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源优势 建设文化强市

时间:2023.10.6

发挥资源优势 建设文化强市

应代明

20xx年第1期 ——文化建设

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示精神,荆州市将积极推进人文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强市转变,努力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中心。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学习“10·24英雄集体”为切入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感动全国的“10·24英雄集体”,是荆州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具体体现。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领导的批示要求,大力组织“学英雄、见行动、树正气、促发展”和以“热爱祖国、热爱荆州、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体现到“三大文明创建”的各项活动之中,坚持和完善“荆州好人”、“十佳公仆”等评选活动,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力争用两年的时间,把荆州建设成“卫生城市”、“文明城市”。

二、以构建现代传媒新格局为着力点,巩固和发展主流思想舆论。一方面,支持主流媒体做大做强。支持荆州报业集团办好《楚网》、《手机报》,实施报业印务产业园、名人馆等项目建设,做强主业,做大产业。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在全市形成以市县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服务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网络。加大《垄上行》、《江汉风》等品牌栏目的开发力度,加快广电数字化和高清化进程,着力提升荆州电视台在鄂西生态圈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兴媒体。统筹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各种传播手段,大力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使广播影视节目通过多种网络传入千家万户。加大荆州新闻网等门户网站的建设力度,充实拓展网上外宣内容,打

造一批对外宣传的网络文化精品,全面展现新荆州的独特魅力。积极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加强网络管理,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

三、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落脚点,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文化内涵和文化形象。加强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等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广播电视网络、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组织“春秋垄上行”、“消夏文化月”、“荆江艺术节”等群众文化活动,努力满足城乡居民对教育、科技致富信息、文化娱乐生活等基本文化需求。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项扶持基金,加强鼓盆歌、马山民歌、荆河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促进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加强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的研究,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促进荆州文学、美术等文艺创作发展壮大,不断提升文化荆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以壮大文化旅游产业为支撑点,增强文化发展实力。积极开展与北京华力集团、北京锦辉集团、鄂西圈投公司和文物部门的合作,继续抓紧抓好十大项目:①熊家冢楚墓遗址博物馆。此馆要按照省领导提出的“国家一流、湖北品牌、地方珍宝”的要求建成建好。②荆州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力争把荆州博物馆打造成鄂西生态圈内历史文化的地标。③楚故都纪南城遗址公园。高起点规划,使之成为中国楚文化的遗址参观区、精品展示区和考古体验区。④八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努力把八岭山公园打造成休闲娱乐、探奇观光的旅游胜地。目前,已完成了三通一平、山门等基础工程,修建起仿古长城、餐饮、住宿和娱乐等旅游休闲设施。⑤海子湖旅游目的地。依托海子湖生态景观资源,以江汉民风民俗为基础,把海子湖建成集食、住、娱、购、游于一体的一流度假胜地。⑥洪湖岸边是家乡。努力把洪湖岸边建设成为休闲度假区、湿地生态体验区、中高档生态宜居区、生态农业产业区、新农村建设

样板区等多样性的湿地生态旅游新城。目前,规划设计、征地等工作已全面启动。⑦荆州关公文化园。合作双方已组建开发公司,完成了旅游规划设计。⑧长江水文化园。目前已完成了移民搬迁、土地收购,正在与投资方中国水务集团作更深入的项目洽谈。⑨川主宫水上民众乐园。目前正在与澳门崇源国际拍卖公司洽谈投资事宜。⑩游客集散中心。此项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正在着手征地、建设。同时,在剧目方面,着力打造 《荆楚风情》、《楚庄王》等一批具有浓厚荆风楚韵特色的精品剧目,促进旅游与楚乐楚舞、民间曲艺、现代演艺等艺术形式的结合,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互动发展。

五、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突破点,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一是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运行机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引进竞争机制,增强发展活力。二是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文化投资扶持政策、文化税收扶持政策和文化用地扶持政策,优化发展环境。三是设立四个基金,即文艺创作基金、新闻奖励基金、旅游发展基金和文物保护基金,奖励先进典型和项目,培植发展后劲。四是坚持“三个结合”,即党管人才与市场配置相结合、自主培养与积极引进相结合、科学管理与大胆使用相结合,推行“双聘制”,完善“公开招考制”,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作者系中共荆州市委书记)


第二篇:发挥资源优势 建设文化大省


发挥资源优势 建设文化大省

甘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是甘肃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概括和生动写照,也是对甘肃历史文化地位和特色的最好诠释。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承,塑造了甘肃浓郁的地域风情和多元共存的文化品格。遍布甘肃各地的石窟寺庙、长城关隘、塔碑楼阁、古城遗址等历史遗存是解读先民多姿多彩生活的密码,更是打开历史文化宝库的钥匙。特别是在甘肃境内绵延1600多公里的古老丝绸之路,被誉为“推动世界历史的主轴”、“世界文化的大运河”。正因如此,20xx年甘肃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宝库。

甘肃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先后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意见》、《甘肃省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若干政策规定》等一系列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文件,在财税金融、土地、工商、人员安置等方面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优惠政策,大力实施精神引领工程、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惠民工程、产业振兴工程、改革创新工程、人才兴文工程等“六大工程”,举全省之力推进华夏文明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实践,一大批文化基础设施

建成使用,一批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全省文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决心和信心进一步增强。

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保持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应有之义。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互为条件、相互支撑。近年来,我省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发展环境优势,在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过程中,积极谋划能够吸引社会投资、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等文化企业;以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有序推进文化单位转企改革,遵循市场规律,组建培育了甘肃读者出版集团、甘肃演艺集团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文化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十一五”年均增速达到14.7%以上,高于GDP年均增速3.5个百分点。今年5月,甘肃被授予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首批16个示范基地之一。

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近年来,甘肃省围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多层次、多样性、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得

到不断满足。

我们深刻认识到,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是促进我省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们把发展和谐文化作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来抓,一方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我们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通过努力,我省城乡环境、公共秩序、文明礼仪、社会公德等各个方面有了明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

当前,我省正在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倾力打造华夏文明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区;以更大的力度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大力开展文化提升行动,着力加快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力争到20xx年实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5%以上,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基本建成文化大省的目标。为此,我们将在四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在保护传承上狠下功夫。我们将进一步整合工作力量,完善法规制度,加快构建政府、社会、企业等协同保护

传承体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传承中创新,将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将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推动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二是在创新发展上狠下功夫。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在文化大省建设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文化生产力和生产要素,最大限度激发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深入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面向市场转企改制,增强文化繁荣发展的内生动力。我们将健全完善有利于文化人才健康成长的体制机制,培育和引进一批文化领军人才,特别是创意人才,引导他们以开放的理念、现代的元素、市场的手段着力创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和甘肃特色的文化精品。

三是在产业布局上狠下功夫。我们将按照发挥资源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加强统筹规划的原则,积极引导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产业布局,加大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建设力度,力争在丝绸之路沿线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产业基地,加快推进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农耕和民俗文化产业园、临夏民族文化产业园等三大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建设一批百亿元以上的文化产业集群。依托重点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引进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文化产业项目,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

产业化水平,推动文化产业增加值每年增长30%以上。 四是在融合交流上狠下功夫。我们将在新一轮经济文化交流交融的浪潮中,发挥“坐中联六”的区位优势和战略通道功能,再次承担起沟通世界文化与经济发展的重任,搭建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拓展文化交流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在努力推动甘肃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文化作品,为甘肃人民提供高品质文化享受,实现文化融合交流的互利共赢。(摘自20xx年9月15日《经济日报》第7版)

更多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摘要文章基于富士康公司连跳事件引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结合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修理厂实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人力资...

企业文化论文

天津农学院企业文化期末论文中文题目B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学生姓名系别专业班级成绩评定20xx年11月B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实施方案马欣天津农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1企业概述11企业简介B企业是一家以经营房地产开...

范文0943001450810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 刘康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成人教育专科毕业作业题目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学号0943001450810姓名刘康分校湖南电大直属分校教学点中南大学指导教师张丽云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制浅谈企业文化建设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毕业...

企业文化建设汇报材料

加盟淞南共图发展上海淞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纪实上海淞南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xx年主要从事淞南经济发展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和园区内落户企业的注册登记管理工作致力于为淞南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开辟新税源现有员...

企业文化论文范本

网络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企业党建工作摘要中国共 产 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具有坚定不可动摇的执政地位党的建设工作成为最为关注的问题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建工作的支持应严格执行党的理念遵守党的规章制度以提高企业的党建水平为企业的...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

XXXX关于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总结报告XXX根据XXX关于调研企业文化开展情况的通知的要求现结合实际就我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情况多年来我行端正经营方向转变经营理念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

学校代码学号9911036103c31分类号密级毕业设计论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学习中心名称湘潭专学指业生导名姓教称工商企业管理名李红林师李国华20xx年10月2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素质摘要通过对...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目录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研究综述3一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其相关要素和内容3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及其相关要素和内容5二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关系和实际应用6一企业文化与人力资管理之间的关系6二企业文化与...

【论文】现代企业文化管理(1)

目录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3一隐性特征3二稳定性3三可塑性3四不可塑性二现代企业文化管理的必要性一文化管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手段4二文化管理是管理智力资源的基本要求4三现代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创造经济效益三...

企业文化建设三步曲

企业文化建设三步曲高贤峰摘要核心观点是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从企业故事和事件中提炼企业理念价值观从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出发设计理念和价值观结合海尔经验详细论述诊断设计强化三步曲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企业故事...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基本对策

目录摘要1关键词1引言1一企业文化概述1一什么是企业文化1二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2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3一误区一一味粉饰3二误区二人情味等于企业文化3三误区三缺乏危机意识4四误区四照猫画虎千篇一律个性缺乏4五误...

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发展理念口号大全汇总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发展理念服务理念口号标语大全企业理念大全企业宣传标语大全1不断超越追求完美2诚信为本创新为魂3居安思危自强不息4关爱生命保护环境预防为主持续改进5严守标准履行合同工程优质信誉至上6对工程负责让用...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