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

一、导入:

背诵: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相思》)

采花折柳赠亲朋: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二、渐入课文

1、《古诗十九首》简介(集体朗读)

2、题目——《涉江采芙蓉》的理解:“芙蓉”

芙蓉本是荷花的别称。魏晋时期的诗人文士曹植、潘岳、鲍照均作过《芙蓉赋》直至唐代,荷花还常被叫作芙蓉。如大诗人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中的"芙蓉,即为荷花。锦葵科的木芙蓉晚出,因其红艳如荷花,故借用其名。但唐人对两者还是有严格区别的,日芙蓉,即指荷花;曰木芙蓉,即指我们今天所说的芙蓉花,一般不相混淆。宋人则不这么讲究了,如文同的《芙蓉》、张来的《芙蓉》便是吟咏木芙蓉的。大约自宋代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 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3、采芙蓉为何?

三、赏析全诗:带着上面的问题集体朗读全诗—— “遗”远方的“同心”者。

所以采芙蓉是作者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大致把握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 …… 余下全文

篇二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通过对《氓》的学习,相信大家对于《诗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如果说“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那么,“史家之绝唱”的《离骚》同样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的源头。如果将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比作一条绵长的河流,那么《诗经》与《楚辞》就是并开于河流两岸的名花。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经典绝伦的作品,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都有了丰沛的源头。而东汉末年,有这样一群文人,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既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又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大量的风格独特、艺术成就较高的五言诗,刘勰在 《文心雕龙》 里称赞它“五言之冠冕”,也就是那个时代最好的五言诗,钟嵘在 《诗品》中又评价它说“天衣无缝,一字千金”,说十九首的意境是那样的浑融一体,用字又那样的贵重精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来共同体会一下其中的妙处。

(三) 通读诗歌,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这首诗,涉江采芙蓉起——同学们读得很整齐,也比较有气势,但是不够有情感,下面呢,老师给同学们一分钟时间,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应该怎样来读,并尽量将这种情感朗读出来。一会老师请同学起来朗读。(生读,齐读)

2,好,通过刚才反复的朗读啊,相信同学们对于《涉江采芙蓉》的整体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感知,那么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师启生答);抒情主人公是——思妇;表达的情感是——怀人。那我们总结起来就是:一位女子思念自己的爱人,从而表达了这位女子的忧伤之情。那么诗歌中的这位女子是在怎样的情境中思念自己的爱人的呢?她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思念自己的爱人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共同体会这位女子浓浓思念背后的深情与叹息。请同学们看第1、2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老师请一位同学起来翻译这一句(生译师评,这位同学翻译地很到位也很准确,正如这位同学所说,“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意思是说,我渡过那江水去采荷花呀,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诗歌中的芙蓉,其实就是大家比较了解的荷花。提到荷花呀,想必同学们几经积累了不少关于写荷的名句了,比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用哪一句来形容荷花的高洁品质的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还有郑愁予在《错误》中“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一句来形容莲花亭亭玉立,形貌优雅的特点;出自南北朝的《西洲曲》里“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更是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可以说啊,荷花本身就已经代表了纯洁与高雅,而以荷花象征的爱情更是美好而高洁了。而提到第2句“兰泽多芳草”你想到了哪位诗人,哪部作品呢?(屈原《离骚》,我们在读《离骚》这部作品的时候会发现,这部作品中屈原引用了大量的“香草”,如 ,那么屈原以这些香草比什么?(高尚的美德),由此我们说,诗歌的第1、2句引用了多么美好的意象啊,通过这些景物,你能联想到什么呢?假设我们正在拍一部描写美好爱情的电影,大家都刚好是编剧,导演,那么当你读到“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这一句时,你的镜头中想要给观众呈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教师先请学生起来回答,然后再为学生描述并勾勒画面)。——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

…… …… 余下全文

篇三 :《涉江采芙蓉》 公开课

《涉江采芙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士之耽兮,犹可脱”的《诗经》一路走来,我们读过屈原的《离骚》,汨罗江边的纵身一跳,并没有真正停止了屈原的生命,借着《离骚》中芬芳馥郁的诗句,仿佛还能触摸到他的那颗滚烫的跳动的心。于是,现实主义诗歌和浪漫主义诗歌都有了丰沛而清洁的源头。我们还需感谢汉武帝,他设置了一个大规模的音乐机构——乐府,也许他只为了娱乐,了解施政效果,但客观上却起了保存民歌的作用,为后世留存了一个宝库。 时间流驶,我们来到东汉末年,有一群文人,文化素养较高,他们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大量的风格独特,艺术成就很高的五言诗,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并非一人一时所作,因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编者题为“古诗”。

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二、题目——《涉江采芙蓉》的理解:

“芙蓉”芙蓉本是荷花的别称。魏晋时期的诗人文士曹植、潘岳、鲍照均作过《芙蓉赋》 直至唐代,荷花还常被叫作芙蓉。如大诗人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中的 "芙蓉,即为荷花。锦葵科的木芙蓉晚出,因其红艳如荷花,故借用其名。但唐人对两者还是有严格区别的,日芙蓉,即指荷花;曰木芙蓉,即指我们今天所说的芙蓉花,一般不相混淆。宋人则不这么讲究了,如文同的《芙蓉》、张来的《芙蓉》便是吟咏木芙蓉的。大约自宋代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荷花,又称莲花,古人也名之为藕花、芙蓉、菡萏、净友、芰荷等。以荷入文者,有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此以荷花喻君子圣洁之风范,且已成定说。以荷入诗者,有丁鹤年的《采莲曲》,“莲开花复水,莲谢藕在泥。不学青萍叶,随波东复西。朝采并蒂莲,暮绾同心结。不学杨柳枝,含颦送离别。”此以荷花喻爱情之坚贞真挚。以荷入词者,有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此以荷花喻意境之静谧悠闲。由以上几例分析可以见出:荷花更多被作为一种情感意象来使用,表示一种圣洁、坚贞与宁静的意味。

…… …… 余下全文

篇四 :《涉江采芙蓉》

《诗三首》教案

程红辉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二、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三、德育渗透目标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涉江采芙蓉》

一、 导入

(板书“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 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

3、个人朗读

四、(一)读完这篇文章,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二)具体分析这篇文章,看文章如何表达出这种情感的!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主要意象是什么?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

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为文章奠定了高 —1—

洁、清幽的意境。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这种举动在古代诗歌常有出现。例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还有灞桥折柳,现实生活中情人节送玫瑰,母亲节送康乃馨。

…… …… 余下全文

篇五 :高一语文《 诗三首 之涉江采芙蓉、短歌行》

涉江采芙蓉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预习:解决疑难,补充注释。

涉:渡水。泽:沼泽地。遗:赠送。所思:与“所”组成所字结构,用作名词,即所思念的人。 忧思:忧愁的情绪。何以解忧:“何以”,宾语前置。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鹿找到山野的艾蒿就呦呦鸣叫,招引同伴吃。明明如月:贤才如天上的明月。

契阔:投合、疏远,偏“契”,久别重逢。偏义词。

丘山:山川田园。尘网:比喻尘世庸俗污浊的官场。南野际:际,中间、里边。方:四方、周围。荫:遮蔽。罗:排列。尘杂:尘俗杂事。

一、导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这首写织女的诗歌出自《古诗十九首》。 钟嵘《诗品》评价《古诗十九首》:“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这种浓厚的感伤色彩和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社会不安定有很大关系。

(诗歌的知识:诗歌以19xx年五四运动为分界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就古典诗歌分为诗、词、曲。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唐以前都是古体诗平仄无严格规定,用韵自由,多通篇五言或七言。)

三、诗歌鉴赏品味

1、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还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 …… 余下全文

篇六 :情景型名句默写(二)

名篇名句默写

1、白居易《琵琶行》中,在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 , 。

2、杜甫在《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心中重重悲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 。

3、古代的贤士仁人对于治理国家都有自己的看法,诸葛亮同样向刘禅殷切地阐明“亲贤远佞”的道

理。 , , ; , , 。(诸葛亮《出师表》)

4、《出师表》中写出诸葛亮无意于功名的两句话是(诸葛亮《出师表》)

5、《出师表》中诸葛亮阐述自己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诸葛亮《出师表》)

6、《诗经·氓》中开篇 表现了男子求婚时的敦厚。

7、《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及年长色衰的句子分别是:

8、《诗经·氓》中描写出女主人公婚后辛勤劳作;然而婚后生活却不如

意“ , ”;女子的兄弟不但不同情,反而笑话她,;

9、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也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想反,这两句诗是:“ , ?”

10、《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 ”。

…… …… 余下全文

篇七 :名句训练答案

名句填空参考答案

1.(1)楼船夜雪瓜洲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2)剑阁峥嵘而崔嵬,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2.(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择其善者而从之,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1)俯足以畜妻子 凶年免于死亡 然后驱而之善 阴阳割昏晓 决眦入归鸟

(2)豁然开朗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于古风流人物 惊涛拍岸 一时多少豪杰

4.(1)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觉今是而昨非

(2)烟涛微茫信难求 云霞明灭或可睹 烽火扬州路 佛狸祠下 廉颇老矣

5.(1)扈江蓠与辟芷兮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6.(1)何时可掇//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2)茕茕孑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以先斑

7.(1)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雄飞从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2)渐车帷裳 士贰其行 二三其德。可以为师矣。 落霞与孤孤鹜齐飞

8.(1)孤城遥望玉门关 (2)吴宫花草埋幽径 (3)梧桐更兼细雨

(4)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最喜小儿无赖 (6)水尤清冽

(7)而知也无涯 (8) 碧梧栖老凤凰枝

9.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10.(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孑)立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子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桃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 …… 余下全文

篇八 :《古代散文欣赏》名句翻译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翻译练习

1、 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3、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5、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6、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7、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8、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14、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

1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6、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1

17、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18、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19、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20、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2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22、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

夜游,良有以也。

23、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2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

2

文学常识练习题

1.选出正确的选项( )

A.《湘夫人》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天问》,《天问》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B.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北宋爱国诗人。风格豪迈,气魄雄浑,近似李白,故有“小太白”之称。《过小孤山大孤山》是日记体游记。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