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震泽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及实施方案

时间:2024.3.15

江苏省震泽中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规划及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10-4-15 20:02:44

(20xx年10月成文,20xx年修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教基【2001】17号)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学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以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震泽中学的科普活动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校园内已有百叶箱等气象设施,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日常的观测、记录、预报工作。70年代,地磁监测小组成立,成功监测到了19xx年7月9日的溧阳地震,而受到地震局的嘉奖。20世纪八十年代晓庵天文组成立,成功观测到了月相、日全食、太阳黑子、流星雨、哈雷慧星等天体现象;在苏州市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中我校学生曾多次获一等奖:20xx年的全国首届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20xx年,著名天文学家方成院土来信,对晓庵天文组“太阳活动对地球”课题组的研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现在,晓庵天文组为全国天文学会团体会员。并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了诸如《地震》、《宇宙奥秘》、《现代航空技术》、《创造技法》等十几门科普课程。在天文带动下,校园内的科技兴趣小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小发明、小创造兴趣小组、机器人兴趣小组和航模、车模兴趣小组等活动积极,成绩显著。小发明、小创造兴趣小组在近三年内,有8人次在省级比赛中获奖。机器人兴趣小组连连征战,捷报频传。2002年,夺得省青少年科技竞赛三等奖;2003年机器人足球赛中获全国一等奖;2006年在WRO香港赛区选拔赛中荣获第三名。“金钥匙”竞赛兴趣小组自1997年5月成立以来,连续六年代表吴江市参加省级决赛,2003年获团体一等奖。据此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全面发展、科技见长”为宗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一、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1、总目标:

以校本课程建设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凸显学校办学特色。

2、 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1)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热爱学习,兴趣爱好广泛,至少学一门形成自己特长的课程。

(3)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质疑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4)动手实践,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研究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徐月新 冯建华 陈旻霞 陈容 张建华 姚建国

职责: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规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吴兆雄 盛正洪 姚亚军

职责:组织实施校长决策,负责校本培训,检查校本课程实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安排教师上课,实施课程计划。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情况并根据情况在实施过程中进行适时调整,对校本课程档案整理工作进行督查。

成 员:各教研组长

职责:(1)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2)制订校本课程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3)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5)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6)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三、 校本课程开发

1、基本原则。

(1) 人本性原则。校本课程观的核心思想是以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为根本出发点,把促进学生各项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以整体、优化的课程结构观为核心内容,在课程选择使用上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重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尊重和满足。

(2) 整体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目标与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科课程应得到充分重视,活动课程应成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潜在的课程资源,重视隐藏在课内外和校园文化中潜在的课程因素及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使学生有较广泛的兴趣爱好及特长。

(3)发展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的发展性原则是针对校本课程的价值而出台的,课程最大价值在于促进学生成材、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社会发展。学校利用自身资源,构筑有本校特色的适合学生发展的特色课程。

(4)科学性原则。深入系统地学习与课程改革相关的理论,借鉴外来的有益经验,结合本校实际,实事求是,以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验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调查研究,科学决策,边实验边总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校本课程的内容模块。

学校校本课程从内容上暂分为为五大模块,奥赛类模块,人文类模块,科学技术模块,体育艺术模块,语言类模块。每一个模块下设立若干个供学生选择的既可相互独立、也可相互联系的专题。各个模块下的专题设置范例见附表1。

3、程序。

(1)调查。开发小组根据模块及专题的要求,对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学校、社区的各项教育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进行开发前的可行性研究。

(2)申报。开发小组根据专题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出申报申请,经批准后在相应时间内提交校本课程计划,校本课程计划包括课程类型、名称、课程参考资料、目标、涉及学科、课时数、考核方式、课程大纲或教材等。

(3)审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对教师提交的校本课程计划,根据科学性、可

行性等标准进行审定。

(4)实施。经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的校本课程,由教务处列入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付诸实施。

四、校本课程的实施

实施流程:

(1)选课。教务处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即专题)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为便于统筹安排,每位学生可选报两个专题。教务处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为提高教学效益,一般情况下,凡选择人数不足20人的课程暂不开设。(见附表2)

(2)排课。教务处制订各年级校本课程开设计划,并将校本课程的开设排入总课表,开学前下发到每个班级。每个年级的校本课程每周安排一(两)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在公布课表的同时,要公布授课教师、学习地点。(见附表3)

(3)上课。教师或教师小组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组,加强考勤和考核。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4)考核。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务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折算成学分,纳入学生学期成绩考核之中。统计学分说明,1、第一学期、第二学期:过程学分:能积极参加选修课,学习态度认真,得学分2-3分。成绩学分:成绩考核合格得1分,良好得2分,优秀得3分。奖励学分:各类获奖(如论文、作品、竞赛)在吴江市获奖得1分,在苏州市获奖得2分,在江苏省获奖得3分,需有获奖证书。总学分=(过程学分+成果学分+奖励学分)/2,但不能低于2分。2、学年总学分=第一学期总学分+第二学期总学分,但不低于4分,不高于6分。(见附表4)

五、校本课程的评价:

1、对教师评价

(1)成立校本课程评价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检查评价。

(2)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制度。

(3) 教师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4)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评价,旨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5)各任课教师每学期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需求、学习效果等。

(6)对于参加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在评比的基础上学校将给予适当的奖励。

2、对学生的评价

(1)学生校本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每位学生三年所学课程的最低学分为6学分。

(2)由任课教师负责教学班学生的考核,并根据学生学习态度、考核考查成绩,认定学分,报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核。

(3)出勤率未能达到规定课时的80%者,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4)凡不能修满校本课程最低学分要求的学生,不能毕业。

(5)凡在国家、省级、市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的学生,经学生本人申请,校学分认定委员会认定,均可免修相应类别的校本课程,即可获得一定的学分,但最多不能超过6学分。

六、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研究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

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课程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心得体会,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江苏省震泽中学校本课程开设类目表(附表1)

西安高级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规划及实施方

枣庄五中 蔡可东 20xx年7月15日 15:04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满足教师和学生日益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舞台。随着我省新课改的步伐日益临近,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我们的每所学校、每位教师都面临着一种挑战和机遇,也是我们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只有解决好校本课程问题,才能为新一轮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打开一条绿通道。我校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历史的省、市重点中学,文化底蕴深厚,师资力量雄厚,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为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决定大力开发体现整体教师能力的,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校本课程。为了使开发校本课程工作能够循序渐进地开展,特制定此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重要思想、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为指导,创新地体现我校“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以“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师生齐动,建构课程”的原则,提高学校课程整体建设能力;立足本校,着眼“社区化、校际化、国际化”的合作,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 以“基础性、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为开发原则,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创造性地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以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健康成长;提升教师开发课程的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地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为百年老校长远、持久地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石。

二、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培养目标上确保一致

培养目标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注重研究性和实践性,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并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独立或合作开发有特色的课程。

我校本着“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的办学宗旨,结合我校承担的国家一些“十五”研究的子课题,充分发挥我校教师教科研力量,努力开发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校本课程。如:我校研制和开发了对“智能机器人研究”为主题的校本课程,该课程目标明确,内容充实,不仅有理论基础,而且又有实践操作,具有开放性、操作性、实效性、和延续性,对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起了极大促进作用,同时,体现了我校教师的教科研的实力。课程的开发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研究的热情,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一批热心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教师队伍。

3、让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有效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制和开发,丰富课程资源,兼顾当地地区的发展需要。

4、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激发教师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教育才智。学校将创造条件,提供各种培训机会,给教师参与开发课程搭建一个平台。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流程

1.校本课程的学科建设基本实施框架

我们根据前期摸底调查的情况,结合教师自主开发的申报课程,同 时考虑到我校的实际情况,准备在我校进行以下课程模拟实验。

校本课程: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

1.组织机构管理。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校本课程设置管理。

正确处理好国家、地方、学校三类课程的关系,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设校本课程,并保证所开设的课程能满足学生选课时要求,达到三年毕业时能获得8个学分的要求。同时,允许部分优秀学生跨年级、跨班选课。

3. 校本课程实施管理。

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突出研究性和实践性的授课原则,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知识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

4.校本教材管理。

校本课程领域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5.校本课程评价管理。

学校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审定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并加强对教师课程实施过程评定工作。在实施校本课程中,学校组织评审小组通过听课、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确定好、中、差三个等级,以实施考核;对实施中差的课程,则要求停课整改。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注重过程评价,可以采用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形式来完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6. 教师管理。

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要承担一门以上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学校要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等考核之中。对于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为学校做出一定贡献的教师,学校将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第二篇: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


江苏省苏州中学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

江苏省苏州中学副校长    戴 永

为了“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未来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20##年9月起,江苏省普通高中实行新课程。

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的课程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和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文化、价值观统一和实现国家教育目标的体现,课程计划质量易于控制和掌握,开发课程时注重基础性和统一性的特点相比较;而校本课程开发策略充分尊重和满足广大师生以及学校教育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如果把国家课程比作是一株大树的话,那么因地制宜的校本课程则是这株大树伸出的千千万万条即将结满硕果的分支,定然会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整个课程体系发展的更为丰富多彩。

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本,有学校的全体教师共开发相应的课程,供学生选修所用。校本课程的核心思想是:校本课程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校本课程提供给学生的是多样化的、个性化的、自由化的课程,以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为根本出发点,培养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其理念是: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设计者,每一间教师都是课程实验室,每一所学校都是教育改革中心。

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涵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实施的是国家统一编制的课程,课程的开发是自上而下的,缺乏个性和差异性,学校也没有自主编制课程的权利,缺乏校本课程,没有办学特色。20##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随后发表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真正在学校中树立“给予资源的教和学”这样新的学习理念和教学理念,是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能够扩展视野,在新资源的学习和教学中转变学与教的方式。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是针对国家及地方课程难以照顾到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需求而产生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学校需要对新课程中规定的由学校负责的课程领域进行相应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程为学校根据自身实际、办出特色提供了一定的自主开发校本课程的空间,这种课程空间多以选修课程的方式呈现,这类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涉及的领域和范围更广,需要调动教师开发资源的积极性,它也是最能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是当前学校发展战略选择。任何学校办学特色都需要一定特色课程支撑的,才能实现具有特色的个性化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就在于它“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我校校本课程从设置到开发便具有了一系列的鲜明特点,归纳起来可为四点,即:弥补性、地方性、灵活性和实用性。

1.弥补性。国家设置课程是以全国各个学校和学生的需要化作一个整体作为根本考虑点和出发点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方特色课程的闲置和浪费。而开设校本课程正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地方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要。

2.地方性。校本课程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内容是与当地的人文、历史和地理情况紧密相关的。学习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当地社会的了解。了解地方,服务地方,奉献地方。

3.灵活性。内容灵活,可以选择与当地自然、文化、乡土、传统或者民间传说作为授课内容,或者也可以选择让学生了解本学校的发展历史。时间灵活,校本课程授课时间安排在每周一下午3、4两节课。授课形式灵活,可以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包括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授课内容的准备和备课的过程,讲出真正学生想听的课。

4.实用性。校本课程一方面可以从根本上打破当前学校存在的以教材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局面,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真正的在课堂上互动;另一方面做到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委,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动手。

根据江苏省有关高中新课程改革文件精神,为了实现“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好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苏州中校本课程,体现高中新课程试验的基本要求,推进了素质教育。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校史系列

从1035年到20##年,江苏省苏州中学是一所已有千年历史的名校。公元1035年北宋名相范仲淹捐出自家南园宅地兴办学府,胡瑗为第一任长教。从此,苏州中学开始了“府学千年”的历史。1713年在府学尊经阁后创设了专门培养研究性高级人才的紫阳书院。1904年建立专门为中小学培养合格师资的江苏省两级师范学堂,开启了苏州中学“新学百年”的历史。1927年,由当时的第一师范学校、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高中部及高中补习科、第二中学三校合并,组建了江苏省立苏州中学。在八年抗战中,一批苏中学子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更多的进步学生投身革命事业,奔赴各个游击区和解放区,涌现了一大批的英雄烈士。在国家为难的1951年,先后有两批共160多名苏中学子挺身而出,响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参加了军干校,体现了50年代中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英雄气概,涌现了一批抗美援朝的英雄烈士,给苏中传统增添了新的内涵。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学校。1985年苏州中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开办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预科班”,开始了对“智力超常儿童”早期培养的实践研究,开拓了学校今后的发展空间。九十年代初,提出了“推进特色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办学理念。1995年至今,苏州中学先后与国外11所中学、大学结成姐妹学校,半数以上的国际班学生都是拿着奖学金去国外留学,上百人考取了哈佛、普林斯顿等世界一流高校。同时,苏州中学的高考升学率,将近百分之一百,摘取了3枚亚洲奥赛金牌和3枚国际奥林匹克的金牌,近三年来出来两个省高考状元,为苏州中学的校史增添上辉煌的一页。

为了让新一代的苏中人了解苏中源远流长的校史,借新课程改革之际,开设了校史系列的选修课程,如苏中校史、抗美援朝与苏中学子等。并根据校史编写了一系列的鲜明特色的校本教材。《苏州中学(1035-1949)》和《苏州中学(1949-1999)》这两本是地道的校本历史。上册《苏州中学(1035-1949)》介绍了解放前苏中的缘起和历史沿革,是一部教育史也是一部革命史。下册《苏州中学(1949-1999)》以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为主线,总结了新中国成立50年来,历任苏中校长带领师生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辉煌。《紫阳书院》是文言文读本,该书以翔实的史料,介绍了自清朝康熙五十二(1713)伊始到上世纪初(1904)一百九十一年间紫阳书院的(办学)方针、形制、沿革、兴衰,以及历任执掌的名流和不断涌现出来的诸多名人学者。《百年苏中》是传记类的读本,又分为三卷,《三元春秋》、《碧霞春雨》和《道山春辉》。《百年苏中》以史为经,人和事为纬,为二百余人立传。《激情岁月》是散文体读本,该书是由51-53届的校友们执笔的,回忆了他们在抗美援朝期间的风云岁月。

以讲述历史的授课方式,有助于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母校。用讨论有识之人成长经历的方式,激发学生自我成才的意识。用先人的故事,教育后来人。开设这一系列的校本课程,忆往昔峥嵘岁月,激励新苏中人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开创更为辉煌的未来。

(二)学科系列

1.竞赛系列

本系列的特色就是开设五科竞赛的选修课:高中数学竞赛、高中物理竞赛、高中化学竞赛、高中生物竞赛和高中信息学竞赛。从1995年起,苏州中学就开始选拔在相应科目学习表现优秀的学生,组织他们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竞赛辅导。十年来,五门竞赛进入省代表队的选手有35人次,进入国家集训队的选手有13人次,取得了三枚国际奥赛金牌(2物1信)、三枚亚洲奥赛金牌(物理)的傲人成绩。经过十年的实践,教师们总结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积累了丰富的竞赛训练经验,汲取并归纳出一套自有的竞赛教学法,即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讨论、点拨、归纳、引申、拓展,提高学习效率。有被誉为“金牌教练”的物理组朱浩老师以及其他各组经验丰富的老师组成力量雄厚的师资。

因此,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设这五门选修课是很有意义的。因竞赛是智力与能力的考验,注重考察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要求比较高,只能是为面向对学科进一步学习兴趣和要求的各科优秀生而开设的校本选修课,所以参加此课程的同学必须先经过考试的筛选。在教给优秀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关注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为优秀生创造一种有利于提高其学习兴趣、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条件,促使他们跳出应试教育的框架;为优秀生在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诸方面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学习的平台。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通过竞赛的系统化训练、培养,组织和辅导他们参加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的预赛、复赛和决赛。

2.双语系列

英语在现在日常生活的作用已越来越重要了,而我们现在学习的英语大部分是日常生活用语,对某一专业领域的英语则知之甚少。通过学习双语课程,增加科技英语的词汇量、培养科技英语阅读的能力、提供英语学习的环境,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希望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掌握发达国家科学领域的最新动态,树立国际意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该系列的课程主要有《中学物理专业英语》和《双语化学》等。

3.基础系列

该系列讲述的每门学科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初级英语听力》内容围绕新课程标准的24个话题,贴近学生生活。通过听一些有趣的故事、新闻、并配合必要的词汇归纳,提高学生“听”的兴趣和能力。性知识是当代高中生最贫乏而又最需了解的知识,《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内容是介绍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有关生理变化和身体发育卫生常识,学习适当的性别角色,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异性交往的礼节、态度和观念,明白性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应该也必须与高尚的人格联系起来,学会珍惜生命、珍惜友爱。哲学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以他们的智慧和创造,为我们留下丰富的思想遗产,是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哲学大师的思想与事迹》本课程着重介绍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师的经历和思想形成的过程。重点是古希腊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儒、道、佛)思想。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增长知识、扩大视野、陶野情操,丰富精神生活。激发探究自然奥秘、构建和谐社会和创造美好人生的热情。除了学历理论知识,健康的体魄对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定向运动》的课程内容是让学生凭借身体素质和运用定向技术,在自然环境中设置最佳路线,快速寻找预先设置的检查点,增强学生全面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果断决策的能力。

学科系列的校本课程都是与各个专业领域紧密相连的,以基础知识为本,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拓宽的知识面,指导学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学习。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拥有较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三)综合系列

1.  实践活动系列。

这一系列的课程希望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动手和创新能力。如:《发明与专利》课程的内容为:首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常用发明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发明专利请求书的填写规则);然后是实践活动(设计并完成一至两件作品,参加省市有关比赛)。《陶艺》课程内容主要通过动手制作陶器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充分发挥创造性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系统学习过程,并初步培养其较高层次的审美情趣。还有《汽车维修》、《自行车维修》是以前中学课程中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拉近了科技理论与生活的距离。

2.  苏州特色系列

苏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凭借这些深厚的人文、历史资源,结合课堂学习,苏州中学开设了《苏州文学选读》,介绍苏州籍和任职于苏州的作家,欣赏苏州的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苏州也是一个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城市,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其盛名享誉海内外。苏州古典园林历史绵延2000余年,在世界园林史上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和价值,结合这一资源,学校开设了《苏州地方史》,其主要内容是介绍苏州园林,苏州的桥,吴门书派,吴语和地方戏曲等,达到了解苏州地方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除此之外,学校还开设了关于苏州天文和地质资源的选修课,如《苏州地区天文观测》和《苏州山水探究》。到了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苏州人民锐意进取、敢于创新,苏州的经济迅猛发展,位居全国前列,结合这一方面的信息,学校开设了《苏州的改革与开放》介绍苏州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抓住外向型经济发展机遇到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它的快速发展和辉煌成就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作为苏州人更应该了解这一历史进程中创造的艰辛并为之感到自豪。

3.  研究性学习

相对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苏州中学开设了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开放型的,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内容可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然后进行研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改变,他们不在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是教学活动中的“向导”、“顾问”。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完全是自主、自觉的学习,也突出了学习发现、探究的本质,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动活泼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其他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多样化,丰富教学内容,苏州中学还开设了《标准日语》和《基础集邮》两门选修课。为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挖掘潜能,便于他们能更好的发展,学校设置《自我减压与潜能开发》,教给学生自我减压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压力,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一一做出解读,并给予相应的有关释压方法的指导,并就如何调动自身的潜能进行探讨。

三、

苏州中学选修Ⅱ课程表

来源:新思考网    高中新课程

更多相关推荐: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培训计划东尖山中学校本课程培训计划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国力积蓄未来国际竞争实力的战略措施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则是基础教育...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一基本情况我校多年来一直开设经典诵读行为习惯写字等富有特色的校本实践活动有些纳入课程体系有的未提升到课程的层次但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成功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校实施...

20xx---20xx年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xx20xx年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金胜中学20xx年9月一组织机构1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赵勇伟担任校本课程主要决策人负责人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进行全面实施研究副组长孟学平教务主任田俊红政教主任负...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20xx20xx学年一指导思想以课改的新精神新理念为指导以开放式教育思想为主线充分发挥本校资源优势立足本校循序渐进地开发和管理本校校本课程侨乡风韵孝心责任心教育使之成为本校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兴趣生理和心理特征设计问卷对全校学生进行调查再从发展学生身体心理社会健康为出发依据健康三维观及小学体育本身的特点针对我校的实践情况根据不同年级使用相应程度的教材进行教学在教学...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小棋子大乾坤新郑市梨河镇绰刘完全小学小棋子大乾坤校本课程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棋类活动对人的智力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们选择这个课题旨在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棋类教育通过棋类活动的开展促进学...

20xx-20xx龙虎塘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20xx20xx常州市龙虎塘中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

趣味生物探秘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趣味生物探秘校本课程实施计划高一生物备课组一课程背景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计划

校本课程开发计划苏桥镇第一中心小学苏桥镇第一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20xx20xx学年下期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更是增强国力积蓄未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工作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莱西市城关中学20xx09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教会的精神积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有关目标根据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创新学习...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

数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徐城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将依...

校本课程实施计划(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