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第十版)考前总结 华师冲刺班ppt. 摘要

时间:2024.4.1

大学语文(第十版)考前总结 华师冲刺班ppt. 摘要

基础知识

? 1、体裁:国别体史书、编年体史书、纪传体通史、语录体散文集……第一部、最早 ? 2、作者姓名、字号、朝代、国别、代表作、作品集、文学主张

香山居士、六一居士、淮海居士……擅长:乐府古题、新乐府、歌行体、绝句律师 ? 3、文学流派及其文学主张、文学现象

? 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山水田园诗、边塞诗、豪放派与婉约派、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

? 4、重点诗词或成语的出处

? 5、诗词的修辞手法

? 6、重点篇目的主题:

? 诸子百家的核心思想

? 和而不同的区别等

? 7、人物塑造方法(08.09)

? 人物形象特点

? 正面描写(肖像、行动、语言、心理)

? 侧面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烘托)

? 白描、细节、浓墨重彩、简洁勾勒、欲扬先抑、先声夺人

翻译题

? 通假字和古今字

? 2、词类活用:名动、名状、意动、使动用法

? 3、特殊的动词、副词

? 翻译句子

? 1、句式:被动、判断、倒装

? 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

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

阅读题

? 分值与题型的变化(见大纲题型示例)

? 冯骥才《灵魂的巢》

? 《淮南子·泰族训》

? 《沈园二首·其二》

? 20xx年以前基本是文段阅读:《长恨歌》、《我与地坛》、《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五代史伶官传序》、《断魂枪》……

? 20xx年开始改为短文阅读:主旨、结构、审美风格

- 1 -

记叙文

一、记人叙事

? 一、或以人物为中心、或以事件居主位,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情思。 ? 钱谦益《徐霞客传》“千古奇人”

? 施蛰存《纪念傅雷》“怒目金刚”

? 袁宏道《徐文长传》(2010)

? 张洁《拣麦穗》

? 林语堂《我的戒烟》

? 二、试题分析:

? 1、人物性格特征:优秀品质、精神面貌、胸襟情怀、特殊命运

? 2、文章主旨(寄寓作者感情):由衷钦佩、赞美、崇敬;惺惺相惜;谴责鞭挞;沉重思考……(由“个”到“类”、“代”、由表及里)

? 3、写作特色:片断式、以事传人、由事见情、淡中寓浓、重神轻形——“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中有我”。

? 4、艺术效果:形象鲜明、兴趣盎然、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5、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按时间、按心理,移步换景、展开联想、对照比较

? 6、文章结构(分段落)

? 总—分—总,总—分,分—总

? 5、(写人)描写手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 正面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

? 侧面描写(环境描写):提示、烘托、铺垫、过渡

? 自然环境: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情感的变化);突出、深化主题。 ? 社会环境: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 试题分析:10《徐文长传》、11《婴宁》

- 2 -

大学语文第十版考前总结华师冲刺班ppt摘要

二、抒情美文

? 一、特点:写作对象大多为景物:春雨夏荷、秋月冬雪、高山烟霞、钓台晚亭、柳影虫唱、市井万象,或直抒胸臆,或托物言情,重在写出“情调”,洒脱、灵动。

?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 陆蠡《囚绿记》

? 二、试题分析:

? 1、托“物”抒“情”言“志”:“物”的特征?何种感情?

? 2008柯灵《巷》

? 2、写作特色:

? A、写作特色:直抒胸臆、托物言志、虚实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答题要具体化)……

? 试题分析:

? 2010郭沫若《银杏》

?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银杏?”——从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两方面来写,从外到内,形神兼备。

? 2011沈从文《秋》

? “选文两个自然段在写秋时有什么特色?”

? 第一段动中写静,第二段静中写动,富于变化。

? 2014雨果《雏菊》

? “以小见大”:作者由一朵废墟上的小花谈起两年前的歌剧院火灾,并由此引发了作者对历史的回顾和感慨。(2分)由小及大、以小见大,将历史和现实联结起来。(2分)

B、比喻、拟人、借代、排比、对偶、夸张、象征、对比、衬托、反复——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充分表达作者……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艺术效果)。

? 3、审美风格(语言风格):作家创作个性与具体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稳定的整体话语特色, 平和冲淡。指定参见作品评析最后一段)。

? 古朴优雅、恬淡飘逸

? 平和冲淡、自然舒缓

? 简洁精致、委婉含蓄、韵味深长

? 华丽典雅、文气充沛、灵动跳跃

三、明理散文

? 明理散文(随笔):融情入理,追求情与理的统一,崇尚“理趣”(耐人寻味的哲理性)。使读者得到的不仅是作者对人生的体悟,还有情感的撞击。 ? 试题分析:

? 13杨绛《读书苦乐》

? 读书钻研学问,当然得下苦功夫。为应考试、为写论文、为求学位,大概都得苦读。陶渊明好读书。如果他生于当今之世,要去考大学,或考研究院,或考什么“托福儿”难免会有些困难吧?我只愁他政治经济学不能及格呢,这不是因为他“不求甚解”。

? 我曾挨过几下“棍子”,说我读书“追求精神享受”。我当时只好低头认罪。我也承认自己确实不是苦读。不过,“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这句可为知者言,不足为外人道也。

- 3 -

? ……

? (3)为什么作者说“乐在其中”并不等于“追求享受”?(5分) ? 参考答案:

? 读书能使人获得精神自由;读书能让人通晓世事、关注现实,获得批判的眼光;读书可以使人不断增长智慧、获得启迪。

重点句子语义及作用分析

? 重点句主要包括五种:

? 点明题旨的句子;

? 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 总结全文的句子;

? 起承转合的句子;

? 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

?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可从三方面分析:

? 一是内容方面,如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强化感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二是结构方面的,如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过渡)、首尾呼应、回环往复总结全文、打下伏笔(作铺垫、反衬)、渲染气氛(烘托)。 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 在分析关键句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 试题分析:12施蛰存《古代旅行》

? “唐宋人的风格和情调”——慢行、细看、贴近自然、了解风土人情;与友人结伴同行、领略大自然和人情之美;领略旅行的趣味,得到更多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技巧:

?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议论文:

?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 - 4 -

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 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 3,论证方法:

? 例证法: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 引证法:语句精当,证据确凿,精辟透彻,发人深思。

? 类比法(打比方):词语浅显,说理形象生动,使人易于感知和接受。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有说服力。

? 对比法:一正一反,一利一害,两相对照,是非昭然。《过秦论》 ? 议论文常用修辞手法:比喻 /排比/对偶

? 纵横论晰,畅达雄辩;感情充沛,气势磅礴;词锋犀利,富于节奏感。 诗词鉴赏:

? 一、主题(多义)

? 二、表达方法:比喻、象征、用典

? 1、意象:具体物象、情景—想象情景——复杂感情——意念世界 ? 2、借景抒情/融情于景P169

?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 诗经《蒹葭》“在水一方”P167

? 劝人遵循周礼、贤才难觅、情人难得——世间一切因受阻而可望难即的情境——失落、惆怅、悲凉——人类的悲剧处境。

? 陶渊明《饮酒》:“无我之境”的三层次虚静忘世——物化忘我——得意忘言

? 陆游《沈园二首·其一》:如何借景言情来表达对往事的伤感的? ? 词:上下片的不同

? 秦观《鹊桥仙》(相会/离别)

? 张孝祥《念奴娇》(物境/心境)

? 辛弃疾《贺新郎》(即景叙事,以文为词)(英雄失意、壮志难酬——雄奇豪壮、苍凉沉郁)

作文

第一段: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和各种开头形式,引出主题,即点题。

第二段:以过渡段或过渡句引出所要记叙的事情。

第三至五段:对事情展开记叙,注意详略安排。中间因时间、地点等的转换,可采用适当的过渡。记叙的过程中也应注意点题。

第六段:对所叙事情进行适当的叙写感悟、议论、发出号召、抒发情感等。

第七段:以一句或多句优美的语言点题并照应前文结尾。

- 5 -

- 6 -


第二篇:大学语文 华师在线


1. 《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多行不义必自毙”一语所指斥的对象是 ( )

A.武姜 B.公子吕 C.共叔段 D.郑庄公

2. 屈原在学习民歌的基础上,创造的新的诗歌样式是 ( )

A.楚辞 B.风雅诗 C.乐府诗 D.古体诗

3.下列诗篇中,在形式上通体对仗的是 ( )

A.《山居秋暝》 B.《行路难》 C.《登高》 D.《无题》

4.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

A.《季氏将伐颛臾》

C.《五代史伶官传序》 B.《郑伯克段于鄢》 D.《马伶传》

5.“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中的“并头莲”是 ( )

A.用典 B.夸张 C.排比 D.比喻

6.在《论毅力》中,作者引用了古人的一段话:“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

一篑,进,吾往也。”说这话的人是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

7.茅盾的第一部以描写三十年代都市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现实主义巨著是 ( )

A.《林家铺子》 B.《子夜》 C.《腐蚀》 D.《蚀》

8.下列作品中,属于寓言体传记文的是 ( )

A.《李将军列传》 B.《种树郭橐驼传》

C.《马伶传》 D.《背影》

9.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是 (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10.五四时期与资产阶级改良派展开“问题与主义”论战的代表人物是 (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郭沫若

11.《谏逐客书》中的“客”指的是 ( )

A.客商 B.看客 C.客卿(客籍官员) D.游客

12.下列诗篇属七言绝句的有 (

A.《行路难》 B.《从军行(青海长云)》

C.《登高》 D.《无题》

13.杜甫兼长各体,尤其擅长 (

A.古体诗 B.七言绝句 C.乐府诗 D.七言律诗

14.下列作家中,与柳宗元齐名的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韩愈 D.欧阳修

15.《答司马谏议书》中的“司马谏议”是指 (

A.司马相如 B.司马迁 C.司马昭 D.司马光

16.《前赤壁赋》是一篇 (

A.汉大赋 B.抒情小赋 C.骈赋 D.文赋

1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赞美母爱、童真、大自然而著名的作家是 (

A.郁达夫 B.冰心 C.朱自清 D.戴望舒

18.最早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口号的是 (

A.马克思 B.培根 C.黑格尔 D.牛顿 ) ) ) ) ) ) )

19.下列诗人中,以边塞诗著称于世的是 ( )

A.曹操 B.岑参 C.李白 D.陆游

20.被称为“曲状元”的是 (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21.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 )

A.《狂人日记》 B.《阿Q正传》 C.《祝福》 D.《伤逝》

22.现代文学史上,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

A.孙犁 B.茅盾 C.老舍 D.郁达夫

23.主张顺其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家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24.下列文章说理运用类比方法的是 ( )

A.《论快乐》 B.《论学问》 C.《论毅力》 D.《种树郭橐驼传》

25.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著称于世的诗人是 ( )

A.曹操 B.陶渊明 C.杜甫 D.白居易

26.下列作品中以驳论为主的是 ( )

A.《谏逐客书》 B.《五代史伶官传序》

D.《报刘一丈书》 C.《答司马谏议书》

27.下列作家中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一起组成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是 ( )

A.鲁迅 B.郭沫若 C.茅盾 D.巴金

28.《氓》这首诗选自《诗经》中的 ( )

A.《陈风》 B.《卫风》 C.《小雅》 D.《大雅》

29.《书》曰:“满招损,谦受益。”的“书”指的是 ( )

A.四书 B.六书 C.尚书 D.汉书

30.柳永《八声甘州》中贯穿全词的句子是 ( )

A.是处红衰翠减

C.不忍登高临远 B.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D.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31.由一般原理推导出关于个别情况的结论,这样的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例证法

32中国近代作家中最早高度评价和极力提倡小说创作的人是 ( )

A.鲁迅 B.胡适 C.黄遵宪 D.梁启超

33.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

A.《论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庄子》

34.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主张的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35. 提出文学是“剪裁的艺术”这句话的西方作家是 ( )

A.斯沃夫特 B.斯蒂芬生 C.亚里斯多德 D.莎士比亚

36.记叙父亲为儿子送行一事的回忆性散文是 ( )

A.《往事》(一之十四)

C.《背影》 B.《嘱咐》 D.《爱尔克的灯光》

37.《张中丞传后叙》刻画南霁云的形象,主要用 ( )

A.议论 B.抒情 C.肖像描写 D.细节描写

38.下列诗篇中属七言律诗的有 ( )

A.《饮酒》 B.《山居秋暝》

D.《登高》 C.《从军行(青海长云)》

39.下列作品中,被列为豪放词的是 ( )

A.李煜《虞美人》 B.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

C.李清照《声声慢》 D.辛弃疾《破阵子》

40.我国现代诗歌史上有重要意义的诗集《女神》的作者是 ( )

A.闻一多 B.戴望舒 C.徐志摩 D.郭沫若

41.下列作品中,尤其擅长描写战争的是 ( )

A.《春秋》 B.《左传》 C.《孟子》 D.《战国策》

42.《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中心人物是 ( )

A.姜氏 B.郑庄公 C.共叔段 D.颖考叔

43.下列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于世的是 ( )

A.曹操 B.陶渊明 C.王维 D.白居易

44.李清照的《声声慢》写于晚年,此时流落于 ( )

A.山东青州 B.江淮之间 C.湖北湖南 D.江浙一带

45.在《选择与安排》一文中引用的“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一语出自 (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46.我国古代写诗最多的著名诗人是 ( )

A.陶渊明 B.李白 C.苏轼 D.陆游

47.在诗歌史上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 ( )

A.屈原 B.李白 C.杜甫 D.陆游

48.编辑《乐府诗集》的宋代学者是 ( )

A.刘向 B.曹操 C.苏轼 D.郭茂倩

49.成语“祸起萧墙”出自 ( )

A.《谏逐客书》 B.《季氏将伐颛臾》

C.《秋水》 D.《寡人之于国也》

50.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的是 ( )

A.《秋水》 B.《谏逐客书》 C.《答李翊书》 D.《报刘一丈书》

51.“越调”是 ( )

A.词牌名 B.曲牌名 C.宫调名 D.绍兴地方戏曲

52.五四时期,小说多采用“自叙传”方式和第一人称的写法的著名作家是 ( )

A.朱自清 B.郭沫若 C.郁达夫 D.冰心

53.描写人物的容貌、姿态、神情、服饰,这叫做 (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 心理描写

54.《李将军列传》选自 ( )

A.《左传》 B.《战国策》 C.《史记》 D.《五代史》

55.《张中丞传后叙》的最大特色是 ( )

A.描写与叙事并重 B.叙事与抒情并重

C.描写与抒情并重 D.议论与叙事并重

56.诙谐幽默、寓悲与喜、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 )

A.杰克·伦顿 B.欧·亨利 C.马克·吐温 D.德莱塞

57.“郑伯克段于鄢”一语出自 ( )

A.《论语》 B.《孟子》 C.《春秋》 D.《战国策》

58.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

A.《春秋》 B.《战国策》 C.《左传》 D.《史记》

59.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指的是 ( )

A.《家》《春》《秋》

C.《雾》《雨》《电》 B.《幻灭》《动摇》《追求》 D.《春蚕》《秋收》《残冬》

60.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世界著名小说家是 ( )

A.契诃夫 B.泰戈尔 C.莫泊桑 D.欧·亨利

1.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比较法 D比喻法

2.先秦散文中最多采用寓言形式、最富浪漫色彩的是 ( )

A《孟子》 B《庄子》

C《论语》 D《战国策》

3.“望洋兴叹”一语出自 (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4.王实甫《西厢记》是一部 ( )

A明杂剧 B说唱文学

C元杂剧 D传奇

5.“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诗句中所用的修辞格是 ( )

A比喻 B夸张

C比拟

6.《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屠格涅夫

C莫泊桑

7.《国殇》选自

A《九歌》

C《诗经》

8.郁达夫和郭沫若曾一起组织过

A语丝社

C文学研究会

9.“出师未捷身先死”一句指的是

A刘备

C诸葛亮

10.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选自散文集

A《闲书》

C《往事》

11.《断魂枪》的作者是 D排比 B契诃夫 D欧?亨利 B《九章》 D《汉乐府》 B创造社 D未名社 B关羽 D姜维 B《龙?虎?狗》 D《故乡》 ( ) ( ) ( ) ) ( ) ( ) (

A老舍 B巴金

C茅盾 D鲁迅

12.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 )

A散文 B小说

C散文诗 D寓言

13.下列文章属书信体驳论文的是 ( )

A《陈情表》 B《答李翊书》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14.下列各句中“于”表被动的是 ( )

A移其民于河东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C不似豪末之于马体乎? D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

15.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形成“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作家是 ( )

A马克?吐温 B欧?亨利

C契诃夫 D莫泊桑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 D )。

A.柳永 B.秦观 C.睢景臣 D.张养浩

B.“民贵君轻”的思想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B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子

《菉竹山房》在哪方面的描写最为出色( A )。

A.环境描写 B.人物描写 C.行动描写 D.语言描写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B )。

A.苏轼 B.王安石 C.欧阳修 D.司马光

李商隐是下列哪个时期的著名诗人( D )。

A.初唐 B.盛唐 C.中唐 D.晚唐

《雨巷》使用最出色的修辞手法是( B )。

A.夸张 B.比喻 C.排比 D.拟人

被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诗人是( D )。

A.李白 B.陈子昂 C.杜甫 D.张若虚

哪篇作品的作者是吴组缃( A )。

A.《菉竹山房》 B.《断魂枪》 C.《拣麦穗》 D..《我与地坛》 下列哪篇作品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 D )。

A.《华威先生》 B.《红豆》 C.《沉重的翅膀》 D.《我与地坛》 徐志摩是下列哪个文学团体的成员( )。

A.沉钟社 B.创造社 C.新月社 D.太阳社

答案:C

下列属于鲁迅小说集的是( )。

A.《呐喊》 B.《而已集》 C.《野草》 D.《朝花夕拾》 答案:A

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答案:B

具有“含泪的微笑”的独特风格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是( )。

A.杰克伦敦 B.德莱塞 C.马克.吐温 D.欧.亨利

答案:D

李白诗歌的风格是( )。

A.豪迈奔放 B..沉郁顿挫 C..凄婉哀艳 D..飘逸自然 答案:A

由西汉刘向编定的一部著作是( )。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战国策》 答案:D

舒婷属于下列哪个诗派的诗人 ( )。

A.七月诗派 B.九叶诗人 C.新月社 D.朦胧诗 答案:D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A.苏轼 B.柳宗元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D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者是( )。

A.李煜 B..苏轼 C.王维 D.柳永

答案:A

郭沫若于19xx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前矛》答案:B

《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C

在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中,被后世尊为“亚圣”的是( 。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老子

答案:B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

A.李煜 B.苏轼 C.秦观 D.柳永

答案:C

孔子在《论语十则》中倡导( )。

A.仁政 B.王道 C.博爱 D.好学

答案:D

选自《国语》的作品是( )。

A.《召公谏厉王弭谤》 B.《李将军列传》

D.《冯谖客孟尝君》

答案:A

巴金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代表作是( )。

A.《家》 B.《春》 C.《灭亡》 D.《憩园》

答案:A

哪篇作品的作者是吴组缃( )。

A.《菉竹山房》 B.《断魂枪》 C.《拣麦穗》 D.《我与地坛》 答案:A

擅长描写北京底层平民生活、作品具有浓厚京味儿的作家是( )。

A.老舍 B.史铁生 C.从维熙 D.汪曾祺

答案:A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口号的提出者是( )。 C.《五代史伶官传序》

A.李白 B.苏轼 C.韩愈 D.白居易

答案:D

下列属于我国古代短篇小说的是( )。

A.《苦恼》 B.《宝玉挨打》 C.《断魂枪》 D.《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答案:D

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

A.苏轼 B.王安石 C.欧阳修 D.司马光

答案:B

下列作品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

A.《论语》 B.《左传》 C.《庄子》 D.《战国策》

答案:C

“满招损,谦受益”一语出自( )。

A.《滕王阁序》 B.《论语》 C.《项脊轩志》 D.《五代史伶官传序》 答案:D

《鹊桥仙》(纤云弄巧)的作者是( )。

A.李煜 B.苏轼 C.秦观 D.柳永

答案:C

《山坡羊(潼关怀古)》的作者是( )。

A.柳永 B.秦观 C.睢景臣 D.张养浩

答案:D

属于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孟子 C.庄子 D.荀子

答案:C

《五代史伶官传序》属于哪个朝代的作品( )。

A.汉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答案:C

由西汉刘向编定的一部著作是( )。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战国策》 答案:D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里“兼怀子由”,“子由”是指(

A.秦观 B.苏洵 C.苏辙 D.苏东坡

答案:C

“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 )。

A.李贺 B.李商隐 C.李煜 D.李清照

答案:B

下列属于晋代诗人的是( )

A..轼 B.陶渊明 C.杜甫 D.龚自珍

答案:B

《前赤壁赋》是一篇( )

A.骈赋 B.文赋 C.大赋 D.抒情小赋

答案:B

《前赤壁赋》中的“赤壁”位于湖北( )。 )。

A.黄州 B.蒲圻 C.武昌 D.夏口

答案:A

所写诗歌撕下了“盛世”的面纱,具有醒世和警世力量的诗人是( )。

A.杜甫 B.屈原 C.龚自珍 D.白居易

答案:C

《菉竹山房》在哪方面的描写最为出色( )。

A.环境描写 B.人物描写 C.行动描写 D.语言描写

答案:A

七斤是下列哪一篇小说中的人物( )。

A.《风波》 B.《苦恼》 C.《阿宝》 D.《断魂枪》

答案:A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分为三部分,这三个部分是(

A.“赋、比、兴”

B.《周颂》、《卫颂》、《鲁颂》

C.“风、雅、颂”

D.《商颂》、《鲁颂》、《郑颂》

答案:C

被后人奉为婉约派正宗的著名词人是( )。

A.苏轼 B.陆游 C.秦观 D.张孝祥

答案:C

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

A.慷慨激昂 B.沉郁顿挫 C.凄婉哀艳D.飘逸自然 。 )

答案:B

郭沫若于19xx年出版的有重要影响的诗集是( )。

A.《猛虎集》 B.《女神》 C.《尝试集》 D.《前矛》

答案:B

《前赤壁赋》在结构上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即( )。

A.抒情为主 B.描写为主 C.议论为主 D.主客对话

答案:D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A.苏轼 B.柳宗元 C.杜牧 D.白居易

答案:D

穆旦是哪个诗派的代表诗人( )。

A.现代派 B.朦胧诗派 C.新月社 D.九叶诗人

答案:D

陆游是哪个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 )。

A.唐 B.五代 C.北宋 D.南宋

答案:D

“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 )。

A.李贺 B.李商隐 C.李煜 D.李清照

答案:B

善写羁旅行役之词的词人是(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答案:B

《拣麦穗》的作者是( )。

A.巴金 B.张洁 C.朱自清 D.茅盾

答案:B

1.下列文章中属于书信体的有 ( )

A.《答李翊书》 B.《谏逐客书》 C.《答司马谏议书》

D.《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E.《报刘一丈书》

2.下列诗歌中属近体诗的有 ( )

A.《饮酒》 B.《从军行》 C.《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山居秋暝》 E.《杜陵叟》

3.下列先秦散文中属历史散文的有 ( )

A.《论语》 B.《孟子》 C.《左传》

D.《庄子》 E.《战国策》

4.《诗经》在表现形式上的主要特点有 ( )

A.四言为主 B.一韵到底 C.常用重章叠句

D.比兴手法 E.讲究对偶

5.下列诗篇中属于用乐府旧题的有 ( )

A.曹操《短歌行》 B.王昌龄《从军行》 C.李白《行路难》

D.白居易《杜陵叟》 E.陆游《关山月》

6.中唐古文运动中的主要倡导者有 ( )

A.王勃 B.陈子昂 C.韩愈

D.柳宗元 E.欧阳修

7.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主要著作有 ( )

A.《悲剧心理学》 B.《文艺心理学》 C.《诗论》

D.《文艺对话录》 E.《西方美学史》

8.韩愈在《张中丞传后序》一文中,主要补叙了下列人物的英勇事迹 ( )

A.张巡 B.许远 C.雷万春

D.南霁云 E.贺兰进明

9.下列作家中属创造社的成员有

A.郭沫若 B.闻一多 C.成仿吾

D.郁达夫 E.朱自清

10.郁达夫的小说作品有

A.《沉沦》 B.《春风沉醉的晚上》 C.《屐痕处处》

D.《闲书》 E.《薄奠》

11.茅盾的中短篇小说作品有

A.《林家铺子》 B.《腐蚀》 C.《子夜》

D.《春蚕》 E.《白杨礼赞》

12.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

A.王维 B.岑参 C.高适

D.孟浩然 E.王昌龄

13.郭沫若的历史剧作品有

A.《屈原》 B.《虎符》 C.《王昭君》

D.《蔡文姬》 E.《武则天》 ( ) ) ( ) ( ) ( ) (

14.下列词人中基本风格属于婉约派的有 ( )

A.李煜 B.柳永 C.苏轼

D.李清照 E.辛弃疾

15.“元曲四大家”指的是 (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E.郑光祖

16.老舍的长篇小说作品有 ( )

A.《骆驼祥子》 B.《龙须沟》 C.《四世同堂》

D.《茶馆》 E.《离婚》

17.老舍在《断魂枪》中,主要刻画了下面几个人物的心态 ( )

A.沙子龙 B.赵七爷 C.王三胜

D.水生嫂 E.孙老者

18.契诃夫的戏剧作品有 ( )

A.《三姊妹》 B.《万卡》 C.《第六病室》

D.《变色龙》 E.《樱桃园》

19.欧·亨利的小说作品有 ( )

A.《麦琪的礼物》 B.《警察与赞美诗》 C.《羊脂球》

D.《小公务员之死》 E.《最后的藤叶》

20.《季氏将伐颛臾》中的冉有、季路是 ( )

A.孔子的学生 B.季氏的家臣 C.主动来请教孔子:季氏是否应当攻伐颛臾 持季氏攻伐颛臾 E.反对季氏攻伐颛臾 D.支

21.《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所采用的主要论证方法有 ( )

A.比较法 B.演绎法 C.归纳法

D.筛除法 E.连锁推理法

22.作为 一篇议论文,《秋水》一文的主要特点是 ( )

A.寓言的方式 B.归纳的方法 C.对话的形式

D.善于援譬设喻 E.连锁推理的方法

23.《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性格特点是 (

A.阴险毒辣 B.狂妄愚蠢 C.乖戾昏愦

D.工于机谋 E.老成

24.在《李将军列传》中,与李广形象构成对比反衬关系的人物形象有 (

A.大将军卫青 B.匈奴射雕者 C.程不识

D.望气王朔 E.李蔡

25.《诗经·氓》中的比兴句有 (

A.桑之末落,其叶沃若 B.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D.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E.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6.曹操《短歌行》中的用典句有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D.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E.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7.李清照《声声慢》:“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里包含的多层蕴义有 ) ) ) ) ) (

A.秋愁 B.亡国之恨 C.故乡之思

D.往昔夫妻伉俪生活之念 E.羁旅行役之苦

28.下列《前赤壁赋》的几组句子中属于对偶句的有 ( )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C.午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D.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E.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29.在小说《风波》中,作者用以刻画赵七爷形象的典型细节有 ( )

A.辫子盘上放下又盘上 B.竹布长衫脱下穿上又脱下

C.三句不离口头禅“一代不如一代”

D.时常坐着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三国志》 E.经常坐在门槛上抽烟不说话

30.欧·亨利小说《麦琪的礼物》的构思精巧主要表现在 ( )

A.采用倒叙手法 B.叙写中多次转换人称 C.双线并行,一实写,一虚写

D.悬念强烈 E.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

1. 下列文章中属于对话体的文章有 ( )

A.《季氏将伐颛臾》 B.《门槛》

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

E.《沙滩上的脚迹》

2. 在中国文学史上,“乐府”曾经有过下列意义 ( )

A.指西汉王朝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 B.指这个机构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辞

C.曾用来称呼词 D.曾用来称呼曲

E.曾用来称呼戏剧

3. 19xx年以后,鲁迅参加的进步团体有 ( )

A.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B.左翼作家联盟

C.创造社 D.中国民权保障同盟

E.中国共 产 党

4. 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朱光潜的主要著作有 ( )

A.《悲剧心理学》 B.《文艺心理学》

C.《诗论》 D.《文艺对话录》

E.《西方美学史》

5. 下列各句中“辞”可译为“辞令”、“言辞”的有 ( )

A.广时告之,固自辞于大将军 B.伯夷辞之以为名

C.生之书辞之高 D.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 E.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下列属于桐城派散文家的有( )。

A.刘大魁 B.姚鼐 C.方苞 D.袁宏道 E.梁启超

答案:A,B,C

下列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有 ( )

A.《老子》 B.《庄子》 C.《论语》 D.《孟子》 E.《韩非子》

答案:C,D

下列属于道家经典著作的有 ( )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E.《荀子》

答案:A,D

《世说新语》三则中讲述哪些人的故事( )。

A.周侯 B.王恺 C.石崇 D.王徽之 E.戴安道

答案:A,B,C,D,E

属于当代散文的是( )。

A.《菉竹山房》B.《断魂枪》 C.《拣麦穗》D.《我与地坛》 E.《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C,D

下列属于盛唐边塞诗人的有( )。

A.王勃 B.王维 C. 高适 D.岑参 E.李贺

答案:C,D

属于现代诗篇的是( )。

A.《雨巷》 B.《再别康桥》 C.《赞美》 D.《故乡》 E.《断魂枪》

答案:A,B,C

下列属于元曲的篇目是( )。

A.《西塞山怀古》 B.《桂枝香·金陵怀古》

C.《双调·夜行船》 D.《中吕·卖花声》 E.《咏史》

答案:C,D

属于现代诗篇的是( )。

A.《雨巷》 B.《再别康桥》 C.《赞美》 D.《故乡》 E.《断魂枪》

答案:A,B,C

下列属于桐城派散文家的有( )。

A.刘大魁 B.姚鼐 C.方苞 D.袁宏道 E.梁启超

答案:A,B,C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提到哪几类人是中国的脊梁( )。

A.舍身求法的人 B.为民请命的人 C.埋头苦干的人

D.坚持到底的人 E.拼命硬干的人

答案:A,B,C,E

下列属于陶渊明诗歌特征的有( )。

A.质朴自然 B.冲和平淡 C.慷慨激昂 D.委婉含蓄 E.雄豪健峭

答案:A,B

下列属于中国现代小说家的是( )。

A.冯梦龙 B.老舍 C.吴组缃 D.沈从文 E.舒婷

答案:B,C,D

下列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 )。

A.韩愈 B.柳宗元 C.杜牧 D.欧阳修 E.苏轼

答案:A,B,D,E

下列属于现代诗人的有( )。

A.戴望舒 B.艾青 C.徐志摩 D.张天翼 E.吴组缃

答案:A,B,C

下列属于《诗经》的是( )。

A.《采嶶》 B.《蒹葭》 C.《饮酒》 D.《陌上桑》 E.《行行重行行》 答案:A,B

《前赤壁赋》在结构上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即( )。

A.抒情为主 B.描写为主 C.议论为主 D.主客对答 E.抑客伸主 答案:D,E

属于当代散文的是( )。

A.《菉竹山房》 B.《断魂枪》 C.《拣麦穗》 D.《我与地坛》 E.《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C,D

下列属于儒家经典著作的有 ( )

A.《老子》B.《庄子》 C.《论语》 D.《孟子》E.《韩非子》

答案:C,D

下列属于豪放派词人的有( )。

A.苏轼 B.柳永 C.辛弃疾 D.张孝祥 E.李清照

答案:A,C,D

属于现代诗篇的是( )。

A.《雨巷》 B.《再别康桥》 C.《赞美》 D.《故乡》 E.《断魂枪》

答案:A,B,C

属于北宋词人的有( )。

A.张孝祥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苏轼 E.柳永

答案:D,E

下列属于道家经典著作的有 ( )

A.《老子》 B.《论语》 C.《孟子》 D.《庄子》 E.《荀子》

答案:A,D

下列属于现代诗人的有( )。

A.徐志摩 B.张洁 C.史铁生 D.戴望舒 E.艾青

答案:A,D,E

1.姜氏欲之,焉辟害。 .

辟:

2.杀数人,胡虏益解。 ..

益解:

3.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

膏:

4.七月既望。 ..

既望:

5.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财物。 .

箸:

6.常有兵燹,常有水旱。 ..

兵燹:

7.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藉:

8.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

所:

9.既来之,则安之。 .

来:

10.虚受吾君蠲免恩。 .

蠲:

11.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 .从: .

12.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问:

13.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

后人:

14.明明如月,何时可辍。 .

辍:

15.有志者古者希矣。 .

希:

1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

窥伺:

17.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 .

过:

18.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

赋闲:

19.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

用此:

20.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愆期:

21.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

隧:

22.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 .

髀:

23.在这上面鞭辟入里,烘染尽致。 ....

鞭辟入里:

24.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但:

2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

2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丽不用。 .

内:

27.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

方:

28.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爽:

29.首身离兮心不惩。 .

惩:

30.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 .肆:

31.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 .

干:

3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

如:

33.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不过:

34.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

多:

35.试以问巡,巡应口诵无疑。 ..

应口:

36.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

乃:

37.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都城:

3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

凶:

39.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东面:

40.此矢所以志也。 .

志:

41.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

肤:

4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

贿: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行: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当:

3.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也。 .

几:

4.他日来,幸勿阻我也。 .

幸:

5.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

固:

6.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

东面:

7.或百步而后止。 .

或:

8.此吾所以悲也。 ..

所以:

9.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

数:

10.今京不度,非制也。 .

度:

1、孟尝君不说。

说:通“悦”,喜悦,高兴。

2、恺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声色:声音和脸色

3、及凯旋而纳之。

凯旋:胜利归来。

4、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 或:有的

5、属文长代做表。

属:通“嘱”,嘱咐

6、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弭:止息

7、信心而行,恣臆谈谑,

信心:随意,任意

8、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到,往

9、此矢所以志也。

志:记

10、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 期:周年

11、具食与乐,延霁云坐。

延:请

12、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 初:起初

13、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时:按时

14、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膝:用膝盖,名词作状语

15、必躬造左公第。

第:府第

孟尝君不说。 说:高兴 ..

竟与巡俱守死。 竟:最后 .

山川相缪。 缪 通“缭”,盘绕。 .

介胄之士,膝.语蛇行。 膝:跪着说话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兴:兴起 属.文长代做表。 属:嘱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时:按时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殆:危险 必躬造左公第。...... 躬造:亲自拜访 今解鞍示不走,用坚其意。.... 坚:强化 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所:大约 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 绝:断 成而行之,胡可壅.也? 壅:堵塞 无俟..奸人构陷: 无俟:不等 民不堪命矣。 堪:承受 无俟..奸人构陷: 无俟:不等 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 宁能知人之卒.不救。 卒:最后 于是梁王虚上位。.... 虚:空出 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乃:你的 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所:大约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纵:听凭 信心..而行,恣臆谈谑, 信心:任意 后人:落在别人后面 后人:落在别人后面

初,广之从弟李蔡与广俱事孝文帝。 初:开始 .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 或:有的人 .

未到匈奴陈二里所。 所:大约 .

嵩常在围中。 常:曾经 .....

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乃:你的 .

恺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声色:声音和脸色 ..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 或:有的人 .

1.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何以伐为:

2.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力就列:

3.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则将焉用彼相矣:

4.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则修文德以来之:

5.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尽心焉耳矣:

6.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养生丧死无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庠序之教:

8.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无罪岁:

9.“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以为莫己若:

10.吾非至于子之门则贻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12.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窃以为过矣:

13.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

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

14.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

养其根而俟其实:

15.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膏之沃者其光晔:

16.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

其观于人也:

17.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

用与舍属诸人:

18.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所以劝之:

19.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0.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要其何以成,何以败:

21.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

其讲之精矣::

22.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此矢所以志也:

23.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且硕茂,蚤实以蕃:

24.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长人者好烦其令:

1.《季氏将伐颛臾》出于《论语》的哪一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论语(季氏篇)》;治国以礼. 为政以德。

2.《寡人之于国也》出于《孟子》的哪一篇,体现了孟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孟子(梁惠王上)》;王道仁政。王道即先王(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之道;仁政是爱民. 反对剥削掠夺. 反对不义战争。

3.《庄子(秋水)》一文中“拘于虚”、“笃于时”、“束于教”分别指哪三种对象,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井蛙、夏虫、曲士;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他们的认识都收到所处客观环境的限制. 因而十分狭隘有限。

4.韩愈认为为文立言(写文章)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他与柳宗元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的宗旨又是什么?

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做仁义之人;从内容上说. 是复兴儒学;从形式上说. 是反对六朝以来的形式主义骈俪文风。

5.《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认为国家的兴盛衰败主要取决于什么?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使用了哪两种论据?

取决于人事. 即人的所作所为;使用了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6.梁启超为什么要写《论毅力》一文?其中心论点是文章中的哪句话?

有毅力者成. 反是者败”;勉励变法失败后的同仁. 不要因一时受挫而灰心. 鼓励他们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7.什么是“后叙”?韩愈为什么要写《张中丞传后叙》?

后叙”是写在文章后面的跋文。韩愈读了李翰的《张巡传》后. 感到尚有缺漏之处。为了弥补《张巡传》的不足. 更为了颂扬维护统一的英烈. 抨击诬蠛英烈的小人. 特意写下此文。

8.《种树郭橐驼传》记叙种树方法用了什么手法,文章阐述种树之道与治民之道的相通之处又用了什么手法??

记叙种树方法用了对比手法. 记叙治民道理用了类比手法。

9..在《故都的秋》里,作者写到“南国之秋”的情况有几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分别在开头和结尾写到“南国之秋”. 与北国之秋作对比. 更突出故都的秋具有的“色彩浓、回味永”和“清、静、悲凉”的特点。

10.《短歌行》(其一)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引自何书何篇?曹操借用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意思?

引自《诗·郑风·子衿》。曹操借用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

11.《杜陵叟》在文体上是首什么诗?其诗句中对灾情的描写对全诗的感染力起何作用?

既是一首新乐府诗. 又是一首叙事诗;起铺垫作用. 其作用是充分展示了长吏的残暴. 对封建官吏的批判就更加有力. 增强了诗作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伤农夫之困也”的创作主旨更加突出。

12.《炉中煤》一诗发表于什么时期,诗中的“啊,我年青的女郎”一句比喻什么、象征什么?、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比喻“五四”以后新生的祖国. 象征“五四”以后新生的祖国朝气蓬勃、青春焕发

1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的结构线索是什么?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词以“月”为结构线索;通过对月的想象. 表达了作者热爱人间生活的思想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14.《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旦唱”的“旦”是指谁?“云”是什么意思?

旦”指崔莺莺;“云”是道白的意思。

15.贯穿《前赤壁赋》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其文中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什么?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感情变化。先写因泛舟江上而生遗世独立之乐. 再写因箫声而产生的人生无常之悲. 最后从变与不变两方面认识世界. 终于“喜而笑”. 精神得到解脱;主客对话的实质是代表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客”宣泄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产生的苦闷. “主”表现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最后“主”说服“客”. 即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消极的一面. 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6.《风波》这篇小说描写了一场什么“风波”?为什么会发生这场“风波”?

描述了19xx年张巡复辟在江南水乡所引起的“辫子”风波;因为辛亥革命并没有给封建统治下的中国农村带来真正的变革. 像赵七爷这样的帝制余孽还在向农民耀武扬威. 农民还处于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的统治和控制之下. 愚昧落后. 冷漠保守. 缺乏民主主义觉悟。这种状况不改变. 类似的“辫子风波”还会重演。

17.《风波》中赵七爷和七斤分别具有怎样的形象特征?

赵七爷是一个顽固守旧、不学无术、善于奉行韬晦之计、时刻梦想复辟的封建遗老;七斤是一个愚昧麻木、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落后农民。

18.小说《米龙老爹》先写田园风光,再写米龙老爹的英勇斗争,运用的是什么叙述方法?有何作用? 倒叙方法;其作用是抚今思昔. 顺理成章地引出下面的壮烈故事;在感情上和意念上为后面的故事作了铺垫. 起到了反衬作用;暗示今天安宁、幸福的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寄寓着后代子孙对先烈的怀念之情。

1.《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样的推理论证方法?

连锁推理的方法:以前面几句得出的结论为前提推论,再以新的结论为前提推出更新的结论

2.《秋水》记叙了哪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河伯(河神)与海若(海神)的对话。文章的主旨是,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它启迪我们学无止境,应努力进取。

3.谈谈《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最后两句的表达效果。

最后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把抽象的愁思比做满江春水,使其物化,形象可感;而且以一江春水喻愁,表明其愁既多且深;江水东流,永不停止,以此喻愁,使人感到这愁绪连绵不断无尽时。

4.艾青在《北方》一诗中对于未来必胜的信念主要表现在哪一章节?是怎样表现的?

诗人坚信未来是必胜的思想体现在作品最后一节。诗人主要是通过对土地和祖先的热爱来表现对未来的信念;因为在这古老而苦难的国土上,我们的祖先为保卫土地从未曾屈服过,他们留下的土地给了我们“永远不会灭亡”的信念。

说说《徐文长传》中徐文长的性格特点。

博学多才,富有胆识,清高傲岸,狂放不羁,卓尔不群。

简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形象。

聪明、漂亮、忠贞、挚着追求美好的爱情。她为了与命运抗争,费尽心机,深谋远虑,结果功亏一篑,仍坠入悲剧命运的深渊。

简析《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的形象。

为孟尝君营就“三窟”、巩固政治地位的经过展现了冯谖不甘碌碌无为、屈居人下,以深谋远虑报效知己的奇特风采.

简析徐志摩《再别康桥》的思想情感。

故地重游时的眷恋、珍惜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追求与幻灭。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枝箭赐给庄宗,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者,是我的遗恨;给你三枝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枝箭,用锦囊盛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简析《秋水》所揭示的道理。

个人的认识和作用都要受到种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启迪人们不可囿于个人有限的识见而自满自足。

略析《雨巷》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雨巷》发表于19xx年,诗人在低沉的调子里,抒发自己沉重的情绪。在绵绵细雨中,他怀着痛苦而朦胧的“希望”,“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里。诗人的自我形象是孤独伤感的。但在那寂寥的雨巷里,却也寄寓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失望和痛苦的情绪。

简析《麦琪的礼物》的主题。

反映了当时美国下层人民生活的艰难,赞美了主人公的善良心地和纯真爱情。

简析龚自珍《咏史》的艺术特征。

造语凝重,属对工切,境界开阔,寓理精辟。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愈贞元中过泗州,船上人犹指以相语。城陷,贼以刃胁降巡。巡不屈,即牵去,将斩之。又降霁云,云未应,巡呼云曰:“南八,男儿死耳,不可为不义屈。”云笑曰:“欲将以有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

南霁云明白贺兰终究不会有为自己出兵的意思,就飞马离去了。快要出城的时候,抽出一支箭射向佛寺的高塔,箭射中在塔上,有一半箭头穿进砖里。他说:“我这次回去,如果打败了叛贼,一定回来灭掉贺兰!这一箭就作为我报仇的记号。”我于贞元年问路过泗州,船上的人还指着中箭韵塔砖告诉我当年的情况。睢阳城失陷时,叛贼用刀威逼张巡投降。张巡不屈服,随即被拉走,行将斩首。又威逼南霁云投降。南霁云没有回答。张巡对南霁云呼喊道:“南八,大丈夫一死罢了,不能屈从不义的人!”南霁云笑着回答说:“我原想要有所作为。现在您说这话,我敢不死吗?”于是他就没有屈服。

说说《前赤壁赋》所体现的人生态度。

本文从泛游大江之乐写起,转到顾念人生之悲,再复归于精神解脱的愉悦,在悲、乐转换之中,提出了人生有何意义这样一个哲理命题,表现了作者虽然身处逆境,却能忘却一时得失、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像一小块石子、一小块木屑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以为自身的存在实在渺小,又哪里会自以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像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内,不就像细碎和米粒存在于大粮仓里吗?号称事物的数字叫做万,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种;人们聚集于九州,粮食在这里生长,舟车在这里通行,而每个人只是众多人群中的一员;一个人他比起万物,不就像是毫毛之末存在于整个马体吗?

略析《拣麦穗》中“小火红柿子”的象征意义。

“小火红柿子”象征着卖灶糖老汉的美好心地和一老一少间情谊的真挚可贵。

作者写那小火红柿子“没让风刮下来,雨打下来,雪压下来”,虽然“孤零零的”,却“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这其中显然是象征着对那种纯真感情的不可磨灭性的肯定,同时也渗透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敏锐感受。 简析《雨巷》的艺术特征。

意象鲜明优美,追求朦胧的审美情趣,以哀怨感伤见长

简析《拣麦穗》的思想情感。

以“童贞”之眼,表现了对人与人之间朴素纯真感情的向往和追求。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当他用绳子捆绑起燕王父子,用匣子盛着梁朝君臣的头颅,送进宗庙,把箭还给先王,并把成功的消息报告亡灵的时候,那强盛的意气,可谓壮观了。等到仇敌已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然而一个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就四下响应,只好苍皇向东逃出,还没碰见乱贼,军队却已离散了。君臣们互相呆看着,不知该向何处去,以至于剪断头发,对天发誓,眼泪沾湿了衣裳,又是多么的衰败啊!难道是因为取得天下艰难而失去容易吗?还是探究他的成败过程都出自人为的原因呢?

1.阅读李商隐《无题》,回答文后问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三、四句的比兴意义。

(2)五、六句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1)“春蚕到死丝方尽”是象征诗人对所爱者的感情之深. “丝”与“思”谐音. 表达了除死方休的对爱的坚定。“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象征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也是到生命结束采用尽头之意。

(2)“晓镜”一句由自己推想对方. 转写所爱者. 因自己对于相思之深. 故设想对方也思恋自己:临晓照镜. 见相思使容颜变老;夜晚吟诗. 相思而感月光之寒意。这两句写两心相通. 故两情相同. 相互体贴. 可见爱情的真挚。

2.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程不识故与李广俱以边太守将军屯。及出击胡,而广行无部伍行陈,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击刁斗以自卫,莫府省约文书籍事,然亦远斥候,未尝遇害。程不识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刁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然亦未尝遇害。

(1)这里表现了李广将兵的什么特点?

(2)这一特点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凸现的?

(1)表现了李广治军简易、士卒佚乐的特点。

(2)对比手法:与程不识治军严谨构成对比。

3.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馀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1)作者选取了哪两个细节刻画南霁云?

(2)这两个细节表现了南霁云什么性格特征?

(1)拔刀断指. 抽矢射塔。

(2)表现了南霁云疾恶如仇、忠心为国的性格特征。

4.阅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最后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从这节文字看,北国之秋的特点是什么?

(2)最后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么的感情?

(1)色彩浓. 回味永。

(2)表现了作者留恋和热爱北国之秋的感情。

5.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概括本段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措施。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简要说明。

(1)一是提高民众的物质生活. 二是加强孝悌教育。

(2)运用了归纳法。先是逐项说明应采取的利民措施. 最后概括说这样做便能统治天下。

6.阅读《炉中煤》的第三节,回答文后问题: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1)本节中的双重象征寓意是什么?

(2)本节中的首句在诗中出现四次,这里采用的是何种修辞手法?

(1)一是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长期埋藏在心底;只有到了“五四”以后. 这股激情才得以喷发。二是象征被封建主义束缚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 才焕发出真正的青春活力。

(2)反复。

7.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精兵一人,可以抵得许多人用,疲癃残疾的和没有训练没有纪律的兵愈多愈不易调动,反而成为累赘或障碍。一篇文章中每一个意思或字句就是一个兵,你在调用之前,须加一番检阅,不能作战的,须一律淘汰,只留下精锐,让他们各站各的岗位,各发挥各的效能。排定岗位就是摆阵势,在文章上叫做“布局”。在调兵布阵时,步骑炮工辎须有联络照顾,将校尉士卒按部就班,全战线的中坚与侧翼,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虽是精锐,如果摆布不周密,纪律不严明,那也就成为乌合之众,打不来胜仗。文章的布局也就是一种阵势,每一段就是一个队伍,摆在最得力的地位才可以发生最大的效用。

(1)用竖线为这段话划分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大意。

(2)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

(1)可分两层(划在“各发挥各的效能”句下)。第一层谈选择材料的重要;第二层谈安排材料的重要。

(2)类比法。用选精兵和摆阵势分别比喻写作中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问题。

8.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

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1)“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分别指什么?

(2)这段话综合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试作简要分析。

(1)“似乎一切全变了”指“装束”、“名词”等外在的东西;“似乎都没有改变”指旧生活、旧礼教等生活实质。

(2)综合运用了叙事、议论、抒情手法。全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不必要的悲剧”句前的层次侧重叙事. “浪费. 浪费”以下的中坚层次侧重议论. “关在这个小圈子里”以下的层次侧重抒情。

9.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的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

(1)这段话用了那些人物描写方法?

(2)这段话表现了沙子龙怎样的心态?

(1)采用了行为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方法。

(2)表现了沙子龙留恋过去的光荣. 自我欣赏. 自我叹息. 又孤傲执着地与时代抗衡的复杂心态。

10.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因此,如果一个人写得很少,那么他就必须有很好的记性;如果他很少与人会谈,那末他就必须有很敏捷的机智;并且假如他读书读得很少的话,那末他就必须要有很大的狡黠之才,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2)从这段文字来看,这篇文章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1)治学的方法应当把阅读与会谈、笔记相结合。

(2)这篇文章的语言洗练精当. 多警句格言。

11.阅读《种树郭橐驼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1)这段文字的大意是什么?

(2)文中下乡官吏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长人者好烦其令”给百姓带来了灾祸。

(2)下乡官吏表面上关心爱护百姓. 实际上指手画脚、耀武扬威、瞎指挥。

12.阅读《报刘一丈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起则上所上寿金。主者固不受,则固请。主者故固不受,则又固请,然后命吏内之。则又再拜,又故迟不起,起则五六揖,始出。

(1)这段文字揭露了干谒者和权贵怎样的嘴脸?

(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表现干谒者的奴颜婢膝. 权贵的虚伪贪婪。

(2)采用了细节描写(或人物的行动描写)。

13.阅读《炉中煤》中的两句诗,回答文后问题: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心爱的人儿”喻指什么?

(2)“燃到了这般模样”表达了使人怎样的精神?

(1)指的是“年青的女郎”. 即五四运动以后充满青春活力的新生的祖国。

(2)表现了诗人爱国热情之炽烈. 体现了诗人为新生的祖国无私奉献、忘我奋斗的精神。

14.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斑的后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抢、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1)当时中国出于什么样的时代?

(2)这段文字对沙子龙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1)作品所写的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 此时. 传统的古老文明遭到了西方现代物质文明的冲击. 帝国主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而中国封建传统却并未消失。

(2)这段文字写出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对描写沙子龙这样一个昔日武林高手的悲剧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15.阅读《答司马谏议书》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请说明这段文字中作者的说理步骤。

(2)这段文字采用了何种驳论方式。

(1)先确立一个对方所无法反驳的理论原则:名实相符;接着从对方的来信中概括出五大罪名. 树立靶标;然后采取辨明名实的方法. 以变法的事实与对方所强加的罪名相对照. 说明名不副实. 因此罪名不能成立。

(2)采用了反驳敌论论点。

16.阅读《氓》中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1)写出这两小节诗中的比兴句及其比兴意义。

(2)从这两小节诗来看,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

(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起兴. 引出“于嗟女兮. 无与士耽”;“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比喻女子年老色衰。

(2)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氓”的反复无常、“二三其德”是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

17.阅读《陌上桑》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1)这段文字除了描写罗敷的服饰之外,还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罗敷的美貌?

(2)在这首诗的开篇,作者为什么要极力渲染罗敷的美貌?

(1)侧面烘托。

(2)一方面为了突出罗敷形象的美好. 另一方面也是情节发展的需要。

18.阅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首句是从什么角度来写边塞风力之强劲的?

(2)第三、四两句诗妙在何处?

(1)从柔韧的白草都被风吹折的角度来写边塞风力之强劲。

(2)第三、第四两句诗妙在传神地写出了雪花之皎洁、明丽、鲜润、生动. 如同春日梨花。而“千树万树”的重叠夸张. 又描绘了飞雪万里、到处飞银裹白的北国风光。“忽如”二字. 既写出了雪来得急骤. 更显示出诗人目睹此景时的惊奇与欣喜之情。将雪花比作梨花、将凛冽的北风自作和煦的春风. 是将哀景化为乐景的艺术手法. 联想奇妙. 自然令人叫好。

(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的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狗彘食人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两句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2..本段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请写出本体和喻体。

1.这两句话反映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采用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

2.喻体: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体: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二)阅读《麦琪的礼物》中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一进门杰姆就站住了,像一条猎犬嗅到鹌鹑似的纹丝不动。他两眼盯着德拉,有一种她捉摸不透的表情,这使她大为惊慌。那既不是愤怒,也不是惊讶,又不是不满,更不是厌恶,不是她所预料的任何一种表情。他只是带着那种奇怪的神情死死地盯着她。

1.杰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奇怪的表情?

2.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1.因为杰姆带着礼物兴冲冲回来,他没有料到那礼物竟在瞬间失去意义。

2.这一段描写构成一个紧张的悬念,为下文揭开谜底做铺垫。

(三)阅读《断魂枪》中的一段,回答文后问题。

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

东方的大梦没法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斑的后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宗与祖先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的破坏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和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全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听说,有人还要杀下皇帝的头呢!

1.当时中国处于什么样的时代?

2.这段文字对描写沙子龙起什么作用?

1.作品所描写的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此时,古老的传统文明已被西方现代物质文明所冲击,帝

国主义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而封建传统却并未消失

2.这段文字写出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对于描写沙子龙这样一个昔日的武术界权威的悲剧现状,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请回答:

1. 为这段文字加上标点。(8分)

2.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提出了什么样的政治主张?(6分)

3. 将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冉有曰:“今夫颛臾. 固而近于费. 今不取. 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 夫舍曰‘欲之’. 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夫如是. 故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 则安之。今由与求也. 相夫子.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吾恐季孙之忧. 不在颛臾. 而在萧墙之内也。”

2、治国以礼. 为政以德。

3、孔子说:“冉有!君子痛恨那种嘴上不说:‘我想得到它’. 而为了一定要得到它却寻找借口。我曾听说过. 有封地的诸侯和有采邑的卿大夫. 不担心财富少. 而担心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忧人口少. 而担忧民心不安定。因为财物平均. 就无所谓贫困了;上下和睦团结. 就不感到人少势弱了;国家安定. 就不会被颠覆了。只要这样做了. 如果距鲁国较远的人还不归服. 就加强完善国内文德教化. 使他们感化而来归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请回答:

1、为这段文字加上标点。(8分)

2、概述这段文字的写作特点和作者的意图。(6分)

3、将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匈奴大入上郡. 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 见匈奴三人. 与战。三人还射. 伤中贵人. 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 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 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 杀其二人. 生得一人. 果匈奴射雕者也。

2、对比、衬托;突出李广的“善射”技能。

3、李广说:“这几个人一定是射凶猛飞禽的好手。”于是李广立即带了百余名骑兵追赶三个匈奴兵。三个匈奴兵失去马. 步行逃了数十里. 李广令他的骑兵围住左右翼. 自己亲自射那三人. 杀了两人. 生擒一个人. 果然是匈奴中射雕的人。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而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请回答:

1、为这段文字加上标点。(8分)

2、作者先写马伶与李伶的两次技艺较量,然后在这段文字中补充交待其取胜原因,这是一种什么叙述

方式?这种叙述方式有何好处?(6分)

3、将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夜. 华林部过马伶曰:“子. 天下之善技也. 然无以易李伶.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 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 天下无以易李伶. 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 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 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察其举止. 聆其语言. 久而得之. 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2、因果倒置. 形成悬念. 突出主题:技艺无止境. 要精益求精. 向实践学习; 抨击当朝相国顾秉谦。

3、马伶说:“的确如此. 天下没有人能替代李伶演(严嵩). 可他却又不肯教我。我听说现在的相国昆山人顾秉谦. 是奸相严嵩的同类人。我就跑到京城. 要求作他的仆人三年。每天我都在他办公的地方侍候. 观察他的动作. 听他的谈话. 时间长了就学会了他的言谈举止. 这就是我所拜的老师。”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请回答:

1、为这段文字加上标点。(8分)

2、“对比”是这段文字的主要写作方法,请指出这段文字围绕种树从哪几方面作了对比?(6分)

3、将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

土欲故. 其筑欲密。既然已. 勿动勿虑. 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 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 则又爱之太殷. 忧之太勤.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 其实害之;虽曰忧之. 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2、围绕“种树”. 从四个方面进行对比:指导思想. 橐驼“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他植者则 “爱之太殷. 忧之太勤”;栽培方法:橐驼“其莳也若子”. 顺应树木“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的本性. 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 若不过焉则不及”;管理方法:橐驼“去不复顾. 其置也若弃. 不害其长、不抑耗其实”. 他植者则“若不过焉则不及.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结果:橐驼的树木.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他植者的树木. “木之性日以离矣”。

3、其他种树的人却不是这样. 树根拳曲不能伸展. 又换了新土. 培土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如果有与此相反的人. 却又对树木爱得过于深厚. 担心得过了头. 早晨看看. 晚上摸摸. 已经离开了. 还要回头看顾。更严重的. 还用手指抓破树皮来检验树的死活. 摇动树根来察看栽得是松是实. 这样. 树木的本性就一天天丧失了。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请回答:

1、为这段文字加上标点。(8分)

2、这段文字叙述历史上四位秦君用客成功的史实,各有侧重,其作用是什么?(6分)

3、将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昔穆公求士. 西取由余于戎. 东得百里奚于宛. 迎蹇叔于宋. 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 不产于秦. 而穆公用之. 并国二十. 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 移风易俗. 民以殷盛.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 举地千里. 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 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 包九夷. 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 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 使之西面事秦. 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 废穰侯. 逐华阳. 强公室. 杜私门. 蚕食诸侯. 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 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 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疏士而不用.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 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四位先君“用客”各有侧重. 艺术上写出事实的 “同中之异”.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论证则强调“客卿”对秦国全方位的贡献. 强化了“逐客是错误的”这一主论点的说服力。

3、这四位君主. 都依靠客卿的功劳。从此看来. 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啊?假使四位君主辞退客卿不接纳. 疏远士子不任用. 这是使得国家没有富裕的实际. 秦国没有强大的声望。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请回答:

1、为这段文字加上标点。(8分)

2、这段文字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什么?它要说明的道理又是什么?(6分)

3、将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臣闻地广者粟多. 国大者人众. 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

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 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2、类比论证;指出:只有“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 不却众庶”. 才能“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 从而“明其德”. 成为“无敌”的“王者”。

3、将这段文字译成现代汉语。(6分)

臣听说土地广大的粮多. 国家大的人多. 军队强盛的战士勇敢。因此泰山不推掉泥土. 所以能够成就它的大;黄河和大海不摈弃细流. 所以能够成就它的深广;王者不拒绝众民. 所以能够宣扬他的德教。因此. 土地不论四方. 百姓不分国别. 四季充实美好. 鬼神来降福. 这是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的原因。

更多相关推荐:
学前班语文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回顾这一个学期来,我从各个方面都是严格要求自己,服从学校教学工作的安排,结合幼儿实际.使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能给自己以后…

学前班语言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学年学前(2)班下学期语言教学工作总结本学期,我们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语言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主要有以下情况:一、…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了学前班的班主任以及本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下面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一、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刚刚进入学前班的学生来说,如何能让他们在40分钟的课堂上认真地听讲,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培养学…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大通苑小学韩小娟20xx.7.10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下面将我的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一、备好课,…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随着寒冬的到来,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也结束了,为了能更好地总结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特对本学期的拼音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学习了6个单韵母,23个声…

学前班语文工作总结

学前班语文工作总结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回顾这一个学期来,我从各个方面都是严格要求自己,服从本园教学工作的安排,结合幼儿实际.使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能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20xx年学前班语文教学总结

3年学前班语文教学总结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能更好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语文教学内容当中主要分语言和拼音汉字教学两部分一语言教学方面...

20xx-20xx年第二学期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保亭思源竹莲之心本学期我们学前班的孩子已圆满地完成了学前班的学习和生活即将升入小学望着渐渐成长的孩子们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自豪感通过努力孩子们学会了许多各方面进步都...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结束了为了能更好的总结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从中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特对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一语言教学方面1要求学生继续学说普通话在校活动中和教师或同学...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大路溪小学刘永丽期末临近回想这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感觉真累但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一学期以来我都在不断的反思着自己努力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让幼儿学的轻松扎实现将本期的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自身素...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学前班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庄楚霞随着寒冬的到来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也结束了为了能更好地总结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特对本学期的拼音教学工作做如下总结一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本学期主要学习了6个单韵...

学前班上语言总结20xx

20xx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前班语言教学总结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回顾忙碌紧张的一学期感觉有点累但也伴随着收获的快乐为了能够更好的吸取教训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依据现把本学期语言教育教学...

学前班语文总结(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