一种西方传统,即耶稣的《对观福音书》中的散播。《对观福音书》中把广泛的散播看作公平的交流形式,它把意义的收获交给接受者的意志和能力。并认为强求互惠性是有问题的。一个公正的社会既依靠针锋相对,又依靠引而不发。“如果每一个问题都非回答不可,每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都附带了一个要求回答的问题,那后果是多么无聊,多么霸道啊。” 因此作者认为如果没有因人而异的互动(对话),生活中就缺少爱;得不到一般的互动(撒播),生活中就缺少正义。“《福音书》里的寓言要我们去拥抱脆弱的人,而不是逃离脆弱的人。柏拉图的爱欲受到的是美的吸引;《福音书》里的爱受到的却是需求的吸引。”

三、中世纪以来的交流梦想

这一部分作者分三个时期探讨了中世纪以来关于交流观念的视野:早期基督教,英国经验主义及19世纪各种招魂术。

基督教中提出的“天使般的交流”确立了心灵对接是关于交流的“规范”视野。圣奥古斯丁认为:心灵重于文字。不要过分依赖符号,不要把手段和目的混为一谈。陷入技术困境就是当文字的奴役,而不是求精神的自由。用肉体和灵魂来解释符号和意义。作者还提出:巴别塔和天使是西方传统中伟大的原形,一个是交流失败的原形,一个是交流完美的原形。

而在对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洛克的论述中,作者认为,洛克将政治和语义互相纠结。而这都捍卫个人的私有财产权,无论个人意识的财产(观念)还是实在的财产(生命,自由和不动产)。洛克对语言的描述,就是他对财产的描述颠倒过来:世界经验的私有者团结起来,求得对世界的共同理解。交流就是把个人的东西变成共同的东西。洛克使用的交流观念是以下三者的结合,圣奥古斯丁内在和外在的符号学,个人自由的政治纲领,清晰传送过程的科学想象。最后作者评述说:洛克强调语言的个人意义的正面影响是强调了个人的尊严。潜在的负面影响则是:个人成为决定意义的上帝,而公共意义被模糊甚至妖魔化,这管束了交流,又造成混乱。

作者又接着评点了19世纪的招魂术,从催眠术到心灵研究,这个时代交流

观念的主导话语是浪漫主义。19世纪孤独的痛苦和众生一致的渴求引出了宇宙和心理世界混为一谈的思想。作者认为,催眠师先驱梅斯梅尔的催眠术所描绘的与他人的一致,不仅可能是心灵和谐的景象,也可能是失去自我,屈从他人意志的噩梦。自我既因自主而封闭,又因开放而危险。浪漫的精神交流可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浪漫的幸福,又是心灵伤害的恐怖。同时作者还提到了所谓的催眠术这一传统对19世纪欧洲和美国文学的影响。

三、近代哲学的交流观:黑格尔,马克思和克尔凯郭尔

这一章作者重点分析了这三位哲学家关于交流的思想。对黑格尔而言,交流与其说是个体间的接触,不如说是建立一套富有活力的社会关系,以便于建立共同的世界??交流不是思想运输,而是组织生活状况的危险,有时甚至是悲惨的努力,交流的目的是所有的人都互相承认。

而马克思对货币的分析,则说明了他对交流观念的一些思考。和苏格拉底一样,马克思对具有撒播能力的媒介持批评态度,作者认为:马克思实际上是把货币看作一种媒介,不仅是交换的媒介,而且是表征的媒介。这里我的理解是,作者把马克思对货币对人的异化的论述和现代大众媒介对人的异化联系起来了。作者指出:马克思在批判货币时所用的形容词都和现代传媒评论使用的关键比喻都如出一辙:行尸走肉,偶像崇拜,主客相混。“马克思提倡对话关系??以同样的逻辑,我们可以推知,媒介使面对面的相会受到扭曲和阻碍,使人不能和自然,产品,他人直接相会,不能和自我直接相会,而直接相会是完全的人行的必须条件。”

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交流的思想视野虽然开阔,却仍然不够充分。与苏格拉底类似,马克思保有对对话的终极信仰,而大群人之间,必然间接的交流和决策他却没有考虑到。同时作者还认为马克思缺乏足够的悲剧意识,他认为一切交流问题,最终是可以解决的。这一段的结尾,作者再次重申对话本身也不能逃避陋习和权利,在这一点上,它和单向的撒播没有什么不同。并强调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思考其他可能使人眼界开阔的公正的交流关系。此时作者还明确提出提倡大众传播的合法性。

其后作者对克尔凯郭尔关于交流的思想的述评也非常精彩,这里作者讲到:“假如说克尔凯郭尔忽视社会关系和权力问题的话,马克思则忽视时间和死亡的问题。马克思批评黑格尔看世界的颠倒,忽略了哲学之外的真实斗争;克尔凯郭尔批评黑格尔忘记自己的脑袋长在身子上,换言之,黑格尔毕竟是人,总是要死的。”这句话说得实在有趣。

与马克思相比,克尔凯郭尔的观点相对消极得多。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动性是无穷的,只要从私有制和生产的剥削关系中解放出来,人就有潜力改造一切,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问题也不例外。而克尔凯郭尔则认为:只要是生活在这世上生命有限的凡人,某种程度的异化就必然产生。意思也就是,人的能动性再大,但人总是要死的,所以很多局限都不能突破。

四、生者与死者的交流以及死信

在这一章节中,作者谈论了我们的世界中种种不可交流的现象,包括生者与死者的交流和关于死信的冥想。

作者把死亡当作激发交流欲望最为强烈的刺激物,因为没有什么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比得过死亡。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除了记录死者思想的文字可以流传后

世之外,死者的音容笑貌都可以传诸后世。具有记录功能的媒介使人们对精神世界的兴趣再度兴起,19世纪的欧洲流行的招魂术就是在人们的交流欲望被死亡阻隔时,物理学和神秘主义的诡异结合。作者的一句话很有意思:每一种媒介都用来生产鬼魂。如果观照这一百多年来媒介的发展历程,不能不为这句话的概括力折服。

作者还将与亡灵的交流赋予普遍性的意义,并断言:“与死者的交流是诠释学的范式:在收不到回信的地方进行的解释的艺术。” 这里,因交流失败产生的感伤情绪被化解了,作者引用利可尔的话说:“从构成文本的意义上说,一切对话都已然分解。首先,动荡才使对话成其为对话。”其实生活在媒介无处不在的现代社会,我们几乎所有的交流情景都是解释性的,而不是对话性的。我们看的电影,听的唱片,在网上随意点开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博客。只有在很少的状况下,他们才可能同我们对话,诠释是一种与撒播如影随形的,当代普遍的生活状态。至于诠释是否和发出信号的意图对应,很显然是一个悬而未决,而且估计是无解的迷。而作者认为:这种有缺损环节的交流和循环往复的交流一样重要。我的理解是:我们当然不能与已经过世的先哲直接亲近对话,我们甚至不能和活在这世上,但基本无见面可能的散落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信息发送者(作家,音乐家,导演等)对话,但这种诠释范式的交流的意义,可以说是我们生存的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死信这一部分的内容,作者先回顾了私人信息运送发展的过程。在信件的隐私尚未得到充分保障的年代,当时的信件就像今天的明信片。直到邮政系统大致成熟之后,书信才从单项散播转变成明显的对话。死信,指的就是因为地址原因无法投递的信件。作者用死信这一意味深长的隐喻,来说明人际交流特有的病态。作者首先强调,“死信之所以令人惋惜,并不是因为人的联系被切断,而是心没有送达。这里是心智(头脑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而是爱欲(身体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邮局把堆积成山的死信定期进行拍卖,于是我们可以得知,那个时代的信封里的东西可谓无所不包:一缕头发,书籍,珠宝,雕刻,护身符,玉米粉碎机,手工缝纫,牙签,婴儿服装,十字架,蝙蝠翅膀??“这些东西就像象形文字,失传的语言,他们对某地某人肯定有话说,但对我们而言,这种语言却是封闭的书。” 这些死信说明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船舶绝对逃避不了物质的体现,说明根本就没有什么以天使位模范的,纯粹的符号。死信中有些东西具有普遍的价值,如珠宝;但头发等大多数东西,其意义和价值只对特定的人开放。作者认为:这说明了身体对本人和他人天渊之别的价值,也有力地证明了并非一切意义都是公共的,普遍的。

作者在这部分的最后写了这样的话:“死信处的信化为灰烬,而发信人不知道信已丢失,收信人又不知道信是否真的寄出了,你说这样的事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样的事,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刻不在上演,人际交流中微妙的阻隔,未被探测到的弦外之音。满怀热情地对着天空、对着虚无说话,这根本就是人类的终极处境,真是悲凉。

五、完美的交流不存在

在五、六两章中,作者又以19世纪至20世纪的文学作品作为文本,分析了人与人之间交流失败的场景及其各自的隐喻。甚至还将交流的他者延伸到了外星人,动物和机器人。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在结语中,作者以“手拉手”为标题,而不是“心连心”,暗示作者不相信存在完美无憾的思想交流。作者再次详

细论述在心灵的交流中,自我或世界的真实再现不仅不可能,而且永远不可能充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甘愿的自我克制。“交流的挑战不是忠实于我们的地盘,而是对别人报原谅的态度,他们不可可能像我们看自己那样来看我们。” 既然不可能做到理想中的交流,我们的问题就不应该是:“我们能交流吗?”而是:“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这样的语句可谓振聋发聩。 作者反复强调:与其交流是语意问题和心理问题,不如说它是政治问题和伦理问题。所以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问题,往往是由参与度不同和缺乏耐心带来的。作者在书的结尾的段落里,对交流的身体在场的重要性,重新致以古老的敬意。在充分肯定触摸和时间这两个我们可以共享但不能再生的东西之后。作者写道: “毕其一生,每个人只不过有时间给少数几个人以关爱。我们凡人能做到的,恐怕只能够是爱比较亲近的人;不过没有博爱之心又是不公正的。爱之悖论是,具体的局限性和要求的普遍性之间存在着矛盾。由于我们只能够和一些人而不是所有人渡过共同的时光,只能够接触一些人,因此,亲临现场恐怕是最接近跨越人与人鸿沟的保证。在这一点上,我们直接面对的是,我们有限的生命既神圣又悲哀。”

六、我对于交流的观点

完美交流的梦想不存在,那我们是否还有必要坚持交流。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追求的不是最好,而是更好,因而保留我们定义中“完美的交流”乌托邦中的优势,尽可能地实现最好的交流。交流是一项没有保证的冒险,不能因为产出的不确定,我们就不去做。彼得斯说,“交流是没有保证的冒险。凭借符号去建立联系的任何尝试,都是一场赌博,无论其发生的规模是大还是小。我们怎么判断我们已经做到了真正的交流呢?这个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只有一个讲究实际的答案:如果后续的行动比较协调,那就是实现了真正的交流??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是应该问: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

面对交流的障碍,应该如何对待,忽然想起了曾经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如果你对我好是为了我对你好的话,那你还是不要对我好了。这句话一直被我奉为经典,对我好是你的权力,对你好是我的权力,不能因为你的选择而要去绑架我的选择。交流中也是如此,如果你说的话要求对方一定要完全理解,那还不如不去交流。我们要做的是,以平等的心对待交流,如同彼得斯的结论:关爱与关怀之心,来面对交流的障碍。


第二篇:读书交流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下午好!

还记得赵姝孺老师在读书节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相信,阅读一定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因为阅读,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也使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所以,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本好书《魅力教师的修炼》,以及我在阅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提到魅力,大多数人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外在,当然,我也不例外。初中那会,我们班的女生疯狂地迷恋上了物理老师,那是一个有着白皙皮肤、瘦高身材的男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细长的手指夹着玻璃棒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到了高一,我们又迷上了化学老师,那会的他刚从学校毕业,圆圆的、胖胖的,憨憨的,而且很随和,很耐心。每次我们都是一大帮女生拿着费尽心思找到的化学题去找他,听着他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就会心花怒放。现在想想,这就是所谓的魅力吧。然而,我自知没有能吸引人的外在,所以我也只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了,借着修炼自己的教学功底来提升个人的魅力吧。这也是我读完《魅力教师的修炼》的最大收获。

一、要学会“掺水”

说到教育,我常听到这样的比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所以我的第一点启发就是:要学会“掺水”。

相信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有的何止是一桶水,有可能是一缸水,一潭水,甚至是整片江水。可是,量的积累真的就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吗?我想不尽然。在如今这样一个网络发达,知识生产速度快的惊人的时代里,学生不仅渴求从教师这里得到大量的“水”,更对水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只满足于现有的水,而不勤于掺水,久而久之,所拥有的水也会渐渐地成为死水,甚至是臭水。于丹讲的《论语》之所以深受大众喜欢,原因就在于她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事例,在几千年的古老文化中融入了现代元素,让枯燥无味的“之乎者也”变成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以浅显易懂而又风趣幽默的解读方式传递出孔子的智慧,也传递出她自己的智慧。因此,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学习,在学习中吸收各方面的知识,并对其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从而保证自己桶里的水永远是“活水”。

二、“倒水”要得法

教师不仅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还要学会向学生“倒水”的本领。这也是给我的第二点启发:“倒水”要得法。反思我自己,有时候为了赶进度或是为了增加课堂容量,我多少会显得急功近利,恨不得把自己的“一桶水”都倒给学生。结果却发现,我越是着急向学生“倒水”,学生越是消化不了,课堂气氛越是沉闷,我也更加焦躁,甚至赶上心情不好的时候,还会把学生大骂一番,因为我觉得是学生又懒又笨的原因,却忘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直到一次和学生沟通之后,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疏忽,我太着急向学生传递知识了,却忽略了他们的接受能力和现有的学习水平。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尽量在课堂上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预习,自己理解文章内容,必要的时候也会让他们进行讨论。有时候也会大胆地让学生以表演的方式呈现课本内容。虽然这样的尝试并不多,有些可能还不成熟,但我的确看到了多数学生的改变,也感觉到了他们的轻松。

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欲

作为新教师的我来说,常常被灌输这样的一种教育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个“渔”指的是学习的方法。我承认这是一种很负责任的教学方法。但是联系我的教学实际和所带班级的情况,我想说的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欲”,欲,顾名思义,是学习的欲望。

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在印度,当新生儿刚学会爬行的时候,其父母便会在孩子面前摆放一本涂抹上香甜奶油的书,浓郁的香气吸引着新生儿不自觉地伸出舌头去品尝。久而久之,儿童对书的印象便是甜的,书也成了他们最好的朋友,自然也愿意主动的探求书中的知识。

“授人以欲”,用之于教学,应更加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他们的兴趣点,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灵感,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同感和关注度。我觉得只有所学内容激起了学生内心渴望知识的欲望,之后的方法技巧才会对他们发挥作用。最近,我和学生都在和《论语》《孟子》这样的国学经典打交道。虽然我们都知道孔孟之道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智慧,很重要。可是,它又太难讲了,不仅因为它是文言文。尤其是《论语》,大多数都是一两句,而且每句开头都是“子曰”“子曰”,时间长了,不要说学生,连我也觉得没有新鲜感了。可是课还得继

续上下去,怎么办呢?我记得在上《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时,当我把“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这句话解释给学生的时候,我有意识地看了底下的学生,不出所料,一个个都是无精打采的样子。我突然就叫起了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这时候我发现有部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这了,然后我向被叫起来的学生提问:如果现在给你一百万,你想不想要?结果还没等这个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反倒活跃起来了,有的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事”,也有的说“谁不要谁是傻子”,我知道这个话题吸引到了他们的注意力,但对他们的议论并不做评价,我示意其他同学安静下来,被问的学生有点不好意思,但很老实地回答了一句“想”,我紧接着又向他发问“你敢不敢要?”学生想了一会回答道“那得看是谁给的?如果是我父母给的,我就敢要,如果是别人给的,我可不敢要?”我问他为什么不敢要,他很坚定地回答我“万一这笔钱是赃款呢?”其他同学都笑了起来,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讲了孔子对待富贵和仁义的态度。虽然我不能保证学生都能够理解孔子的价值观,但我相信他们一定对我举的这个例子印象深刻。

最后借用《学记》里的一句话结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一个教师若有魅力,学生就喜欢多亲近,聆听其教诲。而教师的魅力从何而来?在于学习,在于修炼。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

更多相关推荐:
读书心得交流会报告

计科1011班读书心得交流会总结一班会主题读书心得交流会二班会背景为响应学校组织的读书文化活动和积极配合学校学风建设而在班级间组织的活动三班会目的提升学生对读书的兴趣搞好班级的学习氛围为学生以后搞好学习打好基础...

读书报告会的交流形式

读书报告会的交流形式1检测环节每组随机抽人背三到五段不能重复前五章摘抄的精彩段落背过加5分背不过扣5分每人在规定时间默写不少于200字的背诵片段根据情况加分2小组展示阶段一小组长分派任务1选择段落大声整齐朗读3...

13文一读书交流会报告

公共管理学院班级读书交流会说明为了营造健康文明的书香博客文化氛围加强学院文化建设本学院积极开展书香博客活动丰富同学们的知识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同学们体会到书的无穷魅力现通过举办班级读书交流会营造学院的读书氛围打造...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读书分享浅谈窗边的小豆豆王平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过一...

读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读书经验交流会发言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经验交流会与大家一起分享读书的乐趣当今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各种琐事充斥着人们不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甚至感慨阅读没有意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阅读对于很多人...

读书交流发言稿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近日读了刘可钦与主体教育一书我受到了启发我认为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师德对教师来说热爱不热爱教育事业爱不爱自己的学生是首要的核心的刘可钦不仅具有优秀教师的高尚品格而且对工作充...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不知不觉中书与我认识已有11个年头了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在我幼儿时期我喜欢妈妈每天晚上在我的床边读童话故事我慢慢地慢慢地进入梦乡多姿...

罗凤梅读书报告

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读书报告品读经典扮靓人生胶南市第三实验罗凤梅世上万物皆属身外惟有一样东西能够点入肌肤融入生命让我们耳聪目明志存高远那便是经典名著它承载着人类历史的代代文明它传播着古今中外的人文风情它记载着人...

读书报告会发言稿

龙泉驿区特殊教育学校20xx年12月读书报告会发言稿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在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局关于在全区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龙教发20xx503号的指导下为打造学习型的教师群体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促进我校教师的...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

读书交流会发言稿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好很高兴大家能来参加这个读书交流会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

读书交流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还记得赵姝孺老师在读书节活动的启动仪式上引用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相信阅读一定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因为阅读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

循证医学读书报告

关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文献的读书报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传统文献综述pubmed摘要第二临床医学院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

读书交流报告(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