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后感及总结

时间:2024.4.13

《诗经》学习心得

在中国文学史这条长河中,我们不可追溯其源头,也不能确定它起源的年代。我们虽然有文字的记载,但是却不过是对那段美丽的梦幻的追忆。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中国的文学史是一批无可估量的财富。在绵延不断的文学传统中,《诗经》与神话故事特别的富有情趣,让人痴迷。

让我先来谈谈从学习《诗经》得到的乐趣吧。《诗经》包含的思想内容非常的丰富,它涉及到涉及婚恋、农事、征役、赞颂、怨刺、周民族的史诗等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十分的令人寻味。像《子矜》里的“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写出了女主人等待恋人时焦灼万分的情状,然那个我深感爱情的伟大。《诗经》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奠基之作。作为一部乐歌总集,它的作品不一,低于不同,内容当然也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风格上的多样性。读诗经真的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我从这个专题中了解了很多我以前在学习中不知道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这让我的视野得了极大的扩展。原来一部以诗歌集著称的《诗经》,有着让人佩服的精神理念。那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经》从各个方面主要描写了我国西周数百年的社会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广泛而多彩,尤其是其中的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直接坦率,真实地反映了下层人民的劳动和生活、喜爱和憎恨、痛苦和希望。

《诗经》的修辞手法也是那样的令人称赞,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是《诗经》艺术上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所谓“赋”,指的时一种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就是比喻或比拟,用形象的事物打比方,兴,就是托物起兴,先用他物起头,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我举一个《诗经》中用比的运用,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当然在诗经中与比的修辞手法一样,赋,和兴的应用都是很多的,有各样的形式。在《诗经》中,常常这三种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使用。

在现在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神话也逐渐的退却了。其中大部逐渐散失,有一部分为史家、思想家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历史化。还有一部分为道教所利用,改造为仙话。在后世文学中,神话精神得到延续和光大,其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一是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欣赏效果等,即提供了创作原型。但是我们对神话依旧充满着好奇和无边的兴趣。那些仍然是我们心底里一美丽的回忆。在这个专题里我从《诗经》中,感叹古人的聪明才智,也对那些古老的神话充满着敬佩之情。不论社会怎样的发展,那些古老的文学财富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灿烂的光芒。我会依然喜爱《诗经》,喜爱神话,喜爱文学。

班级:11gb轻化一班

姓名:何裕利

学号:01110331y21

《周易》学习心得

从每一次的课上我都会学到一些新的汉字,改正一些以前错误的对于汉字的理解,更让我欣喜的是,还了解了一点点古代汉字的知识,这是初选此课时没有想到的,我也从这开始注意自己所说所写的汉字了,其中一例可以说是十分的明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现一般理解为有朋友,而在房老师的解释中是,有通友,朋为朋,二字应分解!

除了汉字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周易的初步了解,从周易的起源,发展,到现在被发现的各种版本的周易,马王堆帛书周易,楚竹简周易,穿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欣赏一门因为古人对于世界试图把握而不断的发展,成熟的学科是一件让我着迷的是。

但科学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只不过科学有他自己的特点,他不易从一张张纸上走入人们的心间,但他一旦走入,会给人们很大的自信,但有时这种自信是一种盲目的自信,因为科学有时并不“科学”,但科学的不科学有着更大的隐蔽性,只有真正把握了科学的人才能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小就受着科学的教育,并不相信有神的存在,总认为那都是骗人的,但是在我比较科学与神学的时候我觉得以前的观点未免有些偏激,这就像有伟大的科学家一样,一定有伟大的神学家,他们都是把握了真正的规律人,只是选择了不同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他们都是伟大的,因为他们能为人类指明方向!但伟大的人总是少数,但生存的欲望会让人不断努力去寻找光明!

周易是这样一门用占卜来解释世界的方法,那几位十分伟大的,把握了真正的规律的人创造了他,,作为一个科学的信徒,在看周易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没有任何的证明,但我想时间是对他最好的证明,能经历时间检验的事物就是符合道的事物,当我再看两极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时,我看到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一种哲学!

对于命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很多人都信命,这是心理需求也好,真实感觉也罢都无可厚非,因为人这个动物就是要比动物高级一些,他不仅要生存还要生活,尽管生活也就是换汤不换药的一种生存,但就是有了这一点,人们就多了很多不同于动物的东西,不仅物质要满足,精神上也空虚不得,这恐怕也可算上是精神寄托吧,再有往往这也会给人一种心理暗示,影响人的思想,进而是行为,再进一步就是习惯,最终影响的的是这个人所走的一生的路!这就是一种力量。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不同的,这完全取决于人的一生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哪怕是今天吃的一个肉夹馍,一点点的积累最后成就一个人的一生,无论光辉或是暗淡,但有一些事我们可以把握的,这恐怕是人们努力的方向,无论我们选择那样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用一颗聪明的头颅,一颗敢于坚持正义的心,无畏的走下去,哪怕你不会成为周易的创造者,但你也会为整个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你自己的贡献,你会在为人类前进一小步的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恐怕就是生存的意义!

班级:11gb轻化一班

姓名:何裕利

学号:01110331y21

老子与《道德经》的读后感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 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我们可以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清澈透明,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 由此,净心能使自己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己的贪欲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净心是保持清醒认识的源泉。

尽心,尽展人生作为。人们常说:读史而明鉴,读典可明智,明智则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之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并不是说消极而无所作为,这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误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为,而有作为。只有“不妄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为,也就是说“不妄为”是有所作为的保证。什么是“有为”呢? 尽心扮好社会角色,干好本职工作,担起家庭责任,就是“有作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各行各业,各村各户都在努力提高群体的道德水准。具体来说,就是将“静心、净心、尽心”三心衍化为“六心”教育: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热心献给集体,关心献给同事,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致虚守静、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工作团结,有利于家庭和睦!

班级:11gb轻化一班

姓名:何裕利

学号:01110331Y21

对屈原的认识及感受

屈原是一个诗人,尤其是一个爱国诗人;我们现在之所以还有一个专门的端午节来纪念他,并不仅是因为他的诗歌成就,更是因为他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一个节日的形成,固然有民间的传统,但更离不开统治阶级的支持和推动,否则就会很快消亡。而一个纯民间的节日之所以能够得到统治者的认同甚至不遗余力地大力提倡,也绝不是担心老百姓农闲时分生活空虚,找不到什么乐子耍,而是因为对这个节日的提倡推广,对维护社会安定,巩固国家政权是百益而无一害的。

屈原被统治者相中为忠君的楷模,是因为他至死都不愿离弃自己的祖国,不愿意象张仪苏秦以及当时众多才华之士那样离开生养自己的国土,依附于另一个可以信任重用自己的国家。如果本国的人才因为不得重用,或者如屈原一般也遭受到被疑、被谤、被贬的命运,就如纷纷跑到别国去,那本国的人才不就一个都不剩了吗!为了让有才之士就是遭受再大的冤屈甚至致命的打击,也仍然愿意忠诚于本国,所以历代的统治者们都乐于大力表彰屈原“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忠心,甚至专门为他设立了一个端午节来加大宣传了。

但是屈原不愿效仿张仪等人另投明主,是不是就一定正确,值得后人永世纪念、永远效法呢?我看也不一定。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忠君”肯定不是爱国的本质,爱国的本质是“爱民”,热爱本国人民;为本国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付出的行为就是爱国的行为。屈原作品中也多次体现了“爱民”的思想,如《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哀郢》中“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所以以人类历史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屈原,则他不过是一个阻扼历史、反对统一、愚顽不化的没落贵族、落魄诗人,那还值得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地对他膜拜纪念不已吗?

反倒是张仪、李斯等人,虽然他们离开故国,扶助秦国,其人品一直为后世人所诟病,但从促进民族统一、推动历史进步方面来看,他们不又是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了吗?如果没有他们超越狭隘的忠君爱国的观念,没有他们这许多所谓的“外国人”的付出,中华民族形成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不知还要延迟多少年呢。我们现在承认科学无国界,其实包括政治军事人才在内的所有人才,如果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方向的话,又何尝有国界存在呢?“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这句名言稍作一下改动,换成是“吾爱吾国,但更爱真理”,“吾爱吾国,但更爱全人类”,这对那些走在历史最前面的优秀者、先觉者来说,也是完全适合的。

班级:11gb轻化一班

姓名:何裕利

学号:01110331y21

论<中庸>

中庸之道是中国文化的骨髓,作为一种方法论,它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与中国文化有关的每一个元素和成分之中,成为构成普遍的文化心理和社会心理的核心要素之一。每个置身于中国文化视野中的社会成员,无论你愿不愿意,承不承认,你都无法摆脱那与生俱来的中庸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因此,正确地认识中庸之道,并加以合理的应运,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无可回避的文化责任。

中庸思想起源很早。《尚书》中就已经记载了很多关于古代圣王执中、行中的例子。如《盘庚篇》的“各设中于乃心”、《吕刑》“罔非在中”、《诏诰》、《洛诰》的“时中”、《酒诰》的“作稽中德”等。“中庸”一词,语出《论语·雍也》。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意思是,中庸乃至高的道德修养境界,长久以来,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了。孔子这样推许的“中庸”,其含义到底是什么?其境界到底又有多高呢?朱熹解释说:“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这样,中庸一词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凡事都追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最为恰当的状态;庸,则是说这样做是不可更易的常理。概括而言,中庸的含义就是,中是一种常理。另一种解释来自汉代的郑玄。他注解说:“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意思是,中庸,就是中道之运用。这两种解释,在“中”的含义为中道上没有差别,只是在“庸”的含义上有一点分歧,而这一点分歧实际并不是本质性的。如果一定要从文字学的角度分析,参照许慎《说文解字》的说法,“中,内也;上下通也”、“庸,用也,”则“中庸”的本义就是中道的运用,郑玄的解释更符合中庸的本意

中庸思想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近些年来“国学”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受到国内外的密切关注和极大兴趣。本文就中庸思想的源流和逻辑结构、中庸思想被曲解的原因,中庸思想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以及对未来中国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试图以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来寻找其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为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强精神,为创建未来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

对中庸思想和中庸精神的发微和探究,正是为了使我们更多地向前看,从民族的长远发展,从民族的长治久安的角度着眼,寻找许多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当一切的涡流都复归平静的时候,也是中庸思想在民族复兴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时候。“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断地总结和汲取中庸思想的智慧,转而为现代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必将成为一个十分有开拓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事情。

班级:11gb轻化一班

姓名:何裕利

学号:01110331y21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

中华文化是一个浑然大圆,圆心圆心无处不在,圆周无处可寻,而中文乃其半径,中文有多长,半径就有多长,圆就画得多大。但就合时顺势而言,中文不但是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也是与时并进的高速公路,不但厚载了累积的文化,也能扩大应变的功能。

——余光中

一个人的语文程度,照理在中学时代就应该奠定下基础,如果错过这个机会,至少升大学之后应加以不足。所以《大学语文》一科非常重要。学习了大学语文,我的收获很多,也有很多的感慨。大学语文就是一门带领大家赏析文学经典的课程,在赏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陶冶情趣,提升境界,彻悟生命。

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的演说,都已经深深的让我爱上了《大学语文》这堂课。仍然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教给我们历史上最短的诗,是记载在《吴越春秋》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在老师的精妙演说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描述的是一场古代狩猎的情景。这些,都是《大学语文》在第一堂课上,便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也许是,第一堂课的缘故,直到如今我仍然对上课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但是,我更认为的是,是《大学语文》这本书和认真负责的老师,让我记得了这一堂课。我记得了,小小的教室,坐满的认真上课的同学。小小的教室,弥漫着认真学习的风气。我记得了,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翻看书本,思考问题的情景。

学习了大学语文,首先是为了培养我们对美的感受力,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文学艺术修养。而文学艺术在激发人的精神的丰富性、保存和发展人对世界的多样性想象方面,是其他东西不可替代的。在这个消费主义和功利主义喧嚣尘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心灵越来越粗糙化和粗鄙化,而文学艺术可以润泽我们的灵魂。

在这里我们可以瞻仰到壮观的人格之美。屈原的独立不迁、陶潜的冲虚高远、李白的豪迈飘逸、杜甫的忧情热肠,还有僵卧孤村犹思报国的陆放翁栏杆拍遍泪洒衣襟的辛弃疾,拼将热血力挽乾坤的秋瑾??真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哪,滚烫的诗篇正是他们人格的显现。这人格的圣光会照亮我们,使我们摒弃为—己私利而营营苟苟的庸碌生活,在大至人生的进退取与,小到日常的饮食起居中,健全自己的人格,并努力使之臻于完美。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生气盎然的“盛唐气象”还可以遇到命运坎坷却终身歌唱土地与太阳的艾青,以及乡愁浓郁而坚守中国文化传统的余光中??坚强乐观是整个中国文学的基调,虽然有些作家个人面临黑暗世事,个人命运多舛,但他们并不悲观颓唐,“入世”则建功立业“出世”则拥抱自然。不仅是诗文,在戏曲中也常常洋溢着乐观精神,与西方古代悲剧中主人公在命运面前的无力相比,我国戏曲中的善良人民哪怕死去,也会化仙变神,惩治邪恶,伸张正义。读着这样的作品,我们怎会不受感染和熏陶呢又怎么会不昂扬进取追求崇高的生命价值呢?

在这里,我们可以还受到优雅品味的陶冶。品味是一种艺术修养,也是一种人生修养。艺术品味高的人用“诗眼”观察生活用“诗心”体味生活,待

人率真,处世朴拙。这在人心被铜臭所浸染、社会被假货充斥之时不啻是一剂自救的良方。要自救还可以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去净化灵魂。许多文学作品能够引导人们欣赏和热爱大自然,例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壮阔、“平沙茫茫黄入天”的苍茫,“玉鉴琼田三万顷”的澄澈,“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清等等。诗人们会告诉我们,这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爱它、欣赏它,才不会推残和掠夺它。而与之相协调,相沟通,才算得上是一个有艺术品味和生活情趣的人。

此外,文学作品里还常常描写一些日常生活图景,有的充满生活智慧,有的蕴含人生哲理,而有些只是带有某种生活趣味,淡淡的,却隽永,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等。吟诵这类诗作,人就不会情趣枯竭,同时能将对偏于实用的真与善的追求转化为美感活动,将求知的艰辛过程赋予艺术趣味,这才是做人与做学问的“大家气象”呵。当然,想在短短的大学语文课内就达到培养美感、陶冶情趣的目的,是不现实的。然而这就如同培育花木,只要在它们的根部培上了肥沃的泥土,它们就能渐渐地从中汲取养份,抵抗病虫害,蓬勃生长。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就如广袤丰腴的土,为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成长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当我们目睹金钱腐蚀权力,物欲吞没崇高而感到万分困惑时,当我们面对无情的生存竞争,“读书只为稻粱谋”时,让大学语文课带我们走进文学天地,去与人类最优秀的心灵对话。如果要我说对自己的哪科最满意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说是大学语文。倒不是因为语文最好学,而是语文最有利于培养一个人的记性、韧性、悟性,提升一个人的修养。对大学语文的学习过程可以用《人间词话》中讲到词作的三种境界来形容,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初读的时候,认为这段话描述了艺术创作的三种境界,却不解它的神光,经过反复的推敲体味,结合自己的学习大学语文心得,才悟出了作者不仅写出了词作创作的历程领悟,更是对为学奋斗的综述与总括。

在本学期的大学语文学习虽然十分短暂然而自己学到的东西的确不少,对自己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我将继续努力将语文学下去让自己有更大的发展。同时也对为这门课程付出心血和汗水的所有老师说一声谢谢了!为了培养我们良好的文化素质。你们辛苦了!

班级:11gb轻化一班

姓名:何裕利

学号:01110331y21

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早在,大一上学期开学的的时候就已经拿到了语文课本,一直都很向往,可是,却一直都没有上课。终于,在大一的下学期开始了《大学语文》学习的快乐旅途。

时间犹如东流的逝水,匆匆而过,如今,转眼之间,便已经和大学语文亲密接触快一个学期了,仍然清晰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的热情,老师的博闻强记的演说,都已经深深的让我爱上了《大学语文》这堂课。仍然记得,在上第一堂课时,老师教给我们历史上最短的诗,是记载在《吴越春秋》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在老师的精妙演说下,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描述的是一场古代狩猎的情景。这些,都是《大学语文》在第一堂课上,便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也许是,第一堂课的缘故,直到如今我仍然对上课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但是,我更认为的是,是《大学语文》这本书和认真负责的老师,让我记得了这一堂课。我记得了,小小的教室,坐满的认真上课的同学。小小的教室,弥漫着认真学习的风气。我记得了,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认真翻看书本,思考问题的情景。

从那以后,如果,不是因为有特殊的情况,我都一定会按时的来上课。每一次的上课,都能够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这些东西,让我加深了对书中,一些名家的认识,我懂得了他们的故事,我懂得了他们的心酸。《大学语文》让我学习到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认识,而不是空洞的理论以及说教。而这些是我在别的书本上学不到的。

读书,读书,一个人的读书,也许能够体会很多。但是,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唯有通过课堂上,通过老师生动的语言再加上书本上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吸收。在我看来,《大学语文》这本教材,设计得非常好,里面的内容,不像是高中的语文教科书,前后两篇文章,完全没有联系。在这本《大学语文》中,前后文章彼此间不是孤立而存在的。而编者对诗歌、词、散文、戏剧以及译文进行分文别类,然后再以文章的作者为索引进行导读。这样一来,我们通过前后的几篇文章,能够更加全面以及深刻的了解文章作者当时所处在的年代,并更加了解文章作者不同的一面。例如,《大学语文》中对,李白的解析,选用了《蜀道难》、《将近酒》、《行路难》(其二)、《登金陵凤凰台》、《忆秦娥》,其中前三首诗我在高中便已经学过,当时的我以为已经懂李白了。而在读了《登金陵凤凰台》后,却让我了解了李白,忧国忧民的独特感受,他更是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意旨尤为深远。而读了《亿秦娥》后,相对于别的词来说,这首词,字少而情多,委婉而入微,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更是让我体会到别的一番的意境和情趣。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内容,让我了解到了不同时间的李白,不同地点的李白,而其实,人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结合体,所有的一切,结合起来才是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李白。如此的设计,我觉得是非常好的,能够让每一名读者全面了解一位伟大诗人,了解到诗人不同的一面,不同的情绪,不同的风景。

在《大学语文》中,除了能培养自己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以外,另外,还让我学习到了,论文是如何写作的。写论文,对于我市场营销这个专业来说,也许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但是,毕竟早做准备,就多一份就业的资本,这个,我觉得是《大学语文》带给我在别的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论文的写作流程,

让我懂得了一篇论文写作的困难程度,时间,精力,资料这些都是严峻的挑战。所以也就不奇怪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论文造假”了。但是,在大一就已经接触到了论文的写作,这样一来,也让我心中有了底。这是我上《大学语文》课程以后,同样很重要的心得体会。

《大学语文》在这个学期以来,学到了很多,懂得很多,大学的语文,不同于高中的照本宣科,不同于高中的死记硬背。上了大学,上《大学语文》,是要学习如何去欣赏语文,是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来到了大学,学了《大学语文》,让我明白了,原来诗词是可以这样去欣赏的,文言文是这样的去理解的。这些,在我没上《大学语文》以前,完全是一片空白。如今的我,爱上了平时没事就吟诵诗词,体会抑扬顿挫所带来别有一番的韵味。

以上的这些,都是我在上了《大学语文》后的心得体会,但是,我最重要的心得体会却是,让我知道了,原来是这样去学习语文的,从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学习语文的正确方式。正是因为如此,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在这个学 期,我爱上了去图书馆,爱上了去看各种文学类的书籍。

《大学语文》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增强了我对语文的热爱。感谢有《大学语文》,让我体会到了书中世界的多姿多彩,让我通过书本体会了世界的不一般。不仅如此,我还觉得,因为我是学习市场营销的,将来是可能需要做文案的,那么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文字水平。而《大学语文》的出现,激发了我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如今的我,比起上个学期,驾驭文字的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收获。

早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和父母,便已经告记诉我,要想学好一门的功课,不是看他背了多少,做了多少的习题,而是看他对这门是否有很大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而《大学语文》正是培养了我对语文的兴趣,让我爱上了语文。

我真的是觉得《大学语文》对我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不仅对我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培养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语文总结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部分:谈写作的缘由和选材第二部分: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从“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至“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从“以上说待人厚”至“…

大学语文总结——课件制作总结

大学语文_____关于课件制作这学期上了吴老师的大学语文课,制作了一个关于“艺术之路和蒙娜丽莎”的课件。从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从吴老师身上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发现课件制作不仅仅是制作一个PPT那么简单。从选题到选材…

大学语文总结

这个学期我和吴满珍老师学习了大学语文,感受颇深。首先是吴满珍老师每天始终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状态,每天都保持着甜美的微笑,每一节课都在引导我们学习博大精深的语文。在大学学习语文没有了中学时期的厌烦,没有了考试没有让…

大学语文总结

1.《诗经》的艺术特征①《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二节拍的四言句带有很强的节奏感,是构成《诗经》整齐韵律的基本单位。如《伯兮》。②《诗经》中的重章,许多都是整篇中同一诗章…

大学语文总结

大学语文总结大学语文总结1.《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著名演说家,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xx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直到17xx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但黑人的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之后,当时总…

大学语文期末总结

大学语文的课程转瞬就已宣告终结。心里真的有点遗憾,在我兴趣渐浓的时候,却不得不接受它已落幕的事实,在此我想先谈一下在这个课堂的所得以及由其引发的所感。我必须提出自我批评,在课堂上我的积极性确实是不高的,处于“比…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

车辆工程1011彭浩20xx138131有人说:‘语文是一国文化的代表,包括语言和文学艺术,以及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读、写、听、说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任务。同时,学习语文还有着接受优秀文化、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和…

20xx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

20xx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20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一单元内容概要本单元要求考生背诵20首诗词并掌握基本抒情方法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和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用典学习诗词单...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

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语文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都是一门必修课然而到了大学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非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文离我们渐行渐远选修一门语文蓦然发现久违了的亲切感又回来了还有丝丝缕缕的新鲜感和...

大学语文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学习大学语文有感语文在词典里解释为简单的语言和文学我们从小便开始学习语文语文就是我们的母语它孕育着我们每一个人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是我们的生活之母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

《大学语文》学期课程总结

第一部分前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目标的定位上必须把握三个原则一是瞄准学生的终身教育二是瞄准学生的就业三是瞄准学生的发展注重素质教育具体到课程和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思维品格的训练教会学生如...

20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

20xx年自考大学语文诗词复习要点总结一单元内容概要本单元要求考生背诵20首诗词并掌握基本抒情方法写景抒情叙事抒情描绘人物举动抒情和表现手法比喻象征夸张用典学习诗词单元应当认知以下几种基本抒情方法1直接抒情即不...

大学语文总结(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