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释迦摩尼经典语录

聆读释迦牟尼的经典语录

1、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2、如果你不会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3、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4、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6、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7、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8、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9、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10、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咬他一口吗?

11、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你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2、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1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 …… 余下全文

篇二 :释迦牟尼的名言

释迦牟尼的名言

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里该出现的人,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喜欢你的人给了你温暖和勇气;你喜欢的人让你学会了爱和自持;你不喜欢的人教会了你宽容和尊重;不喜欢你的人让你知道了自省和成长。没有人是无缘无故出现在你生命里的,每一个人的出现都是缘份,都值得感恩。

–––若无相欠,怎会相见!!

…… …… 余下全文

篇三 :孔子心中的释迦摩尼佛

孔子心中的释迦摩尼

文/欧阳

释迦摩尼佛诞生是在周昭王时期,到了孔子的时代,佛法在天竺国已经有了将近五百年。虽然时间、空间的机缘,没有让两位悟道者在生命的路途中有过精彩的交集。时至今日,他们的言说已经穿透时空,正如两条洪流奔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一位是舍弃荣华出家悟道觉悟生命的天人之师——佛;一位是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儒家创始人。

孔子和释迦摩尼的生命历程相隔百年之久,那么他难道对这位伟大的证悟者毫无知晓?

释迦摩尼佛降生时,汉地已有征兆。周昭王二十六年(坊本二十四年)甲寅的四月初八,太阳周围有光圈。天上有五色祥光,穿入太微星座,偏照西方。大地震动,池井中的水上涨溢出。周昭王便命令当时太吏苏由占卦,得到“乾卦”的九五之爻。苏由说:“四方有圣人诞生,一千年后他的教法将传到这里。”周昭王下令把这件事刻在石碑上,安置在南郊祠堂前,见《周书异记》、《白马寺碑记》。那么孔子是否对这些史料有所查阅?我们再看看《列子?仲尼篇》,当时有一位宋国的太宰问孔子:“您是一位圣人吗?”孔子说:“圣人我不敢当。”又问三王、五帝能否称为圣人,孔子都没有表示赞同。太宰惊问道:“那么谁是圣人呢?”孔子神情庄重地说道:“我听闻西方有一位圣人,不用治理就井

然有序,不用发言就使大众信服,不用实施浇花就使人民自觉遵行。他的德行浩大无际,人民对他的崇敬无法用言语表达。”

因此孔子所说的西方圣人,就是释迦摩尼。对于释迦摩尼孔子并非一点都无所听闻。而他的伟大在孔子心中,从上述言辞中我们都会深有感触!

…… …… 余下全文

篇四 :佛教念诵集8-释迦摩尼佛圣诞祝仪

释迦摩尼佛圣诞祝仪

香赞

戒定真香 焚起冲天上 弟子虔诚 热在金炉上 顷刻纷纭 即遍满十方 昔日耶输 免难消灾障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楞严咒(一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三称)

赞偈

佛宝赞无穷 功成无量无量劫中 巍巍丈六紫金容

觉道雪山峰 眉际玉毫光灿光灿烂 照开六道六道昏蒙

龙华三会愿相逢 演说法真宗 龙华三会愿相逢 演说法真宗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南无娑婆世界 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 人天教主 三类化身 本师释迦牟尼佛

绕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绕佛约数百声然后各归原位)

拜愿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右左各十二拜)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右左三拜)

南无普贤菩萨(右左各三拜)

南无弥勒菩萨(右左各三拜)

南无十方菩萨摩诃萨(右左各三拜)

三皈依

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合南圣众

释迦摩尼佛圣诞祝圣仪轨毕

…… …… 余下全文

篇五 :释迦摩尼的灵魂转世到哪里去了

释迦摩尼的灵魂转世到哪里去了?

? 发布时间:2012-11-27 信息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

释迦摩尼的灵魂转世到哪里去了

释迦摩尼的灵魂转世到那里去了?

问题补充:很想知道佛陀的灵魂还在地球上吗?还在做人嘛? 答:回答你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一个概念,那就是佛有三身: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1法身佛在常寂光净土:毗卢遮那佛,即是中道之理体也,佛以法为身,故称法身,法身处于常寂光净土。其实十方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法身象征了世间宇宙的一切法皆有此出。

2报身佛在实报庄严土:卢舍那佛,光明遍照,又作“净满”。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真理获得佛果而显示了佛的智慧的佛身。是行六度万行功德而显佛之实智也。对于初地以上菩萨应现之报身,报身处于实报庄严土。

3化身佛在十方世界随缘度化众生:释迦牟尼佛,是表示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佛身,特指释迦牟尼的化身。世尊不仅仅在印度示现成佛、涅磐,还曾在我们娑婆世间示现无数次的成佛和涅磐,还化身成白衣、僧人、佛陀、甚至畜牲等各类众生,广度有缘众生。

所以,特别的问,释迦牟尼佛现在在哪里,还真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笼统的说,可以是无在无所不在,也可以说,一念心相应,佛陀就在你的身边。

另外,在佛教里,并不承认灵魂这个词,而是讲中阴身,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看看一些基础的佛教读物。

下面的一段,摘自佛经,看了之后,相信对于涅磐,你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

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

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如是,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所以者何。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不种善根,贫穷下贱,贪着五欲,入于忆想妄见网中,若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怀厌怠,不能生难遭之想、恭敬之心,是故如来以方便说:“比丘当知,诸佛出世,难可值遇。”所以者何。诸薄德人,过无量百千万亿劫,或有见佛,或不见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诸比丘,如来难可得见。”斯众生等、闻如是语,必当生于难遭之想,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万如法师)

…… …… 余下全文

篇六 :燃灯佛与释迦摩尼佛的关系

燃灯佛与释迦摩尼佛的关系

燃灯佛,亦作然灯佛,为本师释迦牟尼如来过去世的老师,梵文云Dipamkar,锭光,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传说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而被预言,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

按照辈份,燃灯佛是释迦牟尼的启蒙老师,所以是过去佛。根据“劫世”理论,燃灯生在过去世庄严劫。他预言九十一劫后,释迦牟尼接班成佛。释迦牟尼“成佛”的时间是公元前五世纪,距今两千多年。燃灯是九十一劫前作的授记(预言),按照佛经上最保守的推算方法(一劫为四十三亿二千万年),师生俩的那次谈话,至少是在三千九百亿年以前。

燃灯佛,又叫“定光佛”。为什么称燃灯佛呢?据说燃灯“生时,一切身边如灯,故名然9穴燃9雪灯太子。作佛亦名然灯”。

当初,释迦牟尼还是善慧童子时,见一位王家姑娘拿着许多青莲花,他就花了五百钱买来五枝,奉献给燃灯佛。又传说在过去无量劫中,有一天,善慧童子在路上行走,正巧遇到燃灯佛也在路上走着。善慧童子发现地面有一滩污水,心想佛是赤足行走,这污水一定会弄脏了佛的双脚。就顿发大心,亲身扑在地上,把自己的宝贵头发,铺在污水上面,等着燃灯佛从他头发上走过去。当时燃灯佛看到善意童

子这种布发掩泥的情景,就授记说:“善男子,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果然言中。

佛教有三世佛: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谓过去佛为迦叶佛等过去七佛,或特指燃灯佛,现在佛是释迦牟尼佛,未来佛为弥勒佛三者。

…… …… 余下全文

篇七 :佛教名人名言

佛教名人名言

一、孙中山———佛学及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

二、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示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三、 沈家祯博士———我本人是科学家,但对佛法同样感兴趣。我认为佛法与科学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四、 梁启超———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

五、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

六、 著名物理学家、北大教授黄念祖———佛教是宗教而超宗教,是哲学而超哲学,是科学而超科学。

七、 康有为———佛学之博大精深,虽有圣哲无所措手。

八、 著名政治家尼赫鲁———佛比起所胡的学说和教条显得更加伟大。千百年来,他启示一直震撼着人类。

九、 著名史学家韦尔思———佛都是教义,是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的成功。

十、 近代思想家章太炎———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十一、 恩格斯———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十二、 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

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十三、 鲁迅———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以解

答的问题,他居然早已明白地启示了。

十四、 著名社会活动家赵朴初———二千年佛法是座宝藏,到这座

深山中探宝,一定会有难以想象的心收获。

十五、 世界几何力学之父威勒博士———假使没有佛教因果律,宇

宙只有混乱。

十六、 陈毅元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

时间一到,一切都报。

十七、 控思想家谭嗣同———佛教大矣,孔次大,耶为小。

十八、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佛教不仅不是迷信,而且是破

…… …… 余下全文

篇八 :禅诗佛偈名言集锦

禅诗佛偈名言集锦

目 录

一、明师一指.自性本然

二、道体教用.万法归一

三、修心修念.道不离身

四、缘起缘灭.因果轮回

五、立愿了愿.受苦了苦

六、持斋受戒.清口茹素

七、因时处顺.道法自然

八、万般皆空.无常迅速

九、忏悔感恩.修己善群

十、天时道运.把握良机

一、明师一指.自性本然

一二三四五,二人守一土,解得其中意,便是西方祖。︵吕祖︶

一子入佛门,九祖超上品,十殿皆拱手,永不坠轮回。

一子得道,九玄七祖皆沾光;一子成道,九玄七祖尽超生。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坛经︶

一年又过一年忙,忙来忙去无下场,仙佛指开生死路,免受轮回乐洋洋。

一贯真传自古稀,有缘方得遇三期,为君直指性命理,但要心与性相依。

一点灵光道上来,只因迷惘坠尘埃,君今欲得还乡道,悟得心经道眼开。︵观世音菩萨︶ 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剔起眉毛观自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人不求人一般大,水不流时一样平。

人间一佛堂,天上一叶莲。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莫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三际求心心不见,两眼看前眼不见;画波寻宝宝不见,风花雪月却常见。

千年石上古人踪,万丈岩前一点空;明月照时常皎洁,不劳寻讨问西东。︵唐?寒山︶ 大道分明在心头,有作有为尽下流,识得当前真净土,万部丹经一笔勾。

大道传天下,千愁一指开,欢颜无尔我,个个面如来。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见功;重重妙义重重意,不管东西南北风。

不知到底一归何,是以神光拜达摩;立雪少林为何事,只求一指躲阎罗。

心外求经路便差,水中月影镜中花,真空妙义君知否,七宝庄严总欠佳。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