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广释(3)

时间:2024.3.27

《大圆满前行广释》第三讲

9、发菩提心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请一一说明。你是不是这样发菩提心的?

答:一、缘众生的大悲。就是发心利益一切有情,即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悲。

二、缘佛果的智慧。就是愿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的佛果。

观察自己,平时行持善法,也常能以这种菩提心来摄持,为此,也随喜并愿更好地行持。但也时常发现无记的状态或不如理的状态,愿皆能完全转为正法,如理以行持大乘佛法。

10、怎么样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悲?请以窍诀的方式阐明。你这样观想之后,自相续有哪些改变?

答:我们要这样思维:身处在六道轮回中的众生,无始以来没有一个未曾做过自己的父母。做父母时,他们都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我、恩宠我,最好的食物先给我,最好的衣服先给我穿,十分慈爱地抚育我成长。但他们虽然拼命地追求各种快乐,却不知奉行快乐之因——十种善业,虽然不愿意遭受任何痛苦,却不知舍弃痛苦之因——十不善业,为此在轮回之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我们现在拥有人身的时候,应该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同时那些迷茫的老母有情生起大悲心,这是发菩提心的第一个条件。

通过如是观想,确实有对老母有情拔苦予乐的强烈愿望。

11、什么叫做三殊胜?行持善法为何要以三殊胜摄持?你今后能否做得到?

答:三殊胜:前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结行回向殊胜。

行持善法如果不以三殊胜来摄持,善根很容易耗尽,所生果就像《入行论》中的比喻一样,像巴蕉树果一样,只成熟一次。没有被“三殊胜”摄持的善根,很容易被贪嗔痴心所摧毁。

而被“三殊胜”摄持的善根,不但功德大,而且善根永远不会耗尽,并蒸蒸日上。因此,所有善行以“三殊胜”摄持必不可少。

“三殊胜”应作为有生之年不忘的修法。

12、善行是大是小以什么来决定?为什么?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答: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只随善恶意差别,不随善恶相大小”。

善法功德大不大,关键要看自己的发心。倘若相续中掺杂很多烦恼,对别人有竞争心、炫耀心,即使你修了十三层楼的经堂,这个功德也不大;但若能以菩提心摄持,有些善根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功德无量无边。就像《贤愚经》中贫女供灯的故事一样,那个贫女费了很大的劲,好不容易得到一点油,发菩提心供灯之后,声闻圣者(阿罗汉)也没办法扑灭。

所以,我们平时哪怕有一点点钱财,遇到一点点机会,也应以菩提心摄持来行持善法。比如,自己实在业力深重,没有因缘听完全部的佛法课程,那即使只听一堂课,最初也要发菩提心,中间专心致志地听,最后以圣者金刚语所造的回向偈来作回向。或者,没有钱长期作上供下施,但偶尔赚了一点钱,也可用来买一包奶粉,刚开始时发菩提心:“为了众生获得无上佛果,我用它来供养僧众。”供僧众的时候一心一意,很快的时间就处理了,最后再作一个回向。如此,这件善事就有头有尾了,其功德在你的菩提道路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第二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3


戊二(行菩提心学处)分六:一、布施;二、持戒;三、安忍;四、精进;五、静虑;六、智慧。己一(布施)分三: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庚一、财施:财施又包括普通布施、广大布施、极大布施三种。普通布施是指包括一把茶叶、一碗青稞以上的财物施舍给其他众生。如果自己的意乐清净,那么所施舍的财物无有大小多少之别,如《三十五佛忏悔文》中说:“乃至施与旁生一口食物之善根……。”佛陀是善巧方便与大慈大悲的主尊,我们如果依靠佛陀所说的陀罗尼(总持,执持。以持久不忘诸法词义的念力和神验莫测的智力为其体性,以受持善法,遮止不法为其功用)咒与密咒的威力,仅仅作一滴水、一粒米的布施,也能利益恒河沙数的饿鬼。作素烟、荤烟(焦烟,旧俗布施给一切“中有”鬼物的糌粑火烟。焦烟分为素烟与荤烟二种,素烟,即混有乳、酥三素的糌粑火烟;荤烟,即混有血、肉、脂三荤的糌粑火烟)等佛事也能对空游饿鬼有极大的利益,依此使那些以有情生命为食的厉鬼非人暂时享用焦烟味得到满足。并依靠(念诵仪轨等)的法施令它们相续获得解脱等,从而不再损害有情生命,由此解除许多众生死亡的怖畏,因此也是一种无畏施。实际上,烧焦烟已经具足了三种布施。所以水施、焦烟施等是简便易行、事半功倍之法。每年进行水施十万遍,平时也不间断进行水施和焦烟施,这一点相当相当重要。相反,如果自己拥有少许财产受用便紧紧守护死执不放,舍不得用在今生、来世有意义的事上,无论有多少,却总是认为一无所有,口中也说些可怜兮兮的绝望之语,那么这些人现在就已经感受了饿鬼的等流果。我们万万不要这样,而应当尽己所能上供三宝福田、下施贫穷乞丐等。如米拉日巴尊者也亲口说:“取出口中之食而作布施。”否则,如果始终围绕着自私自利的心,受它控制,那么即使一个人拥有整个南赡部洲的所有财富,他也不会满足。根本不肯从自己拥有的钱财中拿出分文来上供下施,常常抱着“我以后从别处得到更多财富时再作供施”的念头。一般来说,财施等以财物作功德主要是对在家菩萨而言的,作为出家人,唯一要修学知足少欲,依于深山静寺,历经苦行坚韧不拔地实修圣道三学,这一点极为重要。有些出家人放弃自己本该作的(闻思修行)善事,整天周旋于经商、务农等等俗事当中,通过欺骗手段及为非作歹的方式积累财物,自以为进行上供下施等是在作功德、修善法,实际上这种做法没有任何实义。正如单巴仁波切所说:“若不如法而行法,正法反成恶趣因。”所以,

随时随地始终如一地做到知足少欲实在难能可贵。广大布施:也就是说,将自己拥有的骏马、大象以及儿女等自己最为忠爱之人以及珍贵希有之物施予他众。极大布施:是指布施自己的身体、生命及肢体等等。比如,大勇王子将自己的身体布施给母虎、龙树阿阇黎将头施予乐行王子、蔓德贤公主将身体施给母虎等等。当然,这些行为除了得地菩萨之外,凡夫普通人不能直接实践。现在我们可以在心里观想将身体性命及一切受用无有贪执地回向众生,并且发愿以后能够身体力行直接布施。庚二、法施:所谓的法施,就是指为他众灌顶、传法、念传承等等想方设法令他们相续奉行善法之举。然而,我们没有从根本上尽除私心杂念之前,表面上成办利他之事,也只是影像罢了,不能利益众生。众弟子曾经问阿底峡尊者:“何时方可摄受眷属?何时方可行利他之事?何时才可超度亡灵?”尊者回答:“证悟了空性并且具足神通之时方可摄受眷属;自私自利之心断尽之时方可行饶益他众;获得见道之后方可超度亡灵。”此外尊者也曾说过:“如今五浊之恶世,非为装模作样时,乃为策励精进时;非为寻求高位时,乃为置于卑位时;非为摄受眷仆时,乃为依止静处时;非为调化弟子时,乃为调伏自心时;非为随持词句时,乃为思维意义时;非为到处游逛时,乃为安住一处时。”另有,三同门曾经问仲敦巴格西:“在寂静处修行与以正法饶益众生,这二者当中哪一个更为重要?”仲敦巴格西答道:“对于自相续没有任何验相及证悟的初学者来说,以正法饶益众生也不会有什么收益,他们的加持犹如倾倒空器一般,从中不会得到任何加持,他们的窍诀就像没有经过按压的酒糟酿出的薄酒一样没有任何纯酿的滋味;就算是获得了暖相而尚未稳固的胜解行修行人也不能行利益众生之事,他们的加持犹如倾倒满瓶一样,使别人满满充盈,自己却变成空空如也,他们的窍诀如同将火炬传递给别人一般,使他人光明通亮,自己却成为漆黑一片;只有得地的菩萨才能真正成办利益众生之事,他们的加持犹如妙瓶的成就,既能成熟他众,也不会使自己空空荡荡而始终满满当当,他们的窍诀就像酥油主灯一样,既能点亮其它油灯,也不会使自己有所障蔽。”现今处在五浊恶世,作为凡夫人,本该在寂静处修持慈悲心、菩提心,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的时候,而是遣除自相续烦恼的时候,比如说,不是斩断名贵药树苗芽的时候,而是保护它的时候。因此,直接对众生进行法布施稍有困难。自己没有真修实证而为他人讲经说法,对他人起不到什么作用。假设依

靠传讲佛法而收集供养及财利,那么就成了印度单巴仁波切所说的将正法作为得财之商品了。所以,在自私自利的心念还没有断尽之前,不要急急忙忙地去利益他众,而要在自己念经诵咒、读诵佛经论典等时发愿:但愿白法方面的鬼神们听到这些后相续得以解脱,在念诵水施、施身等仪轨的结尾时,也要念“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唯一做这种法布施就可以。一旦自己的私心杂念完全断尽,一刹那也不要处在安闲寂乐的状态中,这说明主要一心一意利益他众的时刻已经到了。庚三、无畏施:对于无有救护者的众生,作为他们的救护者,无有怙主的众生,作为他们的怙主,无有亲友的众生,作为他们的亲友……。尤其是世尊曾经说过:一切有为的善法中,救护有情的生命,功德利益最大。因此,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应该下令禁止渔猎。其他人也要随心随力救护某些被带到屠宰场即将被杀的羊只以及濒临死亡的鱼儿、虫蝇等等。总之,我们要在实际行动中,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利益众生。上述布施也是密宗三昧耶戒中最主要的部分。如《受持五部律仪续》中说:“宝部三昧耶,恒行四布施。”己二(持戒)分三:一、严禁恶行戒;二、摄集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庚一、严禁恶行戒:所谓的严禁恶行戒,也就是指身语意三门要如毒一样断除所有对他不利的十不善业。庚二、摄集善法戒:所谓的摄集善法戒,就是说,随时随地竭尽全力奉行包括微乎其微善根在内的一切善事。本来世间也有此类俗话:“顺口顺手也可行善事,随行随住也会造恶业。”因此,我们随时随地如果没有以正知正念不放逸来观察,没有认真努力地取舍善恶,甚至仅仅在游戏当中也可能积累下许多严重的罪业。如《贤愚经》颂云:“莫想罪微小,无害而轻蔑,火星虽微小,可焚如山草。”相反,如果我们随时随地提起正知正念而实地行持,那么随随便便中也会积累不可思议的善业资粮,甚到当看到路旁一刻有观音心咒的石堆时,也立即脱帽、恭敬右绕而行,并以三殊胜来摄持,这样一来就成了圆满无上菩提的无倒之因。如《贤愚经》颂云:“莫想善微小,无益而轻视,水滴若积聚,渐次满大器。”曾经有一头猪被一条狗追赶而转绕佛塔,又有七只昆虫从树叶上落到水中而随波逐流右转水中的佛塔七圈,也成了解脱之因。所以我们不管何时何地,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断除包括一毫一厘在内的所有恶业,积累包括一丝一毫在内的一切善业,并将一切善根回向众生。这一摄集善法戒实际已涵盖了菩萨的所有学处及律仪。庚三、饶益有

情戒:正像前文中所阐述的那样,当从根本上断尽自私自利心态的时候,就要勤勤恳恳地依靠四摄直接成办利益众生的事业。而在初学的阶段,无论行持任何断恶从善的学处,都包括在以三殊胜摄持而回向一切众生当中。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别人当面对自己拳打脚踢、强抢硬夺、恶语中伤以及暗中说些难听刺耳的话等,我们不但不该对他们满怀嗔怒,反而应当生起慈悲之心饶益他们。否则,如果随着忿恨的心态所转,就会导致所谓的“嗔恨摧毁千劫所积之资粮”的后果,《入行论》中说:“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又说:“罪业莫过嗔,难行莫胜忍,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想到嗔恚的过患以后,我们随时随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单巴仁波切所说:“嗔敌乃是业力迷乱现,当断嗔恚恶心当热瓦。”阿底峡尊者也曾亲口说过:“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如何修安忍?”所以,当有人对自己出言不逊或无辜加害等等之时,我们如果能断除自己嗔怒、怀恨的心理,就能净除诸多罪障,依靠安忍可以圆满广大的资粮。因此需要将加害者看成上师一样,所说的“若无生嗔境,于谁修安忍”也在于此。当今时代有人说:“某某是一位好上师或好比丘,只是嗔恨心很大。”其实在世界上没有一个比嗔恨更严重的过失了,怎么会有嗔恨心大的同时又是一位好上师或者好比丘的人呢?如印度单巴仁波切也说:“百种贪心之业不及一刹那嗔心罪业大。”很显然,口出此言的人并没有懂得这一道理。作为正法真正融入相续的修行人,身语意三门就像脚踩在棉花上或者米粥里加入酥油一样柔软、调和。相反,自己成办区区善事或护持一分净戒就认为我已经如何如何了不起,相续中常常充满我慢,对方言词稍有不当便说:“他轻视、侮辱了我!”心中愤愤然、气冲冲,这说明正法与自相续已经脱离开了,是自心丝毫也没有得受法益的标志。如金厄瓦格西说:“我们越闻思修行我执越重,而忍耐力比新肌(伤口或疮口愈合时所生嫩肉)还弱,比心量狭小的卫藏厉鬼(当地一种鬼神,据说心胸狭窄嫉妒心极强,对其稍有不满便立即制造违缘)更加暴躁易怒,这是闻思修已经颠倒的标志。”因此,我们随时随地都要谦虚谨慎、身居卑位、身著破衣、恭敬上中下所有的人,以慈悲菩提心作为基础,以正法调伏自相续,这才是修行的无误要点,它已远远胜过了无益于自心成千上万的高高见解及甚深修行

。庚二、忍耐求法苦行之安忍:为了成就正法必须要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来修行。如续部中说:“越过刀山与火海,舍身赴死求正法。”又如往昔诸噶当派大德所谓的四依处:“心依于法、法依于贫、贫依于死、死依于干涸之壑。”可是,如今我们有些人却认为修法不需要丝毫苦行与精进,抱着在成办今生俗世间事情的同时拥有幸福、安乐、名誉当中修成正法的奢望,还有人觉得这种情况在别人身上也是有的,并且说:“某某人是一位贤善上师,世间法出世间法都圆融无碍。”怎么会有办法使世间出世间法两全齐美呢?自以为世间法出世间法二者兼而有之的那些人,肯定只能是在世间法方面比较突出,而绝对不可能具备真正的出世间法。凡是想世间出世间法一举两得的人就好像认为有两个尖端的针可以缝纫或者水火可以放在同一器内以及可同时乘骑向上向下行驰的两匹马一样,显而易见,这种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补特伽罗能胜过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但佛陀也没有想出世间法出世间法同时成就的方法,因此犹如丢唾液般舍弃了转轮王的国政,到尼莲禅河畔在六年里历经苦行精进修行,期间每一年只喝一滴水、吃一粒米。米拉日巴尊者也是同样,修行时口中无食,背上无衣,仅仅依靠野菜充饥果腹而修行,结果整个身体形似骷髅,身上绿毛丛生,长吸血虫,致使别人看到时认不出他到底是人还是鬼,是这样坚定不移,饱经沧桑,励力精进修持正法的。这说明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不可能同时成办,不然,米拉日巴尊者怎么会不知道想尽办法同时成就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呢?此外,大成就者金刚镜也是在九年当中只靠着吃拉刻树皮而修持正法最后获得成就的。全知无垢光尊者也是同样,数月当中仅仅以二十一颗水银丸维生,下雪的时候钻进牛毛袋子里,这个袋子既作衣服又当座垫,在出世间法方面历尽苦行。诸如此类的公案相当多。往昔所有的成就者全部是将现世的琐事抛于脑后、历经苦行、精进修持而获得成就的,没有任何一人是在成办现世俗事的同时、在具足幸福安乐名誉当中顺便修行而得成就的。持明无畏洲也说:“修行人如若丰衣足食、住处舒适、施主贤善等样样具足,那样正法还没有成就之前魔法已经成就了。”又如夏日瓦格西说:“如果从内心深处想修法,那么必须自心依于贫穷,贫穷一直到死亡。假设能生起这样的意念,那么天、人、鬼三者必定不会使其为难。”如米拉日巴尊者说:“我病无人问,若死无人哭,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门外无人迹,室内无血迹,能

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何去无人问,此去无定处,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腐尸为虫食,血脉为蚊吸,能死此山中,瑜伽心意足。”所以,我们必须放下一切现世的贪著使之随风而去,不顾一切艰难困苦、酷暑严寒而修行正法。庚三、不畏甚深法义之安忍:当听闻到甚深的空性实相、尤其是远离勤作自性大圆满实相的精要,超越善恶因果的十二金刚大笑、希有八句(上师晋美彭措的《直断要诀释》中有明释)等法语时,切切不可生起邪见,并且要千方百计毫不颠倒地受持它们的密意。否则,如果生邪见或进行诽谤,就称为舍法罪,这种罪业是无数劫中不能从地狱深渊中得解脱之因。如恰美仁波切说:“(纵闻善德与恶过,地狱痛苦寿量等,以为非真起邪见,)此罪胜过五无间,无解脱罪发露忏。”曾经有两位秉持十二头陀行(十二杜多功德。即:持粪扫衣、但持三衣、但持毳衣、但一座食、次第乞食、不作余食、处阿兰若、常住树下、常露地坐、常住塚间、长期端坐、随处而坐。如此十二种苦行,佛家用以针对修治贪著衣食居住,抖擞烦恼之行,名头陀行)的印度比丘来到阿底峡尊者面前。当尊者宣说人无我时,他们二人满怀欢喜。当讲到法无我时,二人惊恐万分,说道:“太可怕了,请尊者切莫如此宣讲。”当听到讽诵《心经》之时,二人双手捂着耳朵。尊者十分伤感地说:“如果没有以慈悲心、菩提心修炼自心,对甚深法义不起诚信,而仅仅依靠护持一分清净戒律是不能获得任何成就的!”往昔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具增上慢的比丘听到宣讲甚深空性实义时口吐鲜血而亡并堕入地狱的公案。因此我们应当对甚深正法以及宣讲此法的补特伽罗从内心深处生起胜解、恭敬诚信。倘若因为自己智慧浅薄而实在生不起胜解,那么尽力断除妄加诽谤也格外重要。己四(精进)分三:一、擐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不满精进。庚一、擐甲精进:当听到往昔诸圣者前辈、诸佛菩萨的事迹行为以及为求正法历尽苦行的历史传记等如何如何时,不能认为“因为他们是佛菩萨才能做到那样苦行,我们怎么能够做到呢?”进而懒散、懈怠。而应当思维:他们就是这样修行而获得成就的,我作为他们的追随者,虽然不能胜过他们,但必定能获得同等的成就。如果他们也需要经历那样的苦行策励精进,那么我们这些为深重恶业所迫、无始以来未曾修持过正法的人为何不需要苦行与精进呢?所以我们要在心里想,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有幸遇到了具足法相的上师、听受了甚深教言、具有如理修持正法的缘份,此时此刻怎么能不历尽苦

难、肩负重担,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诚心诚意来修持正法呢?一定要立下这样的誓愿。庚二、加行精进:虽然心里有求法修法的念头,但一直在明日复明日中耗尽人生岁月,我们必须断除这种怀着修持正法的愿望而虚度人生的现象。如哲白莲大师说:“人生犹如屠场畜,过一瞬间死亦临,今复明日久蹉跎,终于榻中呼号矣。”因此,我们一定要刻不容缓地修持正法,就像懦夫怀里钻进蛇或者美女头上着火一样急不可待,彻底放下、完全舍弃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毫不迟疑地致力于佛法。否则,红尘的琐事没完没了地接踵而至、此起彼伏,犹如水的波纹一般,始终空不出一个修法的时间。一旦自己下定决心放下世间琐事,也就是琐事完结的时候。正如全知无垢光尊者说:“世间琐事死亦无完时,何时放下即了乃规律。”又说:“所作所为如儿戏,做无终了放则了。”所以说,当生起想修正法的心念时,要以无常来激励自己,一刹那也不能懒懒散散、拖拖拉拉,一定要当机立断修持正法。这以上讲的就是加行精进。庚三、不满精进:所谓的不满精进,就是说,当自己在闭关修行、观修本尊、诵经念咒、行持善法等方面稍有成就之时,千万不能以此为满足,而务必要发誓:活到老修到老。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我们的精进必须像湍急的河流般做到持久、勇猛。正如圣者前辈所说:“修法的时候,要像饥牛食草那样。”饥饿的牦牛吃草的时候,前一口还没有吃完眼睛便看着下一口。同样,我们修法的过程中,在前一个法还没有修完之际心里就应该计划此法修成以后再修行某某法门。三门一刹那也不要在悠闲安逸、无有正法之中虚度时光,而力争做到一天比一天更加精进。持明无畏洲尊者也亲口说过:“越趋近死亡越精进修持善法,这是修行人未被违缘所转的标志。”如今有些被人们公认的大修行者或贤善上师,当别人阿谀奉承地说:“您老人家肯定不需要顶礼膜拜、诵经念咒、积累资粮、净除罪障等等。”这时他们自己也认为:我确实已如何如何了,什么修行也不需要了。这些人正如成就者无等塔波仁波切所说的:“自以为不需要修行是更加需要修行的标志。”印度的阿底峡尊者曾经每天都精进调和土粉做泥塔小像。众眷属对他说:“您是一位伟大的上师,整天摆弄土粉不但别人会讥笑,而且您也很辛苦,不如让我们来做吧!”尊者说:“你们在说什么,难道我所吃的食物,你们也替我吃吗?”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我们每个人都有所要清净的业力与习气,所要获得的上上功德,因此绝不能只是空闲性

或偶尔性地修法,而要力求做到对正法无有满足。总而言之,是否能够获得佛果唯一依赖于这一精进,我们一定要勤奋努力实行这三种精进。一个人虽然具有上等的智慧,但如果仅有下等的精进,那么他只能成为一个下等修行人;尽管只有下等的智慧,但如果具备上等的精进,也必定会成为一名上等修行人;如果毫无精进,那么尽管具有其它功德也无济于事。如全知无畏洲说:“无精进之士,具智财权力,皆不能救彼,犹如一商主,有舟无船桨。”因此,我们不管在何时何地,一定要做到饮食适量、睡眠适度、孜孜不倦、持之以恒、不紧不松地精进修行,就像挽弓射箭一般。不然,只是空闲性、偶尔性地修法是不会有任何成就的。己五(静虑)分二:一、静虑之必要;二、真实静虑。庚一、静虑之必要:如果首先没有避开一切喧嚣散乱的环境而依止寂静处,那么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禅定,所以最先远离散乱对我们每一位修行人来说都十分重要。我们应当这样思量:凡是聚集均是离别的本性,如父母、兄弟、夫妻、亲友甚至是与生俱来的身躯骨肉也终将各自分离,既然如此,那么我们贪执无常的亲友有什么用呢?这样思维以后就该恒时独自一人居住静修。如寂光大师(米拉日巴尊者的大弟子)说:“独自一人修佛果,道友二人修善缘,三四以上贪嗔因,故我独自而安住。”欲望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们往往都是拥有财产受用也不知满足,并且随着财产的增多,吝啬之心也越来越增长。如颂云:“何人具财彼吝啬。”还有“愈有愈贪如富翁”、“无财之时离怨敌”的教诫。自己拥有多少饮食、财产、受用,也只会招来怨敌、盗贼等的损害。依靠这些财富,随时随地都是为积累、守护、增长而消耗人生,直到寿终正寝为止,除了受苦造罪以外再没有什么别的。因此圣者龙树菩萨说:“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边祸根源。”即使一个人拥有南赡部洲所有财产受用,实际上也只是满足他一人的衣食而已,再没有别的什么。然而有些人无论如何富足,就连自己也是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其实就是不顾一切罪业、苦难、恶语所得来的这些财产断送了自己的后世,也葬送了自己的今生。为了微薄的财物不惜生命,不顾羞耻惭愧、人伦道德以及长久情意,也不考虑正法和誓言,始终就是以贪财、贪食、贪利来过日子,就像厉鬼寻觅食子一样,从来没有享受过一天悠闲自在、幸福安乐的日子,而就在忙忙碌碌当中人生的旅程已经走到了尽头。最后数数积累的财产成了自己的害命者,就是为了它而使自己死在利刃之下,结果毕生所积累

的财物受用将被怨敌等他人使用,就这样白白地浪费掉,而自己所得到的一份就是为此造下的重如高山的罪业,导致自己遥遥无期地漂泊在难忍的恶趣之中。所以,如果你经济上稍微宽松一些,那么趁着现今自由自在的时候应当为来世储存些精致的资粮,今生今世仅仅能够饱腹蔽体就该知足。此外,一直追求今生利益的人们,就叫做凡愚的友伴,帮助利益他们,反而会受到对方的加害,他们就是这样恩将仇报,无论怎样做都没有一个合意的时候,很难取悦。如果自己超过他,就心生嫉妒,假设他胜过自己就轻蔑藐视,不管与他们相处多久都只会增长罪业,减灭善业,因此我们一定要远远地避开他们。如果依靠农工商与文化等而广泛交际,一味以繁多的事务而散乱,这就是愦闹。终日忙忙乎乎而收益甚微,如何精勤也没有实义,制伏怨敌无边无际,扶助亲友也没有尽头,因此我们应当像丢唾液一样抛弃无有了结之时的一切琐事及散乱。也就是说,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居于岩洞、与野兽为友、调顺身心、舍弃衣食名誉,就在无人的空谷中度过人生。如米拉日巴尊者云:“无人山谷岩洞中,恒具出离厌世心,上师乃为三世佛,强烈信心永不离。”如果依照尊者所说的去做,那就是所谓的“于令人伤感之处可生起静虑”。栖身于静处,自然而然会生起出离心、厌离心、信心、清净心、禅定及等持等一切正道的功德,所以我们要尽力而为。寂静林间也是往昔诸佛菩萨获得寂灭的地方,在那里既没有愦闹、散乱也没有农务商业,远离凡遇友伴,与飞禽走兽朝夕相处,真是安乐无比,喝的是清净的泉水,吃的是天然的树叶,这样一来觉性自然澄清、等持自然增上。在那里,既没有怨敌也没有亲友,显然是摆脱贪嗔之网、具足众多功德的好地方。不必说亲自前往这样的寂静处安住,甚至怀着去往静处的愿望仅仅朝那一方向迈出七步的功德,也胜过在恒河沙数劫中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佛在《月灯经》等佛经中说:“居于深山胜静处,一切威仪皆成善。”在那里,即便没有刻意精进行善,可是厌离心、出离心、慈心、悲心等一切正道的功德会油然而生,所作所为也自然而然全部成为善法。在喧闹地方竭力制止却难以阻挡的一切贪嗔烦恼,到了寂静处也会自然减少,相续中很容易生起诸道功德。以上讲的这些是静虑的前行法,因此也是至关重要必不可少的。庚二(真实静虑)分三:一、凡夫行静虑;二、义分别静虑;三、缘真如静虑。辛一、凡夫行静虑:耽著明乐无念的觉受进而追求这一目标,也就是说,带有耽著觉受禅味而观修的时候,

就叫做凡夫行静虑。辛二、义分别静虑:虽然远离了觉受的耽著而没有享受禅味却耽著空执对治品观修的时候,就称为义分别静虑。辛三、缘真如静虑:远离了空执对治的念头,安住于法性无分别的等持中,就叫做缘真如静虑。在坐禅的一切时分,身体的要诀,就是作毗卢七法(佛教所传的一套静坐姿势:两足跏趺、两手定印、脊椎正直、颈部微俯、肩臂后张、眼觑鼻尖、舌尖抵上腭);眼睛的要诀,就是依靠看式等等,这些都十分重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身正脉就会直,脉正风就会正,风正心就会正”。因此,不能躺着或靠着等等,身体端正,意识在无所分别、无所执著的境界中入定,这就是静虑度的本体。己六(智慧)分三:一、闻慧;二、思慧;三、修慧。庚一、闻慧:闻慧是指对于上师所传讲的一切正法的词义,自己听闻后原原本本地理解。庚二、思慧:对于上师所讲的一切法义,不是仅仅限于表面听听、表面了知,而是在自相续中通过反复琢磨、研究、观察、思维而加以抉择,不懂的地方请教他人,不以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为满足,而要生起定解,必须做到将来自己身居寂静深山独自修行时,关于修行的要点不需要请教别人,完全有独立自主、彻底断除疑惑的把握。庚三、修慧:所谓的修慧,也就是指真正了知法义后通过实地修行而在自相续中对实相之义生起真实无倒的证悟,彻底生起定解,解脱是非之网后现见实相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一开始依靠闻法和思维断除增益,随后在进行实修时,对于五种外境的一切显现观为无实有的空色幻化八喻。这一切本来无有而在迷乱者面前显现,犹如梦境;由因缘缘起聚合而骤然显现,犹如幻术;本来无有而显现为有,犹如光影;正在显现之时不成实有,犹如阳焰;里里外外均不存在而显现,犹如谷声;无有能依所依,犹如寻香城;现而无自性,犹如影像;本来无有之中显现一切犹如幻化城。由此了达外境的显现均是虚妄的本性,再通过观察显现这些的作者——有境心的自性,从而在对境显现不灭当中止息执著对境的分别念,于证悟虚空般明空法性的境界中安住,这就是智慧度。以上所讲的六度,如果再展开解释,那么每一度都可以分为三种,这样一来共有十八种。其中的财施又可以分为三种,这样算来,共有二十种,再加上方便度、力度、愿度、智度,总共为二十四种。如果再详细一点分,那么每一度都可以分六类,共有三十六类。下面以布施度中的法布施为例,讲者上师、所讲之法以及传讲对境的弟子,这三者具足以后进行讲经说法,这就是布施度

;在讲法经说的过程中,上师不贪图名闻利养并且也不杂有宣扬自己功德、冷嘲热讽他人等烦恼的垢染而传讲,这就是持戒度;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讲解一个句子的意义,不顾一切辛苦劳顿,这就是安忍度;说法之时不为懒惰、拖延所困,不违越时间而传讲,这就是精进度;心专注在所讲的词义上不外散乱,无有错谬、不增不减而传讲,这就是静虑度;这般进行传讲的时候,以三轮无分别(即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这就是智慧度。显而易见,在法布施当中已经完整地具足了六度。再以财布施中的下施乞丐饮食为例来说明,所布施的东西、作布施的人以及所布施的对境三者具足以后进行施舍,这就是布施度;不布施低劣、鄙陋等物品,而是将自己所享用的饮食施予乞丐,这是持戒度;对方三番五次地索求也不嗔不恼,这是安忍度;不顾及辛苦劳累,不耽搁及时布施,这是精进度;专心致志布施,不散他处,这是静虑度;了知三轮(即布施者、所施之物、布施对境)体空,这就是智慧度,可见财布施也同样具足六度。持戒等其他般罗蜜多都可依此类推。此外,如果将十度归纳概括,正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断除我执外,无余布施度;断除狡诈外,无余持戒度;不畏深义外,无余安忍度;不离修行外,无余精进度;安住本性外,无余静虑度;证悟实相外,无余智慧度;所做如法外,无余方便度;摧伏四魔外,无其余力度;成办二利外,无其余愿度;知惑自过外,无其余智度。”库鄂仲三子曾经问阿底峡尊者:“一切道法以何为最?”尊者答道:“了达之最就是证悟无我的意义,敦肃之最就是自心相续调柔,功德之最就是广大利众之心,教言之最就是恒时内观自心,对治之最就是了达万法全无自性,行为之最就是不随顺于俗世,成就之最就是烦恼日趋薄弱,道貌(证果迹象。修学佛道成正果者的外表行迹)之最就是贪欲日渐减少,布施之最就是无有贪著,持戒之最就是自心寂静,安忍之最就是身居卑位,精进之最就是抛弃琐事,静虑之最即自心不改,智慧之最就是不执一切。”此外,持明无畏洲也说:“知足即是布施度,彼之本体乃舍心,无愧三宝持戒度,不失慧念胜忍辱,一切助伴需精进,执现观圣(所执显现皆观想成圣尊)静虑度,贪执自解智慧度。无有能思所思境,并非俗念离定解,乃为涅槃胜寂灭。此等一切不可说,愿汝铭记于心中。”如果将六度等广大菩萨乘的一切经论正道归纳,可以完全包括在空性大悲藏之中。如萨日哈尊者的道歌中说:“离悲空性见,非获殊胜道,若唯修悲心,岂脱此轮回?何人兼具已,不

住于有寂。”不住三有与涅槃就是指无住涅槃、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另外龙树菩萨说:“空性大悲藏,有者成菩提。”仲敦巴格西曾经问阿底峡尊者:“一切诸法归根到底是什么?”尊者回答:“一切法归根到底就是空性大悲藏。比如,世界上万应丹药可以医治一切疾病。就像万应丹药一样,如果证悟了法性空性的本义,就可以对治一切烦恼。”仲敦巴问:“那么,为什么有些声称证悟了空性的人一切贪嗔没有减少反而依然存在呢?”尊者回答:“他们全部是说空话而已。如果真正证悟了空性之义,那么身语意三门就会像脚踩棉花或者稀粥里加入酥油一样(柔软、调和)。圣天阿阇黎也亲口说过:仅仅思维诸法之实相是否为空性,产生合理的怀疑也可以摧毁三有。因此,如果无倒证悟空性实义,就与万应丹药相同,一切道法已经包括在它的范畴内。”仲敦巴问:“证悟空性当中怎么就能包含一切道法呢?”尊者回答:“一切道法可以归摄在六度之中,(怎样归摄的呢?)如果无误证悟了空性实义,就不会再对里里外外的万事万物有贪爱执著,所以连续不断具足布施度。对无有贪执者来说,根本不会被不善污垢所染,因此连续不断具足持戒度。这种人无有我执、我所执的嗔恚,所以连续不断具足安忍度。这种人对所证之义满怀无比欢喜之心,所以连续不断具足精进度。这种人远离实执的散乱,所以连续不断具足静虑度。对一切事物远离三轮分别意念,所以连续不断具足智慧度。”仲敦巴问:“那么,仅仅就证悟实义来说,单单依靠空性的见解修行就可以成佛吗?”尊者回答:“一切所见所闻无不是由心所生。证悟自心为觉空无二就是见;一心不乱持续安住在这样的见解中就是修;在这种境界中积累如幻的二种资粮即为行。这些证悟境界已经达到了完全领悟、得心应手的程度,那么在梦中就能达到这样,梦中能达到那么在临终时就可以显现,临终时能够现出这种境界,在中阴就可以显现,既然在中阴能够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必定获得殊胜成就。”所以说,佛陀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也全都是讲相续中生起这一菩提心空性大悲藏的方法。如果离开了这一菩提心宝,那么无论见修的法多么高深莫测也对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起不到任何帮助。生圆次第等一切密宗的修法如果以菩提心来摄持,就会成为即生获得圆满正等觉之因。但如果离开了菩提心,就与外道没有区别了。虽然外道当中也有观修本尊、念诵咒语、观修风脉、取舍因果等众多修法,但就是因为他们不具备皈依与发心,所以无法从轮回中获得解脱。喀喇共穹格西也亲

口说:“虽然受持了皈依到密宗之间的一切律仪,但如果没有看破、放下世间法,也无有利益;虽然恒常为他人讲经说法,但如果没有息灭我慢,也无有利益;虽然精进向上,但如果将皈依法置之不理,也无有利益;虽然夜以继日精勤修善,但如果没有以菩提心来摄持,也无有利益。”如果没有打好皈依与发心的基础,虽然表面上作广泛的闻思修行,但终究没有任何实义,就像严冬季节在冰面上建造起九层高楼并且精心装潢绘制图案一般。因此,我们绝不能认为皈依发心是低等的法或者初学者的法门而加以轻视,必须认识到一切圣道的加行、正行、后行都可圆满包括在皈依发心之中。所以,不管你是好是坏、是高是低,每一位修行人着重修持皈依发心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对于那些享用信财亡财、向上引导亡灵的上师、僧人们来说,相续中具有一颗无伪的菩提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离开了菩提心,那么再怎样念诵仪轨、作净除业障等等仪式,对死者与活人都起不到作用。尽管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在利他,但究其实质,也只不过是掺杂私欲而已,结果给自己带来的是享用信财的无尽罪障,并且后世也不得不步入恶趣。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也是一样,纵然具有如鸟一般翱翔空中、如鼠一样钻入地下、穿行山岩畅通无阻的神通以及在石上留下手印、足迹等各种希奇的神变,但如果相续中没有菩提心,那他一定是被外道徒或者被大魔头左右了相续,再没有别的可能性。虽然这样的人最初可能会受到一些迷信者的追逐、崇拜、恭敬、信奉、供养等等,但最终只会损人害已。如果相续中具有一颗真正的菩提心,那么即使没有其它任何功德,也会使与他结缘的众生获得利益。然而,我们根本不知菩萨住于何处。经论中说在屠夫、妓女等当中也有许多以善巧方便度化众生的菩萨,所以很难了知其他补特伽罗的相续中是否具有菩提心。世尊也说:“除非我与同我者,无人能量他人心。”因此,我们应当对令自相续生起菩提心的任何本尊、上师、善友等作真佛想。对自相续而言也是同样,自己认为已经证悟了实相之义、获得了神通三摩地、面见了本尊等,无论出现任何表面的道相功德,如果依此使自己的慈悲心、菩提心无有退转并且越来越增上,就可以断定这些道相是真正的功德;倘若依此等使慈悲心、菩提心日渐减退,那么这些表面的道相也无疑是魔障或邪道。特别是,如果自相续中生起了无伪实相的证悟,就一定会对上(上师三宝)具足虔诚的信心与清净心,于下(六道众生)具有不共的慈心与悲心等。如无等塔波仁波切曾问至尊米拉日

巴:“我什么时候才能摄受眷属?”尊者答言:“一旦你已现见了自心本体非同现在这般,远离一切怀疑,那时也会对老父我生起不共同的真佛之想,并且也定会对众生生起无伪的慈悲心,那时你便可以摄受眷属。”因此,我们必须以慈悲、菩提心为本,以闻思修不相脱离而实修。如果首先没有通过闻法断除增益,就不会懂得实地修行。如颂(此颂是萨迦班智达所说)云:“无闻之修行,如断臂攀岩。”所谓的以闻法断除增益,并不是指对浩瀚无垠、种类众多的一切所知法了如指掌,而且在五浊恶世短暂的一生当中也不可能了知这一切所知学问。所以,我们必须做到对自己所修正法的初中后所有修法正确无误一清二楚,并通过思维断除所有增益。从前,阿底峡尊者住在尼塘时,祥纳穹敦巴、炯敦巴、哈仓敦巴三位格西请尊者讲述正量的宗派。尊者说:“无论是外道还是内道佛教都有许多宗派,但全部是以分别念串连起来的,不可胜数的这些分别念没有多大必要。人生转瞬即逝,如今是归纳精华要义的时候。”祥纳穹敦巴问:“那么,该如何归纳精华要义呢?”尊者教诲说:“对等同于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修慈悲、菩提心,为了他们而勤奋努力积集二种资粮;由此所产生的一切善根回向所有众生,愿与一切有情同获圆满菩提;并了知这一切的自性为空性,法相(显现)如梦如幻。”由此可见,我们如果不知道归纳修行的精华要义,那么表面上了解、懂得、知晓得再多,结果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昔日阿底峡尊者初来西藏时,大译师仁亲桑波迎请尊者。当时尊者问译师:“您对诸如此类的正法,了知得如何?”并逐一加以询问。结果译师似乎无所不知。尊者十分喜悦地称赞道:“极为希有!在藏地有像您这样的智者,我都不需要来了。”接着又问道:“那么,在一垫上,该如何修行这一切法呢?”译师回答说:“应当遵照各个宗派所说来修持吧。”尊者说:“译师错了,看来我还是有必要来藏地。”译师问:“那么,应该怎样进行修持呢?”尊者指点说:“应当将一切法归纳为一个要诀来修持。”可见,我们必须在了知上师所传授的窍诀的基础上总结实修的要点来修行。即使清清楚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如果没有实地修行也无济于事。米拉日巴尊者也亲口说过:“就像饥饿的人仅仅听到食物还不够,必须要食用。同样,仅仅了知正法没有利益,必须要进行实修。”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对治自相续的烦恼与我执。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说:“世人常言‘饮食好与否,观其面色方知晓',同样,佛法懂与否,修行好与否,看

他是否已经对治了我执与烦恼,便可知晓。”博朵瓦格西曾经请问仲敦巴格西:“法与非法之界限是什么?”仲敦巴告诉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不随世间则为法,随顺世间为非法;符合经论则为法,不符经论为非法;结果为善是正法,结果为恶即非法。”阿阇黎吉公这样说过:“诚信因果不虚是下根者的正见,证悟内外诸法现空、觉空双运是中根者的正见,证悟所见、能见、所证智慧三者无二无别即是上根者的正见。安住于一缘等持是下根者的正修,安住于四种双运等持中是中根者的正修,无有能修、所修、感受三者并于无缘中安住,即是上根者的正修。取舍因果如护眼珠是下根者的正行(真实行为),以诸法如梦如幻的境界而行持为中根之正行,无有一切所行者(指已经远离了能行、所行的境界)即是上根者的正行。我执、烦恼、分别念等日趋减少是上、中、下三种根机者的真实暖相。”无等塔波仁波切在《圣道如意宝》中所说的与此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闻法的时候,就必须了知归纳精华要义。诚如全知龙钦巴尊者所说:“所知犹如空中星,所学知识无止境,今求法身精华义,必至无变之坚地。”在思维的时候应当断除一切增益。就像印度单巴桑吉尊者所说:“寻求上师之教授时应如母鹞寻觅食物一般,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般,修行时要像哑人品味一样,思维时要像北方人剪羊毛一样,得果时要像云散日出一般。”我们务必做到闻思修行不相脱离。如无等塔波仁波切说:“闻思修行互不错乱、齐头并进就是无误的要诀。”我们必须明确的是,闻思修的结果必须达到使慈悲心菩提心日益增上、我执烦恼日渐薄弱的目的。发菩提心这一引导,是一切正法的精髓,一切圣道的精义,是有则必足、无则不可之法。所以,我们不局限在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地步而诚心诚意修持这一点相当相当重要。虽发胜心然却未生起,虽学六度然却具私欲,我与如我愚痴众有情,修成胜菩提心祈加持。诸道之根本——发大乘殊胜菩提心之引导终念修金刚萨埵离二障垢然示净除障,究竟胜道然现修学相,超有寂边然显三有中,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丙三(清净违缘罪障——念修金刚萨埵)分五:一、忏悔之理;二、四种对治力;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四、念修百字明;五、忏悔之功德。丁一、忏悔之理:相续中生起甚深道之殊胜证相的主要障碍就是罪障、习气。为了使阿赖耶的明镜中显现证悟的影像,净除罪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这就好比镜中要映现出影像,擦拭镜面十分关键一样。为此,佛陀

宣说了不可胜数净除罪障的方便法门,而在这所有法当中最为殊胜的就是念修上师金刚萨埵。总的来说,不管是什么罪业,只要忏悔就没有不能清净的。如古代诸大德也曾经这样说过:本来罪业无功德,然忏可净为其德。所以,无论是违犯外别解脱戒、内菩萨学处还是失毁密宗三昧耶等等,即便是罪业再多么严重,通过忏悔也能得以清净。举个例子来说:婆罗门央具理魔罗,也就是指鬘王,他残暴地屠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但是通过忏悔而清净罪障,并且在即生中获得了阿罗汉果位;再有未生怨王虽然杀害了自己的父亲,但后来通过忏悔而恢复清净,结果仅仅感受了如绸线球触地即刻弹起般短暂的地狱之苦便从中获得解脱……,佛陀在诸经藏中讲述了许多通过忏悔而得清净的公案。怙主龙树菩萨说:“何人昔日颇放逸,尔后行为倍谨慎,如月离云极绚丽,难陀指鬘能乐同(详见译者讲述之《亲友书略释》)。”如果具足四种对治力而诚心诚意认认真真加以忏悔,就能清净罪业。反之,一边东张西望、胡言乱语、自心随着其它分别妄念转,一边口中发露忏悔等等,仅仅是口头上念诵忏悔文或者认为以后忏悔也可以、今后造罪也无害,诸如此类。如果是这样,那么尽管作了忏悔但是罪业也不会完全清净,诚如米拉日巴尊者说:“若想忏罪能净否?忆念善法则清净。”所以,不论是任何人进行忏悔,尽其所能具足四种对治力都相当关键。丁二(四种对治力)分四:一、所依对治力;二、厌患对治力;三、返回对治力;四、现行对治力。戊一、所依对治力:在这里,所依对治力就是指,将金刚萨埵作为皈依境,具足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在别的场合也有其他忏罪的所依对境,比如在《三聚经》中的三十五佛或者善知识、佛像、佛经、佛塔等前进行忏悔都属于所依对治力。此外,发愿行菩提心在一切忏罪当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发菩提心,即使具足四种对治力来忏悔堕罪,也只能稍稍减轻而不能达到彻底清净的效果。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无伪菩提心,那么往昔造了多少罪业都会自然而然清净,如《入行论》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依靠何者速解脱,彼者善人何不依?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戊二、厌患对治力:所谓的厌患对治力,就是说对于以往自己所造的一切罪业生起后悔之心。如果既没有将罪业视为罪业也没有以强烈的追悔心进行发露忏悔,显然不能得以清净。如《三聚经》中云:“发露忏悔,不覆不藏。”此外大成就者噶玛恰美仁波切也说:“若无悔心忏不净,往昔罪业如服毒,当以大

惭畏悔忏。”戊三、返回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是指回想起自己往昔所造的罪业后发誓从即日起纵然遇到生命危险也决不再造这样的罪业。如《三聚经》中说:“从今以后,必断严戒。”《极乐愿文》中也说:“若无戒心不净故,发誓今后遇命难,亦不造诸不善业。”戊四、现行对治力:现行对治力,是指尽心尽力奉行对治往昔所造罪恶的善业。尤其是顶礼佛及佛子、随喜他人福德、一切善根回向菩提、发愿行菩提心、护持无伪实相之本体等等,这些都属于现行对治力。从前,无等塔波仁波切的一个修行弟子向他请教:“我往昔以贩卖佛经维生,如今想起真是追悔莫及,请问上师,我该如何进行忏悔呢?”仁波切说:“就造那些经典吧!”于是那个人着手造经典,结果经常心思外散。他又怀着十分沮丧的心情前去上师面前汇报说:“造经典时我心思也是经常散乱,对于忏悔罪业来说,恐怕没有比护持本性更甚深的吧?”上师异常欢喜地说:“实际上就是如此,纵然往昔所造的罪业积如山王,也能在现见本性的瞬间得以清净。”因此,净除罪业的方法没有比修菩提心以及恒时护持无伪的实相更为甚深的了。在这里,也要在不离开这二者的基础上,观修金刚萨埵、降下甘露、净除罪障、念诵百字明等等。丁三、真实念修金刚萨埵:在忆念四对治力之后,进入真正念修金刚萨埵的阶段,首先自己平平常常地安住下来,在头顶上方一箭左右的虚空中观想一朵千瓣白莲花,它的上面有一轮圆月。所谓的“圆”并不是指它大小的尺度,而是指明月的所有部分完整无缺,就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毫无弯弯曲曲而是圆溜溜的意思。接下来再观想月轮上有一个光闪闪的白色吽(>)字。虽然其他宗派有观想从“吽”字放光、收光等步骤,但(宁提派)自宗并没有这种观想。然后观想一瞬间“吽”字就变成了本体为三世诸佛的总集、无等大悲宝藏具德根本上师,形象是报身的本师金刚萨埵主尊,他的身色洁白宛如十万个太阳照耀在雪山上一般,一面二臂,右手在胸前握持表示明空的五股金刚杵,左手依于腰际部位握着代表现空的金刚铃,双足金刚跏趺坐,身上以十三种报身服饰庄严。十三种报身服饰也就是绫罗五衣与珍宝八饰。其中的绫罗五衣:是指冕旒、肩披、飘带、腰带、裙子;珍宝八饰:头饰、耳环(左右二者算为一个)、项链、臂钏(左右二者算为一个)、璎珞、手镯(左右二者算为一个)、指环(所有的指环算为一个)、足镯(左右二者算为一个)(报身服饰中也可将璎珞分为长短两种,计为两饰,不计指环,如图)。金刚萨埵与白慢

佛母无二双运,身体现而无自性,现空犹如水月或镜中现影像一般了了分明。观想自己头顶上的圣尊面向与自己面向相同,以上是所依对治力。这种明观既不是观想成唐卡或壁画一样扁平的,也不是观成土像、金像那样实质物体自性或无情物的形体一般。从显现的角度而言,包括主尊的双目黑白颜色在内都要互不混杂地观想得清清楚楚;从空性的侧面来说,没有一丝一毫实质身躯的血肉内脏等等,就像空中显现彩虹或无垢水晶宝瓶一样。这样明观以后,自己诚心忆念:与大恩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怙主金刚萨埵,您以大慈大悲垂念我与一切众生,我自己从无始以来迄今为止,身语意所造的十不善业、五无间罪、四重罪、八邪罪,违犯外别解脱的律仪、内菩萨乘的学处以及持明密乘三昧耶戒,背弃世间的盟誓、说妄语、无惭无愧等等凡是能直接回忆起来的一切罪业在上师金刚萨埵面前,满怀惭愧、畏惧、追悔之情以致于心惊肉跳、毛骨耸然,发露忏悔,此外自己想不起来的,在无始流转轮回的生生世世中肯定也积累了许多罪业,这一切罪业在此不覆不藏一并发露忏悔,请求宽恕,但愿这所有罪障就在此时此地急快荡然无存全部清净,以上观想是厌患对治力。心里默想:我以往因为愚昧无知而造下了那些罪业,如今依靠大恩上师的慈悲而变成了懂得利害的人,从今以后,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决不造那样的罪业,这是返回对治力。接着念诵(宁提前行仪轨):丁四、念修百字明:随后于金刚萨埵佛父佛母无二无别的心间观想一轮明月,大小就像压扁的芥子,月轮的上面有一个白色吽()字,宛如毛发写成的一样,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一遍百字明:嗡班扎萨埵萨玛雅、嘛努巴拉雅、班扎萨埵底诺巴底叉、知桌美巴哇、苏埵卡约美巴哇、苏波卡约美巴哇、阿努日阿埵美巴哇、萨哇斯德玛美扎雅叉、萨哇嘎嘛色匝美则当、协央格热吽、哈哈哈哈吙、班嘎哇纳、萨哇达他嘎达、班扎嘛麦母杂、班扎巴哇、嘛哈萨玛雅萨埵啊。观想百字明好似竖立的兽角一般互不抵触,旋绕着“吽()”字。之后自己的口中以祈祷的方式念诵百字明,观想从所有的咒字中犹如寒冰被火融化形成水滴一样源源不断地降下智悲甘露,通过身体从佛父佛母双运的密处流出,由经自他一切众生的头顶流入,使体内的所有疾病变成脓血,所有魔障变成蜘蛛、青蛙、鱼、蛇、蝌蚪、虱子等小含生的形象,所有罪障变成烟汁、炭汁、灰、烟、云、气的形态,这一切的一切犹如飞泻的洪水冲走尘土一般全部被甘露流毫无阻碍地冲走,从足底、肛门、所有毛孔的部位黑乎乎

地排出体外。这时再观想自己下方的大地裂开,所有男女怨家债主围绕着死主阎罗王,它们全都是张着口、伸着手、张着爪来盛接(,上面的脓血等全部冲到它们的口手爪中)。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百字明。如果能一次性地明观一切所缘境,就这样来观想。如果实在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就时而专心致志观想金刚萨埵的身体、颜面、手臂等来念诵;时而全神贯注地观想主尊的服饰来念诵;时而观想甘露流洗涤魔障、罪障而专心念诵;时而以悔前戒后(追悔往昔所造的罪业、避免以后再犯之心)的心理来念诵。最后观想居于地下的死主阎王等所有怨家债主全部心满意足,至此已经化解了宿怨、偿清了业债、清净了罪障。阎罗王等也都闭上了它们的口、手、爪,裂开的大地又恢复到原状。接下来观想自己的身体是内外透明光的自性,身体中央有一个中脉,它分出的四轮形如伞辐,脐部幻化轮有六十四个脉瓣,瓣端朝上;心间法轮有八个脉瓣,瓣端朝下;喉间受用轮有十六个脉瓣,瓣端朝上;头顶大乐轮有三十二个脉瓣,瓣端朝下,这些脉瓣也都如前一样降下甘露,从自身头顶大乐轮开始直到四脉轮以及由它们分出的体内一切部分,包括手足的指尖在内全部像水晶瓶里装满乳汁一样盈盈充满白色的甘露,自他一切众生由此获得了宝瓶、秘密、智慧、句义四种灌顶,清净了业障、烦恼障、所知障、习气障四障,相续中生起了喜、殊喜、极喜、俱生喜四喜智慧,现前了化身、报身、法身、自性身四身果位。接着念诵:忏悔文念诵完毕,紧接着观想上师金刚萨埵和颜悦色地说:“善男子,你的一切罪障、所失毁的戒律均已清净。”这般予以认可以后,上师金刚萨埵化光融入自身,以此为缘,自己变成了与前面观想一模一样的金刚萨埵,在心间扁芥子大小的月轮上,中央是蓝色的吽()字,吽的前面是白色的嗡()字,右边是黄色的班扎(),后方是红色的萨()字,左边是绿色的埵()字,然后在念诵“嗡班扎萨埵吽”()的同时,观想五咒字放射白、黄、红、绿、蓝五色光,光的顶端有嬉女等供养天女挥手散出八吉祥徽、轮王七宝、幡伞、宝幢、华盖、千辐金轮、右旋海螺等无量供品,供养居于十方广大无边、不可思议刹土中的诸佛菩萨,令他们心生欢喜,从而圆满了资粮、清净了罪障。再观想所有佛菩萨的一切大悲、加持成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光融入自身,自己现前了殊胜与共同成就、与学道相关的四种持明(异熟、寿命自在、大手印和任运持明)以及究竟果位——无学道双运果位,这是准备自利法身的缘起。又观想这五个咒字向下

放射出无量光芒照耀三界六道一切众生,使他们相续中所有的一切罪障、痛苦、习气等犹如太阳出现在黑暗处一样烟消云散,一切外器世界变成现喜刹土,一切内情众生变为白、黄、红、绿、蓝五色金刚萨埵的自性,之后他们全部口诵“嗡班扎萨埵吽”,传出一片嗡嗡之声,这是准备他利色身的缘起。如《法行习气自解脱续》中说:“射收二利净除分别障。”这其中讲的也是上述的这种要诀。依靠这样的观想要诀,加上密宗金刚乘善巧方便的要点一瞬间就可以圆满不可思议的福慧资粮,同时也能够成办利益天边无际众生的事业。如此尽力念诵金刚萨埵心咒。到最后收座时观想为现喜刹土的一切外器世界全部收摄在内情五部金刚萨埵尊众之中,他们也依次化光融入自身,自身也从边缘逐渐化光融入心间的“嗡()”字中、“嗡()”融入“班扎()”、“班扎()”融入于“萨()”、“萨()”融于“埵()”、“埵()”融入“吽()”字的“雅布杰()”、“雅布杰()”融入“小阿()”、“小阿()”融入“哈()”、“哈()”融入头部的日月明点()中,到“那达(代表法界的一种符号观修生起次第时需要观想)()”之间次第融入,最后“那达”也如彩虹消于空中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就这样在无缘离戏的境界中稍许放松而入定。当又开始生起分别念时,再度将一切器情明观为金刚萨埵刹土,并念诵:以此等来作回向、发愿。在念修金刚萨埵等任何念诵期间,心思专注所缘而不散他处、不夹杂闲言碎语,这一点相当相当重要。如续部中说:“若无此等持,如海底磐石,诵数劫无果。”又说:“净与不净差千倍,有无等持差十万。”念修密咒时如果掺杂一些庸俗不堪的闲言碎语来念诵,那么他所念的密咒就是不清净的念诵。举个例子来说,就算是在纯金、白银中掺杂微量的黄铜或普通铜,也只能被人们称为非金或伪银了,它们再也起不到纯金纯银的作用。邬金莲花生大师也说:“杂有绮语诵一年,不如禁语诵一月。”当今时代有些经忏师在大众中念经、诵咒期间尽力做到禁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杂有庸俗绮语的念经、诵咒等没有什么实义,特别是作超度亡灵等佛事时,那些正在中阴界遭受恐惧、痛苦等逼迫的众生为了获利,会满怀希望地跑到上师僧人们面前,那时如果他们既不能明观等持也不具足清净的戒律与誓言,而且口中说些贪嗔的话,心里一直胡思乱想,结果具有神通的那些中阴身知晓后便对这些上师僧人们起邪见或生嗔心,以此为缘将堕入恶趣。这类上师僧人有还不如没有的好。尤其密宗金刚乘所有的

仪轨就是所谓的“明观生次词句门”。本来,明观生起次第的要义必须要依靠词句来观想,可是有些人对于本该观想的生圆次第的意义,丝毫也不专注,只是口头上以各种不同的语调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地吟诵“明明观观修修”等仪轨的词句,到了最为关键的讽诵心咒的时候,心情顿然放松下来,甚至原来端坐的身姿也已经东倒西歪了,开始吸起百恶之源的烟草,谈论“沟头沟尾”等无关语,开启了众多绮语伏藏之门(指讽刺那些言说各种毫无意义的闲言碎语),就像捋黑色肠子般空空地数着念珠来混日子。到了下午时分抬头望望天空,便开始念诵“班扎布白得贝……”,吹打法器发出巨响(而念完仪轨)。这种讽诵仪轨简直是形象中最低等的形象,诸如此类的形象佛事真不如以清净心念诵一遍《三十五佛忏悔文》或《普贤行愿品》好。依靠这种不清净的念诵及形象的仪轨将亡魂引入恶趣的那些上师僧人们,对活人作佛事也同样只能是弊大于利。这类人享用信财确实好似食用炽燃的铁丸一般。所以,享用信财、亡财者,无论是上师还是普通僧人都是同样,切切不要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肉块大小、油饼薄厚、供养好坏上,而应当对于那些处于紧要关头、倍受痛苦、无依无怙的病人或死者一视同仁,发心利益他们,以慈悲心、菩提心摄持而行事,专心致志勤奋努力念修自己所了达的生圆次第法门。不能做到这样的人也应该随着词句思考意义,或者至少也要怀着一颗慈悲的心肠怜悯这些可怜的众生、对三宝的无欺谛实力生起信心、定解等等,总之身语意三门要集中精力。如果能够做到仪轨念诵音正、清晰、发心清净,那么依靠皈依处三宝的大悲力、无欺因果的威力以及菩提心的无量功德等,必定会使病人或死者受益非浅。而且,诚如人们所说的“于人垫上净己障”,同时也能使自他二种资粮得以圆满,并将凡是结缘的众生安置在解脱道中。因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这样去做。如今有些本来被人们一致共称为比较贤良并且明晓因果的上师僧人们,却因为害怕享用信财、亡财的过患,甚至对病人、死者等倍受痛苦的众生连加持、回向、发愿等佛事也不肯做,这真正已经断绝了慈悲心、菩提心的根本。另有些过于注重一己私利的人,到了施主家以后,在大众行列中,需要为施主家念诵的经不念,反而取出自己那黑乎乎的念诵集,认为自己的诵经功课不能间断而装模作样地念起来,他们对自己的一点点念经、诵咒竟然如此认真谨慎,并且认为这完全可以净除自己的罪障以及享用信财的罪过,而在为施主家念诵的大众行列中却东张西望、胡言乱语

、心不在焉,全然不考虑那些本该救护的众生——死者或活人的利益。这些人已经断绝了慈悲菩提心的根本。即使他们后来尽力净除享用信财的罪过,然而以自私自利的恶心也很难清净享用信财的障碍。所以说,如果我们最初就能以慈悲、菩提心为本,尽己所知、尽己所能、诚心诚意精进修行生圆次第等都不离开想利益众生的动机,那么无论是在自家还是到他家观修生圆次第、念经、诵咒都没有丝毫差别。不管怎样,远离私欲之心,一心一意利益他众,这点都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必须要希求这种目标。丁五、忏悔之功德:如果一心专注所缘境、不掺杂庸俗的话语一次性地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那么往昔所造的一切罪障及所失毁的戒律一定会得以清净,这是上师金刚萨埵亲口允诺的。《无垢忏悔续》中也说:“百字明是一切善逝的智慧精华,能够净除所失毁的戒律与分别念的罪障,堪称为一切忏悔之王。倘若一次性念诵一百零八遍,便可酬补一切所失之戒,不会堕入三恶趣。任何一位瑜伽行者如果能发誓念诵,不但此人今生会被三世诸佛视为胜妙长子而加以护佑,而且命终之后也无疑会成为诸佛的长子。”此外,进入密宗金刚乘之门以后,无论失毁了根本誓言还是支分誓言,如果每天观想金刚萨埵而念诵二十一遍百字明,就叫做加持堕罪,也就是说,堕罪所产生的异熟果不会越来越增长。如果念诵十万遍百字明,则可彻底清净一切堕罪。如《庄严藏续》中说:如果念诵十万遍百字明,那么一切堕罪都能从根本上得以清净,此续中云:“妙观白莲月垫上,上师金刚萨埵尊,依百字明之仪轨,倘若念诵二十一,即将加持堕罪等,使其不复得增长,诸成就者所宣说,故当恒时而修持,倘若已诵十万遍,必成清净之本性。”当今时代在藏族这片领域内,上师僧人包括俗家男女在内,可以说没有谁未曾受过灌顶,所以没有谁不是入了密宗之门的。趣入密乘之后,如果不守誓言势必会招致堕落地狱的下场,倘若守誓言便可以获得圆满佛果,除了这二种可能性以外别无出路,就像把蛇放在竹筒中一样。比如说,竹筒里的蛇,只能是上去或下去,再没有别的出路。《功德藏》中也说:“入密士夫之去处,恶趣佛外无三处。”分类细致、种类众多的密宗三昧耶戒又是极其难以守护的,所以阿底峡尊者也曾经说:“进入密乘时接连不断地出现过失。”既然尊者尚且如此,那么如今我们这些对治力薄弱、丧失正念、无有正知、不晓堕罪种类的人,所犯的堕罪数量毫无疑问会多如雨水,因此我们应当立下誓言:随时随地念修金刚萨埵对治

这些堕罪,从今以后最起码也是做到每天不间断念诵二十一遍百字明,这一点极为重要。如果自己已经精通了生圆次第的要诀,即使依靠正知正念明观等方法没有犯过失毁三昧耶的错误,但是,也会因为与其他失毁根本誓言的人互相交谈、接触往来,甚至共同饮用一山谷的水也会产生相对失戒、株连失戒的罪过,所以我们务必要精进忏悔、净除罪障。续部(《无说义忏续》)中说:“酬补失罪交往失戒者,于失戒非器者宣讲法,不加警惕彼等失戒者,必将染上冒渎晦气(违犯誓言招致的不祥)过,一切此生违缘来世障,以悔自过之心发露忏。”在(僧众)集会行列中,即便只有一个破誓言的人,在场的人也都将被他的冒渎晦气所染污,具体点说,就算是有成百上千的具誓言者也不会得到丝毫修行的成果,就像一滴坏奶损坏满满一锅鲜奶或者一只带疮的青蛙传染同住的全部青蛙一样。如颂云:“犹如一滴腐奶汁,可毁一切鲜奶汁,失毁誓言之一人,能毁诸具誓言者。”不仅如此,就算是一位上师、高僧大德、成就者也避免不了被冒渎晦气染污上。举个例子来说,往昔卓滚朗吉日巴尊者曾在匝热地区期间,一次,由于鬼神制造违缘,将正午的太阳隐蔽不见,变成繁星闪烁的漆黑夜晚,可是尊者却无阻无碍地来到了黑红血湖畔,唱起金刚歌、跳起金刚舞,并在石头上留下足迹,至今仍然清晰可见。虽然是这样一位大成就者,但是后来因为一个破誓言的弟子来到他面前,结果染上了冒渎晦气而导致神志不清,不能言语成了哑人。此外,成就者俄坚巴也曾在道歌中说:“雪域乞人仁亲花(指其本人),仅有失戒敌可害,唯有师尊能救护。”所以说,如若失毁密宗金刚乘的三昧耶戒,罪过极其严重,并且守持也十分困难。不观察自相续认为我具足誓言而心生我慢的人,终究一事无成。正如密宗诸续部中说:“三门即使一刹那离开三坛城之本性也违越密宗誓言。”显而易见,(密宗金刚乘的誓言)有多么的难以守护。如果详细分类,不下十万种誓言,数量繁多,而且失毁誓言的罪过也相当严重。诚如续部中说:“金刚罗刹痛饮其心血,短寿多病失财畏怨仇,长久住于无间地狱中,极其恐怖感受难忍苦。”因此,我们必须随时随地兢兢业业观修金刚萨埵,念诵百字明,忏悔对治一切能想起或想不起所失毁的戒律、堕罪。古大德也曾经说过:初需未染罪,一旦染上罪,忏悔极关要。如果加以忏悔,那么失毁密宗誓言的罪业也可轻而易举得以清净。声闻乘中说:如若违犯一次根本堕罪,就像瓷器破碎一般无法恢复。破菩萨戒则如同珍宝用品破

碎一般,比如,珍宝用品碎了,可以依靠能工巧匠得以修复。同样,依靠他缘善知识可以酬补菩萨戒;密乘戒则好似稍有凹陷的珍宝用品一样,也就是说,自己依靠本尊、密咒、等持进行忏悔完全可以清净无余。如果(违犯后)毫不迟疑立即忏悔,就容易清净,时间拖得越久,罪业会越来越增长,忏悔也有一定的难度。一旦超过了三年以上,就已经逾越了忏悔的期限,即使作忏悔也无法清净。此外,作为凭借咒力与加持来救护他众、中止冰雹、消除瘟疫、治病救人以及使幼童健康成长等等兼顾自他二利的人们也是一样,要想具备咒力及加持,必须净除语障。而使语障清净的方法也无有比精华百字明更为殊胜的。所以,随时随地精进念诵百字明至关重要。我的至尊上师曾经以开玩笑的口吻说:“想救护他众、享用信财亡财的人首先必须净除语障,为此念诵一千万遍百字明是必不可少的。”上师的弟子中有许多已经念诵了一、两千万遍百字明,最低也都圆满念诵了二、三十万遍。上师金刚萨埵是集百部于一部的自性,称为大密一部金刚萨埵。浩瀚无垠、不可思议的一切寂猛本尊也无不包括在金刚萨埵之中。因为本体观为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所以也总集了上师瑜伽,称为珍宝总集的观修法,是极其甚深究竟的法门,正如前所说密咒当中没有超过咒王百字明的。因此,我们应当了知何处也再没有比这更深的法了。闻益窍诀然却耽词句,稍许实修然为散乱欺,我与如我迷相众有情,愿得生圆精华祈加持。净除业障法——观修上师金刚萨埵之引导终积累资粮虽知世俗然积二资粮,虽证胜义无修然入定,虽已现前双运仍精进,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丙四(积累资粮)分二:一、供曼茶罗;二、古萨里。丁一(供曼茶罗)分六:一、供曼茶之必要;二、所修曼茶罗;三、供三十七堆曼茶罗;四、三身曼茶罗;五、供品洁净;六、积资之理。戊一、供曼茶之必要:如果没有圆满福慧二种资粮,就无法获得具备二种清净的佛果。再者说,二种资粮没有圆满之前,自相续中不可能生起无倒空性实义,经中说:“乃至殊胜二资未圆满,期间不能证悟胜空性。”此外还有“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乃与具证师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的教言。就算是已经现量证悟了空性,然而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还必须要使修道日益增上,所以仍然需要勤勤恳恳地积累福慧二种资粮。大瑜伽士帝洛巴尊者亲口教诲说:“吾子那诺巴,显现此缘起,未证无生义,莫离积二资(原文说“莫离二资之车轮”,此处按意思译)。”瑜伽士

布瓦巴也曾在道歌中说:“虽具不求世俗佛果大把握,然应尽力精勤不断积福资。”无等塔波仁波切也亲口说道:“虽然积资净障也是本来清净,但要从微薄资粮开始积累。”所以,佛陀以大慈大悲善巧方便宣说了不可思议积累资粮的方法,其中位居于首的就是供曼茶罗。诚如密续中说:“若于诸佛刹,无余三千界,庄严妙功德,供养圆佛智。”在供曼茶罗的时候,按照自宗的传统,包括所修曼茶罗及所供曼茶罗两种。关于曼茶罗的质地,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上等者使用金银等珍宝曼茶罗,中等者使用青铜等材料制成的曼茶罗;下等者使用石板、木板等光滑的平台作为曼茶罗,无论哪一种都可以。所摆放的供堆(供曼茶罗所用的物质):上等者用松石、珊瑚、青金石、珍珠等奇珍异宝;中等用藏青稞、榄橄子等药物果实;下等者用青稞、大米、小麦、豆类等谷类;最下等者仅仅用碎石、瓦砾、沙粉等为所缘境,也完全可以。不管怎样,都要认认真真地擦拭曼茶罗的基盘。戊二、所修曼茶罗:首先在所修曼茶罗的基盘上放置五堆所供物,将位于中央的一堆观想成毗卢遮那佛由如来部尊众围绕;前面的一堆观想成金刚不动佛由金刚部尊众围绕;南方的一堆观想成宝生佛由珍宝部尊众围绕;西方的一堆观想成无量光佛由莲花部尊众围绕;北方一堆观想成不空成就佛由事业部尊众围绕。或者像明观皈依境那样,将中央的一堆观想成与根本上师无二无别的莲花生大士、大圆满传承诸上师以重楼式安坐;前面的一堆观想成释迦牟尼佛由贤劫一千零二尊佛围绕;右侧的一堆观想成八大随行佛子由大乘圣者僧众围绕;左侧的一堆观想成声闻二圣(指舍利子与目犍连)由小乘圣者僧众围绕;后面的一堆观想成光芒闪烁的方格架内层层叠叠放置着法宝经函。不管是哪种观想,都要将所修曼茶罗放在供台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就陈设五供等环绕在所修曼茶罗的周围,供养在佛像、佛典与佛塔前;如果经济条件有限,没有所修曼茶罗也可以,只是在心里意念明观福田。戊三、供三十七堆曼茶罗:在供曼茶罗的过程中,左手拿着曼茶罗,长时间用右手腕来擦拭基盘,同时内心专注所缘,不散他处而念诵七支供。(擦拭曼茶盘的原因)并不是曼茶盘上有不清净物需要擦净,而是要通过这种苦行磨炼的方式来净除自相续中二障的垢染。以往噶当派的诸位大德(在供曼茶罗时),先用手腕的前面来擦拭曼茶盘,当前面起疱生疮的时候,就用侧面来擦拭,又起疱生疮时再用背面来擦拭等等。因此,擦拭曼茶盘的时候绝不能用其它的氆氇、软布等来擦,

只能用手腕来擦,这是往昔噶当派诸位大德的传统,我们也要遵循这样做。接下来开始安放供堆。下面的这一《三十七堆曼茶罗仪轨》是萨迦法王众生怙主八思巴(译言圣者慧幢,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所作,因为简便易行,所以为新旧派普遍通用。在这里也有首先供养三十七堆曼茶的传统,因此就这么进行。此外,无论是新派还是旧派,各自都有许多与众不同的供曼茶罗仪轨。尤其是宁玛派的每一个伏藏品当中都有一种供曼茶罗的仪轨。自宗(宁提派)也是同样,关于广供三身曼茶罗的仪轨,是依照全知无垢光尊者在诸《心滴》中亲口说的众多言教。所以,无论采用哪种仪轨来供养都是可以的。在供三十七堆的时候,首先念诵:同时左手拿着曼茶盘,右手洒牛净物(黄牛所出粪、尿、酥油、酪和乳等五物总名)及香水。接着念诵:同时用右手拇指和无名指拿一束花(或一粒米)在基盘上右向旋绕,最后安放在中央。如果有现成的铁围山要放,也在这时候放上。以下一边念诵仪轨一边安放供堆:在念诵:“须弥山王……”时,在中央放上一大供堆,之后安置东胜身洲等四大洲时,将自己的这一方向或供养对境方向作为东方都可以,无论如何都要从东方开始依次右旋来放。安放代表身洲及胜身洲等附洲的供堆时,每一洲在东方、西方各有一个附洲,要按照顺序来放。再放置东方代表珍宝山、南方如意树、西方如意牛、北方自然稻的供堆,然后将代表轮王七宝及宝藏瓶的供堆依次放在四方四隅,表示嬉女等外供四天女置于四方,表示花女等内供四天女的供堆放在四隅,之后东西南北依次为表示日、月、珍宝伞、事业尊胜幢的供堆。当念诵到“将此等无不圆满之人天之受用”的时候,在那些供堆上面无有空隙地堆积供物,如果有宝顶最后就放在上面。在“供养大恩具德诸根本及传承殊胜上师、佛菩萨众”这里,有些人说需要加上“无不圆满、圆满悦意”,但是我的至尊上师说:“这一句在本论当中没有,实属多余。”关于曼茶罗的观想次第,我的上师在亲传引导时就讲了这么多,再没有别的说法,所以在此我也没有撰写。然而,本引导文中说:另见《集密意续释》有详述。所以,如果想要广泛了解,不妨参阅此书。戊四、三身曼茶罗:三身曼茶罗依照自宗(宁提派)的仪轨而供养时,首先是共同化身曼茶罗:前面安置供堆时所说的四大部洲、须弥山以及梵众天算为一个世界,这样数到一千,就称为一千小千世界;拥有一千个四大洲世界的一小千世界算为一个,这样的小千世界一直数到一千,就称为二千中千世界;中千

世界算为一,这样数到一千个,就叫做三千大千世界。其中具有百亿个四大部洲的世界是佛陀一个化身的所化刹土,比如释迦牟尼佛所化刹土叫做娑婆世界。接下来我们要观想,在不可胜数、不可思议这样的刹土中,天境、人间的轮王七宝等有主、无主应有尽有的上等物品,加上自己的身体受用、寿命福德、权利地位、三时中所积累的善根、幸福安乐的事情等等,凡是最为喜爱的一切的一切都无一遗漏地堆积起来,不带有芝麻许的贪爱执著之心全部供养上师化身尊众,以上就是共同化身曼茶罗。接着再用心观想幻化出无数个五大庄严刹土均由不可思议的良田、无量殿、嬉女等无量供养天女作点缀,以此供养上师报身尊众,这就是不共报身曼茶罗。将无生法界安立为曼茶罗的基盘形象,所显现的四相(修习密乘大圆满道,证得有学乃至无学所有道相:法性现前相、觉受增长相、觉性如量相和法性灭尽相)等一切分别识聚安立为供堆的形象,以此供养上师法身尊众,这就是殊胜法身曼茶罗。精通这些观想要诀而怀着强烈的诚信、恭敬之心念诵下文:计数的时候,左手如最初供养时那样握着曼茶盘,右手安放供堆。如此一来,势必会导致左手极其疼痛,可是在没有达到根本无法握住曼茶盘之前,一定要以顽强的毅力手抬起来握着曼茶盘。所谓的苦行精进求正法,并不是说单单的口中没有吃的,而是指时时刻刻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去修行。所以,仅仅依靠修曼茶罗的苦行和安忍,也能圆满广大的资粮,我们一定要身体力行。最后左手实在无法继续拿着曼茶盘的时候,就将它放在前面的供台等上面。在供曼茶罗期间,要一边供一边积数。在用餐、喝茶等一切间歇的阶段,要收好前面所供曼茶罗。当重新开始时再如前一样首先供养三十七堆曼茶并且继续计数。通过这种方式来供曼茶罗必须要圆满供足十万遍。暂时不能做到广供三身曼茶罗的人,仅仅念诵下文:只是供这七堆曼茶罗也可以。无论怎样,供养的过程中以最初加行发心、中间正行无缘、最后结行回向来印持也就是以三殊胜摄持十分重要,这一点与其它修法完全相同。戊五、供品洁净:在供曼茶罗期间,用青稞、小麦等谷物供曼茶罗时,如果自己经济富裕,绝不能重复使用陈旧的粮食来供养,完全要用新鲜粮食作供养。这样供养之后将所供的粮食施给鸟类、鼠类或盲人、乞丐等,或者堆放在佛像、佛经、供塔前等都是可以的,而不应该归为己有而自行使用。如果经济不宽余,就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更换所供的粮食及供品。作为穷人等,一次供养的粮食反反复复

来供也是允许的。不管怎样,都要先将供品中的土灰、稗子、鸟粪等所有杂质清除干净,做到所供物清洁,并且用藏红花等香水浸湿后再来供养。对于一贫如洗的穷人或者真正能够观想“一尘中有尘数刹”而作意幻供养的那些利根者,佛经中开许可以供养土粉、瓦砾等等。而自己本来拥有万贯家财,却舍不得用来上供下施,反倒摆出诵咒、观想等种种相似的理由而自以为是的那些人,其实是自己欺骗自己。而且,诸续部及窍诀中明明说“清洁美妙之供品”以及“配制清洁欲妙供”,而并没有说“肮脏污秽之供品”,因此,我们绝不可以将自己的残汤剩饭等肮脏不堪的物品作为供品,或者好的青稞留给自己吃,渣滓作为供物或磨成作神馐食子的糌粑等等。诚如往昔噶当派诸大德所说:切切不要自己享用新鲜的部分而将发霉的油饼、发黄的菜叶等供养三宝。将有辣味或腐败的酥油等作为神馐或者做成酥油灯来供养,而自己食用新鲜的酥油,这些都是耗尽福德之因,所以必须坚决断除。此外,在做神馐、食子等时软硬程度一定要做成与自己食用的一样,不能考虑简便易行而做成软软绵绵的食子团,阿底峡尊者曾经亲口说道:“西藏人是不会富足的,因为人们做的食子团(作朵马所用揉合了的糌粑)软软塌塌。”此外尊者还这样说过:在藏地,仅仅用水来积累福德也已足够了!在印度由于气候过于炎热而没有西藏这样清净的水。只要自己能够精进,那么以供养清净的水来积累资粮,也会得到想象不到的功德利益。作水供时要将七个供水杯等供器认认真真擦得干干净净,排列的时候间距也要适度,不可有过宽过窄、东倒西歪等现象,并且水中不能混有谷类、灰尘、含生等杂质,水器中的水也不能满满当当或极度不满,供台上不可有溢出的水流等等,一定要做到精致美观、令人赏心悦目。《普贤行愿品》中也说:“如是最胜庄严具”。无论是哪一种供品,甚至摆放、罗列的形式都要做到美观庄严、使人舒心悦意。这样,依靠恭敬诸佛菩萨之因便可圆满自己广大的福德资粮,因此我们必须竭尽全力去做。当然,在自己穷得钉铛响实在无能为力等情况下,以一颗清净的心供养肮脏的残汤剩饭、低劣物品等也未偿不可,因为诸佛菩萨并没有干净、肮脏执著的分别念,往昔也有贫女仲涅玛供养世尊酥油灯的公案。另外曾经有一位患了麻风病的女子在行乞的时候得到了一碗米汤供养声闻大迦叶尊者,当时一只蚊子落入汤里,麻风女试图除去蚊子,结果手指断落在米汤中。但是大迦叶尊者为了满她的心愿而喝了米汤,并作为自己全天的斋饭,这使得

麻风女无比欢喜,以此因缘她死后转生到三十三天。所以,供养曼茶罗时也是同样,以清净意乐、尽己所能做成纯净悦意的物品而供养是殊胜的要诀。戊六、积资之理:供曼茶罗等精勤积累资粮的方便在修道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修法。如续部中说:“未积资粮无成就,沙子不能榨出油。”不积累资粮而希望获得成就,如同想从河边的沙子中榨出油来一样,就算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挤压沙子,也不可能从中得到一点一滴油的成分。而想通过积累资粮来获得成就则好似榨芝麻得油一样,榨多少芝麻就会出多少油,哪怕是仅仅将一粒芝麻放在指甲上挤压,它也会使指甲变成油渍渍的。佛在经中也说:“未曾积累资粮欲得成就,好似搅拌水想得油;积累资粮欲得成就,恰似搅拌乳想得酥油。”因此说,获得终极殊胜的成就是圆满二种资粮的正果。正像前文中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圆满福慧资粮,就无法获得具备二种清净的佛果。怙主龙树菩萨也亲口说:“此善愿诸众,圆满福慧资,获得福慧生,殊胜之二身,。”意思是说,通过圆满有缘福德资粮而获得殊胜色身,依靠圆满无缘智慧资粮而获得殊胜法身。而且,暂时世间的成就也都来源于圆满资粮。如果自己从来没有积累过资粮,那么无论下再大的功夫也无济于事。比如,仅仅就眼前的受用、饮食、财物来说,有些人依靠以往积累资粮作为后盾,不费吹灰之力自然而然财源滚滚。可是有些人整个一生都是千方百计、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经商、务农等,结果却没有芝麻许收益,最终竟然落得个饿死的下场,诸如此类的事情,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目共睹的事实。再者,有些想通过修财神、护法神等得成就获财富的人也是一样,如果自己没有往昔所积累的布施果报,那么护法神们也爱莫能助。从前,一位深居山里的修行人生活拮据,一无所有,于是他便开始观修单坚护法神,结果真地修成了,已经达到了人与人交谈般的境界,可是却没有获得任何悉地。单坚护法神对他说:“因为你以前布施的果报一分一毫也没有,所以我实在无法给予你悉地。”一天,在众多乞丐的行列中这位修行人得到了一碗稀粥,回来后单坚护法神问他:“今天我给你悉地了,你知道吗?”那人说:“我仅仅得到了一碗稀粥,而且不只是我,所有的乞丐都得到了,不知道您所赐的悉地到底是什么?”单坚护法神说:“盛粥时,你的碗里落的一大块油脂就是我赐的悉地啊。”可见,如果自己实在不具备往昔所积累的布施果报,即使修财神法等也不能遣除贫穷。假设世间的财神等也能够赐予受用的悉地,那么

诸佛菩萨的威德、神变胜过他们百千倍,并且全部是未受嘱托而利益一切众生的,必定会在这个世界上降下受用妙雨一瞬间消除一切贫穷,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事实上也并不是这么一回事)。一切受用财富等唯一要靠积累福德才能获得,诚如古大德所说:“精勤如山王,不如积微福。”当今时代,在一些穷乡僻壤的地方,人们看到稍有受用地位之人,便大呼小叫地喊道“上师知!这个人多么多么的了不起啊”而大惊小怪。其实,如果遇到殊胜的福田,加上自己怀有一颗清净的心,达到这种程度并不需要积累很大的福德资粮。举个例子来说,在历史上我乳转轮王(佛书所说转轮王之一)曾经以七颗豌豆的布施果报,后来统治了三十三天以下;波斯匿王的福禄也是以往布施温热无盐食团的果报。昔日阿底峡尊者初来西藏时,当时整个藏地要比现在繁荣昌盛得多。可是尊者却说:“西藏真正成了饿鬼世界,在西藏居然没有一个能享受曾经对清净福田布施一斗青稞果报的人。”有些人之所以对于眼前微薄的财富、地位感到希奇罕见,原因有三:其一、自已孤陋寡闻,见识短浅;其二、对于现世过于贪著;其三、并没有一五一十地懂得前面所说无忧树之果等要诀的因果规律或者只是懂得而没有诚信。因此,如果相续中真正生起了无伪的出离心,那么即使见到现世中那些富如龙王、高如虚空、厉如霹雳、艳如彩虹的人,也一定会认识到这些没有芝麻皮许恒常性、稳固性的实质,进而必然像胆病患者见到油腻食物一样感到恶心、厌烦。当然,为了今生的受用圆满精勤积累资粮对世间平凡人而言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但是沾不上出世间正法的边,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是一位希求获得解脱果位的真正修行人,就必须像前面三番五次所强调的那样,做到如丢唾液般抛弃现世的一切贪执,背井离乡,奔赴异地,唯依静处,罹患疾病、乐观对待,死亡临头、坦然面对而精进修法。一位弟子曾经问无等塔波仁波切:“在如今的末法时代,对于一个修持正法的行人来说,很难得到衣食资具,我们是修财神法还是修学摄生术(避谷术,金丹术。宗教徒凭借花草药石以求延年益体之术),或者干脆走向必然的死亡?到底怎样做才好呢?”仁波切告诉他说:“即使修财神法,但如果没有往昔的布施果报,也很难以达到目的,而且内心想如理如法修行的人为了今生利益去修财神法也是矛盾的;摄生术也是同样,在繁荣兴旺的古代,土石水木等营养充足的当时倒是容易修成,而在营养已经殆尽的现代,修摄生术也不可能获利;走向必然的死亡也不合情理

,象如今这样的暇满人身将来难以复得,可是如果内心深处真正生起一种‘死与不死都无所谓,我决定修行'的观念,那么永远也不会缺衣少食,从来没有出现过修法者被饿死的先例。世尊也曾说:‘纵然发生一藏升(西藏容量单位名,约可盛青稞市制一斤又二、三两)面粉兑换一藏升珍珠的饥荒,佛陀的追随者也不会缺衣乏食。'”诸位佛子菩萨们积资净障也都是为了饶益遍满虚空界的一切众生。不用说成办自己现世的利益,即便是为了自利希求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也根本不属于大乘道。所以,无论是积累资粮还是净除罪障都必须为一切众生的利益着想,绝不能掺杂自私自利之心,这一点至关重要。倘若如此修行,那么自己的利益以及今生的幸福安乐等不求也会自然获得,如同点火的时候炊烟自然产生、播种青稞禾秸自然长出一样。为此,我们务必抛弃如毒般追求现世自利的这种心。丁二(古萨里)分三:一、古萨里之义;二、施身修法;三、断法之含义。戊一、古萨里之义:顿然断除四魔——积累古萨里资粮:这里所说的积累古萨里资粮舍施身体的略修法,本来《心性休息》中是与上师瑜伽结合在一起讲的,所以作为上师瑜伽的支分也并不矛盾。但在这里按照我的上师的言教传统,加在曼茶罗的后面讲。所谓的古萨里(恰美仁波切著《山法集》中云:“所谓古萨里,除三想(吃饭、解大小便、睡觉)外无其它世间俗事唯一心修禅定者”)是乞丐的意思,比如居于深山舍弃今生的瑜伽行者等得不到用来积累资粮的其它受用而依靠观想供施自己身体的一种修法。实际上,辛辛苦苦、勤勤恳恳所积累珍惜的一切其它物质也无非是为了养活自己的这个身体,为此每个众生必然珍爱自己的身体胜过其它一切受用。所以,为了断除对身体的爱执而进行供施身体与供施其它物质相比较,显然功德更大,利益更巨。如颂云:“供施马象成百倍,供施妻儿成千倍,供施身体十万倍。”玛吉拉准(雪域著名瑜伽母,依般若经典开悟后依止帕单巴桑吉为上师,创立了断法派)也说:“无贪施身体,未知为二资,珍爱蕴身体,佛母前忏悔。”戊二、施身修法:如果自己具有娴熟的观想能力,那么首先就可以观想神识腾空而起,一刹那变成忿怒佛母。倘若不具备这种能力,就在自己心间将心识的本体观想为玛吉黑怒母,她作起舞的站式,右手挥动弯刀于空中,左手持充满血的托巴于胸前,右耳旁有一个黑色猪面发出叫声,总之她具足所有忿怒装束。当口诵“啪达()”时观想神识经过中脉道从梵净穴完全出来后,自己的身体当下变成一具尸

体而猛然栽倒在地。这具尸体并不是现在身体的这副模样,而是极为庞大、又肥又壮、滑腻润泽的形象,大小等同于三千大千世界,观成这样一个尸首。接着将自己观想为玛吉黑怒母,右手用弯刀向自己那具尸体的白毫间一指,结果它的天灵盖即刻断掉。那个托巴也不像现在这样,它的大小也等同于三千大千世界。再观想忿怒母左手拿起那个托巴放在大如须弥山的三个人头支起的灶上,额头朝向自己;右手又用弯刀挑起尸体放在托巴里。之后在托巴上方的虚空中观想一个甘露自性的白色“亢()”字,托巴下方观想一个烈火自性的红色“短啊()”,在念诵“嗡啊吽()”的同时,观想从“短啊”中燃起熊熊烈火温暖了托巴内的尸体,使它溶解成甘露自性而沸沸腾腾,盈盈充满整个托巴,使得一切肮脏污秽的不净物变成水泡、浮膜的形态而向外溢出。气体接触“亢”字,结果“亢”字也变热,源源不断降下的红、白甘露混为一体,最后“亢”字完全化为光,与托巴内的甘露融为一体。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下文:自己念诵“嗡啊吽”时,观想以嗡字净除色香味等一切过患,以啊字增多,以吽字转变成一切所求的事物。也就是成为散布一切所愿之云的无漏智慧甘露的游舞与自性。接着在自己前面的虚空中观想有一个柔软舒适的宝座,上面安坐着大恩根本上师,上师的上方是根本传承上师,中间是本尊圣众。再观想在托巴口对面的虚空中有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智慧护法神和业力所成的护法神以及地方神、土地神等,在他们下方的大地上八万种魔众、十五种小儿恶鬼(1.柔软鬼牛身;2.兽王鬼兽身;3.作瘦鬼童身;4.作忘鬼狐身;5.持拳鬼乌鸦身;6.鬼女人身;7.轧米尕鬼马身;8.贪欲鬼金刚身;9.腹行魅女犬身;10.臭魅猪身、11.作愁鬼猫身;12.禽魔禽身;13.顶臂鬼鸡身;14.八面鬼枭身;15.吊眼鬼蝙蝠身)等魔众为主客的三界六道一切众生就像日光汇集尘埃一样。接着观想上方所有的根本传承上师佛菩萨均用具有金刚管的舌头吸引甘露的精华来享用,以此使自己圆满了资粮,净除了罪障,所失毁的誓言也得以清净,获得了共同殊胜成就。随后再观想中间的四续部六续部本尊等所有尊众,以各自特有标帜也就是具有空心的金刚、法轮、珍宝、莲花、金刚十字架(十字形,如交叉金刚杵等)等舌头吸引甘露之精华来享用,以此使自己圆满了资粮,净除了罪障,所失毁的誓言也得以清净,获得了共同殊胜成就。又观想空行勇士护法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以具有日光空管的舌头吸入甘露精华而享用,以此使自己圆满了资粮,清净了

业障,遣除了一切修持菩提胜法的违缘障碍,增上了一切顺缘所欲的善妙资粮,这就是上供素斋。如果自己具有娴熟的观想能力,就将自己观想成玛吉黑怒母,从心间化出白、蓝、黄、红、绿五色事业空行母成百上千、不可胜数,好似日光照射下的微尘弥漫一般,她们将智慧颅器中装满的无漏精华甘露施给三界六道的每一个众生,使他们心满意足。如果自己不具备这样纯熟的观想能力,就将自己观成忿怒母,左手将托巴中熬好的甘露洒给三界六道一切众生,普降甘露雨,使所有众生痛快畅饮之后心满意足,这就是下施素斋。接下来观想从沸腾的甘露蒸气中散发出沐足水、鲜花、熏香、酥油灯、香水、神馐、乐器、八吉祥徽(吉祥结、妙莲、宝伞、右旋海螺、金轮、胜利幢、宝瓶、金鱼)、轮王七宝、幡伞、宝幢、华盖、千辐金轮、右旋海螺等等不可思议的供云,将这一切的一切均敬献上供对境,以此圆满自他一切众生的资粮、清净业障,这是上供花斋。再观想从中如雨般降下六道所有众生各自所需求的一切资具,使他们全部欢欣喜悦、称心如意。尤其是自己从无始轮回以来到现在,(必定欠下了许许多多的债,)比如杀生短命的债、夺财贫穷的债、殴打多病的债、上者救护的债、下者恭敬的债、中者友爱的债、高官住房的债、卑微田地的债、亲友近邻的债、子孙牲畜的债、享用饮食的债、穿著衣服的债、债债相联的债、挤取乳汁的债、役使驮运的债、开垦荒地的债、消费使用的债等等宿债,此时此刻,观想一切男女冤家债主手拿容器前来讨寿讨命、讨骨讨肉等等,犹如债主索债般蜂拥而集,他们各自所求的各不相同,不管他们求什么,都满足他们的愿望,求食施食,求衣施衣,求财施财,求乐园施乐园,求乘骑施乘骑,求住房施住房,求亲友施亲友,如雨般降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从而了结了宿缘、偿清了宿债、化解了宿怨、清净了罪障,那些冤家债主也全部心满意足,皆大欢喜。剩余来,对于那些语言无力、势力薄弱以及跛、盲、聋、哑等为苦所迫的所有六道的可怜众生,给他们各自所求的事物,无依无怙者面前作为他们的依怙、无有友军者面前作为他们的友军、无有亲朋者面前作为他们的亲朋、无近邻者面前作为他们的近邻,赐与病者康复的灵丹妙药,赐与亡者起死回生的甘露,赐与跛者神足,赐与盲人智慧眼,赐与聋人无漏耳,赐与哑人智慧舌等,他们受用后心满意足,远离了六道各自的一切业感、痛苦、习气。最后所有男众均获得圣者观世音的果位,所有女众均获得圣者度母的果位,从而彻底根除了三界轮

回,这是下施花斋。直到观想得一清二楚为止,期间一直尽力念诵:念诵完毕,在不缘能供、所供及供境的无缘境界中入定。所有断法论典中本来宣说了素、荤、花、黑四斋,但这里只是列举了素斋及花斋而没有提及荤斋与黑斋。当今时代有些自诩为断法者的人认为,所谓的断法就是通过残杀、砍剁、殴打、驱逐等手段彻底消灭那些凶神恶煞的一种粗暴事业,所以他们始终都是怒气冲冲、煞气腾腾,摆出一副气势汹汹、洋洋自得的姿态,他们觉得必须要像阎罗狱卒一样威风凛凛,盛气凌人。他们在对病人等实施断法的过程中,也是以怒不可遏的暴力行为,瞪着碗大的双眼、怒目而视、咬牙切齿,同时握紧双拳、连锤带打,甚至将病人身上穿的衣服也撕得破破烂烂。他们自以为这样便可以降伏鬼神,孰不知这种做法实在是大错特错。玛吉拉准空行母也说:对于从无始时以来以恶业为因、被恶缘之风所吹、接连不断处在迷乱显现之中不断感受痛苦、死后也将立即堕入恶趣深渊的那些凶猛残暴的鬼神,我是以大悲的铁钩勾召它们,以自己的温热血肉布施它们,以慈悲菩提心转变它们的心,并将他们摄受为自己的眷属。可是未来(末法时期)那些‘伟大的断法者'却认为断法就是残杀、驱逐、殴打我以大悲铁钩勾召的凶神恶煞,这完全是邪断法,也是魔教兴盛的标志。她还预言将来会出现九种黑断法等邪断法,因为这些都是认为离开慈悲菩提心而只是通过残暴行为降伏鬼神的邪法。这种做法虽然可以降伏一两个势单力薄的鬼魔,但如果遇到一些凶猛残暴的鬼神,反而会陪上自己的性命,这一点依靠我们日常生活中亲眼目睹的许多实例也足可以证明。特别是对修行正法的人来说,很难以了知他们所得到的降魔加持等能力是真正的道相功德还是魔障,因为大多数鬼使神差的人表面上也具有神通、威力等等,但从长远来看,他们的言行举止肯定与正法越来越相违,到了最后甚至连芝麻许的善心也荡然无存,结果自己得到的就是背着重如须弥山的信财异熟债。而且得到的蝇头小利对今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到头来连维生的衣食也无处寻得,或者即使得到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以致于冻死饿死,正如前面所说,这些人死后也一定会转生在孤独地狱等恶趣当中。戊三、断法的含义:断法所要降伏的妖魔鬼怪,其实并不在外界而在内心。外境错觉显现为鬼神的形象也都是由没有根除我执、我所执的傲慢产生的。玛吉空行母说:“有碍(外境的地神、鬼神、地水火风、疾病灾难等)无碍魔(贪嗔痴等八万四千烦恼),喜乐(自以为修法、境界等如

何如何高而沾沾自喜之心)傲慢魔(即我执烦恼,本无五蕴而执著为有之我和我所者),其根为慢魔。”所谓的魔就是我执傲慢魔。空行母还这样说过:“众魔为意识,凶魔乃我执,野魔即分别,断彼称断者。”米拉日巴尊者也曾经对岩罗刹女说道:“比你更厉之魔是我执,比你更多之魔是意识,比你更纵之魔是分别。”关于断法的分类,玛吉空行母说道:“漫游险山外断法,弃身施食内断法,唯一根除义断法,具此三断乃瑜伽。”所以,一切断法行者彻底根除了所有无明迷现的根本——我执,就称为“唯一根除义断法”。在没有断除我执之前,外境迷现的魔杀也杀不了,打也打不倒,压也压不住,赶也赶不走,就像火没有熄灭之前烟无法灭尽。同样的,在没有根除内心的傲慢魔之前,由它的功用所产生的外境迷现的鬼神不可能消失,诚如岩罗刹女对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未了魔乃心之根,似我之魔不可数,你虽劝逐我不去。”至尊米拉日巴也说:“执魔为魔遭损害,知魔为心获解脱,证魔为空即断法。此魔罗刹男女相,未证之时乃为魔,制造障碍作损害,若证悟魔即本尊,一切悉地从汝生。”所谓的断法是指彻底根除内心执魔的分别念,而不是指残杀、殴打、驱逐、镇压、消灭外魔,因此我们一定要弄明白的一点是,所断的魔不在外界而在内心。一般来说,大多数其它教派将一切事业的利齿、粗暴的威力,矛头箭锋指向外面,对外境的怨敌魔障展示降伏的事业,可是我们的这个教派并非如此,诚如米拉日巴尊者所说:我们这个教派的宗旨就是彻底根除我执、抛弃世间八法、令四魔无地自容。一切修行就是向内反观自心,将所有的能力、威力、精力全部用在根除我执上。所以说,喊一百遍“救我护我”不如诵一次“吃我携我”的好,向一百位本尊祈求救护,不如将身体施舍给一百个鬼神为食的好。如(玛吉拉准空行母)说:“病人交付于鬼魔,送者托付与怨敌,口诵百遍救护我,不如一遍食携我,此乃佛母我法轨”。如果断除了内在执魔的根本,那么一切现相都会显得清净,,也就出现了所谓的“魔类成为护法神,护法换面成化身”。如今有些不懂此理而自诩为断法者的人认为外境中存在实有的鬼神,并且恒时处于不离执魔的境界中,结果一切显现真地成了妖魔鬼怪,自己整天心神不定、忐忑不安,也常常对别人说:“山上有魔,山下有魔”“这是鬼,那是魔”“那是妖精,我看见了并且捉住它,最后将它杀了”“你身上潜伏着一个魔,被我赶走了,而且它还回头看了你一眼呢”等等,这些绝对是妄言骗人、胡说八道

、信口雌黄。当这个时候,鬼神饿鬼们得知这种情形之后便缠着他们,他们走到哪里,鬼神便跟到哪里,如影随形般不离左右,并且进入那些心胸狭窄、容易控制的女人等相续中口口声声地说:“我是神”“我是鬼”“我是死人”“我是你的老父亲”“我是你的老母亲”。更有甚者还说:“我是本尊”“我是护法神”“我是单坚”等等,并且妄言授记、胡说神通。鬼神欺上师,上师骗施主,就像世间的俗话所说:“父被子欺,子被敌骗。”五浊恶世的象征真地已经现前了,国土也是被魔王统治着,正如邬金莲花生大师曾经授记说:“浊世男心入男魔,女人心中入女魔,孩童心入独角鬼,僧人心中入冤魔,每藏人心入一魔。”又说:“将独角鬼视为天尊的时候,也就真正到了藏人受苦的时代。”这种预言的时间看来现在已经来临了。所以,我们绝不能将表面似乎显现的外在迷现的鬼神魔障形象看成是真真实实存在,而要将这一切观为如梦如幻的游舞来修炼自心。暂时现似能害所害的鬼神、病人也都是由往昔恶业错觉的因所导致的,从而结成了能害与所害的关系。因此,对他们千万不能有亲疏、爱憎之心,而要平等观修慈悲菩提心,彻底根除贪爱自己的我执,将生身性命毫不吝惜地施给鬼神作为食物,息灭它们相续中的嗔恨、粗暴,诚心诚意地讲些能使他们相续趋向正法的法要并发愿,最终将执著自他能害所害、圣现魔现、自他的患得患失、贪爱憎恨、贤劣苦乐等一切分别念斩草除根。如颂云:“无圣无魔见之要,无散无执修之要,无取无舍行之要,无希无忧果之要。”一旦大彻大悟一切能害所害均是法性等性,就断绝了内心傲慢魔的根本,也就现前了究竟义断法。虽具无我见然我执重,虽断二执然仍起希忧,我与如我我见众有情,愿证无我实相祈加持。积累资粮——供曼茶罗与古萨里之引导终上师瑜伽首先依止胜师如教行,中间百般苦行而实修,最后密意无二得师传,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丙五(自相续中生起证悟智慧之究竟方便——上师瑜伽)分三: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二、上师瑜伽实修法;三、传承上师简历。丁一、上师瑜伽之重要性:总的来说,要想修行一门正法,首先必须寻找一位具足一切法相的真正上师善知识,然后依教奉行、对上师生起真佛之想、诚心诚意地祈祷上师,这一点十分重要。经中也说:“胜义谛是依靠信心而证悟的。”此外,阿底峡尊者也曾经亲口说道:“诸位法友,在没有获得菩提之前需要依止上师,因此要依止殊胜善知识;在没有证悟实相之前需要闻法,因此要谛听上师的教授;

一切安乐均是上师的加持,因此要报答上师的恩德。”喀喇共穹格西说:“必须认识到上师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成就的作者。即使精通三藏,但如果不恭敬上师,对上师没有诚信及感恩戴德之心也不会有所收益。”尤其是,密宗金刚乘的一切道法中,唯独上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因而所有续部中都讲述了上师瑜伽的修法,并且指出这一修法比观修一切生圆次第更为殊胜。如续部中云:“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此宁提金刚藏乘自性大圆满的观点,既不是像下乘那样凭借伺察、推理等方式来抉择甚深意义,又不是像下续部那样依靠共同悉地而获得究竟殊胜悉地,也不是像其它上续部通过第三灌顶的喻智慧来直指义智慧,而是认为唯一依止一位传承如纯金丝线没有沾染破誓言的锈一样具有殊胜证悟的上师,将这位上师看成真佛,以坚定不移的虔诚信心与恭敬心猛烈祈祷,使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也就是说依靠上师的加持力使自相续中生起证悟,就像前所引用的“当知胜义俱生智,唯依积资净障力,具证上师之加持,依止他法诚愚痴。”萨日阿哈尊者也说:“师言入于何人心,犹如现见手中宝。”此外,全知法王无垢光尊者也在《虚幻休息》中说:“依靠观修生圆次第等各道本体不能解脱,因为它们还需要依靠行为及助缘等。唯以此上师瑜伽自道本体才能使自相续中生起实相的证悟,而得解脱,所以说一切圣道中上师瑜伽最为甚深。”《誓言庄严续》中云:“十万劫中勤观修,具相随好之本尊,不如刹那念师胜,念咒修法千万遍,不如祈师一遍胜。”《阿底庄严续》中也说:“观具恩上师,于头顶心间,或于手掌中,千佛之成就,彼人亦可得。”至尊果仓巴(他一生闻思,在喜玛拉雅山和匝日神山苦行,弘扬竹巴噶举派佛法,摄收了众多弟子,著作有四大函)也亲口说过:“若修上师瑜伽法,尽除过患德圆满。”又说:“虽多修持生次第,然修上师为无上,虽多修持圆次第,然诚依师为无上。”另外,哲贡炯巴仁波切(是哲贡噶举派的创始者,建造了帕智寺,被誉为第二龙猛菩萨,在73岁时摄受了18万僧众,在各地弘扬噶举派的佛法)也曾说:“上师四身雪山上,敬信之日若未升,不降加持之水流,故当勤修敬信心。”至尊让热日巴说:“若不祈祷上师尊,求无分别之智慧,如朝北洞中待日,彼无境心融合时。”因此,无伪实相的证悟唯有依靠以恭敬诚信之心来修上师瑜伽,才可以在自相续中生起,除此之外依靠其它任何方法都无法证悟。那诺巴尊者尽管是精通三乘的班智达

,能折服一切外道,但在布扎玛希拉寺担任守护北门的班智达时,智慧空行母告诉他:“你只是精通词句而并没有通达意义,所以仍然需要依止上师。”于是尊者便遵照空行母的授记£?历尽千辛万苦而依止帝洛巴尊者。到了一定的时候,上师对他说:“这般宣讲开示还不了达。”说罢便用鞋底猛击他的额头,结果那诺巴尊者的相续中顿时生起了实相的证悟,达到了与上师的密意平等一味的境界。据说阿阇黎圣者龙树丢了一把鼻涕,他的弟子龙菩提全部拾起来吃了,依此而获得了殊胜成就。此外,持明无畏洲也曾经亲口讲述道:“我也是因为拜读了第二大佛(这里指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论著后,相续中认为他老人家就是真佛的想法油然而生,一心一意地虔诚祈祷,承蒙尊者的智慧身摄受,从而自相续中生起了自然本智,从此以后我才开始引导数以百计的求法者。其中具精进者获得了出世间禅定,有智慧者不入分别伺察的歧途,他们都真正地意识到胜义谛的证悟完全依靠对上师万分的恭敬和坚定的诚信这条途径。”大译师贝若扎那(藏地最初出家七人之一及三大译师之一)流放在甲摩擦瓦绒地区期间,有一位年近八旬老迈龙钟的老人名叫邦甘麦彭滚波,上师将禅带系在他的身上,禅杖靠在他的腰间,对他传讲了上师瑜伽修法,结果他的相续中生起了直断本来清净的真正密意,最后身体散为尘埃而成佛……。所以说,所有九乘次第的法门当中再找不到比这一上师瑜伽更为殊胜的深道了,虽然把它命名为加行,实际上一切正行道的究竟要诀就是它。如果我们能够随时随地始终如一地将上师瑜伽作为修行的核心,即使没有任何其它修行也可以。所以,诚心诚意、尽心尽力修上师瑜伽,非常非常关键。丁二(上师瑜伽实修法)分三:一、明观福田;二、七支供;三、专心祈祷。戊一、明观福田:观修刹土实际上是广大心力的境界,观想圆满具足一切庄严法相、光明遍照诸方的莲花光宫殿,在它的中央将自己本体观为益西措嘉空行母,这样观想有三个原因:也就是堪为灌顶法器、生起空乐智慧、令上师欢喜摄受的殊胜缘起;形相观想成至尊金刚瑜伽母,身色鲜红,一面二臂三目,以急切专注的眼神盯着上师心间。所谓“急切的表情”指的是就像一见到上师无比欢喜、十分匆忙的神态。右手在空中摇动能唤醒无明愚痴睡眠的髅鼓,左手在腰际部位执着根除三毒的弯刀,周身赤裸佩带骨饰、花鬘悬垂,观想这样一个显而无自性宛如空中出现彩虹一样的形象。接着再观想头顶一箭左右的上方虚空中有一个由奇珍异宝组成的十万瓣的莲花垫,

它上面是日轮,日轮的上面是月轮,月轮的上面本体是三世诸佛的总集、无等大悲宝藏具德根本上师,形相为邬金大金刚持(莲花生大师),身色白里透红、光滑润泽,一面二臂,双足以国王游舞式而坐,身著大氅、法衣、咒士衣,头戴莲花帽。莲花生大师的这顶冠冕有三种不同类型,邬金第二佛既不是由父因所生也不是由母缘所成而是在西南具乳海中的莲花花蕊间,于顿生觉性中诞生并证悟现有本基圆成的,当时诸位空行母赐予作为他部主标帜的冠冕,叫做“莲花苞帽”;莲师在八大尸林中行持禁行,行为远离善恶之边的时候,诸位空行母赐给作为他功德标帜的冠冕,名为“鹿耳帽(根据根登秋佩所著《游国记》藏文拉萨81页解:夏瓦即鹿子,宁即耳,夏瓦宁帽指形状似鹿耳的冠冕,故称为鹿耳帽)”;莲师在萨霍国(藏史记载,是古印度东部一小国地名,在今孟加拉地区)被国王哲拉活活燃烧的时候,他的金刚身不受火大灾害的侵袭,全身赤裸显得凉凉爽爽一样如如安坐在莲花中央。当时国王惊奇不已,生起信心,于是下令:“打开新锦缎宝库的门,取出我所有的衣冠!”这位萨霍国王将一切妙衣、服饰,连同国政、眷属一并供养给莲师,当时国王所敬献的那顶冠冕就称为“莲花见解脱帽”。这里指的就是这顶莲花见解脱帽,或者叫做具瓣五部帽。这顶冠冕内外双层表示生圆次第双运;顶端三尖表示三身;五种颜色表示以五身来利益众生;日月表示智慧与方便;蓝边装饰表示三昧耶无边无际;金刚宝顶表示三摩地如如不动;鹰鹫的顶翎装饰表示见解证悟到极点、修行已达究竟。莲师右手在胸前以契克印持着纯金的金刚杵;左手平托着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长寿宝瓶,瓶口用如意树严饰;莲师的左腋下明妃空行佛母以隐蔽式持着卡张嘎(指天杖),卡张嘎的顶端三尖表示本体、自性、大悲三者;干湿旧三种头骨表示法、报、化三身;九个铁环表示九乘次第;五种彩绸表示五智;装饰着死人与活人头发表示在八大尸林中以禁行来摄受所有鬼女、空行母。接下来明观莲师的周围五光网眼的范围当中彩虹旋绕,中央有印度八大持明、藏地君臣二十五尊等浩瀚如海的三根本、护法神,他们都是超凡入圣的形象。总的来说,修上师瑜伽有三种不同的观修方法,在皈依的时候将皈依境中的上师观想成重楼式,也就是莲师头顶上明观一切大圆满传承上师以重楼式而坐;念修金刚萨埵的时候观想为总集珍宝式,也就是一切根本传承上师集于上师金刚萨埵一身中;修上师瑜伽的时候观想成垒环式,也就是大圆满诸位传承上师以及一切浩瀚如海的三根

本护法神围绕在邬金莲师周围犹如众人集会般安坐。这样观想完毕之后念诵下文:联想句义而明观,并以猛烈诚信恭敬之心而念诵: 念诵完了紧接着观想铜色吉祥山莲花光宫殿一切所依及能依尊众真实降临,就像水注入水中一样融入自身——所观想的誓言尊者中,成为一体。戊二(七支供)分七:一、顶礼支;二、供养支;三、忏悔支;四、随喜支;五、请转法轮支;六、祈请不入涅槃支;七、回向支。金刚乘道的方便可谓多之又多,加上无需历经艰难困苦,完全是利根者的行境,所以具有广大心力者通过积累资粮、不断修学,在一刹那中也可以圆满显宗在一大劫中所积累的资粮,依此即生当中便能获得解脱。无上密宗的福田中堪为之最的也必定是指独一无二的金刚阿阇黎,所以七支供也附在上师瑜伽后面来讲。积累资粮的无量法门全部可以包括在七支供之中。己一、顶礼支:观想自身化现为成百上千无数无量刹土的微尘数,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也与自己一同顶礼,念诵下文:一般来说,修行引导没有完成五十万遍的人,顶礼与皈依偈等合在一起来修也可以,尽管也有这样的修行传统,但是这里作为真实顶礼的引导,与上师瑜伽合在一起来修是最为适宜的。顶礼的时候,身顶礼就是指身体作礼拜;语顶礼是指口中念诵顶礼句或祈祷文;意顶礼是指满怀诚挚恭敬的心意念:上师您无所不知,我全心全意依赖您。并观想我与一切众生一同顶礼等身语意三门集中精力这一点至关重要。如果不这样,而是一边顶礼一边东张西望,胡言乱语,心不在焉,当右方有人来来往往、说话交谈时,眼睛与心思便转向右方,结果双手也就合十到左脸颊上面了;当左方出现类似的情况,眼睛心思又转到左方,这样一来双手又合十到右面颊上了。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如果思想涣散、随境所转,只是身体在那里东倒西歪地进行顶礼,除了自己的身体白白受累以外没有任何实义。不仅如此,而且顶礼的时候双手必须宛如含苞待放的莲花一般空心合拢,绝不可以掌心毫无空隙地并拢或者仅仅以指尖接触等等。如《大解脱经》云:“如莲花待放,合掌于顶上,无量身云聚,敬礼十方佛。”如《功德藏》中说:“并非随意身顶礼,心间合十恭敬相,合掌当如莲花苞,或如嘎屋盒之形。”接着依次下来,合掌在头顶清净身障,合掌在喉间清净语障,合掌在心间清净意障,然后五体投地。所谓的五体是指前额、两手掌与双膝。五体着地而礼拜有清净五毒烦恼的障碍、获得身、语、意、功德、事业五种加持等必要,因此我们要这样来做。站起身时

腰应挺直,身体站立双手合掌,再接照前面那样重新匍伏顶礼。如果双手没有按照要求认真合掌而只是甩动一下,膝盖及额头不接触地面仅仅弯一下身,站起来时腰也不端端正正挺直,这样弯弯曲曲来作礼等举动都是大不恭敬的表现,所以绝对不允许。佛经中说:以弯曲顶礼的异熟果将来转生为驼背者,也就是背上长大瘤的侏儒佝偻之人。我们是希望获得功德而顶礼的,如果转成这样奇形怪状的丑陋身体,顶礼也就大可不必了。所以,顶礼的数目不在于多,最重要的是每作一次礼拜都要尽力做到正规、如法、准确。如果考虑顶礼轻松省力而在陡峭的山坡或者某种依靠物的上面等顶礼,没有少许实义。当今时代有些人前去拜见上师等时,首先作一稍微如理的顶礼后,再屈身问讯两次,据说这是对重要人物的恭敬礼节,没有智慧的大多数人居然也跟着去学,这简直是荒唐至极的行为。作为求法者,甚至对顶礼的方式不懂,也必须要通过在上师面前听闻而了知,懂得之后要做到随时随地念念不忘而实际应用。即使是这般简便易行、浅显易懂的法,但如果不实际去修持,那么求得佛法也没有任何实义和结果。所以,身为求法学法者,包括做一次顶礼在内的一切行为都要远远超过那些不懂正法的人。以前米拉日巴尊者来到鄂巴上师面前求法,当时鄂巴上师正在为众多僧人传讲《二观察续》。米拉日巴尊者从远处参拜。鄂巴上师也满面笑容脱帽还礼,并且说:传法间歇的缘起也很不错,看样子,那边的人作礼的风格是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传承的顶礼方式,去问一下他是谁?本来,依止上师后求法要像氆氇染色一样与以前截然不同,殊胜上师的行为如何,作为弟子也要原原本本地随着学。例如,将氆氇放在染料当中,虽然所染成的色彩可能有好坏的差别,但是氆氇又怎么可能与先前没有放入染料中时相比没有改变呢?当今时代有些人,法倒是求了不下百次,可是自相续与从前比较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所作所为和世间俗人无有一点一滴的差距,这种人就叫做佛教油子,或者失毁誓言之因,正如所谓的佛法可以调伏恶人,却无法调伏佛教油子,酥油可以软化坚硬的皮革,却不能软化装酥油的皮壳。这类人虽然已经听过善法的利益、罪业的过患、佛陀的功德等等,但始终认为这只不过是那样说说罢了,在他的相续中根本生不起少许的定解和信心。即使圆满正等觉亲自降临对他也起不到作用,邬金莲师也曾说:“切莫摄受佛教油子之眷属,切莫亲近失毁誓言之道友。”因此,就算了知一句正法的意义也必须要知道融入自相续而实地修行。我们

依止上师的目的就是观察上师身语意的行为进而效仿随学,正如世间的俗语也说:“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自相续取受上师所拥有的内外密功德,需要像泥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本来所谓的顶礼也只是一种恭敬尊重的形式,所以顶礼的方法也有多种多样,而且各个地区的顶礼方式也无定法,然而在这里,对于上师依照佛经中的顶礼方式而讲的言教,自己本来一清二楚,可是却以轻轻松松投机取巧或者摆出傲慢自居的架势而不认真顶礼,就证明是不恭敬顶礼对境的轻蔑态度。因此我们必须了知好似付税一样的相似顶礼只能给自己带来过患而无有任何必要。相反,按照要求如理如法地进行顶礼有无量的功德。从前,一位比丘顶礼有佛陀头发、指甲的佛塔,阿难尊者请问释尊他顶礼的功德,世尊答言: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然而这还不能达到其顶礼功德的边际。”此外,经中说:佛陀的无见顶相(顶成肉髻相,乌瑟腻相。如来布施精舍等殊胜净室,故感得顶上有肉隆起如髻之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之一)是从恭敬顶礼应敬之上师士夫中得来的。也就是说,顶礼是形成究竟圆满正等觉无见顶相的因。己二、供养支:如前面供曼茶罗的时候所说将自己实际拥有的财富以正规、如法、清净的方式,心里无有吝啬的束缚、不带有矫揉造作、故意卖弄的心态而摆放整齐,把它作为所缘对境。接下来观想鲜花、熏香、酥油灯、香水、神馐等,以及无量殿、地方豪宅、经堂、轮王七宝、八吉祥徽、十六金刚天女等轻歌曼舞,弹奏特有的乐器,将天上地上琳琅满目的一切人天供品,以追随普贤菩萨的幻变供养方式来作供养,也就是说,凭借普贤菩萨的等持力,自己心间放射出等同于百千俱胝无量佛刹尘、五颜六色的光芒,每一光端又化现出一尊与前面相同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位心间也都放射出与前面一样的光芒,并且光端又幻现出无数不可思议的普贤菩萨,他们每一尊也都以不可思议无量无数的供品供养十方佛及佛子,这就是所谓的“普贤云供”。这样尽己所能意幻供养的同时念诵下文:只要自己具备供养的能力,那么诸佛菩萨肯定具有享用的能力,因此凡是世间界中有主、无主应有尽有的人天受用,我们都观想拿来作供养。自己有多大的观想能力,就幻化多少来供养,从圆满资粮的角度来说,这种意幻供养与真实财物供养没有丝毫差别,所以不必认为自己没有供养的资具,其实,随时随地,自己别人所拥有的一切资具或者说凡是当亲眼看见万事万物,心里首

先观想:供养三宝、供养根本传承上师。甚至见到路边涓涓流淌的清清小溪,或者遍满鲜花的一方平原等任何赏心悦意的事物,都要意念供养三宝,这样观想在不知不觉当中顺便就可以圆满资粮,所以我们一定要这么去做。己三、忏悔支:痛心疾首地发露忏悔从无始以来流转轮回迄今为止自己能回忆、不能回忆所造的堕罪,也就是身语意三门所造的十不善、五无间、近五无间罪(与五无间罪相同的五种重罪:污比丘尼、杀见道菩萨、杀有学僧伽、夺僧伽资具和拆毁灵塔)、四重罪(1.居智者之首位;2.享用密咒师的财产;3.不居比丘顶礼之前;4.享用修行人的食物)、八邪罪(1.谤白法;2.赞黑法;3.障碍行善者积资;4.扰乱信士之心;5.已入密乘者背弃上师;6.已入密乘者远离本尊;7.已入密乘者脱离道友;8.已入密乘者舍弃坛城)以及掠夺三宝财物等一切罪业,痛下决心从今以后永不再犯……就像前面念修金刚萨埵之引导中所讲的那样以明观四种对治力而忏悔,接着观想一切罪障在自己的舌头上汇集成黑团,通过福田(皈依境)尊众的身语意放射光芒照耀,由此就像洗涤污垢一样净除了罪障。之后念诵:己四、随喜支:对于诸佛为了利益群生而转大法轮、一切菩萨的广大行为、所有众生随福德随解脱分的善法以及自已过去所积累的、如今正在做的、将来必定行持的一切善根,都诚心诚意、满怀欣悦而随喜,并念诵:具体来说,九乘次第的一切法无不包括在世俗、胜义二谛当中,所以我们要随喜的就是二谛所包含的自他一切众生有漏与无漏的所有善法。如此随喜,功德无量:从前,胜光王迎请世尊及其眷属,供斋四个月,并供养一切受用。当时,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里想:这位胜光王也是由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这样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又遇到释迦佛这样殊胜的福田,如今仍然积累这般广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希有了。她完完全全是发自内心随喜,因此获得了无量福德。世尊对这一点清清楚楚,在傍晚回向功德时问国王:“你所积累的这份福德善根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获得福德更大的人呢?”国王说:“谁的善根大就回向给谁吧。”于是世尊先念那位贫女的名字作了回向。连续三天一直都是这样作回向的。为此,胜光王十分不悦,便与诸位大臣商议对策。国王问:“如何才能使世尊不这样作回向呢?”大臣们献计献策:“明天世尊和他的眷属前来应供的时候,当许多饮食溢到器具外面以后,如果那些乞女来要拾取,我们就连赶带打,这样定会有效。”这般商定下来,到了第

二天那位随喜供养者的贫女又来拾取溢出来的食品时,受到阻拦并遭到殴打,不由得生起嗔心,结果摧毁了善根。当天佛陀便念国王的名字作了回向。所以说,善不善的差别丝毫也不在言行举止上,而唯一凭着自己的这颗心来定,正如前面三令五申所强调的那样,当见到他人行持善法时,如果以清净的心态来看待别人的一切善举进而诚心诚意欣然随喜,并将它的善根回向圆满菩提,那么你所积累的资粮绝对远远超过以竞争心对待他人行善或者以傲慢心想“我定要做如此善事”等等装模作样地行持为希求现世名誉、世间八法毒气所充斥的广大善法,关于这一点佛在《教王经》中作了详细说明。恰美仁波切也说:“听到他人行善时,若舍不善嫉妒心,并以欢喜心随喜,佛说获得同等福。”《汇集经》中也说:“三千须弥可称量,随喜善根不可量。”因此说,这种随喜是事半功倍的法,所以我们应当随时随地付诸实践。己五、请转法轮支:当佛菩萨、上师、善知识等一切肩负广大利他重任的正士因为众生的逆行倒施及忧心劳身而生起厌烦,不讲经说法而安住寂乐境界的时候,观想在他们面前我幻化出百千俱胝无数身体,供养法轮、珍宝等,祈请他们广转法轮,并念诵:总的来说,一切佛法可以包括在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当中。或者将它分为:集聚招引外三乘,即声闻、缘觉、菩萨三乘;苦行明觉内三乘,即事续、行续、瑜伽续;随转方便密三乘,即玛哈、阿努、阿底,共为九乘。为了调伏所化众生,祈请他们广转相应的法轮。己六、祈请不入涅槃支:在这个世界或者其它所有刹土中,任何上师、佛菩萨已完成了利众事业准备趋入涅槃的时候,观想在他们面前,就像往昔珍达优婆塞祈请世尊住世那样,自身幻化出成千上万的身体同时祈请诸位圣者直至轮回没有空无之前一直长久住世、饶益众生,并念诵:己七、回向支:以现在的善法为主自他三世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完全像文殊童子回向一样以无缘智慧印持而回向给一切众生,并念诵:无论在何时何地,不管做任何大小善事,结尾时千万不能忘记做回向。如果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事,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会耗尽。如果回向于获得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但是它的善根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就不会穷尽,反而日日增上。如《慧海请问经》中云:“水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同样,自己希求获得声闻、缘觉、圆满菩提等究竟果位也好,希望得到善趣人天的身体或者长命百岁、相貌端严等暂时的

果报也好,不论为了什么目的,所成办的善根最后都要为此而作回向。如哲贡觉巴仁波切说:“二资如意宝,若无发愿拭,不生需求果,故当勤回向。”因此自己所行的善法能否成为圆满菩提之因都取决于回向之力。无论积累多么广大的有为善法,但如果没有以回向来驾驭(印持)就不能趋入解脱道。诚如卡隆巴格西所说:“一切有为善法乃无记,回向众生方得广大利。”而且,为自己的父母亲友等做法事以及为利益亡者等而作佛事,如果不做回向,他们就不会获益。如果回向给他们,就会获得所向往的收益。从前,广严城的人们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世尊,供养午斋。前来迎请的人们离开之后,有五百饿鬼来到世尊面前请求道:“明日广严城的人们供养世尊及眷属午斋的善根回向给我们吧。”世尊明知故问:“你们到底是谁呀?广严城人们的善根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那些饿鬼回答:“我们是广严城这些居民的父亲母亲,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世尊说:“那么明日回向时你们也来,我们再可以做回向!”饿鬼们说:“我们投生为这般低劣的身体,感到十分惭愧,实在不敢前来。”世尊呵责道:“你们造恶业的时候本该羞愧,可是那时候你们却不知羞耻,而现在已经投生成低劣的身体,惭愧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不来就没办法回向给你们。”饿鬼们连忙说:“那么我们一定来。”说完便离开了。第二天回向时,那五百饿鬼前来请求将善根回向给它们。广严城的人们惊慌逃窜。世尊说:“诸位不必惊慌,这些众生是你们自己的父母所转生的饿鬼,它们是这样说的,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世尊便回向道:“此施诸善根,愿彼利饿鬼,离饿鬼劣身,获得善趣乐。”结果那些饿鬼死后都转生到三十三天。此外,至尊米拉日巴也曾经说:“山间静修大行者,及作供养之施主,彼二具有成佛缘,缘起精华即回向。”这样作回向要成为圆满正等觉的因还必须以三轮无缘智慧摄持,否则,如果被三轮实执的垢污所染,就叫做具毒回向。如《汇集经》中云:“犹如食用杂毒丰美食,佛说缘于白法亦复然。”所谓的“三轮”,是指所回向的善根、为其回向的补特伽罗、所回向的对境三者。当然,三轮以证悟无实智慧摄持的真实无毒回向在此凡夫薄地时根本无法做到,所以我们应当观想往昔的诸佛菩萨如何回向,我们也如此回向,这种回向可以代替三轮体空的回向。《三十五佛忏悔文》中也说:“过去诸佛如何回向,未来诸佛如何回向,现在诸佛如何回向,我亦如

是普作回向。”如《普贤行愿品》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可见,善法成为圆满菩提之因的无误要诀,唯有依赖于以回向印持的这一结行,所以我们应该时时刻刻精进作回向。戊三、专心祈祷:专心祈祷并修持因——四金刚的本体:吉祥怙主殊胜上师是一切坛城主尊黑日嘎的本体,圆满具足灌顶。仅仅是耳闻目睹、忆念接触上师就足可以播下解脱的种子,上师是诸佛事业的唯一作者,以第四宝现身于世。从我们自身的角度而言,上师开示一生一世能成熟解脱的深道,完全通过大悲加持、强力方便将自己安置在金刚持地,所以对自己的恩德胜过佛陀。如果从功德的侧面来衡量,那真可谓密意广大如虚空,智慧无量如大海,悲心猛烈如湍流,自性坚固如山王,视众平等如父母,每份功德不可测。单单依靠祈祷上师也可以在无勤当中获得梦寐以求的一切悉地。心里意念:我依止上师如意宝您,希求您的果位,唯一修持您。满怀感恩戴德之心,禁不住泪流满面。一开始修持悉地时念诵下文:要通过虔诚祈祷来打动他的心,唯一就是精勤念诵莲师心咒:每当念一百遍时,中间又像前面一样念诵“至尊莲花生大士……”当莲师心咒念诵到一半(如念一千万遍莲师心咒,诵到五百万遍时)的时候,再祈求悉地之际,每念一百遍莲师心咒中间念诵下文:在祈求悉地的时候要观想得受四灌顶,也就是观想上师的白毫间犹如水晶一般晶莹剔透的“嗡()”字放射光芒从自己的头顶进入,依此净除杀生、不与取、邪淫三身业以及能形成身体之脉的障碍、获得上师身金刚的加持,从而使相续中拥有得到化身果位的缘份;接下来观想上师喉间宛如红莲花一般绚烂璀璨的“啊()”字放光从自己的喉间进入,依此净除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四语业以及可滋长语言之风的障碍,获得语金刚的加持,使相续中拥有得到受用圆满报身果位的缘份;又观想上师心间如天空般颜色湛蓝的“吽()”字放光从自己的心间进入,依此净除了贪心、害心、邪见三意业及能增上意识之明点的障碍,从而获得了上师意金刚的加持,使相续中拥有得到法身果位的缘份;再观想从上师心间的“吽”字中如流星般出现第二个“吽”字与自心融为一体,从而净除三门所依阿赖耶的业与所知障,获得了上师智慧金刚的加持,使相续中拥有得到究竟之果——本性身果位的缘份。一边念诵一边观想,最后自己的凡夫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而入定。收座的时候念诵下文:与之同时,满怀深深的恭敬、虔诚的信心而观想:莲花

生大师和颜悦色、慈眉善目、饱含悲悯的眼光注视……,心间发射出热乎乎、金灿灿的红光接触到自己所观想的金刚瑜伽母心间,她立刻变成了豌豆大小的光团,最后就像火星消失一样,伴随着“踏哥”声向上飞窜融入莲花生大士的心间,在这种境界中入定。出定的时候将一切显现观成上师的游舞,并念诵下文作回向:或者念诵铜色吉祥山发愿文。 这样的上师瑜伽(应用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当中),行走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右肩上方的虚空中,作为右绕的对境;安坐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头顶的虚空中,作为祈祷的对境;享用饮食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喉间,作为饮食献新的供养处;躺下的时候将上师观想在心间,作为所知入瓶的摄要。总而言之,随时随地将自己的住处观想成真正的铜色吉祥山,拥有这样的正念;将一切显现观想成上师的身体、恭敬诚信;当罹患疾病、出现魔障等不幸的事情时,也要想到这是上师以大悲恩赐我尽除恶业的方便,满心欢喜,而不要生起断除之心;当获得幸福安乐、丰衣足食、善法增上等顺缘的时候,要认识到这些都是上师的大悲所致,万万不可心生我慢欣喜若狂;如果修禅时出现疲厌、沉掉等现象,要观想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护持实相见解的自相,聚精会神地祈祷上师并念诵莲师心咒:如果真正能够这样去修行,那么万事万物都会显现为上师与本尊,所作所行都将成为善法。如米拉日巴尊者亲口说过:“我行显现转道用,六聚自解之走式;若坐无伪本来住,精华实义之坐式;若食享用空性食,断除二取之食式;若饮痛饮念知泉,坚持不懈之饮式。”不仅如此,踏上密宗金刚乘道以后,破誓言进行酬补清净、有资格修持生圆次第大圆满等一切道、不出现障碍、不步入歧途以及功德资粮与日俱增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要依赖能成熟的灌顶。如颂云:“密宗未依灌顶无成就,犹如舟子手中无船桨。”又说:“未受灌顶无成就,沙子无法榨出油。”(灌顶也有三种:)首先具有法相的金刚阿阇黎让我们进入坛城以后赐予灌顶,这叫做基灌顶;依靠上师瑜伽,不观待他缘而自己得受四灌顶,这叫做道灌顶;究竟果位(即十地末际)时获得大光明或者深明无二灌顶,现前圆满正等觉,这叫做果灌顶。上师瑜伽也具有清净、圆满、成熟三种不可思议的甚深要诀。在实修正行时,一般来说所有的前行法都不能弃之一旁,尤其是观修生圆次第等时依靠上师瑜伽法而得受道灌顶,是每一座开始必不可少的殊胜要诀。如果是一个信心十足、誓言清净的修行人,那么仅仅依靠圆满修行这以上的正道

,也可以不观待正行法门而往生到妙拂吉祥山。在那一清净刹土当中通过四种持明之道将会比日月运行还迅速地获得普贤王如来果位。丁三(传承上师简历)分三:一、如来密意传;二、持明表示传;三、补特伽罗耳传。内三续之传承:(传讲大圆满前行)时为了使听法者心生欢喜等,一般而言,上师都有详略适当讲述以内三续瑜伽为主佛法起源历史的传统。在这里也简明扼要地进行陈述:被一致共称的前译(宁玛派)内续生起次第玛哈约嘎、圆满次第阿努约嘎、大圆满阿底约嘎的法脉流传可以分为三种:也就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戊一、如来密意传:初佛本师普贤如来无量大悲神变之中显现诸佛的刹土、讲法圣境以及四身本师。本师在和自己无别的五身(旧派密乘经典所说二十五果法之一类:法身、报身、化身、不变金刚身和现证菩提身)任运持明、浩瀚如海不可思议的佛众眷属前,虽然没有通过词句、表示的方式宣说诸法,但是在无勤任运大悲自证智慧自相光明性中却以无言的方式而宣讲,使诸位眷属现前了无倒实相密意,断证功德与本师成为无二无别。对于不具有这般彻悟真如缘份的眷属,佛陀则以其它阶梯道乘的方式加以宣讲的情形:总的来说,在不可思议的世界中随机度化、示现无数化身而饶益众生。分别而言,以六能仁化身的形象来调伏六道所化有情。尤其是在这个南赡部洲,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天境中依次转了三次法轮而宣说了因乘的经、律、论以及密乘外续的事、行、瑜伽部,如颂云:“调伏贪惑对治法,佛说律藏二万一,调伏嗔心对治法,佛说经藏二万一,调伏痴心对治法,佛说论藏二万一,同调三毒对治法,佛说密藏二万一。”戊二、持明表示传:(持明表示传是如何产生的呢?)释迦牟尼佛临近涅槃时曾经预言无上密法日后将出现。佛在(《胜乐后续》)中明确地说:“我趣涅槃后,二十八年时,三十三天处,教主胜心天,降临于人间,赡洲东方隅,人中具缘种,名为国王匝,出现祥预兆,扎谢坚山(即玛拉雅山。玛拉雅,梵义译为香山。药都善见城西一山名。盛产岩精、寒水石等药物)上,金刚手现前,传授五圣贤(妙称天、安止龙王、流星面药叉、慧方便罗刹和离遮族人无垢称等五),罗刹境主(莲花生大士)等。”这样作了授记以后佛陀便示现涅槃。后来与佛授记相吻合,出现了无上密法生起次第、圆满次第以及大圆满法。其中玛哈约嘎的所有续部,是在本师释迦牟尼佛涅槃后二十八年时出现的,当时国王匝梦见七种梦兆(一、梦到身语意所依入于自身;二、降下珍宝

经函;三、与众研讨佛法;四、受到众人赞叹;五、广造佛塔;六、降下珍宝;七、得成佛授记),在自己的皇宫上得到了许多用琉璃溶液撰写在金纸上的密续经函以及一尊一肘高的金刚手佛像。国王匝通过祈祷而通达了其中的《面见金刚萨埵品》,随后依靠这一品与金刚手佛像而修行六个月,最后现见了金刚萨埵并得到加持,从而对所有经函的意义通达无碍,从此以后逐步弘扬开来。阿努约嘎兴世的历程:那时,圣种五贤在玛拉雅山顶,观想十方诸佛而悲切地祈祷:“呜呼哀哉极悲切,导师日光若隐没,世间黑暗孰能除……”,念诵了二十三句悲哀词(此二十三哀词在《集密意续》中有详述),结果所有善逝劝请密主金刚手道:“密主金刚汝谛听,昔日誓甲岂舍弃?不知世间痛苦欤?汝以悲心降人间,当除世间之忧苦。”密主应允答道:“无始亦无终,吾未舍誓言,今依佛劝请,吾亦显神变。”说罢便降临在玛拉雅山顶圣种五贤的面前,为他们宣讲《集密意续》等等;在西方邬金刹土达那够卡洲为金刚手的化身极喜金刚宣讲了《吉祥密续》《窍诀续》《普巴续》《佛母续》等。他们也一脉相承,一直传给邬金莲花生大士,之后逐渐兴盛起来。特别要讲述的是窍诀阿底约嘎兴世的历程:首先讲一讲在天界弘扬的情况,三十三天的天人护贤意化出的五百天子当中,长子普喜藏的智慧、技艺在所有兄弟中独占鳌头,他常常喜欢独自一人在禅房中静修、念诵金刚密咒。在天界中被誉为胜心天子。天子在水牛年出现四种梦兆:一、梦到一切如来光芒四射、普照十方,光芒之中六能仁旋绕众生,最后融入他的顶髻中;二、梦到自己一口吞并梵天、遍入天、大自在天;三、梦到空中日月出现在自己的手掌中,随即光辉遍布整个宇宙;四、梦到从空中的宝云中降下甘露妙雨,一时间便呈现出草籽发芽、森林茂密、宝苗成长、鲜花绽放、果实累累的繁荣景象。清晨,天子将梦境原原本本地向天王陈述。帝释天王赞叹道:“唉吗吙,无勤佛法精华出现时,三世佛陀化身菩提心,十地自在世间殊胜灯,天境庄严之您诚希有。”天子的第一个梦境预示着受持诸佛的密意、成为法太子;第二个梦境预示着慑服一切魔众、彻底根除三毒;第三个梦境预示着遣除所化众生内心的愚暗、燃亮正法之灯;第四个梦境预示着将以自然大圆满的甘露水遣除烦恼的酷热,并且弘扬无勤任运自成大圆满之果乘。再有,三世诸佛集聚之后劝请金刚萨埵说:“具有珍宝神变者,当启所化所欲门,无勤令其具珍宝。”通过诸佛劝请后,吉祥金刚萨埵心间出现如意宝自燃轮

,交付给金刚手尊者,并且嘱咐说:“于诸眷属当宣说,无二智慧之密义,无为无勤本来佛,共称大中观之道。”金刚手尊者应允说法而言:“金刚萨埵大虚空,本非词句之行境,我今宣讲极困难,然以词句诠示言,为令未证者证悟,如应救度瑜伽者。”亲口答应之后金刚手尊者前往东方金刚光明刹土金刚密如来等金刚部尊众前、南方珍宝光明刹土珍宝光明如来等珍宝部尊众前、西方莲花光世界莲花光如来等莲花部不可思议尊众前、北方清净成就刹土成就光明如来等事业部无量尊众前以及中方离边刹土毗卢遮那佛等真如部之众多佛前,听受了希有佛法精华无勤自然密意、超越因果的法门——阿底约嘎的意义,断除了增益,吸取了诸佛密意的营养之后,知晓三十三天具九股金刚杵之中柱的尊胜宫中央宫殿里居住着(堪为密法法器)具缘之士胜心天子,于是前往尊胜宫。当时,胜心天子在中柱顶的九股金刚杵上设置璀璨珍宝组成的宝座,请金刚手尊者入座,撑起各种珍宝组成的伞盖,供养众多天物供品。金刚手尊者以诠表的方式授予胜心天子王权金刚瓶圆满灌顶并传授了十部窍诀幻化续,又在时际刹那中圆满宣讲了七个灌顶、五种窍诀、单扎续等诸多窍诀,随后赐予灌顶令他成为法王继承人,并且说:“此乃希有精华法,传遍三十三天已,愿您复化喜金刚,此法广弘赡洲中。”阿底约嘎在人间起源的历史:在印度西方邬金空行母地区的达那故克洲革扎湖畔金刚洲洞的领域内,有一座百花争艳、赏心悦目、环境优雅的园林,国王鄂巴绕匝与皇后光明具光母生下一女,取名为花明。花明公主具足妙相,天生心地善良,有着强烈殊胜的菩提心,朴实无华、谨慎稳重,舍弃尔虞我诈、放逸无度的俗世生活而出家为尼,比丘尼戒守护得纤尘不染,与附同的五百比丘尼眷属一起居住。水牛年藏历四月初八的黎明时分,公主进入梦乡:梦到诸佛放射光芒形成日月,太阳从自己的头顶向下融入,月亮从足掌心向上融入。当清晨醒来的时候,公主的相续中生起了证悟,她来到革扎湖畔进行沐浴。正在这时,金刚手尊者幻化成一只天鹅王使胜心天子融于“吽”字中,接着幻现为四只天鹅,从天而降前来沐浴,之后三只天鹅又飞到空中,而密主所化现的那只天鹅用喙触碰花明公主胸间三次而射出一个光辉灿烂的“吽”字融入公主的心间后便飞走了。公主对此甚感希奇,于是便向父王和眷属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父王也惊奇不已,并且欢喜地说道:“难道要诞生一位佛的化身吗?”于是对公主百般关怀,命属下尽力承侍,为她举行广大佛事。公主没有

出现任何怀胎的迹象而度过了九个月。一天,她的心间出现一个光彩夺目的九股金刚杵,化现成一位具足相好的小童子,只见他右手执着金刚杵,左手持着珍宝手杖,朗朗背诵起《金刚萨埵大虚空续》等经续。众人喜出望外。国王请来婆罗门相师为他看相。那位相师极其惊诧地说:“这是一位圣者的化身,一位殊胜大乘教主诞生于世了。”正因为众人喜悦到极点以及他的手中持有金刚,所以为他取名为极喜金刚(藏音嘎绕多吉;喜金刚为吉巴多吉;笑金刚为呀巴多吉),又由于众人皆大欢喜悦,因而又叫做喜金刚,由于众人笑逐颜开,因此也称笑金刚。在他登基之时密主金刚手尊者亲自降临,在时际刹那中完整传授给他王权圆满宝瓶灌顶等所有灌顶、九界二万卷等所有续部窍诀,并赐与极喜金刚成为教主的灌顶,灌顶之后密主金刚手嘱咐诸位护法神竭诚协助、尽力护持佛法。极喜金刚依靠无勤大圆满而在刹那间成佛。当时,印度圣地又诞生了一位文殊菩萨的化身——名为成藏或胜乐藏的婆罗门子。他的父亲是乐护婆罗门,母亲叫革哈那,成藏后来舍俗出家而成为五百班智达的主尊,被人们共称为文殊友(藏音即蒋花西宁)阿阇黎。一次圣者文殊菩萨为他授记说:“从此处向西方,在邬金境内革扎湖畔黑庆达金洲大尸陀林中央的金刚洲洞境内住有一位金刚萨埵的化身、诸佛无勤之教法的教主,他已经获得诸佛的灌顶,名叫化身极喜金刚,你应当前去求得希有佛教的精华、无勤成佛的正法阿底约嘎,并作为他的教法结集者。”于是文殊友对其余诸位班智达说:“西方邬金地方有超越因果之法,所以我们必须前去折服。”众班智达商定之后,特哦日匝哈德等七位班智达历经千难万险来到邬金境内,他们用尽周身解术与化身极喜金刚对因果及内外密法展开了研讨及辩论,始终无法取胜。最后文殊友问诸位道友:“向化身极喜金刚求超越因果之法好吗?”特哦日匝哈德说:“虽然有求法之心,可是我们已经侮辱了他,实在不敢求法。”有些人说:“我们也会生起定解,应当求法。”大家商量后决定诚心诚意进行忏悔。有些人顶礼或转绕化身极喜金刚;有些人痛哭流涕,泪流满面;文殊友躬身顶礼而泣不成声,心里暗想:我已经侮辱了这位化身,信口开河说了许多辩论之词,所以必须用斩断自己的舌头来作忏悔。想到这里便寻找刀刃。化身极喜金刚知道他心中所想,于是说:罪业不会因为你斩断舌头而得清净,撰著一部超越因果的殊胜论典吧,这样一来可以净除罪业。当时没有缘份的人们返回去了。而文殊友只是依靠上师稍作表示

,便恍然大悟,从而通达一切万法。为了使他圆满佛法,极喜金刚传授给他王权宝瓶灌顶,并将九界二万卷等所有续部、窍诀完全交付于他,也为他取名文殊友。之后化身极喜金刚写下所有言教的意义并恩赐教言道:“心之自性本来佛,心无生灭如虚空,若证诸法等性义,不寻彼性住为修。”文殊友通达了所证悟的意义以后用偈颂来表达证悟的境界:“吾乃蒋花西宁也,已获大威德悉地,证悟轮涅大平等,显现一切妙智慧。”并撰著了《菩提心·金溶石》作为忏悔,同时也作为化身极喜金刚教法的结集者,将大圆满阿底约嘎传给西日桑哈。西日桑哈诞生于中国汉地秀夏洲,父亲名叫具善,母亲名为光明母。他长大以后在阿阇黎哈德白拉前学习声明、因明、历算等(大小)五明并且通达无碍。二十五岁时幸遇阿阇黎文殊友圆满求得甚深大圆满阿底约嘎圣法的所有续部传承及窍诀,现前了离戏殊胜的证悟。并将大圆满法传与邬金第二佛、智者迦纳思扎、大班智达布玛莫扎、大译师贝诺扎纳。这以上讲的是持明表示传。戊三、补特伽罗耳传:那么,在此之后藏地雪域这片领土上到底是如何将精华正法弘扬开来的呢?往昔佛陀在世的时候,藏地这块土地上并没有人类众生。后来圣者观音菩萨化现的雄猴与度母所化现的罗刹女二者繁衍人类众生。当时既没有正法、法规,也没有长官、头领,就像茶砖一样处于无头无尾的状态中。当时,印度百军王生下一位太子,他的所有手指、脚趾犹如天鹅蹼一般连在一起,双目好似鸟的眼睛一样由眼睑遮蔽着。看到生下这样一个儿子,他的父王说:“这是非人之子,还是驱逐出境为好。”王子稍稍长大便被摈除国境,由业力所牵而徒步流浪到藏地,遇到一些牧童。他们问:“你是从哪里来呀?到底是谁呀?”他便用手指指向天空。那些牧童认为他是天人,于是大家肩背土石、垒成高座,请他作为首领,人们共称他为肩座王(是西藏第一国王,也是吐蕃天座七王之首),他就是除盖障菩萨的化身。经过历代王朝,到了圣者普贤菩萨的化身拉托托日年赞期间,永布拉岗(在山南地区乃东县境内,是西藏最早的一座王宫遗址,公元前一百多年,涅赤赞普所居地方)皇宫顶层楼上出现了身所依——十一面观音像;语所依——《宝箧经》、《百拜忏悔经》经藏;意所依——一肘高的水晶佛塔,这就是正法的开端。在此之后的第五个朝代,圣者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国王松赞干布出世,建造了镇肢寺、镇节寺及拉萨大昭寺。迎娶至尊度母化身的汉族(文成)公主(唐太宗室女。公元641年,松赞干布派遣大臣禄

东赞迎请至吐番)以及颦眉度母化身的尼泊尔(赤尊)公主(尼泊尔国光胄王之女。公元623年与吐蕃王松赞干布联姻),同时迎请两尊觉沃佛像入藏。在此期间,囤弥桑布扎创立文字而结束了西藏无有文字的历史。他从印度班智达天明狮子前学习了声明,并从《三宝云》等经藏开始翻译。国王松赞干布从自己的白毫间幻化出一位化身比丘名为阿嘎玛德,调伏了印度圣地的外道国王,并从印度与铜洲交界处的一株蛇心栴檀中取出了五尊栴檀观音(现今两尊在拉萨,两尊在尼泊尔,一尊在印度),同时塑造了拉萨的十一面观音像。国王松赞干布时期才真实地树立起佛教的法幢。又过了五个朝代,圣者文殊菩萨的化身国王赤松德赞诞生,当他十三岁时父王就不幸去世,在十七岁之前他一直与鄂达日乐贡和拉桑乐华等诸位大臣共议国事,出兵征服了许多边陲地区作为附属国。后来,国王翻阅祖先的完整史料,从中得知拉托托日年赞时期是正法的开端,国王松赞干布时期树立起法幢,他发现历代国王全部是依靠佛法治理国家,于是便下决心:我一定要将正法发扬光大。接着与班玛贡赞为首的主要法臣商议,其余大臣也出谋划策,最后一致同意建造寺庙。在寻找净地(修建庙宇等建筑物之前举行的一种密宗净地仪式)上师的时候,国王前去请问他的国师也就是住在桑耶青普的妙定(年当珍桑波)尊者。国师依靠寂止光明智(通过寂止而得之一种神通,有的史料中说他得肉眼通而得知)而了知印度东方萨霍地区住有法王故玛得谢的太子大堪布静命(即大堪布菩提萨埵。那烂陀寺依止智藏论师出家,受具足戒。为中观自续派论师及东方三中观论师之一,设计修建桑耶寺,度初试七人出家,并开始建立僧伽制度),便告诉了国王。于是国王迎请大堪布静命作为净地上师。在修建过程中需要砍除阿雅巴罗洲的一堆荆棘丛,住在该处的恶龙得知后喊来所有鬼神作为援助,招集二十一优婆塞等鬼神的军队,到了晚上,就把人们白天所修砌的建筑摧毁无余,并将所有的土石都归回到原地。国王请问堪布:“发生这样的事,是因为我业障深重还是堪布您没有加持,要么是说修建寺庙的事不能如愿以偿?”堪布回答说:“我虽然菩提心已经纯熟,但是依靠这种寂静方法实在不能调伏它们,这些鬼神必须要用降伏法才可调伏。如今在印度金刚座有一位化生的邬金莲花生大士,他精通五明、谙熟胜义的功用,已经获得了共同、殊胜成就,可以摧毁一切魔众,随心所欲吩咐天龙八部,所有鬼神闻风丧胆,他足可制服一切恶魔,如果请他来,所有鬼神就不会再来为非

作歹,也会让大王心愿得以彻底实现。”国王说:“那会不会请不来这位大师呢?”堪布静命胸有成竹地对国王说:“因为有以前的发愿,所以一定能请来。从前,在尼泊尔境内有个养鸡人叫萨来,他的女儿胜乐母分别和养马、养猪、养鸡、养狗的四个人生下了四个儿子(即莲师、瓦彻月、国王赤松德赞、静命),这四个人在建造夏绒卡绣佛塔(今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城中心)的时候曾经发愿:将来在藏地弘扬佛法……”听到堪布讲述完这其中发愿的详细经过以后,国王又派遣瓦彻月、降魔金刚、钦释迦光、普吉祥狮子各带一藏升金粉、一斛金饰前往印度。他们拜见阿阇黎(莲师)后献上供品请求道:“务必请大师前往藏地加持寺庙地基。”莲师应允后便起程前往。途中依次降伏了十二地母、十二护母、二十一优婆塞等藏地的所有鬼神。来到红岩,举行寺庙净地仪式,就这样建造起四周由四大洲、八小洲、罗刹洲、日月、铁围山所围绕的三层桑耶自成寺。该寺峻工之后,堪布静命、阿阇黎莲师、大智者布玛莫扎三位大师为该寺开光,抛散三次鲜花,当时,他们大显神变,奇妙的瑞相纷纷呈现。此后,静命堪布传讲戒律,弘扬显宗教法;阿阇黎莲师与布玛莫扎弘扬密法。当时邬金第二佛与大智者布玛莫扎二位尊者为意子君臣友三人(君指国王赤松德赞、臣指大译师贝诺札纳、友指空行益西措嘉)、妙定禅师等堪为法器的具缘者明显地宣讲了区分、决定、自解的法门。也就是转了大圆满阿底约嘎等内三续法轮。自此以后的传承被共称为补特伽罗耳传。不仅如此,邬金第二佛还为君臣具缘者传授了相应各自根机的不可思议法门,并撰写在金纸上隐藏成伏藏,发愿以此饶益未来的随学者,并交付于护法神来保护。后来,授记时间已经到来之际,获得昔日愿力的大成就者之化身一个个骤然降临于世,开启了甚深伏藏之门,摄受了众多具缘补特伽罗而饶益众生,所有的传承共称为六种传承(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黄纸词句传、空行嘱咐传、发愿灌顶传)或九种传承(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空行嘱咐传、发愿灌顶传、教授授记传、修持加持传、耳闻实修传、行持事业传)等。如是化身伏藏大师层出不穷,其中持明无畏洲是圣者心性休息(观世音菩萨的别名)亲自化现为善知识形象,他从邬金第二佛、大智者布玛莫扎、全知无垢光尊者等处圆满地受持了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而完美无缺地为具有缘份的诸补特伽罗广转法轮,并安住在圆满正等觉的境界中。如颂云:“身虽现为

人天相,殊胜密意为真佛。”因此我的至尊上师也曾经亲口说过:“众生怙主金刚持我的至尊上师的确是圆满正等觉大金刚持,为饶益众生化现为补特伽罗的形象而降临世间,这并非是我以虔诚的信心与恭敬心作赞叹的。如果你们能够修持、祈祷,那么在我的上师与你们之间除了我以外再没有其他传承隔断。我也是从最初幸遇金刚持上师之后,一直依教奉行以三欢喜依止上师,从来没有做过任何不称上师心意的事,甚至让上师斜视一眼的事也没有做过,可以说,传承的金线没有被破誓言的锈所污染,因此传承的加持与众不同。”以上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传承上师的历史,如《日月吻合续》云:“若未宣说历史义,于此大密了义教,将有不诚信之过。”追溯传承的起源及讲述历史有着使后学者生起诚信的必要,所以此处宣说上师瑜伽的同时也讲述了传承上师的历史。这样的上师瑜伽念修的数量绝对要圆满一千万遍,因此应当尽力念诵,务必达到要求。倘若不这样,而认为这些仅仅是前行法门并不那么重要,或者声称要修高深莫测的正行法而没有空闲时间来修前行,表面观修生圆次第等等,这些人正如世间俗语所说:“牛头未熟尝其舌,床尚未暖伸其足。”舍弃前行法的修行无有芝麻许实义,即便偶尔生起了少分暖相,也不会稳固,就像没有打地基的建筑一样。有些人虽然在修前行时装模作样、敷衍了事,但在修正行时认为那些是前行法现在不需要修了而放弃,这种作法也与之相同。舍弃作为圣道基础的前行法,就好似没有墙壁而求壁画一样必将断绝正法的根本。因此,每一位修行人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精进修持,力争对这些前行法生起无伪的定解。尤其着重精进地修行这一加持的入门——上师瑜伽,是殊胜的要诀。虽视大恩上师为真佛,却因性情刚强违师教。虽知三界众生为父母,却因蛮横粗暴出恶语,我与如我恶业众有情,此生及诸生生世世中,愿以寂静调柔之言行,依止上师道友祈加持。强力生起证悟之智慧、加持之门——上师瑜伽引导终不共加行圆满矣!!!往生法尤为悲悯愚昧之众生,尤为摄受罪孽深重者,尤以善巧法调难化众,无等上师足下我敬礼。乙三(修持正行支分捷径往生法)分三:一、往生分类;二、往生修法;三、往生仪轨。丙一(往生分类)分五:一、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丁一、利根者见解印持法身之往生:在这一世当中,自相续生起了无伪实相的无

误见解并且不断修行、串习的人,在临终的时刻,通过本来清净的密道,依靠法界觉性的要诀而往生于法身界中。丁二、中根者生圆双运报身之往生:对于生圆次第无二瑜伽极为娴熟并且对于如幻的圣尊身相有纯熟妙力的人,临终的时刻在中阴的迷乱景象出现的同时,往生于双运智慧身中。丁三、下根者无量大悲化身之往生:获得密宗能成熟之灌顶、没有染上破誓言的过患、对生圆次第具有胜解并拥有中阴窍诀的人,通过阻塞不净的胎门、依靠大悲心的牵引和转为化身道用而往生清净刹土,正如颂云:“封闭胎门当忆有寂界,需要精进净观之一刻。”丁四、平凡者具三想之往生:一般的普通人依靠将中脉作为道路想、心识明点作为旅客想、极乐清净刹土作为去处想而往生。丁五、以大悲铁钩超度亡灵之往生:具有殊胜证悟、心境调柔、了知中阴身心相续的瑜伽士可以超度其他临终者或中阴身往生。本来超度亡灵者必须是获得见道的菩萨,如米拉日巴尊者说:“尚未亲睹见道谛,切莫超度诸亡灵。”超度亡灵最佳时刻就是在临终者外气已经中断、内气还没断尽的时候。如果遇到这样有着确定性的时候,那么请稍微熟练往生窍诀的人来作往生仪式也绝对会受益非浅,而且也能够避免投生到恶趣等处,这就像刚刚出发上路的旅客很容易被友伴所转变一样。相反,如果身心已经脱离以后要超度亡灵往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超度这样的中阴身者必须是对中阴界了如指掌、自心已经获得自在的人。当然,如果是这样的一位瑜伽士,那么已经离开血肉之躯的中阴身依靠他作超度的外缘也容易转变,对处在中阴界的亡灵作往生法仪式,足能将他的神识送到清净刹土中。否则,认为人死了以后再将他的神识勾回到他原来的身体上作超度,实际上没有任何实义。如今大多数徒有虚名的上师或*等超度亡灵,如果他们完全是在慈悲菩提心的驱使下而根本不牵扯自私自利的心,那么单单依靠菩提心这一动机也能大大地利益亡灵,同时也不会成为自己修行的道障。反之,一门心思谋求自己的利养、仅仅依靠口头会念诵来超度亡灵,又任意接受死者的往生马(藏族民俗,一般指为亡人作超度时,亡人家属将自家最好的马配上死者的最好衣服供养给作超度的上师,表示已将亡灵完全交付于这位上师请上师作超度。这种马称为往生马,至今仍有此风俗)等等,这实在是极其下劣的行为。如颂云:“己未趋至解脱之干地,然却致力引导他人者,此二之理少许不相合,犹如溺水之人救溺者。”从前,大证悟者丹增秋佩大师在转绕匝日神山期间,他的境界中

出现了昔日他所超度并收取了往生马的一个人,看到那人从血海中露出头来并且喊着大师丹增秋佩的名字说:“我该怎么办呢?”大师惊恐万分地说道:“我将转绕神山的功德回向与你。”于是那人便不见了。不仅如此,而且即便是具有殊胜证悟的高僧大德,如果接受亡财供养以后没有念经回向等,也会成为地道的障碍。从前,竹钦仁波切杰美泰秋丹增圆寂时,弟众迎请哲美扬炯滚波尊者念诵遗体火葬仪轨。结果尊者一整天始终念诵沐浴仪轨进行勾召,反复超度,完全像对一个普通人作超度一样。诸位僧人问这样做的原因,尊者解释说:“他(杰美泰)生前接受了超度亡者的黑马供品,可是当时却没有对死者诵经念仪轨作回向,被他超度的这个亡者是一个罪业深重的人,因此对他的地道成就稍有障碍,但现在通过我们俩并肩携力已经卓有成效。”据说这位亡者名叫各洛丹增。那些身居上师大*之位的人也是一样,如果在接受亡财的时候既不发心也不作回向、发愿、念仪轨等,而认为“我是如何如何了不起的上师、大*”,实在没有什么好处。即使是被无误认定为高僧前辈转世的那些*们,最初也需要从藏文的元音字母开始学习,换句话来说,包括文字读诵以上他们都和普通人没有差别需要学习。可以肯定地说,将前世所精通的文字读诵忘得干干净净却没有遗忘生圆瑜伽的人绝不会有。因此我认为(那些小*)不要在刚刚能骑马就开始享用信财亡财而要稍稍将精力放在修学发心、闭关修持上面,难道不是吗?在这里所讲的这个往生法,是平凡人具三想的往生法或者叫做心识上师(观想自己的心识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之往生,这也与《无垢忏悔续》所说的“依靠临终光环声往生”的意义相吻合。这种往生法对于具有殊胜证悟的补特伽罗来说是不需要的。如《无垢忏悔续》中说:“死亡乃分别,可引空行刹。”又如说:“所谓之死亡,瑜伽小成佛。”今生今世已经证得坚地、获得生死自在的诸位补特伽罗虽然表面上现似死亡,但实际上只是像从现在的一个地方去往另一个地方一样;修习生圆次第的诸位行者,正像前面所说依靠生死、中有的三种实修法而于三身中得往生,正如所说的“往生法引导修法差者”。因此,修道尚未获得稳固或者罪孽深重之人等需要具三想往生法的这一要诀。如果拥有这样的窍诀,那么无论他罪业何等深重也必定不会堕入恶趣,就算是造了无间罪业径趋直下的人们如果遇到这一教言,则一定不需要堕恶趣。续中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以此道解脱,不为罪业染。”又说:“九窍(人体感受五种

外境的感觉活动所有九处门户或穴窍:眼二、耳二、鼻二、口和大小便口各一,共为九窍)之上方,意念可往生,不为罪业染,生于清净刹。”其它续中也说:“头顶日月座垫上,具相上师尊足前,若知趋入中脉道,造五无间亦解脱。”所以说,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言是不修便可成佛之法,也是以强制性的方法使罪孽深重者得以解脱的密道。金刚持佛说:“日日杀梵志,及造五无间,若遇此教言,无疑定解脱。”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修持成佛法皆具,不修成佛法我有。”大智者那诺巴说:“九门乃为轮回窗,一门即是大手印,关闭九门启一门,无疑趋入解脱道。”南岩玛尔巴罗扎尊者也曾经说:“我今修持往生法,反反复复修炼已,平凡而死亦无惧,具有前修之把握。”至尊笑金刚说:“此等往生融合(将自心融合于阿弥陀智慧之教言)之窍诀,乃为摧毁中有之向导,具足此道之人可有否?命风进入中脉人安乐,彼将趋入法界唉玛吙!”丙二(往生修法)分二:一、修炼;二、运用。丁一、修炼:如今自己求得往生引导以后,反反复复加以修炼,在没有出现验相之前一直精勤努力。现在自身的风脉明点全然无有衰退,正处在旺盛时期,依靠往生法直接往生稍有困难。真正到了临死之时或极为腐朽年迈之际就比较容易往生。打个比方来说,果实等在夏季正值茂盛繁荣之时难以采摘,等到了秋季瓜熟蒂落的时候,衣边稍微接触便会坠落。丁二、运用:自己出现死相,知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避免死亡并出现了隐没次第(人死亡时出现种种灭尽次第之死相)等的时候,就该修往生法了,而除此之外的时间里一律不可以依靠这种方法来往生。如续中说:“时机成熟当往生,非时往生杀本尊。”本来隐没次第多种多样,然而从浅显易懂的角度来讲,包括五根、四大、明增得这三种隐没次第。其中五根隐没次第:如若自己枕边有僧人在念经,只是听到一片嗡嗡的声音,而听不清字字句句,这时表明耳识已经灭尽。或者虽然没有那样,但别人的交谈等对他来说也好像是从远处传来的声音一样,仅仅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楚说的什么。同样,眼睛看色法也只是模模糊糊而看不清究竟为何物,说明此时眼识已经灭尽。以此类推鼻嗅香气、舌品味道、身体所触等都没有感觉的时候也就是最后的隐没次第,这时候,上师需要为他直指心性的本来面目,也是作超度的最佳时刻。四大隐没次第:在此之后,肉界融入地大之时,身体出现如堕入坑中或被山所压一样的沉重感,比如,有些临终的人口中喊着“向上拽我”或者“将我的枕头垫高”等

等;随后血界融入水大之中时,流出口水或鼻涕等;接着暖界融入火大的时候,口鼻全然干燥,体温从边缘向内收,这时有些人从头顶突突地冒出蒸气;气界融入风大之中时,上行风、下泄风、平住风、遍行风全部收在持命风当中,以至于吸气困难,气息从肺部经过黑白咽喉而剧烈地向外呼出。体内的所有血液收集在命脉中,心间依次流出三滴血,于是长长地呼出三口气,外气骤然中断。明增得隐没次第:在当时,从顶部来自于父亲的白明点快速下降,外相就好似月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白光;内相出现明的觉受,并且灭尽了三十三种嗔心分别念,这就是所谓的明相。从脐部来自于母亲的红明点快速上升,外相如同日光普照朗朗晴空一般出现红光;内相产生了大乐觉受,灭尽了四十种贪心分别念,这是所谓的增相。接着白红二种明点在心间相遇,神识进入到它们的中间,外相犹如黑暗遍布清净虚空一般出现黑光;内相生起无分别的觉受,然后漆黑一片,突然间昏迷过去,这是所谓的得相。后来稍微苏醒过来,出现了犹如远离(云、雾、尘)三垢的清净虚空般的基位光明,如果在这时能够认识自性本面而入定,就称为利根法身往生,不经过中阴而成佛。随后依次出现法性中阴与转世中阴,这些是正行的支分,所以在此不广讲。对于缺乏修道经验的人来说,运用往生法的最佳时刻就是在隐没次第开始出现的时候。此刻,自己务必完完全全断除对今生的一切贪执,而要专心意念:我即将死去,现在依靠上师所传的窍诀将如同勇士射出的箭一样飞往清净刹土,我该多么的高兴。充满自信,满怀勇气。如果自己明观往生法的所缘境有困难,也可以请有能力的道友助念,不管怎样此时此刻都必须依靠以往所修炼的深道往生教授强制性地往生。无论是在修炼的时候还是运用的时候,往生的修法都是相同的。观修往生的真正教授的顺序是这样的:在一个舒适的座垫上金刚跏趺坐,身体端直,首先从念诵《远唤上师》(祈祷、赞叹、呼唤上师求加持的偈颂)颂开始,完整无缺地明观上师瑜伽修法中包括结座以上的所有次第。接下来进入正行观想:将自己的身体一刹那间观成金刚瑜伽母,身红色,一面二臂,双足起舞式,三目直视虚空。修往生法时瑜伽母的表情是寂静的神情中略带怒容,右手在空中摇晃能唤醒无明愚痴睡眠的颅骨手鼓,左手在腰际的部位握着根除三毒的弯刀,赤裸裸的身体佩带骨饰、花束,现而无自性,好似撑起的红缎帐幕一样,这是外在身体的观想法。又观想位于身体中央的垂直中脉就像空空的室内插入柱子一样,不向左

右任何一方倾斜,挺直地立在身体中央,所以称为中脉。为了表示法身无变而将它的颜色观成靛树皮一样湛蓝;为了表示习气障薄弱而将它观成莲花瓣一样的薄;为了表示遣除无明黑暗而将它观成像芝麻油灯一样明亮;为了表示不入劣道与邪道而将它观成芭蕉树干般的挺直。总之所观想的中脉具足以上四种特征。为了表示善趣与解脱道而观想它的上端在头顶梵净穴处开启,就像打开的天窗一样;为了表示关闭轮回与恶趣之门,观想它的下端在脐下四指正对的部位丝毫不漏、完全封闭,这是内在脉的观想法。再观想:中脉的里面,正对心间的位置上有一个好似竹节隔断般的脉节,在它的上面有一个淡绿色的风团明点时刻不停地波动起伏,它的上面有代表自己心识本体、具有涅槃点“”和小阿“”的红色舍()字,犹如风卷旗幡般阵阵抖动,它是觉性自心的所依根本。接着观想:在自己头顶一肘左右上方的虚空中有一个由八大孔雀严饰的宝座,上面有各种莲花、日月的三层座垫,垫上端坐着本体为三世诸佛总体之自性无等大悲宝藏具德根本上师,形象为世尊怙主无量光佛,身红色,宛如十万个太阳照耀鲜艳的红宝石山一般,一面二臂,双手以等印托着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钵盂,具足殊胜化身梵净行的装束:身著三法衣,以头上顶髻、双足轮宝等三十二妙相、八十随好为庄严,放射出无量光芒,右边是诸佛大悲自相的圣者观音菩萨,身色洁白,一面四臂,第一双手合掌在胸前,右下手持着水晶念珠,左下手执着白莲花柄端,花瓣在耳边绽放。无量光佛的左边是诸佛力量的主尊密主金刚手,他的身色湛蓝,双手以交叉姿势执持铃杵。他们二位尊者都是以报身十三种服饰庄严着。无量光佛双足金刚跏趺坐表示不住有寂之边,二位菩萨双足站式表示利众不厌其烦。深道往生法的诸位传承上师宛如清净虚空密集云朵般安住在三位主尊的周围,他们都是和颜悦色、慈眉善目地注视自他一切众生,并且以满怀喜悦之情予以垂念,救度自他一切有情摆脱轮回恶趣之苦,就像大商主一样将所有众生接引到清净刹土。丙三、往生仪轨: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下面的仪轨:最后念诵:这样将以上全文完整地念诵三遍之后,再从“当以强烈敬信祈祷”到结尾念诵三遍,然后将末尾“愿获法身法界之佛地”这一句念诵三遍,在这些时候一定要满怀对上师怙主无量光佛的诚挚敬信,一心专注在觉性自心所依的“舍”字上,然后舌头抵住上腭念诵五遍“舍”,同时观想觉性自心所依的红色“舍”字,随着淡绿风团明点而起伏波动并且越来越高,最

后从头顶梵净穴出来,与此同时念一声“贺嘎”,观想这一“舍”字如同勇士射箭般融入无量光佛心间。又如前一样明观心间“舍()”字,专注所缘并诵七遍或二十一遍“贺嘎”,虽然其它宗派有念“贺”时观想上升、念“嘎”时下降的传统,但自宗并没有观想下降的传统。念完“嘎”以后,再如前一样念诵“顶礼供养……”祈祷文并尽力念修“舍”字法,接着再念“顶礼供养皈依世尊善逝出有坏圆满正等觉怙主无量光佛”七遍或三遍,最后念诵由竹钦派所传下、伏藏大师日月佛所造的《入草往生法》这一简略祈祷文:这一祈祷文的末尾一句“加持速生极乐刹”念诵三遍。再如前一样尽力念修“舍”字法(即从舍五次一直念到贺嘎)。随后也像前面那样念诵“顶礼供养皈依……”接下来念诵由白玉派传下的《天法往生法》仪轨(此仪轨为化身不变金刚著)的祈祷文:末尾一句颂词(“加持神识往生极乐刹”)同样重复三遍,接着再像前面一样念修舍字法。后面这两个祈祷文不是龙钦宁提派的仪轨,因此并非持明无畏洲所传下来的,但是竹钦仁波切与贡钦仁波切等传下来,一脉相续,一直传到多哲仁波切。我的至尊上师也曾按照他们的讲法传授过。本来多哲仁波切也有塔波仁波切所传下来的噶举派往生法引导的传承,并编写了念诵往生法的祈祷文,然而我的上师并没有传授。不管怎样,所有不同传承风范的观想次第其实都没有什么差别,这一引导教授必将一脉相承。我的至尊上师在多哲仁波切前听授过多次,因此从至尊上师处获得过往生引导传承的人也就算是得受过噶举派往生法传承了,我想这些人念诵噶举派所传下的祈祷文也完全可以。这两个简略祈祷文可能是多哲仁波切编写的,反正与别的祈祷文稍有不同。这里是遵照我的至尊上师的传统而撰写的。我的至尊上师依照白玉派《天法往生法》的传承为他众作超度的时候,上面祈祷文中的“我等一旦出现死亡时”替换成“此等一旦现前死亡时”,可是当今有些人没有懂得这一点而念成“此现一旦”或“从此一旦”等,我认为这些都不太妥当。这样反反复复地修炼,临近最后收座时,为了印持于五身法界而念诵五次“啪得(1B)”,并于离戏实相的境界中入定。之后观想头顶上的诸位传承上师融入三位主尊中,二位菩萨也融入无量光佛当中,无量光佛化为光融入于自身。由此自己一刹那间变成世尊怙主无量寿佛,身红色,一面二臂,双足以金刚跏趺安坐,双手以等印托着充满无死智慧甘露的长寿宝瓶、瓶口以如意树严饰,周身由报身十三种服饰装点。一边这样观想一边念诵

一百遍长寿咒:,嗡啊玛讷则弯德意唆哈或者其它长寿咒。依靠念长寿咒可以使寿命不受损害,并且凭借缘起谛实力也可以消除寿障。而在超度亡灵或者临终者,或者自己死亡的时候千万不能念修长寿法。关于这般修炼已经达到纯熟的征相,诚如论典中说:“头上出黄水,插入草等相。”在没有出现这样的验相之前务必要再再修炼。结尾回向善根当念诵《极乐愿文》等回向偈。这一深道往生法的教授不需要像其它生圆次第那样经过长期修炼,仅仅在七天当中修持熟炼以后一定会出现验相,所以称为“不修便可成佛之法”,因此诸位理当将这样的无上捷径法作为主要修法。自尚未度超度诸亡灵,自不实修巧言如撑伞,我与如我狡诈种姓者,愿能精进修行祈加持。不修便可成佛法——往生之引导终结 文总而言之,通过思维暇满难得而使闲暇之身变得有意义,通过思维寿命无常之理来鞭策自己精进,通过了知一切轮回痛苦的本性而生起出离心及悲心,通过明确因果的差别而如理取舍善恶,通过忆念解脱利益而使自己对佛果生起满怀向往,通过依止真正的善知识来修学意行,这以上是共同外前行的六个引导;依靠皈依三宝奠定解脱道的基础,依靠发殊胜菩提心树起佛子如海行为的框架,依靠念修金刚萨埵通过四力来忏悔一切过患之根本的堕罪,供三身曼茶罗可积累一切功德之根本的福慧资粮,一切加持的源泉——祈祷上师可使自相续中生起殊胜智慧,这些是不共内前行五种引导。如若修道尚未趋于究竟(未证悟以前)死亡便临头,则依靠不修便可成佛之往生法而往生净土。总共有十二个引导。再进一步地说,依靠观修四种厌世心而生起无伪的出离心,依靠观修解脱的功德来开启诸道之门,依止一切功德的源泉——善知识而准备圣道的缘起,以皈依作为基础,由经发殊胜菩提心修学六波罗蜜多的途径可以将我们引入遍知圆满正等觉的真实正道之中。其它宗派共称的三现分(修行萨迦派道果预备位。显乘的共通三现分道:不净现分、瑜伽景象分和清净现分)、三士道、大手印的显宗引导等一切圣道的要诀都完全可包括在此引导中。依靠念修金刚萨埵和供曼茶罗的无上方便净除罪障、积累资粮,还有甚深加持之密道上师瑜伽以及不修便可成佛的往生法教授,这些引导都是本派的无上特法。仍然要步入宁提金刚藏圣道不共正行之门的人,先修持(大圆满)不共前行的三身引导,心识与觉性的引导等以后获得直指实相觉性妙用的灌顶,方可实修正行之义。如此上述的一切内容不是着重词藻华丽、文法精湛,而是完全遵照至尊上师的

亲口教授记录的,并尽量避免掺杂自己的言词,完全本着通俗易懂、利益内心的原则而撰写。尤其是许多有针对性、直言不讳揭露过失的上师教言,凡是我能记住的都在相应的场合里以旁述的方式罗列出来,对于这些言教,我们绝不能作为看他人过失的窗口,而要作为向内反观、观察自己过失的明镜,并详察细审自己到底是否有这些过失,如果有,就一定要正确认清、彻底断除过患,使自心自然趋入真实正道、自己来改变自相续。阿底峡尊者亲口说过:“殊胜上师为揭露罪恶,殊胜窍诀为击中要害,殊胜助伴为正知正念,殊胜劝勉为怨魔病苦,殊胜方便为无有改造。”窍诀击中罪过要害、正法融入于自心、恒常提起正知正念而将一切错乱归于自身、包括生起一个恶分别在内的念头也绝不能放任自流,而要以正法来调伏自相续,这是殊胜的要诀。如果能够这样去做,那么自己对自己实在有很大的恩德,以正法利益自心依止上师也可获得实义。如阿底峡尊者说:“殊胜饶益乃令入正法,殊胜受益是心入正法。”总之,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暇满人身、有幸遇到了具相上师、得受了甚深窍诀、具有实修九乘次第法门、成就佛果的机会,未来生生世世的永久大业,成功在此时,不成功也在此时,内心向善在此时,内心向恶也在此时,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就是计划永善永恶的界限,相当于一百生世中的一次食物,因此我们要夜以继日精勤修法,恒时以死亡激励自己,断除追求现世利益之心,不惜生命精进修持,努力断恶行善。依止具足一切法相的上师后依教奉行,全心全意皈依三宝,要认识到,自己拥有快乐是三宝的大悲所致、遭受痛苦是往昔所造恶业所感,在修持心地善良、菩提心的基础上精勤积资净障。最终以恭敬诚信、誓言清净使自心与传承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即生获得坚地并肩负起救度一切老母有情摆脱轮回囹圄的重担。这以上归纳总结了所有教言的要点。如是三传窍诀甘露河,传承上师口津精华液,九乘次第修行精义要,无有错谬悉皆摄于此。尽弃戏论言词之糟粕,调合极深实修要诀味,烹调亲证口诀之精华,此善说如丰美之食物。三毒劣性粗犷荒野上,除过窍诀金刚犁开垦,善巧灌溉真实妙法水,此善说如灵巧之农夫。出离心之肥沃良田中,巧妙播下菩提心种子,以积净法生长功德果,此善说如丰年之庄稼。揭穿自罪且将其根除,以善巧语百般宣功德,恒时精勤唯行饶益事,此善说如慈爱之乳母。非仅词佳意义亦深奥,无等上师口气尚未消,此善说如心中如意宝,诸获得者定入真实道。专行

利他修持圣教典,并非依于声律诗韵词,而以俗语方言示正道,此乃一切菩萨之特点。论典词句虽繁极广泛,却难趋入愚者心室中,深义见修虽用高调语,行浊慧浅之人难修持。是故此论易懂摄要义,如浅慧者心室具金宝,劣慧者意暗处有明灯,妙义自现无嗔阿阇黎。耽执推敲词藻之智者,诸论未知教授之大师,饮此殊胜窍诀营养后,实修要诀精力定充沛。观空如暗投石大修者,装模作样修善之行人,自不量力冒充成就者,若见此道则如钉刺心。吾虽多闻繁冗词藻论,善巧绘画诗韵彩虹图,然非大恩上师之言教,故此未杂自造之词类。无等上师真佛出于世,雪域世间增上善妙矣,圆寂之时逝去尚未久,健在金刚道友可作证。是故结集真实圣教言,于此精进之因依师恩,我以敬信善意造此论,道友天众理应作随喜。未来出世有缘诸善士,若见此文理当心生起,亲遇师佛恭敬诚信心,自觉所言要诀无错谬。如是从中所得诸善根,回向曾为慈母众有情,皆为殊胜上师摄受后,依教奉行究竟证圣果。愿见无等上师圆满佛,其言甘露所育之诸众,一同现前无上正等觉,踏上引导众生事业程。愿凡享用善说甘露汁,教言欢歌吸引善缘士,大恩上师所有诸法子,彼等悉皆长久而住世。愿我自此生生世世中,成为师尊随学之奴仆,一切谨遵师言依教行,令其欢喜恒时得摄受。愿我度尽轮回众生前,舍弃自身受用一切善,甘为一切可怜老母仆,彼等受持圆满佛妙法。愿我暂时心中亦升起,传承上师加持璀璨日,依止寂静之处度此生,究竟获得无等上师果。此龙钦宁提共不共内外前行引导文是依照我的无等殊胜上师之口传而撰写的,至尊上师的亲传弟子精进持戒的卓玛泽让将自己所记得的内容整理成笔记交与我,并诚挚地劝请说:“以此为基础,无论如何请您撰著一部完全遵照至尊上师教言的引导文。”尤其是继承至尊殊胜上师密法传承的法王子大*普贤胜乘金刚(根藏持秋多吉)亲自为我提供纸张等并再三劝请,后来继承众生怙主尊师窍诀传承的意长子圆满教法的主尊*利他无量(洋彭塔意)仁波切也说:“如果上师的口传教言写成文字,则有忆念上师,并起恭敬诚信的必要,因此无论如何请您一定著写。”如此赐与安慰,此外乃至获得菩提果之间必定犹如灯光与灯芯般和睦相处,或如双目般慈爱的诸多金刚道友也给予了“善哉”的安慰及智慧的鼓励,使我深受鼓舞。虽然百位成就之顶饰持明者无等菩提金刚曾亲赐我邬金无畏法自在(晋美秋吉旺波)的美名冠冕,但事实上自己只是一个五毒烈火炽燃、叫作

啊哦舍波、行为下劣的人。此文撰写于邬金萨旦秋朗(禅定法洲)寂静处,由完美无瑕的饰品庄严、雄伟壮观的大威德宫殿中。此静处环境幽雅、景色怡人,各种各样的树、藤、条、段,顶端吸取和暖的阳光,根部吸收凉爽的甘露,枝繁叶茂、百花盛开、硕果累累,好似悬垂的璎珞一般,从中间缝隙中可见碧蓝的晴天宛如倩女一般展露笑颜,从而犹如为甘露滋润一般令人舒心悦意。愿所得一切善根成为无边众生依此胜道于本来怙主基界中得解脱之因。译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二○○○年元月二十七日终

更多相关推荐:
前行广释 第002课

第二节课思考题6大圆满前行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否只是前行法为什么7本论是华智仁波切怎么样造的你对此有哪些感触8有些人认为闻思太多了只会增加分别念故而听一两部法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请以你自己的体会进行说明顶...

前行广释 第001课

第一节课思考题1你对大圆满前行有哪些认识堪布仁波切在课前提的两点要求你自己能否做到2解释题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3当今时代很多人不修前行就直奔大法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修持前行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有何...

前行广释003

第三节课思考题9发菩提心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请一一说明你是不是这样发菩提心的10怎么样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悲请以窍诀的方式阐明你这样观想之后自相续有哪些改变11什么叫做三殊胜行持善法为何要以三殊胜摄持你今后能否做得到...

学校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

学校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20xx年我校将迎来30周年华诞筹划并认真组织好30周年校庆活动对总结我校开基创业发展壮大的成就和经验巩固和扩大已取得的改革与建设成果提升知名度增强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

河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会务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工作服务类)

百年校庆会务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工作服务类志愿者刘冰洋20xx年7月7日河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会务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工作服务类志愿者刘冰洋20xx年7月6日我校迎来了百岁华诞在过去的一百载的风风雨雨中一代又一代的农...

后勤总公司校庆工作总结

后勤总公司校庆工作总结我校八十年校庆活动在安全有序隆重和谐的氛围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学校重要的后勤保障部门后勤公司全体员工在筹备校庆期间牢记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价值理念精心布置周密规划全力以赴为校庆做好后勤...

20xx年设计师工作总结

20xx年设计师工作总结120xx年设计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我们昂首期待未来的时候有必要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个回顾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以待在新的一年有所改进回顾过去一年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

学校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讲话稿

学校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讲话稿学校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讲话稿各位老师同志们在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圆满成功地完成了建校十周年庆典和各项庆祝活动这是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云浮中学10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钟

云浮中学10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20xx年11月20xx年11月7日这一天将永远定格在云浮中学校史的长河中铭刻在云中人的记忆里这一刻给我们的不只是简单的欢呼与兴奋不只是我们人生历程的短暂插曲或片断这一刻给我们的是...

重庆医科大学5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总结

重庆医科大学5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总结重庆医科大学50周年校庆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重庆医科大学迎来了50华诞。为配合校庆工作的开展,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1286名志愿者服务队伍,投入到校庆各项活…

学生处校庆工作总结

师生校友共庆五十华诞同心协力再创辉煌明天学生处参与五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20xx年,辉煌中走过半个世纪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迎来了她50周岁的生日,为庆祝我校五十周年华诞,学生工作处于20xx年年初就围绕校庆主题开展…

毛概作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

前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19xx年12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取代了闭关自守二19xx年在中国首创经济特区以深圳为...

前行广释30课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