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地质学实习报告内容

时间:2024.4.8

资 源 环 境 学 院

土地资源管理与地籍测绘专业

 

       地质学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地点:温江金马河、都江堰、映秀镇、都江堰樱花河

实习线路:金马河→都江堰城区→映秀镇→都江堰樱花河

实习时间:20##年12月28日

指导老师:A 

班级:1    姓名:2     学号:3

            

目   录

                           第一部分    绪论      

     一、实习环节-----------------------------------------------------------------------------------3

        (一)实习综述

        (二)实习路线

        (三)实习工具

     二、实习情况-----------------------------------------------------------------------------------4

     三、实习目的及任务----------------------------------------------------------------------- --4

     四、实习安排-----------------------------------------------------------------------------------4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一、实习主要地点的基本情况--------------------------------------------------------------5

        (一)成都平原概述   

        (二)金马河基本情况

        (三)都江堰基本情况

        (四)映秀镇基本情况

     二、实习中观察到的地质、地貌-----------------------------------------------------------9

        (一)温江地段金马河

        (二)都江堰城区及都江堰樱花河

        (三)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 

三、实习中3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概述-----------------------------------------------------------13

        (一)温江土地利用及建议

        (二)都江堰土地利用及建议

        (三)映秀镇土地利用建议

*四、用所学分析自己家乡土地利用情况------------------------------------------------------14

        *(一)重庆地区地质地貌概述

        *(二)重庆市合川区地质地貌

        *(三)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第三部分    实习感想

     一、实习前期感想----------------------------------------------------------------------------- 15

     二、实习中期感想----------------------------------------------------------------------------- 15

     三、实习后期感想----------------------------------------------------------------------------- 15

                                 绪论

一、实习环节

(一)实习综述:

    本次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将课本和实验室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实验观察充分应用于分析实习地区实际地质地貌。实习大的地点在成都,实习中主要观察了河流地貌中的阶地、河漫滩、阶坡等,映秀山区的区域特征、地震中的遗址,还进入都江堰市区感受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整个实习中由两位地质学老师讲解实习地区的概况,两位老师都是点到为止,引导同学们去思考、下来查阅资料,主动分析地区的地质地貌,并引导同学们结合到自己所学专业区看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的合理度。整个实习过程完成顺利。实习后期要求所有同学书写自己的实习报告,字数要求6000字以上。

(二)实习路线:

金马河→都江堰城区→映秀镇→都江堰樱花河。实习观察中的温江地段金马河靠近金马河大桥,桥段附近正在修建、运输一些沙石。观察中的金马河特点宽、浅、弯。

以下两幅图片是金马河汛期(图1)与旱区(图2)

图1

图1来源:http://www.zh5000.com/GJDL/jhht/2006/jhht-0075.htm

图2

(三)实习工具:速测箱(1:3的稀盐酸)、锤子···

 

 

二、实习情况 

实习时间:20##年12月28日

实习地点:成都市温江区、都江堰区、映秀镇

参加人员:指导教师3名与土地资源管理与测绘专业学生

三、实习目的及任务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实习工作方法,跟着指导教师的思考方式,理解实习中遇到的具体现象。地质学野外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同学们对地质地貌的观察能力,为后继的专业课打下基础(尤其是土壤学)。

具体内容:1,对温江段金马河的岩石有个了解,主要有沉积岩、岩浆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集合体。2,进入都江堰地区,要求对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学习了解。观察实习点4(都江堰樱花河)的河流地貌、猪背岭、土地利用情况。3,到映秀镇观察地质地貌,认识明显地质灾害区的地质情况。认识断裂构造,解释农村的带神话色彩的说法。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的概念。4,认识外动力地质作用,如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的风化程度;认识地下水(尤其是吴老师在映秀镇讲解时提到的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地下水地质作用、地下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5,认识洪积物、冲积物、堆积物、坡积物,并能加以区分。借助几类物质分析地质地貌。

四、实习安排

由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出发,来到实习点1(金马河)。在金马河大桥附近先由同学对实习点的地质地貌有个大的了解,然后由吴老师对金马河进行讲解。着重讲到地区的河流地貌、土壤的颜色(灰色为主)、河中矿物等。郑老师补充讲解温土地利用大致状况(栽植花卉为主)。

留下思考:根据温江的土地利用、雅安利用情况,思考接下来将要实习的地点土地该如何合理利用。

同学自主实习观察时间30分钟,利用实习工具对实习点的岩石采样分析。如下是我在实习中采集的部分岩石样本(图3)与实习点的岩石特征照片(图4)。

         

            图3                                     图4

                         第二部分    实习内容

一、实习主要地点的基本情况 

(一)成都平原概述:扇形倾斜的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形呈扇形和平原地面倾斜特大,为两大特点。它的面积,如以扇形主要平原计算,只有6000平方公里。但是由于它也是山前拗陷带的山足平原性质,并且是联合7个扇形平原组成,故面积特大,海拔平均为600米。主扇以灌县为顶点,由暴流性河川岷江冲积所成。副扇为沱江冲积所成。因此,扇形地势较一般河岸平原为陡。地面斜度达4‰(灌县海拔750米至成都海拔520米计)。平原的组成物质基底是红色岩系,其上为更新世砾石层、近代河相卵石层和土层。在盆地边缘区则有阶地存在,高出平原面10~50米不等。由早更新世雅安砾石层和上盖红土所成。并且有黄土层覆盖。全部第四纪地层厚为100~300米。反映为第四纪以来断陷盆地中沉积所成。整个平原的地形面因此可以分成三层。即平原面上还有两级,一为比高10~15米的雅安砾石层和其红土所组成的阶地面;二是成都黏上(即黄土层)层所组成的,比高达50米的台地面,反映在更新世初期大量洪水冲积的砾石层后,还有一期中更新世黏土层堆积。这两层均被晚更新世以来的岷江洪流冲蚀,并堆积出目前的扇形冲积平原,它南北长达200公里,宽40~70公里。扇形平原多在河流出山口处形成,计主要有岷江、湔江、石亭江、绵远河、西河、斜江、南江等扇形平原联合。由于扇形平原以河床卵石为主要沉积物,故坡度较小,沙泥堆积层较薄,是为成都平原结构特色之一。因此,成都城市建设和农村水利建设,常常要和卵石层打交道。这个在实习地点都江堰樱花河一带尤为明显。

成都平原这个断陷盆地,自第四纪以来持续下沉,接受岷江、沱江、石亭江及其支流从上游带来的大量冰水物质与流水冲洪积物质的充填,后又经过河流的不断堆积与浸蚀,进一步改变了平原面貌。从宏观形态来看,县境地貌均为平原,就成因而论,为浸蚀堆积型。其中根据各自不同特征,又分为冰水堆积扇状平原(或二级阶地)、一级阶地和河漫滩。一级阶地及河漫滩均以内迭嵌入形式,镶在冰水堆积扇状平原内,顺河延展。

在成都平原岷江上游的冲洪积扇及往下的一级阶地和河漫滩堆积物,均属全新统地层。一级阶地阶面比高2到4米,堆积物上部为黑灰色粉砂土--砂土,结构松散。河漫滩堆积物为砂砾卵石层,分布于江安河岸,厚10到15米,金马河、杨柳河亦均有分布。

该层广布于平原,部分出露地表,形若二级阶地,大部分被冲洪积砂砾卵石层掩埋,一般厚25至30米,最厚可达40余米。由下至上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为褐黄、黄褐色弱风化含泥砂砾石层。砾石成分以花岗岩为主,次有石英砂岩、砂岩等,磨圆度较好,有一定分选,砾径一般5至20厘米,间夹40到50厘米,漂砾。沉积岩多被风化,锤击易碎,黏土砂粒充填其间,或于层中形成透镜体。局部泥钙质或铁锰质富集,具铁质胶结。 

第二层为黄棕、褐黄、灰黄色粉砂质黏土--黏质粉砂土--砂层,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长石、云母,常见长石被风化呈白色细粒,粒径由下往上逐渐变小,黏粒增加。据分析,下部砂粒占40.5%至68%,黏粒15%至27.5%;上部砂粒占20%至29%,粉粒36%至38%,黏粒33.5%至44%。顶部粉砂质粘土常有铁锰质浸染,其间夹泥炭层透镜体,泥炭碳化程度较低。 

按堆积物的结构特征,堆积层序列可分四层:

第一层为绛红、紫红、黄棕等杂色粘土泥砾层。该层深埋于平原区凹槽底部,黏土中时有网纹结构发育,砾石大小混杂,一般砾径5至20厘米,大的达20到40厘米,砾石成分复杂,以花岗岩、砂岩、石英岩为主,风化剧烈,有些可手捏成粉。 

第二层地表未见出露,据物探资料揭示,在广汉--成都一线以西,什邡灵杰--彭县一线以东(温江县位于两线之间)的平原下部广泛存在着厚1.06至41米的一套青灰色--灰褐色含泥砂砾石层,有时夹淤泥,多见植物碎屑。砾石成分除花岗岩、石英岩外,尚见较多的喷土岩及硅质岩类,层中时夹淤泥及炭化植物碎屑、乌木,其分布局限于平原深槽之内。

第三层在平原腹部,为一套黄棕、黄褐色强风化含砂泥砾层,分布广泛,深埋在25到29米以下。砾石成分复杂,以花岗岩、石英岩为主,砂岩、变质岩次之。其分选差,大小混杂,砾径一般5至20厘米,大的达30到50厘米。砾石风化严重,砾间充填砂质粘土,并多被泥皮包裹。

第四层在第三层上,局部出露一层黄褐色、红褐色、棕黄色粉砂质黏土及泥砾石,厚0-10米。

备注:

1文献参考http://06676.com/Thread/view/id-27509 及成都《地方志》

2文献参考四川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大队197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和《1∶2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水文地质图》灌县幅、邛崃幅资料,以及1976年1月四川省地质局一0一地质队在永兴公社的钻孔资料

     

(二)金马河基本情况

     金马河洪水的主要危害有三:一是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二是遇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冲毁主要灌溉渠道的取水口,洪水进入灌溉渠道。近期使灌溉渠道沿线发生洪涝灾害,淹没村庄、农田、庄稼,远期则可能影响灌溉渠道的取水,造成洪水后灌溉缺水,形成旱灾。三是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沿线有重点防洪堤段、险工险段等。

岷江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使河床抬高,经洪水冲刷。金马河: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

岷江:发源于四川松潘江境内,出岷山山区后流经成都平原,再经乐山和犍为,到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11千米,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53亿,年径流量953亿立方米。岷江在四川乐山市的凌云山下有大渡河汇入,大渡河从源头到乐山的长度达1048千米,流域面积为9万平方千米。如果以大渡河为岷江的源头,则岷江的长度达1023千米。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在古代的水利上有着重要地位。战国晚期据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修建都江堰,目前已成为1000万以上的特大型灌水区。

岷江地质地貌:晚新生代以来发育岷山构造带内部的岷江水系流域盆地,无论是流域盆地内的新生代沉积记录,还是其流域地貌所呈现的典型特征,都深刻指示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新构造活动。

备注:

参考文献:中国水源与可持续发展(M)/王浩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部分岷江简介来源来源:http://www.zh5000.com/GJDL/jhht/2006/jhht-0075.htm

(三)都江堰基本情况

都江堰市因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全市幅员面积1207.7 平方公,现辖19 个乡镇和2 个产业开发区,总人口63 万,其中城市人口23 万。

都江堰市是天府之国—四川境内的一颗明珠。境内青山绵亘、河渠纵横、沃野千。都江堰市跻身首届最佳中国魅城市、中国最佳游城市、全国

史文化名城、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国家级生态市,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奖"、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好范奖"。2000 ,青城山—都江堰成功入《世界文化遗产名》,2006 以“大熊猫栖息地生态走”组成部分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市政府系统及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通过ISO14001 环境管体系认证。此外,2007 青城山-都江堰景区还获得首批国家AAAAA 级游景区殊荣。都江堰是旅游圣地,其旅游业发达。尤其是都江堰的历史悠久。

       

(四)映秀镇基本情况

龙门山断裂与龙泉山断裂成都四周的四川盆地是属于扬子克拉通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克拉通是稳定的,但在适当的条件下稳定的克拉通也会重新活化,变得不稳定。龙门山断裂带内有三条主干断层:西边一条叫龙门山后山断裂,沿汶川—茂县一线;东边一条叫龙门山山前主边界断裂,沿安县—都江堰—天全一线;中间那条叫龙门山主中心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这次5.12主震发源于主中央断裂,沿映秀—北川一线。从区域上说,四川地块的岩石圈根极其稳定(深约200千米),自晚侏罗纪(一亿六千万年)以来始终深深地扎根于地球的深部,犹如“地轴”和磐石,坚强地抵抗着青藏高原向东挤压,迫使向东流动的地壳物质沿高原东缘推积,并向四川地块超覆,形成宽大的南北向挤压构造带(东经105-110°),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中部南北向地震带。龙门山断裂带是这个地震带最东缘的逆冲断层带(图3)。继20##年11月昆仑山8.1级地震后,汶川地震的发生表明青藏高原挤压应力的集中区已经由北部转向东部,沿龙门山的北川-映秀断裂带的东北方向约300千米长的地带释放。

隐伏断层在四川盆地沉积岩中扩展生长一般都首选在那些软弱岩层中通过,例如,泥页岩、蒸发岩和煤系地层等,这些岩石的剪切强度低,不易造成应力高度集中而产生大地震。当断层不得不剪断强岩层(如砂岩、白云岩)向上斜爬时就可能形成5.5-6.5级中强地震。虽然四川盆地内部不能孕育特大地震,但四川盆地内上述三条断裂带附近人口稠密、工业发达虽然四川盆地地势平缓,伴随中等地震,不会有大面积地震次生灾难如泥石流和滑坡产生,但是四川盆地内建筑物大多建在第四纪松散或半固结的沉积物上,极震区里地震波的剧烈摇摆会使这些含水的沉积迅速液化,造成惨重的房屋倒塌。图列说明:

图5

图6

备注:

文献参考: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加拿大蒙特利尔综合工学院地质学教授刘宝珺,在科普文章《四川盆地失去地震屏蔽后怎么办?》的补充。

地质模型图片来源:《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络版5月15日的文章。

二、实习中观察到的地质、地貌

(一)温江地段金马河:实习1(金马河大桥) 在实习地点观察金马河河流地貌(见图1、图2),观察金马河它有几个显著地特点:宽、浅、微弯。下面我根据自己观察金马河画出的金马河截面示意图加以分析说明。如图:图7

金马河属河流地貌,金马河典型特点:宽、浅、弯。可推测金马河为青年河。金马河中的岩石属江河卵石,质地坚硬,硬度约4~7度之间,大小不一,表皮光滑润泽,河中岩石磨圆度比较高(插图1);石色有红、绿、黑、灰、白等,主要以灰色为主。另外,在河中能够看到一些棱角分明的岩石,推其主要原因:修建桥梁、开挖河道,使部分冰碛物出露。棱角分明的岩石为冰碛物。

仔细观察岩石:大部分岩石中含有大量石英(插图2)

    

插图1                                 插图2

    

  

(二)都江堰城区及都江堰樱花河

   

图8

 

图9

如图9,都江堰左边是金马河。金马河:沙洲遍布,汉壕分流众多,滩沱相间,河道弯曲,主流左右摆动,流向不定,断面横流加剧,成为宽、浅、弯的游荡性河流。部分河段,床身较高,堤岸低矮,通道狭窄,排水不畅,洪水期对沿江城镇、灌溉渠系、农田造成严重威胁。金马河是成都市及四川省的防洪重点。不过都江堰防洪治理具有渊源的历史,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积累上千年的经验而修建成的。这对后人学习洪水治理提供了模板。图10是地质学实习的最后一站,主要观察:明显的河流阶地特征。下图我自己根据实际画的樱花河截面图:

图10

图10与图11结合分析阶地特征。阶地实际上就是古老的河谷底部,所以它的组成物一般为明显的二元结构。阶地面向现在的河床及河流下游微微倾斜。此外由于山边洪积物及坡积物堆积的影响,使阶地近山一侧常常不平整,至于前线部分则多遭受侵蚀而降低。

阶地是河流两岸最常见的地形,由于地势平坦,灌输与航运便利,它经常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很多城镇、农村与交通线都建设在近河的阶地上。

阶地的形成:1,地壳相对稳定时期,河流这时主要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一个比较平坦的地面,它可以是河漫滩,有时也可以是侵蚀平面。2,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时期,河流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使河漫滩或侵蚀平面上升,以至高出最大洪水水位以上,这样就形成了河流阶地。

阶地类型有3大类,我们在实习中观察的为堆积阶地。根据实习观察,我发现我们实习所站的地点为一“人”字型,且路面、坡面有大量的鹅卵石。堆积阶地也叫冲积阶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尤其是平原河谷中较为常见。堆积阶地形成过程,首先是河流侧向侵蚀,展宽谷底,同时形成较厚的河流冲积层,塑造出宽广的河漫滩,然后河流强烈下切,形成阶地,但河流下切的深度,一般不超过冲积层的厚度,因此阶地全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

(三)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漩口中学)

实习中拍摄图片:

   

漩口中学遗址

映秀镇地貌图片:(右图来自谷洪彪,NE)

 

汶川MS8.0 地震中位于四川汶川映秀附近(北纬31.015°,东经103.365°)。震中映秀镇地处四川阿坝州汶川县南部,位于国道213 线和省303 线交汇处,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前往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旅游地的必经之路。全镇幅员面积115.12 km ,人口近l 万人,辖9 个行政村,31 个村民小组[1]。此次地震映秀镇烈度达到XI 度,造成5 462 人死亡,3 712人受伤,5 443 人受灾;同时造成大量房屋的损毁,也造成了25 公里输电线路的损坏及2 000多亩农田的破坏。①

实习中见到的映秀镇新面貌,映秀镇房屋都建于一级阶地上。当地地域面积狭窄,四面环山,房屋建筑、农业耕地面积少。这样的话当地建房最好选于离山较远的,离河较远的一级阶地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开山体滑坡、洪流的隐患。

 图11

①      文字、图片参考:于晓辉等,汶川地震映秀镇地质条件与地表破裂特征调查(J),防灾科技学院报,2009(3)

三、实习中3个地区的土地利用概述

(一)温江土地利用及建议

温江土地利用情况:温江位于成都市中心区正西16公里处,距双流国际机场18公里,全区幅员面积277平方公里,辖6镇4街办,总人口32.67万,温江是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的发祥地。

在规划方面,温江区按照“旧城改造全面收尾、新城开发全面启动”的要求,温江区大力推进城市经营和建设管理。在非城市房屋建地中,温江的土地主要用于栽植花卉。沿温江绿道可看到大量花卉培植基地。温江地区交通方便,培植花卉、蔬菜可以供成都市、成都市温江区消费。所以温江培养种植经济作物是合理有效的。但鉴于温江城区规划,有不合理之处。如:文化路一边集聚着大型服装商场、电器商场和商品房,另一边却是旧楼,体现了地区土地利用的不合理,规划不具有整体性,影响土地集约利用。

(二)都江堰土地利用及建议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2005调查结果显示,农用土地面积为97842.25公顷,占土地总面的80.97%;建设用地占11.25%;其他土地面积占用7.51%。园林4561.09公顷,占4.66%;其他农用地4674.52公顷,占4.78%。

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都江堰市未利用地面积为7019.72公顷,占全市土地利用总面积的5.81%,且主要分布在虹口和龙池两个乡镇,其中可开垦、复垦的未利用地面积更少,耕地后备资源接近枯竭。2:,全市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深度不够,实施的方式单一,缺乏保证新开发耕地质量的有力措施。1996年全市农村居民用地为7822.23公顷,人均用地212.8平方米。几年来,依据现行规划对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整理,并结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使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减少了417.80公顷,但其人均用地仍达到169.7平方米,农村居民点人均建设占地面积依然过大。3,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都江堰市耕地面积减少较快,土地后备资源较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都江堰市耕地面积已由1996年的30979.8公顷减少至20##年的29673.45公顷,减少了1306.35公顷,平均每年减少145.15公顷。20##年都江堰市人均耕地面积为0.0493公顷。4,土地利用效益提高不明显。

根据实习观察沿途及都江堰樱花河段土地利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沿途观察中,公路两旁的土地没有利用起来。种植粮食会受到汽车尾气、公路灰尘的影响。所以导致大量土地没用被利用起来。鉴于此,可以再路旁栽植树木,阻挡灰尘、减缓汽车尾气的排放。公路附近的土地种植收成将得到明显提高。2,樱花河段一带,河流地质地貌明显。整个地区地貌曾有巨大的变化。浅层土壤中都有大量的鹅卵石,这对当地土地利用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一级阶地、居民建房前种植一些水果树。一级阶地之上,可以进行农业种植。注意:不要将房屋建设在一级阶地上,以防洪水袭击。

(三)映秀镇土地利用建议

实习当天观察到映秀镇四面环山,几乎没有土地进行农作物栽植。当地居民在山坡上进行种植,注意山体滑坡的情况发生。山区土壤层薄,建议运输土地到本地,进行农业耕地改造。

*四、用所学分析自己家乡土地利用情况

(一)重庆地区地质地貌概述地质构造基础
 1.川中褶带  
     川中褶带处于华蓥山深大断裂以西地区,包括荣昌、大足、潼南及永川、铜梁、合川的西部。川东褶带其基底为刚硬结晶岩体,因受古构造长期隆起抵挡和华蓥山深大断裂的限制,在向西南的挤压下,成生龙女寺。潼南半环状褶皱带及合川。大足北东向褶皱构造群。其总的特征为:盖层构造褶皱微弱,岩层倾角在10--30之间;盖层褶皱卷入的深度浅,一般至三迭系、二迭系地层就逐渐消失;构造线方向多变,且多为短轴背斜、鼻状背斜组成边环旋纽构造;地表物质为一套塑脆性互层构造侏罗系红层,被侵蚀、剥蚀后常成为方山或锥状丘陵。
2.川东褶带  
    川东褶带位于华蓥山深大断裂以东,金佛山——七曜山断裂西北的重庆中部地区。包括重庆主城区、江津、永川、璧山、渝北、垫江、梁平、丰都、涪陵等全部;开县、云阳、奉节的南部;巫山、万州、石柱、武隆、南川、万盛的西部或西北部。该带在印支运动形成华蓥山隆起的基础上,燕山期仍受东南的西部两侧板块夹持,产生顺时针的水平扭压条件下开始褶皱,喜山期定型成北北东向并向西南撒开,南部转向近南北向,北部转为近东西向的“S”型隔档式褶皱带。其主要特征为:基底为弱性或无磁性的变质岩系构成。
3.川东南陷褶带  
    川东南陷褶带位于金佛山 ——七曜山深大断裂的东南部,其范围包括万盛、南川、武隆、石柱、巫山的部分地区;彭水、黔江、酉阳、秀山的全境。该带为古生代显著坳陷,中生代相对隆起,燕山期成生的褶皱带。其特征为:背斜构造宽缓的箱状褶皱,轴部常伴生纵向压性断裂和次一级鼻状构造,主要有七曜山、郁山、筲箕滩、天馆、咸丰、桐麻岭、钟灵等10余条背斜;向斜构造多为狭长展布其间,相间平行排列,组成典型隔槽式构造体系。构造线多呈北东向伸展,北部巫山县境内与川东褶皱带复合,制约着山脊线的伸延。背斜发育成山体宽缓,山脊受岩性控制;向斜则发育细长,顶面平缓台地或台状山地,海拔一般高于背斜山地,组成地形倒置地貌景观。
4.大巴山弧形断褶带  
    该带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属城口、巫溪、巫山、奉节、开县管辖,由北大巴山断裂带及南大巴山弧形褶皱带组成。其特此征为:大巴山弧形断褶带属印支期,后经燕山期、喜山期向南逆冲推覆,形成现今构造体系。地层由北部的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向南逐渐由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地层构成

(二)重庆市合川区地质地貌

合川:川中褶带处于华蓥山深大断裂。川东褶带其基底为刚硬结晶岩体,因受古构造长期隆起抵挡和华蓥山深大断裂的限制,在向西南的挤压下,成生龙女寺。潼南半环状褶皱带及合川。大足北东向褶皱构造群。其总的特征为:盖层构造褶皱微弱,岩层倾角在10--30之间;盖层褶皱卷入的深度浅,一般至三迭系、二迭系地层就逐渐消失;构造线方向多变,且多为短轴背斜、鼻状背斜组成边环旋纽构造;地表物质为一套塑脆性互层构造侏罗系红层,被侵蚀、剥蚀后常成为方山或锥状丘陵。

我所在地主要为河流地貌,嘉陵江为青年河,河道弯曲,卵石磨圆度较高。在河道两岸,凹岸主要受侵蚀作用,形成陡岸。凸岸的河漫滩面积大,建有开采建材的点。

(三)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情况分析

    合川区土地利用就嘉陵江中游土地开发利用讲,合川部分城区建设在一级阶地上。近几年洪水淹没严重。合川沿江修建的镇,也有类似情况。但随河流常年侵蚀,河床有所加深,河道有所加宽,合川以上地区在洪水来临之际无大的灾害。

    去年在合川区云门街道办有建高楼,高楼选址为原镇上的垃圾堆填倒处,且在河的凹岸。我觉得这样的建设不合理,原因是建筑地质本身不够稳定。河岸若受流水常年侵蚀将逼近高楼。所以高楼实际应加固河提岸,在河水未淹没河岸之前。

                       第三部分    实习感想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我们的实践教学课程,它使我们平时学到的地质学理论知识有了带到户外的机会。野外实习期间,带队实习的两位老师用他们精炼的语言讲述了实习点的具体地质地貌。吴老师旁征博引,语言句句凝练使用,话语中暗含了好多同学们所不知道但又模糊明白的知识点。这很大的激发起了我查阅资料、拓展课本与户外老师讲解知识的原动力。后来,郑老师的讲解补充了吴老师所没有讲到的知识。如:引导同学们根据当地地质结构思考当地的居民在土地运用上是否合理?这些土地利用实际的例子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发(温江区主要栽植花卉,雅安的竹林种植实例)?将来我们在面临此类问题上如何去进行土地规划?郑老师的这一些列问题,引导我向家乡土地利用的状况联想,我更在心里默想着土地规划整理的重要性,做好土地规划利用、我现在所要努力的方向等。

    地质学实习前期:总结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册书写及测量学实习报告册书写经验,本次实习前,我提前查阅的实习地点的资料,作为班长又作为地质学课学习委员我主动提醒班上的所有同学在实习前查阅将要实习的地点的一些人文地质资料。这样同学们才能将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

地质学实习时:实习中实际遇到的的问题。最初我通知班上同学早起早到,结果同学们都压着时间赶到校门口集合。这让我感到尴尬。我觉得地质学野外实习作为一门课程,我们应该具备高度的积极性。野外实习是将课本理论知识与课外实际地质地貌观察相结合的有效平台。地质学野外实习我学会了将课本的知识运用到宏观世界当中。并学会自己解释一些带有“神”的色彩的说法。地质学实习当天下午,来到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观察漩口中学遗址,顿时我想到了20##年5月12日的悲惨画面。那时,低头默哀。过后,我在想为什么这儿要发生如此大地质灾害呢?这些原因我在实习感想前作了说明。

地质学实习后期:书写实习报告册首先要理好思路,就像前期写地质学论文一样,我拟定了本次要写作的提纲,事先收集了写作实习报告册的材料。后期我进行实习报告书写迅速而顺畅。

最后,我要感谢郑老师与吴老师给我们的野外讲课,我获益匪浅!


第二篇:地质学实习报告_完全版


八月十九日吃完中饭之后,顶着如火的骄阳,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即将开往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基地的长途客车。一路上,大家有的热烈的讨论接下来的实习,有的由于前一晚太兴奋没有睡好觉在稳稳行驶的客车上闭目养神。经过气势宏伟的三峡大坝,走过白云缭绕的大山,在惊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同学们都暗自在心里对这一次的实习又增添了一丝期待。

这一次的实习,从十九号晚上到达开始,直到二十七号早晨离开实习基地才告一段落。真正的实习历时六天,在这六天里同学们跟随老师参观了兰陵溪、九畹溪、泗溪、链子崖、银杏沱、泗溪外等几处岩层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饱览湖光山色的同时,我们更是增长了自己对于岩层、地质等方面的了解,所以这一次的实习,大家的收获不可谓不大。下面我将以每一天的行走路线为主线,阐述这些天我在地质学上一些小小的收获。

第一天~兰陵溪

首先我们来到了334省道7公里以西300米处,在这里,我们需要观察黄陵岩体、崆岭群岩体以及在此处的两种岩体之间的接触关系。

黄陵岩体为灰白色、黑云母、中粒、角闪斜长花岗岩,包含石英、黑云母、长石等成分。至于这几种成分的辨认就需要知道它们的特征:石英为油脂光泽的浅色物质,黑云母有金属光泽,角闪石为暗色柱状物质,长石无油脂光泽。

花岗岩是一种岩浆在地表以下凝却形成的火成岩,主要成分是长石和石英。因为花岗岩是深成岩,常能形成发育良好、肉眼可辨的矿物颗粒,因而得名。花岗岩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

崆岭群变质岩为灰色片麻岩,形成于约30亿年前,被称为是大地岩石之母,含有长石、云母等物质,属于混合岩,为片状结构,含有因为高温高压而形成的小型褶皱。 片麻岩是一种变质岩,而且变质程度深,具有片麻状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有鳞片粒状变晶,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组成。片麻岩主要包括三种类型:黑云斜长片麻岩、二长花岗片麻岩和A型花岗质片麻 29亿年历史的片麻岩,地球化学判别结果表明它们的原岩均为火成岩。不同类型片麻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各不相同,反映它们的原岩具有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

地层侵入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通常分为两种类型:①整合接触。简称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没有发生过长时期沉积中断或地层缺失,即

地层是连续的。②不整合接触。简称不整合。上、下地层之间有过长时期沉积中断,出现地层缺失,即地层是不连续的。在此处,片麻岩先于花岗岩形成,而由于地壳运动造成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片麻岩,并在其中形成了花岗岩。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334省道80公里处以西100米观察崆岭群变质岩的构造情况。地质构造是指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可分为褶皱和断裂两种,断裂情况又可以分为断层(有错位)和列隙(无错位)两种。而崆岭群变质岩为断层地质构造,形成以平移为主,有混合流动的现象。平移断层处有小型的褶皱,断裂处有断层角粒石。

此处的剖面图草图如下:

最后,我们到达了332省道82公里处以西800米处,这里是变质岩结束,沉积岩开始的地方,后者是20亿年前左右形成的震旦系沉积岩。在这里我们有如下几个任务:

1、观察崆岭群变质岩与震旦系沉积岩的分界线;

2、识别莲沱组与南沱组的分界线;

3、观察莲沱组与南沱组的不整合接触;

4、观察陡山沱组;

5、观察座椅褶皱现象;

不整合接触为地质学名词,沉积岩岩层接触关系的一类,与整合接触相对。有时简称不整合,由于地壳运动,往往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根据两套岩层中间的不整合面上下岩层的产状及其所反映的地壳运动过程,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岩层平行,而以岩层缺失区别于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斜交不整合)。无论是平行不整合还是角度不整合,都常具有以下共

同特点: ①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侵蚀面上往往有底砾岩、古风化壳等。②有明显的岩层缺失现象,代表长期间断。③不整合面上下的岩性、古生物等有显著的差异。 而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莲沱组为紫红色、中厚层、长石石英砂岩,南沱组为灰绿色冰?泥岩(且为保水状态),两者的关系为角度不整合关系,即岩石的性质与角度均不同,而陡山沱组的主要成分为白云岩。

九曲垴桥头为莲沱组与南沱组交界处,交界处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层:

第一层:薄层状白云质灰岩夹杂泥岩;

第二层:钙质页岩;

第三层:白云质灰岩;

第四层:泥灰岩夹杂少量页岩;

第五层:白云质灰岩(含少量的碳);

第六层:碳质页岩;

第七层:白云质灰岩(含少量的碳);

第二天~九畹溪

第二天的行程从334省道84公里处开始,这一次我们要经过好几个景点来观察沉积岩的形成顺序,路线是:莲沱组~南沱组~陡山沱组~灯影组~闫家河组~水井沱组~石牌组~天河板组~石龙洞组~覃家庙组。

下面将论述这几组岩体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陡山沱组,又被简称为“二白二黑”。“一白”是指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即座椅褶皱,厚约8米);“一黑“是指灰黑色中薄层含碳质的白云岩和深褐色的含碳质的泥岩、页岩(厚约89米);”二白“是指灰白色厚层的白云岩夹杂薄层、透镜状的硅质条带(厚约60米);”二黑“是指黑色碳质页岩、硅质页岩夹杂硅质岩和白云岩透镜体(厚约44米)。

陡山沱组层间的滑动褶皱草图如下:

灯影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白云岩,中部为黑色薄层状沥青紫灰岩夹杂碎石条带,下部亦为灰白色厚层白云岩。

闫家河组厚约54米,跨越震旦纪和寒武纪,大致上可以分为两部分组成:下部为深灰黑色薄层白云岩,上部为黑色的含碳质的灰岩夹杂黑色页岩。

闫家河组与水井沱组交界处的地堑草图如下:

地堑是指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多指大﹑中型的构造﹐大者延长可达数百公里。地堑常成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其边界可以是平直的﹐但更常见的是折线状边界﹐一般由多条高角度正断层联合而成。仅在一侧为断层所限的断陷﹐称为半地堑或箕状构造。

水井沱组厚约57米,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为黑色薄层碳质页岩,中部为黑色碳质页岩和粉沙质页岩,上部为黑色的含碳质的灰岩夹杂黑色页岩。

石牌组是由深灰色薄层粉沙质页岩夹杂饵状灰泥岩以及条带状泥岩几部分混合组成。

天河板组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深灰色薄层条带状灰泥岩,其厚度大约为90米。同时,这组岩体的特点也十分明显:首先,灰色页岩和泥岩互层;另外,在此岩体中含有一定量的化石。

石龙洞组,厚度在36米到86米之间,下部为灰白色中厚层夹薄层细晶白云岩,上部为灰白色厚层白云岩夹杂灰色风暴角砾岩。

石龙洞组与覃家庙组分界线草图:

至于覃家庙组则是由薄层状白云岩和薄层状泥质白云岩混合组成而且在岩体中有波痕和干裂。

第三天~泗溪

这一天,我们从泗溪日月坪130电杆处出发,沿途观察震旦纪崆岭群莲沱组沉积岩的分层状况。这一组岩体大致可以分为八层:

第一层:灰紫色中厚层砾岩、花岗岩(存在角度不整合);

第二层:中厚层含砾粗砂岩(原来是沉积于深海中的);

第三层:中厚层粗砂岩(不含砾);

第四层:粉砂岩及紫红色砾岩覆层(这是因为沉积环境不一样而形成的); 第五层:中厚层粗砂岩;

第六层:砂岩和粉砂岩覆层,含灰色凝灰岩;

第七层:中厚层砂岩夹杂泥岩;

第八层:青灰色砂岩;

接下来,在泗溪边上,老师向我们讲述了有关于河谷地貌的知识。

河谷地貌是河谷形态及河谷内各种地貌类型的总称。河谷即河水所流经的线状延伸的凹地,由河水侵蚀冲刷而成。

河谷的形态组成:河谷主要包括谷坡和谷底两部分。谷坡是河谷两侧的斜坡,常有河流阶地发育。谷底比较平坦,由河床和河漫滩组成。谷坡与谷底的交界处称为坡麓,谷坡上缘与高地面交界处称为谷肩或谷缘。

河谷的形成和发展:河谷是河流作用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有 3个途径:①下蚀作用加深河谷。河谷形成的最初阶段,水流侵蚀相对高起的地方,侵蚀下来的物质堆积在低洼地区,这两种作用不断地进行,使谷底愈来愈低平。②旁蚀作用促进谷坡剥蚀后退,使河谷拓宽。谷坡苞蚀后退的过程包括坡面上的片蚀作用、沟壑侵蚀作用、

块体崩落运动以及支流的旁蚀作用等。③溯源侵蚀使河谷向上延伸,加长河谷;陆地抬升或海面下降使河流下蚀作用加强,延长河谷终端,加长河谷。这样不断的侵蚀作用就使得河流不断的带走泥沙,从而形成不同的地貌。

河川的上游一般以砾石为主,中游以粗沙最为常见,而下游则以细沙为主。另外上游易形成“V型”谷,下游易形成“U型”谷。由于地球的自转作用以及地磁的影响,河流并不是如我们肉眼所见的那样顺流直下,而是螺旋式的向前流动。这样导致了河流对两岸的作用不均匀,日积月累河流两岸会形成凹岸和凸岸,更有甚者会导致河流改道。而人们利用了这种自然现象,将码头建在凹岸处,避免了船舶在岸边搁浅的麻烦。

最后,在溪水边观察岩石时,老师教给了我们地质罗盘测量岩石产状的方法。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如图)

岩层倾向测量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真倾向线)在水平面上投影的方位。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指向岩层向下倾斜的方向,以南端短棱靠着岩层层面,当圆形水准器气泡居中时,读指北针所指度数即所求。

岩层倾角测量 :岩层倾角是指层面与假想水平面间的最大夹角,称真倾角。真倾角可沿层面真倾斜线测量求得,若沿其他倾斜线测得的倾角均较真倾角小,称为视倾角。测量时将罗盘侧立,使罗盘长边紧靠层面,并用右手中指拨动底盘外之活动扳手,同时沿层面移动罗盘,当管状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测斜指针所指最大度数即岩层的真倾角。若测斜器是悬锤式的罗盘,方法与上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右手中指按着底盘外的按纽,悬锤则自由摆动,当达最大值时松开中指,悬锤固定所指的读数即岩层的真倾角。

地质学实习报告完全版

岩层走向:在测出岩层的倾向之后,通常岩层的走向不需要再测量,因为岩层的走向与岩层倾向之间相差了90度。所以不需要再多加测量。

第四天~链子崖

这一天我们来到了链子崖处的国家地质公园,在游览崇山峻岭之前,老师现为我们讲述了有关于滑坡的知识。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主要组成要素:

滑坡体一指滑坡的整个滑动部分,简称滑体;

滑坡壁一指滑坡体后缘与不动的山体脱离开后,暴露在外面的形似壁状的分界面; 滑动面一指滑坡体沿下伏不动的岩、土体下滑的分界面,简称滑面;

滑动带一指平行滑动面受揉皱及剪切的破碎地带,简称滑带;

滑坡床一指滑坡体滑动时所依附的下伏不动的岩、土体,简称滑床;

滑坡舌一指滑坡前缘形如舌状的凸出部分,简称滑舌;

滑坡台阶一指滑坡体滑动时,由于各种岩、土体滑动速度差异,在滑坡体表面形成台阶状的错落台阶;

滑坡周界一指滑坡体和周围不动的岩、土体在平面上的分界线;

滑坡洼地—指滑动时滑坡体与滑坡壁间拉开,形成的沟槽或中间低四周高的封闭洼地;

滑坡鼓丘一指滑坡体前缘因受阻力而隆起的小丘;

滑坡裂缝一指滑坡活动时在滑体及其边缘所产生的一系列裂缝。位于滑坡体上(后)部多呈弧形展布者称拉张裂缝;位于滑体中部两侧,滑动体与不滑动体分界处者称剪切裂缝;剪切裂缝两侧又常伴有羽毛状排列的裂缝,称羽状裂缝;滑坡体前部因滑动受阻而隆起形成的张裂缝,称鼓张裂缝;位于滑坡体中前部,尤其在滑舌部位呈放射状展布者,称扇状裂缝。

以上滑坡诸要素只有在发育完全的新生滑坡才同时具备,并非任一滑坡都具有。 产生滑坡的主要条件:

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第一个条件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岩土类型: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

(2)地质构造条件: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可能向下滑动的条件。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 (3)地形地貌条件: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一般江、河、湖(水库)、海、沟的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活动,在滑坡形成中起着主要作用。

就第二个条件而言,在现今地壳运动的地区和人类工程活动的频繁地区是滑坡多发区,外界因素和作用,可以使产生滑坡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从而诱发滑坡。主要的诱发因素有:地震、降雨和融雪、地表水的冲刷、浸泡、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部堆载、爆破、水库蓄

(泄)水、矿山开采等都可诱发滑坡,还有如海啸、风暴潮、冻融等作用也可诱发滑坡。

新滩滑坡示意图草图:

第五天~银杏沱

这天我们先来到了湖景天成旁的采石场,进行对此处太平溪岩体的观察。

太平溪岩体为黄陵岩基的组成部分,是以变质岩为基底核心,岩浆岩为盖层的谷地台。

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

岩浆岩主要有侵入和喷出两种产出情况。侵入在地壳一定深度上的岩浆经缓慢冷却而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侵入岩固结成岩需要的时间很长;岩浆喷出或者溢流

到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喷出岩。喷出岩由于岩浆温度急剧降低,固结成岩时间相对较短。

结晶颗粒的组成成分以及岩石的命名:岩石以颜色、粒度及其所含的主要、次要矿物成分的顺序来命名。微粒是指直径在0.2mm以下的颗粒结构,细粒是指直径在0.2mm~2mm之间的颗粒结构,中粒是指直径在2mm~5mm之间的颗粒结构,粗粒是指直径在5mm~1cm之间的颗粒结构,至于伟晶则是指直径大于1cm的颗粒结构。

常见岩浆岩构造类型:

(一)侵入岩的构造

1.块状构造(均一构造)

2.斑杂状构造(不均一构造)

3.条带状构造

4.面理、线理构造

5.球状构造:矿物围绕某一中心呈同心层状或放射状生长成球体。

(二)喷出岩构造

1.气孔构造杏仁构造

2.流动构造:流纹构造,绳状构造等。

3.柱状节理构造

4.枕状构造

太平溪岩体粒度为深灰色中粗粒,名为黑云角闪英云闪长岩,主要成分为50%斜长石,30%石英,10%角闪石和10%的黑云母。

为岩脉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板状岩体,横切岩层,与层理斜交,属于不整合侵入体的一种。岩脉的宽度一般为几十厘米至数十米,长度可由数十米至数千米,个别大的可达几十公里以上。依据成分、形态、产状及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可分为简单岩脉、复杂岩脉、岩脉群及环状岩脉等。有人将直立或近直立的板状岩体称为岩墙,而将与层理斜交,形状较不规则的板状岩体称为岩脉。

而在此处的岩体中,有两条清晰可辨的岩脉,一条是由钾长石、云母、石英组成的肉红色的细晶花岗岩脉,另一条是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的辉绿色的辉绿岩脉。关于辉绿岩脉的形成,是斜长石先结晶,形成格架结构,辉石后形成,在其中填充,称

为辉绿结构(结晶的形成与熔点的高低有关)。岩脉的形成往往先后不一,后形成的岩脉会把先形成的截断。下图为此岩体中的岩脉剖面图:

侵入接触是指岩浆上升侵入于围岩之中,经冷凝后形成的火成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其特征是围绕侵入体的周围岩石,有一热变质接触带;岩体边缘有冷凝带,结晶比较细,称为冷凝边,岩体中有围岩的捕虏体,岩体的原生流面构造及原生层面节理与围岩的接触面是一致的,同时还有小型岩枝穿插于围岩之中。这种接触反映岩体的侵入晚于围岩的形成。

土壤的形成过程:(1)风化作用:分为冷热作用、水作用、植物作用等;(2)土壤化:土壤有机化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银杏沱滚装码头对面的采石场,观察到了由长石、石英和云母构成的伟晶花岗岩脉和由长石、石英、云母和角闪石构成的伟晶闪长岩脉。并绘制了两条岩脉相互截断的草图,草图如下:

第六天~泗溪

转眼为期六天的实习就到了尽头,这一天老师并没有让我们学习额外的知识,而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在丛林密布、山清水秀、怪石嶙峋的泗溪公园中一边游玩,一边观察路边的岩石,将这几天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老师一边指着某一块石头对着同学们耐心解释什么,以便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同学们一边走走停停,兴奋的讨论些什么,一边拿着某一块岩石看得出神,一副十分融洽的样子。

以下是公园中的景色图片:

(上方左图为瀑布和瀑布下潭水的景观,右图为清冽湍急的溪水中的圆石)

地质学实习报告完全版

地质学实习报告完全版

(上图左图为公园中的吊桥,右图为公园入口处隐在一片郁葱中的写有“泗溪”二字的标志石)

地质学实习报告完全版

地质学实习报告完全版

更多相关推荐:
我的优秀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范文系部名称专业应用电子年级2班级2姓名温泉学号20xx04130290实践单位XXX有限公司实践报告正文一实践目的介绍实践的目的意义实践单位或部门的概况及发展情况实践要求等内容这部分内容通常以前言或引...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优秀获奖作品

大学生暑假实验报告20xx1231级:27号班学号:姓名:袁宏铭又是一年暑假,大学生活已经匆匆过了一半,是时候该想想步入社会该作何打算.所以今年暑假便想提前体验一下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感受.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

大学生优秀实习报告

大学生实习报告姓名专业实习名称实习类型实习形式实习地点指导教师前言通过此次生产实习让我对本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加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教学实践环节也了解了一些基本的专业技术通过这次在猪场一周的实习我们学到了很多...

大学生实习报告优秀范文

信息技术系实习工作报告专业计算机姓名xxx班级网络xx班实习单位xxxxxx有限公司实习岗位网络营销实习时间20xx720xx12企业指导老师xxx学校指导老师xxx毕业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及岗位xxxxxxx有限...

优秀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作者严艳纯习报告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班级09级广告二班姓名严艳纯学号09691282331实习报告目录一实习的基本概况二实习感受一成绩与收获二问题与不足三对策与建议四实习小结作者严艳纯2实习报告一实...

大四毕业优秀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学院外国语学院专业日语年级4姓名学号09100304103620xx年1月

认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框架)

南京邮电大学优秀范文举例企业管理认识实习报告优秀范文键入文字曹林和曹ta妹键入文字南京邮电大学优秀范文举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班级1010学号20xx20xx31010学生姓名曹林导师姓名曹妹实习学期2...

房地产实习报告(优秀)

实习报告上海欣卓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三年的大学生活就结束了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

湘潭电机集团股份公司实习报告(优秀)

湘潭实习报告20xx7220xx79学院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基地湘潭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专业自动化班级班学号姓名1目录前言自动化专业认识实习大纲24第一章中南大学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和条例58第二章第三章第四...

服装生产优秀实习报告

1服装厂生产实习之行的目的到服装厂一线去实习可以将在学校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并最终加以运用可以亲身体验团队合作观点和劳动观点的重要性可以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为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到服装厂生产一线学习...

“优秀学子母校行”活动实践报告

优秀学子母校行社会实践活动报告数学与统计学院12级统计学专业陈鹏一活动背景为弘扬感恩爱校精神树立学校发展师生收益招生宣传人人有责的意识吸引更多优秀学生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同时也让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深入社会在交流...

优秀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优秀学生实习报告范文gt走出校园的门槛实习的时间已经有快一个月了时间虽然不长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在思想上仿佛已经经历了很多次反复的琢磨修正和重新定位每天都要面对无尽的各类票据签章等等每一张票据盖什么章该怎么写都...

优秀实习报告(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