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小学科学工作总结

回顾过去的四年,有收获,有进步,但更值得反思。小学科学教学理念必须要改进,过去自然课上的一些传统教学理念必须要抛弃。我本人在科学教学中,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教学理念还需进一步更新。

本着科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的基本方法;把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是我这个学期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科学课教学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是一门生机勃勃的学问,《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敢于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的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因此老师应在这两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提问题。二是要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问题环境,让学生乐于提问题。对他们所提的问题,老师要本着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出发,容许出错,切不可加以嘲笑、挖苦、讽刺。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大都能根据某一自然现象或自然事物提出相应的较恰当的问题,并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的猜想。

2.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使学生乐于探究

每一位科学课的老师都应有这个认识: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已不仅仅是教科书,而是学生生活周围广阔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因此科学课教学要充分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教育资源,将学生的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

3.正确引导和训练,使学生善于探究

对学生而言,探究的方法是很最重要的。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生会各种不同的探究方法。比如:在观察中探究、在实验中探究、在思考中探究、在合作中探究等等。此外,探究是学生的一种学习行为,要教育学生持之以恒。。学生在探究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与困难,这时,教师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学生遇难而退。

…… …… 余下全文

篇二 :小学科学知识点归纳

~~~~六年级科学知识归类

冷与热

l  1、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l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

l  3、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l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溶解》

l  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微粒是均匀地分散的,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l  2、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则不行。因此我们可把它们分为可溶物质和不可溶物质 。

l  3、我们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切碎、加热以及搅拌等。

l  4、用蒸发的方法可以分离出溶解在水中的盐,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l  5、溶解现象不仅发生在液体与固体之间,还发生在液体与液体以及液体与气体等多种状态的物质之间。

l  6、水里的动物和植物呼吸的就是溶解在水里的空气。

《电》

l  1、发电厂发出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5500V以上是高压电,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l  2、我们将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直流电一般比较安全,交流电一般比较危险,不安全。

l  3、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在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中,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电线、小灯泡流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 …… 余下全文

篇三 :小学三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科版)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册复习教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 植物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迷信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过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配合进修)、(相易)、(表达)、(讨论)、(记录)等进修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4、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花木知识。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斥(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通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1、树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种植。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作古),完成了一生。

14、植物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5、能用(丈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你看花木知识。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必定的(寿命)。

…… …… 余下全文

篇四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泥土、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交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鸟、蛇、蝗虫、鹰  

1草→兔→鹰                       2草→蝗虫→鹰  

3草→鸟→蛇                       4草→鸟→蛇→鹰  

…… …… 余下全文

篇五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070612

小学科学基础知识汇总

三年级:上册

1、植物的页由叶片、叶柄构成。 蜗牛具有头、嘴、眼睛、触角、腹、尾。

2、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

3、人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上肢、下肢)。

4、青少年怎样保证正常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早餐,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加强体育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5、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一样的。

6、液体——像水这样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的物体。米饭中甜的部分是淀粉分解而成的。

7、糙米比精米有更多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植物种子中能发育成小芽的部分就是胚芽。 下册: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物质的混合。混合后各种物质都保持它们的特性,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有些物质混合后生成新的物质。

2、石头、水、空气的比较:石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的形状会随着装它的容器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但是水的体积不会变化。空气既没有一定的体积,也没有一定的形状,它会自动充满任何容器。 像石头、水、空气这样的物体,我们分别称它们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3、流动的空气就是风。流动慢成微风,流动快就会刮大风。 地球上的空气大约1/5是氧气(21%),4/5是氮气(78%),还有1%左右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等。洁净的空气是无色味的。 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环绕地球的大气层约1000千米左右。

4、凤仙花的身体有六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属于一年生植物。

5、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除了桑叶可养蚕,莴笋叶也可以养蚕,只不过茧较薄,产卵少。

6、物体在水中的浮与沉,跟物体的大小、轻重无关,而跟物体的比重(密度)与形状有关,比重大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下沉;比重小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上浮;比重接近水的物体容易出现悬浮水中的现象。比重大于水的物体,通过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也可以使物体上浮。通过改变物体形状或借助其它物体,可以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

…… …… 余下全文

篇六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新版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 (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 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3,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 15,(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 …… 余下全文

篇七 :小学科学培训总结

小学科学培训总结

我非常荣幸自已能参加凉州区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课程培训”的学习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骨干教师,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对科学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这是自然课与科学课最重要的区别之一。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 …… 余下全文

篇八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

1

小学科学知识要点

(一)生命世界

1.植物的特征

?凤仙花植株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地球上有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它们一般都有根、茎、叶,会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满足植物生长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人们根据植物茎的软硬程度把植物分为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一片完整的叶具有共同的构造,包括叶片和叶柄。

?植物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称为光合作用。

?完全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

?植物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的,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弹射传播、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

?开花植物的生长主要经历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主要过程。

2.动物的特征

?蚕是从蚕卵里孵出来的。刚孵出的小蚕称为“蚁蚕”。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个过程叫“蜕皮”。

?蚕长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吐丝结茧,变成蛹。

?蚕蛾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羽毛状的触角,胸部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足。 ?蚕的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

?金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身上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动物的幼年期和成年期的形态会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变态。

?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用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各种动物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的生命周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