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1

时间:2024.3.31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 )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辆      B 3000-7500辆       C 5000~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B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最小        B 最大        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三、名称解释

1.公路技术标准: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4.公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通行能力分为基本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两种。四、问答题

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哪些特点?

答: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其中

①铁路运输:运量大、运程远,在交通运输中起着主要作用;

②水运运输:运量大、成本低,运速慢且受到航道的限制;

③航空运输:速度快、成本高,服务于远距离和有时间要求的客货运输;

④管线运输:适用于液态、气态、散装粉状物体的运输。

与这些运输方式比较,公路运输有如下特点:

①机动灵活,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做到直达运输。

②受交通设施限制少,是最广泛的一种运输方式,也是交通运输网中其他各种运输方式联系的纽带。

③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时间上随意性强,可适于小批量运输和大宗运输。

④公路运输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

⑤与铁路、水运比较,公路运输由于汽车燃料价格高,服务人员多,单位运量小,所以在长途运输中,其运输成本偏高。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我国公路分为哪几个等级?

答:交通部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其中: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3.简述公路“两阶段勘测设计”的程序步骤。

答:两阶段勘测设计是公路测设一般所采用的测设程序。其步骤为:先进行初测、编制初步设计和工程概算;经上级批准初步设计后,再进行定测、编制施工图和工程预算。也可直接进行定测、编制初步设计;然后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通过补充测量编制施工图。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公路主要技术指标一般包括:设计速度、行车道数及宽度、路基宽度、最大纵坡、平曲线最小半径、行车视距、桥梁设计荷载等。

5.设计速度的定义是什么?

 答:所谓设计速度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设计速度是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第二章 平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同向)曲线,而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间以直线形成的平面线形称为(反向)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 6V或6倍设计车速)。

4、在转向相反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于(2V或2倍设计车速)。

5、汽车通过弯道时,由于横向力系数的存在,它不仅影响到乘客的舒服度,还增加了(燃油)消耗和(汽车轮胎)磨损。

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三种。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 10000 )米。

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 ),应设缓和曲线。但(四级  )公路可不设缓和曲线,用直线径相连接。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R·L=A2)。

10、无中间分隔带公路的超高缓和段过渡形式可采用三种方式,即(绕内边缘线旋转、绕中轴旋转、绕外边缘线旋转)。

11、圆曲线上全加宽值的大小与(设计车型、平曲线半径、设计车速)等因素有关。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应在平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13、当公路需要加宽时,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第一类加宽)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第三类加宽)类加宽值;对于不经常通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第二类加宽)类加宽值。

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统、高斯3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1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1.2 )米,物高(0.1 )米。

16、行车视距分为(停车视距、会车视距、错车视距、超车视距)等四种。

17、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等三部分距离。

1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高速和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应保证(会车 )视距的要求。

19、平曲线上行车视距的检查有两种方法,一是(解析法、),另一是(几何法)。

20、平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型是按直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 )、直线的顺序组合起来的线形形式。

二、选择题

1、横向力系数的定义(A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2、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 B  )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

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中侧

5、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C  )。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6、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7、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  )。

A 内边轴旋转            B 中轴旋转             C  外边轴旋转

8、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9、一般公路在旧公路改建时的超高构成可采用(C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10、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B  )。

A 3%            B 2%           C 5 %          D非定值

11、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横向力系数

12、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13、汽车转弯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D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双柳线       D回旋曲线

14、技术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容许合成坡度的目的是(A   )。

A 控制急弯和陡坡的组合          B控制最大超高横坡度

C 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          D比纵坡指标更科学合理

15、不使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感到困难的平曲线最小长度为设计车速的( D )行程。

A 3s           B 5s            C 6s           D 9s

16、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C   )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 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 路基内边缘线

17、各级公路超高横坡度的最小值是( B  )。

A 1.5%           B 2%            C 3%         D 路拱横坡度

三、名称解释

1.横向力系数:即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2.缓和曲线:是指有超高的平曲线中,由直线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的单向横坡所需设置的渐变段曲线。

3.缓和曲线的切线角: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与起点(ZH或HZ)切线相交所组成的角。

4.停车视距:汽车行驶时,自驾驶员看到障碍物时起,至在障碍物前安全停止,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5.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在与对向来车相遇之前,完成超车安全回到自己的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四、问答题

1.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答: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

①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

②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

③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④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2.确定缓和曲线最小长度需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①控制离心加速度增长率,满足旅客舒适要求;

    ②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经行时间;

    ③根据超高渐变率适中;

    ④从视觉上应有平顺感的要求考虑。

3.何谓超高?设置超高的原因及条件分别是什么?

答:①平曲线超高:为了抵消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的形式。

    ②设置超高的原因:将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离心力,改善汽车的行驶条件。

    ③设置超高的条件是: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4.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内边轴旋转的形成过程。

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

①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这一过程的长度为,一般取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

②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③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内侧边缘线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度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④超高缓和段全长

5.简述无中央分隔带超高缓和段绕中轴旋转的形成过程。

答:即将路面未加宽时的路面中心线保留在原来位置不动。其旋转形式为:

①在超高缓和段以前,将两侧路肩的横坡度分别同时绕外侧路面未加宽时的边缘线旋转,使逐渐变为路面的双向横坡度,这一过程的长度为,一般取1--2米,但不计入超高缓和段长度内;

②将外侧路面连同外侧路肩的绕中轴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到使外侧的逐渐变为内侧路面的,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③将内外侧的路面和路肩的单向横坡度整体绕路面未加宽时的中心线旋转同时向前推进,直至单向横坡度逐渐变为全超高横坡度为止,这一过程的长度为

④超高缓和段全长

6.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哪些?分述其构成并说明各级公路对行车视距的规定。

答:①行车视距的种类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等。

  ②其构成为:

  停车视距:由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等三部分构成;

  会车视距:由停车视距的二倍组成;

  超车视距:由加速行驶距离、超车在对向车道行驶的距离、超车完了时,超车与对向汽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超车开始加速到超车完了时对向汽车的行驶距离等四部分组成。

  ③《标准》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必须保证会车视距。

7.简述视距包络图的绘制方法与步骤。

答:视距包络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如下:

①按比例画出弯道平面图,在图上示出路面两边边缘(包括路面加宽在内)、路基边缘线(包括路基加宽在内)、路中线及距加宽前路面内侧边缘1.5 m 的行车轨迹线(有缓和曲线时也应按缓和曲线形式画出汽车轨迹线);

②由平曲线的起、终点向直线段方向沿轨迹线量取设计视距S长度,定出O点;

③从O点向平曲线方向沿轨迹线把O至曲线中点的轨迹距离分成若干等份(一般分10等份)得1、2、3、… 各点;

④从0、1、2、3、… 分别沿轨迹方向量取设计视距S,定出各相应点0′、1′、2′、3′…,则0—0′;1—1′;2—2′;3—3′ … 和对称的0—0′;1—1′;2—2′;3—3′ … ,都在轨迹线上满足设计视距S的要求。

⑤用直线分别连…,和对称的… ,各线段互相交叉。

⑥用曲线板内切与各交叉的线段,画出内切曲线,这条内切曲线就是视距包络线。

⑦视距包络线两端与障碍线相交,在视距包络线与障碍线之间的部分,就是应该清除障碍物的范围。

8.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如何选用圆曲线半径?

答:①在地形、地物等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②一般情况下宜采用极限最小曲线半径的4 ~ 8倍或超高为 2% ~ 4%的圆曲线半径;

    ③当地形条件受限制时,应采用大于或接近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半径;

    ④在自然条件特殊困难或受其他条件严格限制而不得已时,方可采用极限最小半径;

    ⑤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9.简述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

答:平面线形的组合形式主要有:

①基本型:按直线— 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

②S型:两个反向圆曲线用回旋线连接起来的组合线形;

③复曲线:

(A)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圆曲线R1 —圆曲线R2 —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

(B)两同向圆曲线按直线—回旋线A1 —圆曲线R1 —圆曲线R2 —回旋线A2-直线的顺序组合构成。

(C)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形式,称为卵型,按直线—回旋线A1—圆曲线R1—回旋线—圆曲线R2—回旋线A2—直线顺序组合构成。

④凸型: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线形;

⑤复合型: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向回旋线,在曲率相等处相互连接的形式;

⑥C型:同向曲线的两个回旋线在曲率为零处径相衔接(即连接处曲率为0,R=∞)的形式。

五、计算题

1.若二级公路的设计车速取V=80,试计算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值和一般最小半径值(取50米的整数倍)。

解: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方程式可计算如下:

①圆曲线极限最小半径

根据题义取R极限=250米

②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根据题义取R一般=400米

2.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V=120,路拱横坡度为2%,若横向力系数采用0.040。试计算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取500米的整数倍)。

解: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方程式可计算如下:

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

根据题义取R不设=5500米

3.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千米/小时),有一处弯道半径R=300米,试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和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取10米的整数倍)。

解:(1)根据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

       

       (2)根据驾驶员操作方向盘所需时间的要求计算:

       

根据题义该弯道可采用的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70米。

4.某新建三级公路有一处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取120米,偏角,若该平曲线设置为基本型,其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多长?

.解:①由得:

②由得:

因此,缓和曲线长度最大可取61.44米。

5.某新建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为400米,缓和曲线长为80米,试计算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米点和缓和曲线终点的坐标(以缓和曲线起点为原点)。解:①缓和曲线上距起点40米点坐标计算如下:

  ②缓和曲线终点坐标计算如下:

  得

6.从某公路设计文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中摘抄的一组路线设计资料如下:

JD8: K3+425.982

K3+311.099  K3+346.099  K3+492.155 K3+527.155   

JD9:K4+135.169

<![endif]> =K4+047.436    =K4+221.135

试计算(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

(2)计算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

解:(1)JD8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缓和曲线长及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

(K3+425.982)-(K3+311.099)=114.883(米)

*(K3+527.155)-(K3+311.099)=216.056(米)

(K3+346.099)-(K3+311.099)=35(米)

或=(K3+527.155)-(K3+492.155)=35(米)

QZ的桩号:=ZH+L/2=(K3+311.099)+216.056/2=K3+419.127

  (2)JD9曲线的切线长、曲线长和曲线中点桩号分别为:

(K4+135.169)-(K4+047.436)=87.733(米)

*(K4+221.135)-(K4+047.436)=173.699(米)

QZ的桩号:=ZY+L/2=(K4+047.436)+173.699/2=K4+134.285

 (3)计算两曲线交点间距及所夹直线段长度分别为:

JD8—JD9间距=114.883+[(K4+047.436)-(K3+527.155)]+ 87.733=722.897(米)

所夹直线长度=(K4+047.436)-(K3+527.155)=520.281(米)

7.已知两相邻平曲线:JD50桩号为K9+977.54,T=65.42 m,缓和曲线长=35米,切曲差J=1.25m;JD51桩号为K10+182.69,T=45 .83 m。

试计算(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2)JD50—JD51交点间的距离;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为多少。.

解:(1)JD50平曲线五个主点桩桩号计算如下:

(米)

(米)

有:

  (2)JD50—JD51的间距计算如下:

交点间距=JD51-JD50+J=(K10+182.69)-(K9+977.54)+1.25=206.40(米)

或=JD51-HZ50+T50=(K10+182.69)-(K10+041.71)+65.42=206.40(米)

  (3)两曲线间的直线长度计算如下:

直线长度=交点间距-T50-T51=206.40-65.42-45.83=95.15(米)

8.某二级公路有一弯道,其平曲线半径R=400米,交点桩号为K8+075.756,偏角,若缓和曲线长度为70米,试计算该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

解:①计算平曲线几何要素

  ②计算平曲线的五个基本桩号

ZH:

HY:

QZ:

YH:

HZ:

9.某改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路面宽度9米,路肩宽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2%,路肩横坡度为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6%,加宽值为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中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解:已知条件有:

①计算超高缓和段所需长度:

  ②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10.某新建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路面宽9米,路肩宽1.5米,路拱横坡度采用2%,路肩横坡度3%,有一弯道超高横坡度为6.0%,全加宽值为1.0米,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内边轴旋转方式,超高渐变率取,试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解:已知条件有:

①计算超高缓和段所需长度:

  ②计算缓和曲线终点断面处的超高值

第三章 纵断面设计

一、填空题

1、在公路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2、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均坡线)、竖曲线)组成的。

3、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高差、水平距离)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

4、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即纵断面图上设计标高是指:高速、一级公路为(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为(路基边缘)标高。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坡度)阻力和(惯性)阻力等四种。

6、缓和坡段的纵坡不应大于( 3%),且坡长不得(小于)最小坡长的规定值。

7、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的平均坡度,一般使以接近( 5%)和( 5.5% )为宜,并注意任何相连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宜大于(  5%)。

8、转坡点是相邻纵坡设计线的(交点),两坡转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坡长)。

9、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拐点)。

10、纵断面设计的最后成果,主要反映在路线(纵断面设计)图和(路基设计)表上。

二、选择题

1、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  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基边缘标高    D路基坡角标高

2、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D  )。

A 路面中线标高             B 路面边缘标高

C 路缘带外侧边缘标高       D 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 行车时间和视距                   D 视距和理性加速度

4、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C  )。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5、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合成坡度的限制值为10%,设计中某一路段,按平曲线半径设置超高横坡度达到10%则此路段纵坡度只能用到( A    ).

A 0%            B 0.3%              C 2%          D3%

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7、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 B  )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 上坡           B  下坡             C 平坡

8、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9、公路的最小坡长通常是以设计车速行驶( A  )的行程来规定的。

A 3-6s           B 6-9s          C 9-15s           D 15-20s

10、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D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1、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 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5.0m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竖曲线采用(A   )。

A 二次抛物线      B 三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D 双曲线

13、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14、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C  )。

A 0.3%            B 0.4%             C 0.5%           D 0.6%

三、名称解释

1.公路的纵坡度:是指公路中线相邻两变坡点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比值的百分比。

2.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

3.合成坡度:是指在公路平曲线上既有纵坡又有横向超高时纵坡与超高横坡的矢量和。

4.爬坡车道:是指在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外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辆行驶的专用车道。

5.转坡角:纵断面上相邻两纵坡线相交,后坡线相对前坡线的转角。

四、问答题

1.在纵断面设计中,确定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因素分别有哪些?

答:⑴确定最大纵坡因素有:

①汽车的动力性能:考虑公路上行驶的车辆,按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来确定;

②公路等级:不同的公路等级要求的行车速度不同;公路等级越高、行车速度越大,要求的纵坡越平缓;

③自然因素:公路所经过的地形、海拔高度、气温、雨量、湿度和其它自然因素,均影响汽车的行驶条件和上坡能力。

 ⑵确定最小纵坡的因素有:

①路基的纵向排水;

②路面的纵、横向排水。

2.缓和坡段的作用是什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有何规定?

答:⑴ 缓和坡段的作用是:改善汽车在连续陡坡上行驶的紧张状况,避免汽车长时间低速行驶或汽车下坡产生不安全因素

  ⑵《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设置缓和坡段的规定:对于不同设计速度的公路,连续上坡(下坡)时应在不大于相应纵坡最大坡长范围内设置缓和坡段,且缓和坡段的纵坡度不应大于3%,长度应符合纵坡长度的规定。

3.确定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⑴对于凸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经行时间不宜过短;③满足视距要求。

   ⑵对于凹形竖曲线应考虑:①缓和冲击;②前灯照射距离要求;③跨线桥下视距要求;④经行时间不宜过短。

4.简述平、纵面线形组合的基本原则。

答:①应能在视觉上自然地诱导驾驶员的视线,并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②平面与纵断面线形的技术指标应大小均衡,不要悬殊太大,使线形在视觉上和心理上保持协调;

  ③选择组合得当的合成坡度,以利于路面排水和安全行车;

  ④应注意线形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的配合与协调。

5.纵断面设计时怎样考虑标高控制?

答:纵断面设计时标高控制的考虑是:①在平原地区,主要由保证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所控制;②在丘陵地区,主要由土石方平衡、降低工程造价所控制;③在山岭区,主要由纵坡度和坡长所控制,但也要从土石方尽量平衡和路基附属工程合理等方面适当考虑;④沿河受水浸淹、沿水库、大、中桥桥头等地段,路基一般应高出设计频率的计算水位(并包括雍水和浪高)0.5m以上;⑤当设计公路与铁路平面交叉时,铁路轨道的标高为控制标高;⑥当设计公路与公路、铁路立交时,满足跨线净空高度的要求;⑦还应考虑公路起终点、垭口、隧道、重要桥梁、排灌涵洞、地质不良地段等方面的要求。

6.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6.答:确定转坡点位置时应考虑:

①尽可能使填挖工程量最小和线形最理想;

②使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坡长限制、缓和坡段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③处理好平、纵面线形的相互配合和协调;

④为方便设计与计算,变坡点的位置一般应设在10米的整数桩号处。

7.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哪些主要标高控制点?

答:路线纵断面设计应考虑的主要标高控制点有:路线的起终点、越岭垭口、重要桥梁涵洞的桥面标高、最小填土高度、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与铁路交叉点及受其他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

8.简述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答: 纵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是:

(1)做好准备工作;①按比例标注里程桩号和标高,点绘地面线;②绘出平面直线与平曲线资料,以及土壤地质说明资料;③将桥梁、涵洞、地质土质等与纵断面设计有关的资料在纵断面图纸上标明;④熟悉和掌握全线有关勘测设计资料,领会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

(2)标注控制点;

(3)试定纵坡;

(4)调整纵坡;对照技术标准,检查纵坡是否合理,不符合要求时则应调整纵坡线。

(5)核对;选择有控制意义的重点横断面“戴帽”检查。

  (6)定坡;纵坡线经调整核对后,即可确定纵坡线。

  (7)设置竖曲线;根据技术标准、平纵组合均衡等确定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

  (8)根据已定的纵坡和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及竖曲线半径,即可计算出各桩号的设计标高。

五、计算题

1.某二级公路连续纵坡设计时第一坡段纵坡为7%,长度为200米;第二坡段纵坡为6%,长度为300米,则第三坡段纵坡为5%的坡长最多可拉多长?

纵坡长度限制表(米)

.解:设第三坡段最多可拉X米

    则有  解得故可拉154.28米

2.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

(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8+980、K9+060、K9+150、K9+220的路基设计标高。

.解:(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米)

(米)     (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 (K9+100)-64.5= K9+035.5

竖曲线止点桩号= (K9+100)+64.5= K9+164.5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

(米)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00)-(K9+060)]+ 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

(米)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 0.035=65.991(米)

3.某路段中有一变坡点桩号为K15+450,高程为66.770米,其相邻坡段的纵坡分别为—3.68%和+2.06%。为保证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变坡点处的路基设计标高不得低于68.560米。试进行:

(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应为多少米(取百米的整数倍数)?

(2)用确定的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解:(1)计算竖曲线半径最小值如下:

外距(米)

由    和   有    

(米)

依题意(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可得R=4400(米)

(2)计算该竖曲线起止点桩号

(米)

(米)     (米)

竖曲线起点桩号=(K15+450)-126.28= K15+323.72

竖曲线止点桩号=(K15+450)+126.28= K15+576.28

第四章 横断面设计

一、填空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

2、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 )以及错车道组成。

3、路基填土高度小于( 20、)米大于( 0.5   )米的路堤称为一般路堤。

4、路基挖方深度小于( 20)米、一般地质条件下的路堑称为一般路堑。

5、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高度、)与(宽度  )的比值来表示。

6、为防止零星土石碎落物落入边沟,通常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设置(碎落台)。

7、若平均运距(小于)免费运距时,可不计运费。

8、土石方纵向调配时,从(挖方)体积重心到(填方)体积重心的距离称为平均运距。

9、计价土石方数量V=(V)+(V  )。

10、填方=本桩利用+(填缺、);挖方=本桩利用+(挖余)。

11、填缺=远运利用+(借方);挖余=远运利用+(废方)。

12、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借方)=(跨公里调出方)+(填方)+废方。

13、一般情况下,(挖方)路基和填土高度小于( 1.0)米的矮路堤均应设置边沟。

14、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及两条左侧(左缘带)组成。

15、取土坑分为(路侧取土坑、路外集中取土坑)两种方式。

16、路基工程中的挖方按(天然密实方)体积计算,填方按(、压实后 的)体积计算。

17、横断面设计成果主要是(路基横断面设计图、路基土石方计算表)。

二、选择题

1、( B  )的横断面称为典型横断面。

A 特殊设计            B 经常采用               C 不常采用

2、一般路基是指( B  )。

A 填土高度在12m以下的路堤            B 填土高度在20m以内的路堤

C 边坡采用1:1.5的路堤。

3、一般路堑是指( A  )。

A 一般地质条件下挖方深度不小于20m的路基

B 一般情况下,挖方深度在10m左右的路基。   C 挖方深度小于20的路基

4、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C   )。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5、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A  )。

A 20m            B 10m             C 50m

6、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D   )。

A 免费运距      B 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D 经济运距

7、下面关于横断面上“经济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当地面横坡度不大时,挖方和填方基本平衡的标高控制点

    B当地面横坡度较陡时,路基多挖少填的标高控制点

    C当地面横坡度很陡时,路基全挖或深挖的标高控制点。

    D纵坡面上沿线各种标高控制点的统称。

8、护坡道的作用是( A  )。

A 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B 路基排水的重要设施

C 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                 D 设置弃土堆的理想位置

9、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0          C 1:500         D1:1000

三、名称解释

1.路基标准横断面:交通部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车速、通行能力和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按公路等级、断面的类型、路线所处地形规定的路基横断面各组成部分横向尺寸的行业标准。

2.一般路堤:路基填土高度小于 20m大于0.5m的路堤。

3.公路用地: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而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土地。

4.建筑限界:为保证车辆、行人的通行安全,对公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

5.计价土石方:土石方计算与调配中,挖方数量与用做填方的借方数量均应计价,用于移“挖”作“填”的纵向调配利用方则不应再计价。即计价土石方数量为:V = V + V

6.积距法:将断面按单位横宽划分为若干个小条块,每个小条块的面积近似按每个小条块中心高度与单位宽度的乘积,然后将每个小条块的面积相加,即得横断面面积。

7.免费运距:土、石方作业包括挖、装、运、卸等工序,在某一特定距离内,只按土、石方数量计价而不计运费,这一特定的距离称为免费运距。

8.平均运距: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称平均运距。

9.运量: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超运运距单位与土石方调配数量的乘积。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公路横断面图?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①公路横断面图:公路中线的法线方向剖面图,它是由横断面设计线和横断面地面线所围成的图形。

②公路横断面设计的主要内容有:根据行车对公路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确定横断面的形式、各组成部分的位置和尺寸。

2.简述新建公路的用地范围是怎样确定的

答:新建公路的用地范围是:①填方地段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挖方地段为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范围。②桥梁、隧道、互通式立体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绿化以及料场、苗圃等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③在风砂、雪害等特殊地质地带,设置防护设施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用地范围。

3.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稳定性:在荷载、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倾覆、滑动、沉陷、塌方。

(2)经济性:工程量小,节约资金。

(3)规范性:断面的某些尺寸必须符合公路规范和设计规范的要求。

(4)兼顾性:要兼顾农田基本建设的要求,要与农田改造、水利灌溉相配合。

4.简述横断面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答: ①按1∶200的比例绘制横断面地面线;

②从“路基设计表”中抄入路基中心填挖高度,对于有超高和加宽的曲线路段,还应抄入“左高”、“右高”、“左宽”、“右宽”等数据;

③根据现场调查所得来的“土壤、地质、水文资料”,参照“标准横断面图”设计出各桩号横断面,确定路幅宽度,填或挖的边坡坡线,在需要各种支挡工程和防护工程的地方画出该工程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④根据综合排水设计,画出路基边沟、截水沟、排灌渠等的位置和断面形式;

⑤分别计算各桩号断面的填方面积(AT)、挖方面积(AW),并标注于图上。

5.简述路基土石方计算的方法与调配原则。

答:(1)路基土石方计算的方法:先采用积距法或坐标法分别计算每一设计横断面的填、挖面积,然后利用平均断面法或棱台体积法分别计算相邻断面间的填、挖体积数量,依次类推,可以计算出路线的土石方体积。

(2)路基土石方的调配原则:①先横向后纵向,填方优先考虑本桩利用,以减少借方和调运方数量;②土石方调配应考虑桥涵位置对施工运输的影响,一般大沟不作跨越运输,同时应注意施工的可能与方便,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上坡运土;③根据地形情况和施工条件,选用适当的运输方式,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④土方调配“移挖作填”应综合考虑,保护生态环境,避免水土流失;⑤不同的土方和石方应根据工程需要分别进行调配;⑥回头曲线路段,优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

6.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任务是什么?土石方调配时如何进行校核?

答:(1)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的任务是:计算每公里路段的土石数量和全线总土石方工程数量,设计挖方的利用和填方的来源及运距,为编制工程预(概)算、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及计量支付提供依据。

   (2)土石方调配校核的关系式为:

①填方=本桩利用+填缺;挖方=本桩利用+挖余。②填缺=远运利用+借方;挖余=远运利用+废方。③(跨公里调入方)+挖方+借方=(跨公里调出方)+填方+废方。

五、计算题

1.某路段两两相邻桩号分别为K1+250(1点)、K1+276(2点)和K1+300(3点),计算出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T1=38.2M2、AT2=15.2M2、AW2=16.1M2和AW3=47.5M2。计算K1+250——K1+300路段的填方数量、挖方数量、利用方数量等

解:(1)K1+250——K1+276段

     

     

     

            

(2)K1+276——K1+300段

     

     

     

            

(3)计算此路段的土石方体积

填方体积为:694+182=876立方米    挖方体积为:211+763=974立方米

本桩利用方体积为:211+182=393立方米

2.完善以下路基土方计算表(单位为:M、M2、M3 ):

2.解:完善表格如下:

第五章 选线

一、填空题

1、选线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政策性、技术性 )都很强的工作。

2、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全面布局、逐段安排、具体定线)。

3、根据方案比较深度上的不同,路线方案比较可分为(原则性方案比较、详细方案比较)两种。

4、平原区地形持征是:地面起伏不大,一般自然坡度都在( 3度)以下。

5、沿溪线布局时,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是(河岸选择、线位高度、桥位选择 )。

6、越岭线布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垭口的位置、),确定(过岭标高),拟定垭口两侧(展线方式)。

7、越岭线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等三种。

8、根据地形情况的不同丘陵区路线布设的方式一般按三类地带分段布线:平坦地带(走直线、),斜坡地带(走匀坡线、),起伏地带(走中间  )。

二、选择题

1、越岭线在选线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B )。

A 平面与纵面            B 纵断面              C 地质与土质

2、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 穿过城镇            B 离开城镇          C 靠近城镇

3、沿河线应保证不受洪水威胁,其选线的要点首先在于( B  )。

A 横断面            B 平面与纵面              C 地质与土质

4、沿溪线低线位的优点,其中有( A  )。

A 平纵面比较顺直平缓,路线线形可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

B 路基防护工程少              C 在狭窄河谷地段,路基废方处理容易

三、名称解释

1.公路选线: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地物及其他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等,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公路中心线的工作。

2.沿溪(河)线:是指公路沿河谷方向布设的路线。

3.越岭线:是指公路走向与河谷及分水岭方向横交时所布设的路线。

4.山脊线:是指大致沿分水岭方向所布设的路线。

四、问答题

1.公路选线一般应考虑哪些原则?.

答:要考虑:①比选原则——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最优方案;

②安全原则——正常使用情况下不会有大的破坏;

③均衡原则——功能和指标与造价之间的平衡;

④协调原则——线形的协调;施工的协调;环境与景观的协调;

⑤环保原则——减小影响与污染。

2.在平原区选线的路线布设中,应注意处理好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①正确处理好路线与农业的关系;

②处理好路线和桥位的关系;

③处理好路线与城镇居民点的关系;

④注意土壤、水文条件(要注意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⑤注意利用老路,并与铁路、航道及已有公路运输相配合;

⑥注意就地取材和利用工业废料。

 第六章 定线

一、填空题

1、公路定线一般有(纸上)定线、(实地)定线和(航测  )定线三种方法。

2、实地放线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穿线交点法)、(拨角法)、(直接定交点)等。

3、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一般可由(外距、切线长、曲线长)控制,也可由曲线上任意点控制和纵坡控制等。

4、在确定圆曲线半径时,宜先用大于《标准》所规定的(一般最小)半径,只有当受地形、地物或其他条件限制时,方可采用小于(一般最小)半径值,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最小  )半径。

二、选择题

1、为在地形上某两控制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m,比例尺为1:2000,拟定此段路线平均纵坡为4%,分规所张的开度应为( C  )。

  A 5 cm       B 2 cm         C 2.5 cm         D 4 cm

2、纸上定线中横断面的控制,主要为了控制( B  )。

A 路基设计标高            B 经济点最佳位置             C 路线的纵坡度

3、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  B )来确定。

A 曲线长        B 切线长           C 外距

4、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 曲线长         B 切线长           C 外距

5、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 B  )。

A 自由型路线       B 均坡线           C 导向线

6、根据地形地物,以及工程艰巨性和地质不良情况,选择相应的控制点,调整控制点前、后纵

坡,在等高线上截取的各点连线为( C  )。

A 自由型路线       B 均坡          C 导向线

7、复曲线半径的选择应先选( B  )。

A 第一曲线半径      B 受地形控制较严重的那个半径      C 第二个曲线半径

三、名称解释

1.纸上定线:利用大比例地形图,在图纸上确定出公路中线的确切位置的方法。

2.公路定线:按照已定的技术标准,在选线布局阶段选定的路线带范围内,结合细部地形、地质条件,综合考虑平、纵、横三方面的合理安排,确定定出公路中线的确切位置。四、问答题

1.简述纸上定线的步骤。

答:纸上定线的步骤如下:

(1)定导向线

①拟定路线可能方案,选定合适方案;

②纸上放坡;(相邻等高线平距:

③定导向线;将坡度线根据地形情况,移动线位,确定中间控制点,调整坡度重新放坡所得的折线。

(2)修正导向线,定平面试线

①导向线;②修正导向线;③平面试线;④二次导向线;⑤最后线位(即采用线)。

五、计算题

1.某单圆曲线,交点桩号为K1+469.230,转角为a=51°41′24″,若要该曲线外距控制约为10 m,  试确定该曲线的平曲线半径(取百米的整数倍数),并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解:①由得:

依题义取:R=100米

②计算曲线要素如下:

③计算主点桩号如下:

2.公路上某平曲线交点桩号为K1+469.230,偏角,为了使曲线长度超过300米,试确定该曲线的平曲线半径(取百米的整数倍),并计算曲线要素及主点桩号。

解:①由得:

依题义取:R=3000米

②计算曲线要素如下:

③计算主点桩号如下:

3.某三级公路(设计车速V=40)双交点曲线如下图。已知,试确定平曲线半径。

3.解:    

根据题义可选取,则

代入值计算公式校核

最后取平曲线半径R=170.644m,lh=35m

更多相关推荐:
道路勘测设计心得体会

经过近一个月忙绿的道路勘测课程设计,我切身感受到作为一个道路工作者的艰苦和辛酸。这一个月对我来说是一种考验,在这期间,我经历了各种困惑和迷茫,有难过但也有快乐。由于课程设计期间还有很多其他课程和考试,所以我每次…

道路勘测设计心得体会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心得院系:×××××班级:11土木工程指导老师:×××老师姓名:××××学号:××××日期:20xx·12道路勘测设计心得道勘设计接近尾声了,最感慨的一次,状况最多的一次,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

道路勘测设计心得

心得体会一个多月的忙碌终于告一段落了我确信这是一个让人收获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获阅历收获成熟收获自信的过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刚开始拿到任务书和地形图的时候真的有些不知所措密密麻麻的等高线一段又一段的文字要求但...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心得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心得班级:xxxxx学号:xx姓名:xxx通过本次在秀峰公园的地形测量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了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水准仪、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报告及心得

一、实习目的和任务实习的任务:本次实习为一阶段设计,一阶段设计是两阶段设计第一阶段(初步设计阶段)的外来勘测工作。一阶段设计的目的是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方案的勘测,从中…

道路勘测设计个人实习总结

个人设计总结一、实习目的在学习《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后,通过实地测地形图,在图上运用《道路勘测设计》的理论知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路线设计规范,结合地形地物,进行选线、定线,设计纵断面与横断面,然后实地放线。加深…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小结

道路勘测设计第一章绪论1现代交通运输组成铁路道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运输组成2道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机动灵活直达门户运送速度快适应行强为其他运输方式集散接运客货道路运输的技术特性简单车辆易于驾驶投资...

道路勘测设计认识实习

新疆大学实习报告道路勘测设计认识实习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习时间道理勘测设计认识实习报告实习目的12了解城市道路车道划分车道宽度路面标识交通岛绿化了解城市道路路线的选择带排水系统人行通道等与城市道路设计之间的关...

道路勘测设计暑期实习

下蜀林场实习设计路线设计说明东南大学交通学院指导老师程建川姓名刘修宇学号21711117路线编号4号目录1项目背景1地理位置2现状3任务要求2设计标准及规范1设计标准2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及规程3路线方案及平面设...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范本

1路线平面设计11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勘课程设计说明书一平面设计技术指标1圆曲线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下表所示技术指标一般最小半径m极限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路拱20路拱...

道路勘测设计 -徐亮

道路勘测课程设计题目名称某三级公路路线设计学生姓名学院名称专业班级名指导教师徐亮土木建筑学院10桥梁专业4班莫振龙学号组号20xx年月日目录1路线平面图2纵断面图3横断面图4主要工程技术指标5主要设计技术指标6...

道路勘测设计心得(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