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指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总结 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本学期通过开展学生个人自我管理活动与班级自我管理活动,优化家校教育力量,引导学生学会自省、学会合作、敢于竞争、敢于创新,逐步树立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终促进个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自我管理”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无论是小时候父母叮咛“管好你自己就是乖孩子”,还是老师的教诲“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里面都包含了自我管理的思想。而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一语“君子日三省乎己”,就更是道出了自我管理思想的真谛。所谓的自我管理,严格的讲是指学生对自己本身、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表现进行的管理。
一、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推进儿童个性的社会化过程。 教育最终要培养的是社会的合格人才。从这个意义上看,学生在学校当中接受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逐步社会化的过程。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完善的个性。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不仅能进行独立的思维创造,还应该善于将这种创造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以创造一定的实际效益。
二、实现小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
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
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
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
三、引导小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
对学生进行管理或引导进行自我管理,目的并不在管理本身,而是要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受到教育。引导自我管理,形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是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基本途径。自我管理是小学生对外显行为的自我控制和协调;自我教育是小学生的内部思想受到触动。没有外部的自我管理,就不可能达到内部的自我教育。有良好自我管理习惯的学生和班级,往往能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篇: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学生自我教育总结
20xx—20xx学年第二学期
班级学生自我教育总结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只有实行全员管理,整体的力量才能得到发挥,个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提高。只有确认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权利和义务,让其真正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才能唤起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班集体才能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尝试成功的精神乐园。
一、自我组织
自我组织是班级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的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
二、自我管理
班级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而且让每一个学生在多种班级管理岗位得到锻炼,提高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新型班级管理的追求的目标。
三、自我监控
自我监控是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这一环节,让师生了解、掌握计划执行的情况,目标达成的程度,并以此调整、改进以后的工作。我经常引导学生对照学校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师提出的要求、班制订的公约等,反省自己的言行,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我把这种自我监控贯穿到日常学习、工作的过程中,而且还根据同学们的意见制订了一个自查表,每周星期五下午让学生对照标准
自我检查。
四、自我总结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为此,每个人结束原岗位工作时,都要在班会中作出工作总结,谈谈工作体会。别的同学可以发表评议,我也会进行表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为下任同学提供借鉴。除此以外,在学期结束时,我还让每个小组对任期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详细的总结,写成书面材料。全体同学参加考评,考评时要对照各组的工作计划,评选“最优秀的小组”和“最能干的领导人”。凡被评为“最优秀的小组”和“最能干的领导人”的同学,可增加德育分10分,并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最能干领导人”还有机会竞选优秀学生干部呢。 总之,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由外在转向内在教育的过程,主体意识的提高,自我教育的完善,使班级工作不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了,而成为班级每个成员的责任。班主任在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中开展自我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从而创造班级管理的新天地,把学生培养成为富有时代气息的创造型的时代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