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化学必修二总结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 …… 余下全文

篇二 :化学必修二总结

纯手工版,绝不抄袭

还在整理中。

最好给我一下你邮箱,我把WROD彩版发你。

================================================================

高中化学必修2小结

专题一 :第一单元

1——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3——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及其判断)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

金属性(还原性) 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 最 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

2,氢化物越稳定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

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 …… 余下全文

篇三 :高一化学必修二总结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纵行族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

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

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

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

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

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 8—最外

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

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核电荷数增多,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

失电子能力减弱;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增强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共价键与离子键 放热反应燃烧 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大多数化

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 …… 余下全文

篇四 :化学必修二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周期 同一横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不完全 Fr—112号(118) 26(32) 7

第七周期 原子序数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族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主族 A 7个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副族 B 7个 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 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金属元素

Ⅷ族 1个有3个纵行

零族 1个 稀有气体元素 非常不活泼

碱金属 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

结构 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逐渐升高

熔沸点 逐渐降低 (反常)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 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 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 密度 逐渐增大

熔沸点 逐渐升高 (正常)

颜色状态 颜色逐渐加深 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 逐渐减小

化学性质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越不活泼

与氢气反应 剧烈程度:F2>Cl2>Br2>I2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一化学必修二总结

必修2复习 知识点归纳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 …… 余下全文

篇六 :高中化学必修二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2)期末复习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 …… 余下全文

篇七 :高中化学必修二方程式总结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相关化学方程式汇总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1、Li与O2反应(点燃): 4Li + O2 2Li2 O    

Na与O2反应(点燃):   2Na+O2Na2O2

2、卤素单质F2 、Cl2 、Br2 、I2与氢气反应:

F2 + H2 === 2HF           Cl2 + H2=== 2HCl

Br2 + H2=== 2Br           I2 + H2=== 2HI

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

Cl2+2NaBr===Br2+2NaCl

Cl2+2NaI===I2+2NaCl

(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

4MgH2O反应Mg+2H2O === Mg(OH)2+H2

 AlHCl反应:  2Al+6HCl===2AlCl3+3H2

   MgHCl反应:   Mg+2 HCl === MgCl2+ H2

5NaCl2反应点燃):                                              

…… …… 余下全文

篇八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律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                      注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原子( A X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