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苏杭实习报告

时间:2024.4.7

闽南师范大学

沪苏杭实习报告

现代园林与苏州古典园林

案例分析及对比

姓    名:        赵梦琪        

学    号:      1113050111     

系    别: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    业:         园林         

年    级:       111       

指导教师:        甘永洪        

20##年11月30日

目    录

                                                                                         

一.实习概况

二.实习内容

(一)上海现代公园

      1.公园简介

      2.设计理念

      3.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

      4.新美学思想——野草之美

      5.道路分析 

(二)苏州古典园林

      1.园林简介

      2.东部分析

      3.中部分析   

      4.西部分析

      5.留园铺装分析

(三)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对比

      1.思想与功能 

      2.园林建筑

      3.植物造景

      4.园林小品

      5.总结

一、实习概况 

1.实习地点:上海、苏州、杭州

2.实习时间:20##年11月8号至14号 

3.实习团体: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11级园林专业

4.实习目的: 

  a.通过参观游览上海、杭州的现代园林景观以及苏州的古典园林造景,亲身感受园林景观,近距离学习园林造园艺术、造景手法及等专业知识,并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现场测绘以及分析讨论,加深体会。

b.分析苏州、杭州、上海等地城市各类公园的规划布局和绿化设计的优缺点。

c.比较我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在造园艺术、布局原则等方面的异同点。 

d.现场对当地常见植物进行辨析,掌握华中地区植物种植种类及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园林应用等知识,并学习沪苏杭地区植栽配置方式

5.参观地点:

a.上海:上海世博湿地后滩公园、上海广场公园(延中绿地)、方塔园

b.苏州:留园、拙政园、苏州博物馆、沧浪亭、网师园

c.杭州:西湖(花港观鱼、三潭映月、曲院风荷、苏堤春晓)、杭州花圃、太子湾公园

二、实习内容

(一)上海现代公园

分析案例:上海世博湿地后滩公园

1.公园简介

世博后滩公园为上海世博园的核心绿地景观之一,位于“2010上海世博园”区之西端。场地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20##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年10月建成,共占地14.2公顷。

2.设计理念

后滩公园园址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因此在自然江滩与都市田园的基础上,保留、再用和再生了原场地作为钢铁厂的记忆,并主要显现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成了具有水体净化、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

3.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

大自然的生命力及生态恢复力是惊人的,公园自身完整的生态系统可以将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而成为三类净水,日净化量为每天2400立方,数量惊人。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

  

水系统模式

4.新美学思想——野草之美

游览过后滩湿地公园时,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芦苇,在深秋之时,芦苇成群的种植在公园的湿地中,有的已经枯黄,随风摇摆,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我们身处其中时,感觉到一种萧瑟、凄凉之美感,别具特色。其实这种景观是源于设计者——俞孔坚大师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后滩公园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自然做功,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题提供一个成功的样板。我认为这种设计理念和管理方式是值得我们深思和发扬的,在园林种植和养护中,其经费往往数额巨大,并且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去维护,我们如何有效的节省在园林养护中的人力、物力、财力,值得每一个人园林工作者的思考。而俞孔坚大师的这种设计理念恰巧合理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同时创造出了新型的园林景观,展现了野草之美,开拓了新的设计道路。

 

                                野草之美

5.道路分析

在公园中我最喜欢的是园林中的道路设计方式。公园为带状公园,横向宽度约110米左右,而在其中共平行布置了三条至四条道路,有石板路,有草坪中的汀步,有木质道路,也有碎石铺制的道路,铺装材料和形式多种多样,道路宽度由一米到四米不等,蜿蜒曲折,并通过一些建筑、小品、廊道将几条近乎平行的道路协调的联系在一起,人们走在其中可感觉到丰富的乐趣。

  

道路之美

(三)苏州古典园林

分析案例:拙政园

1.园林简介

拙政园始建于16世纪初的明正德初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江南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1991年被国家计委、旅游局、建设部列为国家级特殊游览参观点。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拙政园全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

拙政园平面图

2.东部分析

东部原称“归田园居”,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涵青亭、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和放眼亭等。东部大面积为绿地,建筑密度是全园中最低的部分。

3.中部分析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主要景区有荷风四面亭、远香堂、小沧浪、小飞虹、见山楼、香洲等。 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1)主要景点分析

a.远香堂:远香堂为拙政园中部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西、中、东三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在水池的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荷风四面亭”,中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春天可观赏柳树,夏天则可观赏水池中大片的荷花,秋天可观赏枫叶、银杏,冬季可观赏雪松。

   

             远香堂                                   香洲

b.香洲:香洲位于水边,三面环水,一面依岸,是拙政园中的标志性景观之一,为典型的“舫”式的结构,有两层舱楼,通体高雅而洒脱,线条柔和起伏,比例大小得当,使人想起古时苏州、杭州、扬州一带山温水软画舫如云的景象。它的身姿倒映在水中,越发显得纤丽雅洁。站在香洲上,四面都是景,前眺倚玉轩,左望见山楼、荷风四面亭,右顾小飞虹、小沧浪。夏日可观赏眼前池塘中的荷花,春天可观赏小岛上的柳树纤纤,景致非凡。  

    “舫”在中国园林里是可以经常看到的,苏州人又叫它“旱船”、“石船”,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苏州的狮子林、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里都有。它的外形千姿百态,精致秀丽,构成一景。在选址上很有讲究,通常靠近水边,立在最具有赏景视角的地方。站在石舫上看,水上陆上的景色都平添另一种兴致。

c.小飞虹:小飞虹位于拙政园中南部,是苏州园林中极为少见的廊桥。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荡漾,桥影势若飞动,亭、廊、桥置于一体,故取名为“小飞虹”。这座木构廊桥采用了中跨高,边跨低的结构形式,宛若拱桥。在园林设计上,廊桥为远香堂西南隅小沧浪水院的北部,小飞虹的建造可使小院之水在视觉上与大池有更多的联络,使园林整体有更协调的空间联系。  

古人以虹喻桥,用意绝妙。它不仅是连接水面和陆地的通道,而且构成了以桥为中心的独特景观,是拙政园的经典景观。

  

小飞虹

4.西部分析

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景点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笠亭、与谁同左轩、水廊等。

5.留园铺装分析

    留园道路铺装是所有苏州园林中最细心、内容最丰富的园林。道路铺装材料主要采用的鹅卵石、条形池和瓦片等。其中铺装图案有?八仙所持的檀板、扇、拐、笛、剑、葫芦、拂尘、花篮等八物“八宝”,代表八仙之品?还有是五只蝙蝠中间一个寿字取其谐音“五福捧寿”?两片瓦组成一个“人”字,在古代是要有一定官级的官员才可以走,代表着“人上人”④鹅卵石拼成花朵和铜钱的团,人们踩在上面喻意为“有钱花”等等。

                 

        

   

(四)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对比

1.思想与功能

(1)指导思想 

古典园林讲究“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形成了自然山水风景园的独特风格。随着社会的发展,西方园林逐渐进入我国园林中,西方园林讲求几何图形的组织,在明确的轴线引导下作对称布置,甚至将花草树木都修剪成各种规整的几何形状,形式上均衡对称,一切都表现为一种人工的创造,强调人工美或几何美。

    中国现代园林是在延续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精髓的基础上,融入了部分西方的造园艺术,综合涉入了自然社会和现代科学、艺术、伦理等,形成了园林风格交融、园林文化丰富、园林形式多样、园林特点众多的新格局。

(2)功能性质 

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其基本的功能定位都属于观赏型。唯一不同的是服务对象。

古典园林仅服务于以宫廷或以贵族为代表的极少数人,园林的功能都围绕他们的日常活动与心理需求展开。这实际上是一种脱离大众的功能定位,同时也反映出等级社会中园林功能性的局限与单一。

现代园林设计在保持园林设计观赏性的同时,从心理学、行为学等角度分析大众的多元需求,研究开放式空间中的种种行为现象,对现代园林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如根据人的行为迹象得出合理顺畅的流线类型,通过定点研究人的各种不同行为趋向与状态模式,确定不同户外设施的选用设置等。总之,现代园林在功能定位上,不再局限于古典园林的单一模式,而是在微观上进行深化与细化,在宏观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2.园林建筑

园林建筑是独特的园林要素,它强调人与生活的关系,是平易的、接近日常生活的内部空间组合,以庭院为单位构成组群建筑,它普遍采用木质材料,给人提供明确实用的情调。园林所属性质的不同与地域的不同,决定了建筑风格、空间细分形式和色彩的不同,如江南私家园林建筑轻巧、玲珑、活泼、纤细、通透、朴素、淡雅,表现出秀丽、雅致的风格。在古典园林中,建筑居于次要地位,表现出自然化的特点,但在局部上,它往往又成为构图中心。

现代园林中的建筑是全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力求突出自然美,达到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统一。建筑材料多样化,建筑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许多新型建筑材料不仅在性能上耐风吹日晒,使用寿命也较大。在建筑色彩上,古典园林多以暖色调为主,而现代园林则依据用地功能的不同,设置形式多样的颜色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3.植物造景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从园林设计到植物配置都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崇尚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而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却有不同时代带来的独特风格和特征。

(1)材料选择上的转变

   总体来说,在植物选择上的转变主要是从单一转向多样。据调查,苏州各园重复栽植的植物有罗汉松、白玉兰、桂花等11种植物,重复率极高,在植物材料的选择上,古典园林的特点是种类少、局限性强。

    相比之下,现代园林设计在植物选择上,由于在植物功能上的拓宽,生态、防护、生产功能的增加,对植物多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园林已不再拘泥于少数具有观赏寓意、诗情画意的植物,而开始注重在植物配置中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和乡土性原则。

(2)配置形式上的转变 

在配置形式上,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风格为自然式,常与造园风格保持一致,但受“片山块石、似有野趣”或“咫尺山林”思想的影响,古典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形式受到了限制,虽能发挥使人产生想象自然美景的作用,但并不能体现出大自然的“真正”存在。古典园林中大多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等形式,同时,花台、盆景、盆栽等形式在古典园林的室内室外也较常见。

现代园林现代园林打破了古典园林的规律性,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选择的多样化发展为多元化形式提供了必要条件。在平面和立体空间层次的营造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的搭配、常绿与落叶植物的搭配,较符合实际需求的科学比例配置。另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和专类园、湿地、森林公园、防护林等绿地形式的开拓,赋予了植物配置更多载体与功能。

4.园林小品

(1)掇山置石

   由于古人出行不便,于是产生了“一卷代山”的想法,如苏州狮子林中的掇山置石。现代园林中的置石结合新时代园林建造的历史背景,探寻适应现代人亲近自然的心理特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置石作品,同时与其他物质要素紧密结合,以求共同建造优美的富于生机的自然景观,从而创造清新宁静的生态环境。

(2)园林雕塑 

    在古典园林中应用较多的是掇山置石,随着西方造园艺术的渗透,广泛运用于西方园林的现代雕塑也被我国所吸收。从造型上来说,有人物、静物等;从材料的使用上,有不锈钢、陶瓷、木、铜、骨等,种类繁多,它们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现代园林则将各种材料的园林雕塑配置于园林作品中,以丰富园林文化内涵。

5.总结

    我国古典园林代表了那个时代的面貌、精神、文化,当时并不感到有何缺陷。现代人若走进雅致小巧的古典园林,或许会感叹园内“别有洞天”,古典园林虽然在层次上较丰富,表现的意境深远。而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更乐意接受明快的园林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当今,面对各种思潮的冲击,应把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美学文化与西方的造园形式、造园理论等以及现代造园技法相结合,以创造出更符合中国情节的中国园林,并发挥园林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居住的环境更加美好、舒适。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刘敦桢.苏州古典园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张家骥.中国造园论[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4]张家骥.中国造园艺术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5]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6]范雪.拙政园空间分析[J].建筑学报,2007(2):1992.10 

[7]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 

[8]苏州园林设计院.苏州园林[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二篇:苏杭泸实习报告


苏杭泸实习报告

曾思媛 园林4班 20102593

一、 实习目的

1、通过实地观察、绘图,提高实际动眼、动手能力,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认知能力和专业综合素养。

2、深入掌握各种园林绿地特点与技巧,学习其规划布局、山水经营、植物应用,建筑营建的特色手法。了解中国现代园林发展状况与趋势,把握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特点与手法,学习先进设计理念与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听取老师现场教授,增强自己对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感性认知,加强对园林设计、园林建筑、植物造景等知识的理解。

二、 实习时间

20xx年6月25日——20xx年7月9日

三、 实习地点

杭州——西湖、杭州植物园、杭州花圃、西溪湿地景区

苏州——同里、周庄、艺圃、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苏州博物馆、虎丘

上海——辰山植物园、静安雕塑公园、华府樟园居住小区、世纪公园

四、 实习意义

1、 掌握风景园林类型组成的江南园林和现代城市的基本内容和形式,理解中国园林民族形式和地方风格,探索如何继承、发扬民族传统和地方风格,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园林。

2、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范围非常广,同时它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课程实习成为学习它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我们可以通过这样半个月的实习更好的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及技能,见识园林先进手法的表现。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实地的观察和比较,找出自己在设计构思上的五区,这样就可以避免以后自己在做设计的时候出现中看不中用、

纸上谈兵的情况。我们也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实习,进一步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对园林植物学、园林建筑学、园林设计、园林艺术、园林工程等,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3、同时也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等有很好的帮助。而且这次实习地点是亚洲经济中心上海、世界园林城市苏州、文明与魅力典范杭州,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走一回,这必然是一次增长见识、大开眼界之旅。

五、 实习内容

这次实习历时半个月,从杭州——苏州——上海,对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造园手法建筑特色、植物配置和园林布局等进行了专业的学习和积累。杭州西湖、苏州古典园林、上海现代公园各有特色和魅力。然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确实苏州留园,我为留园内建筑布置的精彩、山水庭园的契合而叫好。所以,这次实习报告我着重于留园,尤其是留园内建筑布局。

1、 简介

留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位于江南古城苏州,

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中国

四大名园。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

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内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所

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旧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光

绪初,归官僚豪富盛康,扩大增添建筑,改名“留园”。

留园有“吴中第一名园”之称。但与其它园林主要

不同的是,庭园内建筑布置精巧、奇石众多。全园面

积共50余亩,存在于市井之中,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能

苏杭泸实习报告

把山水庭园,田园风光,山林野趣等不同的风光情趣

相辅相承溶于一体,是留园的一大特色。

2、 布局

园林紧邻于邸宅之后,全园大致分为四部分,为中、东、西、北四区:

苏杭泸实习报告

中部为许奉时的东园和寒碧庄的原有基础,其与东部是全园的精华部份,其经营时间最久。东北西三部分是光绪年间增加的。中部又分为东西两个区,以山水为主景。东区以建筑组合为主,西区以山水池苑为主,

水于中央,池水西、北两侧,假山石峰屹立;池水东南两侧,楼、廊、亭、轩错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东区以部以建筑呈其佳丽,重檐迭楼,曲院回廊是突出冠云峰的一组建筑群。西部是自然风光,颇多野趣。北部是田

苏杭泸实习报告

园景色,别有风味。北部具农村风光,并有

新辟盆景园。

在建筑构图以及以及有关论述形式美的书籍中,一般把“主从”作为一条重要的审美准则。但对于江南那些私家园林来说,却并不对这条准则生搬硬套。对于留园来讲,从全园的整体结构来看,重点景区是园中的中部。中部以水景见长,池的西北面为山,中间为池,东南为建筑,这种布置手法,使山池水景布置在受阳面,是大型园林的常用方法;东部以曲院回廊的建筑取胜;北部具有新辟盆景园;西区则是全园最高处,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

苏州一些古典园林,地处市井,因其用地环境的原因,它的入口常常显得极其曲折、封闭和狭长。给园林的入口处理带来一定的难度。但是,若能巧妙地利用它的

曲折、封闭和狭长,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利用用地环境,变不利为有利,使之同园林的主要庭园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不仅可以避免单调、沉闷、闭塞感,而且可以因充分利用入口的曲折、狭长的不利条件,同园林庭园空间形成鲜明对比,既借对比来获得更大的庭院空间,又更有效的烘托、突出园内主要空间和景点。

留园入口部分采用空间对比的手法,利用这种既曲折狭

长又十分封闭的空间来与园

内主要空间进行强烈对比,进而使人们穿越它进入主要空

间时,顿觉豁然开朗。 对于入园门后,窄暗的巷道,逼仄

的空间,极易给人产生单调、沉闷之感,留园则进行了巧

妙的处理:行十数步,一个小天井,几株竹枝;再走几步

一个大天井,一棵桂树,一个小方厅,暗示前面有景。抬

头有一方门额“长留天地间” 点出园名,弄堂的尽头迎面是

苏杭泸实习报告

一大片花格的漏窗,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花园水池,但却

看不清楚,把游人期待的心境提升到极致。

入口处的天井、曲廊、小院等构成了开敞——闭塞——开敞——闭塞——开敞的序列。以此赋予平庸无奇的走到以丰富的空间大小、虚实及光线明暗的变化的效果。

3、 建筑特点

留园景观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二是丰富的石景。空间之景的变化以建筑布局。

建筑特点一:留园建筑独创一格、收放自然。层层相属

的建筑群组,变化无穷的建筑空间,藏露互引,疏密有致,

虚实相间,旷奥自如,令人叹为观止。全园分成主题不同、

景观各异的东、中、西、北四个景区,景区之间以墙相隔,

以廊贯通,又以空窗、漏窗、洞门使两边景色相互渗透,隔

而不绝。园内有蜿蜒高下的长廊670余米,漏窗200余孔。

东区的西部仅占全国面积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却是园内建

筑物集中、建筑密度最高的地方。这部分的规划,利用灵活多变的院落空间创造出一个安静恬适、仿佛深邃无穷的园林建筑环境.满足了园主人以文会友、多样性的园居生活的功能要求。建筑物一共五幢分别结合游廊、墙垣再分划为三个小区:五峰仙馆、鹤所一区与还我读书处一区采取有中轴线但非对称均齐的布局:揖峰轩、石林小屋一区采取既无中轴线又非对称均齐的自由布局。

园内在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地方极其稀疏,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对比异常强烈。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

苏杭泸实习报告

。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

分稀疏、平淡,从而使人弛而不张。这种疏密的对比与变化,不仅体现在平面布局上,而且还关系到园林建筑的立面处理。留园中部景区建筑沿园的四个周边排列,则使人处于园内可以同时环顾四个周边的建筑。东南两面建筑排列很密集,另两面则较稀疏。

尽管建筑物比较密集也不会让人感觉到囿于建筑之间。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这种谐和情况,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的哲学思想,体现了道家对待大自然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持”的态度。

建筑特点二:留园建筑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它内外空间关

系格外密切,并根据不同意境采取多种结合手法。建筑面对山池时,

欲得湖山真意,则取消面湖的整片墙面;建筑各方面对着不同的露

天空间时,就以室内窗框为画框,室外空间作为立体画幅引入室内。

室内外空间的关系既可以建筑围成庭院,也可以庭园包围建筑,呈

现出诗情画意的无穷境界。

园中有双面、单面空廊。二廊都依附于墙体,形成半封闭状态,

是曲廊的形式。借曲廊连接各单体建筑达到建筑群的组合来体现“蜿蜒

曲折”。但其丰富的空间变化不是主要通过游廊来体现的,而是借助于建筑物的直接衔接,特别是使其空间互相交错穿插,给人曲折迂回和不可穷尽之感。

古木交柯向西透过门洞窗口可见绿荫及花步小筑庭院,由于穿过以柱、栏杆、挂落组成的两重“框隔”,从而

使空间显得更深远;自敞廊向北透过漏窗看园中部景区,由于隔着一重网格看,因而使意境更加含蓄深远;留园鹤所,临五峰仙馆前院的一侧满开窗洞,从室内可透过巨大的窗口而看到整个庭院,内外空间既有分隔又互相连通,从而使两者互为渗透。

苏杭泸实习报告

整体园林可分为A、B、C三部分。图中A处的建筑较之B处密度更高,体量更大。而B处则是以绿化景观为主,并附以观景的亭子。A、B两处相互渗透,形成了实与虚的对比。而C处作为全园的核心部分,山、水、建筑等恰到好处地分布其中,内容充实而富于变化,为A、B两处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廊道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一大艺术特色。它不仅可以使园子

苏杭泸实习报告

苏杭泸实习报告

的主人无论阴晴雨雪都可以尽情地观赏园子,还是贯穿整个园

林的主线。

留园中的廊道布局随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将园中一处处景物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 实习总结

苏杭泸实习报告

通过认识学习,对园林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要想成为一名设计师,需要具备很多知识。首先,最主要的是想法和理念,

而这些想法和理念是来自于生活、自然和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平时不断观察学习,最主要的还是要多阅读书籍,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展自己的视野,还需要多看一些大师设计的作品,分析他们的理念和构思。然后厚积薄发,取其精华。最主要的是处处都要观察学习。

我国传统造园艺术极具迷人魅力,不论是谁,只要身历其境都或多或少地为其感染。留园以其巧妙的空间利用,并深谙中国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令人对其的的艺术感染力油然而生。

更多相关推荐:
苏杭实习报告

苏杭实习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带队老师:______实习时间:_一、实习时间二、实习地点杭州、苏州三、实习目的参观各个著名景点,开拓眼界,…

苏杭实习报告

苏州园林篇苏州园林中植物配置的特点气候条件苏州位于长江之南西滨太湖东临金鸡独墅及黄天荡等湖泊大运河流经南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温度为158绝对最高温度394绝对最低温度8年平均降雨量为12258毫米春秋气候宜...

苏杭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为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打下基础2学习和总结我国具有代表性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城市园林风景式...

苏杭实习心得

苏杭实习心得行程记录4月1日4月4日杭州4月5日4月11日苏州4月11日晚上海南站从3月31日傍晚坐上开往湘潭火车站的大巴开始一直到4月12日风尘仆仆却满载收获地抵达学校10级园林系为期十二天的苏杭实习圆满落下...

苏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专业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xx111720xx1128二实习地点杭州苏州上海三实习形式专业老师带队专业集体出发四实习目的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践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

苏州园林实习报告

1.时间20xx.12.1日我们坐车前往苏州,进行为期一天的苏州园林考察学习.2.游览路线3.实习总结2.1拙政园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始建于明…

沪苏杭 城市认知实习报告

沪苏杭城市认知实习报告课程名称城市认知实习指导老师吴浩姓名曹雅静班级建11024学号20xx2160沪苏杭城市认知实习报告引言经过了一年的大学学习我们对展示设计专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是局限于书本和身边的事物为了...

苏杭实习作业 (2)

城市阳台1城市大阳台的设计手法钱江新城城市阳台工程是新城核心区块环境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它具有休闲景观交通服务等多重功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城市与钱塘江连接充分体现了城市历史文化的延伸钱江新城城市阳台由主阳台和两翼阳...

苏沪杭实习报告_园林专业

1院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老师二O一O年十月2前言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大学院系园林07级学生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于20xx年10月12日拉开了园林专业苏沪杭实习...

园林规划苏州实习报告

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综合实习报告苏州部分实习行程安排20xx年5月19日22日第一天参观考察沧浪亭网师园第二天参观考察拙政园狮子林苏州博物馆第三天参观考察留园虎丘风景区第四天参观考察环形山庄艺圃实习阶段1时间20...

苏、沪、杭实习报告

苏沪杭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实习概况一实习时间20xx年6月26日20xx年7月9日二实习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江苏省苏州市古镇同里周庄上海市三实习指导老师覃事妮四实习指导思想1通过参观实习实地考察分析讨论学习和掌握我国古...

赴苏州,乌镇实习报告

浙江农林大学实习报告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课程名称城市总体规划实习学生姓名陆程成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学号20xx18010126指导教师张燕飞张方方吴亚琪二一一年七二月日课程名称城市总体规划实习学分4分实习周...

苏杭实习报告(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