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院足球队赛季总结

时间:2024.4.21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足球队赛季总结

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东北大学研究生院足球队在最后一轮以5:3的比分战胜首回合曾经逼平自己的校友队,将球队本赛季的战绩定格在15胜3平0负,积48分,进61球,丢12球。这一辉煌战绩让研究生院足球队在10支队伍参赛的东北大学联赛毫无争议的名列榜首并且提前一轮夺冠,这也是研究生院足球队连续第三年夺得冠军,又一次将奖杯留在了研究生院的荣誉室里。

本届联赛是东北大学历史上第一次采用双循环赛制,共10支队伍,18轮比赛,从20xx年9月一直持续到20xx年6月,历时共七个月。本届比赛不乏有材冶学院,工管资土联队,校友队,社体文法联队等强队,研究生院作为前两届冠军也一直受到其他球队的重点关注和研究。为了充实球队实力,发现人才,研究生院在新生开学初期就发放报名通知,并在队长陈冠锦带领下组织三场选拔热身赛,最终选定11名研一新生加入球队,连同10名博士研究生,8名研二队员组成了27人的研究生足球队。

作为前两届的联赛冠军,本赛季研究生院的目标当然还是力争冠军,并尽全力打好每一场比赛,展现出东北大学研究生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了更好的管理球队,球队成立了包括队长陈冠锦和几名博士的队委会,负责球队日常的训练和比赛战术的制定。球队也确立了每周中进行一次训练的和比赛前一天晚上召开准备会的制度,并一直坚持贯彻到每一轮比赛。九月份的前两轮比赛,我们连续碰到两支劲敌,分别是首轮战平校友队,次轮险胜工管资土联队。这两场比赛中,我们将研究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充分发挥出来,主动求变,针对对手不同情况调整战术,跨越了一系列障碍,取得了良好的结果。随后的比赛,球队连续战胜了社体文法联队,机械学院,理学外语联队,材冶艺术联队和教工队,在上半赛季结束时抢占了积分榜榜首。在休赛期,虽然没有比赛,但球队仍然没有放松,一直坚持每周一到两次的集体训练,并积极联系热身对手,保持状态,迎接下半赛季比赛。

进入下半赛季,队员学习压力增大,一些研二队员也面临着毕业等问题,但每位队员仍然拿出宝贵的休息时间参与球队的训练和比赛。进过半个赛季的磨合,球队的战术打法已经成熟,讲求控球为先的战术理念也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接连战胜了多个对手,虽然在与材冶艺术联队和软件中荷联队的比赛中遇到对手的顽

强抵抗,仅收获平局。但我们没有慌乱,而是认真总结比赛过程,找出问题所在,积极做出战术和阵型的改变。随后的比赛中,我们在夺冠信念的激励下,赢下了一个又一个对手,并在倒数第二轮比赛中以5:1大比分狂生社体文法联队,领先第二名4分,提前一轮夺得了联赛冠军,为研究生院赢得了荣誉。

回首整个赛季,在研究生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欧阳恒岳老师的关心帮助下,研究生院足球队一直将展现新时代研究生的精神风貌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认真对待比赛,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不仅赢得了冠军,打出漂亮的比赛,同时也赢得了所有对手的尊重,受到所有联赛关注者的一致好评。我们在赛季结束后及时对整个赛季的球队表现做了总结,找出我们身上存在缺点和不足,同时对我们一直以来的有效战术和良好作风做出肯定。新的赛季中,我们将继续秉承研究生院“博学笃行,创新求是”的态度,尽争取将冠军继续留在研究生院,创造前所未有的四连冠辉煌。


第二篇:研究院支队 - 支队总结


2006清华大学电子系、物理系暑期就业实践

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支队

支队总结

支队队长:彭越

电子系研团书记

目录:

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简介.....................................3

二、日程安排.............................................................................5

三、此次活动的收获.................................................................6

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人才的需求.....................8

五、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人才引进的优势和困难......9

六、实践总结...........................................................................12

七、将来进一步的合作...........................................................15

八、结语...................................................................................15

一、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简介

研究院支队支队总结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xx年的中科院合肥分院,合肥分院拥有四个研究所,是一个以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应用和开发研究并重的基地型分院。占地约2800多亩,拥有有科技人员约1200人,科研生产用房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亿多元,拥有大型仪器设备约50台套。合肥研究院共有6个分支机构:智能机械研究所、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安徽循环经济技术工程院、强磁场科学技术中心。现有职工1400多名,科技人员约900人,其中工程院院士1名,研究员117人,副研277人,有博士生导师101名,硕士导师17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2人,“百人计划”入选者24人。设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18个。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岛人在这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奋力拼搏,不断开拓,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研究所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占领了宝贵的一席之地。

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成立于19xx年12月,经过30余年艰苦创业已形成了以大气光学、环境光学及环境监测技术和激光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在激光大气传输和激光大气探测、激光光谱学、环境光学和环境监测技术、遥感和辐射定标与修正、新型激光器和晶体材料、医学光电子和激光

医疗仪器、光电子学和光电工程等方面承担了大量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环境监测技术、工业和医用激光技术、激光晶体材料等方面开发出了系列高技术产品。

成立于78年9月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核聚变研究基地之一并成为世界实验室在中国设立的核聚变研究中心。拥有我国第一个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HT-7、托卡马克实验装置HT-6M、2MW离子回旋共振加热系统、2MW低杂波驱动电流系统、总功率达20万千瓦的交直流脉冲发电机组、中国最大的低温液氦系统、20万高斯稳态混合磁体以及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该所首创的离子束生物工程,现已发展成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分支-低能离子生物学。

由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葛庭燧担任第一任所长的固体物理所成立于19xx年3月,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研究领域包括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机械振动吸收能谱学、计算凝聚态物理理论和计算材料科学、氧化物的电子输运等。该所现已拥有国际一流、频谱齐全、温度范围宽的内耗测量装置和一批材料制备及其物性和微结构分析测试设备,其科研人员的论文发表数和被引用数在全国研究机构中位于前列,并成为主持国家"九七三"项目"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的首席科学家单位之一。

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建所于19xx年10月,其前身为五十年代成立的中科院华东自动化元件及仪表研究所。经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与奋斗,智能所现已成为我国传感器技术和智能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建立起一支既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又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善于联合攻关的科技队伍。其主要学科方向为传感技术与智能技术,研究领域包括厚膜敏感材料与传感器、化学传感器与智能材料、微传感器与微系统、机器人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以及农业信息技术、物流自动化、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该所是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厚膜专业点和国家"863"智能机器人技术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二、日程安排 日期

7月23日 活动 从北京西站出发乘坐T63次列车前往合肥,次日09:42

时到达。

7月24日 上午到达驻地,安排了住宿;

下午与合肥研究院副院长为首的各研究所主要领导进行

了座谈,了解合肥研究院总体及各个研究所发展的历史

和现状。支队成员介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及物理系,

并与与与会的前辈校友进行了交流。

7月25日 上午赴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参观,所里的主要科技

带头人对所里的科研情况进行介绍,对感兴趣的问题进

行交流;之后参观了等离子所的托克马可设备以及即将

投入使用的EAST装置,与参与此项研究的研究生进行了

交流;

对之前两天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组织大家座谈讨论;

7月26日 上午赴智能机械研究所进行参观,所里的主要科技带头

人对所里的科研情况进行介绍,之后参观了智能所的主

要成就展览;

下午赴固体物理研究所进行参观,所里的主要科技带头

人对所里的科研情况进行介绍,进行交流;对杜家驹校

友进行了校友访谈。

7月27日 赴安徽光机所进行参观,所里的主要科技带头人对所里

的科研情况进行介绍,进行交流;对电子系激光专业第

一届毕业生吴陆生校友进行了校友访谈

7月28日 上午实践总结交流会,与合肥研究院人力资源部及各个

研究所人事部门的领导座谈,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合肥

研究院挑选人才的标准、同学应该具有的心态等,并就

同学感兴趣的实际问题进行了交流,为将来进一步合作

打下基础;

下午此次就业实践的支队总结会,大家进行了讨论并进

行了记录,对此次活动的问题和收获进行了交流。

7月29日 在合肥市内名胜参观,了解城市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情

况。

准备返回,乘T64次列车于21:58返回北京。

7月30日

于上午08:58到达北京站。

三、此次活动的收获

首先要提到的是我们到了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的科学岛,第一印象是:这里是一个非常适合科学研究的地方。岛上绿化情况非常好,地处合肥市的蜀山水库,三面环水,一面环山,景色非常优美,环境幽静;沿途配有幼儿园、中学等生活配套措施;合肥当地生活成本较低,远离闹市区。

从单位实力来看,由于近几年国家科研战略的调整,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得到了国家强有力的支持,承担了多项十一五、863、973国家重点项目,实力正处于上升期,是一个可以做大事业的好地方。科研项目方面,有国内、国际上不可替代的大型重点项目(可控核聚变七国国际合作项目ITEA,中国耗资10亿美元),也有自己创新的新切入点(如太阳能电池、等离子体生物工程)。如果有机

会来合肥研究院做研究,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专业专长的重点项目,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出一些新的研究方向。

支队到达以后,受到了合肥研究院有关领导的热情招待。匡副院长为首各所的主要领导及科研带头人参与了与我们座谈,接待规格之高是前所未有的,表现出他们对(清华)人才的迫切渴望。会上他们多次强调,希望通过咱们的活动,能够和(清华)研究生建立长久的联系,希望每年能来一两个(清华)研究生。他们虽然现在也有不少研究人员,但是合肥研究院近几年的发展相当快,各个领域的高水平人才仍很紧缺。总之这里给我们队员的最大感触是这里正是适合咱们前去发展的大舞台,在这里可以干一番大事业。

在来之前,大家对这里了解很少,甚至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合肥还有这么个研究机构;之后通过参观访问,发现没想到这里隐藏如此之多的国家重点项目,对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近些年合肥研究院通过科研结构调整,针对国家的需要,一方面继续保持在某些重点领域的优势和传统,另一方面下大力气开拓新的研究方向或者将已有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例如,安徽光机所自7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从事于大功率激光武器的研究,因此对于大气激光方面在全国首屈一指,近年来他们利用自身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研制成功了一整套环境监测的仪器设备,包括大气检测、水体检测、土壤检测等等。我们每天听到的关于北京的空气质量报告就是他们所完成的,目前已经在几十个国内的大中城市使用。由于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在我国对环境越来越重视的大环境下,安徽光机所的发展前景非常值得看好。

说道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他们所关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经多次在新闻连播、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上报道过的“人造小太阳”,就是他们所托卡马可设备的通俗说法。等离子体所最初从俄罗斯引进了一套先进的实验平台HT-7,并在此基础上完全自行研制出了改进型的EAST实验装置,目前为止是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有关于可控核聚变的实验平台,可以模拟将来核聚变电站的全部情况。同时等离子所将此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共享,吸引了大量的国外的知名学者来此参观访问、进行研究,达到了引领国际潮流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传统能源面临枯竭的情况下,全世界都在寻找一种更为有效而且清洁的新能源,来改善日趋恶化的能源危机。

热核聚变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接近于实用的一种得到新能源的方法,世界各国都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进行研究,无疑在此方面我们中国绝对是处于世界的最前沿。前几年由法、英、中等7国联合开始了简称为ITER的大型国际热核聚变的研究,最终的目标是在法国建立一个小型的实用化的热核聚变反应堆,彻底解决能源紧缺的问题。我们中国作为参与过之一,承担了10%的研究经费(约10亿美元)进行研究,这个任务就落在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国家还下令以等离子所为基础组建一个国家强磁场中心,全力开展热核聚变得到研究。我们虽然在等离子所参观只有短短的半天,但是当我们幸运的看到了有三层楼高的EAST装置时,不得不感叹到这才是真正的大型工程,是我们在学校里所接触不到的多学科综合的长期项目,这里确实可以给我们提供广阔空间的大舞台,干大事业!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立之初全部是由清华北大的前辈校友艰苦创业,才有现在如此的规模和实力。在这里我们有幸见到了已经退休的工物系校友杜家驹先生,老先生已经为中科院固体所健康工作了五十余年;还有无线电系激光专业(电子系光电专业的前身)第一届毕业生吴陆生博导研究院;以及十余名现在大多已经研究院、所长的前辈清华校友。他们甘于舍弃个人的利益,在合肥默默无闻辛勤工作了几十年,把我们清华精神在合肥扎根发扬下去,为我们这些后辈的清华学子树立了崇高的榜样,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更加坚定了我们作为清华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祖国奉献的决心。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的队员不仅仅知道了我们合肥还有个合肥研究院,更重要的是这里有如此之好的科研条件,如此之高的学术水平,还有这么多甘于奉献的科学家;通过支队队员的座谈交流,我们普遍的感觉是合肥研究院虽然不一定是我们将来就业的最终选择,但它一定会在我们心目中占据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值得我们去敬仰去尊敬,值得我们将来为了理想而在此奋斗!

四、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人才的需求

合肥研究院最近处于发展壮大的上升期,岛上各个研究所都处于人才的储备和壮大的过程中,需要的人才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理工科专业,而且需求量很大。他们尤其是希望清华这样的最高等学府的毕业生能够去那里工作。

人才接受(重点接受博士生以上人才):物理(理论物理、核物理、大气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电子学、微波、低温、材料、机械、计算机、热工、生物、化学、遥感;需要硕士、博士以上学历的人才约几十人/年,博士后十余人,以及一部分访问学者、百人计划。

合肥研究院对于人才是非常的重视,提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其中包括:

博士后待遇:博士后比照同类在职人员给予薪酬待遇;提供博士后公寓住房;提供随迁家属适当待遇;出站后,可根据双向意愿,继续在本单位工作。

录取高校毕业生(硕士以上人员),进入事业编制。安排中转住房或提供租房补贴。

人才储备措施:向重点高校在学学生提供500~1000元/月贷学金。条件是:毕业后或者考入合肥研究院在学研究生;或者来合肥研究院工作。

尤其是最后一项对于有志于投入祖国科研建设或者经济困难的本科生、研究生非常有吸引力,有利于长期培养合肥研究院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五、合肥研究院人才引进的优势和困难

研究院的主要优势有:

(1) 环境优美:科学岛附近有山有水,气候宜人,安静舒适,合肥一直是全国

最适宜居住的城市排名中名列前茅的城市;岛上气氛轻松,给人以踏实的感觉,确实是一个适合从事科研工作的好地方;

(2) 人文环境优越:合肥城市人口少,人均教育水平居全国之首,拥有中国科

技大学和中科院合肥分院,并在市内有新建的合肥大学城,同时国家重点建设使合肥成为中国的科学城;民风淳朴,岛上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谦虚友善,气氛和谐;

(3) 科研实力强大:04年度预算1.9亿人民币,国家重点投入重点支持;四年

来,主持973项目2项、参与973子课题10个、863项目41个、863子课题5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杰出青年基金3项、面上基金74项、中科院方向性项目13个;在交流中对方单位多次表示合肥研究院不愁没项目做,愁的是如何完成、做好项目;

(4) 合肥研究院通过近几年人才引进得到的经验教训,实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机

制的调整,核心是鼓励人才的自由流动,简单来说就是来去自由;新来的科研人员可以只签1年合同,通过一年充分了解之后双向选择,可以自由离开;并且合同最长不超过四年,不会用长时间的合同束缚员工;同时可以针对个人的具体困难,例如配偶工作问题,子女学习问题等等给予满意的解决;

(5) 同时由于合肥当地的消费水平较低,房子也比较便宜,2k-3k一平米;

合肥研究院在合肥市自己正在盖楼,设计为180平米的大房子,将来分配给来岛上工作的职工;

(6) 岛上基本生活设施齐全,小学、中学、医院一应俱全,解决了科研人员的

后顾之忧;并且在市内有一个研究院(循环科技研究院)和多个所办的产业化公司,可以解决研究人员配偶的工作问题;研究人员属于事业编制,福利较多,相对工作比较稳定;

(7) 出国交流的机会很多:在等离子体所领导许诺新来的研究生立刻公派出国

两年,进行深造和人才储备;其他所也有类似的计划,目前几乎所内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有出国交流的经历,在知识和经济上给予补偿。

合肥研究院吸引人才的主要困难有:

(1) 首先要提到的是虽然合肥研究院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誉,但是作为普通

人平时很难了解到原来在合肥还有个合肥研究院,甚至当地人也很少知道;这就显示出合肥研究院在媒体上宣传有限,知名度低,很多毕业生可能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但是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地方;

(2) 虽然最近几年岛上的配套设施跟上的很快,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例如:

岛上只有三个食堂,菜色极为简单,而且卫生条件和这边有很大差距;岛上没有超市、大商店,只有几个小卖部,和外界交流少,甚至连报纸也买不到;如果要到市内去消费必须做30分钟以上的公交车;这些问题已经在改善之中,研究生公寓很快建成,配套的食堂也已经招标,但是由于当地政府的限制大型超市等购物场所不能很快改善;

(3) 地处中部省份:安徽省在国人的印象中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省份,知名度低,

经常还有一些负面新闻出现,所以造成一种歧视和偏见,造成许多人闻安徽而生厌;解决这种问题最好就是亲自走一走看一看,再下结论,应该在当地多组织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我们的同学亲眼看看,回头之后进行宣传,这是最有说服力的;

(4) 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前身是中科院合肥分院,是在合肥的四个研究所的总

和,在200年左右才更名为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目前是中科院系统规模最大的法人单位;但是由于成立时间短,许多人听到这个名字一点印象都没有,知名度也提不上去;同时院里承担了大量的国家保密项目和军事机密项目,许多显赫的成果不便于宣传;

(5) 人才流失问题:这是每一个处在中小型城市的单位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许多人才不来,来了以后又留不住;目前院里的宗旨是绝不强留任何人,只有真心在这里工作的人才能为这里创造价值;同时加大宣传,同知名高校(例如清华)建立长久的联系,扩大在学校的知名度,招揽更多的人才;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的补贴,例如出国深造、住房补贴和启动资金;

(6) 基本收入偏低:院里许诺的博士生第一年基本工资每月3600左右,这只

是相当于清华大学本科生的一般理想收入,与我们的预期指标相差甚远;但是随着竞争愈发激烈我们的身价也慢慢在降低,死抱住不放的人往往无法找到特备称心的工作,发展的空间才是我们最应该看重的地方。

总之我们要以自身发展为基本出发点,不要拘泥于现在的一些利益,而忽视了将来的长远发展;正如智能所的孟主任说的:“愿意做一条小池塘里的大鱼,还是一条大池塘里的小鱼”,现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才的密集程度之高,在这里不一定可以找到一个真正可以让你大显身手的空间;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倾斜,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择业观和人生观,不要局限在非大城市不去上面。同时在可以预见到中小城市必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能去那里试一试,开拓那一片处女地呢。作为我们清华的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将来的就业方向无非是科研院校、研究所或者大型研发型公司,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国很少有适合我们的研发型企业,大部分企业都

是进行的短期行为的经营;而科研院校往往受困于编制的限制,职称的限制,在知名的高校提升职称很难,年轻教师面临的压力很大,而且收入一般,在不知名的高校由于经费的限制,将会脱离科学的最前沿,个人发展前途有限;研究所应该是我们研究生重点考虑的一个就业方向,目前来看研究所多属于事业编制,福利好,提升的空间较大,相对压力也小,同时国家重点支持,重点投入,事业成就感强,获得的认同感也由于一般企业。将来有志于国家科研发展的同学应该认真考虑一下中科院这种大型研究所的就业前景,为自己的将来多一种选择。

六、实践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不仅得到了丰硕的成果,同时也暴露出了一定的组织和准备上的问题,值得我们今后在工作中借鉴。

1、队员选择

首先是支队队员的招募和选择:这次我们队员的招募主要是通过发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宣传的,在电子系这边布置了宣传展板,而在物理系这边则只有电子邮件。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通过和队员的交流发现,邮件无论发多少次都很容易被作为垃圾邮件忽视,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以本支队为例,总共11名队员,只有3名是看到邮件之后报名的。通过大家的建议希望如果今后还是采用邮件宣传的话,尽量能够将邮件制作的内容醒目明白,这样一下子就能看到主题。

此外剩下的同学全部是通过熟人头口介绍来参与到实践中来的。从实际的效果来看,还是这种方式招募队员成功率高,且对于专业有针对性,队员的积极性、相互了解程度也高一些,便于今后开展工作。

还有就是对于实践队员应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筛选,例如此次实践我们就是应对方单位的要求对专业进行了选择,有针对性的召集队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要对一些人报名的目的和积极性进行了解,防止某些人是出于一些和实践活动无关的目的来进行报名,这样可能在实践中表现的非常不积极甚至不配合,此次实践中就有类似的问题存在。

还有一个在报名的时候没有想到的问题就是队员的籍贯,从交流中我们发现,单位更加欢迎本省的或者临近省份的同学来实践,一方面有老乡风土人情相近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有对方单位人才引进的考虑,他们认为本地人将来更有可

能留在当地工作。

2、前期准备

此次实践在支队出发前的前期准备上可以说是比较充分:

(1)制作了包括有全体实践队员照片、基本信息、自身研究内容介绍的内容丰富的简历,与对方单位进行了充分的沟通,表现出我们对于此次活动的重视程度;

(2)并且在此基础上制作了包括双方单位介绍、队员介绍、实践日程安排及注意事项等内容的支队手册,在出发前发给队员,并印制了许多份带到实践单位,在座谈之前将支队手册发给与会的领导和老师,一方面如果对方没有提前对我们进行了解的话,可以借此机会简单了解,另一方面如果将来他们相和我们联系的话也可以通过上面的联系方式和我们取得联系,这样可以有力的宣传自己,给对方单位一个良好的印象;

(3)我们自己制作了介绍支队目的意义,以及自己单位的介绍的PPT和视频资料,在开始的欢迎会上展示给对方单位,表现出了很好的诚意和充分的准备。其中视频资料是我们自己找的素材压制而成。虽然PPT的制作比较简单,但是体现的是我们的一种严谨的态度。

(4)由于之前对对方单位的了解有限,在出发前没有就日程安排达成一致,所以在那边显得有些混乱。之后的支队最好应该在出发前就和对方单位将具体安排定好,并制成书面的材料发给支队队员。

(5)由于对方单位的知名度不是很高,队员们出发前对它们的了解非常有限,而希望队员们在出发前主动对对方单位进行调研是不现实的。所以此时支队长应该负起更多的责任,详细的将对方单位的基本情况汇报给大家,至少应该将他们的研究方向、近期发展、主要领导、名人以及和本单位有没有什么合作联系等等准备成书面材料交给大家了解。本次实践活动,我作为支队长虽然想到了一些情况,例如对方网站上找一些简介,通过老师了解,找到一些与对方单位有合作的实验室等等,但是总的来说不够细致,许多关键的细节没有搞明白,强烈建议应该搜索一下该单位近几年在主流媒体上的新闻,对单位的历史有一个清楚的了解,最好可以将当地的历史、名人、名胜也有一个人事,这样在沟通之中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6)由于此次实践还是我们电子系和物理系联合组队,这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

开始的时候在报名问题和队员选择上都出现了沟通不畅的情况,而且双方同学彼此缺乏了解,不过很快就能沟通起来。在我们支队我选了物理系的一名同学作为支队助理,将物理系同学的组织协调工作交给助理,这样我只需要和助理沟通就可以掌握情况,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总之队长应该尽量将工作分配下去,这样办事更有效率也更好管理。

(7)这次前期准备的主要不足在于车票的购买和行前礼仪的讲解上:由于这次实践要做12个小时的火车而且是晚上,有些同学考虑到休息问题希望做卧铺,另一些同学由于经济原因希望座硬座,在无法协调的情况下,只能分开购票;结果没有买到卧铺票,使得有的同学在这个问题上不是很满意,我的建议是今后如果需要卧铺票的话最好个人自行购买,因为暑假期间车票都很紧俏,只能从非正规渠道才能购买到,或者可以采取异地购票的方式;

至于行前礼仪的并不是指言语文明这类的礼仪,而是如何和对方单位主要是领导沟通的礼仪,例如如何在领导座谈的时候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最好是能够与对方保持眼神的接触,并不断的点头、呼应,使得对方感觉到你是在认真听他的讲座,最好能够拿出书本进行一些记录;有些同学在座谈过程中一只手托着下巴,眼睛看着地,表现的百无聊赖,这些问题在我们实践中的总结对队员进行了强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还有就是在座谈中最好能实现准备一些问题,这样避免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在饭桌上有一些话题能和对方交流,这一方面需要我们前期的准备,同时也需要在队员中找一些善于沟通交流的同学。

3、实践过程

这次活动中我们基本上每天晚上都会利用一段时间叫上大家对一天的收获进行总结,一部分是总结当天座谈参观记录的文字资料,主要是记录下大家当时的感受,防止那种感觉忘掉;也会对当天发现的问题进行改正,并进行一些支队的感情建设等等,最后要和队员们强调一下第二天的安排。作为队长要到每个寝室去和大家进行沟通,增进感情,同时及时发现问题。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进行了支队内部的总结,进行了形式上的发言,并将大家的想法进行了书面的记录,方便大家回来之后进行总结工作。同时让大家把对支队组织的建议和意见写出来,有利于我们工作的改进。

七、将来进一步的合作

此次实践的对方单位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我们的到来十分热情,表现了对清华学生的极度渴望,在实践过程中多次表示可以和我们建立长期的联系,为他们单位输送人才。具体的合作方式主要有:

(1)将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作为我们清华大学的暑期就业实践基地,将来长期的将我们的学生派往合肥研究院进行就业实践;

(2)同时推荐合肥研究院匡副院长兼党委书记作为启航计划特聘教师,加强和对方单位上层领导之间的联系,便于今后学校和对方单位的沟通;

(3)由于合肥研究院之前在清华的招聘工作效果不好,他们希望通过我们研究生团委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对合肥研究院进行大力宣传,并希望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在清华组织单独的就业宣讲会或者学术交流讨论会,让更多的学生对他们有更深入的了解;

(4)提供学术上的短期交流,欢迎我们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到合肥研究院进行短期(几周到几个月)学术和项目的交流,提供交通住宿费用,还有一定的报酬;

(5)同时对于有志于将来到合肥研究院工作的研究生或者推研到合肥研究院的本科生,提供助学金,金额从500-1000元不等,条件是研究生必须到合肥研究院工作,本科生必须在合肥研究院读研究生。

八、结语

由于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对于我们的暑期就业实践活动十分支持,在活动过程中接待的规格之高是我们没有料到的,提供的条件也是十分优厚,表达了和我们今后合作的强烈愿望;同时合肥研究院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重点单位,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目前也急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我们作为清华学子有必要走出去、看一看,为将来自己就业的选择放宽视野,选择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成就一番事业!

更多相关推荐:
足球赛总结

忻州师范学院政治系足球赛工作总结体育部20xx年x月x日政治系足球赛总结为了积极推动校园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加强同学们的体质锻炼,提高同学们的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让同学们有…

化院十六届华工杯足球赛总结

湖南化工职院第十六届“化工杯”足球比赛工作总结一年一度的“化工杯”足球赛在学院北校区和东校区足球场如期举行,比赛进行十分顺利,没有出现球员严重受伤等事件,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此,十分感谢学院领导及广大师生的大力…

足球赛总结

医学技术系学生分会体体育部西安医学院第三届男子五人足球联赛总结篮球赛和乒乓球赛都接近了尾声,但随之而来的又是一年一度的“阳光杯”足球赛。在我系老师的带领,学生会和各位队员们的努力下,取得了学校第三名的成绩。以下…

足球赛总结

第五届“华夏杯”足球联赛总结历时一个月左右的第五届“华夏杯”足球联赛终于顺利闭幕了。我们部门,院会其他部门和主席团,还有各系都为这个大型活动付出了很多,当然也收获了很多。下面我们把这次活动总结如下:一.做的不足…

大一新生足球赛总结

为了进一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加快我院学生足球运动的开展步伐,由淮阴工学院体育教学部、淮阴工学院社团联合会主办、淮阴工学院足球协会承办的足球比赛十月十日至十月二十六日在北京路校区和…

足球赛总结

为了积极推动校园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加强同学们的体质锻炼,提高班级的凝聚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让同学们有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我们体育部举办了传媒学院足球赛。比赛于10月x日在小足…

足球赛总结反思

历时几周的校体育文化节之足球赛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次足球赛是我们进入学生会体育部以来的第一次体验和历练,通过这次足球赛,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同时也体现出了自己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与不足之处。首先是在赛前准备方面,最…

教职工乒乓球赛活动总结[1]

教职工乒乓球赛活动总结我校教工乒乓球联赛于10月21日落下帷幕这次比赛从开始策划到比赛结束历时一周的时间经过裁判员的努力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经过男女单打双打混双的激烈角逐比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

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班培训总结

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班培训总结天气热挡不住足球指导员讲师的热心指导挥汗如雨气喘嘘嘘挡不住足球指导员们学习和练习的热情这是今年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过程中老师和学员们真实的学习场景济南市校园足球办公室领导以培养和提高济...

足球社工作总结

20xx学年足球社团工作总结转眼一年过去了足球社已经在成功学院生活一学期了回顾过去可以清楚看见一个朝气蓬勃的社团在蒸蒸日上9月份开学初当新生正在军训之时协会新一学年的工作就已经正式开始由于上一届老会员的离去下一...

“迎新杯”足球赛工作总结

迎新杯足球赛工作总结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体育部20xx年11月3日附参赛名单聂立陈曦涂诚欧金水赵辉叶招勇吴姜凌全国权余清华刘志平张灿邹凯陈坚赵晨张警黄志勇钟建方罗俊杰刘建国

球赛工作总结

20xx年篮球联赛工作总结为了丰富充实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校学生会体育部于4月15日举办了历时10天的经大杯篮球联赛这次篮球联赛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个人特长的舞台增强了各院系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在奥运会即将开...

足球赛总结(6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