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人间词话>十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人间词话>十则》,对其中某些经典段落能够背诵。

2、理解、掌握王国维的“造境”和“写境”理论,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名句。

3、理解、掌握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理论,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名句。

4、明确有境界的诗词必须具备的三种要求:情景结合,真景物、真感情,鲜明生动的表达。

5、理解、概述王国维的“三种境界”说。

6、了解诗词的“境界”与创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的关系,并能据此分析判断一些诗词。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先展示教师原创的《咏王国维》、《夜读〈离骚〉、〈人间词话〉有感》二首诗,辅以介绍王国维的生平经历和治学成就,并对王国维的投水自尽提出自己的看法。

 


        咏王国维

满清末造奇才出,体素羸弱性忧郁。

鄙薄功名弃科举,独树一帜文史哲。

知命之年不知命,奈何自投昆明湖?

而今细读君词话,幽窗冷雨一灯孤。

夜读《离骚》、《人间词话》有感

岁暮天寒北风紧,夜深独对一灯明。

行吟离骚音琅琅,卧读词话思冥冥。

汨罗江上诗心醒,昆明湖里词魂惊。

…… …… 余下全文

篇二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浅谈《人间词话中》的境界

“境界”一词,古而有之,从“正其境界,修其分理”到“比丘自佛,斯义宏深,非我境界”。到唐代开始用“境界”论诗将诗分为三境,即物境、情境、意境。到明清两代,“境界”、“意境”已成为文学上普通使用的术语。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最富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人间词话》中,很大部分阐述了其对“境界”这一词的理解,他认为评词的基准便是“境界”一词,他在《人间词话》中一开端就曾特别提出“境界”一词。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先生首先肯定了“境界”,继而他又将境界分类:

首先,在《人间词话》第三则中他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他将“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在第四则中,他又补充了二者的不同。 “无我之境,人惟境中的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 王国维认为诗歌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分。我个人认为他所说的“有我之境”是指主体,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关系时的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便都可视为“我”与”外物”相对立,外界之景物对“我”有某种利害关系之境界。所写的是“我”眼中之景,“我”存在于景物之中,景物之中渗透了”我”之感情。景物因个人情感而被著以色彩。客观景物受到个人主观感情的影响。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所写的“孤馆”“春寒”“杜鹃”“斜阳”无一不对“我”有威胁,明显的表现了“我”与“物”的对立与冲突。

…… …… 余下全文

篇三 :人间词话注释

《人间词话》引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以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心中产生了重大反应,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一.苦闷忧郁的悲剧人生

王国维(18877-1927),初名德桢,后改为国维,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后更为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王国维生活的年代,正是近代史上各种政治势力、学术思潮、人生理念大冲突、大裂变、大融合的年代。他“体素羸弱,性复忧郁”(《文集续编?自序》),多病的人生遭逢多难的时代,“忧生”和“忧世”一齐积压着他,驱策他不断地去解索人生的困惑,追寻人生的真谛,为疲惫的心灵讨取片刻的安慰和宁静。

王国维的一生,就是对人生问题不断追索讨问的过程。

王国维曾自叙其早年读书经历说“余家在海宁,故中人产也。一岁所入略足以给衣食。家有书五六箧”。

首卷题诗

——戏效季英作口号诗

——王国维

舟过瞿塘东复东,竹枝声里杜鹃红。

白云低渡沧(cang)江去,巫峡冥冥十二峰。

朱 楼 高 出 五 云 间,

寄 语 塞 鸿 休 北 度,明朝飞雪满关山。

夜 深 微 雨 洒 帘 栊,惆怅西园满地红。

秾李天桃元自,

人间词话

001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爱。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④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注解】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 …… 余下全文

篇四 :《人间词话》十则

《人间词话》十则自学稿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日期:

【学习目标】

1. 试理解“境界”说。

2. 结合诗句理解“造境写境”“有我无我之境”“有境界无境界”“三种境界”。

3. 试理解“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学习重点:

1.“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2.“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旧知链接】

请补足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1)绿杨烟外晓寒轻, 。(宋祁《玉楼春》)

(2)泪眼问花花不语, 。(欧阳修《蝶恋花》)

(3)沙上并禽池上暝, 。(张先《天仙子》)

(4)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5)昨夜西风凋碧树, , 。(晏殊《蝶恋花》)

(6) ,那人却在, 。(辛弃疾《青玉案》)

【自学检测】

1、给下列词语注音:

颇( ) 澹( ) 凋 ( ) ..

憔悴( ) 蓦 ( )然 遽 ( ) ...

阑珊( ) 稼轩( ) 胸襟( ) ..

沁( )人心脾( ) 矫( )揉装束( )

2、解释下列词语:

东施捧心:

沁人心脾:

豁人耳目:

矫揉装束:

1

【新知探究】

1、何为造境?何为写境?请解释,并试着各举一句诗为例。

2、何为有我之境?何为无我之境?谈谈自己的理解,并试着各举一句诗为例。

…… …… 余下全文

篇五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文学院

杨钟沛

阅读书名:《人间词话》

版本信息:施议对译注 王国维原著 长沙:岳麓书社 , 20xx年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在高中的时候读过,不过那时候由于课业的负担,对于这些课外书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到了大学,选了“民国学人与学术”这门选修课,老师讲到了王国维;又学了宋元文学,才加上开始学习文学批评,于是又开始重读这本好书。相较于中学时候的随意翻阅,此时的阅读除了会有理性的思辨,也会查阅一些相关的研究著述,获得更深厚的知识。

在阅读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真的觉得很畅快;其体例很有趣,不是非常严谨的成体系的清晰的大篇幅的学术论著,而是采用了“则”的形式,每则里面,少则几句话,多则一两段话,论述一个词学乃至文学问题。这样散金碎玉式的文学评论方式,也和我们所学到的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方式如出一辙。那时正在复习教师资格证,我常常是边记诵繁杂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边读读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真的是一种调剂。我阅读的是岳麓书院的版本,挺喜欢这版的,这本里面的主题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四卷(卷一:人间词话本编;卷二:人间词话删稿;卷三,人间词话附录;卷四,人间词话补录)。在四卷里面,针对王国维的写的文学批评,施议对现实都有注解,难能可贵的是,王静安在每一则文学批评里面涉及到的词,大部分施议对先生都在注释里面有全词的收录,方便了我们的阅读,于是,获取知识,有一种从点到线的感觉。另外虽然已经学过了宋元文学,不得不说,因为《人间词话》里面涉及到的主要都是大家,所以里面的许多词真的很优美,很有意境,读起来感觉很诗意。

学术界里面关于《人间词话》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研究热点就是在《人间词话》当中所提到的“境界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第一则,便是开宗明义式地提出了这个观点: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 …… 余下全文

篇六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静安先生以“境界”二字作为文篇开首,奠定了中心,一词知因,至于这果,还是要细细来品。叶嘉莹先生曾提出过《<人间词话>基本理论—境界说》,纵观各位学者,读者的评价多以“境界”而起。

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行于宋。与诗似而大不同,相对而言,词的规格,平仄,韵律更为严谨,却较多数书读者倾心。我个人自小爱词就甚于诗,有些许受不了诗那种五言七律的正统规格,却作诗多于词,诗的主体更易把握,不易离神。而词虽然熟知创作基准,稍有不慎便易离神,换种说法散神。与静安先生所说“境界”差不多。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可见得,境界之于词在静安先生眼中的重要性。其境界为人不同为人同,故可独树一帜,从词的发展来看,出彩词作便是向我们一一印证了其沉淀的瑰丽。

《人间词话》是静安先生的大作。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对词的评价极到位,以西方美学的观点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可是却也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受到中国封建古典文学的影响,使《人间词话》沿用文言体,评价虽简洁精炼,却无法给读者呈现出透彻的品词之想,便略显不足。这也是《人间词话》被一些人所排斥的原因之一。

于我而言,其不然,这种言尽意未尽的表达方式,其实是给读者扩展的空间。也并不是不可取。

…… …… 余下全文

篇七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 《人间词话》十则]

创新设计1415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分层训练人间词话十则

(时间:45分钟 满分:60分)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遽:立刻。 .

B.然二者颇难分别颇:很。 .

C.稼轩之词豪豪:豪迈。 .

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衡:衡量。 .

解析 A项,遽:匆忙,草率。

答案 A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例句的虚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例: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B.吾欲之南海,何如 .

C.辍耕之垄上 .

D.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答案 D

解析 D项与例句中的“之”均为结构助词,的。其他皆为动词“到”。

3.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3分)

A.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B.吾属今为之虏矣 .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

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解析 A、C、D三项中的“为”都解释为“是”;B项中的“为”解释为“被”。 答案 B

4.下列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3分)

A.白鸟悠悠下 B.昨夜西风凋碧树 ..

C.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 ..

解析 B项中“凋”是动词的使动用法,A、C、D三项中加点的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 B

5.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3分)

A.采菊东篱下

B.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C.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 )(3分)

D.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解析 A项为省略句,B项为被动句,C项为一般陈述句,D项为状语后置。

…… …… 余下全文

篇八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

教学参考

0903 1509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

领会王国维“境界说”中“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区别与联系。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释题,导入新课

词话,即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记载词的事迹的书。由回顾“古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导入新课。

二、知人论世

1、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清华研究院开创之初的“四大导师”之一。22岁前,在家乡接受传统教育,却不喜欢科场诗文,科举考试时,“不终场而归”。1898年后,到上海,接受西方哲学,希望借助西方哲学来解决现实人生中的困惑。19xx年,王国维完成了《红楼梦评论》。19xx年,开始连载《人间词话》。19xx年,完成《宋元戏曲史》。辛亥革命后,政治态度日趋倒退。19xx年,他欣然“应诏”北上,担任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xx年6月,北伐军进逼北京,王国维留下“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投颐和园的昆明湖自尽。

2、《人间词话》,王国维文艺哲学成熟的代表作。该书沿用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的形式,将西方的康德、叔本华、尼采的美学观念和中国固有的诗、词、曲创作的丰富材料组合,兴之所至,随感而发,形成中国诗话、词话发展史 上以“境界说”为核心的观点新颖、立论精辟的划时代论著。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三、学生自读课文,概括课文所选的十则,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方面:①总纲,提出“境界”说,概括境界的意义。

②—⑥从不同角度论述“境界”问题。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