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地球的运动知识归纳

地球的运动知识归纳

1、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

3、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的更替。

5、晨昏线: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他们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7、地球的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8、地球公转的周期:一年。

9、地球公转的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10、地球绕日公转的姿势很独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倾斜度是不变的,而且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及其这一特点,是形成太阳光热在不同纬度地带分布和地球上存在季节变化的根本原因。

11、由于地轴相对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倾斜角为66.5°,所以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最北界线是23.5°N,当太阳直射在这一纬线上时,正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夏至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就返回向南移动。所以北纬23.5°这条纬线,这条纬线被称为北回归线。当太阳向北再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是春分日(第二年的3月21日前后)。如此往复,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12、随着太阳直射点的来回移动,在北纬66.5°以北和南纬66.5°以南的地区,会出现一天中太阳不升(极夜)或不落(极昼)的现象,因为这一现象只会出现在这两个范围内,所以,把这条纬线分别称为北极圈和南极圈。只有极圈内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13、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为23.5°,极圈的纬度数为66.5°,两数之和为90°。回归线是热

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1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是自赤道向极地递减。

15、地球表面任何一点与地心的连线同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

16、在一恒星日中,地球自转360° ,在一太阳日中,地球自转360 °59′ ;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则太阳日大于恒星日;反之,太阳日小于恒星日。

…… …… 余下全文

篇二 :《地球的运动》知识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总结

地球的运动知识总结

3.其它结论

…… …… 余下全文

篇三 :第一单元 地球的运动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   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   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昼夜平分

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

随纬度的变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 …… 余下全文

篇四 :地球的运动——自转总结

地球的运动 教学过程:

[导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是毛泽东主席七律《送瘟神》中的诗句。人坐在地球上不动,为什么会日行八万里呢?原来地球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始终在运动着。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在赤道上每天随地球自转一周正好是八万里。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及其产生的现象。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24小时)每小时转多少度?(15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大家来想象一下如果地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会产生什么现象?

2、若地球不自转会产生什么现象?

(如果地球是透明的,用矿泉水瓶做实验,太阳光不也能从这头照到那头吗?那么地球全天就变成了都是白天,那样就会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过高,植物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就会到时地球沙漠化,也就不能生存了。而如果地球不自转,用手电照射地球仪做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一面永远都是白天,一面就永远都是黑夜,就没有了昼夜交替现象,使地球表面温度过于低或过高,也是生物就很难生存。)

3、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

(让学生观看手电照射地球仪自转,思考。我们知道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所以任何时刻,太阳光都只能照亮其中的一半,另一半就会处于黑夜状态,不断的更替,这样的产生了什么现象,昼夜交替的现象。板书:昼夜交替)

(还有没有呢?我们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那么是不是东边先看到日出,才慢慢的到西边,对不对?从这我们看出什么?东西边是不是看到日出的时间不同,这就是时间的差异。) 因此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产生哪些现象?

1、昼夜交替

2、时间的差异

3、太阳东升西落

…… …… 余下全文

篇五 :知识归纳《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归纳

1、 以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周期为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 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为360°59′,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2、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一个恒星日,即转了360°,也就是23时56分4秒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也就是一个太阳日

3、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也就是说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即黄赤交角的度数=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黄赤交角若变大,则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也扩大,温带范围就相对缩小了; 黄赤交角若变小,则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也缩小,温带范围就相对扩大了; 黄赤交角若变为零,不存在五带的划分。

4、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

⑴晨昏线平分地球,一半为昼半球,另一半为夜半球,是过地心的大圆;

⑵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永远保持垂直;

⑶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⑷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重合;

⑸晨昏线绕着球心在极圈的范围内移动;

⑹晨昏线在二至时与极圈相切,并且切点所在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 ⑺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速度为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⑻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地方时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地方时18时;

⑼晨昏线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

⑽晨昏线最南、最北和纬线圈的切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

⑾在赤道上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

5、地方时的计算:

所需条件:一条经线的度数和地方时刻,另一条经线的度数和地方时刻,知三者可求一。 ①计算经度差②计算时间差③“东加西减”原则

注意:两条经线之间若有经过0°或180°经线,这时的经度差并不是简单的相减。如求120°E和30°W的经度差。经度差=(180°-120°)+(180°-30°)=210°

…… …… 余下全文

篇六 :四.地球的运动-总结doc

四地球的运动总结doc

1昼夜交替现象怎么形成的?

答:由于地球是不会发光、不透光的球体,所以总会有一半的区域见不到太阳一半见到;被太阳照得的一边就是白天,照不到的就是黑夜。地球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从而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2、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什么

答:地球是围绕着地轴进行转动的,因为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它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地轴是倾斜的,因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在偏向于北部的天空中而不是在头顶正中。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是不变的,因为一年时间里在天空我们看到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

3.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答: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地球在公转过程中,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季节。加上地轴倾斜角度不变,就造成南北受热不均,形成四季。

4、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答: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一端的极地,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就形成极昼现象;另一个极地就形成极夜现象。

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

四地球的运动总结doc

1昼夜交替现象怎么形成的?

答:

2、北极星“不动”的秘密是什么? 答:

3.四季是怎么形成的?

答:

4、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答:

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 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 时间差。

…… …… 余下全文

篇七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20xx-9

《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白铜钢

面对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新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实施,在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课程的设置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下面就《地球的运动》一课,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反思。

《地球的运动》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实际内容。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课外的伸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上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同时,教师巧妙地把这些资源引入新课教学中,珠联璧合,事半功倍。学生的默契配合和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是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还是疑难题的讨论,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踊跃发言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结合地图内容,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归纳,不仅能力得到提高,辩证思维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活动充分贯彻整个课堂始终,教室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是学生成长的空间、平台。活动形式多样化,有小组合作学习,有学生上台画图,有个体的展现,有团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充分彰显学生的能力。归根到底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师生新的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单向传输者,而是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予以简要点评,而且点评得比较到位。

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教学我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四季的感受。这样不仅是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 余下全文

篇八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学 校:安 远 三 中

姓 名:魏 晓 燕

1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学校:安远三中 姓名:魏晓燕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2

3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4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5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6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7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8

地球的运动教学案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