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醉翁亭记里骈散结合的句子

醉翁亭记里骈散结合的句子 骈散句的定义是?

满意回答

是指骈句和散句。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满意回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yǔ)偻(lǚ)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hān)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gōng)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yì),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除第一段基本都是,找骈句就把发语词去掉即可

这是一篇游记散文,却大量地运用了骈偶句,加强了韵律美。像“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这样的句子,完全是骈文的写法。作者控驭自如,出语自然,浑然天成,毫无雕琢的痕迹,给文章增添了华丽之美。与《岳阳楼记》不同的是,本文运用骈句,除了句中自对、两两相对外,还注重大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21个“也”字,用了25个“而”字,把诗一样齐整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这样整散结合,使文章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散文的美感。如“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去掉“而”字,就变成了诗句;加上“而”字,就变成了文句。“而”字的使用,加强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 …… 余下全文

篇二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翻译

《醉翁亭记》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光水色中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游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

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

7、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会上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8、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 …… 余下全文

篇三 :醉翁亭记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酒上,而在水光山色中。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8.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9.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

11.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译:太阳出来了,树林里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1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译:聚会的时候畅快喝酒的愉悦,不是是丝竹所吹奏出的曲子能形容的。

…… …… 余下全文

篇四 :醉翁亭记 默写

、《醉 翁 亭 记》

①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②人们常用《醉翁亭记》中的成语“ ”来比喻言在此而意在彼,也比喻别有用心。

③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④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⑤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⑥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⑦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⑧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

⑨描写“众宾欢”的成语:

⑩直接写醉 翁 亭 的六字:

醉翁亭记》中表现醉翁情趣的名句是:

28、《醉翁亭记》中醉翁欣赏山水的乐趣在于:

29、《醉翁亭记》中表现景色明暗变化的句子:

30、《醉翁亭记》中写四季景色的句子:

31、《醉翁亭记》中写描写太守酒宴前的摆设的句子是:

32、《醉翁亭记》中写宴酣之乐的句子是:

33、《醉翁亭记》中写禽鸟乐的句子是:

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

2、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

3、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 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原句答)

4、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5、文中作者描绘四时之景的句子是:

6、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

7、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

8、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

9、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10、借醉翁亭来抒情,道出千古名句的是:醉翁之意不在------间

11、文中描写早晚四时的句子。早:(日出而林霏开) 晚:(云归而岩穴暝)

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

1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也是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13、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别有用心,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 余下全文

篇五 :醉翁亭记练习

二十、八下《醉翁亭记》

1、 一文中用“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交代作者自号“醉翁”的原因。

2、 《醉翁亭记》文中的成语:水落石出、觥筹交错、醉翁之意不在酒。

3、 《醉翁亭记》表现琅琊山朝暮的景色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春夏秋冬的景色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 5、 《醉翁亭记》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太守之乐其乐也。

6、 《醉翁亭记》中千古佳话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里包含一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指别有用心。

7、

8、

9、 第一自然段中写近景的句子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 表现“醉”是表象,“乐”实质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 表现第三段核心句子是:太守醉也。

12、 表现众宾欢的句子(体现宴酣之乐的句子)是: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

13、 与“饮少辄醉”相照应的句子是: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与“年又最高”相照应的句子是:苍颜白发。

14、 体现太守之乐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15、 表现太守之乐与游人之乐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6

17 18、

19、 表明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0、 表明太守喝醉原因的句子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1、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干涉他国内政。

二十一、八下《岳阳楼记》

1、《岳阳楼记》表现滕子京虽遭贬谪仍能励精图治,胸襟广阔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岳阳楼记》从时间角度展现洞庭湖美景变化无穷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4、《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余下全文

篇六 :醉翁亭记_知识点整理

《醉翁亭记》整理

醉翁亭记知识点整理

一、段落大意与内容主旨:

(一)全文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位置和形势,以及命名的经过,解释“醉翁”的含义,表现作者寄情山水寻找乐趣的心情。

第二段,写亭外山间景物的美丽可爱,山中早晚以及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千变万化,美妙无比,使人感到乐趣无穷。

第三段,写滁州人的游乐和作者同宾客游宴的欢乐情景,表现作者寄情于山水之间与民同乐的欢快心情。

第四段,写作者游醉回归和愉快心情,进一步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交代归来后写了这篇《醉翁亭记》。

(二)内容主旨:

全文以“乐”字贯穿,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自己寄情山水和与民同乐的思想。

二、理解默写

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乐”字贯穿全文。

2.文章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①、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②、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③、写山间早晨景色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

④、写山间傍晚景色的句子是:云归而岩穴暝;

⑤、写春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

⑥、写夏景的句子是:佳木秀而繁阴;

⑦、写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

⑧、写冬景的句子是:水落而石出者;

⑨、第三段写游琅琊山的情形,一共写了四个场面: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⑩、表现本文主旨的句子是:太守之乐其乐也。

⑾、表现禽鸟乐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⑿、照应“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的句子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1)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 答:由远到近。

…… …… 余下全文

篇七 :《醉翁亭记》句子翻译总卷答案

《醉翁亭记》句子翻译卷答案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那树木茂盛景色幽深秀丽的地方,就是琅邪山。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的中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随山转,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飞翔似的亭子紧靠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建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意图不在喝酒上,而在于秀丽的山光水色之间。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就消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或明亮或阴暗,交替变化之时,就是山里清晨和傍晚的景色。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繁荣滋长,形成浓郁的绿阴

11、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秋风高爽,霜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四季的景色。

1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前往,傍晚归来,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走的人在树下休息。

14、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应答,老人小孩,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玩。

…… …… 余下全文

篇八 :《醉翁亭记》同步练习与积累

21、醉翁亭记

1、至今仍使用的一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

2、《醉翁亭记》中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每说到“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时,我们便想到《醉翁亭记》中的一句与此意思相似的的话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5、孟子有言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在他的《醉翁亭记》中,也体现了这种思想,我们概括为“与民同乐”。

6、描写朝暮景色变化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

8、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9、欧阳修在《丰乐亭记》中说“四时之景无不可爱”,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10点出作者姓名,收束全文的句子是: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1、总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的句子是: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写老人小孩游山情景的名胜古迹是: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3、写将归时情景的句子是: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14、写归后情景的句子是: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15、将“醉”和“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二、阅读:

(一)第一自然段:

1、该段文字选自课文:《醉翁亭记》,前人说它是“句句是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作者是欧阳修,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

2、译文: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 …… 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