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管理精细化

时间:2024.4.13

五、日常管理精细化

项目部严格执行“五化”管理理念,进行日常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并按照规范实施要求逐条落实并实施。

5.1管理制度精细化

 健全项目管理和各个部室施工责任人的工作管理制度、在施工场地开辟专门位置用作悬挂宣传横幅和树立标志标牌,体现日常管理制度的精细化。

   5.1.1健全各种工程质量意识教育制度:

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职工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队伍进场后,将实行分项、分工序实施专项质量意识教育,有的放矢,做到人人明白,个个清楚质量的标准和要求。

5.1.1.1项目质量岗位责任制:

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进行严密控制和管理。

通过规范工程质量监视、测量、改进的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满足规范、验标和合同要求,防止质量不良行为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实现项目质量目标。

(1)项目经理:对本项目工程质量全面负责,对其承建的工程项目质量负终身责任。建立质量责任制和质量管理制度,加强项目部人员质量意识与专业技术教育,明确制定各岗位工作人员质量责任。定期召开会议和组织活动,下发工程质量责任检查的结果及相关文件。

(2)技术负责人:主管本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对工程质量管理负技术领导责任。对工程质量及时进行检测,发现质量缺陷或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处理并上报,不得隐瞒,在工程质量检查会议上,如实汇报工程质量情况。

(3)质检部:是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责部门,负责监督工程质量监视、测量、改进全过程的规范化运行。

(4)工程部:负责施工过程的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包括对技术资料的收集、保管,并进行各项技术交底和现场监控。

(5)试验室:根据材设部提供的试验委托单,负责组织对需要进行性能试验的物资进行取样、试验,并向材设部提供《试验结果报告单》。通过现场测试、试验严格控制施工质量。

(6)材设部:负责进场物资外观、规格数量、技术证件、质量检验、时效规定等必需的验收工作及采购中不合格品的处置。

5.1.1.2开工前的技术交底制度

工程开工前,由主管工程师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几何尺寸、功能作用及与其他工程的关系、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使全体人员在彻底明了施工对象的情况下投入施工。

5.1.1.3建立各个作业层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度

在各工序开展之前,对每一作业班组进行详尽的技术交底和质量达标操作程序交底。每日班组长组织作业人员进行施工前讲话;班后对照作业对象填写各单项、分项工程验收评定表。施工队专职质检员随时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检查,并在验收评定表中签字,若发现操作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或达不到质量验收标准应及时制止,并按质量控制程序,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质量偏差原因分析,制定纠偏措施,认真整改,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在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设置质量预控点,制定事先防范措施,加强专项检查。

5.1.1.4实行“五不施工”和“三不交接”制度:

“五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资料未经换手复核不施工;材料无合格证或材料试验不合格不施工;上道工序不进行检查不施工。“三不交接” 即: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5.1.1.5工序自检与三检制度:

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操作层加强自检,各分项工程设立专职自检工程师,各施工作业班组设立专职自检员。自检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大专以上学历、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助理工程师以上。

5.1.1.6建立严格的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队、项目部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检查证,由项目部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检,检查合格后,将检查结果填入验收表格,由监理工程师签字。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5.1.1.7工程质量检查制度

(1) 日常检查

项目各级管理、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日常检查时,要对作业人员是否按照“规范”、“工法”、“验标”和技术交底要求操作,以及质量保证措施是否落实、过程质量是否得到控制、工程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标准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做好检查记录(工作日志)。

作业层在每道工序完成以后,要由班组长或领工员负责,按照上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对已完工程质量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并做好检查记录。

(2)定期大检查

项目部每月由项目经理组织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相关情况提交项目月度生产会议讨论,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并下发情况通报,质检部对其整改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验证。                       

施工队每旬由其负责人组织进行一次质量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记录。

(3)开工前监督检查

工程开工前,按照工程开工应具备的条件进行检查,不具备条件的不能申请开工。

(4)施工过程监督检查

施工过程中质检工程师按照以下内容和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

①  测量放线正确,精度符合要求;

②  按照设计文件、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工艺要求组织施工,操作方法正确,质量符合设计、合同要求;

③  变更设计履行审批程序;

④  工程日志等施工记录填写及时、真实、准确、完美、签认齐全、符合要求;

⑤  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已制定和落实;

⑥ 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等符合规定,试验报告、出厂合格证齐全,并经相关人员签认;

⑦ 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的落实情况,记录齐全;

⑧ 混凝土、砂浆试件、填筑土方密实度等按规定进行试验和检查,强度和密实度符合要求。

⑨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一般性质量问题,可直接下达工程质量检查通知书,并督促、验证其整改的情况。

5.1.1.8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工程在隐蔽前,技术人员首先应自检合格,然后质检工程师进行预检,再按规定的时间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否则不得隐蔽施工。

隐蔽工程检查证由技术负责人按相关规定或业主要求填写、签认齐全,作为竣工文件保存。

5.1.1.9质量检验评定

(1)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按照有关行业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合同规定条款实施。一般按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检验评定。质量验收评定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及时组织评定。

(2)单位工程的质量评定由技术负责人主持,技术人员、质检人员参加,评定结果要有监理签字认可。单位工程评定完成后及时填写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台帐,季度末月25日前填写工程质量情况统计表报公司质检部,每年度12月20日前将本年度形成的单位工程评定表复印件(扫描件)汇总报公司质检部。

5.1.1.10工程质量奖惩制度

(1)项目每年按公司下达年度生产计划的1‰缴纳质量保证金,接受公司工程质量管理的考核及奖罚。

(2)造成严重不合格品、大质量事故,影响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或者影响创优规划实施以及QC小组活动实施;或者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以及人为缩小事故等级;或者因质量不良行为被业主、监理和行政主管部门予以通报、工地管理混乱、专职质量人员无证上岗或无质量专职人员等问题被公司执行质量管理处罚的,对其责任单位(施工队、作业队)和责任人,按照责任大小,依据公司对项目相应问题处罚数额确定处罚标准;反之,给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人员同样进行奖励。

(3)对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责任者,视其情节轻重,责任大小及经济损失程度等,按以下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意见上报,最后以上级批复执行。

① 发生工程质量大事故,给予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以及事故责任者降级、降职或撤职处分,每人罚款3000~5000元;给予工区(施工队、作业队)责任领导和事故责任者行政记大过或降职处分,每人罚款2000~3000元。

② 发生工程质量一般事故一次,给予项目经理、副经理、总工以及事故责任者行政记大过或行政记过处分,每人罚款1000~3000元,给予工区(施工队、作业队)责任领导和事故责任者行政记过或行政警告处分,每人罚款500~2000元。

③ 对日常检查和定期大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质量通病,按照问题大小给予责任人50-500元的处罚,对表现优异的个人给予50-500元的奖励,奖罚记录及时填入《工程质量奖惩台帐》。

5.1.1.11不合格品纠正和预防制度

(1)不合格品出现后或质量通病影响较大时,应根据不合格品性质制定纠正措施。构成工程质量事故及严重不合格品的,由公司总工程师主持,工程部起草纠正措施方案;一般或轻微不合格品,由项目部工程部根据所掌握的不合格品信息,确定纠正措施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品制定预防措施,设法消除导致不合格品的潜在因素,比如条件不具备、资源不足、计划不周或控制不当、材料不能满足要求或混用误用,机械设备或仪器工具能力达不到要求,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技能欠缺或缺少培训、技术交底不清或缺乏可操作性、制度不健全或缺乏组织和沟通等。

(3)纠正、预防措施经批准后,由制定部门确定实施计划、规定实施负责人和完成时间,并严格按照纠正措施的方案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其实施。

5.1.2  健全宣传横幅和标志标牌

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和埋设标志标牌,对”五化”管理进行宣传,对安全和质量管理起到警示和醒目的目的。

5.1.2.1  施工期间,在项目部(队部)、路基、构造物、桥梁、隧道等显著的位置,挂安全文明生产、质量管理、廉政建设等标牌标语:

1)工程概况标志牌:在项目部或标段起点桩号设置工程概况标志牌。

2)施工标志标牌:对路面的工程量、地质情况、施工方案、工期计划等作一简要介绍。

3)施工场地布置牌:采用电脑绘制,对施工现场的布置采用标示方式表达,注明位置、面积、功能。每个拌和站、预制场的入口显著位置应当设置拌和站和预制场的标志牌,并附拌和站、预制场平面图,平面图尺寸0.8米×1.5米。

4)在通往项目经理部、施工便道的入口处设立醒目的指路牌,指路牌按照0.8×O.6米的尺寸制作,蓝底白字,标明方向、里程等内容。

5)安全生产操作警示牌:按交通安全规范的标志设置。

6)廉政告示牌:主要明确施工廉政制度、廉政监督电话及联系方式等。在项目部设置工程责任标识牌:载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项目、技术、质检、分项工程负责人及负责内容。在大中桥显著位置,隧道洞口位置,路基主要分段工点设置。

1.3  现场机械设备布置有序,必要时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尺寸参照0.6m×O.8m,黄底黑字。

1.4  现场各种防火、防高空坠落、安全帽等安全标识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一制作,悬挂于工地醒目位置。

1.5  现场的周转材料、半成品材料的堆放严格按照有关材料堆放的规定进行,并按照0.4m×O.25m牌面,采用白底黑字,分材料规格、计量单位、材料产地、批号、质量状况等五项内容进行标识。

5.2 集中展示文明工地建设成果

对于 “五化”管理里的文明施工成果在施工区域内进行集中展示,开辟专门的展示区域,并进行精细化文明施工的汇报和学习活动。

5.2.1施工便道、便桥

5.2.1.1  施工便道、便桥技术质量要求

1)施工便道路基宽度不小于4.5m,路面宽度不小于3.5m,曲线或地形复杂地段应适当加宽。视地形条件和视距要求,不大于400m设置一处错车道。错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m,路面宽度不小于5.5m,长度不小于20m。

  2)便道土质路基地段基层为不小于20cm厚的片(碎)石垫层,其面层为5cm的天然砂砾面层。

  3)便道的两侧应设置边沟和排水沟。

  4)便道急弯、陡坡地段设置安全护栏和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岔路口设置方向指示牌。

  5)便桥应满足载重和排洪要求,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3.5m,设置防护栏杆和超限标牌。

  5.2.1.2  施工期间应指定专人(队)负责对施工便道(便桥)的日常检查和养护、洒水,做到雨天不泥泞,晴天少粉尘。    .

  5.2.1.3  各施工便道起点处设便道标识牌于路口处。

  5.2.1.4  利用地方道路作为施工便道,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修复,移交地方管理。

5.2.1.5  工程完工后,应将施工便道及便桥予以拆除。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要与相关部门签定好协议,并作为交工资料移交业主保管,否则应予以复耕或对河道进行清理。

5.2.2  施工临时用电

  5.2.2.1  向业主申请用电应包括以下内容:临时用电负荷的计算;临时用电线路的平面布置图;临时用电的安全使用方案;临时用电的安全组织机构。

  5.2.2.2  引入工地的电力线路的架设和变压器的安装应严格按照电力施工的有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线路原则上应在施工便道或通道的一侧临空架设,架设高度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变电站宜设在靠近水稳沥青拌合站一侧。

5.2.2.3  项目部(队部)应配有专职电工若干名,负责与地方供电部门的协调联系,对本标段(施工段)施工用电进行统一管理,以及对各种用电设备进行日常维护管理。根据施工需要计算变压器容量、台数。

5.2.2.4  各工点的配电箱一律采用铁制,分大小两种,大型配电箱尺寸不小于1.0m×0.8m×0.2m,内设各个分线闸刀、漏电保护器、电表等相关设备,必须建立配电房封闭管理,坚持一机一闸用电。小型配电箱采用当地电力部门统一农用配电箱。变压器和配电箱等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5.2.2.5  根据工地现场的实际布置情况,在拌和站各个工区应配备可靠的备用电源,以备急用。

5.2施工临时用水

 5.2.3.1  进场后15天内应完成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水源进行调查和相应的水质检测。

 5.2.3.2  根据项目工程的大小计算项目的生产、生活及消防等用水量,合理地提出施工用水计划。

5.2.3.3  有条件时应独立安设用水专线或打井,与居民生活用水分开。

 5.2.3.4  设置足够的蓄水池,蓄水池应加盖并有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牲畜等掉入。

5.2.4  施工场地平整

5.2.4.1  施工场地平整主要有生活区、拌和场、堆料场等,场地平整的机械应先期进场,以便完成征地后立即开展平整压实工作。

5.2.4.2  施工场地平整工作应一次到位,做好防排水设施,以免影响场地和后续工作。所有清表、弃方应规范堆弃,不得影响周围环境。

5.2.4.3  租用地方场地作为施工临时场地,应提前与有关部门签订好协议,待工程完工后按照协议进行补偿或修复,移交地方管理。当地部门要求保留时,要与相关部门签定好协议,并作为交工资料移交业主保管,否则应予以复耕清理等。

5.3 驻地建设

5.3项目经理部

5.3.1.1  项目经理部会议室内贴工程简介、组织机构框图、线路平纵面图、平面图、进度图、质量目标、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廉政制度、晴雨表、总体工期安排网络图等。

  5.3.1.2  项目部应做好以下规章制度的建立:

  1)施工计划管理制度:确保合同工期的顺利实现。

2)技术管理制度:技术责任制、设计文件审查制、技术交底制等。

  3)工程成本管理制度:保证工程投资的有效控制。

  4)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教育及事故处理报告制、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验收制等。

  5)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在受控状态下进行。

5.3.2 工地试验室管理制度

5.3.2.1  各类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校、标定。

5.3.2.2  试验室所有从事试验工作的人员都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稳定,不得随意更换。

5.3.2.3  试验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试验室工作岗位责任制、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定、试验仪器的定期标定、保养、维修制度、试验室安全和卫生管理制度、试验资料管理的台帐制度、标准养护室的管理检测制度、取样要求和样品管理制度、试验报告表格填写要求等)上墙。

5.3.2.4  各种试验资料应记录完整,真实有效,严禁造假。

5.3.3  工地临时房屋

5.3.3.1  临时生产生活用房应认真选址(避开滑坡、冲沟、泛洪等险地)、合理规划、布局有序,生产和生活用房应分开搭设。

5.3.3.2  做好安全用电和防火工作,按有关规定配备消防器材。雨季应做好防雨防潮防洪等准备工作。

5.3.3.3  做好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工作,对生活垃圾和污水进行集中合理处置,保证周围环境整洁卫生。

5.2.3预制梁场

5.3着装统一化措施

项目部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安全帽、工作服装和身份标示卡的配置严格按照“五化”规范执行,力求做到最好,体现吉河高速JS1合同标段的精神风貌和标准化意识。

5.3.1安全帽管理制度

1、安全帽由安全部统一配发,并签字认领,做到人人有帽,人人安全。对于丢失或者损坏的,要及时说明情况并申请领取。

2、管理人员统一配备红色安全帽,上面有吉河高速JS1标段字样和中铁十五局标识。现场工人统一配发黄色安全帽。

3、非施工人员禁止进入施工场地,施工管理人员进入施工场地必须佩戴安全帽。要合理正确佩戴安全帽,对于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要求整改或者处罚。

5.3.2工作服装管理制度

1、项目部人员在施工现场服装由办公室统一定制,分为春秋装和冬装。

2、项目部人员春秋装为红色,上有黄色警示条纹,并印刷有中铁十五局五公司和吉河高速JS1合同标段字样。冬装为黑色棉衣,上印制有十五局五公司字样,并统一配发棉靴,保证施工安全、保暖,保护施工人员的正常施工。

3、要求施工管理人员统一着装,规范化施工,展现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和业务素质。

5.3.3标示卡管理制度

为规范项目管理,项目部人员统一佩戴身份卡,由项目部统一印制,统一编号。卡片内容为个人照片一寸相片、项目统一工作编号、工作部室以及工作职位,用于进行身份表明,便于在工地进行工作检查和责任明确。

5.4小型构件集中预制措施

做好日常施工中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对小型构件进行集中的统计和整理,建立小型构件台账。对于各项技术要求和性能要求进行明确的标注,并交由具备专业构件制作能力的生产商统一制作,进行大批量质量化的生产和控制,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和质量的提升。

5.5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5.5.1严抓路基软基强夯处理,预防路基下沉措施

  1、夯锤要求用10T。夯锤质量在制作加工时,允许偏差控制在500kg以内,但不得小于10T,夯锤直径为2.5m。
  2、夯点间距、夯击遍数和能量
  第一遍夯点与第二遍夯点均为4m×4m正方形布置。第二遍夯点布置在第一遍夯印空缺位置的中心。第三遍夯点布置在第一、二遍夯印空缺位置。其中第一遍夯点布置时,最边上夯点中心离道路地基处理边线距离1.0m。第一遍一击,单点夯击能700KNm,如不满足下述第5条控制标准,应减小夯击能;第二遍两击,单点夯击能1350KNm,如不满足下述第5条控制标准,应减小夯击能;第三遍两击,单点夯击能1500KNm,如不满足下述第5条控制标准,应减小夯击能。
  3、相邻两遍夯击之间间歇时间
  相邻两遍夯击之间间歇时间为7天,同时要求超空隙压力消散85~90%,水位满足要求。
  4、第一遍强夯需要垫路基箱进行作业。
  5、控制标准
  ⑴周围出现明显隆起,如一击时就出现明显隆起,则要适当降低夯击能,相邻夯坑内的隆起量≤5cm
  ⑵第二击夯沉量小于第一击夯沉量
  ⑶两击夯沉量≤50cm 

5.5.2桥梁、涵洞台背预压,预防桥头跳车的措施

5.5.2.1台背预压目的

桥梁台背预压的目的:通过预压加快桥梁台背的稳定,降低桥梁台背的沉降量;有利于桥梁与路基结合部的行车安全,减小桥头跳车,确保桥梁与路基结合部的施工质量。

5.5.2.2桥梁台背预压方法:

桥梁台背预压采取加载预压的方法进行。

1、在桥梁台背回填达到路基设计高程后,在桥梁两端耳背墙内侧及桥头台背回填范围内,有测量人员用石灰按桥梁预压范围撒线,测量桥梁台背预压前的顶面高程,并在桥梁两端各设置沉降观测点9个,分三个断面,每断面左、中、右三点。

2、观测点设置观测完成,用自卸车将预压材料运至桥梁预压范围内,并用装载机及人工将预压材料堆码成方;堆码成方的预压材料其顺桥向大于桥头搭板长度加2m,横桥向按桥头两侧耳背墙全幅堆码,堆码高度按2m控制,四周边坡按1:1整修。

3、桥梁台背预压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预压完成用人工配合装载机将预压材料装车运至预压范围以外,并用人工清理干净;由测量人员测量观测点高程,并计算预压前后观测点高差,将观测点高差平均值作为桥梁台背预压沉降量。

4、沉降观测完成经监理工程师复核无误后,用压路机进行复压,复压完成有测量人员测量桥梁台背的顶面高程,并计算其预压前后的高差。

5、根据桥梁台背预压前后的高差进行桥梁台背回填补充填筑,使桥梁台背填筑高程达到路基设计高程。

5.6首件工程认可制度

在施工过程中每进行一步,都要首件检验认可。主要包括钢筋笼、预制箱梁、钢拱架等工厂化、规模化的施工部件,进行首件认可制度,能够有效预防工件加工、预制中的质量问题,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的有效手段。

1、建立首件工程检查制度。对于施工完成的每一个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都要进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项目部人员要做好首件认可制度的流程化方案,对于每一项需要首件认证的施工部件,都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需要报请监理单位和发包人审批的要及时准确的报送。

2、建立首件工程责任审查制度。进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度,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对于首件工程中的问题,要进行认真的审查和改正,并建立完善的整改计划及实施方法,保证类似问题不再次发生,可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5.7附属工程同步施工措施

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工作计划和工期的精细化安排,做好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同步施工的考虑和准备,提高总体合同工程的完成效率,保证工程又好又快完成。

1、                建立精细施工的方案和机制。调动施工管理人员的总体智慧,对于施工中的细节问题,附属工程,通盘考虑,注重精细化控制。对于提出同步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法的施工和管理人员要进行奖励,鼓励大家献言献策,建立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施工计划优化团队和优化机制。

2、                加强在同步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盒工序安排。附属工程和主体工程是相互衔接的关系,二者缺一不可。主体工程的很多建设需要附属工程的及时跟进和辅助实行。所以做好附属工程的施工准备和对附属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和把握也应放在首要问题。

3、                加强精细化施工的学习和改进。认真贯彻并学习“五化”管理的内涵和实质,对精细化施工进行认真的钻研和准备,多向兄弟标段和先进工程学习精细化施工和精细化控制的着重点和方法,对于附属工程同步施工的技术方法和技术革新要多学多创,努力完善,精益求精,不断提升精细化操作。

5.8规范梁板钢筋绑扎及波纹管保护措施

在日常精细化控制中,还应加强对梁板绑扎和波纹管保护等措施的预防和控制。

1、                建立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对于梁板钢筋绑扎进行技术交底和指导监督,严格按照图纸和规范绑扎钢筋。

2、                建立完善的检查检测制度。对钢筋绑扎进行质量监督和质量控制,按照规范进行全检或者抽检。

5.9钢筋加工工厂化措施

5.10梁板预应力张拉智能化和压浆真空施工工艺

5.11砼体养生措

混凝土养生的方法和措施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对温度湿度的变化很敏感,如果养护工作不当、不及时,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太快,混凝土在拆模前,甚至终凝前就会出现裂纹。这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甚至危机工程结构的安全。因此,混凝土在凝固养护期间,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和下面措施认真落实混凝土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防止混凝土开裂。

一、            养护用水和覆盖物要求

1、混凝土养护用水和混凝土的拌和用水相同,使用饮用水即可不得使用污水及含有有机或无机有害物质的水,以免影响混凝土凝结硬化。养护使用的水温不得过低,避免浇水混凝土时产生过大的内外温差。

2、我标段混凝土养护覆盖物主要使用土工布、塑料薄膜等具有滞水作用的材料。

3、养护方法

一)、一般要求

1、混凝土浇筑硬化后,对于结构物水平顶面应立即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间混凝土表面有模板覆盖的应向模板洒水降温,保持模板湿润。如果于混凝土养护期间拆除模板,拆除模板后具有覆盖条件的覆盖后继续洒水养生,没有覆盖条件的不间断向混凝土表面洒水,保持湿润。

2、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一般为7天,前3天养护非常重要。实际养护时间根据气温、风力等因素延长或缩短,以混凝土获得正常强度,停止养护后再不产生干缩裂纹为准。

3、夏季雨水较多。雨天,应采取措施如覆盖塑料膜等防止未硬化的混凝土受到雨水冲刷,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4、养护时,注意防止人员触电的安全工作。

二)、混凝土结构物的养护

1、T梁:拆除模板后,顶面继续覆盖洒水养护。侧面用软管雾状喷淋养生,养护期间不间断向T梁腹板喷水,并做到混凝土表面的全面湿润且避免干湿循环。

2、墩柱:拆除模板后先向墩柱表面洒一次水,然后用封闭的塑料薄膜筒包裹,养护至7天以上。要求塑料薄膜必须将墩柱包裹严实顶口扎实不漏气漏水,塑料薄膜表面附着水珠方有养护效果。

3、空心墩柱:拆除模板后,沿墩顶四周设滴水管。滴水管不断滴水,水沿着墩身表面流下而保持墩身湿润。

4、盖梁、系梁:拆模后,包裹土工布,并在顶部设置储水筒,储水筒设滴孔。

5、基础及肋板:拆模后,及时回填基坑及涂抹沥青。

三、养护管理制度

1、各作业队设专人负责混凝土养护。养护期间,白班、夜班均有人养生。

2、项目部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把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去抓去落实。经常检查督促作业队落实混凝土构件的养护,使混凝土构件得到规范化的养护。

3、项目部分项工程负责人监督检查各作业队的养护,是否到位。

4、对于不及时、不认真进行混凝土养护的作业队或养护不当不及时而致使混凝土产生裂纹的作业队,均给予经济处罚。

5.12砌体管理措施

19  浆砌圬工施工管理

  19.1  砌体石料

  19.1.1  石料的质量必须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19.1.2  石料应堆放有序;禁止随意堆放。

19.1.3  单块石料应有良好的表面,至少应保证外露圬工表面是平整的,天然无面的石料应予以人工修凿成面。

  19.1.4  用于沉降缝和拐角点等部位的定位石料应人工修凿整齐。

  19.1.5  石料砌筑之前应洒水使之湿润。

  19.2  水泥砂浆

  19.2.1  用于浆砌圬工的水泥砂浆,其水泥、砂子和拌和用水必须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检验,并符合质量要求。

  19.2.2  水泥砂浆必须采用砂浆拌和机拌和。砂浆拌和的时间不少于2分钟,并确保拌和均匀,严禁人工就地随意拌和。

  19.2.3  水泥砂浆必须按照设计的配合比配制,采用重量比,严禁体积比。现场要有配合比标识牌和计量仪器。用磅秤计量的,必须将磅秤安放在经硬化的工作坑内,并使其承重台面与地面平齐。

  19.2.4  水泥、砂子的存放要求参照本管理手册有关条款以及施工规范要求办理。

19.2.5  砂浆临时堆放场地必须硬化或采用铺垫,特殊情况下砂浆二次转运的,应复拌后方可使用。

19.3  石料的砌筑

19.3.1  正式砌筑石料之前,监理工程师必须对路基(路堑)的边坡坡率、圬工基坑(槽)的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和基底地质等进行检查确认和签证。

  19.3.2 圬工砌筑必须制作和安装样架且挂线施工,以保证表面平顺和坡率正确。

  19.3.3  石料应大面朝下,用座浆法砌筑,严格灌浆码砌,同层应做好丁顺施工。

  19.3.4  严禁出现水平和竖直通缝及假缝。

  19.3.5  沉降缝应内外上下垂直贯通,缝宽窄一致,内用黏土填塞紧密,外用沥青浸制麻絮填塞封闭。

  19.3.6  圬工背后需设置反滤层的必须按要求的材料和尺寸设置。

  19.3.7  泄水孔应间距均匀,并保证有良好的排水效果。

  19.3.8  临时施工支架走道等必须安全稳固。

  19.3.9  应加强对圬工的洒水养护,干旱季节施工或缺水工点应进行覆盖养护。

19.3.10  本项目的圬工砌体勾缝为凹缝或平缝,严禁勾凸缝。

20  高边坡防护施工精细化管理

高边坡(包括不良地质路段边坡,以下简称高边坡)防护施工是山区高速公路施工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施工、监理等单位须高度重视。

  20.1  选择施工队伍,尤其是采取锚杆锚索加固的高边坡,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和业绩的专业队伍承担施工。

  20.2  高边坡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20.3  高边坡的防护施工与路堑挖方施工应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相互兼顾。

  20.3.1  路堑挖方应采取左右分段分级开挖,切实做到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严禁一挖到底再搞防护的习惯性作法。

  20.3.2  路堑每一级挖方应同步刷坡到位,为边坡防护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20.3.3  路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随时注意对已开挖边坡岩性特征的对照鉴别,如果现场情况与设计有较大出入且可能危及边坡稳定,应及时向设计代表提出,便于调整或变更设计。

  20.3.4  路堑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先行做好截水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路堑开挖过程中,每一施工层都应有纵向排水坡度和通道,防止雨水浸泡边坡坡脚和下渗。对地下水的出露应采取引流措施往外引排。

  20.3.5  路堑需爆破开挖时,一方面要严格控制装药量,防止爆破作业对上层已完或正在进行的防护工程造成破坏,另一方面应控制好边坡坡率和超欠挖。

  20.3.6  路堑开挖应为边坡防护施工及时提交工作面,同时边坡防护施工也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完成作业,为路堑土石方开挖提供条件。

  20.4  锚杆锚索高空作业,施工单位应搭设安全稳固的脚手架(作业平台)和爬梯并挂设安全防护网,现场作业和检查人员应戴安全帽挂安全绳,在工地醒目位置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等。

  20.4.1  锚杆、锚索的制作应搭建高于地面50cm以上与锚筋设计长度相适应的制作台及简易防晒、防雨棚。

  20.4.2  框架、地梁等钢筋砼结构物的模板应使用拼装式钢模。

  20.4.3  锚筋(锚索或锚杆)的安装和锚孔注浆必须在现场监理旁站下进行。

  20.4.4  锚孔钻孔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安装锚筋并进行锚孔注浆,原则上不得迟于24小时。

  20.4.5  锚索(杆)试验孔的具体位置应由监理和设计代表现场确定。

  20.4.6  高边坡防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指派专人负责边坡稳定性的检查与观测,加强对已发生变形或滑塌地段的观测,一旦发生险情,应通知所有施工人员迅速撤离。

20.5  锚杆(索)、注浆管、承载板限位片、螺栓、架线环、导向帽挤压套、水泥、钢筋等防护施工材料应集中入棚堆放。框架、地梁等混凝土应集中拌和,场地需硬化处理。各种材料堆放场地、工作棚材料库、拌和场地等,其建设要求参照本管理手册有关条款执行。

5.13隧道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1  施工单位进场后应在监理工程师的组织下尽快完成交接桩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线路导线点、水准点的贯通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

  2  施工单位应同有关单位放好用地红线,挖好征地沟,及时清表,以减少或避免用地纠纷。

3  施工单位应结合路基测量放样,对地势低洼或穿越稻田、水塘等地段的路基开挖纵横排水沟,疏干原地面。

4  机械设备和车辆

4.1  施工单位应根据投标承诺并结合本合同段内路基土石方施工的具体特点,及时组织机械设备进驻现场展开施工。

  4.2  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穿过村镇等行人和车辆密集区时应慢速行驶,确保安全。

  4.3  下班后,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车辆应停放有序,严禁乱停乱放影响交通。

  5  施工单位应做好沿线取土场、挖方(利用)地段的土质调查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在取土场和具有一定规模的路基填筑区段设置填料标示牌,其内容主要包括:填料名称、液塑限、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CBR值等,标示牌用镀锌铁皮制作,尺寸:60×80cm,白底红框黑字。

  6  施工单位应根据不同的填料和不同的机械设备组合情况分别填筑路基试验段,取得试验数据后方可全面展开施工。试验段的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全过程参与和监督,确保试验数据真实有效,具有指导意义。

  8  施工单位应优先安排特殊路基地段(水田、水塘路段)和通涵结构物施工,尽早形成路基规模施工。另外,利用桥台后路基(堑)作为桥梁预制场的工点,其土石方施工和边坡防护等也应予以重点安排,确保按计划完成,为桥梁预制和安装创造条件。

  9  路基达到一定的规模长度后,应按照“四区段,八流程”工艺(即:“填筑区、摊平区、碾压区、检测区”、“测量放线、挖装运输、卸土填筑、摊铺整平、晾晒(洒水)、碾压、自检、报验”)组织施工,努力提高工效,保证工程质量。

10  路基土石方施工过程中,不论是挖方路堑、取土坑还是填方路堤、弃土场,各施工层都应随时保持一定的向外排水坡度或形成一定的排水通道,保证场地内无积水,不泥泞。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泄水槽,临时泄水槽可采用水泥砂浆或土槽加塑料布铺面,防止雨水冲刷路基坡面,泄水槽还应与坡脚外的排水系统相连通。

11  长大挖方路堑地段应结合边坡防护施工和保持纵向便道畅通的要求,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开挖施工。

12  石质较好且需爆破开挖的路堑,其边坡宜采用光面控制爆破技术进行施工,控制好边坡的超欠挖和边坡坡率。

  13  弃土场

  13.1  位于陡坡处的弃土场应开挖台阶后方可弃土。

  13.2  弃土应分层充分碾压密实,其压实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办理,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环境污染。

  13.3  施工单位应作好弃土场周围和作业面的防排水设置,确保排水畅通。

  13.4  弃土场的防护、绿化工程应及时进行。

  14  路基施工过程中,对现有道路、供水管线、排水沟渠等涉及当地群众生产生活设施或构筑物的临时或永久改移,施工单位应压早做出安排并予妥善处理,避免产生纠纷干扰施工。

  15  路基填筑规范化施工

  15.1  路基填筑应根据试验路段得出的施工技术参数,根据每层填筑厚度和运输车辆容积采用白灰划方格卸料,控制每层的松铺厚度。

15.2  路基填筑过程中,每层均要进行测量放样,用白灰标出填筑宽度,避免超填或欠填,确保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小于设计宽度。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

15.3  半填半挖路基,必须从填方坡脚开始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值;挖方一侧在行车道范围之内的宽度不足一个行车道宽度时,应挖够一个行车道宽度,属上路床范围的,按上路床要求处理。

  15.4  半填半挖路基填方区每层均应在填挖交界处挖出临时排水沟,保持排水畅通,避免雨水涌人已填路基内。

  15.5  当填方路堤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2m。

15.6  红线范围内纵向便道在完成其它路基清淤清表回填压实后应彻底挖除(按路基要求处理的纵向便道除外),回填便道范围的路基时应挖台阶分层压实,严禁把纵向便道做为永久路基。

16  高液限土填筑规范化施工

16.1  高液限土填筑施工前,必须进行室内试验。通过室内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干密度、饱和度、CBR值等控制参数,并在试验路段做不同碾压参数的碾压试验,找出与室内相匹配的施工控制参数及检验标准后,方可指导现场填筑施工。

16.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根据试验路段所提供的施工控制参数控制高液限土填筑施工。

16.3  为加快填方土料水分的挥发,施工单位宜配备旋耕机(带打土装置)。

16.4  填筑每层应设置4%的路拱,保证排水顺畅。

16.5  对已碾压的路基,为避免出现较大的车辙,施工单位应采用履带式推土机送土,尽量避免使用汽车运土。严格控制运土车辆的载重,避免使用超重车辆。

16.6  高液限土填筑应连续施工,压完一层经检测合格后必须马上进行下一层的摊铺,以防本层土晒干后开裂。

17  结构物处回填

17.1  结构物砼强度或浆砌砂浆强度达到图纸或规范规定,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回填。

  17.2  除设计文件另有规定外,台背回填原材料必须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砾(角砾)类土和砂类土填筑,台背回填材料必须使用透水性、级配良好,能够充分压实的砾石土,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50mm。当采用非透水性土时,应在土中增多外掺剂如石灰、水泥等,并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

  17.3  台背填土必须分层填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得超过15cm,每填一层,碾压一层,检测一层,压实度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方可填筑下一层。检查频率每50m2检测1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测1点,每点都应合格,其压实度不小于96%。

  17.6  严禁桥涵基础超挖回填虚土。

  17.7  在暗涵板顶填土时,第一层的最小摊铺厚度不得小于30cm,当板顶填土高度不足50cm,严禁进行振动碾压。

  17.8  台背回填必须建立登记卡制度(桥(涵)台背回填管理卡),台背回填必须责任到人。

  17.9  台背回填填方侧的边坡必须挖成台阶状,每层台阶高度不超过50cm,小桥(涵洞)台背填土底部最小宽度距基础边缘不小于2m,回填边坡为1:1(或按设计文件中规定)。

  17.10  在台背回填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填筑速度,防止路堤沉降差过大。桥头锥坡应在引道地基沉降基本稳定或预压结束后进行,以避免由于沉降而使锥坡开裂变形。

  18  软土地基处理

18.1  软土判别的方法

18.1.1 软土判别的方法

  软土的判别采用荷兰轻型触探仪贯入土中20cm所需的锤击数进行判别。采用此法有争议时,应取样进行含水量和孔隙比试验,当试验结果同时符合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和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时,应判别为软土。

  18.1.2  软土深度的确定:

荷兰动力触探试验成果表示方法为:贯入深度h对应N20(击次/20cm)大于或等于软土锤击次数标准,则此时贯入深度h即为软土深度,软土判别标准如表18.1。

荷兰动力触探试验软土判别标准表             表18.1

荷兰动力触探试验应排水后至少连续三个晴天后进行。考虑到荷兰动力触探判断软土深度的误差,如果按要求深度清除软土后目测仍有软土存在,则必须继续触探以确定重新清除软土的深度。

  18.2  软土路基处理方案确定的原则

  18.2.1  当软土深度在3m以内,或超过3m但分布范围较小时,作为一般软土地基对待,采用清除所有软土,回填监理工程师认可的材料进行处理。

  18.2.2  当软土深度大于3m,且分布范围较大时,由某公司总工办和设计代表视实地情况确定其处理方案。

  18.2.3  任何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案都必须在施工前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18.3  软土路基施工及质量控制

18.3.1  软土路基填前基底的检验标准

软土路基以基底承载力作为检验标准,根据路堤类别及填二高度不同,基底承载力检验标准如表18.1。

  对于一般软土地基,所有软土必须清除干净。

  a、软土路基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原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应在测量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软土地段实测横断面纵向间距一般为10-20m,地形变化处增加测点;每个全幅横断面至少布置5个触探点进行触探,水塘处根据具体情况增加纵向和横向触探点,准确画出软土的平面分布位置和软土深度,根据软土的深度确定处理方案,计算软土处理工程量。

  当软土处理的工程量大于设计工程量时,施工单位应在软土清除开始前按规定办理设计变更的有关手续。

  b、软土清除后,施工单位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对回填前的地面进行横断面测量,并填写测量记录表,监理工程师在测量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c、根据两次测量的横断面及处理方案计算软土处理的实际工程量,其中清除软土的数量扣除30cm深清除表土的数量后作为挖淤泥的工程量进行计量。

  d、软土路基处理的施工,监理工程师必须进行全过程旁站。

  18.3.2  对于特殊软土地基,若采用设计图纸的方案,其质量检验标准按“技术规范”第205节的有关规定执行。若采用设计图纸以外的其它处理方案,方案的设计者应同时提出质量检验标准,并报监理处和总监办批准。

5.14路基台背、临时工程、填挖结合部及标段接头施工措施

更多相关推荐:
精细化管理宣传标语

让精细化管理成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切实制定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前提精细化管理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持久落实精细化管理贵在精细重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规范化精细化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口号

1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大力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2推行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3突出效益最大化原则抓住成本管理核心强化过程控制主线4思想认识是前提执行力建设是保证真抓实干是关键5全面推行法人管项...

精细化管理不能喊口号搞形式

原创姜上泉精细化管理不能喊口号搞形式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致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精细化管理由国家有关部委倡导...

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昌吉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精细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提高我局管理公共事务能力和公信力,使局机关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资源的配置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减少行政效能低下、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根据昌吉党办[20xx]…

精细化管理和企业文化格言

名人警句成大事若烹小鲜做大事必重细节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道德经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朱熹认真做事只是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李...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的五精四细”是精细管理工程的核心内容,其内涵是:(一)五精:1、精华:企业需要有效运用、创造、输出全球范…

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

XXX公司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创新集团管控机制强化企业管理降低生产成本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在继续做好5S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现结合公司实际20xx年率先在热电厂推行精细化管理工作为保证该项...

学校精细化管理交流材料

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学校精细化管理之我见学校精细化管理在我县教育系统稳步推进为进一步实施精细化管理实现学校管理的高效能我校每学年都制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具体做法如下一制定目标要求近年来我校精细化管理的总体目...

学校精细化管理

学校精细化管理一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一学校管理的三重境界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二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之意精细化不是什么新东西精益求精的追求古已有之宋朝的朱熹说道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

浅谈学校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

浅谈学校如何推行精细化管理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工作达到精密细致管理的关键重要环节每个环节均达到精致的程度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到位尽...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浅谈学校精细化管理老凹坝乡果比小学校长何奎远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源于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经验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学校管理的必然要求它必须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有必要将常规管理进一...

学习精细化管理文章的体会

学习精细化管理文章的体会目前我认真学习学校印发的两篇文学即反映宿迁中学管理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和反映拼茶中学管理的把平凡事情认真做到极致这两篇报道的共同特点都是学校管理要实行精细化确实一个学校要生存和发展要追求完...

精细化管理口号(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