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季羡林的经典语录

季羡林的经典语录

1、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和谐。

和谐三个阶段,一个天人、一个人人,一个个人,天人好讲,人人也好讲,就是社会和谐,个人怎么讲呢?就是我相信人、人类都是向前进步的,向着真、善、美发展,这是总的规律,懂得规律的话就有了个人和谐了。怎么讲呢?这个规律,你一行,一举一动应该按照这个规律走,不能违反这个规律,违反了就是不可以,顺着规律走就是和谐,规律就是人的趋向,向真、善、美发展。

2、如果我有优点,我只讲勤奋。

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没有这个劲,我看是一事无成。范老有两句话: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说一句空。今天我跟年轻人讲, 我说今天这样子,下海出国我不反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可是问题是,我们世界文化、中国文化能够传下去,还是靠几个人甘心坐冷板凳的,赶热潮那人多得很,坐冷板凳的人就少得很。

3、工作是我的第一需要。

我的要求就是不停地工作,我一辈子没停过。我的生活习惯就是不停地工作,习惯。不写不行,好像没吃饭一样,第一需要。

4、一个?真?字示人。

我喜欢的人“是这样的:质朴,淳厚,诚恳,平易;骨头硬,心肠软;怀真情,讲真话;不阿谀奉承,不背后议论;不人前一面,人后一面;无哗众取宠之意,有实事求是之心;不是丝毫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多为别人考虑;关键是一个?真?字,是性情中人。

给年轻人要看的10条忠告1.一定要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思想。一个经过自己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不要成为灌输教育的牺牲品。

2.仕途,商界,学术。大致说来,每个人都注定要走上三条道路中的某一条。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不妨以此作为思考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塑造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只有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

…… …… 余下全文

篇二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着作书目:

《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论文集)1957,人民

《<罗摩衍那>初探》(理论)1979,外国文学

《天竺心影》(散文集)1980,百花

《季羡林选集》(散文集)198O,香港文学研究社

《朗润集》(散文集)1981,上海文艺

《季羡林散文集》1986,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着作:

《〈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xx年,系统总结了小乘佛教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调整)、《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xx年,发现并证明了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健陀罗语的特点之一)、《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xx年)(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阐明了原始佛教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等)、《〈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xx年)(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

(19xx年)等。作为文学翻译家,他的译着主要有:《沙恭达罗》(19xx年)、《五卷书》(19xx年)、《优哩婆湿》(19xx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xx年)、《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19xx年)、《朗润集》(19xx年)、《季羡林散文集》(19xx年)、《牛棚杂忆》等。

经典语录:

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属,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一曰真,二曰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时光流失,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

…… …… 余下全文

篇三 :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

善待自己 宽容他人

著名的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曾说过:生命仅一次,要快乐,要开朗,要坚韧,要温暖,要忠诚,要勤奋,要真诚的善待自己和他人,这样你的人生才不会黑暗。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宽容是智慧,是力量。宽容是爱,是体谅。宽容是一种品性,也是一种能力,宽容需要学习,需要磨砺,需要一点一滴地培养。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一个人的胸怀容得下多少人,才能够赢得多少人。一语宽容,雨露缤纷,一生宽容,万物春风、事事宽容,喜悦一生。

作为一名护士,我们的职业让宽容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面对患者,面对一些已经失去健康的老者,虽然有时他们会无理取闹,会破口大骂,甚至砸物打人,但他们毕竟是患者,我们还得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曾记得有人这么说过“任何时候不要与老人与小孩子计较,因为生命的开始是无知的,生命的完结应该快乐的”。每每想到这句话,再多的泪水心酸委屈,都会一笑而过,看淡这些不予之计较。在早几年,初参加工作之时,年轻气盛,心里容

不下一点委屈,觉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非黑即白,明明是患者的无理取闹,最后凭什么我要向你赔礼,为什么我要向你道歉,一肚子委屈一肚子的怨气无处诉说,觉得护士这个职业太让人憋屈。姐妹们,你们认为呢?后来慢慢才懂得,这个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这个职业更是需要爱与宽容,爱与宽容比是与非更加重要,我们若能给患者多一些爱与宽容,想必我们的护患关系就能够更加和谐。

宽容他人也就善待了自己,不固执、不纠结,不较真,学会豁达与大度。善待自己吧,如若我们不能拥有阳光,就揽一片月华;摘不下满天星,就收获一片云。多少岁月匆匆一瞥,看淡一切,善待自己,或许生活中的我们正因事业无成挣扎痛苦,或许生活中我们正因爱情失败而消沉放纵,或许生活中的我们觉得人情冷漠金钱至上 ,而丧失对生活的热情。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需要积极地心态。正所谓幸福由心不由境。心若豁达了看开了,我们的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幸福美好!

…… …… 余下全文

篇四 :季羡林的人生观读书笔记

读《季羡林人生智慧书》有感

吴林晶 11小教1班 20111201130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沉醉人间数十载,无论几经沉浮,或几番激荡,总要收帆归航,除却周身尘埃,独享安乐之时。那时的你我就像一叶扁舟,漂浮于湖面之上,与静默中感受人生静美。古语说,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浩瀚激荡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而对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一个几经命运坎坷的老者,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历练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冥思?

季先生在一篇名为《反躬自省》的文章中提到,自省要从认识自我开始。省有两解:一解为省悟,一解为反省。先有醒悟后有反省。醒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反省则为自我检查之意。有人也会怀疑反省的作用,认为反省并不见得有多大的改变。但是,真正能懂得反省的人,经过他的当地,就能真的让俗世纷纷扰扰的尘埃从心中流走,给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 季先生从小家境贫寒,自小受苦,从那时起便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寻求一种朴素的个人生活。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反对追求美,要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而具体到季先生身上,他表面的朴素也是种美,是种淡然和无欲无求,从内心深处讲,则是对大自然的向往,是以心的纯净感受最美的时尚。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宝贵的,尤其对步入老年之人。季先生平素爱写文章,一旦涉及时间便感慨不已,是叹息,珍惜,亦是留恋。每当季先生看到比他小很多的人终日无所事事,便替他们心痛。季先生总觉得,有了时间就尽量去做更多的事,人是浪费不起时间的。或许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季先生才在过往的岁月里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智者与成功者往往是懂得珍惜和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同时,择时善用也是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的方法之一。

季先生认为,人生在世,有太多事情会干扰我们的内心。名利、地位、金钱、得失,因为他们的存在,我们的内心不再平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季先生劝诫我们,要适时糊涂一点,哪怕是真糊涂,也可获得一时的清净,这样我们才不会活得太累。 无论怎样的人,不管他是一代伟人还是平常之人,都不能以一时的功过得失评价整个人,这是许多优势知识的观点,也是季先生的观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人的发展可以分为好几个阶段,我们不能因其在任一个阶段犯下的错误而去否定其一生。看待一个人要全面、细致,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到全局,不能以一时的荣辱评判一个人。

…… …… 余下全文

篇五 :5.季羡林我的童年

5.我的童年(总 7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过程与方法: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课型、教时、教法:

课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师友互助

四、教学准备:学生提前预习、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查找资料,整理作者的常识。5分钟后谁先完成,请举手示意。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

快速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5分钟后谁先完成好,请举手示意。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

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钟后比谁能够回答地最到位。 预习交流:

一、 第一次先学后教

查找资料,整理作者的常识,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 明确:

季羡林(19xx年8月6日 - 20xx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聊城市临清人,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其精于吐火罗

…… …… 余下全文

篇六 :材料作文“季羡林的良好愿望”导写

材料作文“季羡林的良好愿望”导写

文 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季羡林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 作 指 导

材料哲理丰富,思辨性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这句名言有三句话,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第一、二句话,写自己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第二层次是第三句话,写这种美好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应立足于整体,忌孤立地抽取材料中的某个词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如只抓住“良好的愿望”或者只抓住“对每个人都好”,围绕“要有愿望”或者“要友好”大谈特谈抑或编故事等。还得关注重点,轻重不辨会导致审题偏差、立意失误。这则材料的重点显然在第二层,即这种“良好”的愿望根本不可能实现。如只是看到材料的前半部分,认为“人与人要和谐、要友好”就属于边缘立意了。此外,要学会追问原因。为什么说“我对每个人都好,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不可能实现呢?找出原因,这些原因就是立意方向。

材料中季老的愿望是美好的,但这终究是愿望,现实很残酷。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愿望,可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因此可以围绕“愿望和现实”的关系立意。

参考立意:愿望和现实是有距离的;愿望要符合现实;缩短愿望和现实的差距。 材料中的“誉”,是赞誉、赞美等;“毁”,往轻了说,是批评、指责,往重了说是诋毁、攻击。希望人人都称赞自己“好”,不希望别人批评自己、指责自己,更不希望别人诋毁、攻击自己,又何尝不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呢?其实生活中,“誉”和“毁”是并存的,“誉”让人舒服,让人高兴;“毁”,只要不是恶意的“诋毁、攻击”,同样也是必要的。

…… …… 余下全文

篇七 :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

有幸读到《季羡林的五堂国学课》这本书,书中展现了季羡林对中国文化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观察,让我对国学有了深刻的了解。

季羡林曾说,所谓“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

书中说到中国精神包括爱国爱民的献身精神,勤劳智巧的创业精神,忠诚无畏的勇敢精神,仁爱孝敬的重德精神,追求光明进步的革命精神。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就是爱国主义,但爱国主义又分为正交的爱国主义和邪恶的爱国主义,在过去的历史上我们中国基本上一直是受侵略、受压迫、受杀害的,因此我们的爱国主义是正义的。而像日本军国主义者和德国法西斯,手上涂满了别国人民的鲜血,而口中却狂呼爱国,这样的爱国主义难道还不是最邪恶的.我们努力发扬正义的爱国主义,这是我们神圣的职责.西方的分析思维模式创造了空前的辉煌文化,但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臭氧层出洞.季先生提出了唯一一条拯救之路就是以东方的综合思维模式来济西方这穷,在过去已有的基础上改弦更张.

人类自从成为人类以来,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二、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三、个人内心思想、感情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书中提出‘天人合一’观点,即要先与自然做朋友,然后再伸手向自然索取。‘天人合一’所反映的‘和为贵’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种族所面临的诸如全球气候变暖、资源愈加枯竭、战乱不断等许多问题的解决之道。”

中国的文化弘扬什么,我们怎么样来弘扬?我们应该把众多的文化汇总起来,选其精华的发扬光大.其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进和发展,国学是专门做这一工作的一门学问.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富者有礼高质,贫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义笃,社会有礼祥和。

中国人讲”孝”,在世界上许多国家中尤为突出.中国人民一向视孝为最高美德.小的时候父母抚养子女,等父母老了,子女就有义务来赡养.

…… …… 余下全文

篇八 :季羡林《季羡林论人生》经典语录

季羡林《季羡林论人生》经典语录

作者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是国际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翻译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等外国语言,被誉为国学大师、国宝等。20xx年7月11日,这位学富五车的学者逝世,是中国乃至世界的遗憾。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影响着很多人。

《季羡林论人生》简介:

此书是季羡林这位学术大师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总结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全书共分五卷,分别是:故乡明月、清塘荷韵、山中逸趣、人生感悟、阅尽沧桑。全书由数十篇散文和游记组成,可以说是一本季老先生的自传,表现了他文字表达的功底,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写出了一种睿智、淡然的人生态度。

季羡林《季羡林论人生》经典语录:

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月是故乡明》

有谁没有手呢?每个人都有两只手。手,已经平凡到让人不再常常感觉到它的存在了。——《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这回忆像是一团丝,愈抽愈多。它甜蜜而痛苦,错乱而清晰。在我一生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双长满老茧的手,现在似乎重叠起来化成一双手了。——《一双长满老茧的手》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摩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清塘荷韵》

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既然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清塘荷韵》

人这个万物之灵却偏偏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有了悲欢。这真是多此一举,然而没有法子。人自己多情,又把情移到花,“泪眼问花花不语”,花当然“不语”了。——《二月兰》

什么叫“悲”?什么又叫“欢”?我想得到答复。我走上了每天必登临几次的小山,我问苍松,苍松不语;我问翠柏,翠柏不答。我问三十多年来亲眼目睹我这些悲欢离合的二月兰,这也沉默不语,兀自万朵怒放,笑对春风,紫气直冲霄汉。——《二月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