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总结

时间:2024.3.31

寄生虫学小结

总论

一、 人体寄生虫学

⑴10大热带病:疟疾、血吸虫病、淋巴丝虫病、盘尾丝虫病、利什曼病、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麻风、结核和登革热。

⑵伤残调整生命年:在伤残状态下生存的时间和因疾病早逝而丧失的时间。表示疾病的负担,值越大,对健康损害和生存质量的影响越大。

⑶食源性寄生虫病:由于生食/半生食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感染的寄生虫病,称为食源性寄生虫病

⑷人体寄生虫学: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活活动、生殖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⑸寄生虫:暂时或永久性地寄生于人或动物的体内或体表以获取营养,赖以生存并损害对方,这类过寄生生活的多细胞无脊椎动物和单细胞原生动物统称为寄生虫。 ⑹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

生活史类型:

① 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体,如蛔虫。

② 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才能感染人。如丝虫、血吸虫

二、 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

1.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

生活史类型:

① 直接型——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体,如蛔虫。

② 间接型——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才能感染人。如丝虫。

2.寄生虫及其类型:⑴按寄生生活方式分: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偶然寄生虫。

⑵按寄生部位分:体外寄生虫和体内寄生虫。

⑶按生活史阶段分:长期寄生虫、暂时性寄生虫。

⑷按致病机制:机会致病寄生虫。

机会致病寄生虫:一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该种寄生虫

称为机会性致病寄生虫。

3.宿主及其类型

⑴终 宿 主:指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⑵中间宿主: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⑶保虫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以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能传播给人,流行病学上称这类脊椎动物为保虫宿主。

⑷转续宿主:某些寄生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的状态。

三、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㈠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掠夺营养/机械性损伤/毒性与免疫损伤 ㈡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全部清除/部分清除/不能有效控制

㈢宿主将寄生虫全部清除,并具有抵御再感染能力、宿主清除部分寄生虫,并具有部分抵御再感染能力、宿主致病或死亡,宿主不能有效地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大

量繁殖,引起寄生虫病或致死。

四、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感染阶段/感染期:寄生虫多个生活史阶段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称为感染阶段。

寄生虫感染:即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称寄生虫病。

1.带虫者、隐性感染和慢性感染

1)带虫者: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且能传播病原体的这些感染者称带虫者,包括人和动物,往往是重要的传染源。

2)隐性感染: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无明显临床表现,又不能用常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寄生现象(如机会致病寄生虫感染)。

3)慢性感染:寄生虫感染人体的数量不多,临床症状较轻,若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时,则逐渐转为慢性持续感染。

2、多寄生现象:人体同时有2种或2种以上的寄生虫现象,称多寄生现象。

3、幼虫移行症和异位寄生

⑴ 幼虫移行症: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活,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移行、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病变,称为幼虫移

行症,如斯氏狸殖吸虫等。

幼虫移行症类型:分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

幼虫移行:某些寄生虫侵入正常宿主(人)后,幼虫在发育为成虫之前,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移行过程后,才能发育为成虫,如蛔虫等。

⑵异位寄生: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引起寄生现象称为异位寄生,如卫氏肺吸虫常见寄生部位是肺部,但可异位寄生于脑部、肝脏等。由

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称异位损害。

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的寄生虫病。

五、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

㈠、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

传 染 源:指感染了寄生虫的人和动物,包括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传播途径: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于某些传播因素,进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

包括:经口感染/经皮肤感染/经胎盘感染等。

易 感 者:是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染状态的人或动物。

㈡、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

㈢、寄生虫病流行的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㈣、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第一章:吸 虫

一、吸 虫 概 论

寄生于人体的吸虫都属复殖目。复殖目吸虫种类繁多,生活史复杂,具有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交替,无性世代在软体动物动物中寄生,有性世代大多在脊椎动物内寄生。

多数复殖目吸虫成虫身体扁平,呈叶状或舌状。有2个吸盘即口吸盘与腹吸盘。

消化系统完整,包括口、前咽、咽、食道及肠管。绝大多数虫种两肠管后端形成封闭的盲端,少数吸虫(裂体科)两肠管后端联合成单一的盲管。吸虫无肛门。 复殖目吸虫的神经系统不发达,但生殖系统发达,除裂体科外,其他吸虫均是雌雄同体。雌性生殖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梅氏腺、卵模、卵黄腺、子宫及劳氏腺。雄性生殖器官包括睾丸、输出管、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阴囊袋、前列腺和阴茎。雌雄生殖孔开口于生殖窦。

复殖目吸虫的生活史复杂,不但有世代交替,还有宿主转换现象。复殖目吸虫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或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依虫种不同鱼类、甲壳类或节肢动物等,终宿主多为脊椎动物和人。复殖目吸虫的生活史离不开水,虫卵必须入水或者被水中的软体动物吞食后才能孵化出毛蚴。 发 育 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童虫→成虫

二、各吸虫的形态、特点及发育史

流行与防治???保虫宿主???

寄生虫学总结

第二章:绦 虫

一、绦 虫 概 论

寄生人体的绦虫可分为圆叶目和假叶目。因成虫背腹扁平、长如带状而得名。绦虫生活史各期都营寄生生活,成虫绝大多数寄生在脊椎动物的消化道中,幼虫需1~2个中间宿主体内发育。

成虫虫体白色或者乳白色,扁长如腰带状、左右对称、分节,无口、消化道及体腔,靠体壁吸收营养,绝大多数为雌雄同体。体长因虫种不同可从数毫米到数米不等。虫体前端细小,虫体分附着器官的头节、纤细不分节的颈部和分节的链体。其中颈部具有生发功能。链体的每一节片内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链体节片成熟后发育成孕节,孕节内充满虫卵并从链体上脱落或从子宫孔随粪便排出。

圆叶目绦虫的头节多呈球形,固着器官常为4个圆形的吸盘,头节顶部可有能伸缩的顶突,顶突周围常有小钩;卵黄腺聚集成一块,位于卵巢之后,生殖孔位于节片侧面,无子宫孔。生活史中需要2个中间宿主。虫卵多呈圆球形,外面是卵壳和很厚的胚膜,卵内是已发育的幼虫六钩蚴;虫卵必须入水发育成钩球蚴→在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中发育成原尾蚴→在第二中间宿主中发育成裂头蚴→必须进入终宿主肠道内发育为成虫。

假叶目绦虫的头节多呈梭形,固着器官常为2条吸槽;卵黄腺呈滤泡状,散布在节片表层中,卵巢以前;生殖孔位于节片中部,子宫孔通向体外。生活史中只需1个中间宿主。虫卵多呈圆球形,外面是卵壳和很厚的胚膜,卵内是已发育的幼虫六钩蚴;虫卵在子宫中已经发育成六钩蚴→发育成中绦期幼虫:囊尾蚴/棘球蚴/泡球蚴/似囊尾蚴→进入终宿主肠道内受胆汁激活发育为成虫。

二、各绦虫的形态、特点及发育史

寄生虫学总结

第三章:线 虫

一、线 虫 概 论

成虫圆柱形,两侧对称,线状,不分节 ;雌雄异体。♀大♂小, ♂虫尾端多向体腹面卷曲或膨大;原体腔;体壁:角皮层、皮下层、纵肌层。消化系统简单,有口→咽→中肠→直肠→肛门;生殖系统发达,管状结构,雄虫属单管型,雌虫属双管型; 生活史简单:

直接发育型: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如蛔虫、钩虫、蛲虫,属于土源性蠕虫 间接发育型: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如丝虫,属于生物源性蠕虫 幼虫发育最显著特征是蜕皮,一般蜕皮4次

寄生虫学总结

寄生虫学总结

寄生虫学总结

寄生虫学总结

蛔虫卵 班氏与马来微丝蚴形态鉴别

二种钩虫成虫形态主要鉴别点

第四章:原 虫

一、原 虫 概 论

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结构简单。原虫的结构与单个动物细胞一样,由胞膜、胞质和胞核组成。跟前面的集中寄生虫相比,变化大。 根据医学原虫的传播方式,可将其生活史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人际传播型 此类原虫生活史简单,完成生活史只需一种宿主。借直接触或中间媒介在人群中传播。由得原虫整个生活史中只有一个发育阶段,即滋养体,一般以直接接触的方式传播,如阴道毛滴虫;由得原虫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前者具有运动和摄食的功能,为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阶段,后者则处于静止状态,为原虫的感染阶段,一般通过饮水或食物进行传播,如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蓝氏贾第鞭毛虫。

2、循环传播型 该型原虫生活史较复杂,完成生活史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作为终末宿主和中间宿主,其感染阶段中可在而这之间进行传播。如刚地弓形虫的传播是在终末宿主(猫或猫科动物)和中间宿主(人或多种动物)之间进行的。

3、虫媒传播型 此类原虫完成生活史需经在吸虫昆虫体内进行有性或无性繁殖,在通过叮咬、吸血传播给人或其他动物,如利什曼原虫和疟原虫 原虫的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1、无性生殖:包括二分裂,多分裂和出牙生殖。 2、有性生殖:包括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营养与代谢:渗透、胞饮、吞噬 致病特点:

1.增殖作用—数量 原虫入侵宿主必需战胜机体防御功能,增殖到相当数量后才表现为临床症状。 2.播散倾向—部位 原虫在建立原发病灶后向近邻或远方组织侵蚀和播散,从而累及多个器官。

3.机会致病—条件 极度营养不良,晚期肿瘤,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缺陷或艾滋病患者常并发致死的原虫感染。

二、各原虫的形态、特点及发育史

刚地弓形虫???节肢动物???

寄生虫学总结


第二篇:寄生虫学总结版


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

第一篇 总论

? 人体寄生虫学 (human parasitology)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

? 研究内容 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律,着重研究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

? 研究目的 控制、消灭与预防寄生虫病,保障人类健康。

五大寄生虫病 (WHO):

– 疟疾(malaria)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丝虫病(filariasis) 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锥虫病(trypanosomiasis)

?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

– 疟疾 (malaria)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丝虫病 (filariasis)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钩虫病 (ancylostomiasis)

第五章

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学

第六章

寄生虫感染的特点

? 寄生虫感染与★带虫者 (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人体感染寄生虫后并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但病原体还存在,这些感染者能传播病原体,称带虫者, carrier );

? 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ion)

– 隐性感染是指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出现明显临床表现,也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检测出病原体的寄生现象。

? ★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局部或全身的病变,形成幼虫移行症(内脏、皮肤)。

? ☆异位寄生:指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内的寄生,引起异位病变,如日本血吸虫卵正常应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寄生在脑、肺等处。由异位寄生引起的损害叫异位损害

? 多寄生现象 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寄生虫。

第七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制

第一节 寄生虫病流行环节

?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和保虫宿主

? 传播途径: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土壤传播、经空气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经人体直接传播

? 易感者: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或动物。 ?

寄生虫病的常见感染途径有:

经口感染,如溶组织内阿米巴、蛔虫、鞭虫、 蛲虫、华支睾吸虫、猪囊尾蚴等;

? 经皮肤感染:如钩虫、血吸虫等;

? 经胎盘感染:如弓形虫、疟原虫等;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1

? 经呼吸感染:如蛲虫、棘阿米巴等;

? 经输血感染:如疟原虫等;

? 体内重复感染(自身感染):如微小膜壳绦虫、粪类圆线虫等。

医学原虫学

生活史】 溶组织内阿米巴

寄生于人体肠道或其他脏器,引起肠内、外阿米巴病(intestinal amoebiasis, extraintestinal amoebiasis);溶组织内阿米巴呈世界性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发病率比寒带地区高。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感染期是4核包囊,致病期为滋养体,其生活史过程如下图所示。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简单,感染期包囊经口摄入后,在肠内酶类的作用下包囊内虫体活动,脱囊而出;四核虫体经分裂后发育成8个子虫体,即摄食和以二分裂增殖。在肠内下移过程中,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虫体可以变圆,分泌囊壁,形成包囊,随粪便排出。

【学习要点】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过程勿需中间宿主;

成熟的四核包囊即感染期,经口(不洁饮水、食物)摄入后获得感染;

本虫可致肠道感染(肠阿米巴病),也可致肠道以外的感染(肠外阿米巴病);

临床实验室诊断多自患者粪便中查大滋养体,或自慢性感染者及带虫者的粪便中检查包囊。

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

【生活史】 杜氏利什曼原虫主要为内脏利什曼病的病原体,其中直径2~4μm圆球形的无鞭毛体,寄生在人类为主的终宿主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主要在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而前鞭毛体期寄生于中间宿主白蛉体内。我国主要为中华白蛉和吴氏白蛉,在这类昆虫的中脑内形成前鞭毛体期,当白蛉叮人吸血时注入人体引起传播。

【学习要点及难点】

(1)两个不同的生活史时期:即无鞭毛体(2~4μm) 和前鞭毛体(1.5~3.5×20μm)。无鞭毛体卵圆形,内有较大而明显的核,动基体较小,杆状,位于核旁;前鞭毛体则呈梭形,前端有长15~28μm的游离鞭毛,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位于前部。

(2)白蛉为其传播媒介:白蛉叮人吸血时将前鞭毛体注入人体,转化为细胞内寄生的无鞭毛体。无鞭毛体在胞内行二分裂繁殖直至细胞胀破,无鞭毛体又被其他巨噬细胞吞噬,这一阶段呈慢性过程,可持续数月至数年,甚至一生,无鞭毛体可寄生在全身所有组织、内脏,诸如骨髓、脾、肝等的巨噬细胞内。

(3)随着白蛉吸血,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进入人体后,潜伏期在2~6个月不等,甚至数年,可出现发热、寒战、恶心、不适、体重减轻、频发腹泻等急性病程,可致死亡。而流行区的人群可以皮试阳性而无急性发病史。病人经治疗痊愈后,可以获得对杜氏利什曼原虫再感染的强力的免疫。

(4)患者可以出现T细胞功能抑制,故被认为是HIV感染者的重要的机会致病性原虫。

(5)消灭媒介白蛉是本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Giardia lamblia)

【生活史】 蓝氏贾第鞭毛虫主要寄生在人或某些哺乳动物小肠内,引起蓝氏贾第鞭毛虫病(giardiasis)。该病以腹泻为主要症状,呈世界性分布,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温暖地区的发病率高于寒冷地区。由于该病在热带地区发病率高,在这些地区的旅游者感染机会较多,故也有“旅游者腹泻”之称。蓝氏贾第鞭毛虫的生活史中有包囊和滋养体两个时期。滋养体以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2

二分裂进行分裂增殖,产生两个滋养体。滋养体寄生在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虫体附着于肠绒毛可以造成组织的损害。滋养体在结肠处分泌成囊物质形成包囊,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蓝氏贾第鞭毛虫生活史简单,只有包囊和滋养体两个阶段,成熟包囊(4个核)是感染期;

(2)本病虽然全球性分布,但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腹泻为主;

(3)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感染后常呈无症状带虫状态,但在艾滋病等免疫机能低下患者可引起重要的机会性感染(opportunistic infection),甚至可致死亡。

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

【生活史】 阴道毛滴虫寄生于女性阴道和泌尿道,引起滴虫性阴道炎和尿道炎,亦可寄生于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引起感染。生活史只有滋养体期,既是感染期又是致病期。本虫感染呈世界性分布。阴道毛滴虫病(Trichomoniasis)为性传播疾病,是女性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与宫颈癌和HIV感染倾向有关。

【学习要点及难点】

(1)阴道毛滴虫一般寄生在泌尿生殖系统。虫体在阴道壁上皮细胞生长时,消耗糖原,阻碍了阴道内乳酸菌酵解产生乳酸的作用,使阴道的pH值由正常的酸性变为中性或碱性,适于虫体和细菌的生长,即破坏了所谓的阴道 “自净作用”。另有体外实验表明,虫体可以分泌多种因子,对宿主组织起到附着接触杀伤的作用。

(2)本病可经性传播(直接传播)或经浴池、浴具及游泳衣传播(间接传播),临床潜伏期为4~28天,症状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增加,甚至呈绿色、泡沫状、并伴有外阴搔痒。慢性病人则无症状或分泌物偏多等

(3)阴道毛滴虫是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本虫感染的治疗效果虽然较好,但也存在重复感染问题,故性伴侣需要同时治疗以达到根治目的。

疟原虫(Plasmodium)

【学习要点及难点】

(1)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寄生虫病,按蚊为传播媒介;

(2)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多见多发;恶性疟严重,来势凶,可引起脑型疟;凶险型疟疾绝大多数由恶性疟原虫所致,多发生于流行区儿童、无免疫力的旅游者和流动人口;

(3)人体的4种疟原虫生活史基本相同,需要人和按蚊两个宿主,疟原虫需要人-蚊转换宿主后才能完成生活史,在人体内先后寄生于肝细胞和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schizogony);在红细胞内,除进行裂体增殖外,部分裂殖子形成配子体,开始有性生殖的初期发育;在蚊体内,完成配子生殖(gametogony),继而进行孢子增殖(sporogony);

(4)疟疾的一次典型发作(paroxysm)表现为寒战、高热和出汗退热三个连续阶段,疟疾周期性发作是由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所致;疟疾的反复发作可导致贫血(anemia)和肝脾肿大(splenomegaly) ;

(5)疟原虫的主要致病阶段是红细胞内期的裂体增殖期,完成一个红细胞内期的发育,间日疟原虫约需要48 h;恶性疟原虫约需要36~48 h;三日疟原虫约需要72 h;

(6)疟原虫感染阶段为:子孢子(蚊叮刺,主要方式)或红内期无性生殖阶段(输血感染,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3

少见)。

(7)疟疾的诊断:主要是在外周血红细胞内查见疟原虫各期形态。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生长、发育、繁殖,形态变化很大。从受检者外周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确诊的最可靠依据。

(8)疟疾的再燃(recrudescence)和复发(relapse):根据疟疾再次发作时疟原虫的来源可分为再燃和复发,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无迟发型子孢子,因而只有再燃而无复发。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既有再燃,又有复发;

(9)疟疾防治策略是执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方针,在以中华按蚊为唯一媒介的广大地区,采取以防治传染源和防蚊为重点,结合减少村内外蚊虫孳生地的综合措施;在微小按蚊、嗜人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采取灭蚊和防治传染源并重的措施;在大劣按蚊为主要媒介的地区,采取以改变生态环境、防制传播媒介为主、结合传染源防治的综合措施;在发生洪灾地区加强疟疾监测,出现疫情波动时采取灭蚊和预防服药的应急措施。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生活史】 弓形虫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在终宿主(猫科动物)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中间宿主(其他动物或人)体内进行无性生殖。卵囊随猫粪便排出,被其他动物或人摄入,子孢子逸出,侵入有核细胞,并扩散至全身,在有核细胞内分裂增殖,并破坏宿主细胞。人体感染不仅来自包含卵囊的猫粪便,也可随食入含有包囊的肉类或乳品。母体内快速增殖的虫体(速殖子)可侵入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弓形虫病。人体感染弓形虫后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视网膜脉络膜炎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但在艾滋病、肿瘤长期化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可导致致死性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

(1) 弓形虫发育过程需要两个宿主,经历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个世代的交替。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兼中间宿主),中间宿主极其广泛,包括各种哺乳类动物和人等,弓形虫可寄生在除红细胞外的几乎所有有核细胞中;

(2) 弓形虫在其生活史中有5种主要形态:即滋养体(速殖子、缓殖子)、包囊、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其中滋养体和致病有关;包囊和卵囊与传播有关;

(3) 弓形虫的致病作用与虫株毒力、宿主的免疫状态有关。弓形虫可分为强毒和弱毒株系,强毒株侵入机体后迅速繁殖,可引起急性感染和死亡;弱毒株侵入机体后,增殖缓慢,在脑或其他组织形成包囊,很少引起死亡。当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时,包囊活化,其中的缓殖子转化为速殖子;

(4) 速殖子是弓形虫的主要致病阶段,在细胞内寄生和迅速繁殖,以致细胞被破坏,速殖子逸出后又侵犯邻近的细胞,如此反复破坏,因而引起组织的炎症反应、水肿、单核细胞和少数多核细胞浸润;

(5) 动物和人类弓形虫感染较普遍,但大多数呈隐性感染,没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但对于免疫机能低下者可致严重感染,甚至死亡。因此,弓形虫是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6)弓形虫病分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两类。前者导致不良妊娠或出生缺陷;后者在免疫功能受损情况下可致严重后果;

(7)防治应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强化肉类食品卫生检疫制度;不吃生或半生的肉、蛋、奶制品;孕妇不宜密切接触猫,要定期作免疫血清学检查,以减少先天性弓形虫病发生的几率。本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乙胺嘧啶、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对增殖期弓形虫有抑制作用,这两类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孕妇感染的首选药物是螺旋霉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4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生活史】隐孢子虫生活史简单,只有一个宿主。虫体在人体内即有无性增殖(裂体增殖),又有有性生殖(配体生殖)。前者为致病阶段,后者为传播阶段。

【学习要点及难点】

(1) 生活史简单,整个发育过程无需宿主(如人、羊、猫、犬和兔等动物)转换。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的卵囊即具感染性;

(2) 隐孢子虫呈世界性分布,是重要的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3) 卵囊为本虫的唯一感染阶段;

(4) 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本虫后,常表现为自限性腹泻;免疫功能异常者(如艾滋病患者),疾病的发作多为渐进性,但腹泻的程度往往更为严重;

(5)诊断的依据是在腹泻病人粪便内查得卵囊。常用的方法有: ①金胺-酚染色法;②改良抗酸染色法;③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④免疫学诊断方法;⑤PCR法检测粪便标本中卵囊;

(6)本病主要的传染源是病人和无临床症状的卵囊携带者。动物传染源主要包括感染本虫的家畜,如羊、猫、犬和兔等动物。新生小牛、小山羊最易感染,也是重要的感染来源;

(7) 本虫主要经“粪-口”方式传播。人际间的传播可发生于直接或间接与粪便接触。水源污染是造成隐孢子虫病在人群中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同性恋者之间的肛交可导致本虫的间接传播;

(8) 防止本病流行的基本措施是加强人畜粪便的管理,注意个人和饮食卫生。治疗本病可试用螺旋霉素、巴龙霉素和大蒜素。

肺孢子虫(Pneumocystis)

【生活史】肺孢子虫在宿主肺组织内的发育过程已基本清楚,但在宿主体外的发育阶段尚未完全明了。

(1) 肺孢子虫的感染期为含8个囊内小体的成熟包囊;

(2) 肺孢子虫为机会性致病原虫。当宿主免疫力低下时,处于潜伏状态的肺孢子虫即进行大量繁殖,并在肺组织内扩散导致肺孢子虫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流行型和散发型。肺孢子虫肺炎是艾滋病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艾滋病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3) 查获包囊或滋养体为确诊依据。收集痰液或支气管分泌物涂片染色后镜检或经支气管镜、皮穿刺或开胸肺活检。常用染色方法有姬氏、甲苯胺蓝和四胺银染色法等。此外还可使用分子生物学诊断(DNA杂交和PCR)、X线和CT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一般不用于肺孢子虫病的诊断;肺孢子虫呈世界性分布。本病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清楚,推测可能由人-人间的飞沫传播;预防本病最重要的措施是避免与肺孢子虫肺炎患者密切接触或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治疗可试用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

结肠小袋纤毛虫 (Balantidium coli)

【学习要点及难点】

(1) 结肠小袋纤毛虫是人体最大的寄生原虫,寄生于人体结肠内,生活史中有滋养体和包囊两个时期。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5

(2)滋养体可侵犯宿主的肠壁组织引起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balantidial dysentery)。病理变化颇似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多数感染者无任何症状,但粪便中可有虫体排出。重度感染可致消化功能紊乱。

(3) 粪便直接涂片法查出滋养体或包囊可确诊本病。必要时亦可采用乙状结肠镜进行活组织检查或用阿米巴培养基进行培养。

(4) 结肠小袋纤毛虫呈世界性分布,其中热带、亚热带较多,已知3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虫,其中猪的感染较普遍,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人体的感染较少,呈散在发生。人体感染主要是通过吞食被包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

(5) 本虫的防治原则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同。治疗可用灭滴灵或黄连素等。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Clonorchis sinensis)

【生活史】 终宿主为人和猫、犬等食肉类哺乳动物,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类(如豆螺);第二中间宿主为淡水鱼、虾。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肝吸虫完成生活史过程中需要两个中间宿主;

(2)肝吸虫囊蚴为其感染阶段;

(3)成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主要引起肝脏损害;

(4)粪便或十二指肠引流液中检获虫卵是确诊肝吸虫病的主要依据;

(5)改变饮食习惯,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肝吸虫病的关键。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

【生活史】姜片吸虫生活史基本同肝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和猪等动物的小肠内,第一中间宿主为扁卷螺,尾蚴附着在水生植物(红菱、浮萍、茭白等)表面形成囊蚴,人体感染是经生食以上水生植物而误食了囊蚴所致。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姜片虫完成生活史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水生植物媒介;成虫主要寄生在终宿主的十二指肠或空肠上段;

(2)姜片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成虫寄生引起的机械性损伤和虫体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3)检获粪便中虫卵是确诊姜片虫感染的主要方法。姜片虫卵与肝片形吸虫卵和棘口类吸虫卵的形态十分相似,应注意鉴别

并殖吸虫(肺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

【生活史】生活史过程基本同华支睾吸虫,但成虫寄生在人或食肉类哺乳动物的肺脏,第一中间宿主为川卷螺,尾蚴在淡水蟹(溪蟹)或蝲蛄等甲壳类动物(第二中间宿主)体内形成囊蚴,人因误食囊蚴而感染。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肺吸虫完成生活史需两个中间宿主;囊蚴脱囊后有童虫阶段;常见由肝脏表面或经肝或直接从腹腔穿过膈肌而入肺;

(2)肺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个阶段:急性期表现轻重不一;慢性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脓肿期、囊肿期、纤维疤痕期;

(3)肺吸虫因寄生在适宜的终宿主肺脏而得名,肺吸虫病主要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人兽共患型)和斯氏狸殖吸虫病(兽主人次型)。前者临床表现较复杂,可以分为:胸肺型、腹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6

型、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亚临床型及其他型;后者引起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

(4)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摘除的皮下包块中找到虫体即可确诊。但因从痰或粪便中找到虫卵困难,可用免疫学诊断作为辅助手段;

(5)预防本病最有效方法是不生食或半生食溪蟹、蝲蛄及其制品,不饮生水。健康教育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

【生活史】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分为终宿主(人,水牛等)和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两个发育阶段。感染性尾蚴自钉螺体内逸出后,一旦接触人的皮肤,便在瞬间(1 min~5 min)钻入皮下,进入组织和循环系统,并在肠系膜和肝门静脉定居、产卵。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在终宿主体内,成虫主要寄生在肝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卵经粪便排除的过程伴有宿主肠粘膜的破溃。

(2)幼虫的无性繁殖在钉螺体内进行,钉螺是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灭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3)血吸虫的感染期是尾蚴;感染方式是经皮肤钻入。

(4)雌虫所产的大多数虫卵顺门静脉血流到肝脏和逆血流到达肠壁。

(5)日本血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成熟的虫卵所致。基本病变为虫卵沉积在组织内诱发虫卵肉芽肿(granuloma)形成,病变部位以肝脏及结肠组织为主。

(6)粪便中发现虫卵或孵化发现毛蚴,是日本血吸虫感染的诊断依据;血清免疫学检测,是目前综合检查日本血吸虫感染的有效手段。

(7)日本血吸虫病防治宜采用综合措施:查病治病,查螺灭螺,管粪管水和加强个人防护等;研制新的杀虫药物、对环境无害的灭螺新药、基因工程疫苗和标准化免疫检测试剂等是目前血吸虫病防治急需的,而又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生活史】 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主要寄生在猫肠道内,偶然寄生人体;但其幼虫(裂头蚴)可侵入人的组织,引起裂头蚴病(sparganosis)。

【学习要点及难点】

(1)曼氏迭宫绦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猫、狗等动物,虫卵入水后才能发育,有两个中间宿主以及转续宿主,裂头蚴可以在多个转续宿主体内实现转换,在人体内寄生的时期主要是裂头蚴,人体成虫感染较少见。

(2)裂头蚴对人体主要引起占位性损害,尤以眼、脑等重要器官受累为甚,感染原因是由于生食蛙肉、蛇肉,用蛙肉敷贴伤口或饮用生水等。

(3)在全国各地均有散在的裂头蚴病病人,防治主要靠加强卫生宣传,治疗主要是手术取虫。

链状带绦虫 (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 )

【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引起猪带绦虫病;成虫的孕节及其内含的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被中间宿主猪吞食后,孵化出六钩蚴,后者移行于肌肉组织发育为囊尾蚴。人体感染是因为误食活囊尾蚴引起。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7

【学习要点及难点】

(1)人是该虫唯一的终宿主,成虫寄生在小肠,孕节和虫卵随粪便排出。

(2)猪是主要的中间宿主,当猪吞食到孕节或虫卵后,六钩蚴在猪体肌肉内发育成囊尾蚴。

(3)囊尾蚴和虫卵都是感染期:当人误食活囊尾蚴后,在人体内长为成虫;人若误食虫卵,释出的六钩蚴在人体发育成囊尾蚴,导致人体猪囊尾蚴病。

(4)成虫寄生除掠夺营养外,可通过机械损伤和化学刺激引起消化道症状。囊尾蚴对人体的危害远大于成虫,并依寄生的数量、部位和患者的反应不同而异。在临床上常见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脑囊尾蚴病和眼囊尾蚴病三类。人感染囊尾蚴病常通过自体内、自体外和异体感染三种途径。

(5)肠绦虫症的诊断主要靠病史询问和粪检虫卵和孕节;囊尾蚴病的诊断则依寄生部位的不同可通过手术活检、眼底镜、X光、B超、CT和MRI等进行诊断,并常需血清学技术予以辅助诊断。

(6)全国有散在病例,但主要流行在我国华北、东北和西北各省,以及鲁、豫、皖交界地区,南方主要见于广西和云南省。

(7)防治主要靠抓好“驱、管、检”的综合措施,即驱虫治疗患者、管理好粪便和水源以及加强肉类检疫,改变不良的食肉习惯等。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Taenia saginata)

【生活史】 牛带绦虫生活史基本同猪带绦虫,成虫均寄生在人的消化道。但幼虫阶段仅寄生在牛体内,人体感染是因生食或半生食牛肉所致。因牛囊尾蚴不能在人体寄生,因此人不会患牛囊尾蚴病,危害性不如猪带绦虫严重。

【学习要点及难点】

(1)两种带绦虫的虫卵在形态上难以区别,但它们的成虫和囊尾蚴的形态,以及生活史和致病都有明显区别,在临床上要注意鉴别。

(2)人是牛带绦虫唯一的终宿主,孕节脱落后经常主动地逸出肛门。牛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

(3)人因误食活的囊尾蚴而感染,成虫引起的肠绦虫症症状较猪带绦虫略重。但该虫卵对人无感染性,人体内极少见牛囊尾蚴寄生。

(4)除全国各地有散在病例外,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农牧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防治原则同猪带绦虫

细粒棘球绦虫(包生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

【生活史】 成虫寄生在犬、狼等食肉动物小肠,孕节或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当中间宿主(羊、牦牛等)吞食后,六钩蚴孵出,钻肠壁经血流至肝、肺等器官,发育成棘球蚴。当终宿主捕食羊等中间宿主后,棘球蚴中的原头蚴进入犬的小肠,发育成成虫。人因误食了污染有虫卵的食物或饮水,可导致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棘球蚴病是我国西北布和北方广大农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人兽共患病。

【学习要点及难点】

(1)细粒棘球绦虫成虫寄生于犬科动物,幼虫寄生棘球蚴在多种草食性动物,生活史循环是在动物之间完成。但棘球蚴也可寄生人体。

(2)对人体而言感染期是虫卵,人因误食虫卵而感染。棘球蚴主要寄生于肝脏,其次是肺脏等,引起棘球蚴病。

(3)棘球蚴为圆形的囊状体,大小可由数毫米到数十厘米。囊内充满淡黄色囊液,囊壁内层向囊内芽生大量的原头蚴和生发囊、子囊、孙囊等。在人体内主要表现为囊性包块形成、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8

对组织压迫占位、超敏反应以及中毒等。

(4)棘球蚴病的诊断主要靠X线、B超、CT等影像学手段;体液的病原学检查可确诊;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可用作辅助诊断。

(5)该病主要流行在我国西部的牧区,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手术中注意要完整摘除虫囊又勿使囊液外漏。预防靠加强卫生教育、养成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和严格处理病畜内脏等。 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成虫(adult)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腔内。受精虫卵(fertilized egg)随粪便排除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发育成感染性虫卵(infective egg)。

(2)本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infective stage egg),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3)感染后在宿主小肠孵出的幼虫,必须在体内经过移行才能发育成成虫。

(4)幼虫和成虫均可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但以成虫引起的合并症的危害最为严重。

(5)在粪便内发现虫卵是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

(6)蛔虫病的防治以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为主要手段。

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成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内。受精虫卵随粪便排除体外,在外界适宜的环境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所需条件与蛔虫的相似。

(2)本虫感染阶段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为经口感染。

(3)感染后在宿主小肠孵出的幼虫钻入肠黏膜进行发育,返回肠腔后再移行至盲肠发育为成虫。

(4)成虫是本虫主要致病阶段。

(5)在粪便内发现虫卵是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

(6)鞭虫病的流行与防治基本与蛔虫病的相似

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成虫寄生于盲肠、结肠和回肠下段。成虫夜晚至肛周产卵并在该处发育。

(2)蛲虫的感染阶段是感染性虫卵,感染方式是经口感染。常为自体感染。

(3)蛲虫成虫为致病阶段,导致肠粘膜病理改变。成虫异位寄生可导致严重后果。

(4)蛲虫病主要在幼儿积聚的场所(托儿所、幼儿园)流行。

(5)用透明胶纸法在肛周发现虫卵是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

(6)蛲虫病的防治包括积极治疗患儿,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生活史简单,无需中间宿主(为土源性蠕虫);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9

(2)钩虫的感染阶段是丝状蚴,感染方式是经皮肤(十二指肠钩虫偶可经口);

(3)成虫为主要致病阶段。虫体寄生于小肠,咬附肠黏膜吸取宿主血液造成慢性失血,其原因包括成虫吸血及边吸边排、黏膜伤口渗血、更换咬附部位原咬附部位继续渗血,以及虫体活动造成的组织和血管损伤;

(4)在粪便内检测到虫卵即可确定钩虫感染,两种钩虫卵形态并无区别;

(5)钩虫感染与粪便管理不严、劳动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关。加强粪便管理、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是防止钩虫病流行的主要手段。

丝虫(filaria)

【生活史】 在我国流行的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和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均寄生于淋巴系统,故称淋巴丝虫。雌虫产出的幼虫称微丝蚴(microfilaria)。微丝蚴在淋巴管内经淋巴血液循环进入血液系统。当媒介按蚊叮咬吸血时,微丝蚴进入蚊体内,发育成感染性的丝状蚴(filarial larvae),后者在按蚊吸血时经伤口侵入人体,并逐步移行至淋巴系统发育为成虫。两种丝虫的生活史基本相同。

【学习要点及难点】

(1)丝虫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人为终宿主,按蚊为中间宿主。

(2)两种丝虫均寄生在淋巴系统,班氏丝虫寄生在深部和浅部淋巴系统,以深部多见;马来丝虫多寄生在上下肢浅部淋巴系统。

(3)丝虫的感染方式为媒介蚊虫的叮咬;班氏丝虫的传播媒介主要为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雷氏按蚊、嗜人按蚊。

(4)感染阶段均为丝状蚴。

(5)微丝蚴在外周血液中的夜多昼少现象称微丝蚴的夜现周期性 (nocturnal periodicity);班氏丝虫在外周血液出现的时间为10:00 pm~2:00pm;马来丝虫为8:00pm~4:00 am。遵循这一周期性的规律检查血液中的微丝蚴可提高检出率。

(6)丝虫感染后病程分为:①微丝蚴血症:潜伏期后血中出现微丝蚴,一般无症状,成为带虫者或仅有轻度症状;②急性期超敏及炎症反应: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及丹毒样皮炎(常见于下肢)和丝虫热(出现上述局部症状时,又伴有畏寒、发热);③慢性阻塞性病变:象皮肿,乳糜尿,睾丸鞘膜积液④隐性丝虫病:亦称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约占丝虫病人的1%。

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

【生活史】 旋毛虫是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小肠和肌肉组织内的寄生虫。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个宿主体内,但完成生活史(自幼虫发育为成虫)必须更换宿主。当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包的肉类时,幼虫脱囊,钻入肠粘膜中,再返回肠腔发育为成虫。雄虫死亡,雌虫产出幼虫,后者随淋巴和血液循环进入全身组织器官。侵入横纹肌的幼虫形成囊包。囊包或者钙化,或有机会进入其他肉食动物继续发育。近年认为旋毛虫属分为7个种和3个分类地位未确定的基因型。其中伪旋毛虫、巴布亚旋毛虫的肌肉期幼虫无囊包。

【学习要点及难点】

(1)成虫和幼虫寄生于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动物既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各种动物则通过相互残杀并捕食含幼虫的尸体或食用了含幼虫的动物肉类而感染。

(2)成虫寄生于小肠;幼虫寄生在横纹肌细胞内。

(3)囊包抵抗力较强,能耐低温,一般熏烤、腌制和暴晒不能杀死幼虫。

(4)感染阶段:囊包(含幼虫);感染途径:经口感染;传播途径:经肉食品传播。

(5)保虫宿主:猪、鼠、猫、犬等多种哺乳动物。

(6)旋毛虫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亦是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10

(7)临床病程分为侵入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幼虫移行期、寄生期(以肌肉病变为主)和囊包形成期(恢复期)。重症患者可因毒血症或心肌炎死亡

(8)病原诊断困难,病史、食剩肉类检查对于诊断有重要意义;肌肉活检(常取腓肠肌或肱二头肌)在半数患者可获肯定的结果;免疫血清学检测有助诊断;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也是重要的诊断参考依据之一。

(9)流行病学特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群体性、食源性

蚊 (mosquitoe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 蚊的发育为全变态。 卵、幼虫、蛹在水中生活,成虫在陆地生活。完成生活史约需9~15天。雌蚊寿命约1~2个月,雄蚊寿命约1~3周。

(2) 蚊的孳生地可分为田塘型、缓流型、丛林型、污水型和容器型5种类型。

(3) 仅雌蚊吸血。不同蚊种吸血时选择的宿主不同,有的嗜吸人血(如大劣按蚊、嗜人按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致倦库蚊和淡色库蚊等),有的偏嗜动物血(如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等),嗜吸人血的也可兼吸动物血,偏嗜动物血的也可兼吸人血。多数蚊种在清晨、黄昏或黑夜活动,伊蚊多在白天活动。

(4) 蚊的栖息习性可分为家栖、半家栖和野栖三型。

(5) 蚊的季节消长:在我国大多数地区6~9月是成蚊密度高峰季节。各蚊种的越冬虫期不同,可以虫卵、幼虫或成虫越冬。

(6) 蚊可传播疟疾(malaria)(主要传播媒介有嗜人按蚊、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丝虫病(filariasis)(主要传播媒介有嗜人按蚊、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日本乙型脑炎(Japanese B encephalitis)(主要传播媒介有三带喙库蚊)和登革热(dengue fever)(主要传播媒介有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7) 防制原则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蚊的孳生地特点进行环境治理。根据蚊的栖息习性进行化学防制。利用生物杀虫剂、捕食者、寄生物减少蚊孳生。

蝇 (flie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 蝇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多数蝇种产卵,有些蝇种直接产幼虫。成熟的3龄幼虫爬到孳生物周围疏松的土层内化蛹。完成生活史约需10~13天。成蝇寿命一般1~2个月。

(2) 蝇类孳生物(地)可分为人粪类、畜禽粪类、腐败的动物质类、腐败的植物质类和垃圾类5类。非吸血蝇类多数种类以腐败的动植物、人和动物的食物、排泄物、分泌物和脓血等为食。蝇取食频繁,且边吐、边吸、边排粪。

(3) 多数蝇类在白天活动,夜间常栖息在白天活动的场所。

(4)蝇对气候的适应性不同。不同蝇种在同一地区和同一蝇种在不同地区表现有不同的季节分布。一般可将我国蝇类分为春秋型、夏秋型、夏型和秋型等,其中以夏秋型和秋型蝇类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系最为密切。蝇除卵外的各期都可越冬。越冬虫期因蝇种或地区而异。

(5) 蝇可机械性传播某些消化道、呼吸道、眼以及皮肤等疾病。某些蝇类可致蝇蛆病(myiasis)。按寄生部位分为皮肤蝇蛆病、眼蝇蛆病、胃肠道蝇蛆病、耳、鼻、咽和口腔蝇蛆病、泌尿生殖道蝇蛆病、创伤蝇蛆病和吸血蝇蛆等。 (6) 根据蝇的生态和生活习性,以环境防制为主,辅以化学、物理、和生物等防制措施

蜱(ticks)

【生活史】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11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宿主包括许多哺乳动物和鸟类,根据其更换宿主的次数可分为4种类型:①一宿主蜱:各活动期都寄生于同一宿主,雌虫饱血后落地产卵;②二宿主蜱:幼虫与若虫寄生于同一宿主,而成虫寄生另一宿主;③三宿主蜱:幼虫、若虫、成虫分别寄生于3个宿主;④多宿主蜱:幼虫不更换宿主,各龄虫及成虫需多次更换宿主。软蜱多为多宿主蜱。

(2)寄生部位常在宿主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硬蜱各活动期仅吸血1次,多在白天侵袭宿主,吸血时间较长,软蜱幼虫吸血1次、各龄若虫需多次吸血,多在夜间侵袭宿主。

(3)蜱类栖息与活动因种类而异,不同蜱种的分布与气候、地势、土壤、植被和宿主等有关。蜱的活动范围不大,一般为数十米。宿主的活动,特别候鸟的季节性迁移,对蜱类的播散起着重要作用。

(4)与疾病的关系: 1) 蜱在叮刺吸血时刺入宿主皮肤,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有些硬蜱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导致瘫痪; vvv2)传播疾病:① 俄罗斯春夏脑炎(又称森林脑炎。病原体是远东型脑炎病毒。。②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又称新疆出血热。病原体是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③ 北亚蜱媒斑疹伤寒病原体是西伯利亚立克次体。④ Q热) 病原体是贝纳柯克斯体)。牛羊为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经呼吸道或经消化道感染。⑤莱姆病) 病原体是伯氏疏螺旋体。。⑥ 蜱媒回归热又称地方性回归热

vvv(5) 防制原则:①清除孳生地,草原地带采用牧场轮换和牧场隔离,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防蜱类孳生;捕杀啮齿动物。②药物杀蜱,孳生地或牲体上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林区可用六六六烟雾剂。③进入有蜱地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勿将蜱带出疫区。4)生物防治

恙 螨(chigger mite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幼虫阶段营寄生生活,若虫和成虫营自生生活。

(2)多分布于温暖潮湿地区,尤其为热带雨林地区更多见。

(3)幼虫活动范围很小,常聚集在一起呈点状分布,称为螨岛(mite island)。

(4)幼虫常寄生于鼠类的耳窝、肛门等处,人体被侵袭部位常见于腰、腋窝、腹股沟、阴部等处。

(5)与疾病的关系:①恙螨幼虫叮咬能引起恙螨性皮炎;②恙螨可传播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 病原体是恙虫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病原体可经叮咬传播和经卵传递;③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 病原体属于汉坦病毒,可经叮咬传播和经卵传递。

蠕形螨 (demodicid mite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蠕形螨俗称毛囊虫,寄生于人体的蠕形螨有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vis)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毛囊和皮脂腺内,是一种永久性寄生螨。

(2)人体蠕形螨生活史各期的发育必须在人体上进行。寄生部位主要是:额、鼻、鼻沟、头皮、颏部、颧部和外耳道等,主要刺吸宿主细胞和取食皮脂腺分泌物,也以皮脂、角质蛋白和细胞代谢物为食。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12

(3)蠕形螨的机械刺激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学刺激可引起皮肤组织的炎症反应。蠕形螨可破坏上皮细胞和腺细胞,引起毛囊扩张,上皮变性,并发细菌感染时,引起毛囊周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皮损的表现为局部皮肤弥漫性潮红、充血、散在的针尖至粟粒大的红色丘疹、肉芽肿、皮脂异常渗出、毛囊口显著扩大,表面粗糙等,是引起酒渣鼻、毛囊炎、痤疮、脂溢性皮炎和睑缘炎等皮肤病的病因之一。

(4)人体蠕形螨呈世界性分布,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而传播。

(5)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及合用脸盆、毛巾、衣被等生活用品,可预防感染。

(6)治疗药物较常用的有:口服灭滴灵及维生素B2,兼外用2%灭滴灵霜,近期疗效可达90.2%。外用的药物还有10%硫磺软膏,苯甲酸苄脂乳剂,二氯苯醚菊酯霜剂等都有一定疗效。

疥螨(scab mite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寄生在人体的疥螨为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引起的皮肤病,称为疥疮(scabies)。

(2)疥螨常寄生于人体皮肤较柔软嫩薄之处,在宿主表皮角质层的深处,挖掘一条与皮肤平行的蜿蜒隧道。

(3)疥螨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是挖掘隧道时的机械性刺激及生活中产生的排泄物、分泌物以及死亡虫体的崩解物引起的超敏反应。寄生部位的皮损为小丘疹、小疱及隧道。隧道的盲端常有虫体隐藏,呈针尖大小的灰白小点。剧烈搔痒是疥疮最突出的症状,夜间为甚。可引起继发性感染,发生脓疮。

(4)疥疮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如与患者握手、同床睡眠等,特别是在夜间睡眠时,疥螨在宿主皮肤上爬行和交配,传播机会更多。也可通过患者的被服、手套、鞋袜等间接传播。

(5)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患者接触及使用患者的衣被。及时治疗病人。

(6)治疗:疥疮的常用药物有:外用硫磺软膏、苄氯菊酯、甲硝唑等及口服伊维菌素。病人的衣服应煮沸或蒸气处理

尘螨(dust mite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尘螨普遍存在于人类居室内的尘埃和储藏物中,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常见种类有屋尘螨和粉尘螨。

(2)尘螨分泌物、排泄物是强烈的变应原,可引起超敏反应性疾病,如尘螨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3)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

(4)患者可用尘螨浸液进行脱敏疗法。

(5)防制原则主要是注意清洁卫生,勤洗衣物,勤晒被褥床垫;保持室内通风

蚤 (flea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 蚤发育为完全变态。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由卵发育为成虫约需3~8周。蚤的寿命较短者约2~3个月,较长者可达1~2年。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13

(2) 蛹羽化时需外界的刺激。

(3) 雌虫通常在宿主皮毛上和窝巢中产卵。孳生地为宿主的窝巢及活动场所。

(4) 蚤两性都吸血,通常一天需吸血数次。蚤耐饥能力强。

(5) 蚤的宿主范围很广,包括哺乳类和鸟类,尤以啮齿类为多。蚤对宿主的选择性可分为多宿主型、寡宿主型和单宿主型3型。成虫对宿主体温反应敏感。

(6) 蚤类季节消长大致可分为春季型、夏季型、秋型、冬季型、春秋型5型。蚤类的越冬除因蚤种而不同外,与环境气候以及宿主状态等有密切关系。

(7) 蚤可传播鼠疫(Plague)(主要媒介有印鼠客蚤、谢氏山蚤和黄鼠蚤等),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主要媒介为印鼠客蚤),印鼠客蚤等可作为微小膜壳绦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犬栉首蚤等可作为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

(8) 防制原则为清除孳生地、灭蚤防蚤和杀灭鼠类 。

蚤 (fleas)

【生活史】

【学习要点及难点】

(1) 蚤发育为完全变态。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由卵发育为成虫约需3~8周。蚤的寿命较短者约2~3个月,较长者可达1~2年。

(2) 蛹羽化时需外界的刺激。

(3) 雌虫通常在宿主皮毛上和窝巢中产卵。孳生地为宿主的窝巢及活动场所。

(4) 蚤两性都吸血,通常一天需吸血数次。蚤耐饥能力强。

(5) 蚤的宿主范围很广,包括哺乳类和鸟类,尤以啮齿类为多。蚤对宿主的选择性可分为多宿主型、寡宿主型和单宿主型3型。成虫对宿主体温反应敏感。

(6) 蚤类季节消长大致可分为春季型、夏季型、秋型、冬季型、春秋型5型。蚤类的越冬除因蚤种而不同外,与环境气候以及宿主状态等有密切关系。

(7) 蚤可传播鼠疫(Plague)(主要媒介有印鼠客蚤、谢氏山蚤和黄鼠蚤等),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主要媒介为印鼠客蚤),印鼠客蚤等可作为微小膜壳绦虫和缩小膜壳绦虫的中间宿主;犬栉首蚤等可作为犬复孔绦虫的中间宿主。

(8) 防制原则为清除孳生地、灭蚤防蚤和杀灭鼠类 。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14

更多相关推荐: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寄生虫医学蠕虫学总结一似蚓蛔线虫蛔虫1生活史人误食卵小肠肺泡咽胃小肠发育为成虫成虫寄生小肠以半消化食物为营养卵随粪排出受精卵23周发育为感染期卵寄生部位小肠感染阶段感染期卵感染途径口吞入虫卵成虫产卵225个月成...

医学寄生虫学表格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绪论两种生物之间的利害关系互利共生共栖寄生填空寄生的概念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收益另一方受害这种现象称为寄生或者寄生现象受益方为寄生物受害方为宿主寄生物永久长期或暂时寄生于植物动物和人体的体表或者体...

医学寄生虫学整理重点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一定义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二主要概念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

20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第一篇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研究内容研究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态规...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

医学蠕虫防治原则1土源性蠕虫加强卫生宣传粪便无害化处理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2生物源性蠕虫加强卫生宣传消灭中间宿主消灭节肢动物改变饮食习俗不食生的或未熟的的肉类线虫土源性线虫蛔虫我国感染率较高钩虫鞭虫蛲虫生物源...

医学寄生虫学知识点总结

附1蠕虫中曼氏迭宫绦虫斯氏狸殖吸虫广州管圆线虫犬猫弓首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棘颚口线虫异尖线虫可引起幼虫移行症2蛔虫感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

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

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第一篇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也称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parasitology),是一门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及其与宿主关系的科学。?研究内容研究寄生虫…

医学寄生虫学整理重点

医学寄生虫学总论一定义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二主要概念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

医学寄生虫学重点

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二生活史1感染途径经口2感染期4核成熟包囊3致病期滋养体4寄生部位结肠三致病1致病机理1虫株毒力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作用伪足的机械运动胶原酶透明质酶触杀功能肠毒素3细菌协同作用4...

Ohtmte20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

生活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郭敬明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第一篇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也称医学寄生...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

人体寄生虫学知识总结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

Ervlxk20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医学寄生虫学大总结第一篇总论人体寄生虫学humanparasitology也称医...

医学寄生虫学总结(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