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时间:2024.3.31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新时期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有人作了这样形象素描: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我渴望成为这样的教师。通过这次写个人学习和专业发展计划,我又重新审视了自己,"解剖"了自己,在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我为自己制定的一年发展目标为:

一、理论方面: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做一个高雅的人。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我要继续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备良好的师德。师德不是一个抽象的政治说教,而是具有深刻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格的,一个有广博知识的教师才会有道德感召力,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必然是苍白的。同样,教师的师德魅力也是以其深厚的文化为底蕴的。唯有如此,教师才能完成其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其次,要把"学习与思考"真正成为自己的一个习惯。

二、业务方面:

1、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标,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学科特点,教的最优化要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3、具备一定的教学科研能力。

4、计算机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计算机能与课程整合。能够独立制作电子教案及教学课件。

我们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教师的现实表现,教学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自我调控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尤其,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念、自我调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与严谨的品行,将影响学生的终生。所以,为实现以上目标我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的修养,形成高尚的人格,有一颗进取的心。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有博爱之心,要以诚相待,要宽容和有强烈的责任感。

2、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教师终身学习应具备五种能力:学习能力、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能力、研究学生能力、自我调控能力,今后我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3、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学习与反思,勤动笔,勤动脑。不光认真钻研本学科知识,同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持之以恒。

本年度工作目标:

1、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2、继续探索"生活化、情境化"的创设方法,掌握"生活化、情境化"的课堂风格。

3、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写作和体育学科的基本功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

教 师 自 培 总 结

新学年初,从自己自身条件出发,制定了一份自培

计划。转眼间,一个学年就匆匆而过,充实而又充满挑战的一学年,在严格按照自己自培计划执行的同时,让自己收获不少,长大了不少。现针对自培计划,对以下几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教育理论方面

要求自己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通过上网浏览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本学期,我阅读了《爱的教育》,《新课程解读》等教育杂志,在博客中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例如“睁眼看教育”“把爱给每一位学生”和 “运用新理念,展课堂新姿”等,让自己通过读书,丰富文化素养,把课程新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网络也是一个教育教学的平台,通过上网浏览,我了解了教育教学的新动态,搜集最近消息,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着指导作用。

二、道德素养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我每天努力做到微笑的走进课堂,让孩子快乐的学习。我严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一份诚信,同时也要求学生说到做到,学习上踏踏实实。我可以宽容孩子犯错,但我绝对不允许孩子因为错误而撒谎。我可以谅解孩子回答问题时的吞吐,但我不喜欢孩子因为胆怯而不敢发言。所以,每节课上,我都是积极的去鼓动孩子勇敢地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即使是错的,我也会微笑的面对他。因此,每个孩子都是自信的,是快乐的,是善解人意的。

三、教学能力方面

认真做好学校各项日常教学常规工作,抓好教学质量,继续培养学生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备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课上都有发展;精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本,做到及时反馈;勤于反思,在总结经验中完善自我。多听校内、校外的教师公开课,通过对比,发现其他教师中的优点,加以吸收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本学期,我都详细写下每堂课的设计和我的意图,我也会去设想孩子在每个环节中会有怎样

的反应。之后,我会在课堂中观察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在这堂课上的收获。课后的反思也是每天的作业,想想课堂教学时和自己备课上的出入,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中肯恰当的评价。在这一学期,我也抓住每一次校内外听课的机会,共听了20节的课,每堂课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有自己的亮点,所以,我会很用心地去听,会认真地作好笔记,会细细去品味每一堂的课。

而自己在开课时,能认真钻研教材,进行试教,虚心听取教研组其他老师的意见。每一次的开课,能使自己前进一步。

一学年的总结能让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也更多告诉自己今后该努力的方向。我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老师,就要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让领导省心,家长放心,同事欣赏和学生喜欢的老师。

20xx年教师个人自培总结

开学初,从自己自身条件出发,制定了一份自培计划。转眼间,一年就匆匆而过,充实而又充满挑战的一学年,在严格按照自己自培计划执行的同时,让自己收获不少,长大了不少。现针对自培计划,对以下几方面作如下总结:

一、师德建设方面

师德方面做到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平时对自己严格要求,做学生的好榜样。并认真听取师德讲座,做好记录,并完成了师德讲座体会。

二、教育理论方面

在上级部门及本校组织的相关活动中,本人力求做到以提高自身素质为准绳,提升新课程教学理念为基准的思想,积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

1、参加了本学校组织的、师德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提升了自身能力,并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促进了自身素质的不断更新;

2、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了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吸取精华,积极参与教科研课题,使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

3、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使自己的教材开发能力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在与其他教师研制课件过程中不仅加强了自己在计算机方

面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己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能力和理念。

4、在语文学习方面,利用与其他教师交流、探究,已经收获颇多,但距离自己所确定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所以在下学期本人还将继续加大力度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以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

5、在教育教学水平方面,要求自己经常阅读相关的报刊杂志、通过上网浏览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来使自己始终能够拥有新鲜的血液。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真正成为学生心目中学习的引导者。比如我阅读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新课程解读》《小学语文教师》《支玉恒教学杂谈》等教育书刊,还在自己的笔记本中写下了自己的读后感,让自己通过读书,丰富文化素养,把课程新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努力就会有收获,我将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更加精进自己!

20xx年9月—20xx年12月自培计划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向广大教师指出,我们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改革。而且要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注重启发式教育,把学、思、知、行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做人做事。因此,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唯有不断学习、发展自己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此,特拟定个人自培计划如下:

1、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每节课力求上得生动、有趣,重、难点突出。保证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我将认真体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实验教学,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2、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老师。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

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在钢笔字、粉笔字、等基本功方面争取有较大的提高。

4、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在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学又育人。使班级中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成功地成长。

5、勤于实践,不断自我反思。对每节课进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记,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6、 对所教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灵活驾驭课堂。在课堂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学生摆在主体地位,做课堂学习的主人。能够及时关注学生课堂上是否以饱满的热情、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是否真正做到自主学习、自主读书、自主合作、自主探索,从每一节课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7、在现在教育改革快速更新和不断发展的今天,教师对当下教育改革的灵敏性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才能跟上快速的发展。多进行观摩研讨、业务学习以及专业交流。在各种场合中,大胆发言和展示自我,在相互切磋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共享经验、共同成长。

总之,在20xx年时间里,我将循序渐进,塌实勤奋,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将自己锤炼成一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要求的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放心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20xx年9月—20xx年7月自培计划

作为一名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青年教师来说,如何思考和制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很重要的,而且新课程的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要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和丰富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经验由为重要。为此,特拟定个人专业成长计划如下:

1、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

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加强阅读提升自己的品味,让自己成为一名有语文素养的教师。

2、按照新课标和新教材的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探索适应新教材要求的教学方法,处理好课程改革和执行教学常规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在教学中渗透的思想教育,做到既教学又育人。使班级中每个学生在课改的阳光雨露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成功地成长。

3、重视对有效课堂的研究、实践,在探索、感悟、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学习型老师。研究型的教师。

4、坚持写“教育反思”。勤于实践,不断自我反思。对每节课进

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记,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争取多发表文章。

5、利用课余时间向电脑能手学习,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总之,在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的同时,具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也时很重要的。当我与孩子互相关爱时,让我倍感幸福。我想,只要充满爱才会真正付出,当付出变成快乐,就会给孩子带来快乐,自己也享受快乐。让我门在快乐中不断的成长吧!

20xx年9月—20xx年7月自培总结

转眼间,一学期就匆匆而过,这学期的教育教学生活紧张而充实,但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我严格的要求自己,及时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在实践中付诸实施。现将本学期的自培做一个总结:

一、教育教学工作:

1、能够认真钻研新教材,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执教能力。 每节课力求上得生动、有趣,重、难点突出。保证了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我认真体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实验教学,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

2、勤于实践,不断自我反思。对每节课进行认真反思,写下教学后记,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因此我的教学论文《注重朗读技巧》荣获省一等奖。

3、经常阅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读物,本学期,我阅读了《爱的教育》,《新课程解读》《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艺术》《先处理心情或处理事情》等教育书,并写读书笔记。

二、自我修养方面:

1、能够积极参加网页学习,使自己掌握多方面的教学手段。

2、坚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3、坚持读完教材中涉及到的与教材联系密切的课外书,丰富自己的积累,既提高了自己的素养,又使自己能更灵活的进行教学。 总之,一学期的总结能让自己更加清楚的认识自己,也更多告诉自己今后该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加强学习,用新的教学理念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老师,就要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让领导省心,家长放心,同事欣赏和学生喜欢的老师。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看上去很美也谈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

下面我们研讨这次活动中《端午的鸭蛋》的一节课堂实录,以便进一步探究预设与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师:同学们,小的时候,我们就从李白的《静夜思》知道,这世间还有一种情感叫做“思乡”;后来,在九月九日,我们忆起了自己的山东兄弟,感受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孤寂;再长大一些,《天净沙秋思》让我们体会到了“断肠人在天涯”的苦楚。一个人,无论在何地诠释着怎样的人生,故乡,都永远是你心中最难舍的温暖。让我们怀着这样一种情怀,一起去看看故乡那《端午的鸭蛋》吧!

师:默读课文,用一句话来说说自己读完课文之后的感受。 生:我觉得作者十分怀念故乡的端午的鸭蛋。

生:我觉得作者家乡的鸭蛋很有趣,我也想去看一看尝一尝。 生:我觉得孩子们玩鸭蛋很有趣,让我想起了过端午时妈妈给我编的五彩绳,戴在手腕儿上,很漂亮。

生:我觉得作者一定很爱自己的故乡,要不然他不会去写一颗小小的鸭蛋。

师:对,同学们说得很好。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先问问自己有什

么样的阅读感受。

师:究竟是什么样的鸭蛋,让作者至今难以忘怀呢?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一找,并且用这个句式回答:是什么样的鸭蛋,因为什么。

生:这是美味可口的鸭蛋,因为高邮咸蛋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生:这是独特的鸭蛋,因为高邮出双黄蛋,并且可以成批输出。 生:这是历史悠久的鸭蛋,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里就有对高邮鸭蛋的记载了。

生:这是色泽鲜艳的鸭蛋,因为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

生:这是多功能的鸭蛋,因为既可以食用,还可以挂在衣襟上玩,敲破空头还可以装萤火虫。

生:这是远近闻名的鸭蛋,因为“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生:这是寄托着作者思乡之情的鸭蛋,因为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忘记。

生:这是有趣的鸭蛋,因为孩子们用鸭蛋络子把鸭蛋挂在衣襟上玩耍。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鸭蛋络子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大家看看吧。

生:太有趣了,我们很喜欢。

师:是啊,小小的鸭蛋,却具有如此多的特质,作者在写它的时候,又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对鸭蛋的赞美。

生:还有自豪之情,作者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的鸭蛋而骄傲。 师:对,你们说得太好了。一枚小小的鸭蛋,在作者的笔下变得富有生活情趣,这是源于什么呢?

生:源于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吧。

师:是的,一枚小小的鸭蛋,诉说着对家乡的无限衷肠。请大家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课文,去替作者诉说情思吧。

师:那么,大家再来看一下,课文题为《端午的鸭蛋》,作者是不是开篇就让“鸭蛋”出场呢?

生:不是。

师:那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呢?

生:先写了家乡端午的风俗,接着写家乡的鸭蛋,最后才写端午的鸭蛋。

师:对,这就是本文作者的行文思路。

师:一枚小小的鸭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为什么在作者的笔下,它就那么趣味盎然,那么打动我们的心呢?这就不得不说说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色了。汪曾祺在语言艺术上一生追求的目标就是:1.平淡而有味;2.淡淡的幽默;3.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请同学们读文章,从课文中找出最具有汪曾祺语言艺术特点的句子和大家交流一下。

生:我找的是“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我觉得这个“吱”用得特别形象,让我们对样子和声音都有联想,虽然平淡,但是很有味道。

师:这就是给语言造型了。

生:我找的是“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空头”是方言吧?

生:我找的是“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觉得这句话有淡淡的幽默。

生:还有文章的结尾处说“现在的新五号字,大概是不行的”,信手拈来,平淡而不乏幽默。

师:关于汪曾祺散文语言的艺术特色,其实课文中还有很多,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能一一让大家说出,请大家下去以后继续去学习。

师:同学们,其实生活并不是每天都是惊涛骇浪,也不必处处正襟危坐,只要我们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任何一个平凡的东西,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喜,不是吗?从今天开始,留意你身边的小物件,品味其中的趣味吧!

从教学现场看,这位教师基本素质较好,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完整流畅,学生状态也很活跃。这节课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总体程序是“知内容——明思路——探美点”。

教师在教学反思中谈到,为了使学生“知内容”,教学目标和重点设定为“让学生体会文中蕴涵的浓浓乡情”,而不是感受民俗

民风。因着这样的教学初衷,教师精心预设了一段课堂导语,也就把学生桎梏在“思乡”这个教师限定的主题中,而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多向、个性化理解的可能了!那么,教师对解读范畴硬性规定,对文本意义删繁就简的用意何在?大约是这样预设既能保证教学顺畅进行,又便于制造课堂高潮,于是就拣选最易“用力”和最有“看点”处凸显延伸,而有意回避了有关“民俗民风”的内容。但“体会乡情”和“感受民俗”这二者能分得这么开吗?汪曾祺对家乡的怀念正是从其娓娓叙来家乡风俗之细细碎碎中自然流淌出的啊!如不去感受民风民俗,那乡情之浓又怎一个鸭蛋了得!如果没有家乡端午诸多风俗的铺叙,鸭蛋的出现不也太突兀了吗?那也就不是汪曾祺散淡从容的笔调和文风了吧。 关于“明思路”,教师虽有一个较好的设疑:“本文是如何让‘鸭蛋’出场”的,但上课之初,教师只让学生“用一句话来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的感受”,于是,学生的回答都识趣地集中在了“端午的鸭蛋”这个教师欲聚焦的话题上了;而且还得遵循“是什么样的鸭蛋,因为什么”这样统一的句式,这就更进一步地从言语方式上幽禁了学生!是不是就没有孩子(尤其男孩子)注意到“放黄烟子”呢?为什么就不可以说说端午时节的种种趣事呢?教师这样做的目的,显然是遵循“简约”“有用”“省时”原则,使教学顺利地行进在预设的轨道上。这时如果学生旁逸斜出,就是脱轨,甚至是事故!而我以为,可能正是在教师预设之外,教学才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开阔地,而不至于显得那么逼仄、瘦瘠、单

薄。对于课文思路的探讨,也只在一名学生回答出“先写了家乡端午的风俗,接着写家乡的鸭蛋,最后才写端午的鸭蛋”后,就立即止步。其实课文思路的特征是用逐步缩小概念的方法,锁定话题,这其实是一种很有普适意义的思维方法。但在教学反思中教师认为“本文结构没什么特别之处,点明即可”,因而未给学生哪怕是一点点稍微高于他们已有经验的理性概括;也未就回避了的“民风民俗”内容做一些弥补。可见教师的预设在不知不觉中减损着学生学习的内容。“探美点”也是教师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她在课后反思时说:“原来的教学预设是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可以去品味一个字、一个词、一种修辞、一种情感。通过这样的赏析,一步步总结归纳出汪曾祺的语言特色。但是又觉得有一定难度,所以又改为用多媒体出示汪曾祺散文的语言艺术特点,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句子去对号入座,这样是降低了难度,但是没有教给学生赏析句子的方法,有点小遗憾。” 这节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隐含一种示范课、公开课追求的价值取向,即:完美呈现预设,相机加些生成。教学中每个教学步骤、学习内容都是固定的,时间、方法也是确定的,甚至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规定好的,只为顺利完成预案,显现预期效果,制造教学圆满完成的外在印象。倪文锦教授在《问题与对策——关于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一文中指出,“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线性的因果链条,因此一次性地通过教学手段一般不能直接得到与目标完全一致的结果”,“成功的教学过程总是通过反馈逐步

实现教学结果与教学目标的统一”。我们的课堂却习惯于编制线性的因果链条,习惯于满足一次性地通过教学手段就达成与目标完全一致的结果。这就必然形成“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问什么学生想什么”的局面,教师想要接收的是预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面对学生真实的学情。这样的课必然导致预设重于生成。 此类精心预设的课堂教学,大抵要付出如下代价:一是矮化教学目标,二是简化教学内容,三是降低教学难度。这是现今很多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此种精心预设的课堂,必然会削弱课堂教学的真实丰富性、复杂多变性和动态生成性。预设之重要毋庸多言,但这样的预设,并不是基于满足学生需求的、“为生成”的预设,并未给生成创造更多条件,更多是在课堂上按预设的线路演绎既定的教学内容,务求预设步骤环环相扣,严丝合缝,颇为精致,甚至沦为一场表演,看上去很美!

当教学的价值追求只是为了让课堂看起来很美,教学过程看起来流畅精巧,学生看起来颇为积极踊跃,就往往会出现对教学内容的价值判断随意化,对教学难度的把持趋向浅易。此种预设固然能让我们找到意料之中的安全感,拥有得心应手的掌控权,甚至获得虚假的如意感,但逼近教学本质去审视,它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真实性,丧失的是真正有思考价值的、必须学习的教学内容。只有为学生真实有意义的学习认知去设计教学,并在预设实现的过程中充分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体验性表达、个性化读解,使教与学时刻处于思考、发现的状态,使学生领略和感悟到的东

西远远超出教师的预设,再反馈到教师头脑中,构成一种强烈的刺激,使得教师也灵思飞扬,在对话中碰撞,在交流中超越,学生的心田得以滋润、灌溉,教师仿佛听到了拔节声,这才是师与生、教与学相生相长的理想境界,是收获大于预期的有效教学! 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变得朴素而生动,真实而美好,确实需要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完备的学科素养,高超的教学艺术,不断求实求新的学术追求。只有这样,他才能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创造力和应变力去化合一节节景观不同的生态课堂!让预设不再是切割丰满文本的手术刀,不再是挤压师生活动的僵硬框架,不再是诱使学生入瓮的圈套;让生成不再是教师另一种精心的预设,不再是一种不得不化解的意外,这样才会创造出师生真切体验和相互激赏的课。让我们孜孜以求这理想的真美!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教 师 要 慎 言

有一次,在大街的地摊上吃饭,不巧碰上一个过去的学生,其实呢,我已经不认识他了,但他还是认得我的,赶忙走过来一番亲热,说啥也得他请客。边吃边聊的当儿,我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因为我连这个学生的名字都忘记得一干二净了。

可学生记得我,说起我对他的教诲来,竟然说起能够记一辈子的一句话。我问,我究竟说了什么呢?他说,反正就是说,人生的路说长很长,说短也很短,但关键的只有那么几步,走好了,海阔天空;一步走不好,就会留下千古遗憾呢。

我说过这样的话吗?可能说过,可能对所有的学生都说过,每年一届毕业生,算起来成千上万人了!

不知名的学生接着说,老师呀,您可能不知道,当时,我们家父母正闹离婚呢,而我夹在他们中间,心理很难受,正要干一件傻事呢。可您的一句话及时提醒了我,让我冷静了许多,我们家里后来也烟消云散了,和睦如初了。

老师,人生的路,真的就是这样呢!——学生动情的说。

这是一个学生听到的老师有意间说出的话,让学生铭记着一辈子;而下面的故事,则是学生听到的一个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却改变了她的一生。

我的外甥媳妇郑大毕业,现在某县委工作。每当说起她的老师的时候,她总是刻骨铭记,一再说起一个叫冯培龙的老师的一句无意的话。

有一天,还是初中学生的她,正要去玩耍,当走过老师办公室的时候,碰巧听到几个老师在邀请她的冯老师去打篮球。可冯老师却说,不行的,一会儿某某可能要来问我数学题的,她要是找不到我,该咋办呢?门口的外甥媳妇本来是去玩耍的,恰好就听到了这句无意的话,就怔怔的呆立在那里老半天,她霎那间明白,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啊,老师放弃自己的休息娱乐时间,在等着自己问问题呢!

外甥媳妇就马上回头,走进教室钻研起来,还专找难题去问冯老师。

以后呢,师生间似乎达成一种默契,每天的课外活动,学生总得问几道题,老师总要给学生解答了之后再干别的事。这样的问答,这样的契合,外甥媳妇还有考不上一中,考不上大学的道理吗?

但也有反面的例子呢!

有一次碰到一位家长,说到自己的孩子时,也是对我好一番称赞,说我如何的关爱他的孩子,令孩子感恩不尽。却对另一个老师摇头丧气,进而咬牙切齿。

那一天,他的孩子腿痛不能上体育课,一个老师进来说,腿痛了?活该!看你课下跑得兔似的,疼死你才好呢!我进去后,当然没有说难听话,只是询问为什么疼痛,多长时间了,没有去看一看医生吗?

该生后来去看医生,开始说是骨刺,后来竟然是很严重的骨病。

尽管那位老师的话对学生并无实质性恶意,他只是恨铁不成钢罢了。而我的话并非对学生有实质性的帮助,只是一个例行官腔,俩人的话语对学生的骨病其实都没有多少关系,但家长却认为,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咒语,至少在学生的心灵里始终是一片阴影,让家长不舒服一辈子;而一句温馨的问候,却让孩子和家长在任

何时候想起来,都会有是一种暖暖的安慰。

后来我想,一个为师者,每天不知道要跟几十个学生说多少句话呢,但肯定会有那么一两句话在学生的心目中引起涟漪,荡起波澜的。

所以呀,当老师的,一定要慎言呀!不经意之间的一句话,学生可能会铭记一辈子!

自 主 学 习 培 养 策 略

语文阅读课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自主学习作为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方式,是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一种尝试。

但自主学习如果运用不好,便会流于形式,教学过程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对其进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

策略一: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往往占据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往往被作为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路;学生没有被看成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教学过程没有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激发出来并加以培养,反而使得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他们认为自己不会的东西教师会给我们讲的,自己会的东西教师也会再给我们强调,学习无须自己多做计划和安排。学生便在教师的“娇惯”之下,变得懒惰,不愿去思考,从而失去了思考的动机与兴趣,也失去了求知的渴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无疑是接受性的、被动的,失去了探索的激情,学生怎么可能自

己主动地学习呢?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更是无从谈起。教师要敢于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在文本中做一次深呼吸,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做一次穿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索文本那迷人的风采。

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还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权威者”的姿态,充分尊重学生的建议或意见,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恰当的方式进行引导,以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如果以教材的解释者,答案的最终的判断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时,便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到“权威者”的角色中去。当学生的学习成果与我们相左时,我们要对学生的发言作合理的扬弃,肯定其合理的成分,舍弃其不合理成分,但要注意方式。最好是以商榷的方式,以论证的方式,以平等的态度,而不是以“权威”的方式和态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教材实际、现实社会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轻易否定学生有见地、有思想的学习认知。教师的机智在于创设“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轻松氛围,善于抓住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华彩,及时、恰当地进行表扬与鼓励,增强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信心,培养敢于与老师、同学进行激烈辩论的精神,不断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新鲜成就感,使自主学习逐渐变成一种乐趣。

策略二:提供厚实的背景,创设合适的情景,为自主学习搭建起飞的平台。

就语文阅读来讲,时代性较强、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的文章情景易于创设,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不会遇到太大障碍。然而,有些文章距离现代较远或者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提供背景是否拉近了时间和地域的距离,情景创设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直接关系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教师如果能够给学生提供厚实的背景,创设恰当的情景,便可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起飞的平台。

阅读的理解不能单纯依靠文本内容本身。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时,也常常会遇到很多的障碍。比如对文学作品的陌生,对写作时代的陌生,对作者的陌

生,都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文本的解读。因此,教师在学生自主阅读时,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背景介绍,情景创设,从而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更入境的情怀,更深入的思维,更宽阔的视野进入到文本中去。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给学生一把打开文本的钥匙,从而激发思维,共鸣情感,学生可以充满期待而又信心满怀地走进文本中去探个究竟。厚实的背景、恰当的情景,相当于运动员在进行百米短跑时的助跑器,给了他更好的起步着力点,从而让学生面对文本时是“有备而来”,能够在文本阅读中“闲庭信步”。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懂得自己在阅读前或阅读过程中应该去搜集什么资料了,以及如何去搜集这些资料。 教师只有从一次次的阅读中,给学生树立一种习惯,不能孤立地去读一篇文章。在我们想认真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任何作品

时,都要走到与之相关的外面去看一看,要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可“局于一室之内,而不知春之将至”。 策略三:规划任务,给予指导,给自主学习以助力。

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给予学生自学的机会,但同时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培养。学生刚刚开始自学时,往往会有“老虎吃天,无处下口”的感觉,学生就需要得到教师为其“支招”。

自主学习的难点就在于学生自己来规划学习目标及过程,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寻找任务的意识与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采用“就题引疑”的方法,根据题目来引导学生阅读文本。譬如《愚公移山》中,就可以让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很自然地就引出了学习的任务:愚公为什么移山,如何移山,结果如何等等。通过学生质疑,还有可能激发出更深刻或出乎教师意料的问题。还有的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来确定阅读任务;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些常规性的任务,如生字词语、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积累等。

对文本阅读来说,自主学习的计划也就是阅读的计划,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历程及读书建议,给学生以指导与启示。让他们在阅读中去借鉴别人读书的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通过交流与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和方法。 我们应该明白,自主学习并不是自我学习,不是漫无目的的

随意行为,课堂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规划学习的目标,制定自主学习的计划,选择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了较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明确了任务,有了奋斗的方向;制定学习计划,可以让他们更加有条理地进行学习,同时对那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可以起到一个较好的约束、警醒作用;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可以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可以使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自学。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强化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素质时,才会可能在生活中实现真正的自我学习。

策略四: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记录和总结自学成果的习惯。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有所收获,也会产生疑问,但往往随着阅读的进行而很快淡化、模糊甚至是遗忘,自主学习的效果便大打折扣,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也很难积蓄。为了避免这种随时遗忘的现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觉得特别好的词句标出来,从让学生自己体味语言开始,逐渐地教师可以适当提出对文章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安排、主题思想、拓展联想等的学习要求,不断增强学生的深入阅读文本的能力。

“读书即是动笔时”,鼓励学生以批阅的形式进行阅读。读书动笔既可以是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心得体会,也可以是疑惑;既可以是联想,也可以是想象。只要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学

习、积极思考的结果,都可以鼓励学生以“批阅”或“札记”的形式写下来。既可以把它写在所读的文章中,也可以写在笔记本上。在学习完成之后,总结一下自己的阅读笔记,给自己的学习来一个小总结。然后在班内进行学习交流,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讨论中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长期的读书动笔的积累,可以增加语文阅读的厚度,提升自主阅读的后劲,从而为学生学好语文夯实坚实的基础。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别让你的情绪左右课堂

一、背景

新课程的改革中,出现了许多的新鲜的事物。特别强调教师眼中要有学生,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情感上的交流。将学生看作有生命有情感、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学习的机器,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转变。然而这种转变是不是很理想呢?

二、描述

我教的这一届虽然不是新课改的教材,但作为老师,要随时把新课程理念贯穿在课堂上。在讲《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因为这一章是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主要是近代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一系列斗争。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将黄海海战作为一个典型事例典型处理,搜查了大量的关于黄海海战的史料,尤其是黄海海战中以死报国的邓世昌的一些留学前后的事情和黄海海战前清廷的准备情况做了详实的考订。尔后我用一种非常感性的语言开始讲述这段历史。

这一节课我用了很长时间做情感上的铺垫。当我讲到邓世昌抱着他心爱的“太阳犬”沉入黄海海底时,许多学生的眼睛也湿润了,他们与我一同沉浸到了那段历史中,虽然我的语言是哽咽的,但是学生湿润的眼睛告诉我,学生的心被一种情感所激荡着,而且有些同学的泪水流了下来??在学生的泪水中,我顺势一转,提出了一个我自己认为非常“人性化”的问题:邓世昌的水性那么好,为什么要选择死?在他沉入海底的一瞬间他会想什么? 学生在泪水中试图去走进邓世昌的内心世界,他们没有交流,大多数学生都在思考,试图将自己变成邓世昌,去人性的解读那段历史。学生好长时间没有说话,但是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一种别样的东西,那是一种坚定,是一种对信仰的坚定。我知道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此时课也临近结束,我没有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而是将我的想法给了他们:我并不知道当时的邓世昌在想什么,但我宁愿这样去揣度他,他在想,这个国家太昏暗了,这个国家需要一些有血性的人来换起这个民族的血性,我就做这个有血性的人,用我的死来唤醒这个国度求生的欲望,再振兴起这个古老的民族。

课堂到此戛然而止,一切都在不言中了。孟子说过的“舍生取义”,我用邓世昌给学生做了诠释。

三、反思

似乎这堂课是完美的,一堂课让学生的心被高尚“摸”一下,应该是成功的。可是这堂课过了好久我一直都不能释怀,心中隐隐

的有些东西让自己牵挂,可又一直抓不住是什么。

我要让学生在历史中学到什么?一节课我洋洋洒洒,可以说将邓世昌讲得荡气回肠。可是一堂黄海海战之后,学生学会了什么?学生学会了如何走向死亡。难道我讲述这段历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如何去死吗?没错,不能明白什么样的死是有价值的,其生也就没有价值,但是如果没有了对生的追求,明白了死的价值又有何意义呢?毕竟我不是想将学生送到死亡之路上,而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活得更加精彩、活得更有意义。其实在生死存亡的时候,轰轰烈烈的死固然值得称颂,但是忍辱负重的活比死更加艰难也更加有意义。因为自己对邓世昌已经产生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价值认同,这种情绪不但左右了我,也左右了我的课堂,让我的课堂走向了一种我并不期望的价值走向。

无独有偶,就在我刚刚从这节课中有所悟的时候,我听了一节课。这位老师讲的是日本侵华战争,中间有这样一个环节:

教师打出了一张张日本在中国犯下罪行的图片,每张图片都极有震撼力,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教师用一种极富穿透力的声音在讲解着这些图片,从教师的声调中明显地感觉到了老师自己已经深深地被这些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所激怒??教师讲解好了之后,用一种极为低沉的声音问学生:“面对日本所犯的滔天罪行,今天的我们应该怎么办?”学生七嘴八舌,群情激荡,纷纷表示要报复日本。这位老师很理智的引导着学生,“日本在历史上曾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种违背人性的

行为是我们一直都谴责的。但是如果我们‘以牙还牙’报复日本,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在违背人性呢?”我为这位老师暗暗叫好,理智的引导学生谴责日本的罪行,而不是在学生的心中播下仇恨,不让自己的情绪左右课堂,真的是堂好课。

中日的历史事件是很难讲述的,因为越是深入地了解那段历史,心中就越痛,也就不自觉地会产生对日本的憎恨。但是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情绪左右了课堂,并且由此而影响了学生,我们让学生学习这段历史,并不是想让他们时时刻刻恨着日本,而是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警惕日本的军国主义,并且也防止自己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强权意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在这段历史中感悟到“和”的重要,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和”的种子,期望着他们构建新的中日关系。法德百年世仇都可以和解,那是因为德国的反省和法国的大度,中日为什么不可以和解?如果若干年后日本真的反省了这段历史,而我们还是仇恨的,那么中日能和解吗?

不要让自己的情绪左右了课堂。我们的历史教学要从“目中无人”走向“心中有人”,但并不是任由各种情绪在学生中漫延。在有情有义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还要有理有节,让课堂在充满人性关怀的基础上焕发出睿智的光辉。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谁不希望发展?谁不希望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为了探讨日常历史教学对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真正要义,我曾采用座谈讨论、问卷调查与现场听课的方式,了解他们教学行为方式的更新达到何种程度,试图去透析问题的“根”“本”,从中获得一点滴水穿石般的启示,促进广大农村历史教师加快自我更新、专业发展的步伐。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在座谈讨论、走访问卷中看得更多的似乎是教师疲惫而无奈的背影,有不少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仅仅把教育当作一个职业,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历史教学活动很累,而且累得被动,很少有对历史教学活动的情感投入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教育日新月异,表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从追求教师数量向追求教师质量转变,从维持教师现状向追求教师卓越转变。一方面是教育学者普遍认为持久的、高质量的教师培训是一所学校发展及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广大历史教

师觉得教师生活太苦、太累又枯燥,这似乎成为一种新的矛盾。基于这种发展趋势及新的矛盾,如何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选择什么样的途径实现他们的专业发展就成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教育的新问题。不少学者认为,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依托教师的教育实践,然而,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素质赶不上城区的初中历史教师。如何引导广大初中历史教师依托“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专业发展?我认为必须把“教育教学叙事”研究作为引导广大农村初中教师内在的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与丰富的动力,让他们在“教育教学叙事”研究的过程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总结、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所谓教育教学叙事,是指通过教育教学主体的故事叙说来描绘教育教学事件,以使教育教学行为和活动得以诠释的意义建构方式,让写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撰写教育教学日志,记录教育教学痕迹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教师成长档案的重要内容。

诚然,广大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仅指教师专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还要看如何在实践行动中体现历史素质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实践行动不应回避教育培训,而应看到“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既能在立足具有“校本”特点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群体的共同专业发展,又能用这些鲜活的教育教

学实例引领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进一步生成教育智慧。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其根本目的是让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故事建构为手段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寻求改进教学、发展自我的突破口。

那么,该如何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必须摆正滴水穿石与自我更新的关系,在形成新的教学观、学生观的同时,在践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将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零距离接触”,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其关键在于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重新定位自我。

1.以全新的视角审视新课程与新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这一次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转化为每一个农村历史教师自己的信念,需要一个从思想认识到思维习惯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推进?可以用教育教学叙事研究的方法,促进自身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并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通过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来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什么呢?因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绝不只是简单地换了一套教科书,其实质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新,是人才培养模式、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变革;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师的作用已不只是教给学生现成的知识,更在于引导学生

积极探究,帮助学生努力构建,在于注意培养学生多层次与多角度的思维,给学生以更多的赏识,从而让学生“潜能”中最本质的“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的需求”得到满足。

由此看来,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如能自觉地参与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就能在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更新等方面逐渐形成新的教育理念,既让历史课改取得真正成功,又促使学生转变历史学习方式,更激发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从而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考、学会运用,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超越教材。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已不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为广大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平台,而且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广大农村历史教师自觉地参与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就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自身智慧,在对教材不断拓展与补充的过程中使教材更显生机与活力,在对教材进行大胆改造的过程中使历史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地区苏中地区腹部的宝应,受到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双重滋润,正从运河时代进入高速时代,农村历史教师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无视身边的这些变化,只是按部就班地教教材,将丰厚的历史闲置一旁,势必会造成鲜活的优秀历史资源的浪费,久而久之,会使中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慢慢丧失。

3.以一个历史教育行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不断追

求。广大历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标,从而掌握最前沿的教育理论和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广大历史教师一旦投身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就会明显感到新教材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从表面看难度降低了,但涉及面更宽,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并尽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历史教材增加了许多图文和问题讨论,每个历史教师都必须思考“历史课怎么上”这一问题。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才能从容自如地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有厚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学科乃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而每个教师从教后都会面临年龄逐渐增大、工作任务偏重、教育观念滞后、知识逐渐老化、教学方法手段保守等问题,是听之任之还是不断追求,需要通过“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来促进更多的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早日成为行家型历史教师。

因此,广大初中历史教师必须关注日新月异的社会,让历史课堂尽快贴近充满活力的生活,才能促进历史教学与生活同步,而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叙事”研究更会使广大历史教师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加快自我更新步伐。 时代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做到再学习,而这个再学习不仅仅是停留在一般层面上的拓展,还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广大农村初中历史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教学叙事研究,在“再学习”的过

程中,进一步反思自身的历史课堂教学实践;在坚持不懈的过程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使自身的历史教学实践成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使历史课堂多一些人文精神的光彩,使学生多一些创新的思维。

初中历史教学叙事 在初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历史学习,教师工作热情低,历史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考什么,教什么,课堂照本宣科,课堂满堂灌,教师45分钟下来口干舌燥,学生囫囵吞枣,兴趣寡然,,死记硬背以应负考试,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教学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的今天,怎样不负历史重任,在新课程标准下上好历史课,成为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使命。

中学历史新课程贯穿着新理念 ,有了新的框架结构,新的内容体系,新的教学方式,新的教育功能,这给我们历史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第一线的教师,我认真解读,领悟“新课标”思想,真正认识到中学历史教育属于非专业历史教育,历史教学应从关注知识传授转向关注学生发展,由重视学习结果转向学习过程,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评价方式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既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又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重心是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我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由“写教

案”变为“设计教学”从注重如何教到关注学生如何学。每节课给自己定下三问:课程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目标?最大限度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了吗?我从设计课程开始注重过程,精心构思,巧妙设计。例如:《汉朝的中外交流》设计

1. 创设情境,探讨历史:

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感性材料,调动图文并茂的三维立体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

第一, 情景再现,看《张骞出使西域》视频。

第二, 直观展示,展示佛寺,佛塔的图片,敦煌雕刻和壁画,王维的《鹿柴》诗,“世界,觉醒,境界,一尘不染,天花乱坠”等日常用语,引导学生得出佛教对建筑,雕刻,绘画,诗歌 日常用语等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第三, 亲自体会。设计“假如你是汉代的一个商人,在丝绸之路上你会怎样进行买卖?又会有哪些所见所闻?”这一想象活动,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共同构思,然后,每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吧。

2. 大胆取舍,拥抱现实:

“佛教东传”教材中是淡化处理的,但由于湘潭很多人信仰佛教,既有紧邻湘潭闻名全国的佛教圣地南岳,又有位于市区的昭山寺庙,很多家庭还供奉着观世音菩萨。针对湘潭的这种情况,将“佛教东传”确立为本课的重点。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去自己所在的街道和昭山寺庙等地方“调查佛教”。在课堂上分小组汇报调查结果,设计一个自由谈:“你认为信佛是迷信吗?为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3 激发思考,激励质疑: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成功的教学在于让学生的思想冲破牢笼,让一个又一个“问题”从学生的心灵喷涌而出。因此在这节课后,安排了“你还想说什么?”“学了这一课后,你有什么感悟?还有哪些疑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

此设计在落实基础知识的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留给了学生充分思考、想像和发表意见的余地,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设计教学时,我努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近代社会,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关注学生需要、提高学生兴趣;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习了历史课程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发展,都能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常规教学中,我们努力在每一课堂、每一教学活动中都注意调动学生参与,都留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在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指导与关注……向学生传授学好历史的方法;告知学生历史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概念、应具备哪些基本能力与技能,应了解哪些基本理论。并努力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使学生喜欢历史,喜欢历史课,真正提高中学生历史教育的质量。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甲午中日战争》

自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多媒体法)课题的研究以来,我一直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如何以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历史学科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呢?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展开了大胆的尝试。

(步骤一:选取的课例名称,或课例的教学内容、选课原因)我选取的课题是《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要让学生了解三个主要内容:第一、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第二、四场主要战役的经过;第三、战败之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定《马关条约》及其给中国造成的巨大危害。在实践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落实新课程标准,就成了我教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 高估学生,曲高和寡门庭冷落。

(步骤二:介绍课前预想效果)1、设计——春风得意马蹄疾。在设计导入时,我就想抓住腐朽的清政府每每战败,都要接受帝国主义侵略者不平等条约的羞辱来好好做文章。备课时我想到了战败后,日本代表伊藤博文所出的一副上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李鸿章面对日本的狂傲态度,以“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对出了下联。从这幅差强人意的下联

中,可见当时的中国任人宰割的那份悲凉,一个真正了解甲午战史的中国人读到此处都会为之动容。

因此,我在设计上先以电脑打出上联,出示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照片,让学生认真体会一下两人当时的心境,试着对出下联。为了课堂中能出现师生互动的效果,我反复熟悉教材,同时补充了双方谈判时的相关资料,尽量挖掘出学生的兴趣点,以引起下文。 我想:这样上课,应该能激发出学生一定的感情和兴趣。

(步骤三:描述教学过程,记录结果(达到预想设计/未达到预想设计))2、上课——门庭冷落鞍马稀。上课了,伊藤博文的上联一经打出正如我所料,立刻引起学生的注意,他们都纷纷开动脑筋想对出下联。但学生只是根据字面意思去答“上??,下??”或“左??,右??”。此时,我意识到学生的知识面有限,通过这种方式并没有引起学生对甲午战争的兴趣,反而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我开始反省,为何动机和结果相去甚远呢? 导入时没有能出现那种效果。接下来,该重点进行四场主要战役的理解了。首先,我向学生展示了自己制作的战役进程的动态效果图,以及在网上搜集到的相关图片,配合图片说明我对关键性内容加以提升。为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我还剪辑了一段“甲午战争”的影视资料。虽然学生也为大量新颖的资料所吸引,但在十五分钟的战役学习过程中,课堂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对我所提问的问题,学生限于浏览资料的时间有限来不及反应,我暗暗着急。

战场上一阵刀光剑影之后,腐朽的清王朝终于葬送了北洋水师。日本帝国主义蛮横的将《马关条约》强加给中国人民。如何引领学生分析条约的危害进而得出结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所在。我想高潮应该出在此处了。我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条约的四点主要内容,再让学生据内容逐条分析,设想结论自然水到渠成。可真到了课堂,学生的发言就是进不了状态,与其说在分析,还不如说是在读课本中那几句原文。

(步骤四:反思与改进。达到预想设计,是否有其他问题出现或有感觉不足的地方;未达到预想设计,分析原因,进行改进)3、评课——众人拾柴火焰高。上完课,听课的专家和老师们为我点评。大家纷纷提出:课的导入采用对联形式虽用心良苦,但曲高势必和寡。学生根本不理解伊藤博文的用意,也对不出下联,又如何理解甲午战争带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呢?还不如舍弃阳春白雪的开篇,直接用那段视频资料导入好。

其次,如何把学生调动起来,大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首先,甲午一战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战争,可供查阅参考的资料很多,而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战争的经过不如交给学生课下分组探究,老师在课堂上仅对学生不成熟的研究结果进行点拨即可。分析部分,应给予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让学生们的思想在碰撞中擦出火花。

二、 体验不足,浮光掠影难成气候。

1、修改——增强体验切实可行。采纳了众多同仁的意见,我修改了教案。

在课堂中如何才能点燃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呢?首先,在导入时,我以一段视频带领学生重返1894年的甲午战场,先给学生一点震撼。然后,就此提问:“这段影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其次,课前安排学生根据个人喜好,自主选择甲午战争中的任一战役进行研究,由我提供参考书目和相关网站。要求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小论文并选出本组代表在课堂上汇报成果。为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又添设了“模拟战争”环节,让学生大胆设想敌人可能的进军路线。同时修改课件,利用Authorware软件的交互功能,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课件中自由选择路线,由电脑判断正误,然后选出设计正确的同学阐述理由,再由教师点评。第三,在分析条约危害的时候,以分组形式先让学生之间充分讨论取长补短,然后再和老师交换意见,这样将生生、师生的交流结合起来,内容分析深入浅出。

2、借班——无可奈何花落去。上课了。学生根据影片中的主人公及已有常识,很快便能异口同声地判断出这是:甲午战争。导入部分自然过度。在汇报战争过程时,果然同学们兴致高昂,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仅小组论文标新立异,而且各组都将搜集到的图片数据制成课件,边讲述边展示,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特别是黄海海战小组的同学找到了电影《甲午风云》,并现

场给同学们播放了致远号撞向敌舰吉野的精彩片段,以生动的画面代替了枯燥的文字。“模拟战争”更是反响热烈。让同学们自己发现远比老师直接给出结论来得深刻的多。显然,修改后这三个环节要比前一个班的实践成效甚大。

接下来的重点是让学生分组讨论《马关条约》的危害。开始交流了,我期待着学生能深入发掘,其他同学也能在同伴的启发下有所得。可是学生们的回答大都是浅层次的,虽然也有侃侃而谈,但还是不能自然导出结论。学生们浮光掠影的叙述,其实是在猜测老师的答案,千篇一律的说法没能给其他同学以启发,因此课堂中没有产生共鸣,更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历史使命感。

3、反思——情到深处方会浓。为什么还是落得这般田地?课后,我反复思忖,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课堂讨论缺乏引导,学生摸不着方向。问题应提得再细一点,具体一点。如果以教师语言表达还显单薄的话,课件中还要再下点功夫。

(步骤五:再次实施。再次上课后的感想,修改后的课堂效果,是否还有未解决的问题。)

三、 把准学生,调动情感真情表达。

1、再版——双管齐下盼奏效。再一次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主要考虑了几点:一是利用网上资源,找一些有关“《马关条约》对近代中国有何影响”的文章,推荐学生去浏览相关网站。二是利用多媒体课件,突出每条内容的新特点。引导学生与以前学过的

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2、上课——似曾相识燕归来。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中有哪些相似的内容?由于学生对前一个条约比较熟悉,很容易总结出答案:割地、赔款、通商。随后,我分别出示了两个条约割地的示意图,赔款的两组数据,通商口岸位移的动态效果图。紧接着,我提问:在共有的内容中《马关条约》有哪些特点?比较之后学生回答:割地面积更大、赔款数额更多、通商口岸向内地更加延伸。进而,提出第三个问题:对比前者《马关条约》中哪些是新增加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这些新内容?提示学生结合当时的国际背景加以分析。由于前两个问题的铺垫和相关资料的补充,学生的讨论渐入佳境。

有的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也有人说: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还有的同学分析到它对中国、日本及其他列强等众多国际关系的巨大影响。此时,同学们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各抒己见之后,更有的同学发出这样的感慨:自此以后中国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任人宰割,日本拿了中国的巨额赔款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军事强国,并更加肆意地欺凌他国。至此,本课的重点、难点,已在讨论中被同学们自己一一攻破。我抓住时机,及时总结: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中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耻辱,也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本质,要求变法维新和救亡图强的呼声成为了时代的最强音,一场轰轰烈烈而又苍凉悲壮的维新救亡运动即将拉开序

幕。言尽于此,其他学生无不为之动容。如此,本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都一一实现。

(步骤六:感悟。研修过程的收获,教学思想的改变)3、小结——小园香径再徘徊。下课铃响了。评课中,大家都对这节课感到满意。尤其是最后的讨论意犹未尽。看来只有真正让学生参与进来,情景交融,才能出现这种效果。

经过几番实践,我感慨良多。首先,由于学科特点,历史不能再现,而恰当选用信息技术确实可以在关键时刻突破这些困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历史课,不能光靠一本书来唱戏,教师的引导不可取代,同时更要启发学生走出课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教材相关的知识,网络运用无疑是一个快捷的帮手。 我还发现,没有巨大的感官冲击和一定的环境氛围,任何人都不可能真正投入,所以创设情境对于课堂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课件在这节课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背景图片、背景音乐、光线刺激、音像刺激等等,都是让学生入情入境的行之有效的工具。只有预设到位,生成的内容才会更加精彩。

当然,理论从实践中来,也要回到实践中去。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优化,教师还有很多的工作要探索。不仅要勤于开发,更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为己所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出课堂上的“山重水复”,迎接教学改革中那片灿烂的艳阳天。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历史教师晋级教学叙事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叙事

在教学本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浮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时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时,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

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质疑,一面则以快速的思考应对,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

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第四小组,考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历史过程,要求把海战中的路线、措施、经过、结果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就这样,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教学的设计和组织,是有一定弹性的,这就为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提供了施展的空间和机会。我们

的历史教师要敢于并善于利用这一空间和机会,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盘考虑,整体筹划,具体安排,细心组织,就一定能处理好新教材的使用,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并发挥出自己的教学特长,展现出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当前历史新课程的实验中,需要的就是教师教的活,学生学的活,教材用的活,教学搞的活。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老师,请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

面对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更新观念,而且要转

变角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如:每节课的开始,我总是对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起探讨有关问题吧。”上课期间,适当允许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讲出思想的火花;课堂提问经常问"你说呢?""你认为呢?""你的观点呢?""你的看法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看?"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也经常以"很好!""太棒了!""很有新意!""你真会动脑筋!"等语气来及时赞扬鼓励。这样做,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记得有天在初一(1)班上课时,一位男同学突然举手问:"老师,你说海拔越高,气温就会越低,可我想,喜马拉雅山的海拔那么高,应该比别的地方离太阳更近,气温怎么会低呢?",这个学生提出疑问,说明他上课时认真听、认真学,在书上是肯定找不出答案的。我想了一下,用最浅显易懂的话解答了这

个问题,当众表扬他爱动脑筋,敢于提问。

初三(3)班的女同学向某,平时性格内向,胆小,从来不举手发言,每当我眼睛注视她时,她就低下头。有次我试着让她回答问题,可她说话时声音很小,邻座都听不清。课后,我在想:这样的孩子今后怎么去适应社会呢?一天上课时,同学们都在绘制降水柱状图,我轻轻地走过去,看见她的图画得挺不错,就笑着说:"你的降水柱状图画的真好!"然后举起她的图向全班同学展示,夸她的图画的准确、美观。她的眼睛立刻露出喜悦的神色。几天后,她主动举手发言了,并且声音响亮,我又表扬了她。这样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一些,这使我感悟到:老师不要吝啬表场,学生的心灵是纯洁透明的,天真烂漫的,十分在乎老师的表扬,而伤心于老师的批评与指责。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赏识学生、努力作学生智能的催化剂。"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在尊重学生的同时,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特长;赞赏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很小的成绩;尤其要注意赞赏那些智力一般,成绩一般,性格内向,胆小的学生。这样做,会有不少惊喜的发现。

前不久,“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一节时,我没有局限于教材,而是让学生结合身边发生的一些现象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洁净的空气?现在大街上空气如何?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能有什

么好的建议来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一番热烈地讨论,"高招"出来了: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多使用无铅汽油,提倡骑自行车;多使用清洁能源,;有的同学说外出能乘坐公交车就不要使用私车,学生的建议颇有创造性、这让我感到教师作为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被动摇了。这一课还有一个课堂活动题,内容是这样的:有人想买新房子,有两处地方可以选择;一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但是房价稍贵些;另一处虽然房价便宜些,但是离工厂区比较近,空气质量差一些。选择哪一处呢?不用说,教材的本意,是选价格稍贵但环境好的房子买。经过这课内容的学习、讨论,大家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一经提问,许多学生大声嚷嚷,应该选价格贵但环境好的房子,并纷纷说出理由:如果选价格便宜点的房子,虽然一时省了钱,可环境不好、有污染,人的心情也受到影响,以后生病,不知要花多少钱!说的很有道理。这时,初二4班的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我选价格便宜点的房子。”班上立刻有同学笑起来。我没有马上否定他的选择,而是说:“谈谈你的想法,好吗?”这位同学说:“我选便宜点的房子,是因为这样可以把省下来的钱买一些树苗,种在周围,这样树木可以净化空气,就能够改造这个地区的环境。"真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多有新意多有创意!我当即竖起大拇指说:“太棒了!这位同学的想法真高尚!”究竟哪一个答案最好?我真为他们的回答,感到十分高兴。我再次感悟:我们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自信敢为的同时,

更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地理教学叙事 曾经一次我上地理课时,由于没有学案,我就把这节课的提纲写在黑板上了,先让学生看书并把提纲的答案找出来,让学生自己总结。

这节课由于是下午第二节课学生很容易困,我就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有个书上活动题:【“北京老城区的某一部分要进行改造,如何对待区内的四合院和胡同,反应不一。人物一:政府是小区改造计划让我们搬进高层楼。相比祖辈留下的四合院,居住面积大了,卫生条件也好多了。应该拆除四合院修建楼房,让更多的人享受新生活。人物二:于世界其他城市不同,北京最吸引我的就是它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四合院。当然,城市的现代化也是必然的过程。能否将所有的四合院加以改造,保留其古朴的外表,增添一些现代化的功能呢?人物三:过去,我们拆除了北京的城墙。现在,我们要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不能让四合院和胡同完全被现代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取代。问题一:分析不同的合理性或片面性。问题二:从“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你自己的观点”】是开放题答案不唯一。是有关北京的四合院的问题 。同学们很积极的在探讨 。你争我夺的抢着 回答 。有的说赞成外部不变里面改成现代化的形式

有的同学还说就保留老北京的特色,还有的同学说一部分保留一部分搞现代化的建筑 等等还有的同学真对她们的答案反驳 比如就保留四合院的问题,有的同学就说社会要进步就要改变 不改变那就是退步 。还有的同学对改变外观只改变内部的也提出异议,说那是换汤不换药 。还是没有保留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还有的真对全改变变成真正的大都市提出异议 ,那就失去北京城是个古城的 说法了 。还有个同学赞成保留遗址,改变没有古式建筑的地方这样是既有古式建筑也有现代化都市的风格这才体现北京的特色。学生们争论的很激烈,热情都很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也不存在困的概念了 。

最后我做了简单的总结:从“正确处理古城保护和现代化建设”的角度出发,应该有如下观点:北京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由于其特殊的身份,使得北京必须要朝着现代化大都市的方向发展。但现代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遗产,而是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相信,发展中的北京,定会协调“发展”于“保护”的矛盾,北京的前景是光明的。未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将是兼备有古代文明和现代化科技的举世无双的现代化大都市。

这节课上的很成功,学生既学到了知识还达到了增长见识的目的,我很满意。以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搞些讨论性的话题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因为在初中地理课不是中考考试科目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老师在按老的教学方式那样去讲课学生没

有兴趣 ,也很难对地理课的重视。这样课程就很难进行下去,课堂教学会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还会使学生反感 。所以地理教学要想教好就要求老师很好的引导 ,才能让学生对其产生兴趣 ,达到学到地理知识的目的,教学的任务的顺利完成。 总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思想。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调动其探究问题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并且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其有效学习,直至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叙事

今天的教学进度是:新教材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第二节”季风显著 气候多样”的第一课时”南北气温的差异”.本节的教学目标是:教会学生学会分析我国气温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其中气温特点的成因是本节的难点,尤其是冬季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更是本学期教学工作的一个难点.教材所提供的资料”中国一月气分布图”,仅仅利用它来完成教学目标是完全不够的.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板图板画”,并适时引导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体验”, 学生兴趣浓厚,教学过程直观,形象,逻辑严谨,化抽象为具体,高效地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随着上课的铃声,我走进了八年十四班的教室.首先通过引导学生读”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学生得到:”冬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方是漠河,气温为-28℃;冬季气温最高在海南,气温为16℃;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44℃”的结论.此时我引导学生联系当天的气温,计算当日的温差,感受当天的日较差.适时地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提出问题:”44℃啊!是今天温差的近4倍!同学们,同一时间我国的南北气温温差这么大,气温相差如

此悬殊,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被强烈地激发起来,个个跃跃欲试.”那下面老师给大家提供几个名词:冬季风,太阳高度角,昼长和相应的板图板画,同学们读”中国一月气温分布图”,并充分利用自己对冬季的生活体验,进行小组探究讨论.”随后我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了:中国轮廓的几何折线图与赤道及北极点,南极点的分布图,太阳高度角的概念解析图,供大家参考.学生们讨论热烈,个个都在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探究的宽度及深度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各小组派代表阐述各组的结论,并充分利用了黑板上我所给出的板图,板画.尤其是对冬季风及昼长对冬季气温的影响的分析非常透彻:通过联系生活体验知道冬季风的源地是:蒙古和西伯利亚,并通过板图直观表明我国北方由于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的影响大,降温迅速,气温低;而南方由于离冬季风源地远,受冬季风的影响小,降温幅度小,气温较高;从而使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大.其次由于进入冬季,全国各地白昼开始变短,而且是越往北方昼越短.因为此时北极附近为极夜现象,因此离北极近的北方由于昼比南方短,从而得到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南北方的温差.但对于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学生的分析思路不是特别清晰,分析的也不够深刻.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初学习的,由于时间长,加之当时对这一内容的处理是简单了解,没做重点分析讲述,所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及其影响的认识比较粗略.于是我充分利用”太阳高度角的概念解析

图”边讲边画,直观扼要地说明了: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并通过结合”中国轮廓图”,知道了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就越小,那么单位时间内得到的太阳光热就越少,气温就越低.因此我国北方和南方由于冬季距离太阳直射点的远近的差异,从而导致两地太阳高度角的差异,使两地的温差的进一步加大.

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完美结合,不仅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鲜明,简单清晰,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逻辑严谨的记忆网络,而且各种不同类型的图像提供了大量的地理感性知识,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创作热情,使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大大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效果.

初中地理教学叙事

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值得我思考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复思考,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多样的地域文化》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片,进而进行视频欣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

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科学引导 自主探究 实施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地进行是每位地理人应该深思的。下面是我的教学叙事:科学引导,自主探究,实施有效教学。以我国的季风气候为例。(图片1)

季风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理解难度较大,因此在备课中我注重采用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如生动的动画和实用的影像资料以及大量的图片和地图,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降低了学习难度。

第一环节:生活链接导入。,通过省气象局发布的寒潮警报导入(图片2、3、4)。寒潮是我国的季风气候带来的一种气象灾害。用这种气象灾害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感知生活处处有地理,并运用学到的地理知识指导生活,提高生活品质。为什么我国在秋末冬初、冬季会频频遭受寒潮的侵袭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探究。

第二环节:科学探究新课。地理的一项基本技能是读图,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从地图中“读出”很多内容,我向

同学们展示了地图出版社的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地图,它从色彩上更能反映冬、夏季风的显著差异。(图片5)

慧眼识图:提出问题:这两幅图中有哪些不同之处?目的是考察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同学们很快找出了两幅图中在陆地上标注的气压高低不同和风向不同。其中有一名学生说:“还有中国的颜色不同”。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关注的,因此我请他谈谈他的看法,他说:“夏季风用红箭头表示,红色是暖色调,说明是暖风,而且又从南部海洋吹过来,降水较多,温暖湿润的风吹过中国大地,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用绿色;而冬季风用蓝箭头冷色调表示,说明是冷风,受此影响中国大地显得沧桑无力,因此用黄色”。听完这个孩子的叙述,我不禁为这个孩子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力而惊喜。我带头为他精彩的叙述鼓掌。这个孩子的发言成为这节课最亮丽的色彩。

合作探究填表:(图片6)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时我将冬季风与夏季风对比的表格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读图观察、对比分析、合作探究分别从两种季风的源地、纬度位置的影响、海陆位置的影响、风向、气候特点来完成表格。由于表格中的项目具体详细,经过同学们的科学探究完成较好。

事例分析:在同学们明确了两种季风风向的差异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图片7):明朝的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安排在冬季启航,夏季返航呢?用航海事例使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季风对我国航海事业的影响。

展示世界气候的分布图(图片8):让学生找出有季风气候类型的国家和地区。观察季风气候所占面积的大小,从而使学生认识我国是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

寻根探源:进一步探究,我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首先提问:我国的海陆位置是怎样的?再通过动画讲解(图片9),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它们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的速度不同。冬季,陆地放出热量快,温度较低,海洋放出热量慢,温度相对较高,冷空气密度较大向下沉,形成冷高压;暖空气密度小向上升,形成暖低压,风总是从高气压处吹向低气压处,因此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具有寒冷干燥的大陆性的气候特点。到了夏季,情况相反,陆地吸收热量快,温度较高,形成暖低压,海洋吸收热量慢,温度相对较低,形成冷高压,因此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具有温暖湿润的海洋性的气候特点。

归纳总结:看完季风的形成过程,由学生自主总结出:海陆的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的根本原因。我国特殊的海陆位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国家。由于采用了动画来演示季风的形成过程,因此化难为易,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设置问题:冬季风对我国各地区的影响程度是否一样呢?哪些地区受它的影响最显著?哪些地区受它影响较小?学生很自然地想到离冬季风源地较近的地区受其影响较大,我们这个地区就是受冬季风影响显著的地区,因此冬季特别寒冷干燥,也是造成我

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别大的一个原因。借此复习巩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学科链接:夏季风对我国各地区的影响,是通过王之涣的《凉州词》来过渡的(图片10),这首诗学生在语文课中学过,最适合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让同学们齐声背诵,感知诗词的韵律与意境。接着提问:“春风不度玉门关”反映了哪种地理现象?由此得出夏季风也有到达不了的地方,引导学生读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片11、12),我采用地图出版社的地图,学生通过读图就能找出分界处的一系列山脉: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设置问题:这条界线与哪条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与学过的降水量分布结合,使学生进行知识的联系与迁移,也有利于学生进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多少的对比。从而得出结论:季风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非季风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延伸到世界范围,将我国与世界其它地区进行对比,展示阿拉伯半岛的沙漠景观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景观图片(图片13、

14),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读图探究:设置问题:季风区内的各地区,降水量一样多吗?组织读图探究(图片15):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年内气温和降水量。回答:(1)三城市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明确它们是按纬度的高低从北到南排列的。(2)降水量的多少有什么不

同?由南向北减少,南方离夏季风的源地较近,所以降水量较多。

(3)三城市降水量较多的月份是 月,气温较高的月份是 月。(4)这种降雨和热量的配合有什么特点?这种配合特点对

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分析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5)展示地中海气候图(图片16),设置问题:这种气候条件下降雨和热量的配合有什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样的影

响?以此进行季风气候的雨热同期和地中海气候的雨热异期对

比。运用对比的方法学习更容易理解记忆。

为了让学生对我国东部降水规律有更清晰的认识,进入锋面雨的学习,给学生观看“锋面雨”和“雨带的移动”视频(图片

17),并引用相关的诗词和民歌对“梅雨”和“伏旱”进行形象的描述,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两种特有的天气现象。(图片

18)

学科链接:约客这首诗同学们在语文课上学过,再次进行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让学生齐声背诵,以感知梅雨的意境。描述伏旱时,我采用了《水浒?智取生辰纲》中的民歌(图片19),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体会伏旱燥热难耐的特点,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分为二:最后指出我国的季风气候有时也会带来各种灾害性的天气,对于季风气候的影响要辩证地看待。展示各种气象灾害的图片资料,加深理解季风气候对我国产生的不利影响(水灾、旱灾、寒潮、台风)。(图片20、21寒潮;22、23、24台风;

25旱灾;26水灾),其中要重点强调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水旱灾害,基本每年都会发生,通常情况是南涝北旱。这是由于季风活动的异常造成的。

这节课的容量大,难度高,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科学的设计、适度的引导,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自主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基本技能,使地理教学更有效。

初中历史《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初中教师自培计划

更多相关推荐:
校本研修教师自培计划表

名王小二任教学科小学语文自培主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业务水平科研课题小学语文中段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研究具体计划一位名人曾说,一个教师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这代表了我们的“教师成长观”,这就要求…

教师自培计划

教师自培计划徐寨小学马燕英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培养身心健康的下一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按时完成各项任务注意提高自己...

教师个人自培计划

教师个人自培计划张集中学罗建新一自我剖析一优势分析1作为年青人我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灵活的头脑对不断完善更新的教育理念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2能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能熟练的进行博客班级网页班级QQ群等这些网...

教师个人自培计划

现代教师不仅要具备崇高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艺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还应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和较强的能力素质我渴望成为这样的教师通过这次写个人自培计划我又重新审视了自己在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我为自己制定...

小学教师个人自培计划

小学教师个人自培计划XX学校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的尽快掌握现代教育的方法认真贯彻执行学校教育工作方针争做优秀教师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

教师个人自培计划

教师个人自培计划一自我剖析一优势分析1作为年青人我有着充沛的精力和灵活的头脑对不断完善更新的教育理念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2能在教学中熟练地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能熟练的进行博客班级网页班级QQ群等这些网络平台上的家长...

20xx教师自培计划

20xx教师自培计划计划一教师自培计划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为了促进教学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水平和师德修养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更能符合时代的要求以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特制定个人...

校本研修教师自培计划

校本研修教师自培计划校本研修教师自培计划一一指导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提升gt师德素养二学习内容1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及解读学科课程标准及...

新教师试用期自培自练计划

新教师试用期个人自培自练计划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很幸运自己拥有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机会要当好一个老师我坚信爱能融化一切爱能创造一切通过这次写个人自培自练计划我重新审视剖析了自己同时在认真学习领会学校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我...

校 本 研 修 教 师 自 培 计 划 表

校本研修教师自培计划表

20xx幼儿园教师自培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教师,自培,工作计划

20xx幼儿园教师自培工作计划范文幼儿园教师自培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推进二期课改为核心以课程指南及新教材为准绳加强学习研究整体地领会与把握并积极开展实践研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与保教质量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提升...

小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根据教育厅关于印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结合我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工作的实际在总结以往教师培训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教师自培计划(3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