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期末复习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整理

时间:2024.4.20

20##地理必修二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

(1)、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2)、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3)、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3、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生产力水平(根本)社会福利、文化观念、国家政策(传统到现代) 自然环境、宗教信仰

4、人口增长模式:

   5、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

(1) 发达国家为现代型增长模式

(2)世界处在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3)中国已基本实现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6、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部——西北和东北,沿海——内陆,农村——城市

3、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

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

                消极:人才外流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

1、   环境承载力: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   环境人口容量: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   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资源——环境人口容量  (最主要因素)

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4、人口合理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    功能区的形成:

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    划分: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    城市地域结构: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的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

4、    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5、    影响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地租(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远近))其他因素: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2、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3)、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树木烧,相互距离远,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

3、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口条件

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第三节  城市化

1、城市化含义: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 表现:★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②城市数量↑ ③城市人口↑④城市用地规模↑

3、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 过快的城市化: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5、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①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热量、光照、地形、土地、水份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国家政策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3、农业地域的含义: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4、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区位条件:自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根据市场灵活安排农业生产规模

5、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

(2)作物:水稻

(3)区位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深且肥沃、

河流密布,水源丰富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饮食习惯 

(4)特点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单产高,商品率低

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5)季风气候区:有利: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不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

6、商品谷物农业: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1)作物:小麦、玉米

(2)区位条件: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地广人稀 机械化程度高 ;农业科技先进

(3)主要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7、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干旱、半干旱气候区(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2)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

区位条件: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地价地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8、乳畜业:

(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2)生产对象:奶牛      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3)区位条件: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4)特点: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工业区位选择

1、区位因素

2、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投入——产出的联系;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

2、工业集聚: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近距离地聚集起来

优点:①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②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3、工业地域: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

形成: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

4、工业分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综合经济效益

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1、   传统工业区:

⑴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⑵特点: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⑶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

①   区位特点: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广阔的市场

②衰落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③整治措施: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

2、新兴工业区:

⑴出现时间: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⑵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形成条件: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⑶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生产过程分散    

⑷美国“硅谷”:

①特点:从业人员水平高、产研发费用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②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

全世界人才高地、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一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2、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

3、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

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日本著名的科学筑波市,一条长达9千米的中轴路,决定了城市南北狭长的带状形态。

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那个很难伸展到哪里——商业网点明显小于平原

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

区位原则:交通最有原则

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优、人流涌、物流丰、便集散、多网点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环境问题

(1)产生: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表现: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物种的减少)

(3)环境问题分布: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

(4)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

3、可持续发展:

(1)概念:

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

(3)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   必然性:

大的人口压力、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2、途径: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式是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第二篇:高一地理必修二复习提纲2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

复习目标:

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课本难重点,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强化地图和图表的判读和运用;

能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1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共同决定的。[记忆]

2、几个重要的人口日:“世界60亿人口日”(1999/10/12);“世界人口日”50亿(1987/7/11);中国13亿人口(2005/1/6)。[记忆]

3、人口增长的历史阶段(理解记忆)

4、20世纪以来特别过去100多年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理解记忆)

过去100多年,伴随着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各种灾害和疾病的防御能力也不断提高,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适应性不断增强,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5、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理解记忆)

6、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变化比较:(理解记忆)

7、人口增长模式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指标构成。(记忆)

公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8、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记忆)

9、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记忆]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原始型向传统型,继而向现代型转变。

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环境、文化观念

10、大部分发达国家(欧洲、北美为代表)为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世界为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记忆]

1.2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记忆]

人口迁移的判断:是否发生了地域上的移动(行政区位的改变);是否有居住地的改变;时间的改变(通常为一年)

2、人口迁移的类型(按是否跨越国界):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3、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比较: [记忆]

4、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记忆]

5、人口迁移的意义[理解]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

6、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理解记忆]

对人口迁出地:好的影响有减少迁出地人口密度、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不好的影响有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好的影响有人才的流入和提供廉价劳动力,有利于经济发展

不好的影响有人口密度增加,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加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记忆]

(1)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2)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重要作用。

8、中国古代和近几十年来人口迁移的因素:[理解记忆]

古代:主要是战乱(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难),其次为开疆拓土、流放、戍边等。

近几十年:主要是国家政策、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个人需求等。

1.3人口的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的关系[理解]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是就是环境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概念及制约因素[记忆]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区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货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制约因素:资源(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合理人口容量概念:[记忆]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4、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紧迫性表现:[记忆]

日益严峻的人口过快增长问题、人口城市化问题、城市人口老龄化问题

5、保持合理人口容量的措施:[记忆]

(1) 国际社会倡导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规模内

(2) 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的概念:[记忆]

城市占据一定的空间,有着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

2、城市形态的类型:[记忆]

3、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理解]

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往往是相同的,这会导致同一种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集聚。

4、功能区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记忆]

5、功能区比较[理解记忆]

6、城市地域结构模式:[记忆]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7、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体现在各种活动的付租能力。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理解记忆]

8、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9、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其他因素:[记忆]

(1) 收入的高低,导致住宅区的分化

(2) 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的声誉

(3) 种族或宗教团体(唐人街等)

(4) 早期土地的利用方式影响

10、城市内部空间结构随城市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理解]

早期:功能区分异不明显,市中心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工业聚集

一定规模后:由于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工厂企业向外搬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及依据:[记忆]

城市等级一般分为: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特大城市(100万以上)、大城市(50~100万)、中等城市(20~50万)、小城市(20万以下)、以下为县城、建制镇等

依据:城市人口规模

2、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的关系[理解]

城市等级低,服务种类少,服务范围比较小;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比较大。

3、上海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变化的影响因素[理解记忆]

(1)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2) 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使得上海有充足的原材料、劳动力、农产品以及巨大的市场

(3)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

4、城市等级体系:[记忆]

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是与城市的等级相对应的,在同一个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分布也与城市的等级密切相关,这些不同级别的城市空姐组合,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系统。

5、城市等级与城市数目、相互距离的关系[理解]

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较少,相距较远;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较多,相距较近。(德国南部为例)

6、中心地理论(结合图2.16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规划图)

(1)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周围总是分布有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

(2) 每一个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低的城市服务范围

(3)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2.3城市化

1、城市化的含义[理解]

城市化三个标志 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规模扩大

2、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动力:[记忆]

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全,交通便利

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志: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记忆]

4、城市化的意义:[记忆]

(1) 城市市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2) 促使聚落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的变化

5、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理解记忆]

6、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比较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水平低;发展不合理(出现畸形发展);处于初期和中期阶段

发达国家: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处于后期阶段

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记忆]

8、如何建设“生态城市”:[记忆]

(1) 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2) 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天人合一”)

会判断P38活动三种模式的有缺点(从热岛效应和用地效率两方面分析)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1、农业的概念:[记忆]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

2、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记忆]

(1) 农业生产的位置

(2) 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联系

3、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机械、科技

决定农业活动的类型和规模的重要因素是市场因素。

4、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记忆]

5、对农业活动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理解]

水稻主要分布在季风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因素)

千烟洲立体农业(地形因素。从洪涝灾害、水土流失、土层厚度等方面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农业景观的变迁(市场和政策)

茶叶宜在南方酸性红壤种植(土壤因素)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因素)

6、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理解记忆]

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利用科技改造自然因素例子:培育良种促进农业发展(袁隆平杂交水稻、橡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改善局部自然条件发展农业(大棚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冷藏技术的进步使世界农业出现专业化地域化

7、农业地域的含义:[记忆]

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8、影响农业地域类型的因素:[记忆]

(1)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2)自然条件(3)社会经济条件

9、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能认识P45图3.9,包括小麦牧羊带位置)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10、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主要特征:[记忆]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

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发展措施:东水西调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

作物:水稻为主(水稻的习性:好暖喜湿)

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2) 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3)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 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5) 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记忆]:“三低一高一大一小”

(1)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2) 单产高,商品率低

(3) 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4) 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记忆]

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

作物:小麦、玉米

5、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 交通运输便利

(3) 市场广阔

(4) 地广人稀

(5) 机械化程度高

(6) 农业科技先进

6、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生产对象[记忆]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生产对象:牛、羊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 地广人稀,地价地

(3) 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

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措施[记忆]

(1) 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开辟水源

(2)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研究

5、乳畜业的分布及农产品[记忆]

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

6、乳畜业的区位条件[记忆]

(1) 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2) 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7、乳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给一幅农业地域图,要能识别其属于何种农业地域类型,关键看从事何种农业

高一地理必修2复习纲要II

复习目标:

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课本难重点,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强化地图和图表的判读和运用;

能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记忆]

土地、水源、原料、市场、运输、动力、政策、科技、乡土情感等

3.工业类型:(按影响布局主导因素分类)[理解]

4.鞍钢与宝钢的区位选择:[记忆]

 鞍钢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地处原料地、靠近燃料地、初期用水、用地条件较好

   社会经济条件:靠近市场、劳动力充足、交通便捷

 宝钢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水陆交通极佳、技术水平高、人才密集

5.从环保角度分析污染工业的布局(给出地图会分析各个工业的布局位置)[记忆]

大气污染:工厂设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

水污染: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6.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理解]

经济角度

社会角度

环境角度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理解]

(1)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

2、工业集聚意义 [记忆]

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3.工业地域 [理解]

(1)工业地域的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

(2)工业地域的形成

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

(3)工业地域的性质

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

(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

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

(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

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记忆]

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 [记忆]

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

业为主;

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

3、历史:

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记忆※]

1.发展的区位特点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较近

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交通

广阔的市场

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

(1) 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

(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

(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3.综合整治措施

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 [理解]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记忆]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

①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② 20世纪70年代 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③ 发达的信贷体系

④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

2.发展特点

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理解记忆]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2.崛起原因

(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

(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

(5)军事订货:政治条件

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5.1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理解记忆]

二、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与发展趋势:[记忆]

分为一种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形成的运输网及不同地域的综合运输网。(见课本P80图)

发展趋势:日益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且货物运输安全)。

三、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因素:[记忆]

1.经济、社会、技术、自然等

2南昆铁路的建设的原因

(1)、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2)、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3)、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保证

5.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交通线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变化的影响[记忆]

交通线的发展: 促进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线延伸发展

交通线的衰落: 城市发展缓慢或衰落、城市空间形态沿衰落交通线方向基本保持不变

2.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理解记忆]

交通运输线稀少

山区 地势起伏大          商业网点密度小

交通运输方式单一

交通运输线路密集

平原 地形平坦            商业网点密度大

交通运输方式多样

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理解记忆]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记忆]

二、直面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理解记忆]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一定的容纳和清除能力(环境自净能力)。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的表现:[记忆]

当今世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海洋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和臭氧的破坏、资源的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两大类。

3、环境问题的分布:[记忆]

城市地区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地区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较发达地区严重(其原因是:环境承受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经济、技术水平落后;发达国家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

三、可持续发展

1、 环境问题的防治: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从总体上,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2、可持续发展 [记忆]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课本P96图)

(2)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6.2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一.必然性:

1.大的人口压力

2.资源短缺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二.纲领:[记忆]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三.途径 [记忆]

循环经济是重要途径。

1.循环经济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

2循环经济在工业中的表现形为――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了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端。能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循环经济在农业中主要表现为――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它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形成经济上和生态上的良性发展。

留民营村是“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

所采取主要措施:调整产业机构,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更多相关推荐: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快慢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1)工业革命以前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低原始社会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点高高较低奴隶…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佳答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翻转课堂新课标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基础回归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高中地理 人口的变化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必修2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

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汇总

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中国权威高考信息资源门户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包含臭氧层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高一地理必修1第二单元地球上的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包含臭氧层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短波12hmax地面增温地面...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2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