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尝试

时间:2024.4.13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课呼唤体验教育

江城中学 周文静

摘要:体验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的创设教育情景和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通过体验和内省实现自我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本文从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开展体验教育的必要性;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等理论出发,分析了开展体验教育的可行性;文章还就笔者的实践归纳出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体验教育的五种类型:生活体验、实验体验、情景体验、阅读体验和角色体验,并就五种类型分别作了简述及列举了相应的教学片段加以说明。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体验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

一、 问题的提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程改革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改革要改变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建议也明确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和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如:在教学方法上,重知识灌输、轻学生主动参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积极性;在教学内容上,重课本知识、轻生活实践,脱离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使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乏味;在知识传授上,重结论呈现、轻学习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体验和探究,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巩固;在学习评估上,重智力、轻态度,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等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综观新课程改革目标和当前思想政治课现状,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倡导体验教学无论对落实新课程目标还是走出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困境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教育不是压抑人,

而是发展人;不是让学生死守着三尺讲台,而是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因感悟生活产生自己的思想。体验才是真正的学习,深刻的学习。实践也证明,这一教学方法能较好地完成新课标的教学目标,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体验教育的含义及其相关理论

1、“体验”及“体验教育”的含义

据《辞源》解释,“体验”既有“领悟”、“体味”、“设身处地”的含义,又有“实行”、“实践”、“以身体之”的含义。教育心理学指出: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并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情感。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行为体验,另一种是内心体验。所谓体验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科学有效的创设教育情景和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通过亲身经历并启动全部心智去感受、关注、参与、领悟,通过体验和内省实现自我学习,从而达到自我完善和提升的内化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及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通过体验,人类经验和学生个体经验实现融合,情感和理性直接对话,知识经验真正变成学生个体的“精神食粮”。

2、体验教育的相关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的一般认知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就是认识发展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包括两个基本方面,即认识和实践。教学过程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认识过程,同样也应包括认识和实践两方面。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和运用“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体验实践,在实践的体验中加深对认识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其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最终成果同样必须通过学生的“内化”才能得到实现,而内化的过程离不开体验。

心理学原理认为: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只有当教学过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时,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学生的心理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因素;心理发展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其中情感是催化剂,是促进其他因素转化的动力。情感是学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当学生的情绪体验与所教的思想观点相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形成强大的力量,推动他们去相信和追求这种思想观点;相反,如果学生缺少这种体验或自己的体验与这一思想观点相矛盾时,他们就会对这一思想观点表现出冷淡和反感。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论认为:教学要让儿童在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中获取经验,通过儿童的亲身活动来进行体验。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要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强调教学的过程性、体验性,要在学生亲身经历中,使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得以整合。

以上理论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开展体验教育定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倡导体验教育的意义

1、思想政治课倡导体验教育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xx年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指出:要使学习尤其是实践能力的学习方法和地点多样化。同时强调“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学会尊重多元性”,还强调“学会做人”等。可见重视人的发展,强调教育以学生人格发展与社会性发展是国际公认的教育原则。因此新课程改革把“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而这一教育理念的实现不能寄希望于传统的以课堂书本知识传授为主的教育方式,强调在实践中体验人际冲突、人际理解以及学生人格发展的教育才是首选,思想政治课倡导体验教育恰恰体现了这一教育理念,它一方面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与自我认识,另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又重视人与人的理解与合作,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顺应全球教育改革中的人本教育潮流。

2、思想政治课倡导体验教育为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有力的保障

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作为优化教学过程的重要基点。当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已经成为教育者的共识,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体现、通过什么过程得到确保却是一个问题。在教育中只有当学生能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并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并以自我的面目参与的时候,才是真正的主体。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可以通过至少可以借助体验教育来实现,因为体验是直接的,没有中介的,而且必然是自我的,他人无法替代的,在体验中主体的角色得到完全的确认。

3、思想政治课体验教育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有效途径

作为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统整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所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视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所以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改变思想政治课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呢?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I hear, I forget , I see, I remember , I do, I understand.”可见倡导体验教育是实现学习方式变革的一条有效途径,并且适合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特点。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德性是其重要使命。然而法纪道德观念与法纪道德认识是不同层次的概念,学生德性的养成不能看他外在的认识,只有让每一个学生以真实的自我,面对他应该面对与解决的自我问题或社会问题时,才能够使浮在外表的教育内化成为学生的行为与观念。思想政治课通过实施体验教育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健康的心理和积极的取向去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在交往中学习、捕捉、筛选、加工和再生信息,以此来强化对知识的学习、理解和应用,逐渐掌握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工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生命质量。

四、初中思想品德课体验教育几种类型的运用

要想完成体验教育,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经过教学实践,笔者将初中思想品德体验教育归纳成“生活体验”、“实验体验”、“情景体验”、“阅读体验”和“角色体验”等五种类型。

1、生活体验

是指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活动来体验事物,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生活体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进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特别是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为突出。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体验中实现。

在学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后,笔者布置学生回家完成一道家庭作业:为父母做一顿饭,要求做规定的菜式,如西红柿鸡蛋汤、炒芹菜、炒鸡块、炒土豆、炒扁豆与白饭;菜要自己到市场去买;饭菜要自己完成;完成后请父母品尝,并打分评价;最后还要写心得。这样的生活体验,让学生尝试了自立,也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体验,家长也对此类活动给予很高的评价。

2、实验体验法

是指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体验理论知识,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因为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强,采用说教的方法难以促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失去兴趣。如果采用实验的方法则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实验中体验理论的真理性。

教学片段(1):《在竞争中合作》(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八课第二框内容)教材写道:“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学生可以接受的知识,且有切身的体会?笔者在课堂上按资料介绍,叫学生共同参与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大玻璃瓶内装入几个纸做的圆锥体,每个圆锥体都系在一根细线上,被试者可以通过细线,把圆锥体拉出瓶外,但瓶口较小,每次只能拉出一个。瓶子接有水管,可放水入瓶。实验的规则:分四个组进行,每一组由四个同学参加,看哪个组把所有的圆锥体拉出来所花的时间最短。结束后,让同学们讲讲自己的体会,同学们都非常踊跃地发表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认为:尽管每个人都想尽快把自己的那个圆锥体拿出来,但只有大家相互协调好,不要造成内部的混乱,成功的可能性就最大。事后,笔者又不失时机的补充了这样一个事例:美国有一大教堂发生火灾,2000名教徒在短短的10分钟内有序地从4个出口逃生,没有混乱、挤压,在求生一刹那的竞争中他们选择了合作,在合作中求生。这样在教给同学们这样一个道理的同时,也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存课。

3、情景体验法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心理体验以达到教学的目的。由于人的体验是有限的,有些事情学生是没有体验过的,有些是学生正常生活中永远无法体验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出必要的情景,丰富学生的体验。在体验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恰当地运用实物演示、直观的音像图文或者相关的音乐作品、故事等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氛围,创设的情景要形象、逼真,借助这些情境的直观性、形象性,对学生的感官产生强烈的刺激,来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唤起学习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学生激起相应的直觉情感,发现情境中存在的问题,对情境提出看法,谈出自己的感受,并从而认识、感悟其中的道理,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

教学片段(1):关注失学儿童(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二课第二框内容)在“学习中的苦与乐”的导入中课本首先提到了当前还有一些儿童因战争、贫穷和疾病等原因,失去了上学的机会,给他们的人生留下了沉重的阴影和不可弥补的遗憾。同时课本在“相关链接”中介绍了一位摄影记者在偏远的地方看到失学儿童的情景。教材的目的在于教育学生关注失学儿童,同时要珍惜现在宝贵的学习机会。可对我们沿海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失学是一件不可思议和

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看不到失学儿童的情景,也体会不到失学儿童的心情。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利用多媒体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先是展示了希望工程“小女孩渴望学习”的宣传照片,再配以声情并茂的讲解;然后播放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的片段。宣传照片中小女孩渴望学习的大眼睛,还有影片中山区学生简陋的学习条件、艰苦的生活以及孩子失学时的无奈情态,都深深地刺激着学生的心灵。许多同学被震撼了,纷纷表示要帮助失学儿童和珍惜自己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这样把学生置身于某一情景中,让其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认识上的提高。这样的情景设计无疑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教学片段(2):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生命与健康的权利》中引用了影片《刮痧》的节选镜头,并设问讨论①圣诞夜,丹尼斯的父亲为什么要冒险爬楼去探望儿子?②作为亲生父亲,为什么会被剥夺对自己儿子的监护权?法官的判决是为了保护丹尼斯的什么权利呢?③这段影片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这样用特殊而典型的生活案例,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疑解惑、学习知识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出“人格权”、“生命健康权”。也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并理解影片中对孩子生命健康的关爱,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奠定情感基础。

4、角色体验

所谓角色体验,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故事、事件的情节,扮演各种社会角色,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体验相应角色的感受,练习“承担”相应角色的义务,学习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有的态度和所需的能力。道德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要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实际上也可以说就是要学会“角色承担”。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景中,学会选择和判断;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中探寻和建构;让学生对善恶作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念,践行正确的道德准则。角色体验,实际上是社会行为的预演。

教学片段(1)比如讲到挫折的有关知识时,如果仅仅举例说明残疾人受到的挫折是如何的巨大,学生只会停留于理论的理解与体会,这时如果能够适时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来模拟特殊人生,其从中获得的体验无疑要比教师在课堂上乏味的说教强好多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不妨在课堂上尝试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绑住双手,并试着用脚拿东西,甚至是用脚做普通人用手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时学生就能在情境中体验到残疾人的痛苦和挫折,也能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所以说,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同时也是身心和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角色体验无需教师过多的语言说明,学生的感受尽在不言之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5、阅读体验法

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材料,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相统一。因为受阅历等限制,学生的体验是有限的,在直接体验不足的情况下,多阅读优秀作品,同样可以丰富人生的各项情感体验。教学片段(1):《肯定生命,尊重生命》(七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第三课第三框内容)当前的少年都是生活在快乐之中的,他们无忧无虑,还无法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和来之不易,为了帮助学生体会生命是可贵的,笔者在教学时选用这样一则材料供学生阅读: 19xx年唐山大地震时,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一边织毛衣,一边用脚踩着摇篮摇她仅五个月的宝贝女儿。天崩地裂的一刹那,母女俩一起坠入到黑暗无边的废墟之中,所幸的是母女俩都完好无损,但她们无论如何也出不去了。惊吓后的孩子在母亲怀里睡着了,醒来后啼哭不止,母亲知道她是饿了,忙开怀喂奶。一天一夜后,滴水未进的母亲奶水已经枯渴,孩子的哭声也越来越弱。绝望的母亲这时触摸到了毛衣针,心里猛地一动,用衣针刺破自己的手指,塞进孩子嘴里。一周之后,人们发现了母女。孩子一息尚存,小嘴仍在吮着母亲的手指头,而母亲已经气绝。人们惊奇地发现,年轻母亲的个个手指头都破了一个小洞,脸色像雪一样洁白,年轻的母亲为孩子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奶。学生阅读后深深地被材料中伟大的母爱所感动,教师再引导他们想想平时家人对自己付出的点滴恩亲,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生命是倾注了多少人的关爱和期望,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生命是最为可贵的!

教学片段(2)《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一课中讲述依赖的危害性时引用了以下一则材料。

19xx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了1000多个汉字,4岁具备初中文化水平,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级,19xx年10月,8岁的他就跳读到了县属重点中学。13岁时,以高分考进湘潭大学物理系。在湘潭大学的4年时间里,学校的老师和同学领略了他的超常智力,同时也感受到了他的与众不同。魏永康的学习让人们放心,但他的性格却让老师担心。在他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交往,没有自立。基本的礼仪和与人交往的规则,他一点都不懂。为了安排他的大学生活,他的妈妈陪读了四年。20xx年,17岁的魏永康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院,这一次妈妈不能跟在身边,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xx年,他不得不从中科院肄学,回到了老家。让学生前后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就阅读的材料,就某一观点、某一现象发表见解、做出评判,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由“静听”的记忆变为热烈的“辩论”。问题通过争辩,就会更加明晰。学生阅读后,以课堂所学内容为中心,说课本、说自己、说生活,深深地为材料中的主人公惋惜,体会到自立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当然,在阅读体验教学中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注意材料的本身意义,要选择一些寄寓着作者浓厚情感体验、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的作品供学生阅读;二是注意阅读后学生赋予

材料的意义,要引导学生体验贯注在材料中作者的心理体验,唤醒学生记忆库中的情感体验,使之交互感应,悟其所悟,从而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五、体验教育的实践成效与思考

(一)主要成效

1、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浓厚兴趣。因为体验的主体是学生,是教师无法代替的,体验教育是把学生摆在真正的主体地位上,也只有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上才能开展体验教育。这就完全改变了灌输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状况。过去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主,自然而然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实验情况来看也正是如此,学生普遍喜欢上体验式的思想品

德课。

2、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意识。体验教育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教学的过程既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倾听每个学生的意见、接纳每个学生的体验,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到教师无比的亲切、温暖,使学生不但尊重老师而且从心底里喜欢老师。从而改变过去“师”为教育者,“生”为被教育者的生硬师生关系,建立起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新型师

生关系,促使学生产生 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愉快中进行学习。

3、优化了学习过程,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效性。一节课45分钟,既可用于记忆和理解,也可用于分析、综合和创造性学习。传统的教学,一节课大部分时间由教师讲、学生听,留给学生自主分析、自主体验的时间很少,结果造成教学的有效性很低,学生只是知识的容器,毫无个性的发展。体验式教学刚好相反,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进行体验、思考、讨论,小部分时间留给教师进行指导和启发,符合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规律,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转化。另外,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体验,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树立起良

好 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信念,提高了教学的德育效果。

(二)带来的思考

1、由于各个学生间存在种种差异,其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尽相同,所以其体验也各不相同。即便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学生去亲历,也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产生不同的情感。因此,体验具有个性化,不是雷同的,它因人而异,不能相互取代。在教学时,笔者认为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要尊重差异,不能强求划一;要进行科学引导,使学生形成丰富的体验,但不能将自己的体验结果强加于学生。正因为差异的存在,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之间开展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体验,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生活和世界,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学时不追求体验的标准答案,而是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学评价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的尊严。一方面,不能用成人标准简单粗暴地评价学生,而应对学生独有的内心世界多一些尊重和呵护;另一方面,不能机械地采用统一的

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学生,而应理解每一个学生的独特风格与感受并给予充分肯定。这才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理想境界。

2、因为体验有积极体验和消极体验之分。积极的体验使人精神振奋,产生愉悦感和充满激情;而消极的体验则使人产生挫折感、懊丧感,对事物失去信心。但消极的体验在科学的引导下同样也可以转化为积极的因素,成为动力,使人充满斗志。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对体验过程的评价,以决定学生体验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对产生消极体验的学生要及时予以正确引导,使其脱离心理上的阴影。例如在学习“家庭保护”时,大多学生体验到的是家长对自己的关怀和家庭的温暖,但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父母离异等原因体验不到家庭的关爱,只有父母的打骂等消极体验。作为教师就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采取家访等措施协调他们的家庭关系,让学生消除阴影,体验家庭的温暖。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开展体验教育既是思想品德课学科性质的要求,也是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是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笔者将与同行一起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使这一教学方式逐步完善,更有实效!

参考文献:

[1]《给政治教师的101条建议》/刘岚主编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9

[2]《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法》/吴一凡主编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5

[3]《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8

[4]《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初中思想品德》/毕田增 敖国儒 主编:北京:新华出版社

发行 2005.4

[5]《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成长》 姜汉玺

更多相关推荐: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九年来不管是在以前的浞水中学还是在现在的县庆中学我一直从事初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工作想想过去虽无什么成就但深有体会因为思想品德科目的特殊地位所以要成为一位受学生关注和欢迎的政治老师并不那么容...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扁都九年制学校曹登玉教学反思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教育科研的重要方式它对于教师总结经验教训优化和升华教学经验增强自己的理性自主促进其隐性教学经验的显性化形成和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我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

初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教学反思东溪中学罗强自从实施高效课堂教学以来在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点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在开展教学工作前我先对初一教材做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新课标指出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验和不同成就感因此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使不同个性的学...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武胜县华封初级中学覃云华我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总结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总结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政治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教学常规工作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邹清和反思初中政治教学工作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政治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师寨镇第二初级中学宋战良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中我已从事了十几年的政治教学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板桥中学林俊英我从教十几年来主要从事初中历史和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初中政治课教学反思(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