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

时间:2024.3.2

教育心理学重点内容

一 选择、填空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2、科学心理学创始人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3、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

5、测验法有两个基本要求,即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程度。 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6、测验按内容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

7、费希纳首创用实验法将物理刺激的变化转化为心理经验的过程,是心理物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

8、构造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使用实验内省法。

9、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10 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

11、完形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默、考夫卡、苛勒。也称格式塔心理学派。

12、精神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

13、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罗杰斯。主张:用来访者中心治疗,对来访者“无条件地积极关怀”。

14、外胚层:后来发展为表皮、指甲、牙齿、头发、感官及神经系统;

中胚层:后来发展为真皮、肌肉、肌腱、循环系统、排泄系统。

15、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延脑有“活命中枢”之称。

16、脑垂体分泌三种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泌乳激素。

17、明代李时珍提出“脑为元神之府”。

18、听觉区位于皮层颞叶上缘。

19、谢切诺夫认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生物的一切活动按其生产方式来说都是反射。

20、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21、条件反射:望梅止渴。

22、过渡性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的过渡。

23、刺激--反应理论由桑代克创立,提出了三条学习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效果率:奖励则联结增强,惩罚则联结削弱。

24、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25、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况水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填空)

26、一般迁移指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

27、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练习的结果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

28、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定向;

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

(2)习俗水平

阶段3:好孩子定向;

阶段4:权威定向;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6:普通的伦理原则定向。

29、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

30、韦伯定律:刺激之间的最小可觉差与标准刺激强度比值是恒定的。

31、颜色的三个基本特征:色调、明度、饱和度。

32、内部感觉分为: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

33、平衡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做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做旋转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

34、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

35、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

36、知觉的特征: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简答)

37、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表现:目的性强、准确迅速、长期坚持、正确理解。

38、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

39、根据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40、潜移默化侧重学习过程中的内隐记忆。

41、长时记忆: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42、常用的测量保持量的方法:回忆法、再认法、再学法、重构法。

43、再学法:指根据初学和再学所用的次数或时间来计算保持量的方法。

4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45、发散思维特点: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

46、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

47、演绎推理包括:三段论、线性系列、条件推理。

48、算法策略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49、功能固着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

50、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51、早在18世纪,奥地利医生麦斯麦用“动物磁”治疗癔症病人。

52、特瑞斯曼提出“衰减模型”。

53、19xx年卡尼曼提出认知资源理论。

54、谢夫林等人进一步提出了双重加工理论。

55、注意分配的例子:一心不可二用。

56、需要的特点:对象性、紧张性、驱动性、周期性。

57、自我实现需要是需要层次的最高点。

58、奥尔德弗将马斯洛的七种需要层次压缩为三类基本需要,即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59、社会性需要:成就需要、交往需要、权力需要。

60、动机的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调节与维持功能。

6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坚韧性、自制力(与之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62、动机冲突: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63、情绪状态:心境、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应激。

64、沙赫特和辛格提出情绪认知理论。

65、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指在工作重压下的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倦怠工作的感受是一种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职业枯竭主要表现为身体疲惫、情绪低落、创造力衰竭、价值感降低、人性化淡漠、攻击性行为等。

66、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格因素。

67、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68、根据能力在人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69、液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70、吉尔福德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理论,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71、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是非文字智力测验

72、粘液质的个体,其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强、平衡、不灵活。

73、阿尔波特于19xx年首次提出人格特质理论。

74、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第二个层次是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75、性格、能力、气质都属于人的人格心理特征。

76、旁观者效应主要有观众作用、示范作用和责任分散作用。

77、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一致性倾向、评价的中心性、核心特性作用。

78、韦纳归因理论的三个维度:内因-外因、稳定-不稳定、可控制-不可控制

二、简答

1、初中生人格发展的特点p52

(1)意识高涨;(2)反抗心理;

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价值观的确立、自治需求。

;共同要素说;经验概况说;关系转移理论;认知结构说。p69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对学习材料的概况水平、

心向与定势。p70

5、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p80

6、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人际关系、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p91

7、遗忘的原因p154

(1)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得强化而逐渐减弱衰退以至消失的结果

(2)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

(3)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就能够恢复。

(4)提取失败说。一些研究者认为,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人们之所以对一些事情想不起来,是因为人们在提取有关信息时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8、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p208(多选)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新异性、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2)主体自身的状态:①凡是符合人的需要、引起人兴趣的事物都能使人产生无意注意;②已有的知识经验;③生理状况和情绪状态。

9、情绪的两极性:快感度、紧张度、强度、激动度。p242

10、人格测验的方法:自陈量表式人格测验、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p270

11、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类型的差异、特殊能力的差异、能力的性别差异。p279

12、良好人际交往的态度:尊重、宽容、真诚、理解、给予爱。p321

13. 初中生在结交朋友方面显示出与童年完全不同的特点:①交友范围缩小、②重视友谊、③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④与父母关系的变化、⑤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三、论述

同:(1)二者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同时都有消退

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

(2)二者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

异:(1)在刺激方面的不同,在经典型条件反射活动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刺激是作为引发行为的一种手段;在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它是用做强化的;

(2)在反应方面的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天生就有的,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反应是后天塑造起来的。

(3)从神经系统的操作水平来看,经典性条件反射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随意的行为;

(4)就学习模式而言,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

启示:经典性条件反射强调接受学习,多带有被动性;操作性条件反射强调发现学习,有益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过去经验的影响、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概念系统。p177

3、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转移注意力;自我言语暗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p257

4、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案例或论述)p282

(1)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特性的独特的、稳定的组合构成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2)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三个基本特性;

(3)这三种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别布为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

(4)这四种神经活动类型分别与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即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5、健康人格及其标准或如何塑造中学生的健全人格:智力正常;认知客观、准确;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道德责任感;事业心和工作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人际关系融洽;意志坚强可控;独立性和自主性。(不用展开)

6、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意志品质的薄弱;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理想与现实的差异;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

式;学习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p295

7、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强化制度管理;奖罚强化教育。p297

8、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定势效应、投射效应、正性偏差、刻板效应。p313(简答也可)

四、案例分析

思维矛盾性特点:①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与成年人相比具有较少的保守性。他们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初中生的这种创造欲望,主要来自于他们心理上强烈的成人感及高涨的自我意识。他们要证实及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要摆脱过去那种“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法以及对教师、父母及教科书的依赖,因而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意识和热情。

②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维的偏激和极端,不能全面、辨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是抓住一点而不顾其余。这种思维的片面性首先反映在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上。“盲目的追星”就出现在这个阶段;其次思维的片面性还是初中生在思考、分析问题时极易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而不能自拔;第三种表现是初中生在日常的学业活动中,在显示出很高的创造能力的同时,又暴露出思想上缺乏严谨的逻辑性及全面性。 ③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主要表现为,虽然他们能区别自己与他人的想法,但不能没明确的分出他们自己的关心焦点与他人的关心焦点的不同所在,初中生自我中心的思维的结果之一就是心理上制造出了假象的观众。他们感觉每天就像生活在舞台上一样受到别人的欣赏与批评。在初中生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中,与“想象的观众”相对应的是关于“个人的虚构“初中生将别人如此关注他们的原因解释为自身的”与众不同“即他们具有一个独特的自我。

2、结合促进学习迁移的相关知识分析此案例p71

(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每个新的单元教学之前为学生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标相关的的已有知

识形成联想,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

(2)精选教材;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大量有用经验,就必须精选教材内容。一般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教材在经过教师的处理之后应具有科学的序列。这种序列体现在能够反映知识内在的逻辑结构,体现不断分化和综合的原则,同时也应该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是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

(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学习迁移的定向说说明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对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多半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也有教师在教学中有意传授或暗示的。

(5)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与日后运用所学知识内容的实际情境最好相类似,这样有助于学习的迁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

(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概括化原理”表明,两种学习中的迁移是由于两种学习中的共同成分,其中主要由于共同原理造成的。在教学中,相应的原理及法则的迁移是最常见的迁移现象。

(1)青少年品德不良产生的原因

客观因素:家庭教育:父母的教育观念、管教态度及方式,家庭成员的思想品德、家庭中的人际关系及独亲、远离父母等都可能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不良的家庭影响仍是青少年产生品德不良的现象的直接原因之一。

学校教育:学生的品德主要通过学校的教育培养。因此,教育者教育观念的错误、教育方法的不当、教育措施上的不力,以及教育者自身品德问题上的问题等,都可能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造成教育对象不良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的不良影响包括:外来腐朽文化以及某些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低级庸俗、不法书刊和其他不良文艺作品的毒害,各种不法分子的引诱、教唆等都是不良品德发展的条件。

主观因素:①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②意志力薄弱、③好奇心强,盲目模仿、④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2)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

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是指改变学生的不良品德,使其转化为良好品德的过程

①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其次,树立良好校风。再次,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

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

③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面对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前少年应培养自己的识别、抵制能力,不盲目从众。

④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进一步清除有不良影响的坏风气,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精神粮食,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

4、错觉产生的原因(案例)p124

(1)客观环境的变化;

(2)有机体自身特征的影响:①错觉的产生可能与人们的过去经验有关;

②情绪态度也会使人产生错觉;

(3)各种感觉的相互作用。

5、结合注意品质的培养来分析案例?p211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①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由于无疑注意主要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活动和事物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刺激反而会干扰或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的效果,因而应尽可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

②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长时间从事单一活动或接受单一刺激,会使神经活动兴奋性降低,导致大脑皮层的抑制,注意力就不容易维持。

③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学习内容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并保持稳定的注意。

(2)注重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以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要使得注意力长期保持,必须交替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并使之向有意注意转化。这就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

(3)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

①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学习兴趣可使个人在学习或工作中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②加强意志锻炼;注意的品质是意志力的具体表现,个人的注意力直接影响着注意的品质。

③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境;人格特征会影响到个人的注意力。

④培养应针对个体差异。个人的注意力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应针对学生注意的具体特点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6、结合心理学知识(挫折知识)分析案例?p240

(1)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挫折情境、挫折认知、挫折反应。

(2)挫折的应对:正确对待挫折、改善挫折情境、总结经验教训、调节抱负水平、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二点可单独出论述题:如何应对挫折)

7、不良情绪的调控(案例):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转移注意力、合理地发泄情绪、自我激励。

(1)在处于情绪状态时,自己主动的认识到“我正在大动肝火”“我很焦虑”“我很伤心”等幅面情绪,此时对自我状态暂时不做反应也不加评价,知识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起伏状态,这样就提供了一个选择和处理负面情绪的空间,或者约束控制自己的情绪,或是任由情绪宣泄,只有在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处于什么状态时,大脑才有可能发出控制的命令,即使调控自己的行为。(2)当认识到自己正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时,就要有意识的转移注意力,以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做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儿,这是使人从消极情绪中解脱出来的好办法,转移注意力还可以采用改变周围环境的方法。(3)在适当的场合哭泣,哭是一种有效解除紧张,烦恼与痛苦情绪的方法,尤其是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所造成的高度紧极度痛苦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向他人倾诉,有了不良或负面情绪,可以向老师或者父母以及亲朋好友倾诉,也可以和自己最亲近的人或心理辅导人员谈心,诉说委屈,发发牢骚,以此消除心中的不良情绪感受;作比较剧烈的运动,人在情绪低落时往往不爱活动,越不活动情绪越低落,形成恶性循环,事实证明,情绪状态可以改变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则可以改变人的情绪状态;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雄壮的歌曲可以振奋精神,放声歌唱可以提高士气,在憋闷时,找个适当的场合放声喊叫,可以把心中郁积的不良能量释放出来,也能解除心中的烦闷(4)善于自我激励的人能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具有强烈的成就动机,热情与毅力,能经得住诱惑,抵制冲动,延缓满足,并能保持稳定的乐观态度,用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也是调节和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

更多相关推荐: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心得通过此次培训,我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我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

《教育心理学》学习体会在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在上这门课之前,就听学哥学姐们说老师是个平易近人的老师,上课总是面带笑容,课堂气氛很活…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体会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体会漷县镇中心小学殷学皞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总结体会

学习学科教育心理学学习感受继教号05007753姓名李飞学科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

读《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莲花寺小学张娥这学期我在教学之余读了一本非常有意义、对工作特别有帮助的书《教育心理学》,书中广泛吸收了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集中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其研究目的在于…

《教育学》、《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最近一段时间,我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培训学习,特别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相关的知识,收获颇多,同时也对自己曾经建立在没有理…

教学心理学学习心得

《教学心理学》学习心得通过一学期的课堂学习和翻阅课本,我对《教学心理学》这门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心得。最主要的是,我明白了教学心理学和我们学过的教育心理学是不同的,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整个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

学习心理学体会和感受

学习心理学的心得与体会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之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

教育心理学总结(适用于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总结1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和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学科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

教育心理学人物总结

教育心理学一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成立第一个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二桑代克119xx年出版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迁移是非常具...

心理学学习后的心得

心理学学习后的心得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

教育心理学各人物的学习理论总结

行为主义一经典性条件作用说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说定义所谓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种刺激替代过程即由一个新的中性的刺激称为条件刺激CS替代了原先自然引发反应的无条件刺激UCS由于条件刺激CS引发的反应就称为条件反...

教育心理学学习心得(4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