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24.3.31

大学语文专题八:辞意风韵俱佳的《西厢记》与元代杂剧学习心得体会

经过一学期对大学语文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了以前只为考试而学习语文的方式是不对的,以前的我从未认识到大学语文是这么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当你静下心,细细品读时,心中感受到的是另一种境界,学习这门课,不仅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从字里行间学会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感悟,让我们变得睿智。

通过自主学习专题八,使我认识到了元剧的发展和内容,以及崔莺莺与张生的悲剧恋情,都让我深受感染和思考。元杂剧指元代盛行的北曲杂剧,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完整的戏曲形式,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元杂剧的剧本主要由曲词、宾白,科范三部分组成。曲词是剧中人物的唱词,有严格的格律,是元杂剧的主体。宾白是剧中人物的对白和独白。元杂剧以唱为主,说白是宾,所以称为宾白。科范则是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效果等的舞台指示。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男子)、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洁郎(和尚)等。元杂剧的发祥地山西、河北一带,本身就有着民间艺术的深厚传统和较为频繁的演出活动,特别是诸宫调和金院本的演出,对北杂剧的形成和发展曾起了重要的作用。元杂剧的繁荣,与它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样式,对广大观众有着比诸宫调、宋金杂剧更大的吸引力。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产生了娱乐活动的需求。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和郑光祖。

《西厢记》最早来源于唐代诗人元稹的传奇《莺莺传》(又名《会真记》),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小说叙述了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抛弃的悲剧故事,故事中的张生是个骗取了莺莺的爱情,却又另娶高门的轻薄书生,莺莺则是个饮恨吞声的悲剧形象。在这篇小说的结尾,元稹污蔑莺莺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的“尤物”,而把张生抛弃莺莺,“始乱之,终弃之”的卑污行为美化成是“善补过”的明智之举。这篇小说在描写男女爱情上虽时有情致,但思想内

容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暴露了封建士大夫的传统偏见,通篇充满了男尊女卑、女人是祸水的思想。看了《西厢记》之后我觉得这样的爱情史完美无缺的,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有现在难得的一见钟情,有经历各种社会给予的磨难,有来自双方家长的阻扰,他们之间的爱情可谓是越演越切,在我们看来可谓是天作之合。这个故事的结尾以中国似的大团圆给大众一个交代。而我却不太喜欢这样的结尾,我觉的过于通俗化,所以有时我会去看一些国外的经典电视及作品,我觉得他们的结尾都会留下一些空间让观众自己去细细品味,我觉的这样才让作品更有意义,才会促使人们去回味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或直接不用想就可以猜到的结尾,所以我不怎么喜欢看韩剧结尾不是女主角得不治之症就是大团圆。看了结尾在看一下他的正文,你是否觉得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是否太过于完美了呀?好像他集聚了所有经典爱情的必要情节于一身,就一见钟情而言,现在科学家研究机率很低,况且在古代女子足不出户,所以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故事开始就有点梦幻般的感觉。后来又经历了社会的考验,为心爱的女子于权贵做斗争,可谓是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壮举,验证了爱情史盲目的。在后来来自父母的阻扰,就像现在的父母一样有爱情还不行没面包我的女儿会受苦的,于是一介书生张生为爱情上京赶考,得到上天眷顾荣归故里娶了崔莺莺,这好似现代大多数人的爱情观鲜花于面包不可兼的,就会放弃爱情,但是张生做到了鲜花面包都要,即使高中也没有抛弃崔莺莺这也很不容易,现在很多人都在爆发后抛弃自己的发妻,我觉的《西厢记》中的这一点我比较喜欢。 在剧本里,老夫人出面的场合并不多,但她的势力笼罩着全剧,压制着莺莺、张生以及红娘,在矛盾冲突中处于支配者的地位。她虽然道貌岸然,却背信弃义,口是心非,为了维护门第与礼教,竟置女儿的爱情与幸福于不顾,严酷地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从而激起了莺莺的强烈反抗,和张生、红娘一起走上了叛逆的道路。《西厢记》正是通过这一对矛盾冲突,通过崔、张两人勇敢追求自由幸福并最终获得美满婚姻的描述,表达了反对礼教及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思想。王实甫在剧中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婚姻观,肯定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和婚姻的渴望,肯定了情性的不可遏制及它的正当性。《西厢记》的成功,不仅在于热情讴歌了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主的行动,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几个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剧中的女主人公莺莺是我国戏曲

中较早地出现的追求婚姻自由、背叛封建礼教的贵族少女形象。作为宰相之女,她早已被父母许给母亲的侄子郑恒为妻,只待服丧期满就将完婚。但是,为了追求爱情,为了婚姻自主,她一步步地战胜了自己头脑中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与母亲严厉的管教,置门第、富贵、功名于不顾,主动地爱上了一个穷秀才。她只倾慕张生的容貌、才气、志诚与见义勇为的品格。她认为只要有情人终成眷属,远远要比状元及第美好:“但得一个并头莲,强似状元及第”。莺莺的爱情,并没有同功名富贵、夫荣妻贵等思想观念纠缠在一起,保持着纯洁的一面。作为相国小姐的崔莺莺,环境的约束,封建礼教的教养,对她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她的青春觉醒,在行动上经历了不断追求和动摇的曲折过程。她既是情不自禁地向爱情走去,但又竭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在行动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反复“作假”。崔莺莺在爱情中的“作假”,说明社会环境、封建势力对她有巨大压力;也说明崔莺莺追求婚姻自主与所受的封建教养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斗争;最后说明莺莺也背着封建社会女子的因袭重担。

从崔莺莺的悲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社会大环境不变的情况下,个人是很难冲破大众普遍所持有的观念的。这一段爱情流传至今,可能是因为它留给了人们对心中美好爱情一方净土吧!所以一直被后人推崇,但是这样的纯净的爱情在此时物质横流的现实社会中还剩多少,让我们在自己的心里回答吧!社会认知是什么样的,人们行为便会怎样。生活在现代的青年们是幸福的,我们可以爱自己想爱的人。然而有利必有弊,现在的人对爱情过于轻率了,人们不再相信这世上有忠贞不二的爱情了,认为那只是美好的童话而矣。现在像崔莺莺一样被人抛弃的女孩子实在太多了,而她们倒是比崔莺莺更想得开,因为这太普遍了。所以她们可以很快的再找到新的情人,因此上爱情便也就贬值了。若长此以往,恐怕以后再想看到纯真的爱情,也真的只能在书里找了。这才是真的可悲可叹啊!所以说,真正的爱情是值得我们去赞颂和讴歌的。在生活中,寻找自己想做的,并真正做到了,那样的人就是幸福的!


第二篇:《大学语文》学习心得


语文学习之——大学语文学习心得

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一种或几种语言。于漪先生说:“母语是父母给的,母语是家给的。家给的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有声无息的存在,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她宽厚地孕育涵养着每一个子民。”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学习的母语大体是是指语文,因为我们所学的书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汉语文字编写成的,学习不好语文就不能看懂其他的学科,所以语文是其他学科的载体,我们要学习好语文。

语文,覆盖面最为广泛,上至天文时空,下至地理人文,俯瞰芸芸众生,包罗世间万象。她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是开启中华民族瑰丽文化大门的金钥匙??

走进语文,感受不同时代文化的熏陶,体验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进语文,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跟着作者的笔历经社会百态,感受不同人物的人生,与之同喜同悲??

走进语文,让散发着书墨香的方块字带着我们去寻找逝去是岁月,去探求未知的未来??

一则论语,就是一个哲理,她用最朴实的语言告诉大家最深切的道理,虽然没有很严密的逻辑性,也很少有长篇大论,但是就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却能激发出你内心最深处的良知。孔子作为中国儒家思

想的代表人物,他的形象,凝聚着他内心所积聚的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强迫的、粗暴的,而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所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他告诉我们“仁者爱人”的道理,教会我们做事要有谦虚、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一首古诗词,如同一条长长的路,每个字、每个句子,都如同小路上铺着的青石砖块,引领我们走下去,路上的风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散发着古韵;朦胧的云烟,滴着水珠的屋檐,仿佛都在像我们述说着那些逝去的岁月。

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到唐代,中国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而诗歌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初唐四杰”为唐诗的发展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他们一改前朝诗歌绮丽余习、浮夸之风,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为唐诗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唐朝出现了所谓的“开元盛世”,社会文化也发展到了鼎盛,在这个时期,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唐朝最具代表的两位诗人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

到了宋代,词逐渐被人们接受,并代替了诗歌成为当时的主流文化,宋词也逐渐形成两大派,一个是豪放派,豪放派特点大体是是创作视

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其中以苏轼和辛弃疾最为突出。另一个这是与之相对的婉约派,其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柳永等,婉约意为婉转含蓄,因此婉约词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慎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

一篇散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虽然风格各异、样式不一,但都具有丰富的情感,让人深深迷恋。无论是鲁迅式的峻冷峭拔;朱自清、冰心式的清新雅致;郭沫若、郁达夫等人的豪迈挥洒;叶圣陶那样的朴素平直;或是像徐志摩那般的浓艳绚丽,都能带给我们震撼。新时期的散文,如同春天里的燕子,总是能带给我们最新的气息。散文的题材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回顾个人经历的散文、揭示生活哲理的散文、叙述个人情怀的散文,全都大放光彩。在这一篇篇看似普通的文章中,我们却能读出社会百态,民族情怀。

无论是在小学、初中、高中或是大学学习的语文,语文总是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下面就来谈谈我学习《大学语文》的学习心得吧。

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论语》,《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

一,儒家是一个具有浓厚忧患意思的学派,它把忧患意思建立于民本立场和仁爱理想之上,使其内涵有所扩大和加深,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说的是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孔孟认为,忧患意识是统治者要想获取民心,就应该推己及人,使百姓安居乐业,养生送死无憾,必须乐民所乐,忧民所忧,即所谓“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所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亦天下,忧亦天下”。认为只有这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即使在今天,忧患意识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只有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方能艰难成玉,实现民族和国家的伟大复兴。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孔子认为君子应该具有的人生态度是,平时忧道不忧贫,危难之时就要杀生取义。儒家思想以“仁义”作为衡量人格标准的重要标准,“仁”是其核心思想。他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自己的节操,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春秋时期,还是在现在安乐盛世,我们都要具有忧患意识,只有随时保持警惕,才能在突发状况面前保持冷静,虽然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旋律,但是依然有不和谐的因子存

在,霸权主义、恐怖组织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人口膨胀的重负、环境污染加剧、资源匮乏的预警等等,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家庭如此,对于一个国家亦如此,忧患,才能有备;有备才能无患。忧患意识的仁爱的良知,是强劲的责任感,是奋斗的动力,希望也正在忧患意识之中。

无论在哪个朝代,总会有一些人为国家的兴旺而担忧,把天下只事做为己任。南宋的辛弃疾就是这么一位。辛弃疾22岁时在北方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后渡江南归宋廷。他的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气势磅礴,感情沉郁,风格多样,善于运用比兴、想象、夸张等手法,并且喜欢运用大量典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欣亭》中,他通过借登临观赏,抒发了英雄失意、功业难成的郁愤之情。当时他在建康任通判,归南已经八、九年了,虽有满腹经纶,一腔热血,却沉沦下僚,年华虚掷,不得一遂报国之愿。词的上片主要以写景为主,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之景,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表达了作者立志抗金复国的豪迈之情。但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这三句虽是写景,但是无一不喻情。“落日”暗喻南宋国势殆危,。“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为“江南游子”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

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冶集团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对于像辛弃疾一样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意谓自己不愿学张翰弃官归隐,不愿意放弃大业,只图个人安逸。“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意谓自己不愿学许汜只知添置田舍,羞于过置田买屋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意谓感叹虚度年华,自惜年华在无所作为中逝去,为国运感到忧愁,人比树老得还快。“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

这首词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下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借张翰弃官归乡,表思乡之情;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不谋私利;借桓温感叹,表岁月蹉跎,功业无成。凡此,体现了辛弃疾诗善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点。 词中有景,既有“玉簪螺髻”的比喻,又有“献愁供恨”的拟人,还有“落日”、“断鸿”等使人易生国势衰颓、身世孤危的象

征性联想,表现手法多样,主观色彩浓厚,而统一于沉郁悲凉的情调之中。这首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在现代,也涌现出一大批爱国诗人,戴望舒就是其中的一位。19xx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和绝大部分知识分子一样,陷入了极度的悲观和痛苦之中。《雨巷》是他得代表作,他在《雨巷》中营造出一个“梦一般地委婉迷茫”的审美意境,表达出作者那种低徊自怜的哀怨、悲伤、彷徨、迷茫中的丝丝朦胧理想和浪漫情愫,含蓄而隐晦地揭示了一代知识青年当时消极而真实的思想与情绪。

《雨巷》描绘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我”去寻找幻影中的“丁香姑娘”,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寂寞、冷清、朦胧而悠长的“雨巷”,诗人就是在雨巷中彳亍的孤独者,“丁香姑娘”则是诗人追求的理想。从声音层看,淅淅沥沥的雨声给人很强的音乐感,舒缓、低沉而富有节奏感,展开了一幅江南小巷雨景图:梅雨纷纷,在一条悠长寂寥的小巷里,只有诗人一个人撑着油纸伞彷徨。诗歌的感情基调也随之慢慢呈现——哀怨、悲伤、彷徨、迷惘。从语义层看:诗歌通过对“丁香姑娘”寻而不得的过程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白色恐怖下朦胧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和执着追求的信念。诗人从一开始的希冀

到想象期盼,到出现再错过,再追求的过程,写出诗人由最初的孤独、郁闷到期盼到感伤再到坚持不放弃的感情变化。从隐喻层看:无法把握的理想和未知的未来,让人感到迷茫、彷徨。诗人在雨巷中偶遇“丁香姑娘”,她和诗人一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诗人感到她和自己此时的心情是一样的。可是,诗人却没有向她打招呼,而他只是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就像梦一样的飘过了。这里明写诗人与“丁香姑娘”擦肩而过,暗喻在命运抉择的时候,小资产知识分子对选择对象的犹豫。在诗歌的末尾,诗人又将诗开头的画面再次呈现给我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诗人并没有完全放弃希望,另一方面却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苦闷、惆怅的感情又加深了,那种理想破灭的哀怨之情依然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从象征层看,诗人通过写自己在雨巷错过 “丁香姑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应对理想不懈的追求和把握身边的机遇。

在第三单元中,我们学习了胡适的《容忍与自由》,胡适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文史学家、思想家。他在青年时代曾留学美国,攻读哲学、文学,受赫胥黎、杜威思想影响较大。19xx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宣扬民主、科学,倡导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容忍与自由》是在国民党在大陆彻底失败后退居台湾依然坚持专制独裁统治的体制,作者对着这种不容异己的社会强烈的不满。本文反复要说明的道理,就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作

者根据他一生的深切体验:“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争取自由,当然是目的,但作者有时“竟觉得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作者认为容忍既是一种自由的精神,同时又是一种民主散文精神,是自由的根本。如果人与人之间彼此对无法完全避免的种种差异与不同都绝不容忍,一定要别人完全认同也即顺从于自己的一切言行,那是不行的。即使有强人所难、迫人就范的威权,也是绝不能持久,终究要失败的。因此,一个健康的社会,只有容忍不同的思想存在,容忍有不同的声音,才能使人人都有思想的自由,社会才能进步。这也是作者要对台湾当局限制学术自由的批判。

以上谈到的几篇文章只是在《大学语文》里学习的几篇课文,语文是一门永远都学不完的课程,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因此,做为一名大学生必须要学好语文。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专业:烟草姓名:张伟学号:20xx312972语文,在词典里就解释为简单的语言和文学,其实,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是我们的生活之母,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

语文,在词典里就解释为简单的“语言和文学”,其实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是我们的生活之母,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学科,是…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本学期我通过对大学语文的学习和网络教学对13个专题的学习。让我对于人文,历史和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定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完整的了解和感悟。大学语文与我们以往在基础学习的有所不同,它更多…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

一个学期一眨眼又过去了,语文课也结课了,突然感叹时间流逝的很快,在大学语文这门课上,我感到了新颖,她的魅力让我讲它的划分从公必课上提升到了兴趣参加的组织活动力。因为喜欢吴老师的课,喜欢吴老师在课堂上激情的讲课,…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

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姓名:普晓明学号:20xx313765语文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是我们的母语。而语文对我们在校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直到现在大学了。可我们对它的学习从未间断并且一直有新的…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说实话做为一个大三的学生我已不会对公共课抱有多大的期待了,很多时候混一下的想法很明显。大学语文没有改变我的这种想法。但,在大学语文的课上我感到了新颖,她的魅力让我将它的划分从公共课提升到…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学习大学语文有感我们从小便开始学习语文,而学习大学语文就相当于学习我们自己的母语。母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有形无形的存在的,是历史流注的民族精神,它孕育着我们每一个人。同时它作为一门基本的课程,是我…

大学语文之学习心得

四大收获大学语文学习心得08老基108243050101阮姣语文在词典里就解释为简单的语言和文学其实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是日常生...

大学语文读老子写心得

大智若水读老子有感老子云上善若水老子认为水性柔弱任顺自然公而无私造福天下处下处卑不争居后水最能体现道的品质即不争之德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人以功成名就志得意满总结之有人以完全落败晚景悲凉总结之每个人都在追求成功的路...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学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学设想写出做为...

有效学习心得体会[1]

有效学习心得体会通过这次的校本研训对我而言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管理方面都有很深的体会总结一下教学方面主要还是立足基础寻求创新保证学生能有效学习毕竟学生接受知识的层面已经大大超过了传统认知下面我来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

学习一年级语文课标心得体会天湖小学吴惠琴要想当好一名任课教师就必须要理解和把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因为它是指导我们备课和上课的标尺假期里又将语文新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解读使我对课标的理解更深刻了一些语文新课程标准指...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