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药学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中药学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中药学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中药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药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尽心尽力完成中药学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 …… 余下全文

篇二 :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总论:

1. 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2. 四气,又称四性(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

3. 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

4. 五味的作用:①辛:能行、能散、能润。②甘: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③酸:收敛固涩、生津。④苦:泄热、燥湿、坚阴。⑤咸:软坚散结、泻下通便。⑥淡:渗湿、利小便。⑦涩:收敛固涩。

5. “升降浮沉”指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

6. 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①四气五味;②质地轻重;③炮制;④配伍。

7. 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某药对某些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的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如朱砂、远志能治疗心悸失眠,说明它们归心经;桔梗、杏仁能治疗胸闷、咳喘,说明它们归肺经;白芍、钩藤能治疗胁痛抽搐,说明它们归肝经。

8. 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9. 中药的“七情”配伍(尤其是所举得例子,必须牢记!):

①单行——单用一味药物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

②相须——是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祛风散寒的作用;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

③相使——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补气利水,茯苓利水健脾,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疗效。大黄泻火通便,芒硝润燥通便,可增强大黄峻下热结,排除燥屎的作用。

④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

⑤相杀——一种药物能够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相畏、相杀实际上是同一配伍关系从不同角度而言的两种提法。

…… …… 余下全文

篇三 :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

学习中药学专业的认识和体会

几千年来,中医中药一直作为我国传统的医疗保健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中药仍然如同璀灿的明珠大放异彩。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越发感受到了中药学专业各门学科的博大精深,领悟了我国传统医学的独特魅。现在,我就将浅谈一下自己在学习各门学科过程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课程,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中医院校的学生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几百味中药各有各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等等,要掌握这么多内容,确实很不容易,此外,中药数目众多,内容繁杂,术语难记,又容易遗忘,更容易混淆,以至于张冠李戴,初学者常感到困惑和烦恼。其实,掌握一种灵活有效的学习方法无疑是中药学入门的一把钥匙。经过学习参考和不断琢磨,自己也摸索出一些学习方法。

首先,以功效为核心,结合药性,全面理解。每一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及使用主意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并不要逐个完全依靠死记硬背。其中,功效是核心,掌握了功效,结合性味、归经来理解其功效,以功效来推导记忆其相应的主治证,以药性、功效来体会其使用注意及用法用量,充分分析,全面理解,就能对每一味药物了如指掌。

例如,清热泻火药的主要功效为清热泻火,又根据各药物的归经不同,我们可以推知其所清火热之邪的存在部位。石膏归肺、胃经,则清泻肺胃实热;知母能入肾经,故能泻相火;栀子归心、肺和三焦经,故能清泻三焦火邪,并可泻心火以除烦;夏枯草归肝、胆经而能泻肝胆实火等。补虚药中,麦冬归脾、胃、肾经,能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滋肾阴,降虚火;石斛归胃、肾经,故能养胃阴,清胃热,生津止渴,滋肾阴,降虚火。这些诗根据性味归经来理解功效,我们更要学会利用功效推导相应的主治证。以大家最熟悉的麻黄为例,其功效是发汗解表,宜肺平喘,利水消肿,那么其相对应的主治证我们可以很容易推导出来,依次为外感风寒表证,咳嗽气喘和风水水肿。其他的药物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巧妙记忆。如此,只需记住功效这一核心内容,我们就将其它内容全部记住了,既容易理解和掌握,又不容易忘记,还避免了枯燥无味,机械背诵之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 余下全文

篇四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之中药学学习总结

初级中药士基础知识之中药学学习总结

圣药:生姜--呕家生药;连翘--疮家生药;天麻--祛除内风圣药(罂粟壳--久泻久痢之涩肠止泻之圣药)

姜家: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中止痛;干姜--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肺化饮;生姜皮--性味辛凉,和脾行水;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炭:温中止血。 服药法:空腹服--驱虫药,峻下逐水药;饭前服--补益药,胃肠疾病药;饭后服--健胃药,刺激肠胃药;睡前服--安神药,涩精止遗药,缓下药。

妊娠禁用药(毒性较大或药性猛烈药)--巴豆、牵牛子、大戟、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斑蝥、雄黄、砒霜等。

妊娠慎用药(通经逐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桃仁、红花、牛膝、大黄、枳实、附子、肉桂等。

饮食禁忌: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鳖甲忌苋菜。常山忌葱。何首乌、地黄忌葱、蒜、萝卜。丹参、茯苓忌醋。土茯苓、使君子忌茶。薄荷忌鳖肉。蜜反生葱。(参考)

风药之润剂:防风、秦艽。

头痛:羌活--太阳经疼痛;藁本--巅顶头痛;白芷--阳明头痛,即前额、眉棱骨痛;细辛--少阴头痛。、

解表药:表虚表实,有汗无汗均可--桂枝。风寒风热均可--荆芥、防风。 骨蒸 :牡丹皮--无汗骨蒸;地骨皮--有汗骨蒸。

纳气平喘药总结: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

磁石:镇静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独特);

补骨脂--补肾壮阳,温脾止泻;

蛤蚧--补肺益肾,助阳益精。

不伤正:(茯苓利水渗湿兼健脾而不伤正,三七,活血化瘀不伤正) 安胎药总结:

紫苏--行气安胎;砂仁--行气安胎

黄芩--清热安胎;苎麻根--清热安胎;

艾叶--温经安胎; 白术--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杜仲--续断--菟丝子--

仁集:

(具有润肠通便的):

火麻仁--滋养补虚;

郁李仁--下气行水;

松子仁--润肺止咳;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总结

1.圣药

“呕家圣药”: 生姜

“疮家圣药”: 连翘

2.通用药

发表散风通用药:荆芥

治风通用药:防风

治痹证通用药:秦艽

3.经典用语

“风病、疮病、血病为要药”:荆芥

“夏月麻黄”:香薷

“斩关夺门之功”:巴豆

“将军”:大黄

“焦三仙” 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血中之气药”:川芎

“头痛不离川芎”(风寒、风热、风湿、血瘀、血虚)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之要药”:延胡索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活血祛瘀、凉血清心) “祛瘀生新”:桃仁 “引血、引火下行”:牛膝 “风药中之润剂” 秦艽、荆芥、防风、桑寄生

4.病证选药

安胎: 紫苏(气滞胎动) 黄芩(胎热胎动) 砂仁(气滞胎动) 苎麻根(胎热、胎漏胎动)竹茹(胎热胎动) 白术(脾虚气弱胎动) 杜仲(肝肾虚亏) 桑寄生(肝肾虚亏)续断(肝肾虚亏) 菟丝子(肾虚)

鱼蟹中毒: 紫苏,生姜,

破伤风:防风 蝉蜕 天南星 白附子 天麻 全蝎 蜈蚣

胃寒呕吐:丁香 生姜 吴茱萸 高良姜 沉香

胃热呕吐:芦根 竹茹 枇杷叶

胃火牙痛:石膏

阴署证: 香薷

风湿寒痹、肩臂疼痛:羌活

项背强痛:葛根

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桑枝

太阳头痛:羌活

阳明头痛:白芷

厥阴头痛: 藁本(巅顶头痛)

鼻渊头痛: 辛夷 苍耳子 细辛

引产: 天花粉 无汗骨蒸:牡丹皮 有汗骨蒸:地骨皮 梅毒:土茯苓 胃癌、食管癌、直肠癌:白花蛇舌草 鸡眼赘疣:鸦胆子

回乳:芒硝(外用) 麦芽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 蚕沙

膏淋:萆薢

血淋:蒲黄

虚寒呃逆:丁香

寒疝腹痛:乌药 荔枝核

泌尿系或肝胆结石症:鸡内金 虎杖

肺胃出血:白及

手足皲裂:白及

脱发: 侧柏叶(外用)

阴疽流注: 白芥子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药学学习笔记--功效总结

中药学学习笔记--功效总结

1. 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 荆芥

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 薄荷

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 牛蒡子

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 蝉蜕

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 升麻

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 葛根

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 紫草

又能解毒的药物是 牛蒡子 、 升麻 、 紫草

2. 通鼻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白芷

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 细辛

又能解表的药物是 白芷 、 细辛 、辛夷 、苍耳子

3. 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 桑叶 、 菊花

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 桑叶

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 菊花 、 羚羊角 、 熊胆

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 秦皮

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 熊胆

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 羚羊角

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 决明子

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 车前子

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 石决明 、 珍珠母

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 珍珠母

4. 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 银柴胡 )

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 知母

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 牡丹皮

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 青蒿

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地骨皮

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 胡黄连

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 秦艽

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 鳖甲

5. 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 关木通

又能活血消症、消肿排脓的药物是 穿山甲

6. 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药学重点总结

执业药师中药学

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 如何讲?——提炼精华,突出重点 如何学?——抓住重点,勤练习题

第一章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重点解析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拾遗》

《中华本草》

作者、药物数量、成书年代、学术贡献

《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887年。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唐慎微,在《嘉祐本草》、《图经本草》的基础上,广泛采集医家常用和民间习用的验方单方,又从经史百家文献中整理出大量有关医药学资料编写此书。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附方3000余首。

《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 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716种;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 A.《本草纲目》 B.《新修本草》 C.《本草纲目拾遗》 D.《本草经集注》

E.《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药学习总结

? 风疹瘙痒:西河柳,薄荷,苍耳子,防风,荆芥,牛蒡子,蝉蜕,徐长卿,蚕沙,刺蒺藜,僵蚕,何首乌。

? 麻疹不透:荆芥,胡荽,西河柳,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浮萍,紫草。 ? 绿豆可解附子,巴豆,砒霜的毒。

? 鼻渊、鼻鼽:白芷 ,细辛,辛夷,苍耳子。

? 目生翳膜:蝉蜕,木贼,谷精草,青葙子,密蒙花,秦皮,熊胆粉,石决明,珍珠(母),紫贝齿,羚羊角。

? 消渴:石膏,知母,天花粉,黄连,葛根,生地黄,地骨皮,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熟地黄,麦冬,天冬,玉竹,黄精,枸杞子,女贞子,桑椹。

? 喉痹:金银花,大青叶,青黛,山豆根,巴豆霜,络石藤,皂荚,朱砂,麦冬。 ? 喑哑:蝉蜕,马勃,木蝴蝶,胖大海,桔梗。

? 骨蒸潮热: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青蒿,白薇,秦艽,天冬,石斛,女贞子,龟甲(囟门不合),鳖甲。

? 麻风:雷公藤,乌梢蛇,蕲蛇。

? 半身不遂:蕲蛇,乌梢蛇,丁公藤,路路通,秦艽,豨佥草,臭梧桐,天南星,穿山甲(中风瘫痪),水蛭(中风偏瘫),马钱子(麻木瘫痪),地龙,全蝎,蜈蚣,黄芪,红景天。

? 疥:苦参,白鲜皮,土茯苓,乌梢蛇,蕲蛇,金钱白花蛇,海桐皮,雷公藤,苦楝皮,百部。

? 肺痈吐脓:穿心莲,芦根,鱼腥草,败酱草,金荞麦,薏苡仁,地耳草,石韦(肺痈肺热喘咳),桔梗,浙(川)贝母,桃仁,合欢皮。

? 丹毒:寒水石,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紫花地丁,牛蒡子,苎麻根。

? 乳痈: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连翘,漏芦,芒硝(外敷),丝瓜络,鸡骨草,青皮(乳癖),苎麻根(初起),浙(川)贝母,王不留行。

? 下奶:漏芦,葱白,路路通,丝瓜络,木通,通草,冬葵子,穿山甲,王不留行,刺蒺藜。

? 痄腮:牛蒡子,贯众,青黛,大青叶,板蓝根,僵蚕。

? 安胎:紫苏,黄芩(炒),桑寄生,砂仁,苎麻根,艾叶,竹茹,白术,杜仲,续断,菟丝子。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