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说课稿:《牛顿第一定律》说课稿范文

时间:2024.4.20

高中物理说课稿:《牛顿第一定律》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3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牛顿第一定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反思五个方面来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五节内容。包括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两方面的内容。本节设计有两个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的基础,因为它把最基本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物体是否受力联系起来,确立了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是前面力的作用效果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二力平衡的知识打下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可以说,牛顿第一定律是本章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 ,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主要推理过程;

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在研究过程中成功的喜悦,学会分工与合作,提高团结协作的能力。

2. 2.感悟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曲折,感悟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之所以确立它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理由在于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通过本节课的科学探究及实验论证的目的就是为了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揭示力和运动之间的内在规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学生在从生活经验中获得了一种被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那就是物体的运动是力作用的结果,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观念,转变错误认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严密推理,才能帮助学生走出误区。

二、教法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有利的方面是:经过一年的物理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并且学习了机械运动、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为本节学习做好了铺垫。不利的方面是: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

  (二)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本课时我主要采用“演示法”与“科学推理法”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即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讨论,又加以科学的想象和推理,引导学生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 。

(三)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在上述教学方法的正确实施下,我引导学生采用:科学探究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等学习方法。我认为“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变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

 (四)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多媒体

教师演示用:斜面、小车、毛巾、棉布等

学生分组器材: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斜面、毛巾、棉布、乒乓球等

丰富的教学设备,尤其是身边的器材拿来实验,提高了训练密度及广度,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课堂演示实验并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教学信息,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得以迅速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感受活动,总结观点→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推理,得出新知→剖析定律,强化理解→应用迁移,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延伸升华。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约5分钟)。

高尔基说:“好奇是了解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为此,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引入新课,让学生从身边的实例入手可以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1、要让静止的书(文具盒)运动,该怎么办?

2、停止用力,又会如何呢?(学生实验后上台演示)

   误导学生:物理受力就会运动,不受力就停止。

   得出谬论:物体运动要靠力维持。

   教师实验演示:推一辆小车,撤去推力,小车没有立即停下。

                 得出结论: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观察学生表情,出示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激发

  学生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这样的实验学生既熟悉又好奇,带着想知道这是为什么的悬念进入新课,可以调动学生的探索兴趣。

第二环节:感受活动,总结观点(约3分钟)

让学生用力推书,圆珠笔,铅笔盒,小车,书包等,然后撤去推力,物体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维持,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由于受到阻力的缘故。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自身感受体验,观察现象,并提出自己的论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三环节:合作交流,实验探究(约20分钟)

本环节设计三个步骤:

第一步:用Flash课件展示实验,用严格的推理方法让学生感受伽利略观点是正确的。通过回顾历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形象的Flash演示,使学生对伽利略理想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接下去的分组实验探究做一个铺垫。

第二步:学生分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结合问题学习教材,小组自选器材完成实验。

1、我们实验目的是什么?实验中观察什么?

2、几种不同的物体铺在木板上,作用是什么?

3、实验中怎样保证小车开始时的速度相同?

4、实验中,如果我们把表面换成更光滑的玻璃,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变化吗?

5、如果表面比玻璃更光滑呢?

6、如果表面绝对光滑,小车会怎样运动?

7、如果静止的物体不受力,会怎样?

通过这些难度不同的问题引导,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自主制定方案,完成实验,不仅使他们印象深刻,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同时让学生知道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对于不确定的观点应该通过实验来验证。

第三步:用Flash课件再次展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肯定和总结。

教师强调以下几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运动要靠力来维持”是错误的,伽利略的观点“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是正确的。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渐渐停下来是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改变了物体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状态。

2、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合力推理,不是凭空想象。伽利略正是有敢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和对科学的执着精神,才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长达20##年的错误理论,为后来笛卡尔等科学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演示和总结,对前面提出的观点进行判断,为学生确立正确的观点。结合伽利略的实验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第四环节:科学推理,得出新知(约5分钟)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动画能够得出: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运动下去。

     提问: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时将永远运动下去,那静止的物体不受阻力时会怎样呢?

 学生通过讨论能够得出:静止物体在不受力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教师讲解:为解决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等前辈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牛顿第一定律:  

引导学生得出:我们在科学正确的实验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最终得出可信的结论,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同时教给学生一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教师再通过展示图片使学生了解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的观点和探究过程与伟大科学家是一致的,从而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探究的自信心,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环节:剖析定律,强化理解(3分钟)

如何把牛顿第一定律理解透彻,一直是很多学生学习的大难题,通过对这以下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很好的突破本节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2、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3、力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时主要强调“一切”、“不受外力”、“总保持”的含义,并强调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这样,使学生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表述出牛顿第一定律。

用视频冰球比赛展示牛顿第一定律的理想性,强调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并阐述实验推理法的应用。

 第六环节:应用迁移,巩固提高(5分钟)

 1、回归课本

分析课本开头三幅图片,分析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

2、情景讨论 

在体育上,我班同学都参加了哪些项目?现在请大家思考,假如你正在和同学赛跑时,突然,所有的力都消失了,会出现什么情形呢?

3、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不变的性质。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是否也有这种性质呢?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本环节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到升华,通过练习,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第3题为下一节的惯性学习做好铺垫。

第七环节: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约4分钟)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困惑。用5分钟的时间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

(1)20##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将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赛跑时,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2)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 ,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                             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2)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

(3)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力的作用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状态,而是(    )

物体的运动状态。     

2、实践作业:

    (1)上网查寻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的相关资料,了解他们在物理学方面作出的贡献。

    (2)以“假如力消失了,我们的生活会怎样?”为题,写一篇小论文。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两个:通过书面作业,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巩固。学生通过上网查资料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小论文的写作,需要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同时通过实践作业的完成可以形成对知识的复习回顾。
四、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第五节 牛顿第一定律

五、课堂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力求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方法,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通过“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主动参与,积极探求,创造性的发现物理知识的过程,力求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六、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教材的认识和理解,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上面过程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第二篇: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与课件4.1牛顿第一定律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1 页 共 6 页

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地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探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2.科学思想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1.力和运动的关系.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气垫导轨装置、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装置.

课时安排:

新授课(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做实验引入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

[参考实验]在讲台上放一辆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

师: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起来呢?

生:要用力去推它.

师:从这个例子很容易得到:物体要运动,需要对它施加力的作用,那么力和运动之间关系如何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第1页 -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2 页 共 6 页

[新课教学]

承接刚才的实验现象,演示当物体不再受手的推力时,物体停止运动.

师: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用力去推,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一段时间后撤掉该力,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如何?

生:一段时间后撤走该力时,物体速度越来越慢,最终停下.

师:根据以上的例子,思考“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

生l:需要.因为用力推物体它才能运动,而撤走了这个力物体最终会停下,所以,运动必须用力来维持.

生2:不一定,按照生1的说法,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的话,撤走了力,物体应该立刻停下才对.

生3:例如在空中飞行的足球,已经不再受到脚的作用力,但仍然向前运动,因此“物体的运动不一定需要力的作用”.

师:相同条件下空中飞行的足球比地滚球运动的距离要长很多,地滚球为什么运动一会儿就停止呢?

生:因为受到阻力.

师:如果没有阻力的作用,足球将会怎样运动?

生:将不会减速.

师:(鼓励)很好,现在我们看一个实验.

实验演示:让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滑下,斜面末端分别放毛巾、木板和玻璃板,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师: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

生1:实验现象是当斜面末端的接触面越光滑,小球滑动的距离越远.

生2:说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摩擦力的存在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师: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小球又将会怎样运动呢?大家大胆猜想一下.

生l:不好预测,因为没有摩擦力这种情况不可能存在.

生2:如果没有摩擦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

师: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看一下物理学的先知们是如何一步步从黑暗走向光明的.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演示多媒体课件

首先是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够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接着演示伽利略是如何利用理想实验反驳伽利略错误的观点的.

师:伽利略对于“运动与力的关系”,构思出如图4—1—1所示的“理想实验”.将轨道弯曲成曲线ABC的形状,在轨道的一边释放一颗小球,如果不存在摩擦力,小球将上升到哪里?

生:不存在摩擦力的话,小球将上升到与A点相同高度的C点.

师:下面我们通过动画模拟验证同学们的说法,

动画模拟

师:若将轨道的倾角减小,弯曲成曲线ABD或曲线ABE,小球最高将上升到哪个位置?路程是增大还是减小?

生:同样上升到与A点同高度的D点或正点,路程增大了.

师:假如将轨道弯曲成一侧水平及曲线ABF的形状,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第2页 -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3 页 共 6 页

生:由于BF是水平的,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如果不存在摩擦力,将永远运动下去.

师:下面我们通过动画模拟验证同学们的说法。

动画模拟、验证学生的想法

师: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断言:小球应该以恒定的速率永远运动下去.由此可推断,在水平面上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并不需要用外力采维持.

师: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它突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能达到现实科学实验无法达到的极度简化和纯化的程度.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理性思维的逻辑力量,还可以让思维超越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想象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驰骋.

演示实验:把滑块放到气垫导轨上面,调整气垫导轨水平,滑块与导轨间形成气层,从而使滑块与导轨间的摩擦变得很小,推一下滑块,让学生观察滑块的运动是什么运动.

师:滑块的运动是什么运动?

生:近似匀速直线运动.

师: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的开端.这个发现告诉我们,根据直接观察所得出的直觉的结论不是常常可靠的,因为它们有时候会引到错误的线索上去。

[知识拓展]

可以用多媒体演示伽利略的另外一个理想实验:参考实验案例.

多媒体演示:

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伽利略曼教堂内吊灯搔动的启发.运用逻辑思维的方陆进行分析,得出了与亚里士多德不同的力与运动的关系的结论.在如图4—1—2所示的装置中,将摆球拉到一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摆球会摆到另一边,用水平长尺标记其高度,用一报针多次改变.小球的悬点,重复实验.在当时的测量条件下.伽利略得出的结论是:摆球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这个实验后来被称为“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与课件41牛顿第一定律

师: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面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他还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师:伽利略对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作了准确的描述,但他并没有明确指出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笛卡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更近了一步,更为接近真理.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于1687年发表了他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其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师:既然牛顿第一定律是最完善的,那么它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生:两个方面:不受力时,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力时,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

第3页 -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4 页 共 6 页

师:什么叫运动状态的改变?

生: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改变称之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师: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用实验来验证?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生:不能.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当物体受力但所受合力为零时可以看作物体不受力.比如:冰面上滑动的冰块、冰壶球.

师: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师:简述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和联系.

生: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从的运动规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师:惯性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例如:当汽车启动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倾斜,为什么?

生:因为汽车已经开始前进,乘客的下半身受到汽车的作用而随车前进,由于惯性的作用,其上半身仍然保持静止状态,所以车上的乘客会向后倾斜.

师:当汽车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斜,为什么?

生:因为汽车刹车时,乘客的下半身受到汽车的作用而随车减速,由于惯性的作用,其上半身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前进,所以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斜.

(课堂交流)

师:现代汽车中,通常有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等设备,从惯性的角度说明它们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人却因惯性仍然向前,而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等设备会给人阻力,保护人的安全和减少伤害.

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或者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种“本领”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课堂训练]

(1)一切物体总保持状态或状态,直到有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物体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情况

(3)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 外力

(2)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固有属性 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三、惯性与质量

师:运动的火车比运动的自行车停下来要困难得多,可见物体的惯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本领,它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有什么关系呢?

生1:物体的惯性与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有关,比如运动的汽车,质量越大,速度越快,要停下来就越困难.

生2:刚才那位同学说的不对,物体的惯性与速度无关,因为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汽车的惯性的大小,是看它保持静止或保持某一速度的能力的大小.只要速度有所改变,运动状态就改变了,并不一定要从运动到静止.

师:讨论、总结一下惯性的特点.

学生进行讨论后总结.

生: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在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物体的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第4页 -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5 页 共 6 页 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课堂训练]

在路上跑的人被绊倒时是向前趴着倒下,而慢走的人滑倒时,则大多数是后仰着地摔倒,试论述其原因.

解析:这是因为人在跑的时候人的重心在人的整体的前方,当人的脚遇到障碍物之后,由于惯性的原因使其上半身继续向前运动,容易向前趴;而慢走的人由于重心在整个身体的后面,所以经常后仰着地摔倒.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

(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外训练]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这是因为???????( )

A.物体一定没有受到任何力 B.物体一定受到两个平衡力作用

C.物体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D.物体可能受到两个平衡力作用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百米赛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由于惯性,停下时就没有惯性了

C.物体没有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外力作用后惯性被克服了

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4.有人设想,乘坐气球飘在高空,由于地球的自转,一昼夜就能周游世界.请你评价一下,这个设想可行吗?

参考答案

1.答案:BD

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理想情况下的运动规律,反映的是物体在不受外力情况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A是错误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惯性定律(即牛顿第一定律)则反映的是物体在一定情况下的运动规律,所以C错误.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则必须有力的作用.

2.答案:CD

解析:物体不受任何力的状态是不存在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可能是两个力,也可能是多个力.

3.答案:D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其内在因素即质量有关,与受力与否及运动状态无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静止物体的惯性是保持静止,匀速运动的物体的惯性是保持其速度不变.当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只要其质量 第5页 -

高中物理教案——主备人 秦庆伟 第 6 页 共 6 页 不变,其惯性大小不发生变化.

4.解析: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包括地球周围的大气)都随着地球一起在自转,气球升空后,由于惯性,它仍保持原来的自转速度.当忽略其他与地球有相对运动(如风)的作用产生的影响时,升空的气球与它下方的地面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不可能使它相对地球绕行一周的.

作业:

教材第75页问题与练习.

板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与课件41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后记:

第6页 -

更多相关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相关推荐: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辽宁教师招聘公告信息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中公资深讲师:刘爽开头语(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_____…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中公资深讲师刘爽开头语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过渡句首先是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是高中物理必修第章第节本节内容是在必修第章之后而且是在之前不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说课稿范文

好学教育高中物理说课稿机械能守恒定律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能守恒定律选自高一物理必修2的第7章第8节下面我对这节课分六部分进行说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设计思想学法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一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在初中学...

高中物理说课稿:《自由落体运动》说课稿范文

高中物理说课稿自由落体运动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自由落体运动首先是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一物理第二章第八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等知识后编排的自由落体运动...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年级物理册第章第节的内容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说教学方面来说这节课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正文开始gtgt一教材分...

高中物理说课稿:《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说课稿范文

好学教育高中物理说课稿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在教材编排上呈现的是由点到面逐步展开的倒金字塔的形式这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如果说前三节课是用追寻的眼光追寻先人的伟大成就那么这一节课就...

高中物理说课稿范例

高中物理说课稿范例自由落体运动1说教材自由落体运动是高中物理物体运动一章的内容教材的目的显然是把它作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来处理由于学生对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轻的物体下落得慢的印象很深因此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不...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为师范大学生与教师应聘设计概述重要的是说为什么这样教要求教师说出设想和做法所运用的教育教学理论所根据的心理学规律认识规律和学生的实际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作用和特点从前后联系来看有利于巩固学生...

高中物理说课稿:《电场强度》

高中物理说课稿电场强度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电场强度下面我对这节课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具体内容如下一教材分析本章是选修3系列的第一章是高中阶段电学内容的开始也是高中阶段基础的内容之一电场强度描述...

20xx陕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牛顿第二定律》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xx陕西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牛顿第二定律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动力学又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电学等其它部分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内容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

教师招聘考试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高中物理说课稿模板中公资深讲师刘爽开头语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前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过渡句首先是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是高中物理必修第章第节本节内容是在必修第章之后而...

教师面试试讲物理《功率》说课稿

73功率说课稿湖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081班颜艳艳一教材分析功率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必修2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第3节内容功率是反映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而功体现了力的作用在空间上的效果积累同时功又是能量转化的量...

高中物理说课稿(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