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我国古代法律名言集锦

我国古代法律名言警句集锦

一、法律:治乱安国的凭据

1、先王以明罚敕法。 《易传、象传、噬嗑》

2、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管子、心术上》

3、法者,天下之仪也。 《管子、禁藏》

4、宪律制度必法道。 《管子、伍法》

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管子、七臣七主》

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

7、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

8、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羲冠子、度一》

9、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

10、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3、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之》

14、如平直必以准绳。 《吕氏春秋、分职》

1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黄帝经、经法、君正》

1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史记、循吏列传》

1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8、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19、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

21、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 …… 余下全文

篇二 :我国古代法律名言集锦

法律名言警句集锦

古代篇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2.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3.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

4.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吴兢《贞观政要》

5.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6.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7.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8.法令至行,公正无私。——《战国策、秦策》

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10.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1.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1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

13.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

14.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15.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现代篇

1.依法辨曲直,仗义论是非。

2.让所有的辩护都通往正义。

3.律师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江平 4. 做有思想的律师,让法治成为信仰。

5. 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霍姆斯(美)《普通法》

6.道德只能律己,法律才能律人。

7.诚实守信,勤勉尽责。

8. 忠诚爱国、忠于法律、文明执业、诚信正直。

…… …… 余下全文

篇三 :法治格言(中国古代)

法治格言、警句 (古代篇)

一、法律:治乱安国的凭据

1、先王以明罚敕法。 《易传、象传、噬嗑》

2、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管子、心术上》

3、法者,天下之仪也。 《管子、禁藏》

4、宪律制度必法道。 《管子、伍法》

5、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管子、七臣七主》

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管子、明法解》

7、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墨子、法仪》

8、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羲冠子、度一》

9、一民之轨,莫如法。 《韩非子、有度》

10、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11、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12、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韩非子、饰邪》

13、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韩非子、难之》

14、如平直必以准绳。 《吕氏春秋、分职》

1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黄帝经、经法、君正》

1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史记、循吏列传》

1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8、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19、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20、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

21、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 …… 余下全文

篇四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 禁藏》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 七臣七主》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管子《管子 任法》 ●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 转辟》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到《慎子 佚文》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到《慎子 君臣》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

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

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

一天下的最高标准。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

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

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

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子?任法》 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

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

…… …… 余下全文

篇五 :中国古代法制格言

中国古代法制格言

1.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 ——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2.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

——(战国)《商君书?定分》

3.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寡。 ——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4.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韩非子(战国)

5.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

度一》

6.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8.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9.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

——唐、吴兢《贞观政要》

10.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

——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

赏罚》

11.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

——傅玄(晋)《傅子?法

刑》

12.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吴兢(唐)《贞观政要?公

平》

1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刘禹锡(唐)《天论上》

14.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刘禹锡(唐)《砥石赋》

15.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管子》

16.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 宋 苏辙

17.法者,辅治之具,当以教化为先。

——薛瑄(明)《读书录》

18.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君臣》

19.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 …… 余下全文

篇六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B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9.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2.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C

1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7.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19.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0.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2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4.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2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26.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2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29.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0.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3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D

3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3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 …… 余下全文

篇七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集锦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集锦

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7、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9、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13、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14、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1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1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2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游记》)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2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 …… 余下全文

篇八 :中国古代经典名言名句大全

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治学问题时,曾借用三首宋词的意境加以形象地表述。他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1.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 (唐·李白)

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王安石·北宋)

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 (曹植·东汉)

4.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 (张俞·北宋)

5.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 (1) (李煜·唐五代)

6.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 (王冕·元)

7.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 (罗隐·唐五代)

8. 才疏志大不自量 西家东家笑我狂——剑南诗稿 (宋·陆游)

9.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李商隐·唐)

10.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 (元稹·唐)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王籍·南北朝)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屈原·战国)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 (李商隐·唐)

14.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唐·杜甫)

15.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寒食 (韩翃·唐)

1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 (孟郊·唐)

17.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 (韦应物·唐)

18.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游园不值 (叶绍翁·南宋)

19.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王安石·北宋)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