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的生平解析

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的生平解析

仓央嘉措是神秘的,仓央嘉措的诗是神秘的,被传诵的同时又被不断的误解。史上罕见其例。

在浏览QQ空间、新浪微博等好友状态的时候,有很多人转发、分享仓央嘉措的情歌,如人们所熟知的《见或不见》、《那一世》、《问佛》等,但这些都不是仓央嘉措写的,其中的《见或不见》是现代诗人吉姆拉西 多多写的,原名为《班扎咕鲁白马的沉默》,表达弟子对上师的敬爱之情,也不是什么情诗。扯远了,回到仓央嘉措这里,很多人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感兴趣,但感兴趣不在于诗人,也不在诗歌的艺术,而在于诗歌表达的内容,或者说是他们希望理解的内容——情欲。就好像很少有人沉下心来研究《钗头凤》的艺术性,但绝少不了有更多的人八卦陆游和唐婉的爱情一样。

这才是这些诗歌流传的真相,将一位地位尊贵的活佛与情欲联系起来,进而津津乐道,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心里,哪怕这种心里的基调是颠倒黑白。所以,关于仓央嘉措的真实生平,是要有一个解释的必要了,他是不是一个浪子,是不是半夜溜出去私会情人,直接关系到他们如何理解诗作中貌似“情欲”的内容。

168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去世了,这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历数迄今为止的历代达赖喇嘛,无论政治贡献还是宗教建树,五世达赖喇嘛都可以当仁不让地排第一位,他的去世,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对外封锁消息的是掌握西藏地方政权的第巴桑

杰嘉措(第巴是西藏实际上的政务执行官,如果说达赖喇嘛是政府领袖,那么,第巴就像是总理王大臣或者摄政王大臣)。

去世前,五世达赖喇嘛向桑杰嘉措道出嘱托。第一,布达拉宫是修建不能停工:第二,限制蒙古人插手内政:第三,找到转世灵童,并将他培养成为以为佛学精湛、意志坚刚的活佛。若我圆寂,消息暂时不要公开,做事顺利一些。桑杰嘉措忙碌了起来,他对外宣称,五世达赖喇嘛身体不好,在闭关修行,政教事物由他代理。暗地里,他秘密派出心腹寻找灵童。

…… …… 余下全文

篇二 :仓央嘉措经典句子摘抄

仓央嘉措经典句子摘抄

纳木措湖等了我多少年,我便等了你多少年

出生时我就忘了该有冗长的对白,读经文

转着经筒,长跪在羊皮纸托起的文字里屏息

20年前我的句子丢失足迹,偶然醉酒,遇见己身

在大漠里流干泪水,风沙袭来,三千繁华深埋

旷古的烟尘从此便拥有了接近众生的质地

如果生命只能在某一天不断重复,你会选择哪一天?

--我不在乎,只要是和你爱着的任意一天。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你会如何度过今天?

--我不在乎,只要世界分崩离析时你仍然在我身边

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于是

佛曰:忘却,忘却。

…… …… 余下全文

篇三 :摘记-《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我就在这里》摘录

那一刻 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日 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这一世 转山 不为轮回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同时借了两本关于仓央嘉措的书,让我纠结了一下,先看哪一本呢?是先看吴俉阳的《相见何如不见时》呢还是马宁川的《仓央嘉措诗传-我就在这里》?

这是两本完全不同的书,但是有一样优美的文笔,吴俉阳的书是围绕着仓央嘉措的诗说开,同时穿插着历史,言辞优美,富有想象,书中多以第一人称(参见我的摘记-《相见何如不见时-仓央嘉措情诗传奇》)。而马宁川这一本书却是以仓央嘉措的生平展开,从仓央嘉措的少年到入宫到罢黜以及远行青海湖圆寂,以第三人称叙述。

仓央嘉措,一代达赖喇嘛,短短24载的生命留给藏民、世人无尽的感慨和扼腕。

关于仓央嘉措的传说实在太多,即使是我看的这两本书,15岁以前的描述不完全一样。包括最令人心动的他和玛吉阿米的爱情故事也完全不同,吴俉阳的文章里,玛吉阿米和达娃卓玛是同一个人,玛吉阿米在15岁的时候才和仓央嘉措认识,而在马宁川的书里,她们确是两个人,玛吉阿米从小就和仓央嘉措认识,我已经有很多无法分辨到底是真还是假,但基本上还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史实。

1683年出生在山南以个贫苦家庭的仓央嘉措,在三岁时被作为五世达赖的转当看到这样的诗句,心灵被即刻征服。

世灵童找到,少年时开始研习经文,15岁时受戒并在拉萨坐床,正式被对外宣布为六世达赖。而他只是当时是风云变幻、满、蒙、汉、藏等多股势力斗争的牺牲品,他没有承担起世俗领袖,因为他太善良,也没有机会。五世达赖的心腹门人桑结嘉措大权在握,为完成五世达赖的遗愿,他没有让仓央嘉措参政。仓央嘉措由于离开了心爱的姑娘,又无法参与世俗事务,心灵收到爱情和事业的双重打击,于是他成了一个不问事务,只管纵情的活佛。住在布达拉宫,他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的街头,他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 …… 余下全文

篇四 :六世达赖喇嘛_仓央嘉措的生平解析

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的生平解析

仓央嘉措是神秘的,仓央嘉措的诗是神秘的,被传诵的同时又被不断的误解。史上罕见其例。

在浏览QQ空间、新浪微博等好友状态的时候,有很多人转发、分享仓央嘉措的情歌,如人们所熟知的《见或不见》、《那一世》、《问佛》等,但这些都不是仓央嘉措写的,其中的《见或不见》是现代诗人吉姆拉西 多多写的,原名为《班扎咕鲁白马的沉默》,表达弟子对上师的敬爱之情,也不是什么情诗。扯远了,回到仓央嘉措这里,很多人对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感兴趣,但感兴趣不在于诗人,也不在诗歌的艺术,而在于诗歌表达的内容,或者说是他们希望理解的内容——情欲。就好像很少有人沉下心来研究《钗头凤》的艺术性,但绝少不了有更多的人八卦陆游和唐婉的爱情一样。

这才是这些诗歌流传的真相,将一位地位尊贵的活佛与情欲联系起来,进而津津乐道,才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心里,哪怕这种心里的基调是颠倒黑白。所以,关于仓央嘉措的真实生平,是要有一个解释的必要了,他是不是一个浪子,是不是半夜溜出去私会情人,直接关系到他们如何理解诗作中貌似“情欲”的内容。

1682年,藏传佛教格鲁派第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去世了,这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历数迄今为止的历代达赖喇嘛,无论政治贡献还是宗教建树,五世达赖喇嘛都可以当仁不让地排第一位,他的去世,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对外封锁消息的是掌握西藏地方政权的第巴桑杰嘉措(第巴是西藏实际上的政务执行官,如果说达赖喇嘛是政府领袖,那么,第巴就像是总理王大臣或者摄政王大臣)。

去世前,五世达赖喇嘛向桑杰嘉措道出嘱托。第一,布达拉宫是修建不能停工:第二,限制蒙古人插手内政:第三,找到转世灵童,并将他培养成为以为佛学精湛、意志坚刚的活佛。若我圆寂,消息暂时不要公开,做事顺利一些。桑杰嘉措忙碌了起来,他对外宣称,五世达赖喇嘛身体不好,在闭关修行,政教事物由他代理。暗地里,他秘密派出心腹寻找灵童。

1685年,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后的第三年,桑杰嘉措听到了仓央嘉措出生前后的一系列“灵异”现象后,派人将他一家从邬坚林迁居夏沃,暂住措那宗。据文献记载,这一系列行动都是严格保密的。此后,灵童的一切生活都在格鲁派仅有的4个人的照料之下,连他的父母也不得随便接近。

…… …… 余下全文

篇五 :仓央嘉措诗歌

仓央嘉措诗歌

仓央嘉措诗歌

仓央嘉错(一六八三――一七四五),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六世****喇嘛,原名洛桑仁钦仓央嘉措,公元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藏南门隅地区宇松地方的一户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父名扎西丹增,出身于宁玛派咒师世家,在著名学者桑杰嘉错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1697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的“转世灵童”,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十四岁),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喇嘛。二十五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错,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卫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错情歌》。后来成为黄教领袖,十年后为西藏政教斗争殃及,被清廷废黜,解送北上,一说仓央嘉错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一说道经青海今纳木措湖时中夜循去,不知所终。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

仓央嘉措绝对是个有担当的男人!他的爱情故事很让人唏嘘,他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堪称传奇!

1

仓央嘉措诗歌

莫怪活佛仓央嘉措, 风流浪荡; 他想要的,

和凡人没什么两样。

——西藏民歌1

在那高高的东方山顶,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玛吉阿米的脸庞, 浮现在我心上。 2

去年栽下的青苗 今年已成禾束。 青年衰老的身躯, 比南弓还要弯曲。 3

心中爱慕的人儿, 若能够百年偕老 不亚于从大海里面, 2

仓央嘉措诗歌

采来了奇珍异宝。 4

过了开花的时光 蜜蜂儿不必心伤。 既然是缘分已尽, 我何必枉自断肠。 5

芨草上的白霜 还有寒风的使者 就是它们两个 折散了蜂儿和花朵 6

…… …… 余下全文

篇六 :仓央嘉措简介及诗集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门巴族人。六世达赖喇嘛,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公元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 门隅 纳拉山下 宇松地区 乌坚林村的一户农,民家庭。 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旦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1682年2月25日,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2](被清政府册封为“西天大慈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在刚刚重建好的布达拉宫与世长辞了。五世达赖的亲信弟子桑结嘉措,根据罗桑嘉措的心愿和当时西藏的局势,秘不发丧,隐瞒了僧侣大众和当时中央的康熙皇帝,时间之长达15年之久。并且在保管秘密的同时,也开始了秘密查访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的工作。

1683年(藏历水猪年),西藏纳拉活域松(现西藏山南县)地方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诞生了一名男婴。斯时出现了多种瑞兆,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孩子,然而谁也不曾料想到莫测而多厄的命运会伴随着他短促的一生。这名男婴就是后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1683-1706),一位在西藏历史上生平迷离,又极具才华,也最受争议的一届达赖喇嘛。 1696年,康熙皇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偶然得知五世达赖已死多年,十分愤怒,并致书严厉责问桑结嘉措。桑结嘉措一方面向康熙承认错误,一面找到多年前寻到隐藏起来的转世灵童。[3]1697年(藏历火兔年),仓央嘉措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此时仓央嘉措已14岁。是年9月,自藏南迎到拉萨,途经浪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1663~1737)为师,剃发受沙弥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同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此时的西藏,政局动荡,政治矛盾已到达了极其尖锐的时期。

1701年(藏历金蛇年),固始汗的曾孙拉藏汗继承汗位,与第巴(即藏王)桑结嘉措的矛盾日益尖锐。

1705年(藏历木鸡年),桑结嘉措买通汗府内侍,向拉藏汗饮食中下毒,被拉藏汗发觉,双方爆发了战争,藏军战败,桑结嘉措被处死。作为达赖的仓央嘉措自然在劫难逃了。事发后,拉藏汗向康熙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事件,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是假达赖,请予“废立”。康熙帝准奏,决定将仓央嘉措解送北京予以废黜。

…… …… 余下全文

篇七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

信 徒

那一天

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 不为超渡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上 不为进见 只为贴著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来生与你相见

十戒诗(六世班禅 仓央嘉措)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见与不见》(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喜欢

…… …… 余下全文

篇八 :仓央嘉措诗集

那一天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挃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

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迚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

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