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

时间:2024.3.20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五章曲线运动

这一章是在前边几章的学习基础之上,研究一种更为复杂的运动方式:曲线运动。这也是运动学中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本章的重难点就在于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考试的要求:

、对所学知识要知道其含义,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并直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

、能够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和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解释,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加以运用,相当于课程标准的“理解”,“应用”。

要求:曲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知识构建:

曲线运功知识结构图.png

新知归纳:

一、曲线运动

●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不是直线的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个合力总能产生一个改变速度方向的效果,物体就一定做曲线运动。

(2)当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它的合力所产生的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也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其受力条件及初始运动状态共同确定的.

2、曲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质点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的性质由加速度决定(加速度为零时物体静止或做匀速运动;加速度恒定时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变化时物体做变加速运动)。

3、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切线的方向。

(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无论速度的大小变或不变,运动的速度总是变化的,故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4、曲线运动的轨迹:作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轨迹向合外力所指向的一方弯曲,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轨迹,可判断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致方向,如平抛运动的轨迹向 下弯曲,圆周运动的轨迹总是向圆心弯曲等。

●曲线运动常见的类型:

(1)a=0: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2)a恒定:性质为匀变速运动,分为:

①v、a同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v、a反向,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v、a成角度,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在v、a之间,和速度v的方向相切,方向逐渐向a的方向接近,但不可能达到。)

(3)a变化:性质为变加速运动。如简谐运动,加速度大小、方向都随时间变化。

二、质点在平面内的运动

●合运动和分运动

当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较复杂时,我们可将其等效为同时参与几个简单的运动,前者――实际发生的运动称作合运动,后者则称作物体实际运动的分运动.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这种双向的等效操作过程,是研究复杂运动的重要万法.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3、分解原则:根据运动的实际效果分解,物体的实际运动为合运动。

其运动规律为:

(1)水平方向:ax=0,vx=v0,x=v0t。

(2)竖直方向:ay=g,vy=gt,y=gt2/2。

(3)合运动:a=g,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02.gif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03.gif。vt与v0方向夹角为θ,tanθ=gt/v0,s与x方向夹角为α,tanα=gt/2v0.

平抛运动中飞行时间仅由抛出点与落地点的竖直高度来决定,即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04.gif,与v0无关。水平射程s=v0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05.gif.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的应用

(1)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对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和或求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如下原理:

①独立性原理:构成一个合运动的几个分运动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物体的任意一个分运动,都按其自身规律进行,不会因有其他分运动的存在而发生改变.

②等时性原理:合运动是同一物体在同一时间内同时完成几个分运动的结果,对同一物体同时参与的几个运动进行合成才有意义.

③矢量性原理:描述运动状态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都是矢量,对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时应按矢量法则,即平行四边形定则作上述物理量的运算.

(2)合运动的性质可由分运动的性质决定: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成仍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为匀变速运动;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3)过河问题

若用v1表示水速,v2表示船速,则:

①过河时间仅由v2的垂直于岸的分量v⊥决定,即,与v1无关,所以当v2⊥岸时,过河所用时间最短,最短时间为也与v1无关。

②过河路程由实际运动轨迹的方向决定。

(4)连带运动问题

指物拉绳(杆)或绳(杆)拉物问题。由于高中研究的绳都是不可伸长的,杆都是不可伸长和压缩的,即绳或杆的长度不会改变,所以解题原则是:把物体的实际速度分解为垂直于绳(杆)和平行于绳(杆)两个分量,根据沿绳(杆)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同求解。

三、平抛运动的规律

●特点

(1)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

(2)只受重力作用,是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运动规律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建立直角坐标系(一般以抛出点为坐标原点O,以初速度v0方向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由两个分运动规律来处理。

(1)水平方向上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07.gif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08.gif

(2)竖直方向上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09.gif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0.gif

(3)任意时刻的速度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1.gif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2.gif

●有关公式

①   速度公式

水平分速度:vx=v0;竖直分速度:vy=gt.

T时刻平抛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Vt=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3.gif,tanα=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4.gif=gt/v0

②   位移公式(位置坐标):水平分位移:x=v0t;竖直分位移:y=gt2/2

t时间内合位移的大小和方向:l=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5.gif;tanθ=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6.gif=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7.gif

由于tanα=2tanθ,vt的反向延长线与x轴的交点为水平位移的中点。

③   轨迹方程:平抛物体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坐标x和y所满足的方程,叫轨迹方程,由位移公式消去t可得:

y=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8.gifx2或x2=http://attach.maboshi.net/contents_files/35968.files/image019.gif

四、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1)处理平抛运动问题,要把握手抛运动的特点,将其分解成两个直线运动,在水平方向利用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竖直方向则利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例如: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中.

②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间隔ΔT内位移差:sⅡ-sI=sⅢ-sⅡ=Δs=aΔT2

③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前1,2,…n个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

s1:s2:s3:………:sn=l:4:…:n2

第1,2,…N个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比:

sⅠ:sⅡ:……sN=1:3:…:(2n-l)

(2)当平抛物体的落点在水平面上时,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由自由落体分运动的下落高度h决定,与初速度v0大小无关;t而物体的水平射程则由高度与初速度两者共同决定。

(3)一个有用的推论

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

五、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1、定义和性质

(1)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基本的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如下特点:①轨迹是圆;②线速度、加速度均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故属于加速度改变的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 恒定;③匀速圆周运动发生条件是质点受到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合外力;④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状态周而复始地出现,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周期性。

●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

1.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

(1)线速度v是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其方向沿轨迹切线,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m/s;

(2)角速度ω是描述质点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rad/s;

(3)周期T是质点沿圆周运动一周所用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s;

(4)频率f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一个完整圆运动的次数,在国际单位制中单位符号是Hz;

(5)转速n是质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单位符号为r/s,以及r/min.

2、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频率各量从不同角度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它们之间的关系,即V、ω、T、f之间的关系是:T=1/f,ω=2πf,v=2πr/T=2πrf=ωr.

由上可知,在角速度一定时,线速度大小与半径成正比;在线速度一定时,角速度大小与半径成反比.

凡是直接用皮带传动(包括链条传动、摩擦传动)的两个轮子,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凡是同一个轮轴上(各个轮都绕同一根轴同步转动)的各点角速度相等(轴上的点除外)。

六、向心加速度

●向心加速度

(1)向心加速度由向心力产生,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是矢量.

(2)向心加速度方向与向心力方向恒一致,总沿半径指向圆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为

(3)一般地说,当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力不指向圆心时,可以将它沿半径方向和切线方向正交分解,其沿半径方向的分力为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 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其沿切线方向的分力为切向力,只改变速度的大小,不改变速度的方向。分别与它们相应的向心加速度描述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切向加速 度描述速度大小变化的快慢。

七、向心力

●向心力

(1)向心力是改变物体运动方向,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向心力的方向指向圆心,总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3)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是,两者方向恒一致:总是与速度垂直、沿半径指向圆心.

(4)对于匀速圆周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应是: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

●向心力公式

(1)由公式a=ω2r与a=v2/r可知,在角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在线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全部作为向心力,故物体所受合外力应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合外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 的大小.根据公式,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F大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物体将速率不变地运动到半径减小的新圆轨道里(在那里,物体的角速度将增大),使 物体所受合外力恰等于该轨道上所需向心力,可见物体在此时会做靠近圆心的运动;反之,倘若物体所受合外力小于在某圆轨道运动所需向心力,“向心力不足”, 物体运动的轨道半径将增大,因而逐渐远离圆心.如果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将沿切线方向飞出,这就是离心运动.

●用向心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公式求解圆周运动的动力学问题时应做到四确定:

(1)确定圆心与圆轨迹所在平面;

(2)确定向心力来源;

(3)以指向圆心方向为正,确定参与构成向心力的各分力的正、负;

(4)确定满足牛顿定律的动力学方程.

做圆周运动物体所受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关系同样遵从牛顿第二定律:Fn=man在列方程时,根据物体的受力分析,在方程左边写出外界给物体提供的合外力,右边写出物体需要的向心力(可选用等各种形式)。

八、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的实例

1.实际运动中向心力来源的分析

(1)向心力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物体所受的某个力,或某个力的分力,或几个力的合力,只要能产生只改变物体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的效果,就是向心力,向心力肯定是变力,它的方向总在改变.

(2)向心力来源于物体实际所受的外力,处理具体问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物体受什么力,这些力有没有沿垂直于速度方向的分力,所有沿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分力都具有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效果,都将参与构成向心力.

2.变速圆周运动中特殊点的有关问题

(1)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公式同样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求质点在变速圆周运动某瞬时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时,公式中的v(或ω)必须用该时刻的瞬时值.

(2)物体在重力和弹力作用下在竖直平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通常只研究两个特殊状态,即在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在这两个位置时,提供向心力的重力、弹力及向心加速度均在同一竖直线上,向心力是弹力与重力的代数和,在这两个位置时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均不同.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由于机械能守恒,物体做圆周运动的速率时刻在改变,物体在最高点处的速率最小,在最低点处的速率最大。物体在最低点处向心力向 上,而重力向下,所以弹力必然向上且大于重力;而在最高点处,向心力向下,重力也向下,所以弹力的方向就不能确定了,要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

(1)弹力只可能向下,如绳拉球。这种情况下有即,否则不能通过最高点。

(2)弹力只可能向上,如车过桥。在这种情况下有:,否则车将离开桥面,做平抛运动。

(3)弹力既可能向上又可能向下,如管内转(或杆连球、环穿珠)。这种情况下,速度大小v可以取任意值。但可以进一步讨论:①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 然是向下的;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上的;当时物体受到的弹力恰好为零。②当弹力大小F<mg时,向心力有两解:mg±F;当弹力大小 F>mg时,向心力只有一解:F+mg;当弹力F=mg时,向心力等于零。

3、圆锥摆

圆锥摆是运动轨迹在水平面内的一种典型的匀速圆周运动。其特点是由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弹力的合力充当向心力,向心力的方向水平。也可以说是其中弹力的水平分力提供向心力(弹力的竖直分力和重力互为平衡力)。


第二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 重、难点梳理

第五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5.1 追寻守恒量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

2、知道自然界中能的形式多样性及其转化。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守恒思想的重要,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量的概念几乎是与人类对能量守恒的认识同步发展起来的,能量的概念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个守恒量。守恒关系是自然界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关系。“机械能守恒”这个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它的认识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阅读教材,提出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建立守恒的观点,教师除了演示斜面的实验以外,还可以演示滚摆实验和单摆实验,同时说明:在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没有摩擦和介质阻力,物体好像“记得”自己初始的高度,即某一量是守恒的。

教学疑点:

能量为何守恒,如何守恒的

易错点:

能量转化不是能量消失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伽利略斜面实验;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守恒的思想。

5.2 功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知道功是标量,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lcosα,并能进行有关分析和计算;

3、理解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4、通过实例说明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教学重点:

1、理解功的概念;

2、掌握功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对正、负功的理解;

2、总功的计算。

教学疑点:

1、公式W=Flcosα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

2、公式中各字母正负取值:F、l均取正值,W的正负取决于cosα的正负; 3、l的确切含义:本教材中指出l是物体位移的大小,因为高中阶段研究的是质点。物体的位移与“受力作用的质点”的位移是一致的;

4、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运动形式无关。

易错点:

1、参考系问题:位移l是相对于参考系的。对不同的参考系,同一过程中算出的功也会不同,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一般中学物理约定,计算功都以地面为参考系,而不随便取其它物体为参考系。

2、α角含义和取值范围:α角是“力方向和位移方向”夹角可结合教材中问题与练习第1题来提醒学生。

3、F、l同时性。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1、2、3、4;

2、重要思想方法:

①W=Flcosα公式:一种分解力:垂直位移方向和平行位移方向分解W=(Fcosα)l,第二种分解位移:沿力方向和垂直力方向分解W=F(lcosα)。

②总功求解:一种是求合力W=F合lcosα,一种是求各个力做的功W=W1+W2+……

5.3 功 率

教学要求:

1、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定义及定义式;

2、理解功率与力、速度之间的关系,能运用其解释和计算汽车启动和行驶中的有关问题;

3、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区分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

教学重点:

1、理解公式P=Fv的意义;

2、理解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教学难点:

发动机额定功率与汽车最大速度的关系。

教学疑点:

P=Fv中F是否是恒力,F是恒力时,v是平均速度指平均功率,v是瞬时速度,指瞬时功率;F是变力时,v是瞬时功率,指瞬时功率。

易错点:

1、“快慢”与“大小”区分。

2、P=Fv理解,容易停留在简单直观的印象上,认为牵引力大,加速度就大,末速度也大,现在得出由功率来制约速度和牵引力,学生自然会感到与生活经验相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例题,书后习题3、4;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4 重力势能

一、教学要求:

1、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经历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重力势能及其定义式,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关系;

3、理解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二、教学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和计算。 Ep=mgh

三、教学难点:

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⑴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位置有关。

⑵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

⑶ΔEp=-WG

四、教学疑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

五、易错点:

重力势能的理解。

⑴重力势能是状态量是标量;

⑵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

⑶重力势能属于物体和地球组成系统。

六、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题目:书后习题2、3、4;

2、重要思想方法:极限思想。

5.5 探究弹性势能

教学要求:

1.了解弹性势能的概念,知道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有关。

2.学习并掌握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弹性势能表达式的过程:

1.提出猜想:根据弹力的性质和弹性势能的定义。分析出与弹性势能大小有关的物理量与可能的表达式。

2.确定计算弹性势能的方法:拉力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等于弹簧增加的弹性势能。

23.从恒力做功W=Fl着手,画出力随位移变化图象,得出弹性势能表达式EP=kx/2。

教学难点:

拉力(变力)做功的计算

学生疑点:

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否也具有相对性。

学生易错点:

学生往往认为始未两位置作用力和的一半就是平均作用力不知道只有力随位移按线性变化时,才能用始末力和的一半作平均力来计算功。

教学资源

书P16:说一说:在以上探究中我们规定:弹簧处于自然状态下,也就是既不伸长也不缩短时的势能为“0”,能不能规定弹簧某一任意长度时势能为“0”势能?说一说你的想法。

重要思想方法:势能是相对的、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弹性势能的变化与“0”势能规定无关。

5.6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阅读“探究思路”掌握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2.掌握实验技巧,学会数据处理。

教学重点、探求的思路与操作技巧

1.实验中没有具体测出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而是设定每一根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来探究小车速度与皮筋做功的关系。

2.实验中应注意解决:相同皮筋的选取及固定,小车运动阻力的平衡,纸带上合适点间距离的测量。

教学难点:

相同皮筋的筛选与固定。

学生疑点:

弹力做功与速度间的函数关系。

学生易错点:

对皮筋与小车的操作。

教学资源:

书P18:做一做,用Excel作图并显示皮筋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的函数关系。 指导思想:让学生初步学会使用计算机处理有关实验问题。

5.7 动能和动能定理

教学要求:

21.理解动能及其表达式EK=mv/2

2.掌握动能定理及其推导过程

3.学会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解释和计算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体会用能量观点解决力学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重点:

1)动能的表达式

2)动能定理的推导及其式中各量的含义

3)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体会用动能定理解题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优越性

3、教学难点:

用动能定理解决有关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

4、学生疑点:

动能也是相对的、动能定理相对于哪些参考系统成立?

5、学生易错点:

①认为动能有方向,物体速度不变,方向由向右改为向左,认为动能发生变化了。 ②合力功计算常出错。

6、教学资源:

我们在第四章曾用牛顿定律解答过一个问题:民航客机机舱紧急出口的气囊是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若斜面高3.2m,斜面长4.0m,质量60kg的人沿斜面滑下时所受的阻力是240N,求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请用动能定理解答本题。

指导思想:比较用牛顿定律解题和运用动能解题过程,体会用能量观点解题的优越性。

5.8 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功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2、掌握机械能守恒的内容及适用条件

3、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

教学重点

1、机械能守恒中功能关系的理解

2、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

教学难点

1、机械能守恒的判断

2、物理过程和状态的选取

疑点

1、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

2、机械能不守恒时其变化量与除重力、强力外其它力做功相对应 易错点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

2、系统的选取和定律表达式的选取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书P23例题,体现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①用能量观在解决力学问题

②理解联系实际的思想

5.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思路和方法

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教学重点

1、尝试设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方案

2、经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过程,学会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实验条件的控制,满足守恒条件

2、实验误差的分析

疑点

1、纸带选取的要求及其处理方法

2、由于阻力存在,故动能增加量必定稍小于势能的减小量 易错点

1、实验步骤的操作先后次序

2、数据处理方法的选择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设计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重要的思想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及误差分析

5.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教学要求

1、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理解这个定律的重要意义

2、能用能量守恒定律在分析计算有关能量守恒的综合性问题

3、理解能量耗散,认清节约能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能量概念的理解,能量的转化与做功的关系

2、能量耗散

疑点

1、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

2、能量是守恒的不可消灭,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

易错点

1、与机械能守恒定律相混淆

2、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书P30.Ex3, 开放性习题,答案不唯一

2、重要的思想方法:

①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②用守恒的思想分析实际问题。

第六章 曲线运动

6.1曲线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2.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

3.感受飞镖、钢球所作的曲线运动

教学重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的受力条件是合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是变速运动

4.曲线运动的特点是速度方向沿轨迹曲线的切线,与合力分布在轨迹两侧 教学难点:

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

2.运用曲线运动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3.运用物理语言描述某一实际的曲线运动

疑点:

P33图6.1-4怎样才能说明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是否缺少取极限、化曲为直的解释?

易错点:

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思想方法:

1 .物理概念源于从生活实际中的数学抽象,如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这一概念 题目:

1.P34(3):通过习题,可以让学生分析总结轨迹曲线与速度、合力的关系

6.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教学要求: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

3.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4.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重点:

1.知道分运动与合运动的等效性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教学难点:

1.会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

2.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疑点:

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分解与合成运动

易错点:

1.在实际应用中有意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应该是根据实际的运动趋势合成与分解运动, 思想方法: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和分解运动矢量

题目:

1.P37(2)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一个实际的运动,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

2.P37(4)运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分运动与合运动,加深对合运动分运动的理解

6.3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3、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实验,感受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1.通过对比运动,找到平抛运动的规律

2.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疑点:

1.实验6.3-3中,由于实验装置的原因,一球即使不是平抛运动,感觉也是同时落地,加上人耳朵的最小分辨时间是0.2s,很难正确得出两球是同时落体这一结果

2.实验6.3-4中,实验误差有时比较大,怎样才能处理好实际与理论的关系,特别是在不知道规律的情况下?

易错点:

通过平抛运动轨迹的研究,知道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

思想方法:

1.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物理学的基础

2.通过对比已知运动与未知运动,找到平未知运动的规律

题目:

1.P40《说一说》,通过现代科技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2.P40(2),通过传统的实验方法合装置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6.4抛体运动的规律

教学要求:

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

2.会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教学重点:

1.平抛运动的规律

2.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教学难点:

1.运用数学函数描述抛体运动的轨迹

2.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研究抛体运动的轨迹

疑点:

斜抛运动规律的推导

易错点:

1.平抛几个重要结论

2.斜抛运动的几个重要结论

思想方法:

1运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根据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等时性原理研究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

题目:

1.P37(2)通过实例,分析感受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的具体应用

2.P37(3)(4)通过作实物图(俯视图)和函数图象物体作曲线运动的轨迹及分运动、合运动的关系

6.5 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知道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

2、知道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概念及其定义式。

3、认识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会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计

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匀速圆周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

疑点:

如何认识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不变及“匀速”的含义。

易错点:

有关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性问题

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

教材第47页利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知识测自行车的前进速度。主要要求学生知道并会应用匀速圆周运动中同轴转动的物体角速度相同,皮带或者齿轮传动的物体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6.6 向心加速度

教学要求:

1:认识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2:能用向心加速度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

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公式。

教学难点:

不在同一直线上速度变化量的讨论及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推导。

疑点:

向心加速度方向的推断

易错点:

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认识。

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要让学生领会运用极限法思想讨论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6.7 向心力

教学要求:

1:通过实验体验向心力的方向,理解向心力概念。

2:知道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向心力的公式。

3:了解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的分析方法。

教学重点:

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其公式。

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

疑点: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是否就是使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判断。

教材中值得注意的题目:

教材55页第4题。此题可以讨论由于半径的改变使角速度、线速度、绳子上的拉力的变化情况。

6.8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要求:

1:能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2:会用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公式对具体问题进行计算。

3:注意生活中的离心现象,能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长见问题。

教学重点:

分析生活中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教学难点:

会分析具体问题中的向心力来源并进行计算。

疑点:

做圆周运动物体受力分析及向心力的来源确定。

易错点:

向心力的来源。

教材体现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七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7.1行星的运动

教学要求

1.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不同的观点;

2.知道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描述;

3.应用开普勒三定律解释和研究行星(或卫星)的运动;

4.知道人类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

教学重点

地心说和日心说、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

教学难点

由第二定律可知,行星在近日点速率越大。在远日点速率越小。行星从近日点到远日点的过程,是速率逐渐减小的过程。

疑点

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有的行星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实际上,多数大行星的轨道与圆十分接近,所以,我们在中学物理中解决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问题时,把行星运动近似看成匀速圆周运动。

易错点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行星绕日运动的规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K值与卫星无关,只有行星有关。卫星绕同一行星运动K值相同,绕不同的行星运动K值不同。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对行星运动的贡献、物理学史题型在近年高考中时有出现,要重视。近两年,以天体问题为背景的信息给予题在全国各类高考试卷中频频出现,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考查考生从材料、信息中获取有用信息以及综合能力。这类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信息给予部分和问题部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开普勒等科学家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研究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7.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教学要求

1.知道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行星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 成反比。

2.知道太阳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二者的距离 的二次方成反比。

教学重点

1、科学家的不同猜想

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教学难点

1、为什么可以把行星的轨道当作圆来处理;

2、吸引力与半径的关系;

3、吸引力与太阳及行星质量的关系.

易错点

1.初学者容易在同一题目中将两个不同的半径用一个符号r来代替(如地球的半径用r,而地球围绕太阳转动的半径也用r,产生错误).

2.不会合理运用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

6、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课本:问题与练习2.)在探究对行星的引力的时,我们以左边的三个等式为根据,得出了右边的关系式。左边的三个等式有的可以在实验室中验证,有的则不能。这个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是怎样得到的?

注:探究题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是常见的题型之一,这是与新课改相一致的,必须加以重视.

(2)重要的思想方法:

这是极好的科学教育素材,通过猜想,模型的简化、运用向心力公式、开普勒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进行数学推理计算,最终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

7.3 万有引力

教学要求:

1.知道月一地检验。

2.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测定。

3.掌握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猜想I:“天上”的力与“人间”的力可能出于同一本源?

2.“月—地”检验,这个大胆的想法要求事实检验

3.万有引力定律

4.引力常量的测量:引力常量的值、单位。

教学难点:

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不等于集中物体质量的质点之间的万有引力,所以不能直接用公式F=Gm1m2/r2进行计算。

疑点:

万物之间的引力属于同一性质的力。

易错点:

万有引力定律中的r的取值。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82已知r月地=3.8×10m,T月=27.3天,g=9.8m/s,求a月/g=?

2.思想方法:

a.大胆猜想,直觉,洞察力。

b.显示微小物理量的放大方法。

c.掌握物理常量数量级的重要性。

7.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教学要求:

1、掌握测量地球质量的方法。

2、了解利用万有引力理论发现未知天体的过程。

3、掌握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理解万有引力理论在天文学上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称量”地球的质量——“黄金代换”

2.计算天体的质量M

3.计算天体的密度ρ

4.发现未知天体

教学难点:

计算天体的密度

教学疑点:

未知天体的发现

易错点:

计算天体的质量及密度

教学资源:

1.课本上值得重视的题目

223已知月球的质量是7.3×10kg,半径是1.7×10km,月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有多

大?这对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的行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2.重要思想方法

把天体运动处理成匀速圆周运动

7.5 宇宙航行

教学要求

1.了解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理解并能推算第一宇宙速度

2.会计算不同轨道上的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和周期

3.关注人类在航天领域和宇宙开发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4.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发展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

1.人造卫星

2.三个宇宙速度

3.梦想成真

教学难点

在卫星的轨道半径r、线速度υ、角速度ω、周期T、向心加速度a这五个物理量中,当其中一个物理量发生变化时,另外四个物理量一定同时发生变化。

疑点

卫星绕地球运动时,由于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绕地球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而万有引力指向地心,所以地心一定是卫星圆轨道的圆心。卫星的轨道平面可以在赤道平面内,也可以和赤道平面垂直,还可以和赤道平面成任一角度。

易错点

发射速度: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运行所必须具有的发射时的速度

绕行速度:卫星在轨道上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所具有的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运行速度中的最大速度,也是卫星发射速度中的最小速度。 教学资源

1.教材中值得重视的题目

金星的半径是地球的0.95倍,质量为地球的0.82倍,金星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多大?金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大?

2.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推导第一宇宙速度的两个不同形式的表达式中,注意代换方法的运用

7.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教学要求

1.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

2.通过实例初步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知道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3.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

教学重点、难点

1.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

2.从低速到高速

3.从宏观到微观

4.从弱引力到强引力

疑点

只要天体的实际半径远大于它们的引力半径,那么由爱因斯坦引力理论和牛顿引力理论计算出的力的差异并不是很大。但当天体的实际半径接近引力半径时,这种差异将急剧增大。这就是说,在强引力的情况下,牛顿的引力理论将不再适用。

易错点

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低速、宏观物体的运动。

量子力学的研究对象:高速、微观物体的运动。

教学资源

重要的思想方法

通过对牛顿、爱因斯坦等于科学家关于经典力学与量子力学理论的介绍,领略到前辈科学家们对自然奥秘不屈不挠探索的精神和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悟到科学的结论总是在顽强曲折的科学实践中悄悄地来临。

更多相关推荐: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考圈让高考没有难报的志愿一基本概念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2参考系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详细归纳

第四章曲线运动第一模块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夯实基础知识考点一曲线运动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即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通过该点的曲线的...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视频资料怎样学好物理怎样学好化学vshowidXNDExNjM1MDY4html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123高一物理必修2复习提纲二曲线运动1深刻理解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

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归纳总复习提纲

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课件教案试卷无需注册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曲线运动1物体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2曲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及题型总结

第五章曲线运动一、知识点(一)曲线运动的条件:合外力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二)曲线运动的研究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三角形法则)(三)曲线运动的分类:合力的性质(匀变速:平抛运动、非匀变速曲…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

物理高一必修2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20xx221一曲线运动1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物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已知当物体受到合外力F作用下在F方向上便产生加速度a1若F或a...

高中物理必修二机械能知识点总结

机械能和能源知识点总结一功1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2条件力和力的方向上位移的乘积3公式WFScosW某力功单位为焦耳J单位为牛顿NF某力要为恒...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总结与典型分类例题

必修二知识点一曲线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轨迹的切线方向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说明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只是说明物体具有加速度但加速度不一定是变化...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_免费下载

太原五中369张俊华地理资料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太原五中369张俊华地理资料2太原五中369张俊华地理资料3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汇总

高一物理必修一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2参考...

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总结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的运算法则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指描述物体运动的各物理量即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它们都遵循矢量的合成与分解法则合运动和分运动的关系1等...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