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1知识点归纳

时间:2024.4.5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1了解商品及其基本属性

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商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1.2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基本属性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能够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1.3了解纸币及其发行量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1.4学会正确使用商用的信用工具

①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活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一种信用凭证。可以在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活转帐。

②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1.5了解外汇与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1理解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当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销售者竞相出售,购买者持币待购,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2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2.3理解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加。因此,日常生活中,就会经常出现“暮春买毛衣,夏末买凉席,春秋买空调”等反季节消费现象。 ①对生活必需品 影响程度较小

②对高档耐用品 影响程度较大

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当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涨价(降价),需求量变小(增大),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

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需求量减少(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增加)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规模。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商品

3.1理解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2了解消费的主要类型和结构

(1)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③按消费的目的,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其中,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

(2)消费结构

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3.3了解几种主要的消费心理

①从众心理

②求异心理

③攀比心理

④求实心理

3.4认同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4.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只有生产出来的

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4.2明确我国大理发展生产力的意义(为什么大力发展生产力)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与发展,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要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3了解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存在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位)

4.4认识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必要性(为什么)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5.1了解企业含义、公司的含义及基本形式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5.2理解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5.3认同正确的择业和就业观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

②树立竞争就业观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

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我国严峻的就业压力:

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而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

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

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传递系统不畅通。所有这些,使得我国的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突出、繁重和紧迫。

解决就业问题的方针和途径:

(1)解决就业的方针: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

(2)途径:

①党和政府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

②劳动者要破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习惯,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各种方式就业观等正确的择业观念,走向合适的工作岗位。 ③最根本的是发展经济,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源。

5.4学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①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②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③休息、休假的权利;④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⑥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怎样维护劳动者的权益2点)

1.基础、依据、途径:①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③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2.同时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6.1了解几种主要的投资方式及其特点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储蓄存款都能获取利息,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

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储存,但收益低。定期存续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2)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股东的收入包括两部分:

①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

②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3)稳健的投资——债券

债券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①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

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宾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费巨大的建设项目、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而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②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相比,违约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的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利率。

③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还本付息的债券。由于企业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大的债券。与此相对应,企业债券的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4)规避风险的投资——保险

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因而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6.2尝试制定投资方案

制定方案是应考虑

① 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② 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

带来了跟多投资机会。

③ 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微薄,可投资储蓄或够买政府债券;

经济实力允许,可选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如买债券、炒股、投资房产等。

④ 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

政策。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7.1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其它多种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是指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的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确立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7.2了解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和途径,理解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

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先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他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途径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保证。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意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3)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效率是人类经济活动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怎样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两点)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和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是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是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8.1了解财政、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

国家收和支出就是财政。财政的收入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 所谓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财政赤字,是指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财政赤字意味着要靠借债过日子,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8.2了解我国财政收入和支出及其种类

财政收入就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根据国家筹集资金的渠道,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

财政支出就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财政支出按具体的用途可以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8.3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8.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认命生活的物质保障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8.5了解税收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 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三个特征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8.6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的个人收入。

我国个人所得税,按照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的特色:纳税人所得越高,(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8.7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增强纳税人意识(为什么要依法纳税)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违反税法的现象。如果纳税人发生了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第四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1了解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9.2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配置资源主要通过价格、供求机制来进行。

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性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9.3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没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市场没有规则来维护,会使市场处于无序,混乱状,使得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无法实现优胜劣汰,甚至可能出现劣胜优汰。

市场交易原则: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为此,要切实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大力建立和健全

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总之,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9.4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它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9.5理解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同时又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不足,加强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这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为什么实行宏观调控)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并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怎样实行宏观调控)

10.1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4点),认同科学发展观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0.2理解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怎么做)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过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像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③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④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⑤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11.1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影响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它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这种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

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级分化更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11.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基本原则和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准入原则、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以及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11.3分析如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对外开放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我国已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必须做到:

(1)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过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3)实施“走出去”战略使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我们要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

11.4理解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的原则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1.1;理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性质即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口益充分的实现。

1.2了解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一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

基础和标志。

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1.3懂得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性义务

公民的政治性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1.4学会积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有:①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③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④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①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②需要学习政治知识③贵在实践。队伍中学生来说,参加学校的时事政治学习,养成阅读、收听和收看新闻,关心社会和国家大事的习惯,参加共青团的活动等都是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行为。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①应在中国共 产 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②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③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奋发努力相信自己经济生活复习讲义湛江师范学院思政张森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1价值的含义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整理(知识主干)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众多…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货币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作用:表现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2、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

人教版政治高中必修一知识总结(复习提纲)

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

高一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复习要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优质优价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等说明了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的价值凝结在...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20xx人教版)

必修1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1体味文化文化形式各种各样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同区域的文化各具特色2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世界观人...

高中政治必修1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货币和商品比较货币出现得晚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3交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2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一般等价物它表现其他一切商...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须占支配地位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2为什么坚持公有制为主体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现行的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断再生产生产的目的是满...

高中政治必修1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货币的本质商品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产商品要耗费人的体力和脑力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满足人们某...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B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交换是商品的基本特征C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

高中政治必修1知识点总结(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