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时间:2024.4.6

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地学疆外综合实习报告

学 院: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专业班级:地理信息系统09-3班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习时间:20xx年6月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概况

1.1 实习时间

20xx年6月17日至20xx年6月28日,历时11天。

1.2 实习地点(路线)

乌鲁木齐→西安→昆明→大理→丽江→攀枝花→成都。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1.3 实习目的

1) 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

2)使我们通过收集第一手资料,使我们对中国西北部、西部、西南部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并了解中国西北部、西部、西南部之间的区域差异,印证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

3)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理解自然地理学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地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为继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组织、指导课外地学小组活动打下必要的地理学基础

4)通过对对实习区域的自然资源、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状况的进一步了解,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了实习地区人地关系的相关问题。

5)使自己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增强热爱地学科学的感情,巩固从事地理专业的思想,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

1.4 实习准备

召开实习动员会,了解野外综合实习目的意义、实习计划、实习线路和主要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纪律、成绩考核等;查询、检索实习沿线和主要实习地区有关实习内容;认真阅读、分析《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指导书》,熟悉实习沿线和主要实习地区实习内容;听相关专题讲座,确定实习报告专论部分选题;借相关实习用具,准备一些野外实习必备的急救药品等。

1.5 实习基本内容及经过(6月17日~6月28日)

17-19日:乌鲁木齐→西安,19日入住西安。主要内容:参观博物馆,雁塔广场。了解西安人文特征。

20日:退房,离开西安。主要内容: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调研,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观察和深入了解当地的自然景观。

20-22日:西安→昆明,直接到达石林公园。主要内容: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含土壤、植被);喀斯特湖泊等。

22-23日:昆明→大理。主要内容:大理古城(规划、建筑、文化)专业调研。

23-26日:大理→丽江,23日到达丽江,住丽江古城。主要内容:丽江古城(规划、建筑、文化)专业调研。问卷调查,头脑风暴。

26日:丽江→攀枝花。主要内容:沿盘山公路,欣赏沿途自然景观,了解云南省与四川省之间景观变化。

26-28日:攀枝花→成都。27日到达成都,入住。主要内容:观察成都市区的建筑布局及商业分布情况。参观青城山和都江堰。了解中国第五大名山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四川山地特征,通过都江堰了解中国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深层次的认识到四川省的水文特征。

1.6 实习方法

1)在进行野外实习前,发放实习报告指导书,并召开实习指导动员会,让学生明白实习的具体任务和预期目标;学生据此准备实习内容;

2)沿途观察并记录实习线路中有价值的地理信息;

3)在实习地点进行实习内容的初步搜集、分析、整理工作;

4)每天根据实习地点的具体情况完成500字以上的实习日记;

5)在主要实习城市召开专业讨论(头脑风暴);

6)学生撰写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

二、实习沿线和实习区地理概况

2.1 陕西省

2.1.1地理位置

陕西省地处中国内陆腹地,地处东经105°29'-111°15',北纬31°42'-39°35'之间。东邻山西、河南,西连甘肃、宁夏,南抵湖北、四川、重庆,北接内蒙,是中国毗邻省市区最多的省份。本省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南部属秦巴山地,中部为号称“八百里秦川”的渭河冲积平原。总体趋势南北高,中间低。主要山脉有秦岭、大巴山、华山等。以秦岭为界,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黄河流经东部省境,渭河为黄河最大支流;并有无定河、泾河、嘉陵江、汉水等河流。

2.1.2地质构造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陕西省由南向北存在着鄂尔多斯地台、渭河地堑、秦岭褶皱带、大巴山过渡

带等四个地质构造单元,构成陕西省的地质构造基础。

鄂尔多斯地台是中朝地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陕北高原位于该地台的东南部。地台基底由前震旦系的变质岩构成,盖层很厚,由震旦纪以来的不同时代的研习组成,无岩浆侵入。盖层中二叠纪以前的岩系主要为海相沉积,二叠纪及其以后的岩系为陆相沉积,表层为第四级的黄土和沙漠。

渭河地堑也称为中断陷盆地,是中朝地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北以北山南侧大断裂与鄂尔多斯地台相接,南以秦岭北坡大断裂与秦岭褶皱带相连。基地构造单元在宝鸡、陇西一带,主要为中生界白垩系岩层,宝鸡以东主要为太古界、元古界的岩系。盖层为第三系的红层、第四系黄土和河流冲积物。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秦岭褶皱带分为三部分:北部最古老的岩层是前震旦系和震旦系的变质岩,上覆巨厚的古生界沉积岩,岩浆活动发育,生成不同时期的花岗岩;中部最古老的岩系是早古生界的变质岩,上覆晚古生界的沉积岩,岩浆活动差,花岗岩很少;南部最古老的岩系是震旦系和寒武系的变质岩,上覆志留系的沉积岩,有花岗岩分布。大巴山过渡带是扬子准地台的次一级构造单元。其凸起地区,基岩外露,主要是前震旦系的变质岩和古生界的岩系;凹陷地区基岩被覆盖,覆盖物为第三系岩层和第四系的松散沉积物。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1.3地貌条件

陕西地势的总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是由深厚黄土层覆盖的陕北高原,一般海拔 800~1300 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 45% ;中部是由河流冲积和黄土沉积为主形成的关中平原,一般海拔 325~8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19% ;南部是主要由变质岩系构成的构造上升运动强烈的陕南山地,一般海拔 1200~2000 米,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 36% 。陕西地貌复杂性不仅从地貌分区上表现出来,即便是在同一地貌区中,地貌类型也是复杂多样的。在黄土区,有塬、梁、峁、沟、石质山地及沟谷地貌之分;在秦巴山地,有低山丘陵、中山、高山及河谷地貌之别。又因组成物质的不同,它们在地貌形态上,也表现着各自

的特点。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1.4水文条件

在河流方面,全省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线和分水岭的秦岭山脉横贯全省东西,秦岭以北为黄河水系,主要有渭河、泾河、洛河、无定河,以南属长江水系,有汉江、丹江、嘉陵江等。全省年径流量为438亿立方米,水力发电蕴藏量达1400多万千瓦。全省地下水资源分布广、补给条件及富水性较好。内流河地区由 300 多个 "海子" 和数十条小河组成,水面近 90km2。海子中最大者为神木县的红碱淖,水面面积 57 。2km2 ,是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泊。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1.5气象气候

气候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北部主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陕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陕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年均气温7~16℃;全年降水量400~1000毫米,自北向南递增。四季分明,分配不均。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较快,秋季降温迅速;干湿季节分明,秋末冬春少雨,夏季初春多雨。陕西从北到南纵跨温带、暖温带、北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年平均气温摄氏8至16度,年平均降水量300-70O毫米,南北差异明显。

2.1.6土壤条件

本区的土壤耕种历史悠久,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水土流失极其严重,除

了在石质山地土戴帽尚残存有林相残败的梢林外,很少保存有天然植被,也很难找到自然条件下发育的土壤剖面,大都遭受了侵蚀活动的影响,残存的黑垆土是不多的。据1979~19xx年土壤普查资料表明,黑垆土仅占陕西黄土高原总面积的3.7%,而广大地区分布的土壤是黄绵土。黄绵土是陕西黄土地区的一个重要土类,分布甚广,面积约8190万亩,占全区土壤总面积的63.9%,在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布在陕北地区的土壤类型,除黄绵土和黑垆土外,尚还有栗钙土、灰钙土、褐土、紫色土、红土、风沙土、新积土、水稻土、潮土、沼泽土、盐土、石质土等。

2.1.7植被分布

陕西省热量和水分自北向南递增,因而植被的群体、个体、类型组成等方面产生了差异和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自北而南依次出现温带草原、暖温带森林草原落叶阔叶林、北亚热带含有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植被。陕南秦巴山地高大雄伟,还出现明显的植被垂直分布的差异。陕西植被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草原、落叶阔叶林、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等三个植被带和六个植被区。即:Ⅰ长城沿线风沙草原区 Ⅱ陕北中部森林草原化森林草原区 Ⅲ陕北南部森林草原区Ⅳ关中落叶阔叶林灌从区Ⅴ秦岭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区Ⅵ陕南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区。其中,草原地带是内蒙鄂尔多斯东部干草原的西延部分,境内气候干燥,沙土广布,植被稀疏,以沙生植物为主。落叶阔叶林地带属于华北落叶阔叶林地带的西段,包括陕北大部和关中地区,地带北部以草原化的森林草原、森林草原为主,地带南部为落叶阔叶林。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地带包括秦岭山区、大巴山地以及其间的河谷盆地,地带北部为针阔叶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中部和南部为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叶阔叶林。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1.8人文地理

西安市是十三朝古都,主城区布局结构优化主城区布局,凸显“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以二环内区域为核心发展成商贸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旅游服务区。为以钟楼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发散,分别为东、西、南、北大街,

呈环状分布。形成以都市圈为核心以关中环线西安段为依托,通过规划建设具有特色的城乡发展模式,带动整个区域系统的协调发展。在城市发展格局上,大西安将以渭河生态为串联,形成“东进、西接、北跨、南融”的发展格局。在规划功能上,形成“一河两带两轴”的规划结构,一河是渭河生态带;两条城市发展轴。在产业布局上,按照大西安空间格局,将主要城区分为泾渭、沣渭、浐灞、中心、南5大板块11个功能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上,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妥善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把西安建设成为山、水、城、田、塬协调共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城市。以南部秦岭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渭河流域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为主体,以山、林、塬为骨架,以风景名胜区、遗址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为重点,以主要河流、交通廊

道沿线绿色通道为脉络,形成城乡一体的生态体系。

另外, 在西安市我们参观了秦皇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秦兵马俑和阳陵汉俑都是写实主义作品,其重视头部塑造,运用适度夸张的手法,绘塑结合,采用群塑的形式,是它们艺术特色相同之处,但二者大小比例不同,夸概括的程度不同,表现手段不同,模塑多少不同,则构成它们艺术特色的差别。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己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給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兵马俑的造型是按各兵种列阵时的情形设计的,既表现了威武之师的形象,突出了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总体特征,又刻划了兵马的神态,突出了兵马俑的个性。这些兵马俑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秦代雕塑家的造型艺术。

19xx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八大奇迹之一”目前已挖掘出3个俑坑。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2.2 云南省

云南省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0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全省土地面积中,山地约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盆地、河谷约占6%,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最高海拔6740米,最抵海拔76.4米。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亚半岛,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云南的地貌有五个特征:一是高原呈波涛状。二是高山峡谷相间。三是全省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分三大阶梯递降。四是断陷盆地星罗棋布。五是山川湖泊纵横。总的来说,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但由于盆地、河谷、丘陵,低山、中山、高山、山原、高原相间分布,各类地貌之间条件差异很大,类型多样复杂。

由于云南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并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共7个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这一现象与云南的纬度和海拔这两个因素密切相关。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和天气系统的不同,全省气温纬向分布规律中常会出现特殊的情况,这种情况反映了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低纬高原,空气干燥而比较稀溥,各地所得太阳光热的多少除随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而增减外,也受云雨的影响。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但由于冬夏两季受不同大气环流的控制和影响,降水量在季节上和地域上的分配是极不均匀的。云南无霜期长。云南的这种气候特点,有利方面是适宜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和发展,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不利方面是干季和雨季过于集中,分布不均,还伴随有洪涝、低温冷冻、冰雹等灾害,会给农业带来危害。

2.2.1 昆明-石林

到达昆明后,主要是对石林公园的喀斯特地貌进行调研,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含土壤、植被)把云南的地貌形态很好的体现出来。

2.2.1.1地质地貌

昆明至石林,沿线分布两个断陷湖盆:阳宗海和汤池,宜良地区处于小江断裂带上。进入石林喀斯特地区,逐渐可以看见裸露的石灰岩(主要为石芽)以及溶蚀洼地,越靠近石林中心地区越典型。

石林地区居扬子江准地台西南隅,区域地质构造为石林倾伏式背斜,构造轴向为15°NE——195°SW,岩层产状平缓,为巨厚层状。平面上发育有一组扭性裂隙,缺乏张性破裂面。出露的地层以占上古生界为主,次为元古界、下古生界和新生界。前者包括泥盆系中统曲靖组、石灰系中统和上统马平群二迭系下统倒石头组、

栖霞组、矛头组灰炭和上统峨眉山玄武岩。后者有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及下第三系、第四系。岩性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砂岩、页岩、砂页岩、玄武岩等。石林景观主要发育在下二迭统矛头组石灰岩中,少数发育于栖霞组石灰岩中。在实习点(24°51′43″N,103°19′50″E),溶蚀残丘、溶蚀洼地十分发育,石芽聚集形成石芽原野。直径小100m的喀斯特溶蚀洼地称为漏斗,大于100m的称为溶蚀洼地;发育良好、规模较大的石芽群称为石林。大石林基座相连,含镁较高、硬度较高,在淋蚀过程中风化较轻。该点主要是小石林,石芽分布很广,周围也分布着许多小型的石林、溶蚀残丘、溶蚀洼地以及漏斗。该点周围岩石多为灰白色或白色,其岩性属于早二迭世晚古生代二迭系下统茅口组灰岩(白云质灰岩),也有栖霞组的;乃古石林因岩石含镁较高,岩石呈黑色。因水平侵蚀与朔源侵蚀以及岩石质地的差异,岩石出现许多裂隙;岩石柱状节理发育明显。岩石多为沉积形成,岩石中含有许多腕足类、蜓科化石,如珊瑚化石、贝壳化石等。由此可以推断出石林地区曾经是一片浅海,约在二亿七千万年以前的早二迭系,当时发育了早二迭系的碳酸盐岩;最上层为矛头组灰岩,这是石林形成的物理基础;早二迭系末地壳均衡抬升,发生了沉积间断,遭到风化剥蚀形成古溶蚀面;晚二迭系时,强烈的地壳运动(东吴运动)和海底火山喷发,这里为峨眉山玄武岩覆盖;以后海水退出,地面遭受风化侵蚀,形成了准平原。第三纪前期,这里陷落成湖盆。喜马拉雅运动后,该地区又被抬升,形成了云南滇东高原面的一个组成部分。

路南石林位于滇东高原内部的滇东喀斯特高原之核心地带,向西分别是滇东断陷湖盆高原区和滇中红色高原区,向东南侧为滇东喀斯特山原区。在中国三大阶梯地势中,路南石林出于第二级阶梯面上。这里正置珠江水系上游,河流侵蚀切割不强烈,高原面接替轻微,丘陵状高原地形保存完好,地面崎岖,但起伏和缓,仅断块山地和一些非碳酸盐岩类(如玄武岩)可构成相对高耸的山体。海拔大多在1700m——1950m之间,仅个别高耸山体在2200M。大石林区海拔在1750左右;乃古石林区海拔在1820左右。石林县境内地势自东北向东南倾斜,主要的山脉有圭山、打羊山、大佛山(又称西山)之间的喀斯特地区。

境内地貌类型主要有高原丘陵、低山、盆地、石林、石芽、溶斗、落水洞、溶洞、湖盆、河谷、峰丛、孤峰等。

2.2.1.2气候与水文

石林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石林地区具有以下气候特征: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如春;昼夜温差大,一天有四季,一雨便成冬;降水年内变化大,干湿季分明;太阳辐射强 ,日照充足,常年的主导风向为西南风,次主导风向为南风;气候类型属于北亚热带:

喀斯特地区地上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落水洞、漏斗较多,地下暗河分布很广。

2.2.1.3植被与土壤

(1)植被概况

石林地区自然植被现在以次生植被占绝大部分。受人为影响较小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植被已所剩无几,没有原生植被。历史上肯定存在过原生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不仅广布于土山,而且也广布于石山,特别是那些有石又有土的石芽山地。

常绿阔叶林经砍烧后出现于石山和土山的灌木林和灌丛,己是次生植被,在石林景区尚有小面积分布,只要对其进行严格保护,数十年甚至数百年后可发展成气

候顶极群落地带性植被——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目前面积较大的次生植被,除农田植被外,主要是幼年的云南松林,偶见华山松林,以及代表荒山荒坡的稀树灌草丛。而云南松林和华山松林多半是人造的,在部分石灰岩山地有的还稀散成疏林状。成熟而高大的天然云南松林,仅见于长湖湖周,面积很小。广布的稀树灌草丛,按当地气候环境,可以通过人工改造,演替发育为云南松林,但因生境严酷,多石少土不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干旱,这一改造过程较为缓慢,不一定能收到良好效果。

现状植被中最能代表石林地区植被特点的是分布于石灰岩山地的(即残存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它也是滇中高原地区石山常绿阔叶林的代表。其优势种和标志种如滇青冈、云南木樨榄、清香木、黄连木、皮哨子、滇合欢、新樟等,具有区域代表性,这是石林地区树种组成中的重要特征。其次是石山灌丛植被,因其受人为干扰时间较长及地表多石少土干早而恢复缓慢,已成为景区内相对稳定的植被型。其种类组成中的铁子、紫花苦参、苦刺花、茶条木、毛叶柿、清香桂、小漆树灰毛木蓝等均有区域上和生态上较好的代表性,都是石山灌丛植被的标志种,都具有小叶、多毛、多刺、具浆汁、有异味等适应石生干旱脆弱生境的耐旱特征。

(2)土壤概况

石林地区位于滇东岩溶高原山原红壤地带。成土的地层、岩性较为多样,但主要是二迭系石灰岩、玄武岩,泥盆系砂页岩,母质类型主要有第三纪以来上述岩性发育形成的红色古风化壳(又称古红土)、洪积、冲积物、湖积物、近代岩石风化残积坡积物等。在当地高原亚热带生物气候等条件的长期综合作用下,发育形成了面积广大的山原红壤和石灰土以及零星的紫色土、水稻土和冲积土等。

2.2.1.4 自然灾害

石林地区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主要是旱灾。近三年石林降水量明显减少,在全球气候异常的背景下,石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质地貌环境,地表径流少、植被覆盖率低等原因,干旱问题更加突出。水资源供给十分紧张,旱情比较严重。

2.1.1.5 自然资源

石林地区由于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壤发育较差土地资源较贫乏,宜耕地较少。矿产资源稀少,而且不宜开采。水资源较少,特别是地表水紧缺。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较一般。石林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有闻名世界的石林风景区,周围还有九乡、阿庐古洞、白龙洞等省级风景名胜区。石林风景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

2.2.2大理古城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源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点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 大理市地处低纬高原型北亚热气候带。大理既有印巴次大陆热带干热气团调节冬令气温,又有洱海对气温和空气湿度的自然调节,季节变化不明显,年温差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寒暑适中,四季如春,具有旅游观光和度假疗养的良好气候条件。大理州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呈羽状遍布全州。 大理土壤有高山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石灰岩土、红壤、紫色土、冲积土、水稻土等10大类。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宏伟,风光优美。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东门称通海,西门称苍山,南门称承恩,北门称安远,南北城门相对,东西城门相错,四隅建角楼,分别为文献楼、五华楼、南北城门楼,四座古楼南北一字排开,巍峨雄壮。大理城总体布局呈棋盘式分布,城内从南至北有五条街,从东到西有八条巷。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由南城门进城,一条直通北门的复兴路,成了繁华的街市,沿街店铺比肩而设,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艺品及珠宝玉石。街巷间一些老宅,也仍可寻昔日风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鸟鸣声声,户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养花种树,已成为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 大理古城的街道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傲雪开放,各种红花绿划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名不虚传。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传统盛会“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苍山脚下举行。

2.2.3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由于地处中国西南横断山区,其气候垂直分布明显,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秋天是丽江最美的季节,秋高气爽的天空、色彩缤纷的树木和花朵,映衬着远处的玉龙雪山令人心旷神怡。小桥流水人家,潺潺溪水从雪山积雪融化而来,如此清澈,清凉。丽江的土壤符合亚热带土壤的特点,为砖红壤,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民族与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结合了汉族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传统,并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本地区的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四方街是丽江古街的代表,位于古城的核心位置,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 在丽江古城建筑最具有特色的是丽江古城纳西族的建筑。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

纳西族建筑

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仓库,朝北的一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此外,纳西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古城地处丽江坝,选址北靠象山、景虹山,西靠狮子山,东西两面开朗辽阔。城内,从象山山麓流出的玉泉水从古城的西北湍流至玉龙桥下,并由此分成西河、中河、东河三条支流,再分成无数股支流穿流于古城内各街巷。利用这种有利的自然条件,古城街道不拘一格的工整而自由布局,主街傍河,小巷临渠,

道路随着水渠的曲直而延伸,房屋就着地势的高低而组合。这些房屋中临街的房子多被辟为铺面,或主人自己经营些小商品,或转租他人经营。长期以来,纳西人形成了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善于学习和吸取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一传统特别对民居建筑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民居特色鲜明、构筑因地制宜、造型朴实生动,装修精美雅致。此外,纳西人在房屋的建筑设计上一直着重考虑抗震性能,并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抗震构造措施。这从19xx年“2.3”地震中,古城民居房墙大量倒塌,但主体框架仍保持完好等情况中可以看到。

2.3四川省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处长江上游,介于东经92°21′~108°12′和北纬26°03′~34°19′之间,东西长1075余公里,南北宽900多公里。东连重庆市,南邻滇、黔,西接西藏,北界青、甘、陕三省。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和青海,居全国第五位。

四川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位于我国大陆地势三大阶梯中的第一级和第二级,即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源的过渡带,高差悬殊,西高东低的特点特别明显。西部为高原、山地、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东部为盆地、丘陵,海拔多在1000~3000米之间。全省大致可分为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两大部分。

东部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16.5万平方公里。盆地四周为邛崃山、岷山、大巴山等山地和贵州山地环绕,重峦叠嶂。盆地中部海拔400~800米,地势微向南倾斜,岷江、沱江、嘉陵江从北部山地向南流入长江。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热,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亚热带植物。西部为川西高原,海拔3000~5000米,山高谷深,高山峡谷间大江如带。山河呈南北走向,有沙鲁里山、大雪山、峨眉山等和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气候高寒,植物呈垂直分布,以针叶林和草地为主。土壤类型主要有紫色土,水稻土和黄壤。四川是我国紫色土最集中的地区,水稻土是四川主要的耕地土壤类型,为此四川人多以水稻为主食。黄壤土地上,自然植被在盆地底部以马尾松林为主,林下铁芒萁等草类繁盛,盆边山地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2.3.1 攀枝花

对丽江古城进行调研完,经盘山公路到达四川省攀枝花。攀枝花市位于四川西南边陲、雅砻江与金沙江汇合处,是四川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市是四川一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宝库,这里有着丰富的矿产、水力和农业资源。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正在建设中的二滩电站,建成投产后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水电站。攀枝花市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适于发展立体农业,粮食作物一年三熟;出产芒果、香蕉、木瓜等热带水果;半山地区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良草场;高山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林木可采伐量达一千七百万立方米。攀枝花市西跨横断山脉,东临大凉山山脉,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攀枝花市境内有大小河流9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49条,按水系可分为金沙江水系和雅砻江水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攀枝花市属以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具有夏季长、温度日变化大,四季不分明,气候干燥、降雨集中,日照多,太阳辐射强,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等特征。

2.3.2 成都市

实习的最后一站就是成都,一路走来历史文化感受了,各种各样的怪石也领略了,不同的自然景观映入脑海中,最后来参观具有“西部之心”美誉的蓉城。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东西宽约166千米,南北长约192千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 面积 12.39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0万。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1000毫米,素有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

成都西部群山或险峻雄奇,或幽雅秀丽。由各种岩石风化后发育而成的山地棕壤,是主要的森林土壤。山地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带,垂直分布比较明显,森林树种异常丰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从而使该地区形成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除了重要的林业价值以外,更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旅游价值。成都中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海拔在450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720米之间,相对高差一般不超过20米,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便于引水自流灌溉。岷江、沱江及其支流从上游地区带来大量砾石、泥沙沉积成为深厚的冲积层,形成冲积土。几千年来,在劳动人民的长期耕作下,成都平原的表层土壤发育成肥沃的水稻土,而且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两千多年来,由于都江堰水利系统的兴建,成都平原上河网交错,灌渠密布,水旱从人,成为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阡陌田畴之间,一个个农家院落被绿树翠竹层层环抱,形成了成都平原特有的竹林院落景观。成都东部,是低矮的龙泉山和四川盆地中部丘陵的西缘,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由紫色砂岩、泥岩组成,这些较为松软的岩石风化以后形成肥沃的紫色土。龙泉山植被多遭破坏,水土流失较严重,现仅分布着一些次生的青掆林、马尾松林和经济林木。丘陵区谷地宽阔平坦,丘坡梯田层叠,冲田相连。金堂县云合乡河谷低处海拔仅387米,是全市的最低点。

2.3.2.1青城山

来到成都,参观了中国第五大名山,青城山。

青城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属道教名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称“丈人山”,东距成都市68公里,处于都江堰水利工程西南10公里处。主峰老霄顶海拔1600米。在四川名山中与剑门之险、峨嵋之秀、夔门之雄齐名,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名山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于20xx年同都江堰共同作为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xx年汶川地震中青城山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现有大殿三重,分别奉祀道教名人和诸神,殿内柱上的394字的对联,被赞为“青城一绝”。天然图画坊位于龙居山牌坊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阁,建于清光绪(公元1875~19xx年)年间。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到此仿佛置身画中,故将其称为“天然图画”。

这些建筑充分体现了道家追求自然的思想,一般采用按中轴线对称展开的传统手法,并依据地形地貌,巧妙地构建各种建筑。建筑装饰上也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

长寿和升仙的思想。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的道教哲学思想,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青城山因其的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道教建筑而成为天下名山,自古就是游览胜地和隐居修练之处,文人墨客们留下了的珍贵“墨宝”,为这座名山增添了丰富的人文景观。特别是为数众多的楹联,不但赞美了青城山的美丽,还颂扬了道教思想、道教经典,表达出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由衷的敬意,以及对国家兴衰、民生荣辱的关注。

2.3.2.2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李冰主持创建的都江堰,利用当地的地貌形态、地形与地质类型正确处理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等主体工程的关系,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使其相互依赖,功能互补,巧妙配合,浑然一体,形成布局合理的系统工程,联合发挥分流分沙、泄洪排沙、引水疏沙的重要作用,使其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深淘滩,低作堰”是都江堰工程治理的原则。都江堰的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充分发挥水体自调、避高就下、弯道环流特性,“乘势利导、因时制宜”,正确处理悬江岷江与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统一在一大工程体系中,变水害为水利。

野外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都江堰水利工程简图

总体来讲,都江堰是当今世界年代久远、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它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它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

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青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青城山地质地貌上以“丹岩沟谷,赤壁陡崖”为特征,植被茂密,气候适宜,林木葱翠,古观藏趣。龙溪自然保护区位于都江堰渠首工程北侧,其地形从726米逐步抬升,最高峰光光山海拔4582米,形成鲜明的植物带谱。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是国宝大熊猫重要分布地之一。 青城山--都江堰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缘,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结合部,也是中国西部两大地形阶梯的转折点,是两大植物区系的交汇区。保护区内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为生物的形成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青城山是邓崃山脉的前山带,龙门山脉西南延伸部分,光光山海拔4582米,都江堰宝瓶口海拔726米,相对高差悬殊,大起大落,形成一系列断裂褶皱的山峰,千姿百态,幽深莫测。青城山集道教文化、古建筑文化、青城武功、青城易学、青城丹法于一山之中,是中国道教名山。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中的"第五大洞宝仙九室之天",山内有全国最集中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始于晋,盛于唐,体现了中国西南民俗民风的特色,与公元1416年历建武当山道教官赢建筑群有历不同,武当山体现的是宫廷建筑特色,青城山的道教建筑群自然、古老和悠久,体现出浓郁的中国西南地方特色和民族习俗。青城山道教自创建至今,宗派繁衍,久盛不衰,香火未断。

三、实习区依托自然、人文资源在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3.1 人口

本次实习路线是针对中国西北部、西部、西南部等地区,经上述对相关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分析与调研,可知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3.2.西部地区资源优势

3.2.1矿产资源

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矿产、土地、水、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开发潜力很大,这是西部形成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有利条件。 首先西部具有显著的矿产资源优势,虽然部分矿产资源的开发成本较高,但是矿业开发已经成为西部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塔里木、黄河中游、柴达木、东天山北祁连、西南三江、秦岭中西段、攀西黔中、四川盆地、红水河右江、西藏“一江两河”十大矿产资源集中区。攀枝花、六盘水、金昌、克拉玛依等城市已经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心,促进了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此外,西部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以往地质勘查程度较低,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3.2.2土地资源

同时,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西部不仅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而且拥有较高的人均耕地面积和绝大部分草原面积。耕地后备资源总量大,未利用土地占全国的80%。西部草地面积占全国的62%,西南部生物资源非常丰富,特色农牧业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但是,西部土地资源的质量与东部和中部

地区有较大差异。总体上看西部地区山地面积比例高,没有大规模种植粮食的优势。西南和西北在自然条件上也存在差异,西南地区有充足的雨水、多气候带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原自然气候条件。因此,西部地区适合发展适应本地土地资源和自然条件的特色农业。西部的部分地区也有生产粮食的优势,如四川和陕西汉中地区等。

3.2.3水能资源

由于我国地貌类型由西向东呈三级阶梯状,而且西部地下水天然可采资源丰富,水资源占全国的80%以上,其中西南地区占全国的70%。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而西北地区缺水。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西南地区丰富的水资源是西南地区的宝贵财富,为工农业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了必要条件。西北地区缺水的现状越来越成为制约西北经济发展的瓶颈,西北部分地区缺水十分严重,甚至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存。

3.2.4旅游资源

西部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具有资源类型全面、特色与垄断性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从自然资源看,西部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72%,地势从世界屋脊下落到低海拔平原,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貌包括几乎所有的类型,动植物资源丰富多彩类型完整。世界闻名的景观包括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浩如烟海的大漠戈壁、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此起彼伏的广阔牧场、雄伟壮阔的祁连冰川、波涛汹涌的九曲黄河、山水洞林石一体的喀斯特地貌、秀丽壮观的长江三峡等等。从人文资源看,西部是多民族居住区,也是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举世闻名的人文景观包括世界奇迹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石窟文化艺术宝藏、万里长城遗址、华夏远古文明轩辕黄帝陵、古丝绸之路、古文明城市遗迹、元谋人遗址、以及数不胜数的宗教文化场所等等。

总之,西部地域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多样,气候差别明显,动植物种类千变万化,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绚丽多姿、富有魅力,中华民族与其他民族通商交融的历史悠久璀璨,传统文化积淀深厚,形成了极具开发价值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目前既存在着旅游业落后、旅游资源大量闲置的问题,也面临着经营粗放、保护不力甚至人为破坏的威胁。

四、 实习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人力资本

西部地区总体上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的人力资本差距、知识和技术差距。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不足,突出表现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4.2基础设施

西部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一是通信设施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中部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二是交通设施的密度稀,通达深度差,公路网等级低。总体上,西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硬环境尚不完善。就例如现在流行的网上购物,多少网店均是中国新疆、西藏等地不免邮,这减少了产品之间的交易,并且增大了成本。

4.3 生态环境

西部生态环境不仅对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西部是中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是国土的腹地和屏障。但是西部的生态状况令人堪忧:生态普遍脆弱,总体生态状况在恶化;城市环境污染严重,污染治理水平低;西部生态和环境问题严重,对中国整体生

态环境构成威胁。现在中国对西部地区进行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西部的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实习总结与感想

十一天的野外实习结束了,本次实习沿线是从中国西北部乌鲁木齐-兰州-西安-昆明-大理-丽江-攀枝花-成都,到达中国西南部。一路走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随着纬度的不同发生着变化。

首先,具有纬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组成大致沿纬线方向延展,并按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变化。沿纬度方向从暖温带到达亚热带,气候,土壤,植被都有着明显不同。在新疆甘肃等地全年干燥少雨。植物极其稀少,仅有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速生植物。土壤中几乎没有腐殖质,按母质性质称为石质土、粘土和沙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很贫乏.在陕西省,气候以秦岭为界,南北差异显著:南部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北部主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陕北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陕南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主要为黄绵土和黑垆土。植被类型自北而南可以划分为草原、落叶阔叶林、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在云南与四川省,气候常年湿润,土壤腐殖质严重,为红壤和紫色土。植被分布多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河流较多。符合地域分异规律中的纬度地带性。

其次,路经途中多为山地和高原,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自然景观也发生着明显变化。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在一定高度,水分也逐渐增多。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化为落叶阔叶林,高山草甸。印证了课堂中学习的知识。

在实习过程中,每到一地区,用GPS来获取地理信息,并通过相关调查收集 地图数据,包括空间数据,反映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和属性数据,反映事物的其他信息。建立地理信息模型,将地图数据转化为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分别来表示当地的区域的面积和区域的范围。利用Arcgis软件处理数据,将反映出实习点的地理信息,清晰显示出实习区域的空间差异,并可进行查询!

本次实习总体来讲比较顺利,实习过程中同学们分工考查、协作处理,学有所得、劳有所获,对自然地理学基本原理与方法有了一次全面、深刻的认知,掌握了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同时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科学研究素养,达到了预期的实习目的。当然,在本次实习中,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比如:有些同学没有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对西南地区蚊虫叮咬没有做好预防而导致部分同学皮肤过敏、这些都是在以后的实习工作中应尽量避免的。

最后也谢谢带队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同学们之间的帮助,我想这次的实习将是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经历,不仅让我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外出的欣赏了中国的大好河山。体会到什么是患难见真情,什么才是幸福,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将给我带来力量和鼓舞。

更多相关推荐: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系别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对峨眉山玄武岩柱状节理的认识一实习地点峨眉山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如图12图1龙门硐地质剖面保护点图2玄武岩柱状节理出露处二实习时间20xx...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实习报告

邵阳学院自然地理野外短途实习实习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实习时间20xx年4月11日20xx年4月24日实习地点和主要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A中国岩溶地质博物馆B桂林园林植物园C桂林漓江月亮山阳朔一线D象...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尧山地区地然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第一部分序言一实习区域概况1地理位置石人山地区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尧山境内地处伏牛山东段东坡11211E11217E3317N3345N南临南召县西北连嵩...

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报告

重庆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实习报告曹洪生20xx063145土地资源管理一班目录一报告主题3二实习目的3三实习时间3四实习人员4五实习路线4六实习区域概况4一观音峡地质构造二云门镇紫色土三涞滩古镇...

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学实习报告1实习的目的要求和时间安排11目的自然地理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门既有理论深度同时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实习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概述本次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活动是在20xx20xx学年大二地理课程的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等课程学习完成后于20xx71020xx714在陈智文老师和张立峰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09级地...

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杭州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姓名钟普平学号0807070131时间20xx82120xx827地点浙江省杭州市指导老师贾玉莲老师胡启武老师廖富强老师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9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王晓娟李国荣申振强实习时间实习目的实习情况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学习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野外观察和分别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独立思考等科学素质体验野外生活训练对野外工作的适应能力加深...

植被—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植被12345

桐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13

前言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人合作的能力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3掌握植物的辨认方法了解植物生活习性4培养我们实事求...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学院水电学院专业班级11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姓名学号地质实习报告目录1前言12实习区概括23地层44岩石65地质构造86岩浆作用107河流地质作用128矿产资源129结束语131一前言1实习时间本次实...

自然地理实习报告1

桂林理工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课程设计名称自然地理实习系部地球科学学院专业班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姓名李品贤学号31101021410指导教师李仁成韦家善蔡湘文实习时间1719周20xx年6月11日29日自然地...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