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科普小论文范文

科普小论文范文

妈妈曾给我出过这样一个谜语:“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下八卦阵,单捉飞来将。”这则迷语告诉我们:蜘蛛专吃活的东西,难道它不吃死的东西吗?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做了实验。

我从墙角处捉来一只小蜘蛛,把它放进一个盒子里(四周扎有小洞,上面盖有玻璃,便于观察)。没等蜘蛛织网,我又捡来一只死的小虫、一只死苍蝇,放在蜘蛛的前面,蜘蛛置之不理,随即用手碰撞盒子,蜘蛛就向其他方向爬去了。

为了彻底弄懂蜘蛛吃不吃死苍蝇,第二天,我又来到盒子前观察,看到死昆虫、死苍蝇还在原来的地方,可盒子角处多了一个网,蜘蛛在网上安静地趴着。这时,我想:昨天死苍蝇、死昆虫没被吃掉是不是因为没有网呢?于是,我又将死苍蝇拿起来轻轻地放在网上,可蜘蛛还是一动不动,紧接着,我又用笔轻轻地触动了一下网的边缘,咦,蜘蛛好像有了反应,开始向颤动的方向爬去,我把笔收回,网停止了颤动,信号断了,它就停了下来,不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我又用笔尖触动网上死苍蝇的身体,网开始颤动,蜘蛛就开始向这边爬来,我又把笔尖收回,蜘蛛就停了,像上次那样,过了一会儿,蜘蛛又向网中心爬去。噢!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蜘蛛是靠网的颤动来产生感觉的,靠织网而捕食的。于是,我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为了证实蜘蛛靠网的颤动产生感觉,我又做了实验。将笔尖放在网上死苍蝇的身上,长时间的颤动,网的震动越来越大,蜘蛛产生的感觉好像也越来越强烈,蜘蛛便匆匆地赶过来,等蜘蛛碰到苍蝇,我将笔尖收回,只见蜘蛛尾部很快喷出黏乎乎的丝将苍蝇捆住,接着又看着蜘蛛的背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吸食苍蝇,不一会儿,网上就剩下一个完整的空壳了。这个实验证明蜘蛛吃动的昆虫。

我们探密小组又到图书馆、书店查阅了大量有关蜘蛛的书籍。其中《普通动物学》一书中写道:蜘蛛为食肉性动物,其食物大多数为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但口无上颚,不直接吞食固体食物,而是慢慢地吸食。当昆虫等动物触网时,会用力在网上挣扎,使网丝颤动而使蜘蛛很快发觉,蜘蛛便顺着纵向丝向猎物爬去,用蛛丝包裹猎物,固定于网上,先用螯肢内的毒腺分泌毒液注入捕获猎物体内,将其杀死,再由中肠分泌的消化酶灌注在被螯肢撕碎的捕获物的组织中,很快将其分解为液汁,然后吸进消化道内,最后吃剩下的体壳,就被完整的弃留在蛛网上了。这些充分证明:飞来的昆虫使蜘蛛网颤动,网颤动会使产生感觉,蜘蛛产生感觉就会将猎物捕获,因此,证实了蜘蛛只吃活动物,而不吃死的昆虫。

…… …… 余下全文

篇二 :科普作文的写法

科普作文的写法

科普作文的操作流程是: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现场观察(或实验)──撰写文章可以概括为科普作文“四步走”第一步,提出问题每学期开始,学生观察和阅读,提出有关科普方面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问题提得越多,质量越高,学生的思维触角就越灵敏;思维空间就越广阔然后把这些问题在班上公布,供大家选择每个人可以从中选择一两题,作为近期主攻目标第二步,查阅资料就是带着问题读书这种阅读不同于一般阅读,带有很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一篇科普作文,跑书店、上科技馆、查资料、做记录、找答案,不厌其烦,乐在其中第三步,实地观察(或实验)观察可分定向观察和机遇观察两种这里指的是为解释某种现象而采取的定向观察如有的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爬山虎的脚上有一种胶质,揭开了它之 “能爬墙”的秘密所在有些问题的解决,单靠观察是不行的,还要亲自做实验当然,对小学生来说,有许多科技方面的问题,既难以观察,也不便实验,只有靠查阅资料才能解决如“水星上有水吗?”、“二恶英──危害人体健康的恶魔!”、“为什么老虎身上有条纹?”等等第四步,撰写作文这是 一步,是目的,是在充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写出的文章就是揭示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科普作文的好处:一、提高了写作水平据调查,有一个实验班58人中,对课本作文感兴趣的只有9人,占15%;对科普作文感兴趣的58人,占100%兴趣出成绩科普作文的良好率达85%以上,远远高出课本作文最近,教师对家长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表示很高兴、很满意、很赞成,有的甚至认为是“新生事物”,是“21世纪小学生的必修课”一学生的母亲说:“我很难想象小学生能写什么科普作文,自我看了女儿写的《萤火虫的启示》以后,很震惊,不但主题明确, 逻辑性也很强,我也受到很大启发”二、拓宽了写作题材传统的作文体裁仅局限于人文方面,如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 多用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等主题,使作文丧失了它应有的灵气和活力科普作文的出现,打破了人文题材的一统天下,把选材范围扩展到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鱼虫,大千世界,无所不及, 每次作文,从题目到内容没有一个重复的 三、活跃了思维能力疑问是思维的起点科普作文从提问题开始,给思维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在宇宙万物之间,有十万个为什么,百万个为什么,千万个为什么,学生在探求这些为什么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养成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创造的思维品质据统计,在科普作文的写作过程中,查阅资料占100% ,请教别人(老师、家长、亲友)的占50%,现场观察的占32%,来自实验的占38%,所有这些,都有效地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发展四、培育了科学精神什么是科学精神?简言之,就是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是前提,学是手段,用是目的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素质,关系到新世纪中国的兴衰,科学普及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已是刻不容缓的事科普作文的实践为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三 :科普论文

小 蜜 蜂

我很小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小蜜蜂,经常蹲在花盆边看,经常看见很多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确不知道为什么?原来这些小蜜蜂在采花蜜。在一盆花中,蜜蜂一般只采三四朵,而后飞向另一盆花,并且两者的颜色不同。在将所有颜色的花采过一遍后,蜜蜂又飞回第一盆花,将已经采过蜜的花重新细致地再采集一遍。它动作轻盈持续。欣赏蜜蜂采蜜,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蜜蜂有勤劳默默无闻的特点,可以象征辛勤的劳动人民。现在,我上小学五年级了,经过看书,查资料,知道了小蜜蜂为什么采蜜?怎么采蜜?明白了一些道理。

一、蜜蜂为什么要采蜜

主要是为了喂给蜂巢里的雄峰和蜂王吃。还有用这个东西来筑巢等.我们吃的蜂蜜都是经过蜜蜂把花蜜吞了又吐,经过上百次的过程才合成出来的。含营养丰富。

二、蜜蜂怎样酿蜜?

蜜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蜜蜂将采集的花蜜加工转化而成的甜物质,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还有

其它一些营养物质,是酿造出的食物。 蜂胶是蜜蜂分泌的,作用是来筑巢,修补巢,加固巢,蜂王产卵前的奠基等;蜂蜡也是蜜蜂分泌的,作用就是筑巢;蜂粮(也称蜂花粉)是蜜蜂从显花植物的花蕊内采来花粉粒,并加入花蜜和唾液后制成的团状物带回蜂巢,再经过一番酿造后置于巢房内,用头捣实,即成为蜂粮,确实也是蜜蜂的粮食,但不是酿造出的食物。

三、蜜蜂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花朵

蜜蜂在采集花蜜时,对花朵是有选择性的。一般含苞或是刚开放的花,蜜蜂是不进行采集的。它的采摘对象是盛开的花朵,因为此时花蜜或分泌物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

四、蜜蜂是如何找到蜜源的呢

昆虫触角尽管种类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寻找食物功能。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两根小须,好像两根天线和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这是因为触角是昆虫地重要感觉器官,具有嗅觉和触觉功能。触角上生有无数地感觉器,并与感觉窝内地许多神经末梢相连,它们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连网,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蜜蜂地触角属于膝状触角,它的嗅觉窝主要分布于触角鞭节前端,蜜蜂借助于触角,能够闻出各种花朵的香味,找到花蜜。

…… …… 余下全文

篇四 :四(1)科普征文

四年级 442字

电池“复活了”

学习机里断断续续地发出“L,O,O,K”,我一听就知道电池没电。我找遍家里上下也没找到电池,忽然产生一个想法:让电池“复活”。

我找来了醋,针筒,玻璃胶等许许多多的材料,它们横七竖八地躺在桌子上。妈妈见状,皱起眉头问:“儿子,你搞什么花样?”“要让电池‘复活’。”我神气地回答。妈妈嗤之以鼻地说:“你真是异想天开!”我置若罔闻,先把准备好的醋吸入针管,再用钉子在电池圆柱体身体的表面上钉几个洞,接着把醋注入电池内,最后用玻璃胶把洞口封起来。这样,一个电池“复活”了。我兴奋地照样又做了第二个。我迫不及待地把两节电池放入学习机里,一听,谁知学习机传出的声音还是和原来的差不多,断断续续的。失败了吗?我取出电池仔细地看,是不是洞口封得还不严实?是不是加入的醋不对?陡然我想起在电池厂工作的阿姨说过:“电池的内部主要成分是盐酸。”我灵机一动,把盐和醋混在一起注入电池密封,待盐和醋充分溶解后,我把电池重新放入学习机内。嘿!电池真的又工作了,学习机里传来清晰又流畅的声音,并维持了很久。“妈妈,妈妈,成功了!”我开心得手舞足蹈。

学习和生活中总会有遇到困难的时候,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让生活充满智慧。为此我还要加倍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 …… 余下全文

篇五 :大海的呼唤科普征文

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对学生思想上积极诱导,学习上耐心帮助,生活上关怀体贴。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亲切交谈,多方面了解每一位同学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特别关心家庭困难的学生,尤其爱护特困家庭的优良学生,从多方面注意给予他们以温暖的关怀和帮助。坚持“育人为本,用心热爱”为理念,尽力做到“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服务学生,影响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做好值日工作,。他主张“爱校如家”,倡导净化校园是自己的责任,身体力行天天拾纸碎垃圾,被看见率达90%以上,极大地教育了全校师生。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 …… 余下全文

篇六 :科普作文

中学生科普作文

九2

中秋节那天,我在家看到一篇科普文章,这篇文章介绍了怎样焐豆芽菜。后来我亲自试验了一下才知道这可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我根据书上的介绍从爷爷柜子中扎紧的塑料袋里抓出一小把黄豆放在杯子里,倒入温开水没过黄豆,等水凉透了我把黄豆捞出来,再泡在清水里。大约过了五个小时,豆子变得胖乎乎的,有之前的两倍大。我用剪刀把饮料瓶剪成两段,留下瓶底的那一段,用针在瓶底扎了十几个小孔,铺了五六层纱布在瓶底,然后将浸泡好的豆子放在塑料瓶中,再盖上五六层纱布,把塑料瓶放入纸箱中。早晚各浇一次水在瓶子里,按照书上的做法去做,应该两天后就可以收获白嫩嫩的黄豆芽了,可是两天后我的黄豆并没有冒出小芽,反而变成了黑色,还有一股怪味。于是我跑去问爸爸,爸爸参观了我的“成果”哈哈大笑起来,问我是不是拿爷爷扎在塑料袋里的黄豆做的,我说:“是啊。”爸爸向我解释说:“黄豆扎在塑料袋里没有空气,它们在里面早被憋死了,就是死黄豆,根本焐不出来的。”我不相信,爸爸就抓了一把在院子里的黄豆按照我之前的做法做了一遍,果然第二天就发出了米粒般大小的芽,两天后白嫩嫩的黄豆芽就焐出来了。从中我知道了:坚持自己动手,亲自实践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加以改正才能获得成功。就像学习一样,听完老师讲解之后一定要亲自做一遍,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巩固所学的知识。———— 有人说,我们的地球应当叫水球。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有水,而且71%的表面积被水占着。在宇航员看来,地球是一个蓝色的球,十分璀灿,太阳系家庭中独一无二。地球拥有的水量非常巨大,总量为13.86亿立方千米。其中,96.5%在海洋里;1.76%在冰川、冻土、雪盖中,是固体状态;

1.7%在地下;余下的,分散在湖泊、江河、大气和生物体中。因此可以说,从天空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到处都是水的世界。

惊天动地的水循环 ,全世界的水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水汽弥漫在海洋上空;一部分水汽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遇冷就凝结成细小的水滴,变成云,降落到地面就是雨或雪;雨雪水落地后,有的流到洼坑里,有的渗入地下,有的流入小沟,汇进江河,奔向海洋。无数小水滴就是这样一刻不停地在世界上旅游。水循环保证了人类淡水的供应。知道水的循环以后,

…… …… 余下全文

篇七 :科普简报 范文

简   报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干部群众 科技创新精神,拓展综合素质,丰富文化生活,营造科技氛围,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围绕“树立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科学普及,你我共参与”活动主题,我镇组织开展一系列科普日活动。

上午,我镇组织开展了全国科普日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是在全国科普日这个特定期间,地点选在进安镇金坑坝会议室。由我镇副镇长陈诚主持会议,参会人员有全镇干部职工,各村(社区)两委会成员及村上党员等。

我镇干部职工分工协作,向村上党员群众发放了与水利、农技、林业相关的科普知识宣传手册并向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了科普相关知识。希望通过他们能够让其他群众也热情积极的参与了科普。

此次科普宣传活动激发和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为全镇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及促进和谐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

…… …… 余下全文

篇八 :科普作文

保护动物从我做起

——读《海底两万里》有感

你喜欢阅读科普书吗?你有没有被科普书吸引呢?告诉你吧!这几天,我迷上了一本科普书——《海底两万里》。这本书主要讲了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了海底变化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种生物,有大蜘蛛、鲨鱼……看完这本书后,我懂得了:在二十一世纪中,我们要在看到科学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也要重视为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印度洋里的珍珠》,本段找中写了采珠人充满艰难而危险的生活与收购投机的狠心盘剥珍珠的生长过程与珍珠的美丽。从中我体会到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文章里有一篇惊心动魄的图片,图中尼摩船长蹲着马步,右手握短刀,待鲨鱼游进时,以极快的速度闪开,然后回手一刀狠狠的刺中了鲨鱼的腹部,大团的鲜血如泉涌般喷了出来。我们生活在大海身边,吃海靠海,如果我们乱捕海洋生物,那么海洋生物就会濒临灭绝。这使我想到了自己,记得有一次,我在做奥数题,做着做着,我遇到难题,就时而嘴里读几遍题目,时而在草稿纸上列算式,时而托着下巴冥思苦想,可是总想不出来,这使我想到了科学家爱迪生,他为了发明电灯,寻找了一千多种灯丝,最终经过不懈的努力,发明了电灯。这时,我便换了一种方法去解决,结果就做了出来,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尼摩船长真勇敢啊,正因为有他,才会有我们今天的海洋。

今后,我们一定要保护海洋生物,不要随意滥杀。因此,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

六(6)班

范 馨 仪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