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时间:2024.4.8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3

1.1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2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 3

1.3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 3

1.4地质调查史·········································································· 4

1.5工作方法、时间 安 排、工作量及质量评价····························· 5

1.6  实习队的组成····································································· 6

第二章  地层················································································· 7

2.1.地层概述············································································· 7

2.2地层分述············································································· 7

第三章 实习区岩石········································································ 14

3.1岩石概述············································································ 14

3.2岩石分述············································································ 14

第四章 地质构造··········································································· 15

4.1实习区地质构造概述···························································· 15

4.2  褶皱················································································ 16

4.3断层·················································································· 17

4.4节理·················································································· 18

第五章 矿产················································································· 18

5.1石 灰 岩 矿········································································· 19

5.2耐火粘土、陶用粘土···························································· 19

5.3煤····················································································· 19

5.4铁 矿················································································· 20

5.5磷 矿················································································· 20

第六章  区域地质发展历史····························································· 21

结束语························································································· 22


第一章.  前言

1.1实习目的及任务

目的  通过地质野外填图实习,使我们初步具备一个地质工作者的素质,学会如何在一个地区进行地质工作以及野外地质工作的方法与要求(如资料的收集,编制地质图,编写文字报告等)。并同时充实《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简明教程》、《古生物地史学》、《结晶矿物学》、《水文地质学》、《测量学》等基础地质学的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课程相关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以及团结互助、吃苦耐劳的精神。

任务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1.2实习区位置及行政区划

地理位置  我们实习的地址是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炬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7′-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平面图上呈“M”形延伸,主要由马家山、平顶山、朝阳山、碾盘山、凤凰山、大尖山、岠嶂山等组成。最高峰大尖山海拔高程350m,一般山区海拔高程100-300m,最低处狮子口海拔高程仅20m。实习区西南部的巢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之一,东南为裕溪河冲击平原,地形平坦,水系发育,系属长江流域。最大的河流为裕溪河,是沟通省会合肥、巢湖与长江的水上通道。

行政区划20##年8月巢湖市进行了新的行政划分。撤销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设立县级巢湖市。以原居巢区的行政区域作为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的行政区域。新设的县级巢湖市由安徽省直辖,合肥市代管。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庐江县划归合肥市管辖。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含山县、和县(不含沈巷镇)划归马鞍山市管辖。本次实习在现巢湖市北边郊区(即原地级巢湖市居巢区)。

1.3实习区自然及经济地理概况

气候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区内属于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以偏南风为主,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0—3.4米/秒,春季最大为3.4—3.7米/秒,秋季最小,为2.6—3.2米/秒。

地形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南部为安徽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108m3。

交通  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北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为、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交通十分便利。

经济地理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此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菜籽、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滩梨、桃、杏等。水产有鲜鱼、银鱼、毛刀鱼、虾米、湖蟹。矿产有煤、白云石、化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水泥石灰岩、硅石、萤石、耐火粘土、陶用粘土和驰名省内外的半汤矿泉水等。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规模较大的工厂有巢湖水泥厂、皖维集团、柴油机厂、油泵油咀厂、铸造厂、坦克修配厂等。

外围地质  巢湖是著名的旅游胜地,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巢湖: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山水相依,美不胜收。在巢湖里有一个姆山岛,在岛上有大量火山角砾岩。除此之外,巢湖还有牛山跳远,银屏奇花,姆姑三岛,王乔佛洞,金庭曲水,汤翼温泉,紫薇仙境,被誉为“巢湖八大景”。地方特产:巢湖银鱼,巢湖毛蟹,鑫马珠宝,牛角工艺等,远近闻名。

1.4地质调查史

1.1934年,徐克勤曾在巢湖市北部地区作过1:5万地质调查,著有“安徽省巢县北部地质报告”。

2.1953年4月,安徽省地质局合肥市地质队李云祝,对该区曾做过1:1万泥盆纪铁矿普查,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

3.1956年元月,华东地质局巢县地质队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著有“安徽含山、巢县、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

4.1959年4月,李云祝对该区做过1:1万泥盆纪铁矿普查工作,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炬嶂山铁矿评价报告”。

5.1978年,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20万合肥、定远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6.1983年,安徽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作过1:5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1:5万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开辟为教学实习基地,其后又有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在此实习。目前在此实习的高校达17所,均在不同方面做过地质研究。

1.5工作方法、时间 安 排、工作量及质量评价

(1)工作方法

沉积岩命名

沉积岩命名原则:颜色+层厚+结构+基本名称

一般根据岩石组分的含量采用采用三级命名法①含量〈10%者不参与命名;②含量10-25%者称为"含";③含量25-50%者称为"质";④含量〉50%者称为确定岩石的基本名称。

层厚的概念   ①块状层〉2m;②厚层2-0.5m;③中层0.5-0.1m;④薄层0.1-0.01m;⑤微层〈0.01m。

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砾岩:颗粒粒径大于2毫米

砾岩的描述内容: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层厚,命名

砂岩:颗粒粒径位于2~0.05毫米

砂岩的描述内容:颜色,成分,结构特征,填隙物,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层厚,命名

粉砂岩:颗粒粒径位于0.005~0.05毫米

粉砂岩的描述内容:颜色,粉末感,是否含化石及白云母,填隙物,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层厚,命名

泥岩:颗粒粒径位于小于0.005毫米

泥岩的描述内容:颜色,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填隙物,接触关系,构造特征,层厚,命名

碳酸盐岩的鉴定  根据与5%盐酸反应程度区分:

强强反应,起泡剧烈,水珠飞溅,灰岩

中等反应,起泡迅速,无水珠飞溅,白云质灰岩

弱反应,起泡缓慢,灰质白云岩

不反应,无气泡,白云岩

地层

地层划分,将地球岩石圈的层状岩层按原来的形成顺序,根据其不同的特征和属性划分为不同的地层单位

方法:1.资料的收集;2.野外踏勘;3.测制地层剖面;4.提交地层资料

地质构造

褶皱的描述  名称,地理位置,区域构造部位,分布延展情况,核部位置,核翼地层两遗产状,枢纽轴面产状,次生构造,

断层   断层面,断距,地层缺失重复,形成时间,次生构造

节理   部位,产状,形态,填隙物,力学性质,排列方式,节理组等

 

           

(2)时间安排

野外实习时间为3周,如下安排:

室内准备阶段1天 巢湖工作阶段20天

1、路线地质踏勘5天;2.实测地层剖面3天;3.地质测量填图4天;4.野外室内讲课(内容为工作方法和各阶段工作小结)3天5.青苔山1天;6.机动(包括往返路途)2天。

返校后室内最终综合整理和编写报告2周。

  (3)工作量及质量评价

  工作范围在平顶山-凤凰山-狮子口一带,工作量不大,首先,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能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其次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1.6  实习队的组成

此次实习,实习队由地质10级五个班组成。每班由一名老师带领,各班根据具体情况划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人数6人左右。我被分到二班五组,组长为张瑞儒,组员有张瑞儒,王先毫,杨政,吴乐乐,黄静,蒋风茂。

第二章  地层

2.1.地层概述

巢北地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巢北沉积区,以发育古生界为特点。其中尤以中、晚古生代地层(延入中、下三叠统)研究较详。区内地层除古近系、新近系缺失外,自上震旦统灯影组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尤以上古生界至下三叠统发育较为齐全;震旦系至下,中三叠统为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泥岩,为相对稳定的地台型建造,下三叠统剖面完整,露头连续,化石丰富。也是进行科研、教学、地质旅游的良好地区。从志留系的高家边组到三叠系的东马鞍山组,在实习区内出露较好,化石丰富,是实习的良好地区。现以实习区巢北地层的发育特征阐明如下。

2.2地层分述

上元古代

震旦系

区内震旦系出露在青苔山及半汤两地(背斜核部),仅有上震旦系灯影组(Z2dn),由于受断裂影响或掩盖,该组未见底。如本区北部之青苔山,灯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厚度360.06m。下段厚约291.49,以浅灰色白云岩为主,可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148.33m,中部为厚层葡萄状含凝块石含蓝藻泥晶白云岩95.82m,上部类硅质岩,白云石呈碎裂状,厚47.34m。其中中下部含微古植物

原始光面球藻Protleiasphaerdium sp.

等以及核形石Osagia sp.

葛万藻Girvanella sp.

迭层石:贝加尔迭层石Baicalia cf.

上段为灰白、灰紫、灰黄色薄层微晶白云岩、条纹状白云岩及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厚层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层,顶部掩盖,产微古植物化石原始光面球藻等,厚68.57m。

本区灯影组上段顶部直接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假整合超覆,缺失西南地区及南京、巢县前湾灯影组顶部的一套厚层硅质岩

下古生界

志留系

志留系在巢南与巢北都比较发育,常组成背斜核部地层。但巢南、巢北的志留系沉积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巢北地区缺乏上统茅山组,而以中统坟头组直接与泥盆系五通组相接触。

下统:

高家边组(S1g)

以长腰山—七四10厂附近出露较好。由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组成。呈黄绿色薄层片状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石。

其中有丰富的笔石化石:

向上尖笔石 Akidograptus ascensus.

无为单笔石Monograptus wuweinsis

李氏锯笔石 Pristiograpus leei.

这些化石指示了当时的沉积是水动力弱,水体深,当属海洋深水盆地相。

实习区高家边组处于背斜核部,或被掩盖,未出露完整剖面,其真实厚度不详,根据邻区资料,厚度应大于300米。

与下伏奥陶系上统五峰组整合接触。

中统:

坟头组(s2f)

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后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多为泥质胶结。局部夹粉沙岩、粉沙质泥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中的砾石成分主要为泥质、硅质和磷质,大小0.5~3cm不等。大型交错层理发育。含化石:

王冠虫Coronacaphaluo sp.,

凯里虫Kailia sp.,舌形贝Lingulo

及瓣鳃类,后直蛎Orthonota sp.,

陷瓢形蛤Madiomorpha Crypta Grabau

本组为浅海陆棚碎屑沉积。岩层中丘状交错层理发育,岩石中多见砾石,分选差。与风暴形成的浊流有关。

实习区内坟头组厚271.20米,与下伏高家边组整合接触。

主要分布于炬嶂山东坡,狮子口附近较为完整。

上古生界

泥盆系

实习区内泥盆系分布广泛,但仅有上统五通组,缺失中、下统地层。

上统五通组(D3w)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明显分为上、下两段。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石英砾岩,砾石为石英和燧石,大小1—5cm,磨圆度高,分选好,硅质胶结。砾石层内反映多次沉积旋回。

上部为灰黑色粘土岩发育。该段岩性以灰黄、灰紫、灰白等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中厚-中薄层石英细砂岩呈明显的韵律性互层。自上而下至少可划出六个韵律层,并有一30厘米候褐铁矿层。

根据岩性化石,下部砾岩段应属滨海相沉整体仍应以河流相为主,上部为滨海沼泽,泄湖沉积。

五通组砂岩成熟度高,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实习区内通常分布于高山山脊。以狮子口附近出露较好。

实习区五通组总厚度为176.70米。与下伏志留系坟头组假整合接触。

见有植物化石:

奇异亚鳞木Sublepidodendron mirobile(Noth)Hirm

无锡始鳞木Eolepidodendron wusihense Sge

舌形贝Lingula sp.

无锡始鳞木Eolepidodendron wusihense Sge

须羊齿Rhodensp.

鳞苞穗Lepidostrobus sp

以上化石皆反映晚泥盆世河湖-湖积相特征,近顶部这一海相层表明本段应为近滨岸之湖相环境。

本组与下伏志留系坟头组假整合接触。

石炭系

  本区石炭系厚度不大,但发育齐全。分上、下二统。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上统包括黄龙组、船山组。除高骊山组为碎屑岩外,其余皆为碳酸盐沉积,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

下统:

金陵组(C1j)

岩性底部为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或含铁砂岩,,深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含方解石小晶,有化石:

假乌拉珊瑚Pseucouralinia sp.

笛管珊瑚Syringopora sp.

贵州管珊瑚Kueichowpora sp.

实习区金陵组厚度不稳定,在凤凰山一带厚10.7米,狮子口一带却无出露,五通组与高骊山组直接接触。区域平均厚度约5米。与下伏泥盆系五通组整合接触。

内含丰富的化石:

代表正常浅海沉积

金陵组与下状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高骊山组(C1g)

岩性主要为灰、灰白、灰紫、灰绿色等杂色页岩,局部夹杂灰色泥灰岩,顶部为薄层细粒石英砂岩。

贵州珊瑚Kueichouphyllum sp.

网格长身贝Dictyoclostus sp.

实习区厚度11.57米。

本组应是是陆相-海陆交互相沉积。

与下伏金陵组假整合接触。

和州组(C1h)

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部分,总厚25.34m。下部:深灰、灰黑色中薄至厚层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质类岩。上部:灰、微带肉红色中厚层至厚层亮晶及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粗结晶灰岩,顶部为炉渣状灰岩,见下图。和县始史塔蜓Ehohsienca Chang

石柱珊瑚Lifhostrotion sp.

袁氏珊瑚Yuonophyllum sp.

大长身贝Gigantoproductus sp.

本组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

与下伏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 .

本组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下部属于潮下低能环境,上部则为高能浅滩环境,以生物沉积作用为主。

与下伏高骊山组假整合接触。

上统:

黄龙组(C2h)

以灰岩为主,富含海相生物化石,按结构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灰、深灰、肉红色中厚至厚层生物碎屑泥晶与微晶灰岩。厚16.74m。

上部: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厚10.50m。下部含化石:

薄克氏小纺蜓Fusulinella boki

卵形原小纺锤蜓Profusulinella ovate

上部含化石:

圆筒形纺锤蜓Fusulina cylidrica.

龙潭刺毛珊瑚Chaetetes lungtanensis

本组为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下部属于潮下低能环境,上部则为高能浅滩环境,以生物沉积作用为主

与下伏和州组假整合接触。

  船山组(C2ch)

本组岩性以含球藻灰岩为特征,见左图,可分为两部分:

下部: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有一层灰黄色含碣铁矿团块泥岩。

上部: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亮晶生物碎屑球藻灰岩,夹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

含化石:

始拟纺缍蜒Eoprofuaulina sp

麦粒蜒:Trificifes sp.

本组系浅海高能环境下的产物,实习区仅6.73米厚。

与下伏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

二叠系

巢湖北部地区的二叠系分布在马家山及俞府大村一带由下统:栖霞组、孤峰组、银屏组,上统龙潭组、大隆组组成。

下统:

栖霞组(P1g)

主要由碳酸盐岩组成,含燧石,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为臭灰岩层,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泥灰岩。

第二段:下硅质层:含燧石结核或团块灰岩,黑、灰黑色灰岩,夹黑色薄燧石层及生物碎屑粉砂质泥岩。

第三段:灰黑色中厚---厚层含生物泥晶石灰岩。本报段以不含燧石为特征。

第四段:上硅质层,黑色中薄层硅质岩、深灰色含燧结核

生物化石丰富,有筳,珊瑚等化石:

奇壁珊瑚Allotropiophyllum sp.

米斯蜒Misellina sp.

喀劳得氏米斯蜒Micllina sp

南京蜒Nankinella sp.

多壁珊瑚Polythecalis sp.

本组总厚度171.27m,属浅海沉积。

与下伏石炭系船山组假整合接触。

孤峰组(P1g)

孤峰组由薄层黑色硅质岩及薄层棕、褐、紫等色泥岩组成,巢北地区该组厚度一般在30m左右。。下部和上部主要为灰色薄层泥岩或页岩,下部含有磷结核,中部: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水平层理。含化石:

阿尔图菊石Alfudoceras sp.

近年来在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化石,说明孤峰组应为浅海盆地中较深水环境的硅质岩沉积。孤峰组总厚度在25.28m

与栖霞组整合接触。

银屏组(P1y)

下部以灰、深灰色泥岩及页岩为主组成,向上粉砂岩逐渐增多。含化石:

肌束蛤Myalina sp

植物化石:

栉羊齿Pecopteris sp.

本组厚度在30.11m,茅口晚期成为滨岸沿泽的陆屑沉积的特征。

与孤峰组整合接触。

上统:

龙潭组(P2l)

本组为一套滨岸沼泽相的含煤沉积,有著名的压煤灰岩,闻之有煤油味,可以为三部分。

下部:灰黄、青灰色中厚层细粒岩屑长石英砂岩及含砾砂岩,夹黑色薄层泥岩。

上部:青灰、灰黑、灰黄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煤线,

顶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白云质生物碎屑灰岩,含燧后团块及条带,俗称"压煤灰岩"含化石:

栉羊齿Pecopteris sp.

羽杉Wolchia sp.

刺围脊贝Spinomarginifera sp.

楔羊齿Sphenopferis sp.

龙潭组在巢湖北部地区厚度为36.38m主要分布在俞府大村向斜核部炭井村一带及平顶山向斜平顶山四周,但掩盖较多,剖面不全,但三部分划分可以分得出来。区内顶部灰岩呈透镜状,与大隆组硅质岩沉积易于划分。

与下伏银屏组整合接触

大隆组(P2d)

本组岩性较稳定,以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及紫色泥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化石较丰富。

中部:紫灰色泥岩夹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

上部: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页岩泥岩互层。

含化石:

华南菊石Huanonoceras sp.

假腹菊石Pseudogastrioceras sp.

本组厚度为20.48m,属海洋深水盆地沉积。

与下伏龙潭组整合接触。

    中生界

三叠系

巢湖北部地区三迭系主要发育在平顶山向斜核部平顶山-马家山-阴都山一带。以马家山剖面为代表。

下统:

殷坑组(T1y)

本组厚83.76m。

岩性以黄绿色页岩,钙质泥岩为主,含化石:

蛇菊石Ophiceras sp.

克氏蛤Claraia sp.

多含菊石,属半深海沉积环境。

与下伏二叠系大隆组整合接触。

和龙山组(T1h)

灰色中厚层微晶灰岩瘤状微晶灰岩黄绿色钙质页岩互层,本组厚约21.24m。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灰黄绿、棕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与钙质泥岩层,近上部质泥质灰岩厚9.34m。

上部: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及泥岩。厚11.9m。含化石:

米克菊石Meekoceras sp.

第纳尔菊石Dieneroceras sp.

属半深海盆地沉积环境。

与下伏殷坑组整合接触。

南陵湖组(T1n)

岩性主要为中厚-厚层微晶石灰岩,局部夹瘤状灰岩及泥灰岩,其中见三层砾屑石灰岩。

含化石:

亚哥伦布菊石Subcolumbifes sp.

巢湖龙Chaohusaurus sp.

小巧马家山龙(新种)Maijeshansaurus faciles chen(gen.et.sp.nov)

陆棚斜坡环境沉静,厚度为170m。

与下伏和龙山组整合接触。

中统

东马鞍山组(T2d)

顶部白云岩和含膏、盐白云岩(盐溶角砾岩)段。根据岩性特征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灰、深灰色薄、中层灰岩,底部为灰、浅紫红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上部:灰、灰黄厚层至块状角砾岩状灰岩及泥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

本组可能属蒸发台地潮上低能环境沉积。其底界以出现含鸟眼构造之白云岩为界。由于化石稀少仅采获少量牙形刺化石,因此仅依据岩性及层序与怀宁地区对比而确定。

与下伏下统南陵湖组整合接触。

侏罗系

出露较少,巢湖北部地区仅铸造厂一带,如东侧小山村附近。发育底部灰白色砾岩层及部分灰黄、黄褐色中至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细砂岩薄层,栉形毛羽叶、披针苏铁杉等植物化石,不整合覆于二迭系栖霞灰岩之上。其上部逐渐出现黄绿、紫红色等细砂岩、粉砂岩、页岩及薄层细砂岩互层。主要为下统磨山组和中统罗岭组。

新生界

第四系

主要为中更新统(Q2)洞穴堆积及全新统的残坡积物。为各色粘土、亚粘土、碎屑等杂物,不整合与下伏各系地层之上。其中在实习区北部猫耳洞附近栖霞组溶洞中更新统洞穴堆积中,见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

巢县鬣狗Hyaena licenti chaoxianensis

杨氏大角鹿Megaloceros youngi

款臼周口犀Dicerorhinos choukoutiensis eurymykus Muntiacus sp.

      

第三章  实习区岩石

3.1岩石概述

实习区内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其次为火成岩侵入体。沉积岩岩石类型众多, 分陆源碎屑岩、 碳酸盐岩和其它内源岩。

3.2岩石分述

沉积岩   1.砾岩石英岩砾岩:浅灰白色、乳白色。砾石的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及少量的燧石岩岩屑。砾状结构。砾石的大小在2-64mm以上,砾石的园度较好,添隙物为细砂和中岩.当砾石含量最高时,空隙式硅质胶结,砾石含量低时,为杂基支撑、基底式胶结。可见于五通组底部,称为五通底砾。2.砂岩石英砂岩:灰白色,粗砂结构。碎屑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碎屑颗粒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填隙物硅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命名为灰白色中厚层粗粒石英砂岩,主要见于五通组下段。岩屑砂岩:灰白色,局部为灰紫红色。岩粒为中-细粒砂状结构。碎屑物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性中等-差。碎屑颗粒主要以石英为主,填细物主要为泥质或铁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粉沙岩颜色主要为灰色,灰白色和杂色。粉沙结构,粉沙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少量长石。粉沙的主要成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好。岩层厚度主要为薄层,有时发育水平层理或沙纹层理。广泛分布与志留系、泥盆系和三叠系。局部泥质含量高时,过渡为泥质砂岩。3.泥岩此类岩石分布相当广泛,几乎区内所以地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其成因比较复杂,具泥质结构,水平层理发育,形成于水动力较弱的环境中。尤其在泥盆系、下石炭系统及二叠系部分地层中发育较好,五通组和高骊山组泥岩主要为高岭石泥岩。4.粉沙岩颜色主要为灰色,灰白色和杂色。粉沙结构,粉沙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少量长石。粉沙的主要成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好。岩层厚度主要为薄层,有时发育水平层理或沙纹层理。广泛分布与志留、泥盆系和三叠系。局部泥质含量高时,过渡为泥质砂岩。5.灰岩有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生物屑粉晶灰岩,泥晶灰岩等,在石炭系广泛发育以及栖霞组中。6.其他岩石如硅质岩燧石岩等亦可见。

岩浆岩  工作区内岩浆岩仅在狮子口--王乔洞一带出露,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为侵入接触。狮子口岩体为黑云母花岗斑岩,位于狮子口北西约1500米处,出露在凤凰山背斜的核部,地表呈椭圆形,沿南东—北西方向展布,面积约400平方米,侵入于高家边组灰黄绿色粉砂质泥岩中。王乔洞岩体为花岗斑岩,位于王乔洞南的南侧,俞府大村向斜西翼,平面上近圆形,面积约160平方米,侵入于栖霞组灰黑色中厚层微晶灰岩中。除狮子口岩体侵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外,其余三个岩体均侵入二叠系地层。岩体规模均不大,呈岩株状产出,属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侵入岩岩性单一,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的单相岩体。上述岩体均呈岩株状,据其成分、结构、产出状态推测为同一时期的产物。根据炭井村岩体黑云母K-Ar同位素测年获106Ma,结合地质特征认为其时代为晚白垩世。

第四章   地质构造

4.1实习区地质构造概述

本区位于扬子地台下扬子台褶带中部巢县隆起带半汤复式背斜北西翼。扬子地台基底为一套浅变质岩系,普宁运动使基底固结,盖层为稳定的Z-T21地层沉积。下扬子褶带内,Z-T1+2该区下降沉积,并于T3 J1前发生褶皱。该带由于固结晚,强度小,故褶皱发育。

巢县隆起带是下扬子台褶带众多隆起带之一,北西以滁河-罗河断层为界,南东临长江沉降带,呈北延伸,宽11~25公里,长约300千米。隆起带以古、中生界地层主,并有江镇和庐枞两台火山岩盆地分布。半汤复背斜核部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构成,向东依次为寒武系、奥陶,产状正常,倾角30~40度,西翼因韦加村断层逆冲,仅出露奥陶系、志留系-三叠系地层,并发育三个Ⅱ级褶皱,至西向东依次为马家山向斜、凤凰山背斜、余府大村向斜,褶皱紧密连续,均为线形褶皱。复背斜轴迹方向20度,轴面西倾,倾角80度左右。

4.2  褶皱

凤凰山背斜  位于本区中部,分布于凤凰山—麒麟山—朝阳山—碾盘山一带。规模较大,总体构造线的方向NEE—SWW。凤凰山背斜枢纽起伏,大致向SW方向倾伏,轴面倾向NW并有绞扭现象。根据里卡德褶皱分类法,可命名为斜歪倾伏褶皱核部由志留系地层组成,两翼依次为泥盆系(D)、石炭系(C)、二叠系(P)。东翼地层倾角较大,局部倒转,西翼地层较缓,倾角一般30゜左右。在凤凰山顶部测得岩层产状西翼124°∠50°点位0580064 3501189:;东翼250°∠37°点位0579641 3501205;枢纽点产状205°∠17°点位0579805 3500879。由于核部地层为志留纪而两翼则由泥盆系五通组(D3w)石英砂岩形成单斜山。

 马家山向斜 位于本区西部,分布于马家山—平顶山一带,出露规模仅次于俞府大村向斜,总体构造线方向为NEE—SWW。向斜核部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T2d)、南陵湖组(T1n)中部地层;两翼为南陵湖组(T1n)下部、殷坑组(T1y)、和龙山组(T1h)和二叠系大隆组(P2d)的地层,两翼岩层产状:在马家山核部南陵湖组地层测得核部产状西翼130°∠86°;核部210°∠46°;东翼295°∠52°;枢纽转折端210°∠46°。该向斜扬西翼(平顶山西南坡)起端出露清晰,岩层直立,局部斜转,山顶北坡转折端清楚,其瘤状灰岩挤压破碎,但未发生位移。影响平顶山向斜发育的因素有:①核部扬起端岩层产状很陡,风化剥蚀主要沿着岩层节理面进行。②三叠系殷坑组(T1y)岩层软,抗蚀性差,易风化,即岩性差异造成的。同样,由于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向斜形态复杂多变,并被许多断层破坏。在向核山(石灰山)转折端正是受到一条右行平移正断层的影响,而使石炭系地层向下跌落,地形上表现为向东扭转。可分为一下三个次级褶皱(1)水泥厂扇形背斜2)耙子山小向斜(3)马家山—耙子山倒转背斜

俞府大村向斜轴迹位于炭井村、力士林场一线,轴向30°,向斜向南开阔,力士林场向北紧闭,长大于10km。核部地层为龙潭组,翼部为孤峰组至志留系高家边组。 两翼产状正常,北西翼倾向110゜~145゜,倾角50゜~85゜,南东翼倾向270゜~300゜,倾角40゜~60゜。枢纽向北东仰起,仰起角3゜左右,轴面倾向300゜,倾角84゜,属直立褶皱。与向斜伴生的有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在断层附近,地层产状变陡,局部见有花岗闪长斑岩。

                 

4.3断层

凤 凰 山 脚断 层     凤凰山南东翼逆断层,该处断层规模较小,较为完整,。断层带宽约4米,岩石破碎,成分杂乱,含砾岩颗粒磨圆度差,有断层角砾岩出露。上盘产状120°∠61°,下盘产状124°∠54°,所测点坐标0580300 3501352.上盘岩石属五通组,下盘岩石为金陵组。

鹅头崖断层位于凤凰山腰处,发育在五通内部.断层面产状328°∠54°,上盘产状125°∠48°,下盘产状123°∠46°,上有擦痕产状0°∠74°,侧伏角30°。点位置0580098 3501398。带宽约5米左右,走向长1km。

平顶山西逆断层位于平顶山西侧1 6 0高地——1 4 0高地一线,在东风石矿采石场处测得其产状断层面76°∠42°侧伏角

52°,点位置,0577491 3501199。上盘地层为泥盆系五通组,地层倒转,倾角8 0°,逆掩在石炭系下统和州组地层之上,缺失地层,断层带中见有金陵组断夹块,带宽约1米。断层走向长1.1 k m。

刘家洼平移断层位于马家山向斜南刘家洼一带,走向2 9 5°,产状陡立,长0.8 k m,构造中断不连续为左行平移断层。3双井洞逆断层位于俞府大村向斜核部,维尼纶厂附近,走向2 5°,倾向西,倾角8 0°。两盘地层沿走向不连续,西北盘栖霞组逆覆于东南盘孤峰组至龙潭组之上,且产状相顶,地貌上为一负地形,沿走向岩石破碎,方解石脉特别发育。下盘孤峰组小褶皱发育,褶皱轴面与断层面锐角相交,指示对盘上冲。断层走向长度1.3 k m。

青苔山推覆构造位于巢湖市西北部的青苔山一带,出露长约30Km,呈北东方向延伸。青苔山推覆体主要有震旦系灯影组条带状白云质灰岩和寒武系半汤组薄层灰岩组成。推覆体的前锋位于在青苔山的东侧,主要有灯影组条带状白云质灰岩构成。前锋带中发育大量密集的,走向平行于青苔山山脉延伸的次级断层,倾向北西,倾角大小不一取决于构造位置的不同。前锋的构造样式为单冲式和背冲式两种。

 

 


4.4节理

本区节理极为发育,大多数发育在泥盆系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区域性“X”节理,在泥盆系五通组(D3w)石英砂岩中最常见,将石英砂岩切成许多极为规则的平行四边形块体(图3—10)。另一种是与断层伴生的各种节理,多相互平行,密集排列。另外,还有追踪张节理和节理尾端变化的羽裂、节理叉、菱形节环和折尾等。其次,本区节理还发育在志留系(S)、石炭系(C)、二叠系(P)、三叠系(T)、侏罗系(J1+2)及岩浆侵入体中。发育在灰岩中的节理大都被方解石脉充填.

第五章   矿产

根据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的资料,区内主要形成与沉积岩有关沉积矿产。主要矿种有:石灰岩、白云岩、砂岩、粘土、煤、铁矿等,尤其是作为水泥原料的石灰岩最为丰富,是安徽省重要的水泥原料基地之一。

5.1石 灰 岩 矿

区内石灰岩发育较好,分布很广,主要成矿时代为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矿层多、厚度大,是本区主要矿产之一。根据工业用途不同可分为:化工原料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水泥原料矿产及建筑石料矿产。1、化工原料石灰岩矿产巢湖北部有马脊山(即维尼纶厂东采矿场)矿床,位于俞府大村向斜南东翼。含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和州组,上统黄龙组、船山组及下二叠统栖霞组。含矿四层即①和州组上部微晶灰岩,厚7.6m;②黄龙组上段微晶灰岩,厚22.4m;③船山组微晶灰岩、球状灰岩,厚7.9m;④栖霞组下段(臭灰岩段),厚54.30m,矿层很稳定,矿石成分主要为方解石(90-98%),含有白云石(3%)。该石灰岩矿床可作熔剂和水泥原料2、水泥原料石灰岩矿产巢湖市北部现有茨苔山水泥石灰矿和马家山水泥石灰岩矿,均由巢湖水泥厂开采利用1)茨苔山水泥石灰岩矿床位于平顶山向斜南东翼,出露下石炭统和州组至下二叠统栖霞组,为单斜构造,产状稳定,矿体被两条北西向平移断层切割。含矿五层,分别位于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及下二叠统栖霞组中,后者含矿两层。矿石主要为微晶灰岩组成,总厚度200m,CaO含量54%左右2)马家山石灰岩矿床位于巢湖市马家山、平顶山向斜西翼,出露地层有上二叠统及中、下三叠统等,地层产状倒转,倾角50°-60°,矿层常被断层错断。含矿三层即:A、B、C三个矿层,均产于下三叠统南陵湖组,总厚约80m,矿层分布稳定。矿石类型为石灰岩、瘤状灰岩、瘤状泥灰岩、泥灰岩,主要化学成分为CaO和少量的MgO,CaO含量为31.51-54.17%。3、建筑石料矿产建筑石料矿产主要是石灰岩,分布极广,但目前广泛开采利用最多的主要是石炭系、二叠系及三叠系灰岩,厚度大、单层薄、结构致密、性能好、易于开采,是良好的建筑石料。

5.2耐火粘土、陶用粘土

此类粘土矿层位较多,分布较广,主要含矿地层为上泥盆统五通组、下石炭统高骊山组及下二叠统银屏组。1、五通组粘土矿晚泥盆世五通期是区内较好的粘土矿成矿期,粘土矿层较厚,质量较好,但沿走向稳定性较差。以巢湖市狮子口粘土矿为例简介如下:位于巢湖市北部狮子口,俞府大村向斜北翼,出路地层为五通组至船山组。含矿岩系为五通组上段,中薄至薄层状石英砂岩,含铁石英砂岩及粘土、粉砂质粘土岩等,共有九层粘土岩,以粉砂质粘土为主,层位稳定,厚度变化不大,一般1-3m,其中有两层厚度较大,质量较好。

5.3煤

巢湖地质实习基地及其外围邻区,燃料矿产仅有煤。含煤岩系有上泥盆统五通组,下二叠统栖霞组、上二叠统龙潭组及下侏罗统磨山组。有工业价值的煤矿主要产于龙潭组下段含煤岩系中。其中又以下段顶部灰岩(欲称“压煤灰岩”)之下约3m处的煤层较好,为区内主要可采煤。煤层平均厚0.5m,局部可达7.5m,一般呈透镜状、扁豆状、鸡窝状产出。顶底板均为页岩、炭质页岩,少数为粉砂岩。煤层成分:以亮煤、暗煤为主,含少量丝煤。煤岩中含有机质总量达41.7-90.2%,粘土质4.2-55.2%,硫化物0.4-5.4%,二氧化硅0.2-1.6%均属高硫无烟煤

5.4铁 矿 

区内铁矿,按成因类型分为沉积型和热液型两种。沉积型铁,有两个成矿期晚泥盆世五通晚期和早石炭世高骊山期。五通期铁矿铁矿赋存于五通组上段顶部,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厚度变化大,不稳定。巢湖市北部岠嶂山铁矿,地处俞府大村向斜南东翼,出露地层自五通组至上石炭统船山组,产状稳定,由于北西—南东向断裂发育,致使矿体多处错断位移。含矿岩系有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石英砂岩及粘土岩等组成含矿一层,厚0.8-1.2m,矿体成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与岩层一致。顶板为粘土岩或石英岩,底板为含铁石英砂岩。矿石成分有褐铁矿、赤铁矿,偶见有黄铁矿;脉石矿物有石英砂粒及泥质。该类型铁矿为滨岸湖泊沼泽相沉积成因,亦有人认为是沉积加水解淋滤成因。2)高骊山期铁矿早石炭世高骊山期有两个成矿阶段,第一个阶段形成了高骊山组底部铁矿层(下矿层),第二阶段形成了该组中、上层铁矿(上矿层),巢湖北部地区下矿层发育较好,上矿层发育较差。巢湖北部地区下矿层发育较好,上矿层发育较差。下矿层:巢湖北部地区以平顶山向斜北两翼之曹家山(即113高地一带)铁矿为代表,赋存于高骊山组底部,一般呈透镜状、团块状直接覆盖于金陵组灰岩之上,其间夹一层粘土岩,厚0-0.8m,矿体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矿石一般呈胶状、交代假象结构及致密块状构造,主要矿石成分有赤铁矿、褐铁矿,脉石有石英、长石等。上矿层:见于巢湖市马脊山(即117高地)一带,俞府大村向斜南东翼,为含鲕状赤铁矿泥岩,呈透镜状产出,厚1m左右,顶、底板均为泥岩、粉砂质泥岩。中矿层缺失。矿石矿物主要为赤铁矿、褐铁矿。呈胶状、交代假象、交代残余结构,鲕状、豆状构造,品位较差。2、热液型铁矿位于巢湖市北部的俞府大村东约600m,即维尼纶厂汽车库北60m,处于俞府大村向斜南东翼,出露地层有五通组至高骊山组等,矿体受北西—南东向断裂控制,一般产于构造裂隙和层间空隙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楔状产出,产状变化较大。出露宽度0.5-1m,长15-30m。矿石矿物有赤铁矿、褐铁矿、沥青质褐铁矿、软锰矿、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等。

5.5磷 矿

区内现有磷矿点三处,分布于大尖山、曹家山和岠嶂山,均为沉积型。含矿岩系为下二叠统孤峰组、砂泥质-硅质岩建造。磷矿层赋存于孤峰组底部,由含磷泥岩和含磷结构泥岩组成。矿体比较稳定,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厚0.8-1.8m,由于沉积环境影响,巢湖市北部较南部矿层厚度大,结核率高,矿石品位高。巢湖市北部曹家山磷矿发育较好,矿体较稳定,厚1.5-1.8m,走向延长约2000m,矿层顶板为硅质岩、硅质泥岩,底板为粉砂质泥岩及含磷泥岩,地层产状倒转,较陡,常有挠曲现象。

第六章  区域地质发展历史

    根据本区地层构造和岩浆活动的发育情况,可将巢北地区的地质发展划分为三大阶段。

6.1活动地壳阶段(Anz—前震旦纪)
    巢北地区的前震旦系由上太古界阚集群、下元古界巴东群和中元古界张八岭群组成,缺失上元古界青白口系。这套地层出露于本区西侧的浮搓山——南将军山隆起区,在本区内无露头,推测存在于地下,该套地层由片麻岩、千枚岩、大理岩和浅变质火山岩等组成,原岩为地槽环境中的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火山岩建造。反映出地壳的强烈活动性。

6.2地壳稳定发展阶段(Z——T2)
    青白口纪未的晋宁运动使扬子地台的基底固结,巢北地区伴随整个扬子地台进入地壳稳定发展阶段。自震旦纪到中三叠世,地壳在整体下降接受沉积的同时,多次平稳上升,形成了地层间的多个平行不整合。此阶段无褶皱作用,无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断裂活动较弱,而且地层厚度和岩性;岩相均稳定。
早震旦世早期,下扬子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数百米厚的碎屑岩。早震旦世早期末的澄江运动是一次升降运动,造成了上下地层间的平行不整合,并有变质作用,使下震旦统下部的周岗组变质为千枚岩,说明地台早期仍具有一定的活动性。早震旦世晚,气候骤然变冷。沉积了一套冰碛岩系,上震旦统为一套局限台地相含镁碳酸盐岩建造夹硅质岩建造,含叠层石和兰藻。震旦纪末,地壳缓慢上升,在汤山地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底部有一层不稳定的透镜状砂砾岩,表明震且系与寒武系间有沉积间断,表现为平行不整合。
进入早古生代,在下扬于地区形成稳定的局限台地相含镁碳酸盐岩建造、开阔台地相碳酸岩建造和半深海至滨浅海相的碎屑岩建造.从寒武系至奥陶系是一个海侵沉积序列,各组间多为整合接触,以碳酸盐岩为主,奥陶纪晚期,由于加里东运动(太康运动)的影响,本区抬升,与志留系之间有一个沉积间断,奥陶系顶面存在氧化环境下的铁质层,上奥陶统五峰组缺失上部四个笔石带,下志留统高家边组缺失两个笔石带。志留纪经历了海浸至海退过程,发育了开阔大陆坡——陆棚——滨海相碎屑岩。加里东运动在志留纪末表现为大幅度升降,造成了上泥盆统与志留系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在本区内缺失了上志留统和下中泥盆统,但银屏地区保存有上志留统茅山组.
进入晚古生代,地壳升降活动频繁,发育了滨海碳酸盐岩建造和碎屑岩建造。晚泥盆世,海水再次侵入本区,形成了以石英砂岩为特征的滨海相沉积,后期发育有泻湖和潮坪环境。泥盆纪末,地壳曾有过短暂抬升,造成了下石炭统金陵组与上泥盆统五通组间的平行不整合。石炭纪以陆棚环境为主,气候温暖潮湿,生物种类繁多,尤以珊瑚和蜓类最重要,沉积建造以碳酸盐岩为主,早石炭世依次发育潮下低能、浑水潮坪——陆棚和浅海陆棚环境,后期有风暴流作用,各组地层间均存在平行不整合,与银屏地区相比缺失下石炭统顶部老虎洞组和上石炭统黄龙组的下段。晚石炭世仍为陆棚环境,各组地层间同样发育平行不整合。进入二叠纪,碳酸盐岩含量减少,碎屑岩含量增加,在滨浅海环境中,生物大量繁盛,有珊瑚、腕足、蜓、苔藓虫、海百合等。早二叠世早期为陆棚边缘盆地——浅海陆棚环境,晚期为近岸海湾环境。晚二迭世沉积环境由潮坪水体逐渐加大,甚至到碳酸盐补偿深度以下。二叠系与石炭系之间、上、下二叠统之间、孤蜂组与栖霞组之间均为乎行不整合。
本区三叠纪与二叠纪为连续沉积。下三叠统为次深海盆地——陆棚——开阔台地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建造,主要生物为菊石、瓣腮及鱼类等。中三叠统仅出露东马鞍山组,系蒸发台地相蒸发岩建造。三叠纪明显地表现为海退序列,地壳不断抬升,海水不断退缩,气候炎热,海水盐度加大。
6.3褶皱断裂发育阶段(T3—Rec)
    中三叠世以后,杨子陆块一方面受南北统一大陆陆内造山作用的影响,同时又受到来自东部西太平洋板块的影响,使得本区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活动,主要表现为褶皱作用、断裂作用和岩浆活动。发生在中三叠世末的印支运动表现为强烈的褶皱作用,并伴随有断裂作用,形成了本区内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和下侏罗统磨山组与下伏地层间的角度不整合,但褶皱较平缓,其动力来源于郯庐断裂左旋平移在本区派生出的北西西——南东东向挤压构造应力场。
进入侏罗纪,在近东西的断陷中发育了中下侏罗统的河湖相碎屑岩和上侏罗统的火山碎屑岩,本区位于断陷北侧;仅分布有下侏罗统磨山组,白垩系仅发育上统,为河湖相红色粗碎屑岩建造,大面积分布于本区西侧。本报范围内无该地层。
侏罗白垩纪期间的燕山运动具多期次性,以断陷活动、褶皱作用和岩浆活动为主,在本区早期表现北西西宁—南东东向挤压和北北东—南南西向引张,一方面形成侏罗纪断陷,另一方面使印支期发育的褶皱构造进一步加强;晚期表现为近南北向挤压,使侏罗系表现为近东西向宽缓向斜构造的同时,在马家山向斜形成了次级褶皱和相应断层。燕山运动不仅导致了晚侏罗世的火山喷发活动,而且引起了岩浆侵入活动.目前本区已发现岩浆岩体四处。
狮子口岩体位于狮子口北西约1500米处,出露在凤凰山背斜的核部,地表呈桶圆形,沿南东——北西方向展布,面积约400平方米,为黑云花岗斑岩,侵入于高家边组灰黄绿色粉砂质泥岩中。
   

第七章   结束语

为期三周的野外实习已经结束了,现在转入了紧张的室内整理阶段。一年前的普地实习是以一个地质参观者的身份参观地质现象,而现在是以一个地质工作者的身份参加实习。通过此次实习,我受益匪浅不仅能把书本上的知识不说活学活用至少在野外看到地质现象不会再像一个非地质工作者了,而且再次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

实习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野外踏勘阶段、实测剖面阶段、填图阶段。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学习使我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野外踏勘为期一周,我们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就去了龟山、麒麟山、炬嶂山、平顶山、平顶山水库、凤凰山,我学会了野外怎么观察分析地质现象、如何描述沉积岩和火成侵入岩、认识了S1g-T2d的岩性及如何判断各个地层的分界、丘状交错层理的收敛发散指示顶底的原理、野外如何识别断层、如何描述断层和褶皱、如何画素描图和剖面图及成脊成谷的原理,又熟悉了一下罗盘的使用并且学会了后方交会法。由于踏勘的路程相对比较长,要我们观察的地质现象也就多了,也就是说当跑的地点近时还可以回驻地吃午饭,当远的时候我们就得享受"上山背馒头,下山背石头"的生活了。虽然苦是苦了点,但同学们都乐在其中,因为野外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而且也锻炼了身体。踏勘结束后,就迎来了第二个阶段实测剖面。

实测剖面阶段又可以分为:①老师对踏勘阶段做总结和讲授实测剖面的工作方法;②野外测量数据;③资料的整理;④绘制剖面图。李老师把我们的剖面定在凤凰山东坡D3w-P1q地层。实测剖面的的第一天刘老师把我们带领到测剖面的位置后又教了我们一些注意事项,剩下的工作都得我们自己完成了。刚开始我们由于对自己的位置所要做的任务都不是很清楚,做起来不是很顺手。后来我们都了解到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团队协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时,每个人到达目的地时都知道干什么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就少数人在工作大多数人在看。一到达目的地,我们小组的工作就这样紧张有序的开始了。分层员、层岩性描述员、标本采集员、前后测手和记录员各司其职,工作异常顺利,晚上回去处理数据。经过了两天的野外实测时间,我们就开始转入绘制剖面了。结合自己所测的数据和老师给的前人资料,我们组顺利完成了实测剖面的任务。

 

最后,我想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实习的机会,感谢实习老师的教导,感谢同学们实习过程中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地质实习指导书》2004.8,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工程

《安徽含山、巢湖、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1956年,华东地质局巢湖地质队

《巢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83年,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队

《安徽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1953年,李云祝

更多相关推荐: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doc

目录第一章绪论一实习区地理概况二实习目的任务和要求三实习工作完成情况第二章区域地质背景一地层岩性二区域地质构造三岩浆活动四矿产资源第三章测区地质一地层岩性二地质构造三岩浆活动四围岩蚀变五矿产资源六地质演化史第四...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地质测量报告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年级20xx级姓名沙建泽学号20xx10101119指导教师日期20xx7220xx824目录前言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任务一目的二任务二实习区自然地...

秦皇岛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汪作旭第一章绪言11工作区位置行政区别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东接辽宁北邻承德西倚唐山南连浩瀚的渤海海岸线长113千米水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

西藏大学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前言根据勘察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在学完普通地质学矿物与结晶学岩石学古生物地史学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应进行一次野外地质现场实踏实习的目的在于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野外...

地质填图实习规范

地质学系学生地质填图实习规范一教学思想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按照行业范与准则严格训练学生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归纳的思维巩固和熟练野外工作...

乌当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贵阳乌当教学区地质测量报告学院专业年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1目录第一章绪论一目的和任务一目的1乌当教学实习是根据资堪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培养计划而制定的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的综合性实习将课堂所学的普通地质...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地质填图教学实习地质报告东经1023835quot1023419quot北纬25334quot2565quot实习地点昆明市筇竹寺地区实习日期20xx年12月11日至20xx年1月12日学生李勇指导老师刘宝兴颜...

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

巢湖地质填图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了解地层构造认识各种岩石掌握实习区内地层层序岩性岩相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实习时间室内准备一天野外工作两周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地理纬度大致为东经116度24分30秒东经118度零分零...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

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一前言在学校学习地质基础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

巢湖水文地质实习报告

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目录一概况3二实习区的自然地理4三实习区地质条件61概述62地层6一下古生界8统高家边组S1g8中统坟头组S2f8二上古生界8泥盆系9石炭系9下统金陵组C1j10下统高骊山组C1g10下统和州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秦皇岛石门寨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总成绩石门寨地区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编写日期目录前言第一章实习工区地质概况第二章地层第三章岩石第四章地质构造第五章地质作用第六章地质发展简史结束语前言11实习时间20xx63020xx710...

秦皇岛柳江地质实习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地质认识实习报告东北石油大学实习总结报告实习类型实习单位实习起止时间20xx年7月16日至20xx年7月21日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班级学生姓名学号20xx年9月5日1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地质认识实习...

地质填图实习报告(3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