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孙子兵法常用名言

孙子兵法常用名言

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篇》

2、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篇》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篇》

4、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谋攻篇》

5、故曰:知彼知已,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 ——《谋攻篇》

6、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军形篇》

7、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虚实篇》

8、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虚实篇》

9、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难知如阴,动如雷震。——《军争篇》

10、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无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篇》

11、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九变篇》

12、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九地篇》

13、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虚实篇》

14、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兵势篇》

15、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始计篇》

16、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兴军,将不可以愠(yun,怒也)用战;合乎利而用,不合而止。——《火攻篇》

17、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军形篇》

…… …… 余下全文

篇二 :孙子兵法名句翻译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译: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可不慎重地加以考察研究。 .

兵者,诡道也。

译:用兵作战,就是诡诈。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译: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发动攻击,在敌人意料不到时采取行动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译:战争久拖不决而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自古至今都未曾听说过。

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

译:不彻底了解用兵害处的人,就不能彻底了解用兵的有利之处。

智将务食于敌

译:聪明的将帅要学会从敌人那里获得粮食和装备。

兵贵胜,不贵久

译:用兵贵在速战速决,而不是旷日持久。

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译: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的财政出现困难。

因粮于敌

译:粮食饲料在帝国补充。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译:百战百胜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不经作战。 而能使敌人屈服的,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译: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

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译:使敌军屈服而不是靠硬打,攻破敌人的城堡而不是强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是靠久战。

兵不顿而利可全

译:军队不致疲惫受挫,而胜利却能够圆满获得。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己而知彼,每战必殆:

译:既了解敌人有了解自己,百战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或者胜利,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每次用兵都会有危险。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可胜

译:首先创造条件,是自己不被敌人打败,然后寻求和等待敌人可能被我们战胜的时机。

…… …… 余下全文

篇三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1、【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原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3、【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

4、【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

5.【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

6.【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7.【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篇第一》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8.【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篇第一》

…… …… 余下全文

篇四 :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

无法无天工作室——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

孔子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名言名句大全及相关解释由名人名言网特别编辑

【释义】孔子说:“君子要有九种考虑:看到的时候要思考是否看明白了,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楚了,待人接物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态度要考虑是否恭敬,说话要考虑是否诚恳,办事要考虑是否认真,遇到疑难问题要考虑如何向别人请教,怨怒发作前要考虑将引起的后果,看到名利时要考虑得到它是否合乎道义。”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释义】君子处世以道义而行,决事循理而迎刃而解,坦然舒泰情状矣。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小人患得患失,忙于算计,又每每庸人自扰,疑心他人算计自己,所以经常陷于忧惧之中,心绪不宁!

孔子名言"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释义】 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孔子说:“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子罕》

【释义】孔子说:“听到合乎原则的话,能不接受吗?而接收之后能改正错误才可贵。听到顺从自己的话,能不高兴吗?而高兴之后能分析鉴别才可贵。而盲目高兴,不加分析;或表面接受,实际不改,对这种人我实在没有办法啊。”

孔子说:“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宪问》

孔子说:“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卫灵公》

…… …… 余下全文

篇五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

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不学礼,无以立。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余下全文

篇六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

学而时习之[1]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弟子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 …… 余下全文

篇七 :孔子名言名句

孔子名言名句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不学礼,无以立。

7、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2、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3、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24、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26、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8、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3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

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8、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9、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0、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孔子名言名句

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 …… 余下全文

篇八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论语》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 《论语》

【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孔丘 《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论语》

【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 《论语》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论语》

【10】: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丘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论语》

【1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 《论语.季氏》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 《论语》

【1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论语》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论语》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 《论语》

【18】: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论语》

【1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2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 《论语》

…… …… 余下全文