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4.5

地 理 2

考点一:知道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

★一个地区净增人口数,取决于人口基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要素有: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个。

关系公式: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一、人口增长模式

         肯尼亚                中国                    法国

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

(1)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快(青少年及儿童比重大);

人口增长过快加大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发展。

对策:计划生育

(2)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青壮年社会负担过重;影响经济发展。

对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中国已基本过渡到“低低低”模式。

★中国目前人口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出现老龄化现象。

          对策:继续实行计划生育,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考点二:结合实例,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人口迁移按范围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按方向分为---农村到城市;农村到农村;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

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

   例:农业社会,我国人口闯关东、走西口是因土地而迁移;

       游牧业逐水草而居是因水资源而迁移;

       攀枝花、大庆是因矿产资源吸引移民而形成;

       美国很多老人由东北向西南是因气候而迁移;

       美国年轻人由东北向西南迁移是因土地和环境。

3.当前影响人口迁移最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

☆地区间经济差距越大,人口迁移越频繁。

人口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农村向城市迁移主要是因经济因素的影响。(因为发达国家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教育条件。)

★人口迁移的规模之所以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交通运输发展。

▲凡战争引起的人口迁移称为“国际难民”;

凡环境恶化引起的人口迁移称为“环境难民”或“生态移民”。

    ▲个人动机或需求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5.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迁移方向是旧大陆到新大陆;原因是殖民扩张、开发新大陆

二战后迁移方向是发展中国到发达国;原因是经济因素

6.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方向是东部到中西部;         原因是国家政策。

开放后人口迁移方向是农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原因是经济因素。

7.人口迁移的影响:

      对迁出地----缓解人地矛盾,提高环境质量;加强对外联系,促进经济

发展。但人才、劳力流失;

      对迁入地----提供人才、劳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加大环境压力。

例:结合实例,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下列关于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   )

A.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拉丁美洲迁移到欧洲,总的特点是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B.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的特点:人口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且定居移民增多

C.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从西部迁往东部

D.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从中西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从农村流向城市等

2.引发中国的民工潮的因素是:                                                     (   )

A.自然条件的改变  B.国家政策的规定   C.经济因素   D.宗教因素

3.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新疆吸引人口的主要优势是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答案:1D 2C  3(1)京津唐  、 沪宁杭  、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高,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2)人口稀少,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国家边境贸易日益发展    (3) 缓解人地矛盾压力,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4)  流动人口    务工  经商      

考点三:区别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1.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

可以用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资源(正相关);科技水平(正相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负相关)。

(其中资源是首要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环境人口容量大于人口合理容量。

考点四:城市空间结构的特点,解释其形成原因

☆  各类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功能区。。

☆  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限;以一种功能为主,兼有其它功能。

☆  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

☆  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形成城市功能区)的主要因素

1.  经济因素---各种功能活动愿意支付的地租水平。

★影响地租的因素:1距市中心距离;2交通通达度

☆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

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

☆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

☆地租较低其它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

2.历史因素

例:北京市中心为行政区而非商业区;

上海外滩是中心商务区。

3.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民族和宗教信仰等影响住宅区的分化。

例:收入高低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高低住宅区呈背向发展趋势。

城市空间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同心圆模式:揭示城市土地利用的价值分带

 

扇形模式示意图

扇形模式:重点考虑放射状交通干线的影响。

 

三种学说都强调了中心商务区在城市发展和功能分区中的主导作用。

考点五:知道城市服务功能的含义

☆  城市是区域的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又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  城市的服务范围(又称城市的腹地)是城市本身和周围地区。

考点六:比较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功能的差异

1.城市等级通常以城市人口的规模来划分。

2.城市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不同:

高级城市服务范围大,提供服务种类多,城市数量少,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远;

低级城市服务范围小,提供服务种类少,城市数量多,彼此之间的距离较近。

☆  等级较高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等级较低的服务范围。

☆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

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级别

最高级-----上海(直辖市),是我国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腹地是全国甚至海外。

次一级-----南京、杭州(省会城市)

第三级----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南通等(地级市)。

考点七: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1)城市化的含义

人口向城市集聚,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就是城市化。

(2)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市人口增加;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3)城市化进程:

1初期阶段---(特点:城市化水平低,速度缓慢)

2加速阶段---(特点:城市化水平上升,速度快)

3后期阶段---(成熟时期。城市化水平高,速度慢)

目前发达国家处在成熟阶段,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加速阶段。

2. 城市化特点

发达国家:起步、水平、速度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发展中国家:起步、水平、速度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a对土地:    农业用地变为非农业用地(基本建设用地)

b对水资源:  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水资源短缺、水质变差。

C对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性减少

D对景观:    农村景观变城市景观

4.城市化过程产生的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a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等)、

b交通拥挤、  c住房紧张、  d就业困难、   e社会秩序混乱

对策:a分散大城市职能,建新城和卫星城;

b加强交通和住房建设;

c治理环境污染,建生态城

考点八: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城市建筑景观和格局等往往反映出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如:

1.由于城市发展历史长短不同,美国城市中心多摩天大楼,而欧洲城市中心多广场、教堂等建筑。

2.杭州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山水城市”。

3.北京皇宫建筑群雄踞城市中心,其他建筑物沿城市中轴线排列,以示皇权

至高无上。

4.华盛顿:以国会大厦和白宫的东西向和南北向两条轴线及其交汇处为城市

中心,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考点九: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条件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 地形水源土壤

气候——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决定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制约作物的产量。

水源——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地形——不同地形宜发展不同农业。平原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山区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亦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壤——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壤肥力高低影响农作物产量。

②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等

市场——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劳力——不同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不同。经济作物>粮食作物;种水稻>种小麦。

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因地制宜利用土地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

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青藏高原的青稞------------热量;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热量

河西走廊的粮棉、   南疆的棉花--------------------水源;

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南方低山丘陵的立体农业-----------地形   

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土壤 

城郊农业(花卉、奶牛场、蔬菜等分布)------------市场

大城市公路边的乳畜业、园艺业-------------------------交通

★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东北--------热量不足;

西北--------水源不足;土地沙漠化

南方丘陵-------土壤贫瘠

青藏高原---------热量不足

华北平原---------水源不足;风沙、旱涝、盐碱

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土壤贫瘠、地表水不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水源不足

全国各地均有-----气象灾害

★  某地农业结构变化原因分析的角度

市场、地价、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退耕还林还草)等变化

(如珠三角、太湖平原商品粮基地的丧失是因市场的变化

③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技术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愈来愈突出。

如:便捷的交通运输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提高,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2、结合实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水稻种植业

分布--------东亚、南亚、东南亚。(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少数热带雨林气候区)

特点----(1)农经营;

(2)单产、商品率; 

(3)水利工程量;(∵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

(4)科技水平

(5)机械化水平   (除日本)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是水稲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小麦、玉米;     

特点------(1)生产规模大    

(2)机械化程度高。

最大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

(地区专门化和现代化是美国农业特色)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分布----中央大平原

区位优势条件有:

自然条件:    1自然条件优越         (地形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社会经济条件:2交通便利              (有利于农产品的运输);

3地广人稀              (利于机械化耕作);

4高度发达的工业

5先进的科技            (4、5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我国东北和西北也有商品谷物农业的分布,一般为国营农场。美国为家庭农场。 

★混合农业

特点-------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分布-------澳大利亚  墨累---达令盆地(麦羊混合)

优点------1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土地交替种麦、牧草、休耕,可保持土壤肥力)

2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春秋忙麦;冬忙羊)

3农业生产灵活性强;市场的适应性强

(农业收成稳定)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

(它将甘蔗、果树、花卉等和桑蚕、塘鱼的生产和养育相结合)

★大牧场放牧业

特点-----面向市场,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分布-----阿根廷  潘帕斯草原 牧牛业

区位条件:1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3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阿根廷发展牧牛采取的措施

1培育良种牛;   2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开辟水源;     4种植饲料。

我国内蒙古地区有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生产对象是奶牛)

特点-----面向城市,商品化、集约化

主导因素-----市场、交通   (及饲料供应)

分布-----西欧、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大城市周围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   1西欧及五大湖区气候温凉,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饲料丰)

社会经济条件  2城市众多,乳制品市场需求量大交通发达

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周围乳畜业

考点十一:结合实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1.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自然因素——水源、土地;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动力、政策、原料等。

2.影响工业的主导因素

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各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会发生变化

原料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数量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劳动力素质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市场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交通运输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一直很强。

信息网络通达性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   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1)有大气污染的企业  (如:化工厂、钢铁厂、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炼油厂)

常年盛行一种风向      工厂布局在 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季风气候区                       与季风垂直的郊外

各种风向都有                     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2)有水污染的企业:   (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化工厂)

工厂布局在河流下游。 (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3)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企业:  (如:火电厂、钢铁厂)

工厂布局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第二篇: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部分


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部分(高一)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1 人口的数量变化

1、一个地区人口的数量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其中,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长,而机械增长对人口数量的影响力随着范围的增大而减弱。

2、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从总的趋势来看是不断增长的,二战后则进入快速增长时期,70年代后增长速度减缓。从空间上看,集中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的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日本、俄罗斯;德国、法国、匈牙利等国家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现象;而集中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因此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可以分为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三种类型。

4、图中曲线①表示出生率,曲线②表示死亡率。A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原始型,B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C表示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在表格中填出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相关特点。

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部分

5、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在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首先出现下降变化的是死亡率。

6、全球增长模式从总体来看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从局部看,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型型,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2 人口的空间变化

1、人口迁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以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

2、国际人口迁移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量的移民为主。①19世纪以前主要迁往新发现的大陆,如由欧洲迁往美洲、大洋洲,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改变了人种的 1

空间分布。②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特点是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迁移方向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迁出区是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区有欧洲、北美和西亚、北非地区。

3、我国人口迁移分为两个阶段:①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了开发边疆,主要以政策性迁移为主。②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特点表现为人口迁移规模增大,频率加快,迁移方向主要为由农村向城市,由内陆向沿海。

4、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意义: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②调节人才余缺;③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④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5、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从总体上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往往是经济因素。

§3 人口的合理容量

1、①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最重要的指标,表示一个地区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个地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能养活的最大人口数量。二者均具有不确定性性。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资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是既要提高生活质量,又要保持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来说,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关键措施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而发达国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证大多数人追求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力。

第二章 城市与城市化

§1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1、城市形态分为组团状(重庆)、团块状(北京、成都、合肥、华盛顿)、放射状(延安)、条带状(兰州、洛阳、西宁、宜昌)等。

2、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有自然条件(地形、河流等)和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经济、文化、历史等)。如:平原地区的城市形态多为团块状,山区和丘陵区的城市形态则多为组团状。

3、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

4、住宅区: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呈背向发展。

5、商业区:需要便捷的交通及大量消费者;分布以市场最优或交通最优为原则;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大多呈点状或条状。

6、工业区:专业化程度较高,相互之间协作性强;不断向外缘移动;分布于交通便利地区(靠近公路、铁路、河流等)

7、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8、图中A表示工业,B表示住宅,C表示商业,由市中心向外缘递变最快的是商业,①-③中适合发展住宅区的是②,适合发展工业区的是③,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①。 2

9、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包括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10、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必须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例如:要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协调好相互的位置关系,以减少污染;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必要的卫星城建设等等。 §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越高,其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服务范围通常不固定,没有明显界线。一般城市服务范围包括城市本身、周围的小城镇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省会城市服务范围覆盖周围各县乃至全省;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服务范围则可扩展至全国。

2、城市规模和等级与其地理位置相关,位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城市等级的提高。

3、合理布局城市的原则:①高等级城市数量少,低等级城市数量多;②低等级城市分布于高等级城市周围;③高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远,低等级城市相互距离较近;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高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低等级城市服务范围)

§3 城市化

1、人口向城镇集聚、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就是城市化。其水平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包括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数量、城市用地规模和面积等,其中最重要的标准是城市人口比重的高低。

2、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农村(推力):人口过剩(对土地压力大)、自然灾害频繁严重、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城市(拉力):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交通便利。

3、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发展速度慢,已经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从而出现众多的卫星城。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发展速度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造成城市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

5、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即可以改善环境,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也可以破坏环境,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和生态破坏问题(如生物多样性减少),另外还可以产生交通及居住条件差、失业和就业问题突出、社会秩序混乱、内城衰落等现象。

6、人类解决城市化问题(建造生态城市)的主要对策:

①发展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

高中必修2地理知识点总结必修二部分

3

②使城市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例如:

A.城市化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B.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城市新区和建设卫星城?

C.合理规划城市,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区的关系?

D.提高绿化?

E.其他措施:合理进行交通改造、住房改造、加强社会秩序管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农业的区位选择

1、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

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市场、劳动力、机械(工业基础)、政策、

科技、历史原因(生产习惯)

2、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自然条件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条件更容易发生变化。

3、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①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②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③种植业、畜牧业兼备的农业地域类型:混合农业。

§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混合农业是同时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如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就是一个以小麦种植和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区。主要特点:①自身可形成一个良性生态系统;②时间利用效率高;③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以种植水稻为主,基本特征:①属于劳力密集型农业;②以小农经营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③单位面积产量高,但是商品率比较低;④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低(日本除外);⑤水利工程量大(需要政府投资,治理水旱灾害)。

3、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均以家庭经营为主),另外中国的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分布(以国营为主)。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典型的商品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水平高,③商品率率高。

§3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1、大牧场放牧业属于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以牧牛为主的美国、阿根廷,以牧羊为主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市场(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③专业化程度高。

2、乳畜业属于畜牧业,主要以奶牛为生产对象,生产牛奶及其相关制品。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地区。因为乳畜业产品不耐 4

贮藏、运输不便,其布局必须紧邻消费市场,因此多布局于大城市的市郊地区。乳畜业的主要特点:①面向城市市场;②商品化;③集约化。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2、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③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④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在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现象:①我国80年代以前在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③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大力推动内地工业发展;④近些年许多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在我国的投资。

5、现代工业发展中,①由于科技(冷藏保鲜技术)和交通的发展,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②重要枢纽及干线对工业仍具有较大吸引力,但部分发达国家由于交通的完善,工业布局已不再将交通列为主要区位因素;③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突出;④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2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类型:①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同工业间存在着产品、原料的供应关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工业联系,即不存在生产工序联系的工业企业,因为需要共用各种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以及廉价劳力等因素影响,也可以布局在同一区域内,例如:我国许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③信息联系等。

2、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可以是自发形成,也可以是规划形成。

3、工业集聚的作用:①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②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③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④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4、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例如:钢铁工业区(鞍山)、石油化学工业区(大庆)、汽车工业区(十堰)以及机械制造工业区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①协作企业多,工业联系复杂;②生产规模大,占地面积广。

5、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例如食品工业等(面粉厂、糕点厂、糖果厂)等,它们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主要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农产品,发展初级加工业;②工厂少,工业联系简单;③生产规模较小,占地面积小。

5

6、要求分散布局的工业,主要以交通和通信为联系基础,在发达国家比较常见,容易形成跨国公司。比较常见的分散工业主要有产品“轻薄短小而且价格昂贵”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工业)、结构复杂而且零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企业(如汽车工业)。 §3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1、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五大湖工业区)、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等都属于传统工业区,它们的主要特征:(1)建立在丰富的煤炭、铁矿等原料及燃料基地附近;(2)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3)以大型企业为核心。

2、传统工业区当前发展状况:(1) 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2)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现衰落,急需改造。

3、德国鲁尔工业区:(1)主要区位条件:①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较少,需由法国和瑞典进口);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交通;④广阔的市场。(2)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过于单一;②煤炭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3)整治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②发展第三产业;③调整工业布局;④完善交通网络;⑤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4、新工业区基本特征:(1)时间新:出现于二战后;(2)地区新:形成于无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3)形式新:以中小型企业为主;(4)部门新:以出口型轻工业或高科技电子工业为主。新工业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以新兴工业即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区,如美国硅谷、德国慕尼黑、日本九州岛、英国苏格兰地区、俄罗斯新西伯利亚。(2)以出口型轻工业为主的出口型工业区,如意大利萨索洛、普拉托。

5、意大利工业小区模式: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有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基本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⑤企业分布于小城市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等形式,生产过程分散。

6、美国硅谷电子工业区:(1)主导区位:科技、环境、交通。(2)主要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③高等院校集中,科技发达,人才集中;④便捷的交通;⑤稳定的市场(美国国防部的军事定货);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3)主要特点:①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②增长速度较传统工业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1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①铁路:最重要的方式,运量大,适合长途运输;②公路:运用最广泛,最机动灵活,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适合短途运输;③水路:运量大,成本低,速度慢;④航空: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⑤管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连续性强。

2、现代交通发展趋势: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

3、主要点状交通设施:港口、车站、航空港;

主要线状交通设施:铁路、公路、航道航线

4、影响交通运输网布局的因素:①自然条件: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②社会经济条件: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因素。

§2 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6

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使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主轴,例如:株洲、筑波;交通线的兴衰(运输方式的变化、公路改线、河运航道的延伸和改变)会引起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例如:嘉兴。

2、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单一,商业网点密度小;平原地势起伏小,交通线路密集多样,商业网点密度大。

3、城市商业中心、商业小区的布局主要有两种情况:①以交通为最优原则,靠近交通线(城区干道及道路交叉口、市区环路边缘、高速公路沿线等);②以市场为最优原则,靠近城市几何中心、住宅区。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人地关系演变:

崇拜自然(原始时期)→改造自然(农业时期)→征服自然(工业时期)→人地和谐(即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现在)

2、人类不断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不断通过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和能量;人类对待环境的态度和行为,会得到环境不同的响应(环境的反馈作用)。

3、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造成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会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4、环境问题主要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其分布来看,①城市以环境污染为主,乡村以生态破坏为主;②发达国家以环境污染为主,发展中国家,由于承受人口和发展的双重压力,而且发达国家将许多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均较严重。

5、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6、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其中生态可持续是基础,经济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主要是:①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人口素质相对较低;②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和破坏严重,资源相对短缺;③各种环境问题不断加剧。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其基本原则是: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3、实现循环经济的关键:工业实行清洁生产,农业发展生态农业,日常生活中注意适度消费。

7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自然资源…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二单元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城市与环境11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约60多亿时间上J型曲线持续性阶段性增长性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快发展中国家增长慢影响人口增长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地理必修2知识归纳1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最佳答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1人口增长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10年来人口增长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人口变化的原因农业革命之前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人们获取食物的能...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二节人口合理容...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11人口增长模式世界人口增长特点人口基数大约60多亿时间上J型曲线持续性阶段性增长性空间上发达国家增长快发展中国家增长慢影响人口增长直接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社会...

地理人教版必修二基础知识点总结

必修二基础回归第一章人口的变化1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大小共同影响自然增长率降低并不意味着人口自然增长的数量就减少2二战后亚非拉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的原因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