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广释

时间:2023.11.3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一课

1、你对《大圆满前行》有哪些认识?堪布仁波切在课前提的两点要求,你自己能否做到?[138.141]

答:大圆满:是藏传佛教中至高无上的法。谁能通达轮涅所摄的万法摄于自己心中,光明的心与空性的心无二无别,谁就证悟了大圆满。在其他教派中,这种大圆满的境界又称为“明心见性”、“无二智慧”、“大手印”等等。

此《前行》涵盖了藏传四大教派的修法引导文——萨迦派的《三显三续引导文》、格鲁派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噶举派的《解脱庄严论》、宁玛派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这些道次第的内容皆可归摄于此。不仅如此,广弘于汉地的显宗各派。 这个法在藏传佛教中极为殊胜,它汇集了各大传承上师的教言,犹如装满宝藏的仓库般,只要一开启,每个人均能各取所需,得到与自己相应的调伏烦恼之法。

2、解释题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141.146] 答:大圆满:是藏传佛教中至高无上的法。谁能通达轮涅所摄的万法摄于自己心中,光明的心与空性的心无二无别,谁就证悟了大圆满。龙钦宁提:传承历史上,大圆满的分类特别多,概括而言,有布玛心滴、空行心滴、龙钦心滴。其中龙钦心滴,是将布玛木扎的《布玛心滴》、莲花生大士的《空性心滴》归纳起来的甚深窍诀。前行:修任何一个法,无论是显宗、密宗哪个教派,只要你想得成就,首先必须 1

具备最初的前导,否则,不会有趋入正行的资格。引导文:就像去往某地需要向导一样,我们要想修前行法门,则需依靠本论文字作指引。通过学习它的词句和内容,能明白很多以前不明白的道理,找到真正的解脱方向。

普贤上师:华智仁波切对自己的根本上师如来芽尊者有极大信心,认为上师与普贤王如来无二无别。言教:此引导文是依如来芽尊者口传教科言,不增不减记录下来并汇集成文,是前行教言的一个备忘录。

3、当今时代,很多人不修前行就直奔大法,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修持前行,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有何必要?请谈谈你自己的感想。[142] 答:修任何一个法,无论是显宗、密宗哪个教派,只要你想得到成就,首先必须具备最初的前导,否则,不会有趋入正行的资格。

前行基础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但有此上师显现上不是特别重视。其实,除了个别利根依靠上师加持可速得成就以外,对大多数人来讲,还是需要修前行。一切如法的言行举止,归根结底来源于前行的修持。因此本人也认为《前行》将是转变一生的殊胜之法。

4、华智仁波切在造论之初,为什么写那么多顶礼句?你从中学到了什么?[139]

答:译者在翻译之初,为了遣除一切违缘、增上一切顺缘而作的顶礼句。这些上师具足通达一切万法的智慧与利益一切众生的大悲,而智慧与大悲又是一切功行之根本,所以,这些上师该有的功德都具有了,作者在他们足下恭敬顶礼。

应时对上师三宝有恭敬心和信心。

2

5、请详细解释什么叫“三大传承”?为什么要了解这些?你平时是如何祈祷传承上师的?[150]

答:所谓的“三大传承”,即是如来密意传、持明表示传、补特伽罗耳传。

如来密意传:佛陀以无言语、无表示的方式传授诸法,使如海眷属现前了实相密意,断证功德与本师成为无别。持明表示传:持明上师不通过语言、文字来传法,仅仅以身体的表示,比如直指虚空等,就能使弟子证悟法性,上师的境界全部融入弟子心中。初特伽罗耳传:莲花生大士来藏地之后,依靠语言、文字来口耳相传,令弟子领受法义,依此实修而成就。

饮水思源,我们一切的改变和证悟,其加持的来源无非包括在三大传承中,因此,对三大传承上师一定要以虔诚信心恭敬顶礼。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二课

6、《大圆满前行》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否只是前行法?为什么?[160-162]

答:此引导文圆满包含了释尊八万四千法门的精要,从理论和实修相结合的角度讲,也囊括了两位全知所传下来的论典——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和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所以,本文全部是窍诀的精华,依此修持定能即生成佛。它的内容分为三部分:共同外加行、不共内加行,以及教言的支分——捷径往生法。

实际上它具足一切圆满的教言,既可以算是前行,也可以算是正行。 3

本论归纳起来分为三部分:共同前行、不共前行、往生法。共同前行,又名共同外加行,其内容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解脱利益、依止上师。不共前行,又名不共内加行,宣说了一切佛法之根本的皈依、利益一切众生的菩提心、遣除罪障的金刚萨埵修法、积累资粮的供曼茶罗、加持融入自心的上师瑜伽。最后,是正行无上密法的捷径——三种往生法。

7、本论是华智仁波切怎么样造的?你对此有哪些感触?[163]

答:这部是华智仁波切按照根本上师如来芽尊者的传授,一字不漏记录下来的。所有内容均是如来芽尊者的无谬口传,华智仁波切在其座下听闻二十五遍以后,才汇集成了这一部《大圆满前行》。

我们作为后学者,也应当牢记自己上师的教言。祈祷本传上师尤为重要。一旦上师的加持融入你心,闻思修什么法都比较容易。

8、有些人认为,闻思太多了只会增加分别念,故而听一两部法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请以你自己的体会进行说明。[165] 答:这种想法不对。在蒋扬钦哲旺波尊者的传记里,说他一辈子听法七百多函!学佛就应该有强烈的渴求心,不能得少为足。对于闻思佛法应该精进不懈怠。

《前行广释》思考题第十四课

59、了解道次第对我们来讲有何必要?请引用公案进行说明。最终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383]

答:道次第对每个人而言非常重要,应先把佛教的基本知识搞懂,只有打下牢固扎实的基础,一辈子的修行才不会颠倒。

4

阿底峡尊者曾将从人身难得到往生法之间的道次第,秘密传授予仲敦巴并说:“除你之外,我没有找到可以托付这个法的人了。”以此缘起,促敦巴成为继承阿底峡尊者之后的法主,弘法利生事业极为广大。 噶当派普穹瓦尊者曾问金厄瓦尊者:“一种通达五明、具足五通、获得八大悉地,一种是道次第在心中生起,您会选择哪一个?”金厄瓦尊者答道:“不要说道次第在心中生起,甚至仅仅是产生‘道次第确实如此’的胜解,也应当选这个。过去我们曾无数次通达五明、具足五通、获得八悉地,然而都没有脱离生死轮回。如果获得了对道次第的定解,则必定能从轮回中解脱出来!”

因此,我们浊世众生不应先高攀大法,务必从加行修起,一方面了解它的法义,更重要的是,要把这些引导一个一个地修。应当追随前辈大德的足迹,照道次第修持。

60、你对《前行》这部法是如何对待的?请用具体行为加以描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前行》是一部非常殊胜的法,修加行时一定要重视,这不是在字句上划就可以了,关键要在心里产生定解,对每一个引导文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61、有些人认为:“佛法的内容应该创新,如果古往今来都是那一套,则无法吸引新新人类。”对此你怎么样看待?

答:不够完善的东西需要改善各创新。佛法不同,佛陀的教言是三界中最具智慧最无与伦比的,是世间任何事物可以比较的,是完美无缺的。

5

佛陀以智慧之眼照见过去未来,众生要想获得圣者果位,需要经过什么样的修道。因遵照这些要求去行持,往昔无数众生获得了圣果,今后仍然会如此。

62、共同前行与不共前行的差别,有哪些不同的解释?请一一列举。

[391]

答:1“共同”,指与显宗共同;“不共”,指与密宗不共。比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内容,在显宗中可以体现出来;但法报化三身无二无别的皈依、观金刚萨埵忏悔业障、修古萨里积累资粮,都是密宗的不共修法,显宗并没有很明显地提到。

2“共同”,指与小乘共同;“不共”指与大乘不共。在小乘经典中,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依止善知识都有,而大乘的皈依、发菩提心、修金刚萨埵,则根本找不到。

3“共同”,指与后译格鲁、萨迦等教派共同;“不共”,指前译宁玛派单独具有。例如,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是各大教派都有的,而后面部分的观想对境主要是莲花生大师,其他教派并非如此,故称为“不共”。

4上师如意宝还讲过:“共同”,指很多人能行持的各个教派的基础修法;“不共”,指其他人不能行持的本派窍诀性修法。 总而言之,“共同”与“不共”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63、八无暇是否仅仅为藏传佛教的说法?为什么?请引用佛经的教证,详细说明何为八无暇。[394.396]

答:八无暇并不是藏传佛教的一种特法,其实汉传佛教中也有明确说 6

明。例如在《中阿含经》中,八无暇又叫做八难、八非时。

所谓的八无暇,如云:“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见不见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暇。”

1地狱:如果转生于地狱,日日夜夜连续感受寒地狱的寒冻之苦、热地狱的燃烧之苦,以及孤独地狱、近边地狱的各自痛苦,则根本没有修法的机会。佛经(《佛说八无暇有暇经》)中也说:“铜柱铁山众苦逼,煻煨粪屎刺刀林,于地狱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2饿鬼:如果投生为饿鬼,不管是隐住饿鬼还是空游饿鬼,都会终日感受饥渴的厄难,也不会有机会修法。佛经中说:“饥渴针咽苦逼身,雨注河流成猛火,于饿鬼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3旁生:如果转生为旁生,不论是海里的鱼虾,还是陆地上的牛马,都会遭受被人役使或相互残害的痛苦,也没有修法时机。佛经中云:“更互恒怀怖害心,常欲展转相食啖,于旁生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4长寿天:长寿天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有些说是无色界天,有些说是欲界诸天,有些说是色界第四禅的附近。不管怎么样,如若转生到长寿天,则将于多劫中一直安住在无想的状态中虚度光阴,也同样不具备修法的时机。长寿天的天人,就这样多劫不起一个念头,最后生起邪见而堕入恶趣,故绝对没有修行机会。佛经中也说:“若在天中有顶处,由先福力生于彼,长寿觉慧不分明,此处岂能闻正法?” 5边地:假设转生在佛教不兴盛的边地言,那里无有教法、证法,也没有佛教的四众弟子,因而不会有修法的机会。佛经中说:“生在边 7

方鄙恶处,耳不曾闻说法声,无识恒居蔑戾车,此处岂能闻正法?” 6持邪见者:若投生为外道或成为随同他们持邪见者,就会因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而没有修法的良机。佛经中云:“若人不信于三宝,说无因果无尊亲,如是邪见坏其心,此人岂能闻正法?”

7佛不出世:若出生在佛不出世的暗劫,不要说修持正法,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不晓善恶取舍,也就不会有修法的机会。佛经中说:“诸佛大师不出现,亦无妙法流世间,若人生居暗世中,此时岂能闻正法?”

8喑哑:如果投生为心不堪能、诸根不具的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以佛法来调柔,由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佛经中也说:“由彼先身造恶业,聋盲喑哑缺诸根,痴钝即是人身牛,此人岂能闻正法?” 《前行广释》思考题

第十五课

64、三恶趣具体有哪些痛苦?请以旁生为例,说明一旦堕入恶趣,则根本不会有修法的机会。[394.396]

答:八无暇处中的三恶趣众生,由于往昔各自恶业所惑,夜以继日、连续不断地饱尝痛苦,比如,地狱有寒热之苦,饿鬼有饥渴之苦,旁生有互相残害、被人役使之苦,根本谈不上有修法的机会。

一旦转生为旁生,感受痛苦的时间也相当漫长。从前给孤独长者为佛建造精舍,佛看着地上的蚂蚁,对给孤独长者说:“此蚁自毗婆尸佛出世已来,已经历七佛,至今还堕落为蚁身。”还有,舍利子曾入三昧,观察一只鸽子的过去和未来,发现它八万大劫来常作鸽身,八万 8

大劫后也未免鸽身,一直看不到前际后际。佛告舍利子:“此鸽除诸声闻、辟支佛所知齐限,复于恒河沙等大劫中常作鸽身,罪讫得出。轮转五道中,后得为人,经五百世中,乃得利根。”旁生得人身都如此之难,何况饿鬼和地狱众生。

因此,一旦堕入三恶趣中,不仅仅是一世两世,乃至无数劫都闻不到佛法,闻不到佛法就解脱不了,解脱不了的话,将沉溺于轮回苦海遥遥无期。

65、有些人说:“佛教和其他宗教没什么两样,都是行善的。”对此观点你怎么认为?为什么?你身边若有持这种论调的人,你打算如何帮助他?[407.408]

答:很多宗教和佛教一样,是赞同行善。但如果因为有一部分慈善,就认为自他见解完全一致,这是不合理的,不同宗教在见解上有天壤之别,不应混淆不清。

我们作为佛教徒,见解不能跟外道混为一体。

66、什么才是真正的边地?你所居住的地方属于边地吗?请说明理由。[405.408]

答:世间上有许多部落、民族根本不信仰佛教,不但不信仰,反而还有各种陋习。边地的野蛮人,虽然外表有脚有头,看起来是人相,但内心顽固不化,根本不能转向正法方面。尤其是汉地很多在城市,虽然兴旺发达、极其繁华,但造恶业十分严重,这样的地方均可称为“边地”。

观察自己周围,觉得不算是在边地,因为经常可以接触很多的法师和 9

道友,能一起交流探讨佛法,并能在大德们的指导下修学。

67、现在科技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社会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为什么?请谈谈你自己的感想。[410]

答:从物质角度,表面上社会似乎是进步了。但从精神角度上看,人们精神生活却很匮乏。

从佛教角度来看:信仰三宝的人有限,在物质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的心已破破烂烂、面目全非,且不说大乘的慈悲理念,即便是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等人文道德,也早已被众人弃如敝屣。孩子们迷恋于网络游戏,大人们拼命地追逐享乐,真的成了一疯狂的世界。

希望我们佛教能度化更多可怜的众生,使他们从造业的环境中醒悟过来,信仰并行持善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精神上也能富有。

68、转生于什么样的天界,就不会有修行的因缘?请一一说明。你相续中有这样的种子吗?[413]

答:像转生在长寿天(即无想天)这样的天界,就不会有修行的因缘。 《俱舍论释》中说:无想天位于四禅广果天附近,转生于此的众生,在八万大劫或五百劫中,就像冻在冰中的鱼一样,灭尽一切粗大心识,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有些天人安住在无念的禅定中,没有修行的机会,而有些天人由于放逸过甚,成天忙着娱乐、享受,也没有时间修法。

我自己不想去无想天,所以觉得没有这样的种子。

69、什么叫做喑哑?有些人生性愚笨,这是否也算是一种无暇?为什么?[420]

10

答:所谓的喑哑,通常指不具备“知言解义”这一人之法相的哑巴。由于意根喑哑之人愚不可及,什么道理都一无所知,无法领悟正法的含义,所以也属于无暇之处。

第十五课

一、地狱:如果转生于地狱,日日夜夜连续感受寒地狱的寒冻之苦、热地狱的燃烧之苦,以及孤独地狱、近边地狱的各自痛苦,则根本没有修法的机会。佛经(《佛说八无暇有暇经》)中也说:“铜柱铁山众苦逼,煻煨粪屎刺刀林,于地狱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二、饿鬼:如果投生为饿鬼,不管是隐住饿鬼还是空游饿鬼,都会终日感受饥渴的厄难,也不会有机会修法。佛经中说:“饥渴针咽苦逼身,雨注河流成猛火,于饿鬼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三、旁生:如果转生为旁生,不论是海里的鱼虾,还是陆地上的牛马,都会遭受被人役使或相互残害的痛苦,也没有修法时机。佛经中云:“更互恒怀怖害心,常欲展转相食啖,于旁生中受斯苦,此处岂能闻正法?”

四、长寿天:长寿天有不同的解释方法,有些说是无色界天,有些说是欲界诸天,有些说是色界第四禅的附近。不管怎么样,如若转生到长寿天,则将于多劫中一直安住在无想的状态中虚度光阴,也同样不具备修法的时机。长寿天的天人,就这样多劫不起一个念头,最后生 11

起邪见而堕入恶趣,故绝对没有修行机会。佛经中也说:“若在天中有顶处,由先福力生于彼,长寿觉慧不分明,此处岂能闻正法?”

五、边地:假设转生在佛教不兴盛的边地言,那里无有教法、证法,也没有佛教的四众弟子,因而不会有修法的机会。佛经中说:“生在边方鄙恶处,耳不曾闻说法声,无识恒居蔑戾车,此处岂能闻正法?”

六、持邪见者:若投生为外道或成为随同他们持邪见者,就会因为自相续被邪见染污,而没有修法的良机。佛经中云:“若人不信于三宝,说无因果无尊亲,如是邪见坏其心,此人岂能闻正法?”

七、佛不出世:若出生在佛不出世的暗劫,不要说修持正法,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不晓善恶取舍,也就不会有修法的机会。佛经中说:“诸佛大师不出现,亦无妙法流世间,若人生居暗世中,此时岂能闻正法?”

八、喑哑:如果投生为心不堪能、诸根不具的喑哑之人,则心相续无法以佛法来调柔,由此导致无有机会修法。佛经中也说:“由彼先身造恶业,聋盲喑哑缺诸根,痴钝即是人身牛,此人岂能闻正法?”

第16节课

70、什么叫五种自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自”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12

答:1)五种自圆满,正如龙猛菩萨在论典中所言:“为人根足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即:

所依圆满:“所依”指的是身份。假设没有获得人身,就不能值遇佛法,如今得到暇满人身,具足修法的顺缘,故而所依圆满。

环境圆满:若转生于佛法不兴盛的边鄙地方,也就根本遇不到佛陀的教法、证法,无法明辨取舍之理,如今已生在佛教兴盛的中土,故而环境圆满。

根德圆满:倘若诸根残缺不全,便会成为修法的障碍,如今无有此类过患,这就是根德圆满。

意乐圆满:如果业际颠倒,就会为非作歹、无恶不作,从而背离正法,如今已对善法生起信解,因此意乐圆满。

信心圆满:若于信心的对境——佛法生不起诚信,那内心也不能转向佛法,而如今自心能够转入正法,所以信心圆满。

2)因为在观待自身条件具足修法的因缘,故为“自”圆满。

3)按上师在教言中所说,象我们这个城市算不算佛法中土的确自己要好好地观察,严格上说不算,那自己就不能说具足五自圆满,因为环境圆满不具足。但虽然在处处染污的城市,但尚有菩提学会等修学的清净之地,从这个角度上说,也算是环境圆满,故应当具足五圆满。 13

73、我们学佛的大环境怎么样?相较于古人为求法所经历的百般磨难,你生逢如此时代,有什么样的感触?

答:我们已生于佛法兴盛之地,又处于如今这个学佛自由的时代,这是非常幸运的。

我们这些人,学佛的因缘真的很顺,处于这么好的时代中,每天可以心无杂念,无忧无虑地闻思佛法。从学《入行论》到现在,大家共同学习那么长时间,其实没有出任何违缘。

以前的高僧大德为求法而历经千辛万苦,看到他们的行为:在六七年代,很多人念观音心咒都特别害怕,但曲恰堪布每天至少看经书二十篇左右,一直没有间断过。而法王如意宝不但看经书,还冒着生命危险弘扬佛法。即使在那种年代,这些大德对佛法的闻思也从没有停止,就这样从小一直到离开人间,以学习佛法、思维佛法、弘扬佛法的方式,完成了伟大的一生。这让我们很感动、很惭愧,即使在现在这么好的时代,仍有些胆小的人,稍有一点什么,就提心吊胆、草木皆兵,这种人不要说经历十年动乱,就算遇到一点点障碍,也会让他退转。 所以,我们有了圆满环境的同时,也要靠自己,要观察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根基?一旦时代变了,或社会风气变了,会以何种方式对待佛法?这是值得考虑的。

第17节课

14

75、什么叫地界中土?什么叫佛法中土?你是否转生于中土?请说明理由。

答:以金刚座为主的印度所有城市,被称之为地界中土。

所谓的佛法中土,是指佛陀教法、证法的所在地,尤其要有讲经说法、闻思修行,以续佛慧命。

若观察身边,亦有教法和正法,从这个角度上说应该是转生于中土。

79、佛法是如何在藏地逐渐弘扬开来的?了解这段历史,对你有哪些帮助?

答:在拉托托日年赞时期,《百拜忏悔经》和神塔小像印模从天而降,落到王宫顶上,这标志着正法的开端。过了五个朝代后,大悲圣尊观音菩萨化现的国王松赞干布应世,通过迎娶两位公主把堪为吾等本师代表的两尊释迦牟尼佛像等许多三宝所依迎请到藏地,并由大臣囤弥桑布扎创立文字及翻译数量极多的经典等,又因大臣嘎尔东赞等而建立大昭寺等众多重要寺院。在五个朝代后的赤松德赞时期,国王派人到印度迎请了三地无与伦比的密咒大持明者——邬金莲花生大士108位班智入藏,并建造了藏地第一座(三宝俱全)——桑耶不变自成大殿,以作为身所依,又教授贝若扎那等108位大译师翻译风格,译出印度圣地十分兴盛的经典、续部、论典为主的语所依,还有,以“预试七人”开始建立意所依的僧团。自此,佛教宛若太阳升起般繁荣昌盛。

15

了解这段历史,有利增强对藏传佛教生起极大信心。

第18节课

80、什么叫做根德圆满?诸根不全之人对修法有何影响?请一一说明。

答:根德圆满是指“眼、耳、鼻、舌、身”五根齐全,一一具足。 眼根若不具足,则无法亲见上师、佛像、佛经、论典等。连白天晚上都不知道,亲人还是仇人看不见,白色红色也不分不清,且不说闻思修行,即使是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

耳根不具足,则无法听受上师的教言、窍诀,闻思修中的“闻”与自己无缘,不要说有意义的佛号等声音,甚至世间的唱歌、说话也听不清。就算是聪明一点的聋子,懂得看口型辨别发音,仍和正常人有很大差距,学习佛法无法成办。

身根不具足,像卧床不的起的植物人或瘫痪者,身肢麻木,对种种刺激无反应,大脑也丧失了意识活动,只能维持心跳和呼吸,则不可能听闻、思维佛法。

鼻根、舌根不具足,对学习佛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尽管这跟不具足耳根和眼根不相同,但对于全面掌握、领会佛法,势必会有一些障碍。 16

81、“业际颠倒”主要是指什么?间接可引申为什么意思?要想不成为业际颠倒者,在实际行动中应注意些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答:有两种解释:一、业际颠倒主要是生于猎人、妓女、屠夫等种姓中,从小就搞这个行业。二、许多上师在教言中说“业际颠倒”,指以前出家,后来还俗了,造下百般恶业;或者以前是虔诚居士,后学外道而不学佛了,放弃一切修行。

华智仁波切说:“凡是三门违背正法的所作所为,事实上都属于业际颠倒。”此为引申义,按本论解释,意思是指身口意唯一造恶、不行任何善法的人。

若不想成为业际颠倒者,就应常在上师三宝前祈祷,哪怕是供一盏灯、点一支香、磕一个头,也祷愿佛菩萨时刻加持自己,今生乃至生生世世,行持善法、利益众生,切莫转生为业际颠倒者。

我亦如上发愿。

第19节课

84、什么叫五种他圆满?请大致作个解释。为什么叫“他”圆满?对照自己,你是否具足?

答:龙猛菩萨云:“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佛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所谓的五种他圆满,即如来出世、佛陀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

17

如果转生于暗劫,而未生在佛陀出世的光明劫,那连上师三宝、四谛十二缘起等殊胜法语的名称也听不到。而今我们值遇佛陀出世的贤劫,所以为导师殊胜圆满,即如来出世。尽管佛陀已现身于世,但若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而如今佛陀已循序渐进转了三次FL,因此佛教正法圆满,即佛已说法。虽然佛陀转了三次FL,但佛法如果已经隐没,果期、教期、形象期全部圆满了,对众生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不像学校虽然摄受学生,但若学校已经关闭,孩子也得不到任何利益。而今佛法住世期尚未完结,所以时间圆满,或叫佛法住世。虽然佛法出世,并宣说佛法,佛法没有隐没,但假设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而如今我们已步入佛门,并最后都能懂得佛法意义,这不是自之缘分圆满,或者叫自入圣教。即便已具足前四种因缘,但若仅是形象上的皈依,没有被善知识所摄受,那对正法的真理也将一无所知。而今我们已承蒙善知识慈悲摄受,所以为殊胜悲心圆满,也叫殊胜善知识摄受。

因为观待他缘而具足修学正法的条件,故叫“他”圆满。 观待自己,已圆满具足,故当珍惜。

86、为什么说佛陀出世极其难得?请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具体分析。明白这个道理,对你有哪些帮助?

答:过去:过去现喜大劫是个明劫,有三万三千佛出世,此明劫过了以后,出现一个暗劫。后于具圆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随即又有 18

一百个边鄙劫。其后具贤劫中,有八十四俱胝佛出世,在此之后又有五百暗劫。接着在见喜劫中,有八十俱胝佛出世,其后又出现七百暗劫。随之具喜劫中,有六万佛出世。

这样算起来,总共有五个明劫、一千四百个暗劫。虽然明劫出世的佛比较多,但有那么多的暗劫,连一尊佛都不出世,由此可见过去佛出世还是极其稀少难得的。

现在:一千四百个暗劫结束之后,第六个明劫——现在的贤劫出现了。那么贤劫千佛是如何依次现世的呢?

第一至第八中劫:无佛出世。

第一至八万岁时:拘留孙佛出世,为贤劫第一尊佛。人寿四万岁时:拘那含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二尊佛。人寿二万岁时:迦叶佛出世,为贤劫第三尊佛。人寿一百岁时:释迦牟尼佛出世,为贤劫第四尊佛。第十中劫: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弥勒佛出世,为贤劫第五尊佛。 第十一至第十四劫:无佛出世。

第十五中劫:有九百九十四尊佛相继出世。

第十六至第十九中劫:无佛出世。

第二直中劫:胜解佛(楼至佛)出世,为贤劫最后一尊佛。 至此,贤劫千佛圆满出世。

19

未来:贤劫之后,有六十恶种边鄙劫,再后于具数劫中,有一万佛出世,其后又有一万恶种劫??

以上全部加起来,暗劫有一万一千多个,明劫只有六七个,想想这之间的差别,简直》太悬殊了。所以,遇到佛陀出世是多么不容易。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一定要珍贵现在的暇满人身,能得这样殊胜的时候获得人身,没有以往积累的广大福报,无法得遇,故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修行,莫要错过令自他解脱的机缘。

第20节课

88、解释颂词: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

答:佛陀的证悟境界有五种特点:1、甚深:本体无相;2、寂灭:自性无思;3、离戏:远离一切常边;4、光明:远离一切断边;5、无为法:远离一切是非等诸边。佛已获得犹如甘露般的这五种境界,能治疗八万四千烦恼疾病,可由于它太过甚深,对任何众生提示都难以了知,所以还是于林间默然安住。

92、何为五浊恶世?你对此有哪些体会?在这种环境中,你打算如何修持佛法?

答:1、时劫浊:指时代遭逢恶运,灾难频生。就拿财富而言,一会儿是世界经济危机,一会儿是金融风暴,每天不是“刮狂风”,就是 20

“下暴雨”,人们犹如水泡般财富极极不稳定,今天富可敌国,明天就可能一贫如洗。

2、众生浊:指众生资质低劣,福报日减,苦多乐少。佛陀时代或在此之前,人们的身高、体力都非常殊妙,而现在,一年比一年不行了。

3、寿命浊:指众生因恶业受报,寿命短促。

4、见解浊:指出家人善心越来越失坏。

5、烦恼浊:指在家人行持善法日渐退失。

第21节课

94、什么样才是真正的佛教徒?扪心自问,你自己是不是?假如你身边有许多相似的佛教徒,你打算如何正确引导他们?

答:真实的佛教徒,是真正认识到生死轮回皆无实义,六道犹如火宅、罗刹洲、剑叶林般可怕,为求自他解脱而趋入佛门,此为真实的佛教徒或者入道者。扪心自问,自己曾经并不算是真实的佛教徒,但如今似乎已经趋入真实之列,上师知!

因缘俱足,应让他们趋入正法,长期闻思修行,依善知识的教导而行持,改变相续,真正生起出离心。

21

95、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为什么善知识的摄受相当关键?你对此有哪些体会?

答:如果善知识没有摄受,对佛法教理则不可能通达。《般若摄颂》云:“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一切佛法依靠善知识而得,这不是凡夫信口所说,而是圆满一切功德、大慈大悲的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言。《般若八千颂》亦云:“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觉,必先于善知识恭敬承事而依止之。”还有《华严经》中言:“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佛法要是没有善知识的讲解,世间再聪明、再有智慧的人凭借自力也不能通达。

佛经浩翰无垠、圣教多之又多、所知无穷无尽,假设没有上师的窍诀,就不会懂得总结诸法的要领而加入修行。因此,上师教言相当重要。如果没有的话,你不一定皈依;即使皈依了,也根本不知方向,完全凭自学很困难。何况佛教的道理非常甚深,尤其是空性等法门,若没有上师开演不能趋入,证悟更上无从谈起。

97、学习阿底峡尊者与库鄂仲三人之间的问答,你有哪些收获?其中哪一段最触动你?的为什么?

答:一次,弟子库鄂仲向阿底峡尊者请教:“修行人若想获得解脱或遍知佛果,经论教典与上师窍诀哪一个更重要呢?”

尊者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上师的窍诀重要。”

22

三人又问:“这是为什么呢?”

尊者答道:“即使你对读诵传讲三藏无所不知,对诸法的法相无所不晓,但如果实地修行时不具备上师指点的实修口诀,就会造成正法和行人互相脱离的结局。”

(像世间的文学家,或学因明辩论的寻伺者,他们对法相讲得特别清楚,将色法的法相、五蕴的法相说得头头是道,可是若缺少上师的窍诀,即使讲得天花乱坠,实际上要真正修持时,也根本无从下手。所以,大家理论上虽然要精通,但这些道理若要结合自己的相续,必须依靠上师的窍诀。否则,佛教经论多得不可胜数,在短暂的一生中全部都修,恐怕不太现实,倘若没有上师的实修口诀,就会导致法是法、人是人,人与法根本无法相融。但如果有了上师指点,法融入了心,就像《前行》这部法,最初怎么样发心、中间怎么样入定、最后怎么样回向,必定会了了分明。所以说,上师的窍诀很关键。)

三同门继续请教道:“假如完整地归纳上师窍诀,能否概括为净持小乘戒、菩萨戒、密乘戒三种律仪,以及身口意三门日日夜夜勤修善法呢?”

尊者说回答:“这样概括还不足够。”

三同门问:“这又是为什么?”

23

尊者答言:“即便三戒守护得一尘不染,但若对三界没有厌离心,仍然是轮回之因。

即使三门勤勤恳恳地奉行善法,但若不懂将善回向圆满菩提,善法也会被颠倒分别念一扫而光。

(有些人身体天天在佛堂磕头、打坐;口中不断地念诵佛号、观音心咒、《金刚经》;心里也不生贪嗔总痴,尽量地行持善法等等,但之后因为一些原因而生起一个大嗔心,辛辛苦苦的善根,都会被一扫而空。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回向,不懂得以菩提心来摄持,纵然精进地闭关、禅修、苦行,可是分别念一生起,以前的善根还没有来得及保存,一下子就全都没有了。不但没了,还可能造下很多罪业。

但若有了上师的窍诀,做任何善法结束时都会回向,以菩提心摄持此善根。就像你好不容易赚了一笔钱,出门时要把它锁在保险柜里,或者存在银行里。同样,你所积累的一切善根,如果以回向来摄持,乃至菩提果之间也不会空耗。)

纵然具备智慧超群、戒律清净、讲经说法、观修境界等一系列功德,但如果没有舍弃世间八法,一切所为也只能成为现世的生计,而不可能获得来世解脱之道。”

(有些人为什么修行很成功?主要因为他能看破今世,不管对名也好、利也好,都看得很淡,一心一意向往解脱。而一部分人表面上看来很不错,但由于贪著今生的名闻利养,以致修行一败涂地。) 24

以上这些对话,都非常能触动自己。

第22节课

100、学习暂生缘八无暇和断缘心八无暇,有何必要?它与十八种暇满是什么关系?

答:一个真正要修行佛法,不被逆缘所转至关重要。我们在懂得十八种暇满之后,要详细观察自己具不具足,被违缘控制了没有?假如被违缘控制了,也就失去了暇满。所以,学习和分析暂生缘八无暇和断缘心八无暇非常重要。

阿琼堪布在《前行备忘录》里有个比喻:十八暇满就好比有十八只羊,一旦豺狼吃掉一只,那就剩下了十七只;又被吃掉一只,只剩十六只了??全部吃掉的话,也就没有羊了。同样,即使你十八暇满已经具足,但出现一个违缘的话,十八暇满中的一个就退没了,再出现一个的话,一个因缘又不存在了。假如一个不具足,表面上问题不大,但它很重要的话,也会让其他条件全都失去意义。例如,倘若你没有趋入佛门,就算其他条件都具足,也没办法修行。

101、什么是暂生缘?暂生缘八无暇包括哪些?具体怎么样对治? 答:暂生缘指在修行过程中,暂时或偶尔、时时或经常出现的修法违缘。

25

《如意宝藏论》云:“五毒愚痴魔所持,懈怠恶业如海涌,随他救怖伪法相,暂生缘之八无暇。”暂生缘包括:

(1) 五毒粗重。对治:贪心的对治是修不净观,或如《宝鬘论》所说所说,用剖析无常和无我来对治;嗔心的对治法是修慈心,或以《入行论·安忍品》里的教言来观察;痴心的对治法,则是观修缘起法??

(2) 愚昧无知。对治:必须进行忏悔,同时,还要祈祷智慧本尊。

(3)被魔所持。对治:首先要观察所依止的上师具不具足法相,是魔知识还是善知识?如果是善知识,就要生起欢喜心,并以三喜来依止;如果是魔知识,最初就不能接近他,这是很关键的。

(4) 懈怠懒惰。对治:必须忆念死亡无常。

(5)恶业涌现。对治:学法一定要有恒心。

(6)为他所转。对治:对被他所转、无有自由的人而言,必须找一个良策,力求摆脱这种处境。

(7)求乐救怖:应想尽一切办法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8)伪装修法。对治:必须认识到谋求现世利益的过患,进而予以断除。

第23节课

26

103、什么是断缘心?断缘心八无暇包括哪些?你认为应该怎样对治?你有这些违缘吗?

答:作为修心人,一旦有了断缘心八无暇的任何一个,那就断了修行的因缘,三菩提的苗芽不会凋谢,以至于离开解脱种性,为此叫做“断缘”。断缘心包括:

1)为今束缚。对治:我们作为修行人,首先要观察自己有没有看破今世。假如对现世的名利十分耽著,即使你表面上修行特别好,也不一定有很大的收获。因此,每个修行人务必要了解轮回的过患,真正生起出离心。

2)人格恶劣。对治:要想对治人格恶劣,有些大德在教言中说,有一定的困难。不过,极个别人由于善根、种姓不错,刚开始时虽然为人很坏,但后来依靠上师的教言和道友的劝导,也能变成善良的人,这种现象偶尔会有。

3)无出离心。对治:一定对轮回的过患生起定解,以此令自心生起出离三界轮回之信念。

4)无有正信。对治:多看大德传记,时常祈祷上师三宝,不要轻易离开上师及正法。

5)喜爱恶行。对治:阿琼堪布在《前行备忘录》中说:“喜爱恶行,无以对治。”

27

6)心离正法。对治:一定要想方设法对诸佛菩萨和上师的功德产生兴趣,比如多看看大德传记等;假如实在生不起兴趣,也要对法产生“这很了不起”的感觉。

7)毁坏律仪。《前行备忘录》中说,倘若破了戒律,一定要如理加以忏悔。

8)失毁誓言。应尽忏悔,越早越好,按理来讲,没有过夜之前必须忏悔。

104、麦彭仁波切说:“孩提时随父母转,韶华时随朋友转,年迈时随子女转,愚者恒时无自由。”你对此偈颂有何体会?今后有什么打算?

答:现在人确实是这样:孩童时,父母天天都管有,自己也耽著一些玩具,把假象执著为实有,没有修法修法的空闲;年轻时,始终被亲眷好友捆缚着,修行的时间一刹那也难以空出来;老年时,只有随着子女转,对他们言听计从,更没机会去修法。总之,自己一辈子都在他人控制下,没有修行的真实机缘。所以,前辈的高僧大德舍弃今生,将这一切全部抛之脑后,原因就是他们深深地认识到:今生若一直被这些所转,自己的修行绝对无法成就。

我们作为修行人,首先要观察自己有没有看破今世。《开启修心门扉》为主的修心窍诀中,都强调第一要看破今世,原因就是:如果对今生 28

的一切能看破,无论居士还是出家人,修行必定会成功。为此,作为自己,也务必要了解轮回的过患,真正生起出离心。

第24节课

110、为什么说暇满中只要有一种不齐全,就不具备真正修法的缘分?请用比喻加以分析。

答:如同开车一样,纵然司机技术很好,其他因缘也都具足,但如果前轮坏了,或者没油了,车也无法安全行驶。现在有些人修行不成功,就到处打卦算命:“为什么我最近修不上去?验相出不来?本尊不现前?”实际上,这是因为你因缘不修全,而在所有因缘中,三十四种暇满是最关键的,假如其中一种不具足,你的修行因缘也会中断。 其实,就算成办世俗中的一件平凡小事,也需要许许多多因缘聚合,那作为长远目标、成办自他二利的修行正法,又怎能不需要具足众因缘呢?把个比方说:在古代藏地,出远门常会在途中烧茶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茶器、水、火等众多因缘,其中单单生火也是一样,必须要有火燧、火石、火绒等许多条件。如果仅仅是火绒不具足——用完了或被雨打湿了,就算火石、火铁样样齐全也无济于事,只好从根本上放弃烧茶。

同样的道理,假如这些暇满的功德中,仅仅是一种不具足,也不具备真正修法的机缘。比如,你烦恼粗重的话,在一个团体中,本来修行好好的,后来烦恼无法控制,自己开始发脾气,跟金刚道友不和,然 29

后就离开了,从此,你后面的一层层修行只能全部放下来。所以,有智慧的人只要一观察,无论从自身的经验还是别人的经历,都可以看出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第25节课

111、如果详细观察自相续,为什么说即使单单具足十八暇满也有很大困难?请具体说明。

答:在十八暇满中,八种闲暇虽容易获得,比如自己没有堕入三恶趣,也没有生于长寿天,依靠人而安立的四种闲暇也不难具足,但完整无缺具足十圆满的人恐怕寥寥无同。

首先,从五种自圆满来分析:尽管对大多数佛教徒而言,获得人身、诸根俱全、生于中土并不难,但如果业际颠倒、不信佛教,那五种自圆满中不只具备三种了。假如其他三种圆满都具足,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或者不信仰佛教,那学佛一事也无法成办。退一步说,如果具足了四圆满,业际颠倒与不信佛教中只有一者不具足,那也不行。尤其是生为业际颠倒者,即使没有造诽谤佛法、摧毁佛教等滔天罪业,但假设身口意三门无恶不作、为非作歹,或修行、念经、转绕、朝拜神山等一切所为只为了今生利益,那虽然被称为贤者、智者,实际上也属于业际颠倒之人。

然后,从五种他圆满分析:五种他圆满中,虽然佛已出世、传讲妙法、佛法还没有隐没,但如果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一种圆满就不具足了; 30

既然没有皈入佛门,善知识慈悲摄受也就谈不上,这样一来,两种圆满都不具足了。五种他圆满中若只剩下三种,学佛绝不可能成功。有些人虽然皈依佛门,被善知识也已摄受,可是心经常反复不定,一旦对法失去了兴趣,天天靠外力来约束,也是不现实的,到了一定时候,你的“老虎皮”就会脱掉显露出原有的丑陋面目。尽管你皈入佛门,若只是表面上得点法,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很多人认为,自己办了皈依证、取了法名,在某某上师面前得过灌顶、求过法,就是实至名归的佛教徒。其实这也不一定。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法和小乘法并没有落实到你的行动上,你内心尚未生起这样的信念。所以,你自认为是佛教徒,也不一定是佛教徒。

112、除了转生为猎人、妓女等以外,什么样的人也叫做业际颠倒?你是否属于这一行列?

答:希求今世就是业际颠倒,因为希求今世,相续中不可能有出离心和菩提心。

常祈祷上师三宝,愿自他永远不要落入业际颠倒之列。

113、作为一名佛教徒,大小乘的信念如何在相续中生起?假如这一点力所不及,那最起码要做到什么?你做到了吗?

答: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作为真正趋入解脱道者,必须要了知轮回的一切无有实义,如梦幻泡影,《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若有如是定解,则生了无伪的出离心。 31

而身为步入大乘道的行者,还必须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发愿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

对我们而言,尽管生起真实的出离心和菩提心有一定困难,但最起码,也要对上师三宝有纵遇命难也不退转的坚定信心。若没有这样的决心,仅仅是装腔作势地诵读经文、身上穿着僧衣等等,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佛教徒。

114、请引用比喻说明:暇满人身极其难得。并细心体会此比喻的含义,以令自己生起暇满难得之感。

答:佛于《花丛经》、《欢喜入胎经》、《正法念住经》等经中都说过:在波涛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孔与海底盲龟之颈相遇极为困难,而得到人身与此相比,更是难上加难。

具体而言,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大海洋,海面上有一边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大轭,在它上面有一孔隙。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而在海底有只盲龟,每一百年升到海面上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盲龟也不具备能看见木轭的眼睛。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颈也可能正好钻入木轭孔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困难。

第26节课

32

115、为什么佛陀说“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你对此怎么理解?

答:《涅槃经》记载:有一次,佛陀从地上沾了一点点尘土,问迦叶尊者:“我手上这些尘土多,还是十方世界大地的土多?”迦叶尊者答言:“当然是十方世界大地的土多。”佛陀说:“得人身并行持善法者,如同我手上的尘土般稀少,而未得人身、行持恶业者,犹如十方世界大地之土般众多。”

如佛经中言:“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繁星,而饿鬼则如白昼之星;饿鬼众生犹如恒河沙,旁生犹如酒糟,阿修罗犹如弥漫大雪,而人及天人仅仅似指甲微尘。”可见,六道众生的数量呈金字塔形,地狱最多,人天最少。善趣的众生少之又少,对此不光是理论上明白,当下我们也可以观察:比如在夏季,仅仅一方草地上的含生,或一个蚁穴中的蚂蚁,其数量就超过了南赡部洲的人数。

117、名词解释:珍宝人身 普通人身

答:无垢光尊者在《心性休息》中说:“自在闻思精华义,调己劝他行善法,修行山王极稳固,彼等仙人胜幢相,无论在家或出家,即是珍宝之人身。”闻思佛法的精华教义,调伏自己的三门,劝勉别人行持善法,修行如山王般稳固——不是这两天修个法,一离开上师和道友的监督,就像发疯一样完全变了,真正的修行人始终如一,十年前是这样,二十年后依然不变,这才是具有珍宝人身。

33

反之,倘若你对具足十八暇满、远离十六无暇还有缺憾,即便在世间法方面聪明伶俐、智勇双全、地位显赫、智慧超群、美名远扬,但也称不上是珍宝人身。世间有许多成功的国家LD、商业巨子,看似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可这种福报也许会让他造很多业,反而成为堕入恶趣的前兆。古人言:“堕恶趣之前当人王。”所以,得这种人身并不稀有,充其量只能算是普通人身,或者称为相似者、灾祸者、无心者、空返者。

118、明白六道众生的数量比例,对你今后修行有哪些帮助? 答:人身极其难得,故一定要好好地闻思修行,依此解脱轮回。 不管怎么样,我们上半生虽已迷迷糊糊过了,但从今后的下半生该以何种方式度守,应该心中有数。正如藏地有句俗话说:“重新穿衣,重新系腰带。”所以,我们从现在起要重新做人,让自己下半生变成真正的修行人,否则,得个人身却白白耗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作为居士,应该好好护持净戒,同时好发际闻思,这样就拥有珍宝人身。否则,每天只希求世间八法,从来不行持善法,从来不行持善法,连最简单的转经轮、念观音心咒也不做,来一趟人间什么意义都没有,这种人就像手握如意宝却无义而空耗,或者到珍宝金洲却空手而返一样,简直愚不可及。对于这些人,我们理当生起悲心,有能力的话,尽量施以帮助。

34

第27节课

122、生起暇满难得的界限是怎样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起码应该怎么做?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

答:应当像金厄瓦格西一样,金厄瓦格西从来都是彻夜不眠,全心全意修持善法。

这个界限比较高啊,要像金厄瓦格西一样,永远不睡觉,连一个小时也不行,我们可能很难以做到。华智仁波切应该是有不同层次的要求,最高层次是像金厄瓦,如果实在不能达到,至少也要很精进、不偷懒。要尽量生起人身难得的定解。假如这个理念非常强,确实不容易睡懒觉。

当然,完全不睡恐怕也不行。以前上师如意宝讲过,该休息的就要好好休息。但也不能像世间人一样,整天浑浑浑噩噩的,什么善法都不做,要把握好这个度。

第28节课

125、器世界最终毁灭的因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感触?268

答:毁灭的因缘,一方面是因为万法的无常,因缘灭尽时自会消散;另一方面,也是众生造业比较严重,如《大楼炭经》云:“遭火灾变时,天下人皆行非法、邪见,不见正,犯十恶事??”不管怎么样,外面的世界终有一天会示现无常。

35

跟浩瀚的宇宙世界比起来,我们每个人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在这个地球村中,毕竟也是一个“地球公民”。其实地球公民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旁生等其他众生,我们是地球村的公民,牦牛也是如此,彼此之间都是邻居。然而遗憾的是,现在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肆意杀戮动物、破坏生态平衡、工业污染严重??致使自己的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也许七水一火的灾难还没降临之前,依靠人类的恶行,就已经导致了自身的灭亡。不论是家庭小环境,还是大环境,我们都应该关心,同时要以慈悲上爱护那时生存的动物,若能如此,人与自然之间会增上和谐的气氛,天人也会撒下吉祥的花雨,人们的生活定会和平安乐。相反,假如人类恶心遍满、行为粗暴,对自然界肆无忌惮地破坏,则定然感召种种灾难。近年来,世界各地为什么频频出现地震、火灾等不悦意的天灾人祸?实际上就是跟众生的行为有关。

126、一禅、二禅、三禅,为什么分别以火、水、风而毁灭?懂得这个道理,对你有何启发?273

答:《俱舍论》等经论中说,一禅、二禅、三禅各有不同的分别念过患,比如一禅有寻伺,如火,故用火来灭尽;二禅有喜乐,如水,故用水来灭尽;三禅有呼吸,如风,故用风来灭尽。四禅因为已远离了禅定的八种过患,故而不被水火风所坏。

既然大千世界最后也会变得空一物,我们如秋蝇一样的人身,又有什么恒常稳固的呢?所以要明白,整个世界也都都要毁灭的,没有必要特别执著。正在有些人对无常修得不好,总认为房子是实有的、轿车 36

是实有的、身体是实有的??的执著,最后修行绝不会成功。如果我们观修过无常,不不会有这些困扰了。

第29节课

128、你怎么理解生命在呼吸之间?明白这一点有什么用?

答:龙猛菩萨在《亲友书》中说:“寿命多害即无常,犹如水泡为风吹,呼气吸气沉睡间,能得觉醒极稀奇。”我们的生命危害众多、顺缘极少,就像风中水泡一样会瞬息破灭,晚上沉沉地睡去,平缓地呼气吸气,但谁也不敢肯定在此期间不会死亡。如果没有死去而安然醒来,真是一件非常稀奇的事。我们的生命是无常的,谁也无法确定何时何地会死,谁也没有把握明天或今晚、甚至仅仅现在呼吸之间,自己会不会命归黄泉。任你智慧渊博、精通教理,但也不敢断言“我现在肯定不会死”。所以,《地藏经》中云:“无常大鬼,不期而到。”死神从不与人约定时间,他往往出乎意料地降临,让我们一命呜呼。死缘众多。每个人的生命会遇到很多违缘,如龙猛菩萨在《宝鬘论》中说:“死缘何其多,生缘何其少,彼等亦死缘。”就算是饮食、吃药等生缘,有时候也会变成死缘,我们晚上睡下去而没死,理应觉得非常稀奇。

明白无常的道理后,切切不可懒惰懈怠、一拖再拖,而应诚心修持临终时决定有益的正法。

37

129、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吗?为什么?请引用你周围的事例进行分析。

答:在死亡面前,任凭你是谁,也无有例外可以躲藏。死亡真正来临时,你纵然有能力钻进无隙可乘的铁箱子里,外面有数十万勇士手持锋利兵刃,箭矛尖端指向外面保护着,也丝毫守护不了、遮挡不住。当死主阎罗将黑索套在你脖子上时,你只能面色铁青、泪眼汪汪、五体僵硬地被带往后世。此时此刻,勇士无法救护,大德不能吩咐,饮食无法引诱,无处可逃、无处可躲,无依无怙、无亲无助、无计可施,没有任何尊者能以大悲心庇护,哪怕是大慈大悲的长寿佛、药师佛亲自降临,也无法延缓寿命已尽的死亡。

说到名声,歌王迈克尔·杰克逊世界闻名,但这也挡不住死神的脚步,年纪不大50而离世;说到地位,掌权几十年总统邦戈、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等可谓举国无双,但也不能守护自己的身体而不死??

第30节课

132、为什么说佛陀在转法轮的过程中,无常法一直贯彻始终?了解这一点,对你有何启示?

答:噶当派的教言中说:佛陀最初在鹿野苑转四谛法轮时,无常、苦、空、无我四谛中,第一个就是无常。佛陀转完三转法后,最后要示现涅槃时,先宣讲了一部《涅槃经》,之后说:“诸比丘,一切皆由因缘而生。”同时解开上身的袈裟,让弟子观看如来身相,并教诲 38

道:“如来出世犹如昙花现世,你们以后要常观一切万法皆为无常。”说完之后,前往萨拉双树中间,以吉祥卧示现涅槃。《阿含经》中也记载,佛陀要接近涅槃时,跟弟子们说:“诸比丘,世间无一法可依靠,应当舍弃世间,寻求不生不灭、不病不死、无有恩爱别离的寂灭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涅槃,汝等应常念无常迁变之理。”因此,佛陀的最后遗嘱,就是让我们长期忆念无常迁变之理,这也是佛法的最深教义。

133、什么是二胜六庄严?他们在佛教历史上分别有哪些贡献? 答:“二胜”是指龙猛菩萨无著菩萨,圣天论师、世亲论师、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加上功德光和释迦光(造论者和注释者),称为“六庄严”。也有史书中说,“二胜”是功德光和释迦光,其他六位则是“六庄严”。这八尊者,大乘佛教中没有不承认的,他们在人间广弘释迦牟尼佛的教法,故叫“二胜六庄严”。

在大乘佛法中,佛陀授记的龙猛菩萨是中观的创始人,佛陀授记的无著菩萨是唯识的创始人,面见文殊菩萨的陈那论师是因明的创始人,这三位称为三大造论鼻祖。而解释他们观点的,莲花中降生的圣天论师,解释龙猛菩萨的中观;能背诵九十九万部经典的世亲论师,解释无著菩萨的唯识;获得自在、面见圣尊的法称论师,解释陈那论师的因明,后面这三位叫做三大注释开创者。功德光和释迦光尊者则为律宗之祖师。

39

第31节课

134、怎样思维世间尊主而修无常?请从天界、人间的角度分别说明。

答:不管是天界还是人间,寿命长达数劫、威德圆满的诸位天神和仙人,也不能摆脱死亡,最终都要面对生老病死。

跟人的寿命比起来,梵天、帝释天、遍入天、大自在天等可谓万寿无疆,他们可以住留数劫,伟岸身躯高达一由旬及一闻距,其身所拥有的光彩,甚至比日月更胜一筹,可是他们也同样免不了一死。此外,具足五种神通的天人及仙人,虽依靠神变的威力可逍遥自在畅行空中,但是到了最后,他们也无法逾越死亡的命运。《解忧书》云:“大仙具五通,能行于虚空,然而却不能,诣于无死处。”寿命已尽的人,就算很想活下去,到处求医生、求官员、求很多人,但谁也没有办法,包括释迦牟尼佛也无计可施。

天人、仙人等不能避免无常,再观察一下人世间的尊主。在印度圣地,据藏地多罗那他在《印度佛教史》中所称,首先出现了许多财富力强、高居于首的转轮王,后来出现了众敬王。之后,他的沿袭下来,一下地到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净饭王。除此之外,印度东西方还有三巴拉、三十七赞扎王等地位显赫的国王,都曾纷纷降临于世。印度君主制度结束之后,还出现过甘地等许多人道主义者。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辉煌的历史,没有一人留存于世。在藏地雪域,许多国王都 40

是诸佛菩萨化身。自第一位国王涅赤赞布(汉译为肩座王)以来,出世过天赤七王、地贤六王、中德八王、初赞五王、幸福十三代,极乐五代等许多国王,藏地这些国王,昔日统治的疆域那么大,最后也都纷纷离开人间,尽管他们曾拥有如此威力,现在都成了历史,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留存下来。汉地也是一样。像夏、商、周、秦、三国、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朝代中,很多国王或皇帝非常有能力,尤其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皇帝,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了,但他们如今一个也没有活在世上,由此也看得出来,万法确实是无常。此外,象历史上的一些物理方面的爱因斯坦、牛顿也已不人世;还有造纸的蔡伦、天文学家张衡、数学家祖冲之等等,现在已全部离开,对于他们的事迹,后人只能从书本了知。不说这些人物,包括我们家里的人,这些年来有什么的变化,比如小的时候,别人叫哪一家时,通常会以父亲那代人的名字来称呼;现在可能以我们这一代的名字来称呼;回到以前的村子去,比我们小的那些人成了新的主人。一代一代就这样更替,如花开花落一样,无常就在我们眼前。所以,我们一定要精进地修持解脱之法。

第32节课

137、在本课中,怎样思维各种喻义而修无常?请大致说明。

答:米拉日巴尊者在《道歌集》中,就用了八种比喻形容无常:

一、绘画的金色佛像终会褪色;二、美丽的鲜花到秋天会被寒霜冻死;

三、高谷奔腾咆哮的瀑布,流至平原会缓缓无力;四、绿绿的稻田终 41

会镰刀砍割;五、精美的绸缎也会被利剪裁截;六、精勤积累的珍贵财宝,人死时终会被舍弃;七、初三的新月清丽动人,但不久就会变得形态臃肿;八、初生的孩子极可爱,突然遭受违缘也会夭折。通过这八种比喻来文明万法的无常迁变。

另外,本课中还用秋云的比喻来说明无常的道理,比如引用的《方广庄严经》云:“三界皆无常,如秋日浮云。”引用的其他经中说:“三界无常如秋云,众生生死如观戏。”等等。

138、何为饥馑劫、疾疫劫、战争劫?经过这三种劫之后,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后来依靠什么法,人类的福报才开始逐渐增上?你对此有何感悟?

答:在人寿三十岁、二十岁、十岁时,饥馑劫、疾疫劫、战争劫分别会盛极一时,南赡部洲的众生几乎濒临灭绝。

具体而言,疾疫劫出现时,在七个月零七日中,瘟疫疾病到处肆虐,人们得病即死,药石无效,大多数人都难以幸免,最后人类所剩无几。战争劫出现时,并非哪个国家发动侵略战争,而是人心残忍到极点,相续中充满杀心,自己所见之人犹如怨敌,随便拿起一件什么东西,都成了杀人利器,于是见人必杀、逢人必砍,如是互相残杀,经过七日七夜。饥馑劫出现时,在七年七月七日中,大旱无雨,井河枯竭,五谷不生,五味隐没或变味,物资、珍宝、屋舍等也渐渐毁坏。由于饥饿难忍,人们甚至将人寿百岁时的人骨挖出来熬汤喝,将之作 42

为最胜营养。到时了最后,诚如《俱舍论》所云:“劫以兵疾饥荒尽,次第七日月年止。”在经过七日刀兵劫、七个月零七日的疾疫劫、七年七月七日的饥馑劫之后,99%的人类都已经灭绝,许多地方徒留财产而无主人,处处是一片荒无人烟、人迹罕至的景象。

到那时,弥勒菩萨所示现的幻化身,将为剩下的人们,传扬断除杀生之妙法。此时人类身高到了一肘左右,人寿增长二十岁。尔后逐渐递增。

万法无有任何实质可言,器世界也好、有情世界也好,全部都离不开无常的本性。

第33节课

140、以我们身边的人为对境,应当如何观修无常?你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观无常的?

答:我们可以如是观察: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人,如历代宗、祖辈甚至父辈全部相继去世,现在只剩下他们的名字而已,自己同辈的兄弟姊妹等,也有许多已经离开人世,时过境迁,此时此刻我们全然不知他们转生在何处。

每个人不妨回顾一下:在自己的家族中,祖祖辈辈死了多少人?有些人甚至连名字也不知道。在汉地,古代时有家谱,可现在根本不讲究这些,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是谁,恐怕都不清楚。如果真 43

要追溯上去,每一个家肯定出现过皇帝和公主,给家里带来无限荣光,然而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他们也被后人慢慢淡忘了。包括我们今生的兄弟姐妹、同班同学、邻居道友,一个一个观察时,有好多都去世了。所以,无常何时何地都在不断上演,但凡夫人被障碍蒙蔽了双眼,始终把相续相同的事物执为常有,不说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就算是一年一年变化的粗大无常,也很难认识到。而现在不管是身边的亲友去世也好,最信任的人欺骗自己也好,都应深深认识到一切万法无可依赖,从而好好地修行。

142、一旦无常到来,唯一对自己有帮助的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答:一旦无常到来,唯一佛法才有帮助,其他一切都派不上用场。 以前上师如意宝常引用《教王经》的一个教证:“国王趋入死亡时,受用亲友不随身,士夫无论至何处,业如身影紧随后。”当你趋入死亡时,财产、眷属等世间美好不会跟随,紧紧跟着你的是什么呢?就是生前造的善业恶业。造善业会获得快乐,造恶业则感受痛苦。《千字文》中也说;“祸因恶积,福缘善庆。”祸害是多次作恶积累而成,幸福是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44

更多相关推荐:
前行广释 第002课

第二节课思考题6大圆满前行的内容是什么这些内容是否只是前行法为什么7本论是华智仁波切怎么样造的你对此有哪些感触8有些人认为闻思太多了只会增加分别念故而听一两部法就可以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请以你自己的体会进行说明顶...

前行广释003

第三节课思考题9发菩提心需要具备哪两个条件请一一说明你是不是这样发菩提心的10怎么样缘一切有情生起大悲请以窍诀的方式阐明你这样观想之后自相续有哪些改变11什么叫做三殊胜行持善法为何要以三殊胜摄持你今后能否做得到...

前行广释 第001课

第一节课思考题1你对大圆满前行有哪些认识堪布仁波切在课前提的两点要求你自己能否做到2解释题目大圆满龙钦宁提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3当今时代很多人不修前行就直奔大法对此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修持前行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有何...

学校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

学校3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方案20xx年我校将迎来30周年华诞筹划并认真组织好30周年校庆活动对总结我校开基创业发展壮大的成就和经验巩固和扩大已取得的改革与建设成果提升知名度增强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

河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会务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工作服务类)

百年校庆会务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工作服务类志愿者刘冰洋20xx年7月7日河南农业大学百年校庆会务组志愿服务工作总结工作服务类志愿者刘冰洋20xx年7月6日我校迎来了百岁华诞在过去的一百载的风风雨雨中一代又一代的农...

后勤总公司校庆工作总结

后勤总公司校庆工作总结我校八十年校庆活动在安全有序隆重和谐的氛围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作为学校重要的后勤保障部门后勤公司全体员工在筹备校庆期间牢记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价值理念精心布置周密规划全力以赴为校庆做好后勤...

20xx年设计师工作总结

20xx年设计师工作总结120xx年设计师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在我们昂首期待未来的时候有必要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个回顾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以待在新的一年有所改进回顾过去一年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在各位同事...

学校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讲话稿

学校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讲话稿学校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与表彰大会讲话稿各位老师同志们在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圆满成功地完成了建校十周年庆典和各项庆祝活动这是建校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云浮中学10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钟

云浮中学100周年校庆工作总结20xx年11月20xx年11月7日这一天将永远定格在云浮中学校史的长河中铭刻在云中人的记忆里这一刻给我们的不只是简单的欢呼与兴奋不只是我们人生历程的短暂插曲或片断这一刻给我们的是...

重庆医科大学5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总结

重庆医科大学50周年校庆志愿者工作总结重庆医科大学50周年校庆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金秋十月、丹桂飘香,重庆医科大学迎来了50华诞。为配合校庆工作的开展,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1286名志愿者服务队伍,投入到校庆各项活…

学生处校庆工作总结

师生校友共庆五十华诞同心协力再创辉煌明天学生处参与五十周年校庆工作总结20xx年,辉煌中走过半个世纪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迎来了她50周岁的生日,为庆祝我校五十周年华诞,学生工作处于20xx年年初就围绕校庆主题开展…

毛概作业(改革开放30年,我们身边发生的变化)

前言改革开放的进程一19xx年12月具有战略价值和深远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从根本上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及重大调整经济建设取代了阶级斗争改革开放取代了闭关自守二19xx年在中国首创经济特区以深圳为...

前行广释30课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