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时间:2024.4.13

一、实习目的

1、巩固校内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对GPS定位原理与测量基本理论的理解;

2、熟练掌握GPS外业测量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操作及四等水准测量

3、了解并掌握GPS外业测量数据和四等水准的处理过程;

4、掌握中海达(HDS2003)软件处理GPS外业测量数据的基本流程;

5、熟悉GPS基线解算方法与技巧;

6、掌握GPS网平差方法;

7、熟悉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和一些数据格式处理投影变换等技巧;

8、熟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测站及线路的检核方法;

9、提高学生从事测绘工作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品质和职业道德。

二、实习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指导老师既定的网型,使用GPS接收机对校区内开展GPS静态测量,包括外业的数据采集以及内业的数据处理和成果的分析与技术总结,得到一套覆盖校区内部的完整的控制点坐标数据资料,实现解算其他未知点坐标以及熟练使用并掌握软件操作方法的目的,其精度满足D级国家地形测量的控制要求。

三、实验仪器、软件和执行规范

1、中海达GPS接收机四台

2、计算机

3、中海达(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

4、南方平差易2005软件

5、脚架四个、水准仪一台

6、水准尺一对、皮尺一个

7、一对尺垫、卷尺

8、要符合《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四、实习地点、时间及组织形式

实习地点: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

实习时间:20xx年6月3日—20xx年6月9日

组织形式:

1、专业统一实习,在教师的指导下一个班分四个小组进行;

2、指导教师:余学祥;

1

3、实习小组由8-9人组成,设小组长1名,负责本小组的实习组织、人员安排、纪律考勤;仪器管理与手簿记录整理等。组员要服从和全力支持组长的工作。

4、 全部实习由指导教师统一指挥,小组长对教师负责,组员对小组长负责。

五、仪器领取及动员大会

轰轰烈烈的Gps实习正式开始了,学院专门为我们进行了动员大会,各指导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实习内容及网形设计和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等,之后我们领取仪器并熟悉了仪器,同学们兴致高涨,Gps实习就这样开始了。

六、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图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七、实验原理:

GPS定位的原理是GPS卫星发射的测距信号和导航电文,导航电文中含有卫星位置的信息,用户用GPS接收机在某一时刻接收三颗或三颗以上的GPS卫星,测出测站点(GPS天线中心)到卫星的距离并解算出该时刻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并解算出卫星的空间位置,根据距离交会法求测站点坐标.

其基本思想为: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卫星进行连续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用户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 2

时,通过无线电接收机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水准仪提供一条水平视线,利用水准尺计算两点之间的高差,从已知的开始,测量位置点的高程的过程。

八、GPS控制网的布设及观测准备过程

1、GPS网布设

采用静态相对定位方法建立测区GPS平面控制网,等级为D级。

2、GPS点位选择及网的布设原则

⑴.点位的选择符合技术设计要求,并有利于其他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⑵.点位的基础应坚实稳固,易于长期保存,并有利于安全作业;

⑶.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点上;

⑷.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不应有障碍物;

⑸.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小200m, 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信号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

⑹.点位附近不应有大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

⑺.交通应便于作业。

⑻.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按要求选点定位。当利用旧点时

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性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用。

3、GPS控制网的网形布设及精度分析

本测区设计以边连式布设D级GPS点4个,D级控制网采用3台接收机观测,分2个观测时段进行观测。

GPS网相邻点间基线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

式中a(mm)为固定误差;b(ppm)为比例误差系数;d(km)为相邻点间的距离。GPS-D级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相邻点最小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1/2~1/3;最大距离应为平均距离的2~3倍。

GPS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3

注:当边长小于200m时,边长中误差应小于20mm。

4、GPS控制测量作业要求

⑴基本技术要求

为保证GPS测量精度,采用载波相位静态相对定位作业模式,D级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注:①、观测时段长度应视点位周围障碍物情况、基线长短而作调整;

②、可不观测气象要素,但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状况。

⑵ GPS卫星预报和观测调度计划

①保证GPS作业观测工作顺利进行,保障观测成果达到预定的精度,提高作业工效,在进行GPS外业观测之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预报表应包括可见卫星号、卫星高度角和方位角、最佳观测卫星组、最佳观测时间、点位图形几何强度因子等内容。

②编制预报表所用概略位置应采用测区中心位置的经、纬度。

③作业组在观测前应根据参加作业的GPS接收机台数、网形及卫星预报表编制作业调度表,其内容应包括观测时间、测站号、测站名称以及接收机号等项内容。

⑶ 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

①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数)。

在布设GPS网时,适当增加观测期数(时段数)对于提高GPS网的可靠性非常有效。因为,随着观测期数的增加,所测得的独立基线数就会增加,而独立基线数的增加,对网的可靠性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②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

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可确保GPS网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在同一测站上的多次观测,可有效地发现设站、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等人为错误;另一方面,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观测期数的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同一台接收机在同一测站上连续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各个时段间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以更好地消除各种人为操作误差和错误。

③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使得测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在布设GPS网时,各个点的可靠性与点位无直接关系,而与该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有关,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越多,点的可靠性则越高。

④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

在布设GPS网时,检查GPS观测值(基线向量)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异步环闭合差,而随着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数的增加,其检验质量的能力将逐渐下降。

⑷ 提高GPS网精度的方法

①为保证GPS网中各相邻点具有较高的相对精度,对网中距离较近的点一定要进行同步观测,以获得它们间的直接观测基线。

4

②为提高整个GPS网的精度,可以在全面网之上布设框架网,以框架网作为整个GPS网的骨架。

③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6条。

④在布设GPS网时,引入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观测值与GPS观测值(基线向量)一同进行联合平差,或将它们作为起算边长。

⑤若要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测定网中各点的正常高/正高,则需在布网时,选定一定数量的水准点,水准点的数量应尽可能的多,且应在网中均匀分布,还要保证有部分点分布在网中的四周,将整个网包含在其中。

⑥为提高GPS网的尺度精度,可采用如下方法:增设长时间、多时段的基线向量。 ⑸ 布设GPS网时起算点的选取与分布

若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与旧成果吻合最好,则起算点数量越多越好,若不要求所布设的GPS网的成果完全与旧成果吻合,则一般可选3~5个起算点,这样既可以保证新老坐标成果的一致性,也可以保持GPS网的原有精度。

为保证整网的点位精度均匀,起算点一般应均匀地分布在GPS网的周围。要避免所有的起算点分布在网中一侧的情况。

⑹ 布设GPS网时起算边长的选取与分布

在布设GPS网时,可以采用高精度激光测距边作为起算边长,激光测距边的数量可在3~5条左右,可设置在GPS网中的任意位置。但激光测距边两端点的高差不应过分悬殊。 ⑺ 布设GPS网时起算方位的选取与分布

在布设GPS网时,可以引入起算方位,但起算方位不宜太多,起算方位可布设在GPS网中的任意位置。

5、观测准备过程

出发工作前应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仪器及其附件是否携带齐全;作业前应检查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天线安置及测量过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作业员到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然后再安置天线;

②.天线可用脚架直接安置在测量标志中心的铅垂线方向上,中误差应小于3mm。天线应整平,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所泡应居中;

③.观测组应严格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当情况有变化需修改调度计划时,应经作业队负责人同意,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计划;

④.接收机预置状态应正确,然后方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

⑤.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应量取天线高,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记录在手簿。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薄备注栏中。天线高的量取方法应符合《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的要求,量取的部位应在观测手薄上绘制略图;

⑥.仪器工作正常后,作业员应及时逐项填写测量手簿中各项内容;

⑦.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 ;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

⑧.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受震动和被移动,防止人和其他物 5

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⑨.观测中应保证接收机工作正常,数据记录正确,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

九、实习内容

实习包括GPS静态测量的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分析。 采用GPS静态测量技术,在安徽理工大学本部范围内部设一个控制网。具体实习内容包括:技术设计,选点,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数据传输及格式转换,基线解算,网平差,成果质量控制,技术总结。利用中海达GPS接收机随机软件,对所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水准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将测区内所有GPS控制点进行联测,并且利用曲面拟合的方式拟合整个校区的高程并进行精度评定结果。

十、实验步骤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2、外业调度方案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3、Gps及四等水准外业观测步骤 ⑴安置仪器

首先,在选好的观测站点上安放三脚架。注意观测站周围的环境必须符合上述的条件,即净空条件好,远离反射源,避开电磁场干扰等。因此,安放时用户应尽量避免将接收机放在树荫、建筑物下,也不要在靠近接收机的地方使用对讲机,手提电话等无线设备。 然后,小心打开仪器箱,取出基座及对中器,将其安放在脚架上,在测点上对中、整平基座。

最后,从仪器箱中取出GPS天线或内置天线的GPS接收机,将其安放在对中器上,并将

6

其紧固,再分别取出电池、电缆等其它配件(内置电池的接收机除外),并将它们安装在脚架上,同时连接GPS接收机。

在安置仪器时用户要注意下面的几点:

①当仪器需安置在三角点觇标的基板时,应先将觇标顶部拆除,以防止对信号的干扰,这时,可将标志的中心投影在基板上,作为安置仪器的依据;

②基座上的水准管必须严格居中;

③如整个控制网在同步观测过程中使用同样的GPS接收天线,则应使天线朝同一个方向,如使用不同的GPS接收天线,则应使天线的极化方向指向同一方向,如指北。大部分天线用指北方向来表明天线的极化方向。

⑵量测天线高

安置好仪器后,用户应在各观测时段的前后,各量测天线高一次,量至毫米。量测时,由标石(或其它标志)中心顶端量至天线中规定量测天线的位置如下图1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图1量测天线高

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天线高:

2H?h2?R0?h0

h:为标石或其它标志中心顶端到天线下沿所量距离;

R0:天线半径;

h0:天线相位中心至天线底部量测位置的距离。

所算H即为天线高。两次量测的结果之差不应超过3mm,并取其平均值。

其中,R0、h0通常由厂家提供,应当说明的是,各种天线高的量测位置不一样,其量测位置应参见其本身的说明,中海达为各种GPS接收机配备的天线有更加简便的量测方式,在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中可直接设置天线的斜高,软件会自动计算,在具有异步环的GPS 7

相对测量中,即使用户只需要平面坐标,也必须输入准确的天线高,否则无法正确地进行后续一系列网平差解算过程。

⑶启动仪器

在启动仪器时,通常应按如下步骤操作:

①、确认在接收机采集器电源均关闭的情况下,分别连上电源电缆、数据采集电缆。

②、打开主机上的开关,若电源灯为绿色,则表示电量符合要求,若为红色,则表示电量不足,应更换电池。

③、按照相应仪器的操作规程开机观测,具体步骤请参看《产品手册》。

④、保证同步观测的其它GPS接收机也处于观测状态。静态差分测量是根据几台接收机共同时间段所接收的数据进行差分解算,所以几台接收机同时观测必须保证数据同步,并且要保证足够的数据。

⑤、观测的时候,要保证接收机设置了合适的采样间隔和高度截止角。

注:GPS测量是通过地面接收设备接收卫星传送的信息来确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测量结果的误差主要来源于GPS卫星、卫星信号的传播过程和地面接收设备。通过选择有效的卫星及其高度角

a、可以减少电离层和对流层折射产生的影响;

b、可以消除多路径效应;

c、可以有效地剔除有干扰的卫星。

⑥、记录观测站点的点名、天线高、观测时段及相应的观测文件名。

在同一天(GPS时)内,如测站名及时段序号一样则出现同名。用户在出测前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尽量避免出现重名的情况。

注:由于GPS时和北京时间相差大约8个小时,因此如果在北京时间凌晨0时至早上8时前施测,GPS时仍然是北京时间的前一天,因此用户一定要注意此时输入的时段序号不要重复(例如又从1开始,这就和北京时间的前一天的第一个时段重复),建议用户最好仍然是按GPS时来计算时段序号,即每天凌晨0时至早上的8点仍然算前一天的时段序号。⑷观测

按照预定的观测时间进行观测。

注意:在采集时测站不可移动,采集不能中断,组成基线的四台接收机连续同步采集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否则数据可能不可靠。如出现意外情况,应及时通知其它观测站点。 ⑸撤站

结束采集之后,用户必须确认观测站的全部预定作业项目均已按规定完成。这时,退出采集过程,一定要先关闭主机电源,如采用了外部采集器,还需要退出采集程序并关闭采集器。拔出GPS电源电缆、数据采集电缆,将接收机、基座对点器、电池等附件妥善放回仪器箱内。

⑹野外观测的注意事项

在野外观测时,用户必须注意:

①如果仪器从与室外温度相差较大的室内或汽车内取出,必须让其有一个预热的过程,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

②用户在插拨电缆时,必须牢记先关掉接收机电源,否则将使串口设备保护性关闭而不能正常工作。

③确认外接电源及天线等各项连接无误后才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

8

④仪器如长时间不使用,将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搜索GPS卫星(2-3分钟)。

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指标及限差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表3 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限差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⑴安置水准仪

打开三脚架并使高度适中,目估使架头大致水平,检查脚架腿是否安置稳固,脚架伸缩螺旋是否拧紧,然后打开仪器箱取出水准仪,置于三脚架头上用连接螺旋将仪器牢固地固连在三脚架头上。

⑵粗略整平

粗平是借助圆水准器的气泡居中,使仪器竖轴大致铅垂,从而视准轴粗略水平。在整平的过程中,气泡的移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的方向—致。

⑶瞄准水准尺

首先进行目镜对光,即把望远镜对着明亮的背景,转动目镜对光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松开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用望远镜筒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然后从望远镜中观察;转动物镜对光螺旋进行对光,使目标清晰,再转动微动螺旋,使竖丝对准水准尺。

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到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消除的方法是重新仔细地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此时,从目镜端见到十字丝与目标的像都十分清晰。

⑷精平与读数 (后-后-前-前;黑-红-黑-红)

照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 照准后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照准前视尺黑面,精平,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照准前视尺红面,精平,读取中丝读数。

4、Gps及四等水准外业观测检核

①数据预处理

a、将原始观测数据从接收机上用compass数据处理软件下载到计算机上,通过解码将各种数据分类整理,剔除无效观测值和冗余信息

9

b、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核与修改,包括站名、点号、测站坐标、天线高等

②基线解算

基线解算要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初始平差,解算出整周未知数参数和基线向量的实数解,在第二阶段将整周未知数固定成整数,在第三阶段,将确定了的整周未知数作为已知数,仅将待定的测站坐标作为未知数再次进行平差解算,解算出基线向量的最终解 ③观测成果的外业检核

a、重复观测边的检核

对于重复观测边的不同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等于相应的等级规定精度的22倍。Δd= 29mm,σ=13.37mm,显然Δd≤22σ,所以该向量的观测值合格。具体数据见附表2。

b、同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根据《GPS规范》要求,各级GPS基线精度计算公式如下

σ 2?(bd)2

按D级控制网精度要求,取a≤10mm b≤10ppm

设Wx、Wy、Wz、分别是同步环坐标分量的闭合差、则应满足

Wx≤?

5n Wy≤?

5n Wz≤?

5n W限≤?3n 5

在同步环A2-B2-O2中,取D=0.897km得σ=13.43mm,令n=3得

Wx≤4.65mm Wy≤4.65mm Wz≤4.65mm W限≤8.06mm

由GPS实测数据得

Wx=0.0mm<4.65mm Wy=0.3mm<4.65mm Wz=0.3mm<4.65mm W限=0.42mm<8.06mm

均满足要求,所以同步环A2-B2-O2合格

在同步环B2-O2-C2中,取D=0.855km得σ=13.15mm,令n=3得

Wx≤4.56 Wy≤4.56 Wz≤4.56 W限≤7.89

由GPS实测数据得

Wx=0.1<4.56 Wy=1.4<4.56 Wz=1.3<4.56 W限=1.91<7.89

均满足要求,所以同步环B2-C2-O2合格

c、异步环闭合差的检核

根据《GPS规范》要求,异步环各坐标分量应满足以下要求

Wx≤2n? Wy≤2n? Wz≤2n? W限≤ 2n?

在异步环O2-A2-B2中,取D=0.855km得σ=13.15mm,令n=3得

Wx≤45.6 Wy≤45.6 Wz≤45.6 W限≤78.96

由GPS实测数据得

Wx=2.0<45.6 Wy=1.0<45.6 Wz=1.3<45.6 W限=2.58<78.96

均满足要求,所以异步环O2-A2-B2合格

10

在异步环B2-O2-A2中,取D=0.897km得σ=13.43mm,令n=3得

Wx≤46.5 Wy≤46.5 Wz≤46.4 W限≤80.60 由GPS实测数据得

Wx=1.9<46.5 Wy=2.1<46.5 Wz=2.9<46.5 W限=4.05<80.60 均满足要求,所以异步环B2-O2-A2合格

④三维无约束网平差

GPS点WGS-84坐标系坐标平差及精度按《GPS规程》规定,基线向量的改正数: Vx=Vy=Vz≤3σ=39.84mm

实测基线5条,经检查最大的基线向量改正数为1.5mm,完全符合规程要求。

成果报告中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应等级规范要求。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11

记录者在“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表中按表头表明次序⑴~⑻记录各个读数,⑼~ ⒃为计算结果:

后视距离⑼=100×{ ⑴-⑵ }

前视距离⑽=100×{ ⑷-⑸ }

视距之差⑾=⑼-⑽

∑视距差⑿=上站⑿+本站⑾

红黑面差⒀=⑹+K-⑺,(K=4.687或4.787)

⒁=⑶+K-⑻

黑面高差⒂=⑶-⑹

红面高差⒃=⑻-⑺

高差之差⒄=⒂-⒃=⒁-⒀

平均高差⒅=1/2{ ⒂+⒃ }

每站读数结束( ⑴~⑻ ),随即进行各项计算( ⑼~⒃ ),并按技术指标进行检验,满足限差后方能搬站

中海达GPS静态的使用

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的解算

运行 HDS2003数据处理软件

1新建项目

点【项目(F)】【新建(N)?】,弹出新建项目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目属性设置对话框,在项目细节里填写好各项信息,点控制网等级——选择自己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再点【项目(F)】【坐标系统(G)?】弹出坐标系统对话框,选择相应的坐标系。 2导入数据

点【项目(F)】【导入(I)?】,弹出数据导入对话框,数据格式选择第一个 中海达ZHD观测数据 弹出 打开 对话框选择需要解算的数据,点击打开,数据载入并在窗口中自动生成数据的网图。 3基线处理

点【静态基线(S)】【处理全部基线(A)】,软件开始自动处理全部基线,处理完后在计算区对话框里显示基线的精度,若有不合的则显示出不和基线的条数,在主界面的网图里,算合的基线显示为黑色,不合的基线显示为灰色。点主界面下的列表,显示所有基线的观测时间、长度、精度等信息,若有不合的基线则在前面显示红色的叹号,Ratio值 12

小于3,整数解误差过大——达到厘米级或更大,是基线不合的主要原因(若不合的基线可有可无则可右键删除-把没用的基线删掉)。

处理不合基线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合的基线,点击属性区的观测数据图 观测数据图上面显示的是跟踪卫星的数据,下面的基线残差图,通过看基线残差图卫星的起伏周跳进行卫星的删除,然后重解基线来提高基线的精度,残差图中围绕中线起伏跳动小的卫星信号好,反之则不好,可尝试用鼠标框选观测数据图 上面的起伏跳动大的那颗星的数据既删除然后重解,再看基线的精度,起伏跳动大的星和某段时间内起伏跳动大的数据可以用鼠标框选进行删除,删除的方法是单击基线残差图左上角的下一个,找到要删除的卫星编号,再在观测数据图上面的卫星数据里面框选这颗星起伏大的那段即删除,然后重新解算。如要恢复先选中再点鼠标右键恢复就可以了。 若还不合则右键【选定基线处理设置(S)】,修改常用项里的数据采样间隔、截止角(采样间隔默认为60 秒、高度截止角默认为20度)[在数据量足够的情况下,采样间隔大些比较好]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处理选定基线(O)】,进行不合基线的重新处理。

基线都处理合后,点【静态基线(S)】【搜索重复基线(R)】、【搜索基线闭合差(D)】、

【搜索闭合环(C)】等操作,看是否有超限的(一般整数解误差不大在毫米级都不会超限),若有超限的则找出那条基线,重复处理不合基线的方法误差改小即可。(若通过修改采样间隔、高度角和删星等操作都不能把基线处理合或闭合差始终超限,则只能到外业重新测了) 4网平差

基线都处理合后,点【网平差(A)】【网图检查(C)】,检查重复的站点及网图的连通性,若都通过,再点击 管理区 的 站点,选择已知点,再点击 属性区 的修改,在固定方式下拉框中选择需要的固定方式,在固定坐标框里输入已知点坐标,其它已知点以同样的方式输入,输完后点【网平差(A)】【平差设置(S)?】,弹出平差参数设置对话框,在平差设置项里选择平差类型,通常为二维平差,若要高程则在高程拟合前也打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A)】【进行网平差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P)】,弹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出以前的平差结果被清除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是否查看网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对话框页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计算区显示出来,若出现χ平方检验(α=95%):未通过,建议根据参考因子的数值修改协方差比例系数问题,则我们可以通过查看【处理报告(R)】【生成网平差报告(F)】中的 二维平差 的 平差参数 的参考因子填入到 【网平差(A)】【平差设置(S)?】的自由平差协方差比例系数中,再进行重新平差即可解决。若出现Tau检验有问题,检验值若小于3则可 13

忽略不计,若大于3我们可以用鼠标双击这个问题,看看是哪条基线,然后用处理不合基线的方法处理然后重算就可以解决了。若出现参考因子有问题或平差报告里比例因子过大则可能是已知点输错了,仔细核对已知点坐标(若平差参数中旋转太大,则证明输入的坐标是工程坐标非BJ-54或GJ-80坐标)

5成果

平差结束并通过后,点【处理报告(R)】【生成网平差报告(F)】查看处理报告里 平差总结 的 最终平面距离平差值 的 相对误差 看是否符合要求,再到 平差总结 的 最终平面距离平差值 的 最终坐标平差值 看 平面中误差 是否符合要求。

若平差精度满足要求,点【处理报告(R)】【简明成果报告(E)】即生成简明的坐标成果。点【处理报告(R)】【生成网平差报告(F)】即生成完整的平差报告。点【处理报告(R)】

【生成静态基线报告(S)】即生成静态基线报告,若报告里的静态基线图不正确先点 主界面 下的网图,右键点缩小误差椭圆重复几次直至看不到误差椭圆,再点【查看(V)】【全图(A)】,点【查看(V)】【网图显示设置(N)】把比例尺多选框的勾去掉,可在网图模式右键进行抓图再重新生成即可。若所有成果都上交可选【项目(F)】【导出(E)?】【其他格式】选下面的 GPS网处理报告 Office2003/XP 格式输入文件名选好导出的路径点保存既可自动导出。

14

更多相关推荐: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2)

学院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专业测绘工程姓名陈良明班级1002602学号20方案名称控制测量实习指导老师鄢志辉1概述11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实习日期吴勤伟06351214赵宝贵20xx年6月一序言1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实习2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2

目录一序言1二测区概况2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3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5五概算6六心得体会错误未定义书签七实习日志错误未定义书签八点之记22一序言根据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安排在完成控制测量学课堂教学和课堂实...

控制测量学实习报告

目录前言一实的习目与内容1二实习任务与要求1三技术细则2四实习组织与安排2五实习仪器4六小组成员5七实习时间5第一章测区选点一测区地理位置5二选点要求5三导线布设5第二章高程控制测量一测量设备6二测量方法6三水...

校园测量实习报告

一、实习时间20xx年x月8号至13号(周一至周五)二、实习地点某主校区校园内三、实习目的(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

控制测量实习个人心得与体会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实习报告报告名称实习心得与体会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实习专业测绘工程姓名学号组别第二组指导教师刘万林成伟王利张双成赵丽华等实习地点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实习时间在各位老师们辛勤的安排和指导下我圆满完...

全站仪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实习报告1目录一前言3二实习的目3三实习内容3四测量的基本步骤及其方法4a测量步骤4b测区地点及控制点选择4c导线测量4d碎部测量5e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检查与整饰6五过程总结6六实习感想...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一、序言2二、测区概况3三、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5四、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及施测8五、内业计算12六、实习总结13一、序言1、实习名称:控制测量实习2、实习地点:3、实习时间:2011年05月--…

四等导线测量实习报告

导线测量实习报告1目录一概述3二主要任务3三测量内容4四心得体会62一概述11一导线测量概述导线测区内相邻控制点连成直线而构成的连续折线导线边导线测量在地面上按一定要求选定一系列的点依相邻次序连成折线并测量各线...

测量实习报告

测量实习报告一前言1前言2实习目的3实习要求二内容1实习内容2精度要求3实习成果三结束语一前言前言在20xx至20xx学年第二学期自20xx年4月20日起我们进行了为期9天的工程测量实习这次实习的内容是对工程测...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

地籍测量实习报告院系应用技术学院专业工程测量与监理20xx级姓名马元俊学号1015070326地籍测量实习报告地籍这个名词来源于拉丁文Catstrum其意为征税对象的登记由此可见地籍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含义即为征...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2)

工程测量实习地点八号楼起止日期20xx年11月24日班级0264131组别第三组姓名姜高峰目录第一章实习目的第二章实习内容21测区概况22高程测量23第三章控制测量24数据处理25地形图测绘实习感想实习存在的问...

控制测量实习报告(5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