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陈寅恪的读书与做人

陈寅恪的读书与做人

陈寅恪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几乎同时代的文人都极尊崇他。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他上课时,连清华的教授们也常来听。 陈寅恪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是同学,二人曾有交往。但从陈留下的诗文中,几乎看不到他与鲁迅的交往经历,倒是鲁迅的日记中对此却有记载。陈说,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最后以“民族魂”的大旗覆棺盖椁,继而成为“先知先觉”和“全知全觉”的圣人;他怕言及此事,会被国人误认为自己是鲁迅所说的无聊之徒。

陈寅恪在欧洲游学期间,对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特别注重各史中的志书,如《史记》的《天官书》、《货殖列传》,《汉书·艺文志》,《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新唐书·地理志》等等。即使德文原版的天文学也是他经常诵读的史书之一。他诵读了“十三经”,而且每字必求甚解,这也就奠定了他一生精考细推的治学方法。他认为,中国历史是中国文化的体现,他选择历史学作为终生奋斗的领域,其意也正在于此。

陈寅恪留学回来后,与当时大多数归国留学生的西装革履不同:总是一袭长衫,脚踩布履,冬春则棉布马褂;数九寒冬,就在脖间缠一条五尺围巾,头戴厚绒帽,裤脚扎一根布带。每次上课前,他对学生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读书时,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籍的书眉上。他的文章有独特的风格,总是习

惯于先引上若干条史料,然后再加上一段按语的做法——给人的感觉,他的文章更像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读书札记。胡适在日记里曾经这样评价说:“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但他的文章实在写的不高明。”

陈寅恪曾谈到他学习多种外语的经验,只强调一个“诚”字。在清华执教时,他已名满天下,但仍然坚持自学西夏文和蒙古文,并且每个星期进城两天,向德国教授钢和泰学习梵文。季羡林曾用“泛滥无涯”来形容陈寅恪懂得的语种数量。只是陈寅恪极为谦虚谨慎,从未将所学炫耀于他人。他到底懂得多少种语言文字,直到他去世都未能有定论,世间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楚;即使是他的师友、家人、弟子。

…… …… 余下全文

篇二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刘梦溪

在座的很多都是陈寅恪先生以及义宁之学的“有缘”人,也有的是我个人的朋友。汪荣祖教授,是我多年的朋友。我还再次看到了陈寅恪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流求和美延,我见过。小彭是第一次见。刚才你讲曾经写信给我,非常抱歉,信我大概没有收到。你看到我在凤凰卫视讲《大师与传统》,里面很大程度讲陈寅恪先生。要是我看到你的信有多好。我还非常高兴、有点激动,昨天还看到了陈先生的隔代人,看到他的几位孙辈:流求的两位女儿,美延的一位女儿。昨天,她们站在那里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流了泪,我想这是陈先生的隔代人啊,都长得这么大了,一个一个亭亭玉立、风度不凡。流求的一个女儿,长得跟唐先生非常相像,我还能从美延的女儿身上看到陈寅恪先生的一些相貌特点。 自从我差不多三十多年前开始读陈寅恪先生的著作,直到现在,我读陈著没有停止过。陈先生的书是我的案边书,无日不翻,无时不念。开始读的时候,没有想写文章。我在公共汽车上也读他的书。我读得非常仔细,像《柳如是别传》,也是逐字逐句细读的。当我熟悉了他的著作、他的人格精神之后,陈先生就始终伴随着我,陈先生的精神和学问影响了我整个的身心,他再也不会离开我。

大家了解,我们做人文学术研究的人,无论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常常有一种无力 感——这些学问有用吗?人文学术有什么用呢?我们常常感到人文学术是没有什么力量 的,内心常常充满了无奈。但念了陈寅恪先生的书之后,对他的学问有一定了解之后, 我觉得,史学、诗学等人文学术是有力量的。

陈寅恪先生的学问之所以有力量,一个他是大学问家,不是小学问家。能成其大,见得大体,所以有力量。就像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一样,王国维说他们的学问是能成其大者。还有,陈先生是思想家。简单以史学家目之,未免把他的学问看小了。他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材料考据者。当然,他文、史二学方面做了大量考证,但是他在甄别考证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常常放出思想的光辉。

…… …… 余下全文

篇三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

陈寅恪的精神与思想

(文/刘斌)

⑴清华大学王观堂(王国维)纪念碑铭:“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固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圣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先生一以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世,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

⑵碑文表现出陈寅恪对王国维辞世的痛惜和对其精神思想的推重。

⑶陈寅恪作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的杰出代表,其思想是独特的、自由的;其人格是伟大的、极富个性的。他对中国历史所进行的整体性思考,他对中国学术所进行的深刻探究,他对中国文化的与众不同的审视,都是高标独立、卓尔不群的。他的博大深邃的学术研究,他的特立独行的学术精神,都是当前的中国学术界所缺乏因之也是所特需的。 ⑷可以说,陈寅恪的一生经历了20世纪中国数不清的风浪,但他从不为形势所左右,始终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五四”以后,“全盘西化”论独尊一时,而他却以自己的勇气坚称“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议论近乎湘乡、

南皮之间”。面对喧嚣一时的政治思潮,陈寅恪做到不卑不亢,我行我素。虽然他有时迫于时势,噤不得发,但却无所畏惧,依然“论学论治,迥异时流”。并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加坚定了自己逆流而动的信念,所以在暮年的时候,他能欣慰地对世人宣称:“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

⑸《陈寅恪学术文化随笔》一书的封底上写着:“在20世纪的学术追问中,学者们以其超迈的胸襟为这个骚动的世界留下了一座座学术思想的纪念碑,它赫然镌刻着:重建文化,再铸国魂。”陈寅恪所提倡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说到底与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实际是一致的。

⑹19xx年,陈寅恪在《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一文中写道,求中国学术之独立“实吾民族生死一大事”。对于当时学术不能独立的状况,陈寅恪十分悲愤,认为“吾国大学之职责,在求本国学术之独立”。19xx年,他在北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中写道:“群趋东邻受国史,神州士夫羞欲死。”这同时说明陈寅恪十分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陈寅恪游学各国,广泛接触西方文化。但在中西关系上,他坚持“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19xx年,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郑重指出,吸收外来文化,“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收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他维护民族文化地

…… …… 余下全文

篇四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在座的很多都是陈寅恪先生以及义宁之学的“有缘”人,也有的是我个人的朋友。汪荣祖教授,是我多年的朋友。我还再次看到了陈寅恪先生的三位女公子。流求和美延,我见过。小彭是第一次见。刚才你讲曾经写信给我,非常抱歉,信我大概没有收到。你看到我在凤凰卫视讲《大师与传统》,里面很大程度讲陈寅恪先生。要是我看到你的信有多好。我还非常高兴、有点激动,昨天还看到了陈先生的隔代人,看到他的几位孙辈:流求的两位女儿,美延的一位女儿。昨天,她们站在那里跟我说话的时候,我流了泪,我想这是陈先生的隔代人啊,都长得这么大了,一个一个亭亭玉立、风度不凡。流求的一个女儿,长得跟唐先生非常相像,我还能从美延的女儿身上看到陈寅恪先生的一些相貌特点。

自从我差不多三十多年前开始读陈寅恪先生的著作,直到现在,我读陈著没有停止过。陈先生的书是我的案边书,无日不翻,无时不念。开始读的时候,没有想写文章。我在公共汽车上也读他的书。我读得非常仔细,像《柳如是别传》,也是逐字逐句细读的。当我熟悉了他的著作、他的人格精神之后,陈先生就始终伴随着我,陈先生的精神和学问影响了我整个的身心,他再也不会离开我。

大家了解,我们做人文学术研究的人,无论文学、史学还是哲学,常常有一种无力感——这些学问有用吗?人文学术有什么用呢?我们常常感到人文学术是没有什么力量的,内心常常充满了无奈。但念了陈寅恪先生的书之后,对他的学问有一定了解之后,我觉得,史学、诗学等人文学术是有力量的。

陈寅恪先生的学问之所以有力量,一个他是大学问家,不是小学问家。能成其大,见得大体,所以有力量。就像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一样,王国维说他们的学问是能成其大者。还有,陈先生是思想家。简单以史学家目之,未免把他的学问看小了。他更不是一个简单的材料考据者。当然,他文、史二学方面做了大量考证,但是他在甄别考证这些材料的过程中常常放出思想的光辉。

…… …… 余下全文

篇五 :生命绽放的形式 陈寅恪读后感

生命绽放的形式

有些人在国难当头时选择了拿起枪杆来抗争,而有些人则选择了恪守一个民族的传统,维护精神,思想上的尊严。

陈寅恪是后者,这种选择无对错,但后者却思考得更长远。 陈寅恪正是选择了这样一种绽放的形式,用生命去背负,追求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自由与独立。

他通晓英、法、俄等22种文字,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梁启超曾这样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的有价值。”可见陈寅恪却的学识是如此渊博,无愧于一名伟大的学者。

然而比起他学问的精深,更吸引人,更另人敬佩的是他的人格精神。

首当其冲的是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持守护。他曾以对子考学生,他认为这更符合中国国情。“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山河破碎,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他做出了惊人的壮举,写下了不朽的中古史名著。他选择以这种在当时来说默默无闻的方式绽放,投笔从戎的多,而像他这样坚持自己的位置的少,他在战火中继续研究,用燃烧生命的方式,恪守着一个民族之传统,有哪个文人有他这样的气节?瞿秋白以书生的身体选择了当一名战士,英勇地战死,这值得赞赏,而自古以来便有班超投笔从戎的举措,“大丈夫安能守于书宅?”陈寅恪则更冷静,他安于书宅,却心怀天下苍生,在所有人奋

起时,他选择了做好本份,做一坚实的盾来抵挡威胁着中华文明刀刃。一个文人在国破家亡之时所能做的就是传承,因为肉体倒下了,精神却能存在更久,更能影响这片土地上的人。陈寅恪身体力行,在混乱的时代里他的光芒是那么微小,但他尽到了读书之人的本分,他的“微光”将一直延续,闪烁在时代的荧幕上。

同王国维一样,陈寅恪追求的是独立精神,自由的思想;但他比王国维更有担当,更有去实践的毅力与精神。并不是说王国维软弱,而是在面对逆境,面对思想的控制时,王国维选择了跃入颐和园冰冷的湖水,永远静默。而陈寅恪却表现了他的气节,他不愿沉默,他的骨气,对于自由,独立的执着,使他永远睁大眼睛,永不放松。纵然被人批斗,他却展现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不畏流言蜚语。他选择了面对困难,在逆境中开花,在夹缝中顽强生存,他的书被烧了,纪念意义的饰品丢了,他痛苦,悲愤,但却永远是一个有思想自由的不屈文人,剜心透骨的痛无法阴碍他的前进,公开表达对政策干涉学术的不满。

…… …… 余下全文

篇六 :陈寅恪先生怎样读自己的名字

陈寅恪先生怎样读自己的名字?20xx年12月02日 13:31凤凰网读书综合【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8条

陈寅恪与女儿

蒋天枢致黄延复亲笔信

陈寅恪先生名字中的“恪”字的读音,多年以来一直存在着分歧:相当一部分人读作“què”;但查古今词书,诸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等,大都只注“kè”音,有的还特别注明它的原形字是“愙”。但也有些晚近出版的辞书(海峡两岸都有)注以“旧读què却”的,但“旧”何所指,大都语焉不详。那为什么有人偏偏要读作què呢?据笔者所知,持这种读法的多是一些年龄较大而且多“出身”于清华、北大的高层知识分子以及他们的传人(子女、学生等等)。在20-40年代的清华,全校上下几乎一致如此读法,可是极少有人能够说出什么根据,人云亦云而已。就连泰斗级的语言学家也不例外。如赵元任先生在一篇短文里记述说:

??19xx年8月7日毛子水请茶会,在座的有罗志希、傅孟真、陈寅恪,跟张幼仪,??我那时是用英文写的日记,记了“Y.C.Chen”,括弧里注“陈寅恪”。8月15日又写“Devid Yule & Y. C. Chen Here”.??到了8月20日才发现寅恪自己用的拼法,那天的日记上就写了去访“Yinko Tschen”。“陈”字的拼法当然就是按德文的习惯,但是“恪”字的确有很多人误读若“却”或“怯”。前者(按指“恪”字)全国都是读洪音ㄎ母,没有读细音ㄑ母的。而“却、怯”在北方是读ㄑㄩㄝ。所以我当初也跟着人叫他陈寅ㄑㄩㄝ,所以日记上也先写了Y.C.Chen”了。??

前些年笔者曾请教过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王力先生,他说:

“这字本来应该读“kè”,但在陈先生的名字中,大家都读què,所以我也跟着这么读了”。?? 多年以来,出于好奇,笔者曾对这件“细事”作了一些调查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把恪读作què,其实是一种方音北移后的变异,就是说,在南方一些省份(如四川、湖南??),“恪”字是读quó音的,因普通话(当年叫“国语”)里无此音,所以到了北方,便有人想当然地把陈先生称为“寅què”了。于是就因袭相承,成为习惯。因属“细事”,包括陈先生本人在内,无人去作深究。但这其实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笔者曾就此事请教过一些当年接近陈先生的人士,我的所谓“结论”就是根据他们的答复得出的。如人民大学教授李光谟先生(前清华国学院李济先生的哲嗣)在一封给笔者的信中是这样说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陈寅恪先生的名字怎么读

陈寅恪先生的名字怎么读

20xx年2月28日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节目“社会透明度”板块有一条新闻说,最近微博上一张民国时的老毕业证引发了大伙的强烈兴趣,甚至称它是“史上最牛毕业证”。毕业证的主人叫李鸿樾,“清华学校研究院”毕业,导师一栏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五人。为了强调这张毕业证书“牛”,播音员对这五位导师分别一一作了介绍。在介绍到陈寅恪时,播音员把陈寅恪读为“chén yín què”。当时,我听着就不太顺耳:难道我平时读错了?带着疑问,我翻开了《新华字典》。《新华字典》上只有一个读音“kè”,义项也只有一个“恭敬,谨慎”。此时,我还不敢定夺,毕竟《新华字典》只是一本小型的工具书,

所收音义有限。再查《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也都只有“kè”一个读音。

“恪”字在各种工具书上都只有“kè”一个音,那么,为什么播音员却把陈寅恪读为“chén yín què”呢?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了原因。“百度百科”上确实收了“què”这一读音。在该读音下的解释是:

“【què音】见于人名: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què,虽然“恪”字普通话念“kè”,陈寅恪先生乃客家人,

小名“恪(què儿)”,故先生名字应读què音)。”

难道只有陈寅恪先生特殊?这个音只是为他而定?

“百度百科”接着又说明“恪”读为“què”的另一个“根据”:

“实际上,que音是ke音南方方言的变音。在湖南等地,ke音常读作?que、quer、queo?等变音;当初,陈先生在湖南、杭州等地客居,que音由此读开来;后来,陈先生在清华任教,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也称此字读?que?。陈先生自己也表示本应读ke,当问及为何不纠正时,他淡然回答说?有这个必要吗??。足见大师的豁达、若谷风范。在陈先生与英国牛津等大学的书信中,其自称为?yinko chen?,可见?ke?

…… …… 余下全文

篇八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儒学高等研究院2012级硕士 王荣鑫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是能见真性情的一部书,作者对陈寅恪先生的景仰之情以尊重史料叙事和注重主观渲染两种方式贯穿始终。传记文学必得带着充沛的感情和明确的褒贬意图去写才能产生出好作品,有时甚至可以偏执或者片面。我们本就不能期望从一部传记中全面地了解一个人,更何况“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因此就没有必要苛求一部传记去和稀泥。我所推崇的另一部传记文学——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当是其中的典范,该书在写尽了东坡的旷世之才情与超世之旷达外,不遗余力地将王安石贬得一无是处。以至于许多人在推荐此书时都要加上“观点偏激,慎重吸取”的忠告。但林语堂这部作品却成为了五四以来最受欢迎的东坡传记,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在作品中倾注了真性情,使得东坡的形象个性鲜明,张力十足。这也恰是陆键东先生《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如此动人心魄的原因所在。

作者心目中的陈寅恪先生是一个有气节的人,作者肯定这种气节,因此在能够表现陈先生这种气节的事件上毫不吝惜自己的笔墨。冼玉清、吴宓、刘节这些同样有气节的人的事迹得到了大面积的展现和赞颂。特别是某年陈寅恪因遭受批判而谢绝所有人前去拜年时,刘节在恩师雷霆般的怒骂声中坚决一如既往地行叩跪大礼一节,给人以极大地情感冲击,可谓催人泪下。而对于郭沫若等人,作者则多少有些含讽带刺,塑造的康生更是下流至极。写他迫害别人以掠夺古玩,又写他小肚鸡肠,因陈寅恪称病拒绝见他便暗中阻挠陈寅恪的著作出版。对于汪篯等陈寅恪“变节”了的有才干的学生,作者则表现出极大的惋惜。其感情之真挚、褒贬之鲜明,流露在字里行间。陆先生将陈寅恪的晚年生活置于建国后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中,无形之中将陈寅恪及其周围的人与政治环境中的其他人分成两大阵营,双方以陈寅恪为中心展开冲突,后者攻势如潮,前者躲避不及,两相对照,褒贬自明。作者对建国初政治现象的否定态度如此明显,对国家领导人的异议如此频繁,曾经风行一时的该书被禁的传闻想必也非无稽之谈。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