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外对比期末复习总结

时间:2024.4.8

第一章 导论

1.对比语言学是 20 世纪5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学科,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其任务是对两种及其以上的语言进行共时的对比研究,描述它们的异同,特别是其不同之处,并将这类研究应用于其他有关领域。

此定义包括四层意思:

(1)对比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

(2)对比语言学是对两种及其以上语言的对比描述;

(3)对比语言学是共时的研究。这就是说,对比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在其某一发展阶段的状态,而不是语言的演变;

(4)对比语言学虽然同时研究和描述语言之间的异同,但是侧重点是其不同之处。

2.西方对比语言学的发展

(1)对比语言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

19世纪上半叶,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 威廉.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的论述中就已经有体现。

只有人们看到语言这一观念有这么多种体现,并能对不同民族的语言特点从个别和一般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和对比之后,才能更清楚地理解一个民族的语言极其语言的特点。

继洪堡特之后,丹麦语言学家叶斯柏森( Otto Jespersen )也提出过对比语言学的构想。 他在《语法哲学》一书中介绍了语言对比的思路和目的:

这本书观察语法事实的方法可能会为比较语法创造一种新的方法,或者创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这种比较不必局限于属于同一语系的语言,对差异最大、迥然不同的语言也加以比较……以便帮助我们比这本书更深刻的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思维的最内在本质。

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沃尔夫在《语言与逻辑》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对比语言学”的名称。并指出对比语言学重在研究不同语言在语法、逻辑方面的重大区别。

这个时期他们将语言对比与“民族思维、逻辑经验”等哲学命题联系起来,初步确定了对比语言学的目标、对象、方法和对比哲学。

(2)第二阶段以对比分析为主(20世纪40年代-70年代)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弗里斯、拉多等美国语言学家把“对比”和“比较”的方法引入第二语言教学中。

目的是将目的语和母语的进行共时比较,找出二者在结构上的异同点,预测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难点,并针对性地在教学和教材编写中加以预防和解决。

(3)第三阶段 注重宏观对比和理论构建

20世纪70年代起,对比语言学研究的重心开始从美国转向波兰,芬兰等欧洲国家。

19xx年,詹姆斯( Carl James )《对比分析》的出版标志着对比语言学进入了宏观和注重理论构建的新阶段。

詹姆斯也是对比研究史上第一个提出宏观对比研究思想的学者。此后的二十多年,人们更多地从宏观的角度关注篇章形式结构的对比,同时也关注话语分析领域的语言功能。

19xx年,芬兰的对比语言学家切斯特曼(A. Chesterman)出版了《对比功能分析》一书,被视为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对比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汉外对比期末复习总结

3.

4.对比研究的一般程序

(1)确定对比范围。

对比的层面、对比的现象、对比的内容

(2)文献搜索与研究。

这里所说的文献包括两部分:

一是某一具体对比研究范围内已有的对比研究。

另一部分是对两种语言分别作的分析研究。

(3)确定理论框架。

对比研究的理论框架是指以某一种语言分析研究的理论或模式为基础的对比描述方法。

4)搜索语言材料。

用来作对比分析的语言材料主要有两大类:实例语料和内省语料。

*实例语料代表了语言的实际使用情况,表明哪种语言形式在实际使用中是可以找到的。 包括实地录制的口语实例素材、出版的书面实例素材。

*内省语料通过诱导本族语使用者运用自己的语感而得来的语言材料。

代表了语言使用者对于本族语的语言直觉,表明哪些语言形式在某个本族语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接受的,表达的意义是什么,哪些是不能接受的。

实例语料不能代表语言实际使用的所有情况。就内省语料来说,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直觉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

(5)分析对比。分析对比是对比研究的核心部分。

(6)总结。分析对比以后,可以总结这一对比研究的成果,讨论其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同时,也可以指出这一对比研究的局限性,提出自己对今后这方面研究的进一步设想和建议。

第二章 汉英语音对比

第一节 语音系统的基本特征

一、语音要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不同价值

1、汉语对音高敏感

汉语是声调语言,音高能够起到区别词汇意义的作用。

汉语也有语调,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和说话人的态度情感等。

有时候声调的准确度要比声韵母的准确度更重要。

2、英语对音强敏感

英语也有音高变化,只表现为语调,在词层面不发挥作用。

重音具有区别作用,是英语语音表达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汉英音节结构的对比

音节是由音素和音素组合在一起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言中的音节虽然可以有很多,但音节的基本类型却很有限。

用V(vowel)代表元音,用C(consonant )代表辅音有四种基本结构类型:

1)V 2) C—V 3) V—C 4)C—V—C

几乎所有的语言都具有这四种结构类型。如:

汉语中“衣” 和英语中“ah”是V型;

汉语中“比” 和英语中“by”是C-V型;

汉语中“音”和英语中“east” 是V-C型;

汉语中“民”和英语中“big” 是C-V-C型。

其中:前两种类型是元音收尾,称为“开音节”;

后两种类型是以辅音收尾,称为“闭音节”

(了解)这四种基本类型都可以继续扩展:

不同位置上的V可以扩展为VV,VVV,如:

iao就是V型的扩展式VVV;

不同位置的辅音也可以扩展为辅音连缀CC、CCC甚至CCCCC。如:

straw[stro:]是C-V扩展为 CCC-V

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特点:

(1)音节中至少有一个元音,最多有四个音素;

(2)开音节占优势,闭音节收尾辅音只有[n]、[?]两个。

(3)元音占优势可以有2个或3个元音相连,没有复辅音。

英语音节结构的特点:

(1)音节中最少须有一个元音,最多可以有八个音。

(2)闭音节多,开音节少。

(3)音节中以辅音占优势,而且在元音的前或后都允许有辅音群出现。

汉语和英语的辅音系统对比

1、汉英语辅音系统的构成

汉语汉语中的 22 个辅音,其中21个只能做声母,ng 就只能作韵尾,n可以作声母也可以作韵尾。

英语有 24 个辅音。

英有汉无

唇齿浊擦音[v] ,舌尖前浊擦音[z] , 一对舌尖齿间擦音[θ、?],一对舌叶擦音 [? 、?]和一对舌叶塞擦音[t? 、d?]。

汉有英无

汉语普通话中的舌尖后音zh 、ch 、sh、 r, 舌面音j 、q 、x ,舌尖前塞擦音z 、c都是汉语特有的。

汉语中的zh ch sh说英文的人习惯用d? 、t?、 ?来代替。zh 、ch 是清音,d? 、t?是浊音,外国学生发音“知道”的知发成半上,“治疗”的治起调不够高,不仅是声调的问题,主要是发成了浊音。

英汉语元音对比

1、汉英语元音的构成

汉语有39个韵母,包括10个单韵母、13个复韵母和16个鼻韵母。其中10个单韵母有单元音组成,复韵母分为二合复韵母和三合复韵母。

英语的元音系统比较简单,有12个单元音,8个双元音。

第三章 汉英词汇对比

汉英构词法的分类与对比

汉语的构词法,大致说来有复合、派生、重叠、缩略等。复合法是最主要的构词方法。 英语的构词法有复合法(composition) 、派生法(derivation) 、缩略法(shortening) 、缩合法(blending) 、转类法(conversion)和重叠(reduplicationg)等 。其中,复合构词法用途最广。二战以后出现新词有27%为复合法,其次为派生21%。第三转类10.5%。

英语派生词中的前缀:

(1)表示否定意义

un-(古英语): unreasonable(没有道理的), unmanned(无人操纵的)

non-(拉丁语,经过法语):nonpolluting(不污染的), nonhuman(非人),nonviolence

(非暴力)

in-(拉丁语):insecure(不安全的) inseparable(不可分开的)

dis-(拉丁语,经过法语):disqualify(取消资格) dislocation(错位) disable(使不能) disjoin(脱节)

a-(希腊语):amoral(不道德的) asexual(无性的) atonal(无声调的)apolitical(无关政治的)

mis-(古英语):misread(误读的) mislead (误导) miscarriage(流产)

mal-(拉丁语 经过法语) :maltreatment(虐待) malnutrition(营养不良)malfunction(功能失调)

pseudo-(希腊语):pseudo-science(伪科学)

(2)表示程度大小:

arch-(拉丁语 经过法语):archbishop(大主教) archangel(大天使)

super-(拉丁语):superpower(超级大国) supercool(非常酷)

sub-(拉丁语):substandard(不够标准的)subsonic(亚音速的)

out-(古英语):outshine(比??亮) outspeak(比??讲得好)

over-(古英语):overcharge(多收钱) overwork(加班)

under-(古英语):underestimate(低估) underachiever(学习成绩不良者) hyper-(希腊语):hypersonic(超音速的) hypertension(高血压)

hypo-(希腊语):hypotension(低血压) hypotaxis(从属关系)

ultra-(希腊语):ultra-conservative(极端保守的)ultrafashionable(非常时髦的) mini-(拉丁语):minibus(面包车) miniskirt(超短裙)minicourse(短期课程)

(3)表示态度:

counter-(拉丁语):counterattack(反击) counterclockwise(逆时针)

anti-(希腊语):antiaircraft(防空) antitrust(反托拉斯)

pro-(拉丁语):pro-Market(赞成市场经济的) pro-democratic(支持民主的)

(4)表示方位:

super-(拉丁语);superscript(上标字) superstructure(上层建筑)

sub-(拉丁语);submarine(潜艇) subtitle(字幕)

inter-(拉丁语 经过法语);interstate(洲际)interchange(交换)

trans- (拉丁语);trans-pacific(跨太平洋的) transform(改造) transplant(移植)

(5)表示时间和顺序

fore-(古英语):forearm (小臂) foresighted(远见) forecast(预报)

pre-(拉丁语):predated(将签注的日期提前) preschedule(预先计划)

post- (拉丁语):post-tax(税后的),post-war(战后的)

ex-(拉丁语):ex-president(前总统) ex-employee(原职工)

re-(拉丁语):redial(重拔) reread(重读) rewrite(重写)

(6)表示数字:

uni-(拉丁语);unilateral(单方面的) unicellular(单细胞的)

mono-(希腊语);monolingual(单语的) mono-phonemic(单音素的)

bi-(拉丁语);bilingual(双语的) bilateral(双边的) bivalent(双价的) di-(希腊语);dioxide(二氧的)diatomic(双原子的) disyllabic(双音节的) tri-(希腊语 经过拉丁语);tricycle(三轮车) trilingual(三语的)

multi-(拉丁语);multinational(多国的) multi-millionaire(拥有数百万元的富人) poly-(希腊语);polyglot(能说多种语言的人) polygamy(一夫多妻制) polysynthetic(复式综合的)

(7)其他:

auto- (希腊语);autobiography(自传) autocycle(电动自行车)

neo-(希腊语);neo-colonialism(新殖民主义)neolithic(新石器的)

proto-(希腊语);protozoan(原生动物) prototype(原型)

semi-(法语 通过拉丁语);semi-skilled 半熟练的 semi-smile 半笑 semivowel 半元音 vice-(拉丁语);vice-president 副总统 vice-chairman 副主席

缩略法对比

缩略是在不改变意义的基础上,把原来较长、较复杂的词或短语,直接或间接地缩减为较短、较简单的组合。

1、汉语的缩略

汉语中缩略词分为三种:简缩、概缩、截搭。

(1)简缩

偏正结构词组可以简缩:

微型计算机 —— 微机 航空运输 —— 空运

邮政编码 —— 邮编 中央银行 ——央行

较长的词组要保留代表类别特征的成分:

安全理事会 —— 安理会

少年先锋队 ——少先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改委

有些动词词组也可以简缩

加入世贸组织 —— 入世

农业户口转非农业户口 ——农转非

面对面地讲授 ——面授

联合结构简缩,合并相同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 —— 德智体

老解放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 ——老少边

(2)概缩

是用数字概括一组词汇的特点或成分,以构成新词。例如:三好,四化,八荣、八耻等。 两汉、 三皇五帝、 四书五经 、五代十国

(3)截搭

截取词语的一部分,代表整个词语的意思。

安培—— 安 瓦特—— 瓦

照相机 —— 相机 电视机 ——电视

汉语的截取词很少。

汉英词义对比中的空缺

空缺

每个民族文化中都有一些特有的事物或特有的概念,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神呈现在词汇层面上,就表现为一种语言某些词汇的外延意义、内涵意义、联想意义在另一种语言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汇,这时就出现了词汇空缺。

1、 外延意义的空缺(举例说明)

汉语的“ 社会科学” 不等同于英语的 social sciences。汉语的“ 社会科学” 包括自然科学以外的一切学科, 也包括人文学科(语言、 文学、 哲学、 艺术等);而英语的 social sciences 所指范围较小, 不包括人文学科(the humanities) 和美艺术( fine arts) 在内的。social sciences 是与natural sciences和the humanities并列为三大学科的。 又如:

大学里的“教授”和英语中的“professor”基本对应,汉语中的教授是获得正教授职称的大学教员。而英语中的professor是大学教师,包括正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甚至讲师等。

2、内涵意义的空缺

比如:中国女子之前穿旗袍,英语中译为chinese dress或者chipao,并且要加注释,就是因为英美文化中没有这种服装,出现了内涵意义的空缺。

又如:中国的“荔枝”“龙眼”是特产,英语中没有对应词,因此音译为litchi 或者longan。

3、联想意义对的空缺

同样的内涵、外延意义也可能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

比如:

在汉语中,由于松树不畏风寒, 人们将它同竹、 梅并列, 称为“岁寒三友”, 又把它同竹、 梅、 兰一起称为“四君子”。由于松树四季常青, 人们又把它视为长寿的标志。而英语中的 pine 没有这种联想意义。

英语中“She is a cat”就不是“ 她是一只猫”的含义。因为在英语中 cat 有“ 包藏祸心的女人”这一文化联想义。而汉语中的“猫”没有这种联想。

又如:

在中国文化中, “猫头鹰”的形象比较阴暗丑陋, 含有“ 倒霉” “ 不吉利” “ 厄运” 的文化语义。在中国人看来, “猫头鹰”容貌丑陋, 叫声凄厉充满绝望, 听到它的叫声便意味着厄运将至。 而英语中“ owl” 在文化语义上的形象则比较正面, 它是智慧、 沉着、 冷静的象征。在童话故事中, 禽兽间发生争端, 都要找猫头鹰来做裁判。

再如:

布谷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被赋予了“ 忠君爱国” 的含义。 此外,杜鹃因其凄厉的叫声, 还常常被看做是“ 愁苦鸟” , 古人常常借“ 布谷” 抒发一种离愁别绪。而英语对应的词汇cuckoo 含有“ 傻瓜” 、 “ 疯子” 之意。英语中, “ 疯人院” 也被称为“ Cuckoo's nest” 。

汉语外来词

近古 ——宋元明清

从宋到清朝中期,借词主要来自契丹、女真、蒙古、满语等。

契丹语:惕隐(官名)、斡鲁朵(宫卫)

女真语:猛安(部落单位)、安答海(客人)

蒙古语:成吉思汗、站、安达(朋友)、喇嘛、术忽(犹太人)、胡同、戈壁、歹、哈巴狗

满语:固山(旗)、堆子(城市街道驻兵处)、大阿哥、贝勒、贝子、格格、福晋、额娘、嬷嬷、萨其马、马虎子(吓唬小孩的怪物)

阿拉伯语:福禄(斑马)、阿芙蓉(鸦片)

波斯语:苦鲁麻(椰枣)、映日果(无花果)、芦荟

梵语:菠萝蜜

英语外来词

英语的历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

(1)前不列颠时期(450年之前);

建立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在移居不列颠岛之前,生活在欧洲北部现在属于的德国和丹麦的地区。他们说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西日耳曼语支。

当时罗马帝国的势力已经到达那个地方。在与罗马人交往的过程中借入了大量的拉丁词语。

(2)古英语时期(450年——1100年);

大致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这个时候,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大规模侵入大不列颠岛,原土著居民凯尔特人退到威尔士和苏格兰地区。

古英语的借词主要有三个来源:凯尔特语、拉丁语和北欧语,其中拉丁语的影响最大。

(3)中古英语时期(1100——1500年);

这相当于中国的宋元到明代中期。法国北部的诺曼人于1066年攻入英国,成为这个国家的统治者。

这个时期,法语是上层社会的语言,英语只有在下层劳动人民之间使用。由于没有政府、学校的规范,英语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语音简化,很多词语的变化形式大量脱落,语序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屈折语言向分析性语言迈出了重要一步。

这个时期,法语词汇大规模融入英语,据统计,中古英语从法语中借入的词超过了一万。几乎涵盖了英国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近代英语时期(1500年——1700年);

相当于明朝后期和清朝前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重新发现,古典文学作品的英译,又使得大量的拉丁语词汇输入英语。据统计,这个时期从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等50多种欧洲以及世界各地语言输入的词汇达12000个,其中一半流传下来。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开始在海外建立殖民地,所以这个时期的英语也从美洲、澳洲、印度和非洲的语言借入词语。

(5)现代英语时期(1700年至今)

进入19世纪后,英语的影响遍及全世界,但是它仍然从其他的语言中借词,而且词语的来源更多。如: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德语、俄语、汉语、日语等。

汉英外来词(借词)的不同之处:

1、汉语的外来词数量少,英语的外来词数量多。

外来词在汉语的比重不大,但是英语中的占到词语的总数的一半,其中借自法语的有占大多数。英语有几十万的借词。

2、汉语适用范围窄,英语适用范围广。

汉族人主要与周边国家的人交往,主要生活交往方面的词。盎格鲁撒克逊人一直处在征服和被征服的过程中,接触的外国事物朵,英语的借词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汉语在需要借用时,尽可能汉化和意译;而英语实行拿来主义,吸收能力非常强。

4、汉语倾向与借用名词,英语各个词类都借用。

在汉语中,借用了一些概念就可以比较方便的使用,如:革命 干革命、闹革命、革命的?? 英语只借名词就远远不够了。

5、汉语和英语借词的来源不同。

汉语先是通过佛经从梵语借词,近代又从西方和日本借入词语,到了现代,汉语主要是从英语借词。英语借词来源比汉语多得多,以印欧语言为主,也有一些殖民地语言输入词语。

6、汉语和英语的借词的途径不同。

汉语通过佛经借入梵语,近代通过日语借入大量的欧洲语言,现代汉语普通话以广东话为途径,输入外来词语,如:的士、派对、按揭、巴士等。英语是通过法语借入拉丁语和希腊语,北美英语则是通过西班牙语输入印第安语。

7、借词的改造不同。

汉语的借词一般有三种改造处理的方法:

一是保留原来的拉丁字母形式,也就是字母词,如WTO;

第二种是音译,雷达(radar);

第三种是意译,手机(cellphone)。

英语的借词一般有三种处理手段:

一是保持原样,如拉丁语climax ;

第二是缩短。如exotic(exoticu);

第三种改变词尾。如brevity(brevitas) external(externus)。

第四章 汉英语法对比

第一节 汉英语法特征对比

一、显性与隐性

二、刚性和柔性

三、静态和动态

四、抽象和具体

英语的静态倾向

1、名词化是英语常见的现象。

英语中常用抽象名词来表达动作、行为、变化、状态、品质、情感等概念。

试比较:

The doctor arrived extremely quickly and examined the patient uncommonly carefully; the result was that he recovered very speedily.

The doctor’ 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uncommonl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brought about his very speedy recovery.

2、用名词表示施事者代替动词。

英语中常用含有行为和动作意义的普通名词代替动词。大量由动词派生的名词既表示施事者,又保留原来动词的意义。

这类名词常常与前置形容词构成静态结构:

a hard worker—someone who works hard工作勤奋的人

a slow walker—someone who walks slowly走路很慢的人

a good thief—someone who thieves well很会偷窃的人

翻译时,英语这类名词往往要翻译为汉语动词:

1)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能睡。

2)He is a young and rapid writer. 他是个笔头快的年青人。

3)She is the best hater I’ve ever known.How she got to hate me so much! 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她最会记仇。她怎么这么恨我呢?

4)You’re all clock-watchers today! 你们今天老是看着钟表等待下班啊!

3、介词优势

由于英语多用名词,必然也要多用介词,因而产生了介词优势。

介词优势与名词优势结合,使英语的静态倾向更为显著。

英语常常用介词短语取代动词短语。如:

1)He is at his books.(He is reading books)他在读书。

2)He has someone behind him.(Someone supports him)有人给他撑腰。

3)The machine is in operation.(The machine is working)机器正在运行。

4、动词的弱化与虚化

英语中的很多动词动作意味都不明显,存在大量的弱化和虚化现象。

英语里最常用的动词是动作意味最弱的动词——be,其各种形式(包括must be,may be,should have been等)都缺乏动态感。

There was a tropical storm off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佛罗里达东海岸有一场热带风暴。

A tropical storm lashed the east coast of Florida.一场热带风暴袭击了佛罗里达东海岸。

5、用形容词或副词表达动词的意义。

英语常用动词的同源形容词与弱化动词相结合的方式表达动词的意义,如:

1)I am doubtful whether he is still alive.(doubt,live)

2)The teacher thanked her pupils because they are very cooperative.(cooperate well)

汉语的动态

1、动词连用是汉语常见的现象。

汉语连动式和兼语式句子都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

连动式、兼语式、把字式和被字式这四个句式还常常互相套用,构成各式各样的多动词谓语句。如以下句子,都是汉语常用的句式:

1)他想办法摆脱了困境。(连动式) He thought his way out of the dilemma.

2)我们请她唱歌。(兼语式)We asked her to sing.

3)你去教室把他叫回来。(连动式与把字式套叠)Go to the classroom and call him back.

4)我把她请来打字。(把字式与兼语式套叠)I invited her here to do some typing.

2、动词(词组)可以充当汉语句子的各种成分。

汉语动词及动词词组,包括连动式词组、兼语式词组,无需改变形式就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如此一来,汉语句子就显得到处都有动词了:

1)实现理想境界要靠辛勤劳动。(动词词组作主语、宾语)

To translate ideals into reality needs hard work.

2)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是进行调查研究 (动词词组作定语、表语)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is to conduct investigations.

3、汉语动词常常重复或重叠

汉语动词的重复或重叠,以及与此相关的句式排比或对偶,可以明显地加强汉语动态感的表现力。这样,汉语动词出现的频率就更高了。

1)来的来,去的去。 Some come here and others go away.

2)说是的说是,说非的说非,莫衷一是。

Some say “yes”, and others “no”; I don’t know whom to follow.

3)说说笑笑,跑跑跳跳,孩子们过得十分愉快。

Talking and laughing,running and jumping,the children had a good time.

第二节 汉英句子的宏观对比

英语的树式结构的特点:

(1)句子有一个基本主干。

两根柱子(主语、谓语)一根梁(一致关系原则)

(2)所有的枝桠都是从主干上分出来的。

主要成分(主谓)、连带成分(宾补)、附加成分(定状)

(3)句子的复杂化不影响这个基本主干。

This is the cat that killed the rat that ate the malt that lay in the house Jack built.

汉语竹式结构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1)汉语不存在主谓相对的主干结构,也不存在主干和枝桠之分;

(2)汉语句子是开放性的,像竹子一样一节一节生长,可多可少。

(3)没有主干,汉语句子的扩展会引起结构的变化。

“右分支”式和“左分支”

英语句子具有句首封闭性和句尾开放性的特征。是一种“右分支” 语言结构。句子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地向右扩展延伸。

向右延伸和语言符号线性的方向保持一致,可以很方便地使用长句表达。

例如:He is reading.

He is reading /a book /written by Mark Twain /in the reading-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of our library /which has just opened. ??

汉语具有句首开放性和句尾封闭性的特征,是“左分支” 结构。句子可以根据需要向左延伸。

向左延伸和语言符号的方向相反,逆线性延伸就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一般说话人一开口说话句子的长度就基本固定了,不能继续添加。

因此,简洁的短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不对。

我/昨天/开会时/明明/告诉过你/我认为/他不对。

通过几个句子的翻译,我们可以体会一下汉英语不同的延伸方式:

The time has long passed when they sought comfort in the thought that our economic plans were unrealistic and unworkable.

以前他们认为我们的经济计划是不现实的、行不通的,并以此聊以自慰。这样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通过例句的对比,我们还发现:

英语句子一般把主要信息放在句首,是前重心;汉语句子一般把主要信息放在句尾,是后重心。

汉英虚词的宏观对比

英语是形态型的语言,汉语是语义型的语言;英语是形式自足的刚性语言,汉语是节律调整的柔性语言。

1、英语的虚词是形态的补充和替代,使用是刚性的。

英语从古英语发展到现代英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词的形态变化的简化。同时词序和虚词的作用在不断的提升。

在某种意义上,虚词和词序起到了一定的补偿和替代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名词“格“的变化来考察一下英语中虚词的作用。

古英语有复杂的屈折变化,古英语的名词具有五个不同的“格“,在一定的上下文中用以表示他们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主格 表示主语或表语;宾格 表示直接宾语

与格 表示间接宾语;属格 表示所有关系

夺格 与一些前置词一起或独立使用表示工具、手段等,也叫工具格

而其他格更多的使用介词表示。如:

名词+of+名词,表示所有关系,介词of承担了名词属格的功能。

The windows of the house

The picture of the family

介词to 用来表示与格,引导间接宾语。

Send a mail to my friend

工具格在现代英语中大多为by 、with 等介词,介词词组by means of等代替。 Eat with chopsticks

Make us laugh with his jokes

2、汉语的虚词是语义虚化的产物,也是填补语义空缺、调节声气的语音手段。

汉语的虚词是实词虚化的产物。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来自古代汉语的实词,每个由实词演变而来的虚词的意义都和以前的实词的意义有一定的渊源。

例如:在

现代汉语常用作介词,春秋时代的文献里只用作动词。如: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两例中的“在”都是动词,表示某人某物存在于某个地点,不表示存在于某个时间。

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就是动词演变而来的,如:我在教室里学习

语篇

第一节 篇章特征对比

1、形合和意合

形合: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

意合: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 句的含义表达。

汉语??意合法。[少用甚至不用形式连接手段,注重隐性连贯,注重功能、意义] 英语??形合法。[注重显性联结,注重句子形式,注重结构完整,注重以形显义] 英语形合法:(主要连接手段)

① 关系词-包括关系代词、关系副词(who,whom,whose,that,which,what,when,where,why,how等,连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等。

连词-包括并列连词和从属连词(and,or,but,yet,so,however,as well as,either-or,while,whereas,after,although,as,because,before,if,连接词、词组、分句。 ② 介词-包括简单介词、合成介词、成语介词(with、to、in、of,about;inside,onto,upon,within,without;along with,apart from,because of,in front of。 ③ 其他-如形态变化形式,包括:

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形态变化及其保持前后一致的关系,以及使用“it”和“there”作替补词起连接作用等。

汉语意合法:(主要连接手段)

①语序-汉语的许多主从复句,形式类似并列复句,但分句含义却有主有次。

②反复、排比、对偶、对照等-

③紧缩句-这类句式简明紧凑,分句之间的语法关系和逻辑联系往往是隐含的。

④四字格-广为应用,逻辑关系也是隐含其中。

【【注重形合,注重结构、形式,常常借助各种连接手段,因而比较严谨;

汉语注重意合,注重功能、意义,常常不用或少用连接手段,因而比较简洁。】】

2、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

英语常用非人称主语。用非人称主语表达时,往往注重“什么事发生在什么人身上”; 用抽象名词或无生命的事物名称作主语。

用非人称代词“it”作主语。(先行词代替主语宾语/虚义词/强调词)

英语的“There be”句式及用不定代词“one”作主语的句子也具有非人称倾向; 汉语常用人称主语表达,注重“什么人怎么样了”,

采用比较具体的人称或事物作主语,或不用主语.

3、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有具体内容考察

英语??被动 常见,习惯

多用被动语态的原因: ①施事的原因。人们表达思想的时候,通常使用主动句。但当主动句的施事由于以下的原因而不需要或不可能指明时,往往采用被动句

A施事未知而难以言明

B施事从上下文中可以不言自明

C施事不如受事重要,或受事需要强调

D由于特殊的原因而不要指明施事(使叙述显得圆通、得体,或为了表达某种微妙的情绪 ②句法的要求。当主动式不便于表达时,出于造句的需要或修辞的考虑,往往采用被动式: A为了使句子承上启下、前后连贯、便于衔接

B为了使句子平衡,以符合主语简短、谓语复杂的表达习惯

英语的绝大多数的及物动词和相当于及物动词的短语都有被动式。

被动式可借助形态变化来表示,因而形式很多:

限定动词多种时态的被动式VS非限定动词(不定式、分词、动名词)的被动式 非人称被动式( it is believed)

双重被动式(The date is expected to be announced soon)

意义被动式(英语主动形式表达被动的意义,少见these products sell like hot cakes 有些被动意义可用词汇手段来表达:referee/eatable/in one’s possession

汉语??主动语态为多 汉语常用意义被动式,少用结构被动式。

多用意义被动式的原因:

①汉语被动式的使用受到限制。

A 古代汉语用“为”字或“为??所”表被动式,被动意义一般借助主动式来表示。 近代,汉语才有了“被字式”。从“遭受”义演变而来。“不幸语态”-主要用以表达对主语而言是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如“被捕”、“被杀”、“被剥削”、“被压迫”等。 现代汉语受西方语言的影响,也可以用来表达并非不如意的事,如“被选为工会主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等,但大多数被动意义不用“被字式”。

按照汉语的习惯,如果句中无须指出施事,主动意义与被动意义又不致发生混淆,一般就不用结构被动式(用介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而用意义被动式。

除了“被”字之外,“让”、“给”、“叫”、“挨”、“受”、“遭”、“蒙”等也可构成被动式。 但也大多表达类似“被字式”的不如意或不企望的事,如:庄稼让大水冲跑了。 英语的被动式是由系表结构演变而来的,可以表示动作,也可以表示状态, 汉语的被动式一般只表示动作,而不表示状态。

B 汉语的被动式除了受到意义的限制之外,还受到形式的限制。

王力指出 “中国正常的被动式是必须把主事者说出的。”吕叔湘、朱德熙也认为“在形式上,‘被’字底下一般要有宾语,表示主动者。”

这种限制使得许多难以说出施事者的句子不能变成被动式,英语被动式的使用比汉语自由得多了。

②受事主语句。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认为人的行为必然由人带来,因此常隐含施事者,集中注意力在受事和行为本身。“受事+动词”的格式便成了汉人自古以来的一种表达习惯。

③当不需要或不可能说出施事者的时候,汉语可以采用无主句或主语省略句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④当施事者难以指明时,汉语还可以采用通称或泛称作主语,以保持句子的主动形式。

⑤当不便使用被动式时,汉语可采用某些转换式来表达被动意义。

A处置式 (多数被动式是可以改为处置式的

B“为??所”式 (较古的被动式,与现代的被动式结合,即为“被??所”。 C“是??的”式 (表示状态的静句 。通常可以与表示动作的动句互相转换。 D“??的是”式 (一般可以与“是(由)??的”式互相转换。

E“??加以/予以”式 (组成倒置的动宾结构.

F还可以通过各种变通的手段,用与英语不同的句型和词性来表达英语的被动意义: They are paid for this.→他们拿钱就是干这个的

第二节 汉英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的两个重要特征。

一、主要语篇衔接手段有:指代、省略、重复、连词、词义、语序和韵律。

1、汉语侧重采用不同的词汇和结构手段取得语篇的连贯性。如更多借助于重复和省略。

2、英语除了重复外,多借助于代词。

3、指代

指代词语具有照应功能,除了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之外,英语的定冠词、汉语的“人家”、表示比较的词语等,也具有广义的照应作用,属于我们的指代词语的范畴。

英语译成汉语时,对于回指代词的处理非常重要。

4、省略

省略就是在上下文中省略句子的某个成分。省略的主观因素是说话者想节省时间,或想说的简练一点。省略的客观条件是上下文的各种信息可以帮助读者和听话人判断或者推测省略了什么。 省略除了使说话写作更省时省力之外,也是连接语篇各部分的重要衔接手段。 不论何种文体,汉语省略的情况都比英语多,而使用代词回指的情况又比英语少。

5、重复

顾名思义,重复就是重复上文提到的词。

重复VS代词指代

(代词的所指和先行词相同,构成所谓的“照应”关系。重复则强调词语形式的相同。)

①汉语重复情况比英语多:

A词复:我还是我 看书的看书,聊天的聊天

B意复:称心如意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汉语中的赘余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重复衔接手段在汉语中的作用

②英语尽量避免重复:

A避免音节重复

B避免词语重复

C避免意义重复

6、连词 连接词语是一种重要的衔接手段。是形合手段。

汉语的连接词比英语用的少。很多时候,汉语的小句之间并不用任何连接标记。汉语虽然少用连接词语,但是其他的衔接手段如代词、重复、词汇衔接、语序、韵律等还是要用的。

汉语在正式文体中,连接词语用得相对多,在口语和非正式文体中,用得相对少。

7、词义衔接

词义衔接手段指词语通过意义上的衔接将所在句子与上下文连接在一起。

通过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将语篇的不同部分分到一起:“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在意义上的各种关系大致有同义、近义、反义、上下文、整体部分、事物空间、事物与空间以及其他的关系。

英语一直被认为是形合语言,多通过形式上的变化(格、数、时态等)将词语结合到一起。 英语也有意合的手段,词汇衔接就是一种意合手段。这种手段在英语中也是大量的使用。

8、语序衔接

语序即表示语义关系,也表示语用中的信息结构,语序不同,信息结构就不同。信息结构不同,主题和述题不同,跟上下文的衔接也就不同。承上启下就是连接上文的主题为下文铺路。

语序还有突出焦点的功能。 其实承上启下和突出焦点是语篇衔接功能的两个方面: 承上启下是为了考虑句子和小句的主题,而突出焦点是为了考虑句子和小句的述题。

从语篇的角度讲,主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多在开头。焦点是主要的新信息,多在末尾。 个别句子选择什么语序,是受主题结构制约的,而主题结构取决于上下文。

9、韵律衔接

韵律衔接手段表现为语音重复(尾韵、头韵、平仄交替和音节重复)、节奏重复和音步缩短三个方面。

汉语和英语都会使用语音重复和节奏重复。

汉语的语音重复包括平仄交替,汉语的节奏重复以音节为单位;

英语的语音重复使用头韵和语调,英语还采用音节缩短的衔接手段。

① 汉语的韵律:语音重复(押韵、平仄交替和音节重复)、节奏重复和音步缩短。 ②英语的韵律:语音重复(头韵和尾韵)、节奏重复

篇不仅需要形式上的衔接,也需要深层意义上的连贯。没有意义的连贯性不能构成语篇

二、汉英语篇的连贯都会用到八种组织方式: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从一般到特殊或从特殊到一般、

层递、比较和对比、分析和分类、定义和因果。

衔接方面差异比较大的话,连贯方面的差异比较小

第三节 言语行为对比 (有简答题)

1、言语行为--人们说出的话是一种社会行为。

2、合作原则--美·格赖斯(H.P.Grice),19xx年“合作原则”

量的准则 [足量,适量

质的准则 [不说假话,缺乏证据的话

关联准则 [不说无关联的话

方式准则 [清楚明白,简练,有条理,避免歧义

3、礼貌原则--Leech,合理地解释人们在言语交际中为什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

(1)得体准则 (2)慷慨准则 (3)赞誉准则 (4)谦逊准则 (5)一致准则 (6)同情准则

4、言语行为对比 (9种)

①称谓 (职务/MR,MISS/尊称+名字/名字+亲属称谓/亲属称谓进入社交/老表尊敬

②问候 (称呼/询问 [表达关切是中国礼貌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汉语重关切,英语重问候 ③赞扬 (英重平等和一致/汉语重尊敬和关心,不夸自己、异性、个人荣誉、形副词为主 ④批评 (委婉,移情、暗示、模糊限制语、原则和哲理、开玩笑、非人称指向等方式, 汉语,暗示>非人称指向>模糊限制语。英语,原则和哲理>开玩笑次 ⑤感谢 (英语国家对中国人常见的误会有三种:

该说“谢谢”的时候不说;

夸张的感谢;

中国人在回应别人感谢的时候很冷漠,要么不回应,要么就说成是自己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A直接感谢。

英语中“thanks”和“thank you”非常常用,可以用于接收他人服务、赞扬和帮助的场合。有时候“thank you”不是在接受帮助后,只是西方人表示礼貌的习惯用语。

汉语中的直接感谢多表示对别人好意的充分感谢,多用于关系较疏远的对象,不是致谢的主要形式。

B间接感谢。

由于直接感谢式在英语中的使用价值比较高,因此在间接感谢方面英语中的词汇比较薄弱,主要是通过赞美对方的善良和表达自己的愉悦来实现的。这两种形式有比较固定的句式: You are so kind/nice to have done?/ I am glad that you have done?

汉语中的间接感谢式丰富多样,表达也很灵活。主要有:

关心式:你忙活半天了,肯定累了吧”;

道歉式:给你添麻烦了,让您费心了

赞美式:你太好了,我没有见过比你更好的人

承诺式:我一定会还你钱的。你有什么需要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假设式:要不是金家收留,咱孤儿寡母能有今天?、要是没有你,我可怎么办啊; 责备式:咱俩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还用的着这样客气吗?

C应答方式

表示接受、不予接受或者归功于他人或客观有利条件三种

a接受感谢 英语很实在,表示我接受你的谢意,我也值得你的感谢,你不用客气;

汉语多强调道德的要求,还要说一些别的客套话,表示自己做的还不够,希望 对方理解或指正,甚至还会表达歉意:“做得不好,请原谅”。 b不接受感谢 都体现在希望对方不必太在意得到的帮助,

C转嫁谢意 英语中常用thanks to 来表达

汉语中经常用“幸亏”、“多亏了”、“都是??的功劳”等来减少自己的贡献, 抚慰受助者得到帮助后的不安,体现了相互关切自谦尊人的道德情操。

⑥请求 (向别人要求某物或者要求别人做某事的语言。其本身礼貌程度不太高,因此在表达请求的时候,礼貌用语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

⑦拒绝 (汉语,借口、补偿/英语,直接、补偿

⑧邀请 (面子观念,时间观念,价值观念—受邀者情绪/时间支配度/句式疑问or祈使/程式化or直截了当

⑨告别 (评价本次接触,心情or自谦尊人、相互关切/自指or他指/道歉理由,不得不告别or占用对方时间/离别,表祝愿or关切/离开,一声不响or告知众人。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写出正确的名称或根据名称写…

Bxzrlq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现将全书的重点内容按命名、结构理论、基本反应、化合物转化及合成方法、鉴别等几个专题进行总结归纳,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一、有机化合…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资料公共基础学院一楼文印室提供价格实惠欢迎您光临!有机化学复习总结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

Auuzqo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无名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现将…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复习总结

有机化学复习资料公共基础学院一楼文印室提供价格实惠欢迎您光临!一、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命名是学习有机化学的“语言”,因此,要求学习者必须掌握。有机合物的命名包括俗名、习惯命名、系统命名等方法,要求能对常见有机化合物…

外研版高一第一学期英语期末复习总结

辨析(10组)1approach\means\way\methodApproachto(doing)sthBymeansofWaytodo\ofdoingMethodof\forAtthemeetingthey…

高等数学期末复习总结与计划

高等数学期末总复习总结与计划两个重要极限:常用的8个等价无穷小公式:①当x→0时sinx~xtanx~xarcsinx~xarctanx~x1-cosx~1/2*(x^2)(e^x)-1~xln(1+x)~x[…

传感器期末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必过

第一章传感器概述人的体力和脑力劳动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信号将这些信号传送给大脑大脑把这些信号分析处理传递给肌体如果用机器完成这一过程计算机相当人的大脑执行机构相当人的肌体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和皮肤111传感器的...

Android期末复习题总结

1Intent的Component属性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定义此属性component组件指定Intent的的目标组件的类名称通常Android会根据Intent中包含的其它属性的信息比如actiondatatyp...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五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图形的变换轴对称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找对称轴方法用对折的方法找对称轴正方形4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3条对称轴...

数据结构期末复习总结超详细1

数据结构复习要点带答案算法的五大特性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算法指的是A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是指令的有限序列算法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算法分析的两个主要方面是空间性...

本科企业管理实务期末复习总结

本科企业管理实务期末复习总结20xx年12月同学们在进行本课程复习时可参考以下方法首先快速浏览期末复习指导粉红封面本时间不够跳过此步骤然后熟练期末复习指导中综合练习题最后在此基础上做到全面复习祝考试顺利通过一相...

期末复习总结(12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