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时间:2024.3.31

实  习  报  告

实习内容:□ 认识实习(社会调查)

□ 教学实习(□生产□临床□劳动)

□ 毕业实习

      实习形式:□ 集中  □ 分散

学生姓名:     叶 建 亮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习单位      庐     山        

        实习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习目的…………………………………………………………(3

二.实习内容………………………………………………………… ( 3)

       龙 潭………………………………………………………………… ( 3)

卧龙桥……………………………………………………………… ( 4 )

漱玉洞……………………………………………………………… ( 4 )

海会镇……………………………………………………………… ( 5 )

三叠泉……………………………………………………………… ( 7 )

九江县狮子洞……………………………………………………… ( 8)

三.实习总结………………………………………( 9)

一、 实习目的

  通过对基本地质现象的野外实地考察和现场实践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了解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专业有何联系。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为毕业以后的设计、施工中应用有关地质资料打下一定的基础。通过实习了解了地质的目的(即一般的地质研究和为某种经济或工程服务);学会记录、描述观测点,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掌握流水的地质作用对岩石的影响及冲刷形成河谷的过程;训练编写实习报告等通过本次实习地质实习学会有关地质观测的一些基本技能:

1、矿物和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2、用流水地质作用分析秀峰深谷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质体的产状

3、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

4、基本地层构造现象的识别、描述与初步分析

5、地质观测点的观测与记录。

  此外在野外进行地质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魄和磨练意志

二、 实习内容

日期:2012.4.18     天气:晴

第一个站:庐山秀峰寺龙潭

龙潭的形成是水流和地壳运动的综合作用结果。水流的侵蚀、搬运、沉积按方向分可以分为向下和侧向,按成因有:速度冲刷,细小颗粒磨蚀,可溶性岩的溶蚀。下蚀使河床变深,一般在河流上游,侧蚀使河弯曲,一般在河流下游。 在那我们还看到了张节理,由于受张拉应力,从而形成了横向的、不平整的张节理。

岩石主要成分是火成岩(花岗岩), 火成岩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或喷出

的方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是地球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其成分比较复杂组要是由硅酸盐组成的熔融体,一般可以分为基性,超基性,中性和酸性岩石。按其产状特征深层岩可以分为岩基和岩株,浅层岩可分为岩盘岩盆岩床岩墙,而按喷发产状又有中心式和裂隙式。而其结构类型一般有等粒结构,斑状结构,隐晶结构,玻璃质结构;而构造特征一般有分为块状,带状,气孔状,和杏仁状,斑状构造。
    岩石性质:花岗伟晶岩,灰白色,岩石较坚硬。矿物成分有块状长石,石英白云母及部分锂云母。长石粒度不一,大者大于5cm,小者一般1~2cm。以钾长石为主,含量约60%。

石英:浅灰色,半自形,部分晶体成粒状,有少数镶嵌在长石中,含量约20—25%。白云母呈片状,占1—10%,还可见到少量棕黄色锂地云母。

伟晶岩:60∠SC70。  宽7—8米,纹象结构清晰,岩体中有团块细粒花岗岩及细晶岩,块状结构。桥下可见到由于河流底蚀作用形成的V形峡谷。

第二站:卧龙桥

 逆着秀峰的主溪流而上的,我们来到了卧龙桥,桥是做在两块大岩石中间。由于有流水的作用冲击,使秀峰的内部岩石地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卧龙桥处为火成岩中的花岗岩,它是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岩石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它由正长石,白石英和黑云母组成,东西走向长40千米。南北走向宽1千米,在三叠纪时代重出海平面,并且伴随有断层的形成.正式形成于第四纪。此处由于地幔岩浆的侵入形成断层,既南面凹线的鄱阳湖,正面下降形成现在的九江,所以说鄱阳湖盆地是个断裂盆地。

此处的岩体比较大,为伟晶花岗岩,他是由于花岗岩内部产生裂隙,岩浆二次侵入形成的, 等粒结构、粒径大于5MM,颗粒径较大,这种形成主要与温度有关。花岗岩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岩石,各个地质时代都有产出。形态多为岩基、岩株、岩脉等,它是由深度变质和交代作用所引起的花岗岩化作用的结果。即地下深处的岩浆以侵入岩石的形式在地下或地表形成的。许多有色金属矿产如铜、铅、锌、钨、锡、铋、钼等,贵金属如金、银等,稀有金属如铌、钽、铍等,放射性元素如铀、钍等,都与花岗岩有关。花岗岩结构均匀,质地坚硬,颜色美观,是优质建筑石料。由于地下岩浆的作用,形成了拉应力作用的张节理。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在这样的岩脉和岩墙里,容易产生宝石。

第三站:漱玉洞

 岩石(变质岩、片岩、苄岩)变质岩有三种变质原因:热力变质、动力变质、胶带变质。变质产物有:红柱石、蓝晶石、石榴子石。在岩浆石英砂岩的交界处易产生变质岩。

 这里为垫子岩,它是片岩的一种,层层之间的分离相当明显,是一种混质砂岩。它是变质岩的一种,垫子岩是由于岩浆的入侵的高温度高压作用下又有化学成分加入而改变了它的结构而形成。所以这里是热力变质岩。它主要是在海平面下时形成的,主要含有石流子石,黑云母,片岩等。中间镶嵌片层的石英,形成石英肋条。在压力的作用下定向排列,花岗岩、云母片岩的形成是同时的。

 此处是剪节理,裂隙非常小但密、多。断口比较光滑,层层之间辨别比较明显。它与花岗岩形成于同一时代。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剪节理 又名扭节理。是岩石受切应力产生的裂隙。在岩石中常见到两组互相交叉的扭节理,称x节理或共轭剪节理。它的特征是:裂口紧闭, 节理面平直光滑,有小擦痕,延伸较远,可切过岩石中的砾石和砂粒。 由于构造变形作用的递进发展和相应的转化,会发生应力的转向或变化,以致常出现一条节理兼具两类节理的特征或过渡特征,表现为张剪性。

 在秀峰,我们见到了李白诗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是银河落九天”的美景。这是见到的一个断裂构造。第四纪以来,庐山主要沿着两条边界断裂大量抬升。山体受两侧大断裂的控制。总体走向呈东北—西南向延伸,与大断裂走向相一致。由于边界断裂分别向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收敛,因此,庐山山体在平面上呈中间宽两头尖的纺锤形。两条边界大断裂均表现为正断层,庐山主体以山体一侧为下盘相对上升,从而形成地垒式断块山,边界大断裂附近则形成陡峭的山崖陡坡。

 秀峰的瀑布就是一个大断层形成的。 断层和节理不同,它是岩层受力破裂并发生相对错动,有明显的位移。描述一个断层的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距等;按受力和两盘的相对错动关系将断层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

日期:2012,4,19  天气:晴

第一站:海会镇大坝(河床冲击物、花岗片麻岩、地质罗盘仪的使用)

(一)大坝下游

此处的源头为三叠泉,从河流中的岩石可以看出,自上游至下游,颗粒逐渐变细,这个特点称为分选性。它是由于搬运途中,琐碎颗粒在运动中相碰撞,摩擦,带菱角的碎石被磨得浑圆,而且颗粒逐渐变细。   在河床中沉积有粗大的巨砾,卵石,砾石和粗砂,河流下游则为较细的砾石,沙子。此区河床比较粗大,在河流凸岸形成河漫滩,洪水时被水淹没,河漫滩下部有河床相的砂卵石,而上部是河漫滩相的细砂,粉沙或粘性土。
   此处的岩石组成是沉积岩,它是由于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流水冲刷和搬运作用沉积为松散沉积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和  在河底,粒径在20—200mm之间的为卵石,小于20mm的为漂石,它代表岩石受水流冲刷的程度的大小。形成原因:流水冲刷,湖水积土等原因,在河水的冲刷,波浪的0搬运,使岩土从上游岩坡向中心推动,形成了现在的地貌。沉积而形成。

(二)大坝左侧
   此处岩层多为花岗岩有变岩(花岗片麻岩)也是火成岩。花岗岩片麻岩黑白相间,含云母,经高温后形成,片麻构造,变晶结构。岩石中有深色矿物的云母,角闪石和浅色矿石石英,长石成条状带状分布,相成黑白相间的断续带状构造。矿物有云母。绿泥石,滑石,等片状矿物。节理比较完整。强度低,抗风化能力强。极易沿片理产生滑动。

此岩石形成与震旦纪与二叠纪之间后经风化等形成枕状节理,沿四角风化,象馒头,蘑菇的形状,是全风化的结果。

  风化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新鲜岩石5个等级,它们都具有各自的表现特征。详细内容如下:

全风化: 1、全部变色,光泽消失 ;  

2、岩石的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已崩解和分解成松散的土状或砂状,有很大的体积变化,但未移动,仍残留原始结构的痕迹;

3、除石英颗粒外,其余大部分风化蚀变成次生矿物;

4、锤击有松软感,出现凹坑,矿物手可捏碎,用锹可挖动。

强风化:1.大部分变色,只有局部岩块保持原来形状;

 2.岩石的结构大部分已破坏,小部分岩石已崩解成土,大部分岩石呈不连续的骨架或心石,风化裂隙发育,有时含大量次生夹泥;

 3.除石英外,长石、云母和镁、铁矿物都已风化蚀变;

 4.锤击哑声,岩石大部分已风华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易碎,用镐撬可以挖动,坚硬部分需要爆破。

 弱风化(中等风化):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大部分已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色泽;

 2. 岩石原始组织结构清楚完整,但纷华裂隙发育,裂隙壁风化剧烈;
  3 .沿裂隙铁镁矿物氯化锈蚀,长石变的模糊不清; 
  4. 锤击哑声,开挖需要爆破。
   微风化:1、岩石表面或裂隙面有轻微褪色;
2、岩石原始组织无变化,保持原始完整结构;
3、大部分裂隙闭合,仅沿大裂隙有风化蚀变现象,或有锈膜浸染;
4、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新鲜岩石: 1.保持新鲜岩石光泽,仅大的裂隙面有褪色;
 2. 裂隙面紧密,完整或焊接状填充,仅个别裂隙面有锈摸侵染或轻微蚀变;

3.锤击发声清脆,开挖需要爆破。

(三)罗盘仪的使用

测量走向:
    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测量倾向:
    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
测量倾角:
    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20º),为了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 。
   我随便测了一处岩石:岩石走向128º,倾角87º,倾向230º 。

第二站:三叠泉

  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三叠泉飞泻而下,三叠泉,既分三叠,又一气呵成,风飘日映,千姿百态、落差共155米,极为壮观,撼人魂魄。三叠泉每叠各具特色。自古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说 。
    在入口老师给我们讲了路边的石英砂岩。 此处我们了解到了沉积岩的有关信息。沉积岩是岩石圈在地表的各类岩石在太阳能,大气,水和生物等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风化,使原岩崩解,经水流搬运或其他方式沉积为松散沉积物,又经物理,化学条件改变,经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颗粒主要由石英,方解石,白云石,岩盐,石膏,粘土等矿物.其结构是碎屑结构。岩层之间有清晰的层理,有的水平,有的倾斜,或者波状斜交错层理。而此处只有平行层理:层与层之间平行,可见它是在沉积稳定时形成的三叠泉峰险峻,奇特,而且富有魅力。

在上山前的那段马路边上我们看到了地壳三大岩类之一的沉积岩,是由成层沉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分成不同的层次,彼此间层面很明显,主要是由海水或湖、河、冰甚至风力造成的。最普通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砾岩等。我们看到砾岩和沙岩的结合体,也就是砾石之中还夹杂着沙岩层。

三叠泉区域除了许多沉积岩之外,也还存在大量的变质岩,这些有在定向压力作用下重结晶而形成的片理构造,有深色和浅色矿物相间成条带状分布的片麻构造也无规则定向排列的大理岩。变质岩是地壳中原来各种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侵入的高温高压作用及化学分加入改变原来矿物的成分结构构造而形成的。其结构一般有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等;而其构造则有片理,片麻,块状,千枚状,板状等多种。

三叠泉区流水的地质作用相当明显。在两山之间全是大大小小的被流水带来的大石头。现在仍有水流从山上流下。从这些大石头可以看到风化作用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风化作用是在地表或在接近地表的条件下,自然界的岩石和矿物受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在原地发生机械蹦解和化学分解,从而形成松散或松散堆积物的过程。

根据作用方式可以分为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及生物风化作用再往上走地质构造就更明显了!

在峡谷是两侧还可看到许多明显的褶皱现象。褶皱是岩层受地质作用弯曲变形而产生的,是塑性变形的结果。褶皱的基本形态分为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而在实际上的外部形态向斜的中心是山脊,背斜的核部是凹地;这是因为向斜的中心较坚硬不易受侵蚀,而背斜的中心由于岩层弯曲短裂较易受到侵蚀的缘故。同样三叠泉的瀑布也是由于地质运动形成的大断层形成。正是由于这些地质运动才能形成这么美丽的风景。

日期:2012,4,20   天气:阴天有阵雨

九江县狮子洞
    狮子洞位于九江县城正西5公里处的狮子山腹,因山而得名。 狮子洞属典型的溶岩洞穴,全洞长500米,总面积为3050平方米,有1个景厅40多个景观, 厅厅相连,景景各异,步移景换,异彩纷呈,各种形态的石乳琳琅满目,石塔石幔气势磅礴,石菊石莲芬芳似溢,石禽石兽栩栩如生,就如一座石雕宝库,蔚为奇观。  。

狮子洞是典型的喀斯特现象。狮子洞是内部溶岩形态的溶洞。对于该地段是可溶性的石灰岩,同时岩石中的裂缝和空隙使岩石具有透水性,这种岩石在有溶蚀能力的作用下不断带走在二氧化碳作用下形成的碳酸氢根离子,经过长时间的连续作用便形成了溶洞。

岩溶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四个:

(1)有可溶性岩石(例如:石灰岩,白银岩);

(2)可溶岩具有透水性;

(3)水需要具有流动性;

(4)水还要具有一定的侵蚀性(例如其中含有CO2,喀斯特现象)。

三、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三大岩石的种类,结构, 形状及产状;看到了三大岩石的一部分类型,比如变质岩的石灰岩(狮子 洞),它基本上形成于三叠纪。 而且通过实践让我 收获很大,不仅学会了罗盘的使用方法并且亲手测定了岩石的走向,倾角和倾向,加深了对各种地质作用的理解,看到了很多地质构造,了解到了各种地质构造对道路和桥梁建设的影响,也对整个庐山地区的地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认识。

在秀峰处,我们看到了在流水的冲击和冲刷作用下形成的深谷,它是由于

壳上升过程中,中间有一条裂缝,而水流的下降使水的剪切力增大,在这种长期的冲刷作用下,从 而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一条深谷。还了解到褶皱的背斜情况,在那里我们发现其核部由于岩层弯曲而很容易破裂,它的形 成是由于地壳的运动而产生了断层,并且岩层在受到剪力的作用下,发生挤压,在它抵 抗破裂时发生变形形成了褶皱,有因此处的倾角有大于 45º,因此为冲断层。下盘挤压,上盘相对上升而形成。

    此次实习使我对工程地质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大的兴趣。实习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课堂内的专业理论和课堂外的真实情况,既锻练了吃苦耐劳、艰苦努力、 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也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获益甚多。实习之余,更多的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美。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关怀,亲近了自然,让我们从喧嚣的城市中得到了心灵的释放。从学习中释放压力,调整过后,必然能更深入的进入学习。将地质从理论到实际结合起来,更好的运用到实习工程中。

    在此我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细心指导讲解,从他那里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教我怎样把理论与实际操作更好的联系起来,这些东西无论是在以后的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对我起到很大的帮助,短暂的实习结束了,但却给我以后的探索指出一条明路,那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庐山地质实习报告.董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董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董

学生姓名:学 号:专业班级: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 习 报 董 伟 进 7101309006 水 电 092 庐山风景区 2011.5.09--5.13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

学号:7101309006 班级:水电092 姓名:董伟进 实习时间:20xx年5月9到号13号

实习地点:庐山

实习目的:了解地质学知识

实习路线:

5.9学校——凌云宾馆——环山公路——锦绣谷——凌云宾馆

5.10宾馆——大月山——地质博物馆——含鄱口——凌云宾馆

5.11凌云宾馆——马头山庄——秀峰——庐山瀑布

5.12电站大坝脚下

5.13狮子洞——学校

野外地质实习属于教学实习性质,其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实习现场的实际,加以验证和拓宽,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开拓视野,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了解野外地质实习的基本方法,掌握一定的技能及训练编写实习报告,此外,走出校园,在野外或工程现场进行地质报实习,还可以培养学生出库乃闹,艰苦努力,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也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和磨练意志。

实习要求:

(1):排除干扰,专心听课。

(2):勤敲打,勤观测,勤测量,勤记录,勤追索

(3):开动脑筋,积极参加现场讨论

(4):实习回来时应及时整理野外记录。当天的记录当天整理补充 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野外记录本,铅笔,背包

指导老师:范文彦老师

实习内容:

1, 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在测量地质界面产状要素以前,先在要测地质界面上选定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以利于测量。

(1) 测量走向(2)测量倾向(3)测量倾角

2, 岩石地质构造的野外观察,

1)首先,实地勘测掩饰的产状;然后,应该观察分析岩石结构和结构的产状;然后,应找到岩石的新鲜面,观察岩石的颜失及矿物组成,分析主要次要矿物成分,最后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确定出岩石的名称。根据岩石所处的位置及地质特征和风化情况。

2)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

褶皱的识别,

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对称重复的现象出现的岩层则属于褶皱构造地区。

分析岩层的新老关系,如果核部有新岩层,翼部为老岩层则为向斜构造,反之则为背斜构造,测量两翼产状,如果两翼向两个方向倾斜,且倾角大致相等,则为直立皱曲;若果倾角相差较大,则为倾斜皱曲,如果两翼岩层向一个方向倾斜,则为倒转皱曲,两翼岩层水平则为平卧皱曲,否则为倾覆皱曲,

3、庐山地质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

向东北方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m,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庐山主要受南北两断层莲山断层和温泉断层影响,东北——西南向岭谷相间分布。下面是庐山的地质地貌图

由图中可以看出大月山是背斜;中谷及七里冲是向斜;西谷、大校场是次成谷,分别发育于虎背岭、大月山北斜的一翼;牯岭、女儿城、蚱蜢岭为次成山,虎背岭和五老峰是单斜山。大月山、中谷及七里冲是顺地貌,次成谷和次成山为逆地貌。

4、庐山地质发育史

庐山地区是一个古老的陆块,在杨子准地台的南缘。准地台比较稳定,其中的庐山地区前期下沉,后期缓慢上升。在前震旦纪(即距今

庐山地质实习报告董

10

亿年前)到二叠纪,庐山地层处于沉积阶段,二叠纪沉积以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稳定上升,从此脱离了海侵历史。侏罗纪(J)—白垩纪(K)时,由于受到剧烈的燕山运动影响,使盖层(Z—P)发生褶皱、断裂和微弱的花岗岩侵入(花岗岩零星分布在五老峰以南至温泉一线,呈岩株状或岩盆状产出)。庐山亦由此断裂升起,但其四周在晚白垩纪(K2)时下降,发生过陆相沉积。自中更新世(Q2)至现在庐山的新构造运动十分明显,使庐山主体沿南北断裂带急剧上升,从而造成了目前断块山的形态。上升证据:

⑴ 从网纹红土的分布高度上看:目前庐山的红土发育高度在海拔300m左右,但古红土(中更新统)在山上分布的高度为800~1200m,上升幅度为500~900m。说明高度800m以上的Q2红土沉积之后随地壳上升而成。

⑵ 分布在1100m 左右的古河谷(宽谷)和古谷中沉积的中更新统红土层,仍然得到良好的保存,说明上升的时间不长。

⑶ 由断裂上升而成的断层仍然很明显,高度大(1000m以上),未遭强烈破坏,只有少数河流切过断层崖伸入山内而形成峡谷和深沟。说明

断层崖的生成时代比较新近。

⑷ 山麓四周广泛堆积了第四纪的砾石层,它与该山快速上升以及高差大有关系。

5、庐山地层与构造

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该组分为上、中、下三部。

其岩性一般上部为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石英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下部为石英粗砂岩。因为岩石软硬不同,抗风化能力不同,因此侵蚀的程度也不同。上部长石石英砂岩较软,抗风化能力弱,因此很多地方已经被侵蚀,中部石英砂岩出露。如牯岭上层岩石已经被侵蚀,中层含砾石英砂岩因为坚硬,抗风化能力强而被保存下来,西谷因为上层长石石英砂岩被侵蚀而形成逆地貌。

牯岭是牯岭向斜的一翼岩层因岩性比较坚硬而保存下来形成山岭

的逆地貌,这是一个次成谷,岩性为含砾石英砂岩。岩层的产状:走向是东北65°——西南245°,倾向是155°,倾角是40°。这是在月照松林处测得的数据,此处岩层已经被侵蚀得差不多了,背面已经崩塌,其倾角很大。五老峰是单斜山,单面崩塌到鄱阳湖,岩性为总的来说是石英砂岩,但因为变质作用,夹杂片岩。其岩层的产状为:走向NE55°——SW235°,倾角34°,倾向 145°.。牯岭和五老峰岩层都是北东——南西走向,因此可以看出庐山是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延伸。

有很多地方由于地壳运动使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如在西谷,岩层发育于浅海,属于南坨组地层,岩性是含砾砂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岩石发生变质作用,产生硅化现象,矿物重新排列,形成片麻岩等变质作用下的产物。尤其是在仙人洞,变质作用更加明显。沉积石英砂岩在变质作用下,,产生硅化现象,矿物定向排列,形成片麻岩、石英脉。仙人洞本是褶曲的核,后来片岩风化崩塌,再经后期人工的开凿加大,才形成了仙人洞。

6,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的断块中山(>1000m)。山体内褶曲,断层和单斜等构造地貌明显,河谷地貌特殊。此外,还有

尚在争议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7, 构造地貌

庐山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虎背岭。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七里冲、大校场—船洼、中谷(东谷)、西谷(大林冲),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地质地貌图如上。

褶皱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⑴ 五老峰单面山 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高1358m。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五老峰断层崖地貌。

⑵ 七里冲向斜谷 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⑶ 大月山背斜山 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高1453m。

⑷ 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 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

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⑸ 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 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1310m。

⑹ 东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 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⑺ 虎背岭单面山 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虎背岭断层崖地貌。

8,河流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层和向斜构造发育,其流向以日照峰为分水岭,其东流向东北,其西流向西南,少数是横切构造发育的较新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作南东-北西向。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与常态河谷不同,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反而是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宽谷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并与向斜构造

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谷宽而浅。峡谷是第四纪地壳上升时,河流侵蚀复活(回春),河谷下游的河床首先遭到强烈下切而成峡谷。峡谷谷坡陡峭或呈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锦绣峡谷。 宽谷和峡谷之间出现大裂点,表示第四纪庐山上升,河流重新下切和溯源侵蚀到达之处,是河流袭夺而成,共有三处。

(1)锦绣谷袭夺西谷: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

(2) 三叠泉河袭夺七里冲:原来的七里冲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绣谷。

(3) 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该小河切穿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改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河流袭夺原因为: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

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东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所以不论下切或溯源侵蚀的速度均大于老河流,因此袭夺了东北流或西南流向的古老河流。

综合上述谷地的特点表明:

⑴ 宽谷是早期发育的老河谷,它是在地壳稳定时,河流长期侵蚀而成。宽谷形成时的当日庐山,高度比现在低矮得多。庐山上升后,谷地保留在山地上部,仍未受到新的重大侵蚀。

⑵ 峡谷是年轻河谷,是在地壳强烈上升和河流重新下切而成的。它从下游开始发育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强烈上升。

9、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

19xx年李四光先生在专著《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提出,庐山在第四纪更新世曾经出现过三次冰期。它们是:鄱阳期(Q1)、大姑期(Q2)和庐山期(Q3),证据是:

⑴ 冰蚀地貌

1)冰斗:如大坳冰斗、五乳寺冰斗、鼓子寨冰斗等。

2)冰川谷:如大校场、王家坡、七里冲冰川谷。

3)羊背石:如白石嘴的羊背石。

4)冰窖:如东谷、西谷、天花井、窑洼等。

⑵ 冰碛地貌

1) 终碛垄:在山下东侧的高垅、新桥一带;在山上的王家坡、莲花寺谷内。

2) 侧碛:如裁缝岭侧碛。

3) 漂砾:如西谷中的“飞来石“等。

但近20多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庐山是否出现过冰川及冰川地貌等问题,提出不少质疑。例如关于冰斗与冰蚀盆地的区别,冰川谷与向斜谷和次成谷的区别,冰碛地貌与泥石流、洪积地貌的区别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分析以外,还需与古气候学及古植物学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数据记录及分析

1,地点:大月山路,国脉宾馆以东200米

构造:断层。

倾向:155度,倾角57度,走向65度NE——245度SW

2,地点:大月山路,国脉宾馆以东500米

倾向:289度,走向:NE199度,倾角:21度

3,地点:大月山路,国脉宾馆以东600米

倾向:152度,倾角35度,走向:NE62度

4,地点:马头山庄,

倾向283度,倾角77度,岩石:硅质灰岩,形成时间及地点:志留纪,形成于浅海环境,硬度,很硬。

5,电站大坝

轴线走向:62度;河谷走向:NE316度;

总结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习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

不能放弃,爬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更多相关推荐:
庐山实习报告

安庆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10级地理科学专业庐山实习报告姓名王茹学号170210008班级10级地理科学1班庐山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时间5二实习地点及其简介5实习地点5实习地点简介51庐山的地理位置52庐山的气候特...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学校安庆师范学院院系资源环境学院地理科学班级地理科学一班姓名钱福生学号170210058目录一庐山概况2二实习目的2三实习时间2四实习地点2五实习内容2六实习路线2七庐山实习综合整理3庐山地貌3庐山...

庐山野外实习报告

安庆师范学院资环学院10级地理科学专业毕灶娟庐山野外实习报告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1安庆师范学院资环学院10级地理科学专业毕灶娟目录一实习目的3二实习时间3三实习地点3四实习路线3五实习内容3六报告正文31庐...

庐山实习报告

九江学院生科院前言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

庐山实习报告(地质地貌)

庐山地质地貌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20XX年4月28日20XX年7月10日二、实习地点:江西庐山三、实习目的与要求:为了切实加强我院2008级地理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根据教学计划,特安排我院08(1)(2)…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地貌野外实习报告一实习者20xx级地理科学2班张云二实习时间20xx年9月16日至20日三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四实习目的1为了贯彻课堂教学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野...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实习报告学院资环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时间实习报告一庐山地理概况庐山东经115度52分到116度8分北纬29度26分到29度41分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县以南星子县以西是世界级名山庐山...

庐山植物实习报告

庐山植物实习报告作者李晓瑞园林1003班学号102401078实习时间20xx年6月10日至20xx年6月13日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实习路线6月10日下午庐山牯岭街花径锦绣谷仙人...

庐山实习报告 武大资环

地理学综合实习报告目录一庐山实习简介1实习概况2实习路线3庐山自然地理与人文概况4庐山地质概况二地质基础与构造地貌三流水地貌四冰川地貌五庐山的植被六庐山的土壤七庐山的气候八资源与环境及利用九实习总结与收获一实习...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实习目的了解庐山的植物和建筑周边的植物配置实习时间20xx年6月9号至20xx年6月14号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实习生环境艺术设计学院风景园林1006班我首先去的是美庐在美庐外面可以看到有一个亲水平台水...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专业地理科学姓名XX1目录一实习目的3二实习时间3三实习地点3四实习路线3五实习内容3六报告正文31庐山地理概况42庐山的地质概况43庐山的地貌概况84庐山的土壤概况115庐山的植物地理概况186庐...

庐山实习报告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学生实习报告实习名称庐山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专业班级姓名学号20xx年10月7日目录一庐山概述3二实习目的3三实习内容3四实习路线5五庐山地貌实习报告5一实习目的5二具体要求5三实习...

庐山实习报告(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