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南方医科大学精神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

一、 头痛

1.偏头痛的主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1)定义: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特征为发作性、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安静环境及休息可缓解。

(2)主要类型: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特殊类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偏头痛等位症、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晚发型偏头痛)

(3)典型偏头痛即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①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②头痛期 常在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部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觉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

③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二、脑血管疾病

1.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对比

2.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n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日发生再出血,使死亡率约增加一倍;急性期动静脉畸形再出血少见;

(2)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蛛网膜下腔血液环绕的血管,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血量相关,导致1/3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引起轻偏瘫等局灶性体征,但体征对载瘤动脉无定位价值。病后10~14日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 …… 余下全文

篇二 :精神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病学

一、 头痛

1.偏头痛的主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1)定义: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为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特征为发作性、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h,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安静环境及休息可缓解。

(2)主要类型:有先兆的偏头痛、无先兆的偏头痛、特殊类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基底型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偏头痛等位症、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晚发型偏头痛)

(3)典型偏头痛即有先兆偏头痛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三期:

①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

②头痛期 常在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部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觉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50%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不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三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

③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二、脑血管疾病

1.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出血的对比

2.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哪些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主要的急性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突发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n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的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日发生再出血,使死亡率约增加一倍;急性期动静脉畸形再出血少见;

(2)脑血管痉挛:发生于蛛网膜下腔血液环绕的血管,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蛛网膜下腔血量相关,导致1/3以上病例脑实质缺血,引起轻偏瘫等局灶性体征,但体征对载瘤动脉无定位价值。病后10~14日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经颅多普勒或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 …… 余下全文

篇三 :神经病学总结

神经精神病学

脊髓半切征(Brown-Sequard综合征):病变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痛、温觉障碍。

三偏:对侧偏瘫、同向偏盲、偏身感觉障碍。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无肌肉萎缩,长时间可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迟缓性瘫痪):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肌肉萎缩。 帕金森病:<1>概念:又称震颤麻痹,好发于中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2>受损位置:苍白球、黑质 <3>临床表现: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静止性震颤,步态异常 <4>并发症:抑郁最多见 <5>治疗:左旋多巴+COMT抑制剂(甲基多巴肼),治疗的远期并发症为症状波动(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和运动障碍(剂峰运动,双相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 浅感觉为痛觉、温觉、触觉,深感觉为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

痛温觉——脊髓丘脑侧束,触觉、深感觉——后索。

听——颞上回后部——感觉性失语,说——额下回后部——运动性失语,读——顶叶角回——失读,写——额中回后部——失写。

额极——精神症状;枕叶——同向偏盲。

格斯特曼综合征——角回受损——“四主症”(失算,手指失认,左右侧认识不能,失写)。 意向性震颤——小脑半球损害。

嗜睡: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主要是意识清晰度水平的降低,动作减少。

昏睡:意识清晰度水平明显降低,可唤醒,但刺激消失后立即进入熟睡。

浅昏迷:意识丧失,对强烈刺激(如压迫眶上缘),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射,无语言,可有较少无意识的自发动作,自主神经反射存在,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深昏迷:自发动作消失,刺激无反应,深浅反射及自主神经反射均消失,病理反射阳性,生命体征常有改变。

Glasgow评分:睁眼运动、语言反应、运动反应。

无动性缄默(睁眼昏迷)——脑干上部和网状系统病变;闭锁综合征——脑桥基底部病变;意识清醒,可用眼球运动示意(上行传导通路和动眼神经无损害),但脑桥以下脑神经瘫痪和四肢瘫痪(上运动神经元受损)。

…… …… 余下全文

篇四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霍纳Horner综合症:

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的损害。

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

前者全部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舌偏向患侧,可见四肢瘫痪。后者为病灶对侧下面部的表情肌瘫痪,皱眉,皱额和闭眼动作均无障碍。

感觉的分类:

1、浅感觉:来自皮肤和粘膜的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2、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鼓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臵觉和振动觉。

3、复合感觉:是大脑顶叶感觉皮质对各种深浅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整合而产生,包括实体觉、图形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重量觉等。

感觉障碍的常见类型(定位诊断):

一末梢型:双侧对称性以四肢末端为主的各种感觉障碍,越向远端越明显。

二神经干型:某一周围神经干受损时,其支配区各种感觉呈条块状障碍。

三后根型:后根与后根神经节受损时,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节段分布一致,伴放射性痛。 四脊髓型:部位不同临表各异。1、传导束型:受损节段平面以下感觉缺失或减退,后索受损,病变侧受损平面以下深感觉缺失,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侧索病变,对侧痛、温觉缺失,触觉和深感觉保存。脊髓半切综合征,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2、后角型:节段性分布的感觉障碍仅影响痛温觉,保存触觉和深感觉。3、前联合型:两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缺失或减退,触觉保存。

五脑干型:为交叉性感觉障碍。

六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缺失或减退,深感觉和触觉障碍较痛温觉更明显。

七内囊型: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偏瘫和偏盲。

八皮质型:为复合感觉障碍和单肢感觉缺失。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1、分布:整肢体为主|肌群为主。

2、肌张力:增高|降低。

3、腱反射:增强|减低。

4、病理反射:有|无。

5、肌萎缩:无或轻度废用性萎缩|明显。

…… …… 余下全文

篇五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1.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病变部位在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听觉语言中枢(Wernicke区)。患者口语理解障碍严重,对别人和自己的话语不理解,或者能理解个别词及短语,发音清晰,说话滔滔不绝,但用词错乱,呈典型的流利型语言。不能对他人的提问或指令作出正确反应,可伴不同程度的失读失写症及复述障碍。

2.比弗综合征:胸8-胸11间病变时表现为腹直肌下半部无力,而腹直肌上半部正常;令患者仰卧,检查者以手按压患者前额,患者用力抬头时可见脐孔向上移动。(胸髓T3-T12)

3.放射性疼痛:中枢神经、神经根或神经干刺激性病变时,疼痛不仅位于病变局部,而且可扩散到受累感觉神经的支配区。如神经根肿瘤或椎间盘突出的压迫发生的放射性疼痛。

4.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病变部位为脑桥基底部、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均受累。患者意识清醒,因运动传出通路几乎完全受损而呈失运动状态,眼球不能向两侧转动,不能张口,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仅能以瞬目和眼球垂直运动与周围联系。

5. Bell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面神经炎):为面神经管中的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 

6."马鞍回避"现象:髓外病变感觉障碍自下肢远端向上发展至受压节段;髓内病变早期出现病变节段支配区分离性感觉障碍,累及脊髓丘脑束时感觉障碍自病变节段向下发展,鞍区(S3-5)感觉保留至最后受累,称为“马鞍回避”。

7.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维生素B12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变主要以脊髓后索和侧索,可以伴随周围神经以及脑损害。临床表现为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及痉挛性截瘫,部分患者出现周围神经以及脑病变等。多数伴随有大细胞性贫血。 

8.脑分水岭梗塞(边缘带梗死Borderzone infarcts):是指脑内相邻的较大血管(动脉)供血区之间边缘带局限性缺血造成梗塞,主要发生在半球的表浅部位。梗塞部位见于:大脑皮质大动脉供血之间,皮质动脉与深穿支动脉供血之间,基底节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脑组织。

…… …… 余下全文

篇六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一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CNS包括脑和脊髓,脑分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等部分,脊髓由含有神经细胞的灰质和含上、下行传导束的白质组成。

(一)大脑半球(优势半球为在语言、逻辑思维、分析综合及计算功能等方面占优势的半球,多位于左侧。非优势半球多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 、综合能力、空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占优势。) 1额叶:与精神、语言和随意运动有关。(1)中央沟与之前的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是大脑皮质运动区。(2)额中回后部病变:刺激性病变引起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破坏性病变双眼向病灶凝视,更后部位的病变产生书写不能。 2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顶下小叶(缘上回和角回)病变:①体像障碍②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3)失用症

3颞叶①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损害—感觉性失语②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损害—命名性失语③颞叶钩回损害—幻嗅和幻味,做添舌咀嚼动作,称钩回发作④海马损害—近记忆障碍⑤优势侧颞叶广泛病变或双侧颞叶病变—精神症状⑥颞叶深部的视辐射纤维和视束受损—视野改变

4枕叶(1)视觉中枢受损—①全盲:视物不见,对光反射存在②黄斑回避:一侧视中枢病变可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③距状裂以下舌回受损可产生所测同

向性上象限盲,距状裂以上楔回损害可产生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2)优势侧纹状区周围病变—视觉失认(3)顶枕颞交界区病变—视物变形 5岛叶:内脏运动和感觉。

6边缘叶:包括隔区、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旁回和钩回。【边缘系统:边缘叶与杏仁核、丘脑前核、下丘脑、中脑被盖、岛叶前部、额叶眶面等结构共同组成。损害时可出现情绪及记忆障碍、行为异常、幻觉,反应迟钝等精神障碍及内脏活动障碍。】

(二)内囊(位于基底节区)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及丘脑之间,其外侧为豆状核,内侧为丘脑,前内侧为尾状核,有纵行的纤维束组成。①完全性内囊病变—“三偏”综合症:内囊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多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病变。②部分性内囊损害:不同部位和程度损害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偏身共济失调、一侧中枢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中的1—2个或更多症状。

…… …… 余下全文

篇七 :神经病学总结

第一节 运动系统 MOTOR SYSTEM

躯体运动分为

随意运动控制

锥体系统(Pyramidal system)的损害主要引起随意运动的减弱或肌肉瘫痪。

锥体外系统的病变不引起随意动作的无力,会产生不自主运动(动作过多或动作过少),以及肌张力与姿势的改变。

不随意运动控制

小脑的病变主要引起随意动作的协调障碍,肌力不受影响。

分别介绍锥体系统锥体外系统以及小脑系统锥体系统的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是位于运动皮层的锥体细胞及其下行纤维(锥体束)。

下运动神经元:脑干的躯体运动核、脊髓运动神经元及其下行纤维(脊肌束)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一)上运动神经元解剖生理:

起自中央前回与运动前区(Brodmann第4,6域)第5层巨锥体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合成锥体束)经由放射冠:半卵圆中心后分别同国内囊后肢及膝部下行,再经中脑的大脑脚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在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到对侧脊髓侧索,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小部分纤维在锥体交叉处不交叉,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各个平面上陆续交叉至于对侧前角。

皮质延髓束在脑干各个颅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颅神经运动核。 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是由对侧皮层支配,其他颅神经运动核均接受双侧大脑皮层的支配。

(二)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特点:

1.瘫痪肌肉的张力呈痉挛性增高,

――表现屈肌和伸肌张力增高并不平衡。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较著。

――被动运动时,开始阻力大,一旦关节启动后,阻力就迅速下降,称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又称痉挛性瘫痪,或硬瘫。

2.肌肉萎缩不明显。

3.腱反射亢进和皮肤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4.神经传导正常。肌电图:正常。无失神经支配电位。

5.无肌束颤动。

6.有病理反射---为锥体束受损最可靠的表现。

…… …… 余下全文

篇八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霍纳Horner综合症: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的损害。

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前者全部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舌偏向患侧,可见四肢瘫痪。后者为病灶对侧下面部的表情肌瘫痪,皱眉,皱额和闭眼动作均无障碍。

感觉的分类:1浅感觉。来自皮肤和粘膜的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2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鼓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3复合感觉。是大脑顶叶感觉皮质对各种深浅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整合而产生,包括实体觉、

图形觉、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重量觉等。

感觉障碍的常见类型(定位诊断):

一末梢型。双侧对称性以四肢末端为主的各种感觉障碍,越向远端越明显。

二神经干型。某一周围神经干受损时,其支配区各种感 觉呈条块状障碍。

三后根型。后根与后根神经节受损时,感觉障碍范围与神经节段分布一致,伴放射性痛。

四脊髓型。

部位不同临表各异。

1传导束型。受损节段平 面以下感觉缺失或减退,后索受损,病变侧受损平面以下深感觉缺失,

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侧索病变,对侧痛、温觉缺失,触觉和深感觉保存。脊髓半切综合征,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和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

2后角型。节段性分布的感觉障碍仅影响痛温觉,保存触觉和深感觉。

3前联合型。两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缺失或减退,触觉保存。五脑干型。为交叉性感觉障碍。

六丘脑型。对侧偏身感觉缺失或减退,深感觉和触觉障碍较痛温觉更明显。七内囊型。对侧偏身感 觉障碍、偏瘫和偏盲。八皮质型。为复合感觉障碍和单肢感觉缺失。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1分布:整肢体为主|肌群为主。2肌张力:增高|降低。3腱反射:增强|减低。4病理反射:有|无。5肌萎缩:无或轻度废用性萎缩|明显。6肌束颤动:无|可有。7神经传导:正常|异常。8失神经电位:无|有。

大脑半球损害的症状和定位: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