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时间:2024.4.20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课题研究时间:20xx年9月---20xx年7月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对原“教学大纲”中关于语文课外读物的具体篇目作了很大的改动,而且对不同阶段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较大的增加。就是说,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明确“入宪”了,抓好课外阅读是国家教育教学的要求。“热爱读书,每天阅读,养成习惯,坚持终身”是我们在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提出的核心目标。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

(2) 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3) 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

(4)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

(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校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由此可见让小学生从小课外阅读的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运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课外阅读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通过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为开展本项研究提出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为孩子储存自己的童年精神营养,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

1、把握时机,刻不容缓:抓住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从一年级开始尽可能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2、博览群书,广泛涉取:博览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博览使儿童获得广阔的知识背景,就有助于新信息的融合和重组,有效提高他们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难易不序,持之以恒:课外阅读没有循序渐进之说。儿童正是语言学习的最好时机,接受能力极强,效率高。孩子也能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只要能做到持之以恒,书自会“越读越薄”,这是读书的最高理想。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

1.掌握方法,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2.优化语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4.重视积累,读思结合,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五、研究方法和对象

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形成经验理论。

对象:课题研究对象:我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7.9-2008.7)——营造读书氛围,让课外阅读弥漫学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

1.健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添置新图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形成学校阅读特色,创建“校园书香”文化。

2.建立有效的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交流机制,鼓励流通共享,丰富图书资源。

3.举办 “阅读伴我成长” 校园第一届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4.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二)第二阶段(2008.9-2009.7)——整合阅读资源,让课外阅读浸润学生生命的每一段

时间

1.将语文课时进行重新分配,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在时间上保证学生的阅读,教师要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2.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以阅读为主体的阅读节活动。

3.举办校园以“让读书成为习惯”为主题的第二届读书节活动,展示学生读书阶段成果。

(三)第三阶段(2009.9-2010.7)——完善阅读体系,让课外阅读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1.举办校园第三届以“我读书,我快乐”为主题的读书节活动,展示课题实验成果。

2.总结实验经验,汇总并推广实验成果。

七、课题研究人员

组 长:黄烨

副组长:吕海丽 陈惠华

组 员:全校语文科任教师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通过近三年时间的研究,取得以下成果:

(一)探索学生课外阅读行之有效的方法。

方法1、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爱读书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课余时间,我们的老师常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向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读书的,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方法 2、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并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做到课内外结合,以一带十,相互促进,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狱中联欢》后,向学生推荐阅读《红岩》;学了《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学完《丑小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松鼠的尾巴》后,可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啄木鸟、猴子、狗、燕子、壁虎等更多动物尾巴的用处。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再拘囿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与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

方法3、开展活动激发兴趣。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它为正在进行课外阅读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台,既可以让收获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吸引还没有投入阅读活动的同学。学校每年举办一次校园读书节,读书节上,各年级的活动精彩纷呈,如低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中高年级进行赛诗会、朗诵会、故事会、演讲赛、读书报告等。其次,学校还注意根据主题阅读活动进行阶段性成果展示:手抄小报评比、读书心得展出、读书笔记评比展览、优秀读书笔记广播等,阅读交流活动的有效开展,把全校的阅读氛围进一步推向高潮,吸引了更多同学投身阅读活动。

方法4、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书要静下心来读,这是读书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如何把学生带进书本,让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陶醉在书的精髓中,创设良好阅读氛围至关重要。学校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如中午学生到校在班级阅读20—30分钟时间,每周安排学生进阅览室进行一节课阅读。

方法5、读书还要勤于动笔,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不仅要求写好读后感觉,还要求能写出书评。我们安排了每周一节阅读课,由语文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指

导,辅导学生作好阅读笔记。一段时间下来,学生养成了较好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实施课外阅读策略

1、学法指导策略: 每周开设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如:选读法、浏览法、精读法、摘读法等等,引导学生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强化国学教育,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初步掌握读书的方法。

2、资源共享策略:学校着力做好图书室和班级图书角装备建设工作,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安排学生每两周到图书馆借书阅览一次,每周向班级图书角借书一至二次,教师每学期向学生提供不少于5本的必读书目,为学生增加了精神食粮。

3、美文诵读策略:要求学生遇到一些好诗文做到熟读于心,熟记得多,将来就能灵活运用,也将成为学生一生的智慧财富。

(三)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模式。

指导学法→ 选择书籍→ 师生共读→以读促写→分享成果

(四)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五)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获动,促进全面发展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三年多来,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来,我校中高年级有多位学生的习作海南省《青少年写作》杂志上发表;今年7月我校组织中高年级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暨“迎奥运,促和谐”读书有奖征文活动,我校的欧阳丽娜获得了二等奖,王梦婷、唐椰妮获得三等奖,还有六位学生获得优秀奖;我校因而获得优秀组织奖等。

英国哲学家留卡儿说:“读一本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学校将课外阅读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结合起来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成长的出现的问题,开展诸如诚信、善行、感恩、礼仪、宽容等专项读书活动,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

九、研究后的思考

看到学校课外阅读活动有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倍感欣慰,我们将会把研究成果很好地运用于实践中,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深深感到: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还是一个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的理性思考还不够,意识、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当今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课外阅读课程资源,不断为学生建构更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也是要进一步探讨的重要问题,我们将继续不断地探索下去。


第二篇:中池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中池小学语文微型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报告目录清单: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课题界定

三、课题研究的原则(理论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五、课题研究内容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与步骤

八、课题研究成果

九、本次课题研究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

【内容摘要】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设计的课堂提问从问题的适当、适度、适量性、趣味性、层次性、可及性、目的性,从文章的题眼处、、关键内容上进行设问,使语文课堂的提问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教师课堂提问水平的提高,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提问能力的提高,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思维,最终达到智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有效提问 转变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现状

当前,我校全面开展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改革,为了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针对以往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往的课堂提问存在诸多的弊端,严重制约了学生高效的学习。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教学满堂灌的形式,课堂提问没有实效性,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问题过难,学生不能很好掌控,无法回答;(2)提的问题毫无价值,如“是不是?”“对不对呀?”经常在课堂中出现,提这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毫无效果,不如不问;(3)提的问题过多,也没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老师不停地问,学生不停地答,表面看似课堂气氛活跃,实际上并没有很好地思考问题,掌握知识,导致脱离文本内容。这种过于形式,盲目地提问,必然导致课堂效率不高,也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提问势在必行,所提问题必须能抓住课文内容,体现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使课堂高效。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具有决定性作用。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而且能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使师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问提得好,就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有效地突破重难点,自然课堂效率就高。因此,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决定教师教学的质量水平。

二、课题界定

《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的目标和内容,进行针对性、启发性的提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意识,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中国传统中“启发式”的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孔子还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堂教学论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

3、多样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储备要丰富多彩,问题的设计要多种多样,并讲究层次和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能有机会自主地选择,决定学习的最有利时机、内容和学习方式。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课题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全面认识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及遵循的原则,探索掌握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全面促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改革的成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育人目标

通过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研究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与他人的合作能力。

3、科研目标

这项研究分三个层面:一是策略研究,即整合原则研究,为深入的微观研究提供宏观调控理论;二是定性研究,即理念、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关系研究,即教师、教材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此项研究是该课题研究的基础,教师明白了这些,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能为教师在实践中摸索任务型教学理念的落实与课程资源整合的方法提供理论和思想上的准备;三是操作层面的研究,即在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体验性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方法研究,此研究是课题研究的核心,目的是把体验性任务型教学理念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程式化,摸索出一整套整合策略。这一核心内容研究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根据课程确定“任务链”或根据“任务链”补白教材,即教学目标中如何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的研究;二是课程教学中影响任务型教学理念落实的相关因素研究,即教学过程中体现任务型教学理念的方法措施研究。

五、研究内容

1、教师上课前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设计。

2、各年级教师课堂阅读教学研究,课堂提问能否突破重难点,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3、课后反思,教师的提问是否具有针对性,启发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4、教师的教学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

六、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1、叙事行动研究法。叙事行动研究法,分为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即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边计划、边行动、边改进。具体模式:“计划←反省←观察←行动←计划”。叙事研究多关注教育“质”的研究,只得定性的结论。把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结合起来,进行叙事的行动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

2、调查法。制定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结论。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操作过程中,通过对实验过程的调查,发现问题,研究对策,在研究中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3、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有专题性经验总结和一般性经验总结两种。专题性经验总结是指对某个问题作比较深人、全面的分析总结,以揭示其规律,使自己和他人都能从中获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则是对实践活动作一般化的总结。如,一年教学工作总结与教育教学论文。

4、文献资料法。搜集有关课题方面的资料,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的学习研究,确立课题的理论支撑,加强理论指导,使教师得到理论的提高,有经验借鉴。

5、个案研究法。选择个案,跟踪调查分析,了解研究方向及成效。

七、课题研究的阶段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 11月—20xx年12月)

①学习课题相关资料,深入领会课题内容;做好课题申报和方案设计工作。 ②因地制宜,组织参加本课题的各备课组进行讨论本方案,以便对它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案,让方案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③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实验年级,选定各年级的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以便跟踪记录成绩变化。

④开展研究人员的培训活动。通过网上资料查寻和学习、请专家讲课以及参加课题组学习活动等方式进行。

2、实施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①将研究内容进行分工,并落实到每位参与教师与年级中;

②写出本课题的实施计划。20xx年11月第二个星期天,我们课题小组全体成员充分地讨论了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

③按本课题研究方案的要求有序地开展研究;

④在研究中注意资料、数据多方收集和整理,每次研究活动均有详细的记载; ⑤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及时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经验总结会,获取一手的以论文为主的研究资料;通过公开课和示范课探讨课堂教学模式。这样,及时总结,每次活动都有效地为下一步工作进行正确地决策打好实践和理论基础。

3、结题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1月)

第三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1月为结题阶段。根据实验研究的计划和方案,我们成功地完成了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目标。①本阶段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汇总,从中总结出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研究内容得到落实,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恰当,研究的成果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在分析、研究中,我们利用事实和数据作依据,写出不少的教学案例和教学反思,也写出了不少可供借鉴的论文成果,这些都在不同的评比活动中获奖或者在不同的刊物上发表。

八、课题研究成果

(一)理论研究成果:

1、组内教师能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积极学习有效教学理论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有效提问的方法、技巧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从而有效地改变了以往问题多而乱、无层次、无针对性、“满堂灌”的提问方式。课堂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做到了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的学生的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老师的引导下,很好地将提问与教学达到相辅相成的教学层面,做到导入新课,问必简单有效;引领探究,问求开放有度;巩固深化,问需促思有方;总结延伸,问要全面有序。正因为这些教学行为的改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以较大程度提高,学习更加积极、主动,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学生的成绩也随之上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2、课题论文成果显著。在课题研究中,我们语文组共有8篇论文获得县级奖项:苏善华老师的《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获县级一等奖;宋兴侠老师的《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获县级一等奖;张歆老师的《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提问初探》获县级一等奖;牛少林老师的《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获县级一等奖;兰云老师的《有效课堂 有效提问》获县级二等奖;刘家凤的《用有效性提问支撑语文课堂》获县级二等奖;陈超老师的《浅谈语文课堂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获县级二等奖;刘伟雁老师的《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升语文课堂中的语言魅力》获县级二等奖。

(二)实践研究成果:

1、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语文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

提问技巧。

①精读课文的提问。在精读课文上,教师要根据课后习题和文本内容精心出好思考题,以小见大,循序渐进,引领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如宋兴侠老师在教学《桃花心木》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时,就重点地提出了以下问题:1、种树人的种树方法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我”产生了哪些疑问,种树人是怎样回答的?2、种树人的一番话蕴含着怎样的道理?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接着让学生有步骤地自主学习,积极思考,然后再在全班内汇报交流。问题不多,难易适度,重点突出,感觉课堂效果非常不错。可见这样的提问有效地突破了课文的重难点,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也使学生从文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感悟到了人生哲理。所以课堂中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不要多而滥,而要抓住题眼少而精,这样学生就能够围绕着问题把握课文重难点,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

②略读课文的提问。在略读课文上,教师们则根据阅读提示进行提问,根据学习目标设计问题,问题也要少而精,以引领学生把学习精读课文上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文上,用最有效的提问方式让学生掌握课文知识。如在教学《大瀑布的葬礼》这课时,主要提了以下几个问题: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课文是怎样描写以前的大瀑布和现在的大瀑布的?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赛特凯达斯大瀑布的悲剧,画出有关句子。4、假如你也参加了这场葬礼,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提问时都要围绕学习目标,突破课文重难点,提问少而精,富有层次性,启发性和针对性,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水平。

2、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进一步了解了语文课堂每个小环节的提问技巧。 ①课前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和课文的主旨上。 课前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思路集中在本课的学习任务上。如:兰云老师在教学《春雨的色彩》这篇课文时,学生看到课题后,老师问:“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有的学生说:“是白色的。”有的学生就说:“雨不就是水吗?他们没有颜色,是透明的呀?”老师又说:“你们说的很对,我们学了课文之后,就会明白。”学生想了解春雨的色彩,自然认真学习。同时这样的导入有很好地引领学生抓住课文的主旨。

②设计的问题要适当,适度,适量。

例如刘伟雁老师在教学《翠鸟》一课时,师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说说你对翠鸟有了哪些了解?”学生交流汇报后,再问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欢翠鸟?”用“——”画出来。逐一提问解决,而不是将一系列问题一次提出来,这样学生显得无所是从。特别是再先学后教的模式下,教师设计自学指导时不可在一个环节设计问题过多。

③提问要有趣味性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学生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也就形成了学习的内动力。例如:牛少林在教学《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一课时中,引导学生体会到文中小猫的可爱、有趣后,学生已经有些疲惫,注意开始不集中时,老师就及时抛出问题:“你们家中有小猫吗?它们出了像文中描写的那些外,卡罗尔家的小猫可能还会跳到哪里?”学生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有的说卡罗尔家的小猫会站在镜子前抓镜子里的小猫,会打破卡罗尔的像框,自己探出头去,很臭美的样子;有的说小猫可能会爬上卡罗尔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说小猫会扒在门帘上荡秋千,有的小猫会在卡罗尔写作业时,跳到她的作业本上……这些精彩的回答,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刚起来,学得更认真了。

④循序渐进,注意提问的层次性。

设计问题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坡度、有台阶。这样,有利于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吃,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不愿回答问题。如张歆老师在教学《灯光》一课时,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课文哪些段落是写现在的?哪些段落是回忆往事的?(理脉络)2、文章写作顺序是什么?(课文先写现在,再写往事,故而为倒叙)3、“多好啊”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谁说的?(整体把握课文内容)5、他们在说这句话时,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什么呢?(品读感悟)这几个问题就像一个个台阶,由浅入深,有利于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特色。

⑤依据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提问要难易适度,具有可及性

我们的提问要符合学生现有的水平。所提的问题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深奥。太浅白,索然无味,学生没有兴致,太深奥,学生不但回答不了,达不到教学目的不说,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例如,牛少林老师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乘着春风四处寻觅”时,问“我们四处寻觅,究竟寻什么呢?”老师想要的回答是“寻找雷锋精神,寻找后雷锋”等等,然而在学生的经验中,他们的头脑中并没有雷锋精神的概念,往往学生的回答不理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够得着。这样,也更能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⑥依据教学内容,提问要有目的性

我们的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信手拈来,随意发挥,要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为学生理解课文和运用知识服务。例如,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我们的老师会问:“你能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她,把你的方法说给同学听。”再如,教学《泉水》时,牛少林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想泉水在流的过程中都做了那些

事?做这些事情时,泉水的心情怎样?”因为问题要求明确,学生都能够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牢牢抓住课文内容去阅读、思考,很快就理解了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⑦提问应该“小”变“大”。

一问一答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较为常见,这种简单机械的问答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们要由“小步提问”变成“大步提问”,一节课中要把一些零散的问题整合起来向学生提出,从而给学生思考的余地、思维的空间、想象的空间。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有的老师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景色迷人?2、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物产丰富?而苏善华老师认为可以把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提炼出一个大问题:“为什么说西沙群岛是富饶的?”这样,问题的内涵就比较丰富,学生思维的空间就大一些,他们就能从文章中找到不同的内容来说明,并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

3、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案例分析;进行课堂实录并制作了光盘;收集资料存档,并积累了论文集、教学设计集、课件集等优质教学资源。

4、在有效性提问的语文课程下,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大增。他们在老师的鼓励、支持和引导下,举办了手抄报比赛活动,并评选出优秀作品予以张贴展示。

5、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课堂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基本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初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九、本次课题研究存在问题与后续研究:

在这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全体语文教师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课题研究虽已结题,但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也困扰着我们:

1、如何处理好“问题”与“交流问题”的关系。课堂上,问题引领着学生的学习,但是在很多我们已经设计得很精细的问题前,我们的学生有时候总不能准确地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讲出来,那么就得抽多个学生来回答交流,然后在大家都不能准确把握的情况下,老师就得精讲、细讲,这个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时间往往显得不够,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

2、家庭、社会环境制约着学生的自主学习。

我们凭借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课堂上鼓励学生敢于超越课本,敢于超越老师,敢于用批评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在作业布置上,我们提倡“拓展性作业”。给文(诗)配画;或给画配文(诗);给结尾有悬念的课文续编结局;给故事情节明显的课文,编纂与原文迥然相异的结果;编排表

演课本剧,都已是我们的家常便饭。我们更喜欢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学习语文。然而,由于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的相对滞后,也由于人们意识不一致等诸多原因,我校创新性学习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课题研究缺少专家、学者给我们进行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我们对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研究还尚粗浅,缺少广泛性和深刻性,所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还很粗糙,加强理论学习,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仍是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具体的措施:进一步落实教学研究;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积累经验;抓好教学的同时,不忘充实完善个人研究资料夹,装载每次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为推进中池小学优质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课题的进程添翼。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机地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真正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而使我校的师生的生命价值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展现。

参考文献:

宁静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 模式的研究实验总结》 罗革高 《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谢佳燕 (小学数学 广西灵山县小学 ) 发表日期: 2011-11-01 22:11:50

宋赟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 靖江市城西小学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1)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实践研究多种课型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了明确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而以阅读教学为...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小学语文学生自主学习方式的研究研究报告一研究的背景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范统一的教学要求和权威...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学生合作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我校于20xx年11月承担了绥化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的研究课题实施两年来在市教研部门的关心与指导下学校课题组依据研究方案加强了对这一课题的管理力度以课题研...

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体验性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新的世纪对教育教学提出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精神、合作精神等要求,提出了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发展性的要求的时候,新课程改革也以体验为核心,…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把握不定,忽而强调它的思想性,忽而强调它的文学性,忽而强调它的工具性,忽而强调它的人文性。上世纪50年代从苏联“移”过来的讲读法深深地影响着广…

小学语文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课题的提出本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的时代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但传统的教学仍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地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及规...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去年的小课题研究,我们探索了阅读教学中多种文体教学“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策略。为了继承和发展教学研究的成果,更好地落实语…

语文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读出感悟读出层次读出味道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高良中心学校鲁古完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读出感悟读出层次读出味道的策略研究是经师宗教育局教科所审核批准由高良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县级研究...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指导学生欣赏与修改变学生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中心校田晓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而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课题的提出1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社会已然进入一个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爆炸式传播网络资源被广泛利用的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知识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显然已落后于时代时代的发展呼唤变革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型...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总结课题的提出1时代发展的需要今天的社会已然进入一个经济迅猛发展信息爆炸式传播网络资源被广泛利用的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和知识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显然已落后于时代时代的发展呼唤变革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型...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指导学生欣赏与修改变学生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中心校田晓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的难点而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报告(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