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唯心与唯物名言

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物是观念的集合

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以脱离物质和人的意志的精神或观念)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事物就是感觉的结合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以人的意志为世界的本源)

朱熹:理生万物

理主动静

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混沌,不可分开。

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战国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东汉王充:“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南朝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明朝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天下唯器”,“道者器之道”,“无其器则无其道”。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①主观唯心主义:世界由人的意识创造、决定。

宋朝哲学家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心外无物。”

恩格斯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组合”、“观念的集合”。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由某种神灵或不可捉摸的绝对观念创造、决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柏拉图: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

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气者理之依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 余下全文

篇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1)名言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三 :20xx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言集锦

20xx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言集锦

2016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言集锦

马哲是马原的学科基础,概念抽象,体系庞大,对于许多考生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令很多同学头疼的一个科目,尤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甚。理解起来并不容易,也是历年来的考察难点,尤其是原理和方法论,考生需要多下功夫去理解记忆。下面文都网校考研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名人名言,并作出相应解析,供大家参考。 1、“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

这句话有个前提,即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物质定义的内涵是客观实在。世界的本原、本质是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 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与属性,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变成物质”是指意识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意识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功能。就是说,它能反映客观事物并形成观念,从 而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即对客观世界改造的反作用。“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是列宁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列宁所讲的“创造世界”首先是指在意识中形成新的观念世界,然后通过实践,把观念世界变为现实世界即改造过的属于人的世界。这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观点,强调了意识创造性、能动性的观点,而不是唯心主义观点。

20xx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名言集锦

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

(1)意识和观念就其内容而言,它来自外部物质世界。所谓“移入人的头脑”就是指通过感觉和思维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把物质的东西变成人脑中观念的东西,也就是达到对物质世界的观念的把握。

(2)人脑对外部物质世界的反映,不是机械地照映外物,而是人脑对客观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人才产生出观念,实现对客观物质的观念把握。人脑改造物质的过程,就是一个对感性现象材料进行科学抽象加以改造,从而观念地把握客观物质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

…… …… 余下全文

篇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名言

1.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______《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382页

2.恩格斯说:我不能否认,我和马克思共同工作40年,在这以前和这个期间,我在一定程度上独立地参加了这一理论的创立,特别是对这一理论的阐发。但是,绝大部分基本指导思想(特别是在经济和历史领域内),尤其是对这些指导思想的最后的明确的表述,都是属于马克思的。我所提供的,马克思没有我也能做到,至多有几个专门的领域除外。至于马克思所做到 的,我却做不到。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242页

3.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277~278页

4.阶级斗争在实践方面和理论方面采取了日益鲜明的和带有威胁性的形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第17页

5.恩格斯: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273页

6.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第299页

…… …… 余下全文

篇五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 1 )名言

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几物质并反作用丁」几物质。

3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 ’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5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 、“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①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② 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8 、“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 余下全文

篇六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1)名言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 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 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 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 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七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经典名言全解析_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经典名言全解析

一名言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

---解析:这句话是形而上学否定观,这种观点否定是外在的否定,主观任意的否定;否定是绝对的否定,是不包含肯定的否定,这就割断了事物的联系,使发展中断。

6、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 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 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7、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辩证思维与科学研究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①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

②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

…… …… 余下全文

篇八 :哲学名言警句

哲学1-4课名言警句

唯物主义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2)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3)气者,理之依也;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与天地;凡可状者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有气。

(4)水是万物的始基。

(5)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

(6)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7)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1)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且都是原子在动

(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3)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4)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3、辩证唯物主义

(1)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

(2)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4)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1)吾心就是宇宙;心外无物;仁者心动;心外无物;心即是天;心者,万物之主

(2)存在即被感知

(3)物是观念的集合

(4)我思故我在

(5)人是万物的尺度

(6)万物皆备于我

(7)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8)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9)掩耳盗铃

2、客观唯心主义

(1)理生万物

(2)上帝统治人间

(3)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4)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也没用

(5)超自然的神灵创造了世界,决定着自然、社会、人类

(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7)中外“神创论”,

(8)高考算命

(9)未有此气,已有此理;理主动静;存天理,灭人欲;理念世界;理性推理

(10)绝对精神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地看问题

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地看问题

例1: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